那些想要除掉巴勃罗的其他毒贩及其合作者比巴勃罗更没种更恶心更该死啊,和别的毒枭相比导演们更同情巴勃罗。
从个性角度来分析,巴勃罗就是这种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发展、灭亡,从没有做错过,不畏惧不退缩不后悔,爱自己想爱的人,对他人无动于衷,不择手段得到想要的,在巴勃罗的逻辑世界里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哥伦比亚这种社会给了他机会,把握不住才怪呢,他的结局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不留遗憾。
从人这个物种的生态角度来分析,巴勃罗比绝大多数人活得更像人本身。
第二季最后一集,基本上是对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高度颂扬了!
从世界最大毒枭第七富豪到街头流浪汉,也不屈服绝不投降,哪怕临死前一秒依然充满了理想与斗志,与其说是对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高歌,不如说是对巴勃罗不屈的乐观精神和浪漫的战斗情怀的赞美!
濒死的巴勃罗不仅让人联想到了濒死的本·拉登,除了残害人类很不好之外在很多层面拉登比巴勃罗的人性光环更亮,希望以后能全面地拍一下本·拉登,片名暂定《恐怖大亨》吧!
相比较第一季,我更喜欢第二季,值8.5分。
原因很简单,终于不只是爽度,主角的内心活动开始有了体现,和政府的对抗心里、对亲情的执念、对事业的被动决策、逃跑的心力交瘁….还是人物创作更引人入胜,虽说影视技术还是略显平庸。
第一个主角时代结束,给这个编剧没有具体表达的人物Pabolo留几个文字:这人的价值观其实非常有意思=足够歪曲,他并不是“无法无天”,他有法也有天,只是与主流的不同,他自成一套,他不认为炸掉飞机、街道、商店和贩毒等而引发的人类牺牲以及社会影响有什么问题,他的价值观是“我只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1,他觉得必须要清掉那些反对他的人,他觉得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民不再牺牲,阻止他进入政府,就是阻止他想为人民“发光发热”的“正面思想”。
2,他觉得应该建立更大的贩毒网和更高的产量,他觉得只有赚更多的钱才能救自己的国家,阻止他建设就是阻止他给人民发钱、造民房、建学校,就是在反对整个人民。
他倒也沟通,只是一旦沟通没朝他“觉得”的方向,反抗方式就是爆炸威胁或是残虐对抗,他骨子里就觉得他曾经造福过人民,得到过人民的拥戴和喜爱,他不觉得这些是建立在牺牲之上的,他只觉得他是有成就的人,你们不应该这样对我。
造就这个人物如此歪曲的除了时代、国情外,主要是前半辈子里从来没输过,人性里的狂妄没有被敬畏压制过,使其占据了整个细胞,即使放在当今,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同样也会滋生很多的Pabolo,不知道他中枪倒在房顶上看天空时,是否明白人能掌控的其实非常有限,而当你还有软肋的时候,你的掌控就是一个笑话,作为人类,当你毫无敬畏之心时,连空气都会反对你。
现实大概不是那样的,但是卡里略的死总感觉带着某种泄愤意味,最后潘那看着一切的时候就像是卡里略满身是血的尸体爬起来,拽着他的衣领,凑近对他说:“现在和你有关了,哈维尔,”近到可以闻到从他的口腔、身体里飘散出的火药与铁锈味儿,“现在你最信任的人被杀了,这一切和你有关了。
”(图源水印)
刚看到首席检察官劝导Pablo投降并支持可卡因合法的时候非常不解,但是看到结局想到了首席检察官这么做的一些深意。
首先是有Pablo对司法系统人员的杀害以及为了销毁证据炸掉了法院大楼的铺垫,整个司法系统都笼罩在Pablo的血腥恐怖之中。
再有Pablo不断发动恐怖袭击,已经葬送掉了Pablo多年通过修建教堂、贫民住房、足球场等行为建立起来的民众基础。
最重要的是Pablo在自己修建的监狱中依然经营者毒品生意,并且花天酒地,甚至在监狱中实施了谋杀行为,严重践踏了当地司法。
作为首席检察官他想做的是对Pablo进行司法审判,并且这也是他的职责范围内只能并且一定要做的事情。
但如果Pablo投降或者被抓的话,审判的尺度将是他最难以衡量的问题,判的重了会面临Pablo的报复,判的轻了会导致人民的不满进而削弱司法部门高层的公信力,同时会失去一定的政治资本,当然最重要的以哥伦比亚当地司法中层及基层的腐败情况,Pablo在政府监狱中也可能肆意妄为,甚至在刑期结束后更加狂妄,将毒品犯罪以及滋生的暴力犯罪提高一个层次,并且在审判过后Pablo在名义上讲自己与麦德林贩毒集团切割,至少藏匿证据来避免后续面临的司法审判。
基于上述分析,对Pablo审判已经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么更好的选择是什么呢,将狂妄暴力贩毒的Pablo在进入到审判程序之前直接击毙。
但这明显不是首席检察官应该提出的建议,而且这样的建议会直接影响自己及整个司法系统人员的安全。
恰好在经历了Pablo恐袭、狱中谋杀、越狱后,总统已经明确表示不想再和Pablo谈判了,而Pablo自己也十分抵触谈判了。
于是首席检察官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支持政府与Pablo谈判,但前提是Pablo投降,同时提出可卡因合法化。
这个信号向总统传达的信息是一旦Pablo投降,由于司法系统的独立性,总统将失去处置Pablo的权利,从而让总统以为首席检察官或是因为理念不同或是因为恐惧更或是因为检察官已经与Pablo达成了某些交易,更加坚定直接处死Pablo的决心。
这个信号向Pablo传达的信息是司法系统和想杀掉你的总统不在一个阵营,甚至支持你的贩毒事业合法化,通过给Pablo希望来动摇Pablo可能存在的真诚投降的想法。
一个信号,让总统和Pablo之间的仇恨再次加深。
那么问题就来到了Pablo投降的前提,Pablo的家人出境以保证安全。
Pablo受到Los Pepes的打击的情况下确实要送家人出国了,虽然Pablo想的是家人的安全得到保障就可以放开手脚了,但在总统看来事情朝着自己最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一旦Pablo做出了投降的举动,他将失去对局势的控制,这也不是首席检察官想看到的场景,一旦Pablo做出了投降的举动,难题还是落在了司法系统。
首席检察官这个时候游说总统协助Pablo的家人在德国入境,但看到总统更加愤怒后便转身离开了。
在Pablo家人因为无法入境返回哥伦比亚时,首席检察官保护性监禁了Pablo的家人,电话里告知Pablo作为检察官他可以让Pablo的家人出境,但在协助入境这件事上无能为力。
从此Pablo的家人再无出境的可能,大局已定,并再次将仇恨的矛头引向总统。
后续的事情已经和首席检察官没有太多联系了,不过总统和Pablo的谈判已经失去可能。
反过来再考虑一下计划失败的后果,无论Pablo继续逍遥法外,还是在哥伦比亚的监狱中获得重生(当哥伦比亚总统下如此大的决心都不能剿灭毒枭的话,失去政府强制执行力的司法系统已经形同虚设),司法系统都不太可能成为Pablo报复的对象。
最后回顾一下首席大法官的所说和所做,表面上支持谈判并且支持可卡因合法化,但在行动上没有给Pablo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首席检察官用一切合法的手段在总统和Pablo之间进行斡旋,最大程度保护了司法系统人员的安全,但这一切的成本便是矛盾升级后倒在恐袭中无辜的民众,真正的凶手是发动空袭的Pablo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
在当时魔幻现实主义的哥伦比亚,这或许就是首席检察官的谋算与取舍吧。
这几天熬夜看完了美剧《毒枭》第一、二两季。
该剧主要诉说了美国缉毒局EDA与哥伦比亚政府合作,共同剿灭世界上最大的贩毒集团之一麦德林集团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故事。
该电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片中出现了许多真实影像资料,以EDA探员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整个故事,展现了八九十年代哥伦比亚毒枭巴勃罗凶残、暴虐,毒枭们甚嚣尘上,制造一起起骇人听闻的爆炸、凶杀事件。
当然,如果整部剧一直是这样一种匪徒凶残、警察抓贼的故事,它就没有什么新意了。
从巴勃罗的角度来看,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穿不起一双新鞋,遭到同学的嘲笑,于是,他的母亲为他偷了一双鞋,大概就是从这双鞋开始,他的世界观中只有用尽一切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不论这个办法是否合法。
但是最后,他死时,却还是光着脚的。
这个细节好评。
巴勃罗开始是走私一切能赚钱的东西,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走私可卡因到美国,利润更高,于是,他用自己的胆识,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可卡因帝国,成为麦德林贩毒集团的教父。
虽然,在建立帝国的过程中杀戮无限,但他突然萌生了要当总统的愿望,他要用他的方式,结束当下腐败的政治,用贩卖毒品的钱,带领贫穷人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在麦德林给穷人建房子、建教堂、派发钱财,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以至于在遭到警察追捕时,整个麦德林的人为他保驾护航。
就在他成为国会议员,走进国会大厦时,东窗事发,他被赶了出来,他的总统梦从此彻底破灭,进而他走向了政府的对立面,在贩毒的同时,更是明目张胆的制造恐怖袭击,遇佛杀佛,遇神杀神。
就是这样一个残暴的毒枭,却是顾家、爱家的好男人。
他对子女、妻子、母亲极尽温柔,即便在自己穷途末路之时,也想着如何与政府谈判,将家人送到国外,对自己的兄弟也是有情有义。
但这并不是人性,充其量只是兽性中善的一面。
正如一只头狼,它保护自己的狼群、母狼和狼崽,但它不可能去保护所有的狼,更不可能不去攻击其他动物乃至人类,因为它没有同理心,没有恻隐之心。
没有一种爱不是自私,但这自私是有限度的,是视别人的生命为生命,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这恰是同理心,是恻隐之心,显然,巴勃罗没有,为了自己的野心,为了自己的家庭,他杀了太多的人,造成了太多家庭的悲剧,显然,他不配为人。
但编剧和导演的高明之处,不在于一味地塑造他穷凶极恶的形象,而是在这个形象中掺入更多人的脆弱与无奈,尤其是后期,他在逃亡之时,俨然也这是一个普通人,一个邋遢的、不刮胡子的衰老的胖子,甚至还赤着脚,死在一个破旧的屋顶之上。
再看代表正义的一方,哥伦比亚政府和美国缉毒局EDA,以哥伦比亚总统、上校卡里略、美国探员墨菲、潘那为主要代表,他们为了抓住毒枭,将他绳之以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因为这代价太大,而导致他们中有动摇的、有严重越界的,在与毒枭的战争中,最后已然没有底线可言,一场正义对邪恶的战争,最终发展到失控的地步,双方都不择手段,毒枭做的每件事,他们几乎都做了,贪污腐化、利益交换、刑讯逼供乃至动用私刑杀害新嫌疑人、杀害儿童、与其他毒贩集团乃至恐怖组织合作,提供情报、支持恐怖组织制造恐怖袭击,任意在街头杀人,不一而足,渐渐的,这场战争似乎成为了一场私人恩怨,像黑帮火并一样,只不过比两个帮派的争斗更惨烈、更白热化,是一场国家机器与贩毒集团的斗争,正如后来总统以及许多军官的想法:“无论什么代价,无论何种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巴勃罗死”,再也没有什么程序正义、法治精神。
要巴勃罗死已经成为一个精神符号,不在乎代价是什么,实际收获是什么,底线是什么,良心是什么。
正是验证了尼采的这句话: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然而,讽刺的是,牺牲自身的代价,却是走私到美国的可卡因数量大幅上升,另一个更隐秘强大的可卡因集团卡利集团崛起,一切斗争都成了西西弗斯的循环往复。
不得不想,如果可卡因合法,一切会怎样?
禁止毒品交易会不会是一个更大的利益输送的骗局?
细思极恐。
剧透记录一下:1、政府宣布开战;2、巴勃罗杀 警 察;3、卡里略回来,盖托被抓;4、卡里略死亡;5、卡利势力对付巴勃罗;6、巴勃罗反击卡利;7、巴勃罗安排爆炸;8、巴勃罗势单力薄;9、巴勃罗在父亲家;10、巴勃罗死亡。
不知大家观影如何,我感觉自从古斯塔沃死后,巴勃罗身边就没人了,感觉好孤独,然后手下死的死,甚至有投降的。
果然还是得培养自己真正信得过的人。
或许也是剧集无法打造出庞大的势力集团吧,最后表现出只有一些打手围绕在身边,一个真正能出谋划策的人都没有,有种霸王英勇但身边几却无人的感觉。
最后拍下了巴勃罗被射杀的整个过程,两季毒枭带来的恶魔人生戛然而止,好像先前涛涛洪流变作了一滴雨水滴落在湖面上。
这不就是人生吗?
果然这部电视剧就像他描述的毒品一样,令人上瘾,让我在上班+育儿这样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还抽出时间甚至熬夜到2点终于把Pablo的后半生看完了。
我想导演还是非常仁慈的,至少在第2季,Pablo被塑造成了一个被敌人围攻,却始终守护家人,东躲西藏却也坦荡荡开车出去吃冰淇淋的一个迟暮的枭雄,好像都快使人忘记他是残暴的毒品帝国缔造者和无数生命逝去背后的社会毒瘤。
直到最后一集,那个忠诚的司机为了一点钱竟然在一个孩子面前枪杀了自己的玩伴,一个曾经冒险也要保证她不被灭口的单身母亲,才让人不寒而栗,原来任何一个靠近Pablo的人好像都不知不觉的变成了恶魔,一个失去底线只看眼前利益的杀人机器。
Pablo真的太可怕了,除了直接枪杀,暗杀,爆炸,他还利用某种无法言说的忠诚义气之类的东西间接杀害了更多的人。
电视剧里Pablo很神奇的是一方面非常爱自己的家人,另一方面却又视其他生命为粪土,这种分裂感真的让人感到奇怪。
我想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无论内心多么强大,都一定需要一个锚,一个支撑点,一个可以寄托感情的对象。
所以对于Pablo来说,妻子孩子还有母亲就是这样的角色。
对于其他他的下手呢?
Pablo就是他们的寄托对象,愚昧的忠诚,更多的只是给内心找一个目标吧。
如果可以用金钱,女人买下他们的忠诚,那么叛变也是非常容易的,可是却很少看到那个贩毒的叛变,因为老大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boss这么简单的称呼了,而是一个生活的目标。
就像那个韩国入狱又出狱的女总统,看她的自传就会觉得,天啊这也太惨了吧,死爸爸死妈妈弟弟妹妹完全无法沟通也没有老公,就这么遗世独立好像没有人支撑的就成长成了总统!
结果呢?
爆出来果然是有的,而且不仅是可谈心的程度,而是直接干政了。
所以当看到一个孤独的美强惨时,一定要警觉这个人不是个变态,就是其实有着更加无法公开的内心寄托对象。
对于Tata,我觉得无论电视剧还是现实中,她的选择及结局都很棒。
没人知道她到底清不清楚Pablo犯下的滔天罪行,但至少她知道他肯定是不忠诚的。
然而在那时(及现在)这样对女性不甚友好的环境下,拿钱走人就是上上策。
她该为那些死去的人负责吗?
道德上是的,法律上却又没有规定。
但至少从目前的公开资料来看,她的两个孩子都是走上正道的人。
对于女记者,现实中她活着,而且出了一本有关自己和Pablo罗曼史的书(被拍成了电影,还是 Penélope Cruz 演的呢)。
其实当时哥伦比亚的电视台都没啥节目,所以就按时间段卖给了有内容的节目制作人,所以这位女记者才能播出各种有关Pablo的节目。
最后我想说哥伦比亚在这部电视剧里被塑造的真的很美,让我突然想起来了4年前在巴塞罗那的日子,每个人都是如此放松,小朋友在笑在跳,老奶奶老爷爷在晒太阳吃冰淇淋,阳光好明媚,照在喷泉池里的水中,波光粼粼。
最后的最后,科技才是王道呀,那些土匪们之所以需要和Uncle Sam合作,是因为他们没有定位卫星及通讯设备那些高科技去定位Pablo。
不过他们能意识到这点也算是"智取"Pablo吧。
Murphy和Peña搭档互相埋汰但是其实又互帮互助得好有爱,老婆是无法理解你这种卖命生活了,跟兄弟混吧。
最可气的是看到普通民众包括小孩都跟Escobar通风报信,像死忠粉似的,不知是崇拜还是被收买,一时不知该气愚民好骗还是气毒枭奸诈。
Carillo上校帅爆,就是要这种坚决不腐败不怕死不怕报复的硬派豪杰才能治他,治teenager杀鸡给猴看那出,那些小孩也在做杀人放火的帮凶,根本不把别人的生命放眼里的人别人为什么还要怜惜他们的生命。
不太懂为什么要拍Escobar大开杀戒之后家庭的安详甜美画面,他们越是宁静我内心越是想他们每个人不得好死。
“我们是毒枭,但我们也有尊严。
”“你是按公斤卖毒品的毒贩去你的尊严。
”Peña即将被抓包,给Murphy说的话给生死离别一样。
—别人问你你都说不知道,一切我来背。
—去你妈的Javi。
—帮我个忙,你要抓到他好吗。
Awww…Get a room.Murphy居然自己开车送他去机场!
什么是战友情啊,我哭死。
虽然叙述视角还是Murphy,但Peña越来越突出了。
结尾居然因为终于杀死了毒枭而被感动到了,就像看到刑警牵挂悬案终于将嫌犯正法,酒吧里的举杯的老人好像就是两个男主原型吧,追了两季,无数次心里在想要他们一家不得好死,终于了结,心疼落寞的Peña,Murphy第一时间电话告诉他,真的为这种出生入死的兄弟情感动。
其实这部美剧带给我的意义远超影视剧了。
目睹大事件的清晰脉络,宏观的斗争。
卡利略上校和总统面对死亡的威胁毅然选择对抗邪恶势力的勇气,让人热血沸腾,他们是人类阴暗时刻最宝贵的光辉。
巴勃罗对抗全世界的谋略和胆识都很震撼。
唯一不足就是每次都把毒枭描绘成因自大、暴躁而犯错,可巴勃罗每次犯错都能全身而退。
而巴勃罗如何解决困境、谋划都没有任何细节,大大削弱了毒枭智慧的一面。
一个能同时对抗政府、美国并同时威胁统治其它毒枭的人不可能只靠暴躁的脾气。
前18集看着我咬牙切齿又绝望,手上那么多血债,行事那么嚣张,又总能一次次逃过追捕,一次次震惊全国逍遥法外。
但本季最后两集质量奇高。
当选总统的白日幻想,镜头一转回到阴暗斑驳的现实,邋遢、沧桑、无力、绝望,那种彻骨的悲凉不由得渗透而出。
上次看本拉登的纪录片也有这种感觉。
毫无疑问他们罪恶滔天,罪该万死,但临近生命最后的时刻又是那样的悲凉。
无论是卡扎菲、本拉登还是巴勃罗,这些恶魔在死的时候,或是蓬头垢面,或是尸体像牲口一样被人摆弄,都显得是那样的卑微和不堪。
美国人就喜欢在影视剧带给你这种复杂又矛盾的感觉,让人困惑,但现实就是这样,不是非黑即白。
事实上,不管你是不是毒枭,生命的消亡总是让人伤感的。
这样一个大事件里,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有对立的两个阵营,形形色色的人穿插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但文明人受到的桎梏总是大大高于野蛮人的,就在这样绝望的情况下你来我往,每一方都有着自身的限制与阻碍,好在最终的结局还是令人欣慰的。
人性总是得人心最有效的特性,这也是为什么同是身为毒贩的古斯塔夫的死能让那么多人感到难过、伯纳的行为让人敬佩的原因,而反观巴勃罗与他的母亲与妻子,再怎样义正严辞地讨伐权贵批判社会,都不能产生丝毫的说服力,因为他们不配。
从墨菲来到哥伦比亚,直到巴勃罗身亡,整整两季的内容传达出的,似乎是善与恶之间的博弈,极善与极恶都不能使你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学着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找到的人,就是最后的胜者。
最牛的地方在于,你期待这个结局期待了这么久,当聚光灯回到他作为一个人,一个家庭中的人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有一种同情。
这剧讲的是嗑药,看这剧也是嗑药,根本停不下来。
又狂听了一次西班牙语……第二季还是第一季的套路,看得有点烦……
故事不够,filler来凑
神之陨落……所有人都成为敌对,手下叛变,家人被囚,政府通匪,再加上高科技的压制,以及压力导致的失控,神就这么变成了个大胡胖子……这种公正价值观又加入倾情戏剧结构的诠释,太魔幻,很伤感……这一季张力弱,几乎就是一出墙倒众人推的群殴,真的好怀念古斯塔沃~
上一部让我欲罢不能的美剧是《绝命毒师》,那已经是三年多以前的事情了。巴勃罗留了胡子,还真有几分像切•格瓦拉——巴勃罗其实是一个很喜欢思考和写作的毒枭,他的左翼思想倾向挺明显的。巴勃罗至今仍被他家乡的许多人奉为神明与救星,这很哥伦比亚式魔幻现实主义。
人物的情感生活过满,精神支柱及管控手段偏单薄。老大走到穷途末路后,可看性差了很多。巴勃罗赚取同情之外,居然还带有悲壮的光正。没法陪着疯到最后,后半季基本是垃圾时间。
当年哥伦比亚足球职业联赛最大的几家俱乐部,其背后的金主大多涉毒。否则估计很难养得起职业队。巴勃罗梦见自己当总统那段儿莫名喜感。还好只是个梦。只是这个梦对他来说可能曾经无限接近真实。毕竟毒枭巴勃罗是首富,也曾经当选国会议员。没想到刚S2,毒枭就伏法了。因此对第三季的预期也不是很高了。
觉得无聊得想睡觉的举手
这一季红毒蛇的戏份比金发帅哥多很多,而且人物形象也更丰富立体,第三季会不会去做卧底啊?当然金发男的画外音真是一大苏点。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司机利蒙这个角色的动机和心路历程。第三季开始要从阵地战变游击战了,应该会有更多美国本土的戏份,估计会更好看。
魔幻现实主义诞生在哥伦比亚,是必然的,因为这里 一直有魔幻。比如在经济建设领域,他们的很多银行家务无法理解实物为基础的货币理论。但是巴勃罗在桥头带领车队,一次性说服地方警察团队,确实是使用实物的。因此,狡猾的银行家们只是想利用更高级的资本手段,而不是辛苦的实物锚定罢了。
剧情节奏快推进慢。网飞夫妻日常装B戏码人令人厌恶。《纸牌屋》政客夫妻装B也就算了,本剧俩近乎文盲的底层贩夫卒妇干嘛要装B?不装B不能当枭雄吗?命好不行啊?结局为了表现女性也能智勇双全安排tata投奔Cali兄弟,强行无视tata主妇身份的合理性,一股浓浓的剧作感,无聊的中产阶级审美趣味,太失真。
前期帕波打的人民战争,后面为了家人就飘了。
第二季有點拖,可能淨為塑造巴勃罗的“枭雄”形象。
我的最爱啊,Netflix 出品,必属精品!Wagner Moura演的真棒!不知道第三季还演什么!
在把观众更深入地带入Pablo的个人世界的同时,Narcos Season 2保持了上一季的精湛、沉稳、锐利。
傀儡国的忧郁 卡里略上校之死大快人心
所以下一季是Cali Cartel?
第一季是各种爽,第二季则是各种悲
看得时候宛如受了一场教育【褒义】,感觉这就是牺牲好人来消耗坏人的斗争,边看边痛心。最后潘那坐在酒吧听到Pablo死讯那一幕时候我没忍住流下激动的泪水……卡里略上校的牺牲让我难受了两天,生气憋屈得哭不出来。原来以为他是后来那父子俩的合体,想不到不是…没有wiki护体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