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就是一篇回忆文,既不客观也有剧透,不感兴趣的就别砸砖了。
————————————————————————————————————————————————一开始就是冲着全度妍来的,记得早先迷她,还是《我们的天国》出来,我们那里播放都到了95年了,当时还有张东健,都是一水的粉嫩嫩的,于是乎走上哈韩(想想后来大陆风靡这个词应该是十年后了)的道路,费劲心思找韩语书,抽出考试复习作业的间隙去学它,就是为了将来能。。。。。。
真傻;后来全智贤在《野蛮女友》最后还推荐过她。
这次就是为了重温她的形象,可是看到电影,心里那个失望简直是无以言表,脸上的小痘痘以及坑坑洼洼真让我倒胃口,造型师是吃了翔还是脑子里进水,就是要表现一个做母亲的人不能太年轻,但是脸也得整的平滑些啊,别搞的像月球表面一样,要是李秉宪再年轻些都可以做母子了。
李秉宪的脸型一直不是我喜欢的,太长,和李咏似的,不过演技其实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动作戏里都很洒脱,像《IRIS》(烂故事)。
金MM,印象里就是《怪物》里面的形象,《侠女》里演技可提升了,但是和《港囧》里的包贝尔差不多,演的太过了,也难怪,都是年轻人,把握不住火候,动不动哭得那个声嘶力竭,真让人担心。
故事情节就是复仇系的,不过看过了侯孝贤舒淇的聂隐娘,这个还真是兴趣不高。
得亏朴兴植和全度妍都合体好几次,还是没有火花。
场景倒是不错,不过眼尖的应该可以看到不少熟悉的,诸如竹林教武有胡金铨《侠女》的影子,连金MM的衣服选用的绿色和徐枫当年的差不多,还参考了《卧虎藏龙》的动作设计;全度妍演的盲女向日葵田里的打斗又借鉴了《十面埋伏》,感情一直在致敬啊。
总的来讲,一般般。
看这部片子是为了看下武侠题材的片子。
但这部片子真的是熬着看完的,与其说是剑的记忆不如说是吊威亚的记忆更恰当,全片从头开始一直到末尾全程吊威亚,飞来飞去太过虚假。
构筑在虚假的基础上的剧情本来就不真实不贴近生活,可问题是剧情更扯,完全违反人性。
与其拍这种虚头巴脑却又想重点讲感情剧情的烂片,不如真真实实的拍些贴近生活的感情片,生活篇等更来得贴近生活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用中国的建筑,日本的内饰家具移门,又全程用上吊威亚正显示了韩国这种小国的心虚
女主为什么杀自己亲生父母呢?
她又不是洪伊,其实很简单。
1.因为她已经没有办法作为苏荷活下去了,女主只是自私任性的选择了作为洪伊身份活下去这样她能内心好过一点,而女主的自私任性从片头表现过了骑马撞人偷东西找架打反正自己开心就好了。
2..女主的爹李秉宪也是自私任性这个就不用说明了 。
3.他妈全度妍依更自私任性杀洪伊的父亲,不阻止李秉宪杀洪伊和她母亲,又因为负罪感,让自己的女儿成为复仇工具,完全就是放开了玩。
4.我觉得这片子拍的不错,用看似美丽的画面和感觉煞有其事的人文内涵包装一下其实就如同全度妍写的无字天书一样就是个皮子,内在就是完全反应和讽刺人性的黑暗,韩国电影的一贯套路就是喜欢往黑里玩,想想也对自古很多无聊的侠客就是这样,反正君王必须死,当官的必须死,其实根本就是自己我满足,拿什么大义包装一下然后结局搞的很悲壮。
5.SO韩国电影一向的格调就是放开了玩,个人认为6.5-7.0的评分还是有的,但是别看的太用力,真去找什么武侠精神,人物内涵之类的等,真去找了你只能看到5.0-5.5分了,而且其中一大半要给画面。
1.故事主线就是:男主背叛并杀死了兄弟及其妻女,以求攀登高位;男主的女人觉得愧疚,为赎罪便生下了男主的女儿(即女主),培养她去杀了自己的父母(也就是男主及女人自己)。
请问: 女主杀了爹妈,复仇成功后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编剧这是脑子吃错药了吗,请一帮大牌演员来这么作?
2.影片的亮点:在于服化道及武打动作还不错,然并卵。
《侠女 剑的记忆》是已经下了有段时间的电影了,和很多电影一样静静地待在电脑硬盘里。
今天拿出来完完整整地看了一遍,总觉得是少了点什么的好电影。
谈及侠,最先想到的总是金庸小说的那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觉得一位侠客,不做一点为国为民的大事,不弘扬一下侠义精神,就难以论之为侠。
说到侠,也无法忘了古龙小说中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的游侠。
于是乎,侠的概念基本就圈定在要做大事,要行侠仗义,要与众不同,要特立独行,要心怀天下。
如此说来,能够称得上侠女的,也只能是本片中,早在德基背叛前的述郎了。
述郎爱德基,从头到尾不曾变过;述郎恨德基,从德基背叛起也未曾变过。
述郎对德基的爱使她保全了这个爱人的生命,述郎对德基的恨,却要让她去夺取这个爱人的生命。
此中最痛苦的,也就是这位叫做述郎的女人了——曾经的三大剑客之一,如今背负悔恨与仇怨的女人。
我这个《爱与恨》的题目,好像更是为了述郎写的一样。
爱,爱得痴,爱得奋不顾身;恨,恨得愁,恨得黯然销魂。
我在很多时候,写“恨”这个字,喜欢用其中的“遗憾”这个解释。
因为我觉得用“遗憾”来解释“恨”才更有悲情的美感。
这部电影中,述郎正是这种悲情美感的由来。
她仇恨德基吗?
恐怕不。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是不存在仇恨的。
你只会遗憾,遗憾自己爱上的人变了模样,遗憾自己为了自私的爱而背弃了太多应该守护的东西,这其中,填塞的是无尽的悔恨。
可惜,悔恨的事情,往往是即使让你再次经历,你依然会那么去做。
我相信,如果让述郎再选择一次,她仍然会救德基。
可是她的悔恨逼迫着她,她心里那颗属于侠客的心让她痛苦万分。
她需要的是赎罪,最好的赎罪就是让她和德基死在洪伊手中。
可惜,洪伊死了,她的赎罪之路遇到了阻碍。
可怕的是,她想到了另外一种赎罪的方法,更彻底,更痛苦!
述荷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她一出生就变成了洪伊,一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洪伊。
洪伊,她在了解一切之后,知道她必须变成洪伊,即便她原本的名字叫述荷,即便她本无仇可报,更不该报仇!
洪伊,她所了解的命运,就是解脱自己的父母。
也许她做的事救国救民,也许她以洪伊的身份报仇雪恨,但她背负的血和泪,让她做的一切只能是解脱。
就如她一曾躲开世事,想解脱自己。
而这一次,她解脱了她的父母。
她走在一条命运交付给她的路上,走得无奈,走得决绝。
宥白,曾经的德基,三大剑客之一。
一个守护正义的人,却成了最大的背叛者,背叛了所有挡在他前进脚步上的人。
他的心是挣扎的,挣扎在曾经的爱和当下的权利。
在面对爱人的时候,是他唯一存在柔情的时候,不管是对述郎还是述荷。
他的泪,只为这两人流。
而流泪的宥白,更多的是曾经的德基吧。
在面对洪伊的挑战前,他脱去了身上的铠甲,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铠甲太重了”。
是铠甲重,还是他挣扎着的心重?
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明白。
登上高丽皇位,是宥白最大的梦想,而在死前能握住述郎的手,应该是德基最大的梦想了吧。
剑,有记忆吗?
剑,当然没有记忆。
有记忆的是人。
爱和恨都在有记忆的人的心里。
是这样子的,剧情99%逻辑性都是行得通的,但最后的1%分明是把一个局外人从很惨弄到更惨,然后怎么样艰难弄死本来就作的要死的两个人的狗屁不通的故事。
但是我还是要给四星,动作美画面美,关键是金高银美,盖过了壮年时期的偶像全度妍。
顺便说下那些把金高银和周冬雨相提并论的人是磕了屎吗?
她们两完全就是反义词好吗?
不要以为有单眼皮平胸麻杆腿会耍性子就是美好吗?
《七月与安生》是几乎看不下去,无论剧情还是演技。
同类型电视电影《濑户内海》完全碾压,国产还是靠性格人物和争议话题吸引观影的阶段也太弱了吧。
《侠女:剑的记忆》~这部韩国片,片子情节没有可说之处,可是它的画面和配乐很值得一提,这种画面的美感其实应该是抄袭我们的,老谋子在英雄里就开始展现的那种美奂场景,是不是又被他们拿来了呢。
从英雄到侠女、从僵尸到釜山,似乎并不是很及时噢,那段延时也很久噢,那么他们是怎么选择什么东西是可以拿来的呢,是美的东西、是最终证实有市场的东西,是时间已经证明了的东西~美妙的场景还要有好的配乐,韩国片的配乐是越来越厉害了,这部片子里图三打斗场景那段配乐,绝对值得称赞,而且每次音效出来的踩点都极其准确,他们真的做到专攻专长吗,好厉害噢~影片虽然剧情老套,贯穿也很牵强,但是可以看到努力,可以看到希望啊~
除了有武侠打斗,看不出哪里算是“侠”了。
除了画面拍得漂亮之外,剧情实在狗血。
剧透如下:女主就是个悲剧,从小被教育说自己父母双亡,勤奋练武长大后要找两个仇人进行复仇,然后突然被告知把她养大被视为母亲的人,原来就是两个杀父母仇人之一,女主几乎就崩溃了,去找了另一个仇人想复仇,然后武艺不精,被“杀”了,然后被“养母”的师傅不知怎么的就救活了(腹部捅了一刀,还扔进了水里,竟然还没死?!
竟然竟然还能用针灸救活了???!!!
),再然后,师傅竟然告诉她,那个其实不是你养母,而是你真正的母亲!
那个捅你一刀的其实是你真正的父亲!
你父母都在,你的名字是他俩杀的那个朋友的小孩的,那个小孩其实早死了……,虽然他俩是你的亲生父母,但杀朋友总是不对的,所以出于“大义”,你还是要把他俩杀掉替那小孩“报仇”……。
什么逻辑??!
杀自己双亲的就算“侠女”?
此文有一个前提就是我对现在的韩国、过去的高丽国历史确实不大了解,所以不知道导演心中是如何构建武侠世界及如何理解“侠”这个字的意义。
反正作为中国人,看着金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大,虽然谈不上多喜欢但也看了一些徐克、张艺谋武侠电影的我来说,无法认同这部电影里构建出的武侠世界。
首先,画面确实够唯美,但是武打动作几乎看不出“剑”的洒脱与飘逸,剑一出鞘就开始使用蛮力,剑是剑,人是人,人剑分离。
体现轻功的画面又太过“飘逸”,尤其是房顶上恣意跳跃的场面,人就像被橡皮筋拉着形成弹力,感觉脚都还没来得及点地就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飞跃”,真的是该轻巧的时候感觉很用力,该用力的时候又无比的轻巧。
接着,电影名字是侠女,在我的理解里,侠是一种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无所畏惧的精神。
乍看之下,全度妍饰演的述郎好像都符合,实则不然。
这大概也是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在“侠”这个字的理解很大的区别。
惩恶扬善和伸张正义应该建立在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基础上,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带有推动力的行为。
述郎的行为真的让世界变更好了吗?
并没有吧,反而让她自己及身边的人变得更糟糕。
她的行为我称之为一种畸形、偏执、扭曲、自私的情感宣泄。
我爱的人让我失望了,我不能接受他变成我不理解的样子,于是我要毁灭不完美的爱人保全我心中对完美爱情的幻想。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述郎这一波匪夷所思操作背后的逻辑。
真正的侠绝不是逃避现实,追求不存在的完美,如果述郎是侠女,那么她应该在德基“变节”时用剑刺向德基而非天风,如果述郎是一个侠女进行时,那么她为自己当初杀了天风而忏悔,后续的行动可以是杀了德基再自杀。
只有一个爱情至上的痴女,才会因为自己的执念想出用自己的亲生女儿去杀死自己爱人(女儿的亲生父亲)如此变态的计划。
而且,我坚信以述郎对德基的了解,她知道德基会发掘洪伊的真实身份,她就是要德基痛苦,要德基为当初的“背叛行为”偿还情债。
还有,电影里德基为权利步步为营的描述篇幅过长,不仅没有说服力且毫无魅力。
德基的对手不是孱弱无能的皇帝,就是傻了吧唧的大臣,唯一配备的靠谱手下还莫名其妙的卷入“情”的旋涡。
如果电影是想描写一个为了权利背叛爱情的男人,那么请把他的“职场”描述的高级些,不然很难烘托出他放弃爱情的艰难,反而给人一种这样的王朝不要也罢,还不如谈恋爱有趣又甜蜜。
以下是优点。
首先,述郎和德基的爱情线很完整、很饱满。
如果忽略那些繁杂的支线,回归爱情主线,这必须是一个无比动人的爱情故事。
当爱人背叛爱情,那就毁灭彼此,这种极致美学在电影结尾给出了最好的诠释。
当述郎倒向德基的怀抱,当德基用力将剑刺向自己(也刺向述郎)这世间最美的殉情也不过如此...接着,电影画面太美,内心泛起无限涟漪。
68分钟左右,述郎让德基闻茶叶香的戏,简直是浪漫天花板的存在。
谁能抵挡手捧茶叶对着你柔情蜜意微笑的全度妍,谁愿抽回被李秉宪紧紧握着并将脸埋在掌心时伸出的双臂。
这场戏实在是太欲了。
全度妍捧在手中被轻轻揉搓后的嫩芽像极了述郎和德基的心,柔软、脆弱、散发着令人迷醉的爱情香气。
全度妍女士最擅长的就是情感表达,她只要站在那里,就会呈现出一种“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的玄妙爱情氛围。
这里着重夸一下李秉宪的演技(似乎赶超全女士),精彩的演出了醉心政治时老辣的狠和面对爱人时无法自拔的深情。
写在最后,虽然韩国总是喜欢将别国的历史当做自己的历史,但历史真的就是历史,你再怎么想“拿走”也是拿不走的,因为文化、意识形态这种东西就是你的烙印,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不过韩国电影对情感的表达却实实在在有其独有的、无法被“复制”的魅力。
就像韩国有全度妍和李秉宪这样的演员,他们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也证明了韩国那些无法被“拿走”的东西。
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传递的信息其实是那样简单。
它的故事,用剑舞出了无奈与救赎。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仿佛是被一针一线缝进了每一段风景,每一句对话,每一个表情。
那线,是一点一滴的血。
那针,是舞动着的剑。
那一幕,她举起了手中的剑。
她眼里,是犹豫不决,也是恐惧。
即使那恐惧被掩藏在她刀尖上的血中。
但更多的,是痛苦。
当她把手中的剑举向空中,她其实早已明白,自己的责任。
背叛过的人,渴望背叛作为赎罪的方式。
是谁曾说过,我们可以把命运握在手中。
那一页页书,其实早已写好了吧。
剑落下后,只有静寂。
就好像,曲终,人散。
雪花从天上飘舞下来,纯白的雪也被那对爱人的血染红了。
它们,是来见证这个故事结尾的吧。
毕竟,也是在那样一个雪天,它们记下了故事的开始。
当幕帘落下的时候,当一切尘埃落定时,那里一定还会有记忆。
会伴随我们走下去的记忆。
无论是好的,坏的,都带上吧。
因为那把剑,见证了一整个故事。
记8.3.2016,遇见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
剧情很虐,怪就怪编剧不会编排。几个大牌表演也在线,特别结尾一家三人重逢。人物的脑回路需要编剧来铺垫解释才行,述郎执意养自己的女儿杀自己,洪伊在知晓自己身世之后执意杀自己爸妈(对风天的寄托在哪里?),都是逻辑很成问题的转折。不管是宫斗,还是陈年情感关系,都缺乏合理的描述,整部片从开头起就在赶着最后一幕。也缺乏亮眼的武打场景。
画面真不错,剧情真狗子
画面不错。打斗也还行,剧情略瞎
毫无伦理道德,女主最后居然不自杀谢罪我也是服了
很唯美。
高逼格,烂电影,可惜了一众好演员。
蠢。
侠的争议非要用杀死亲生父母来证明吗?
虽然有些地方逻辑有问题,但感觉好过国内一线导演所谓的大片!
很久之前看过 补
作为武侠片来讲,缺了点灵气。讲复仇,又少了决绝。徒有画面之美,看起来却多了些流水线产品之感。
为啥评分这么低
😮
画面唯美到无可挑剔,演员的表演细腻动人,只是剧情缺少了内核,太过于单调的剧本使得影片的看点略显不足,很多片段有过度煽情的嫌疑,而少有的惊人之处在于,金高银的演技完全不输全度贤,算是观影中的意外之喜。
覺得沒有評價說的那麼爛,不去管翻拍,我覺得演員演的蠻好的畫面也很好看,主要是編劇寫這麼個故事實在有點⋯莫名其妙
无语,和武侠有鸡毛关系啊?看到韩国女主僵化的脸我真想上去抽她两巴掌。
太可怕了!一个女人为救贪慕荣华的老公,杀死了挚友。救挚友的女儿不成,把自己的女儿当成挚友女儿来养,等女儿长大,让她杀掉自己和老公。这个逻辑我很服气。
结尾的时候在雪里打架的长镜头真的绝了
天呐全度妍家庭主妇的发型真的不像侠客,母女俩=闫妮+周冬雨强烈赞同,剧情好离奇
这么烂的片子真是白瞎了全度妍这样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