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多布鲁姆在这样一个中二病流行的年代将医者心理剧演得如此入木三分实在难得,如今的医患关系已被推至风口浪尖,外加繁重的医学任务和激烈的职位竞争,医者的心理问题实在避免不了中二病的孳生。
这样一部凶心仁术正是将一位渴望尊重、荣誉并期待证明自己的屌丝doctor的内心行为刻画得细致入微而又不乏真实写照。
电影男主角中间的一连串惊心动魄的黑暗行动让观者产生一连串的悬疑和遐想,每一次行动成为了现实准则和内心理想主义的残酷碰撞,着实让医患工作者为之震惊。
然而,内心的难以取舍却让男主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心中所爱离他而去,随之而来的还有无尽的道德谴责......好在作者笔锋一转,最后的结局成全了大片追寻真善美的观影者内心所愿,心底善良的人总会拥有好的回报,不过如此经历让男主角不在彷徨,迟疑,摇摆不定,向着内心真正的good doctor迈进......整部电影可以说稍显平淡,悬疑部分冗长,情感稍欠,但内心刻画着实令人惊叹,男主角的内心活动表演是本剧的亮点!
关于魑魅魍魉的护工不想再提,拙劣行径让人唾弃。。。
你可能只是个上菜的服务员,但也可能在菜里做手脚,你可能只是是一介官员,但也可能贪赃枉法,徇私舞弊。
这个关于权力下自我满足的主题放到一个看似最严谨的制度环境下,一个关乎生命健康的职业中,显然更具张力,也可以带出更多的解读,其实这样的医生电影并不少见。
一个还算合理逻辑的故事,用了一个很恰当的基调和节奏,配合上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令人刮目相看的表演,令人满意。
老实说,在看预告片的时候我就充满了困惑。
直到下完电影,看到与预告片的差距,之后更加困惑。
结尾那么突然,更是一头雾水。
直到,我认真想想那些本就不多但足以相互呼应的细节。
首先,我想要说,成为一个“好医生”,在片中,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的只是当职业等着晋升,有的以为可以当幌子拿来泡妞。
唯有他,这个空虚又平庸的单身实习医生,他拿来当作理想,但这理想有继承和发扬的意思:他不是要做一个医术精湛古道热肠的医生,他只是想要那种“人人尊敬并且能帮到别人”的感觉。
诚然,想成为一个医生,当然不是种瓜得瓜。
除了医术,当然需要的是努力专注。
理论上他的第一个病人,就因为他的大意而产生了意外。
一个医生,首先要获得病例信息,但他却因病人不懂英语,而把查询病人药物过敏这个事情交给了护士,导致了药物过敏。
——他以为护士是老师和仆人,会照料他重视他这个小实习生;忘记了这并不是学校,自己和对方的地位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做的事,也必须互相包容。
之后就像每个人一样,他渴望有人帮助自己,不过暂时无法感受到那种关切。
唯有他真正独力负责的一个病人和她的家人,给了他这种“好医生”的浪漫感觉。
只是没想到,这种尊重没有他想得那么深。
女孩病缓解出院后,他接受了女孩父亲转述的女孩的邀请,去她家吃饭,结果她却和男友出去了。
也许出于怨念,也许出于那种好感,甚至是别的什么,在女孩表示要送礼物表达失礼歉意的时机,他把女孩仍在治疗期吃的药换了。
这导致女孩再次住院……我猜想,这个病例让他得到了首次受挫之后的些许安慰。
因为女孩家人都很好,她的姐姐甚至还表现出了对他的好感——正如他的实习的同事和那个护卫跟他说过的“好医生”的全部福利。
所以,他不仅要让这个病人在这里延续这种感觉,并且要弥补与此同时同事之间的额差距:按照曾说过的,同为实习生,另一位同事对领导女儿发起约会。
每个人都在努力并有大致成绩,只有自己还陷入担忧:可能因为那次病例疏忽,导致的各种档案劣迹,带来对今后前途的影响布拉布拉……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但也必须面对选择之后上天安排的结果。
因为,这结果会反过来对你进行评判。
在鬼鬼祟祟继续换药的过程中,他没能看到那个被他抱怨不尊重他,导致自己病例疏忽的那个护士被处置;是另一个护士。
这让他更加困惑。
最终,在与病人的接触中,他得到了那种真正的,甚至超越了她对自己男友感情的尊重。
但病人却最终死掉了。
【我猜或许是因为他某一次忘记换药?
药量不同导致的刺激?
】虽然这个病例结束了他获得尊重的过程,但是他受到了一些同情,一些重视。
也因为这个病例,大家对他的态度好了一些。
甚至,这个“奇怪病例”受到了领导的学术好奇,他获得了更好的前途机遇。
他得到的,是他想要的么?
失去的算合理损失么?
这仍加重了他的困惑。
这个故事就是在讲人生的奇妙,但是这个载体却并不是阿甘,也不是讲述那种幸运。
之后那个经常提出腹黑玩笑建议的护卫,却因为无意翻到死去病人的日记,得到了要挟他的把柄。
虽然并不知道日记的内容,他还是打算做最后一搏。
他以为对方只是要挟一次,但没想到,甚至对方也不知道,这样做或许就会毁了他。
为了前途,他最终不得不超越了自己犯罪的底线铤而走险。
一切似乎顺利得过分。
虽然他想的是对方死在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地方,但因为对方跟着他,所以他只好假装救治。
护工死的很平静,日记得到了,他的上司仍让对他想成为好医生的“单纯性格”深信不疑。
当然,侦探仍不能因此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我以为他会因此堕落,或者小证据和神态被发现而被秒杀——就像希区柯克故事里那样紧张;但结果仍不是那样。
他慌张,但是这次没有失控。
他按部就班,不打算逃避。
是的,逃避。
之前他似乎在逃避,逃避一个医生可能犯错的现实,逃避犯错就要负责的现实,逃避最后坦白的机会。
但他突然“想通”了:他此刻不能改变过去。
一开始他的人生是如此虚幻,目标也是那样的虚无。
我们看到他为了做一个表面的好医生而获得想要的单纯的尊重,他此刻,看到的是:他获得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尊重,而是那种意料之外的同情重视和爱护。
同时,也是困惑和无法解脱。
想要获得一个好医生应有的尊重,亲爱的,你只需要单纯负责做一个好医生。
我不知道这算是幸运的领悟,还是惊悚的转变……
My dear Stephan, I have seen this film for you, because I want to know how you western doctors work in a hospital. I even reached my hand out to touch the hero's face as if it's yours. I missed you so much that I imagined you were walking, sleeping, saying, jumping, smiling, and killing in the film.It seems that you doctors are too dangerous to us common persons. You know too much about how to kill a human even though you also cure many diseases. But I still dare and want to marry you.Martin is not you, but I don't know if you are Martin, if you were also like Martin when you were just an intern. My dear Stephan, I'm wondering if you had a crush on your patients, if you did something bad in the hospital, if you made up some fake medicines, if you... Hey, I just like you.
看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些评论很夸张,什么“这将是奥兰多·布鲁姆从影以来最好的电影!
”,“在人性的挖掘上也足够复杂深刻,第一视角很独特”……等等,我看了两遍之后感觉,没有惊艳到传说中的程度,和天国、伊镇相比差太远,但作为开花自筹资金自己请导演演员捣鼓的实验性小作品,它还是挺有想法的,给他练级涨经验值还是不错滴。
【评分】按照IMBD评分制的话,大概是7/10,6.5给电影,0.5分给开花的特别奖励【友情提醒】1. 这篇不是影评,只是个人的一些感受,我尽量做到客观,但难免受自身喜好影响。
每人看法角度各不相同,欢迎各种意见交流。
2. 虽然影片分类是惊悚悬疑,不过我从来没当这分类一回事。
不要不带任何预设观点地看,比较不会失望。
3. 同样不要因为这里涉及一点犯罪题材,就以为是CSI、CM那样的罪案剧,你要看想看曲折的案情复杂的人性变态的手段,请翻出肖申克的救赎、汉尼拔、七宗罪等。
【观感&脑补】所有的镜头是以Martin为第一视角,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场景、感受到的氛围,其实都是Martin眼中的世界:一切虽然有色彩,但视觉上是一种淡淡的白色调,不是像日系电影那种温馨柔和的白,而是毫无生机,全然苍白,病态空洞的感觉。
影片前三分之一在交待他的日常生活,没什么特别,但说不出的别扭。
他是一个孤单、内向又俊朗的男子,作为新人多少会被老油条的上司欺负,也总是非常有耐心忍受着护士对他的挑衅。
他独来独往,没有交际,他的住所异常干净整洁,面朝大海却没有春暖花开,我找不到任何令人愉悦的元素,一丝不苟得好像每天都有客房打扫似的。
影片中没有交代Martin的背景(这是否是个缺憾,我觉得见仁见智)。
片中只给出两个线索:一个是他家人寄到他公寓的一张相片并附言“为了让你记得家里”,是他和母亲及两个姐妹的合影,没有男性。
大致可以猜出他成长在一个都是女性的家庭里,父亲可能很早就离开/去世了,他对他没有什么感情。
他对家人的感情似乎有点复杂;另一点是他眉骨上方有一处小小的伤疤,这又是如何得来?
也许只是一个暗示,一个象征,他是个带着未知伤疤的男人,他一定曾有过故事,但我们无从知晓。
我们能看到的是,他对自己的状态显然有点失落,但他始终控制着自己,极为彬彬有礼,但又极不真实:他这样单身年轻有为的医生应该有健康活跃的职场生活和社交,应该有情绪和宣泄,可是他没有。
他的整个人和他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却又疏离于人群,最重要的是:他对非常敏感他人对他的态度,他很介意那个老是堵着他揶揄他的护工。
他曾抱怨过一个医生应该受人尊敬,可是现实中他却处处碰壁。
在医院里郁闷的行医生涯毫无尊严可言,上司不重视他,和他一样的年轻见习医生能搭上主任的女儿,当他坐进主任的梅赛德斯豪车发现,他们听着一样音乐,而他却不能拥有这样的前程。
有朋友觉得他爱上那个女病人的桥段不合逻辑,理由是因为像他条件这么好的男人不会以前没有女人追,他怎么会如此轻易就为一个不见得多美貌的女人而动心,既而犯错?
是因为这个女病人愿意和他说话?
doesn't make sense。
如果找一个长相普通更有屌丝气质的男演员来不是更有说服力吗?
我认为并非如此,这恰恰点出了他性格的弱点。
Martin的爱,表面上不过是一自卑闷骚男的小清新单恋,但这不是正常的、为对方着想的爱,我前面用的名词是:迷恋,与其说他迷上的是她,不如说是深深迷上了照顾她、被她依赖的那种感觉。
我猜测他以前从未被人好好地信任过,他一直生活在一种无法自控自决的生活中(是否因为从早被女性家属管束过严?
)。
所以在他平凡稳重,又和谐可亲的外表下,他一直存在着对现实的不确定和惶恐,他想通过做医生而获得他所缺乏的尊严和自信,因为“医生受人尊敬”。
所以当这个叫Diana(天哪我终于想起来了)的女孩把她的生命交托给他时,仰慕地叫他“医生”时,他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混杂在爱中的掌控感——第一次,有个女孩完全在他的手上,她的健康与否,她的身体、呼吸、血脉中流动的液体都在他的掌握,他太着迷了。
当女病人出院后,他又继续试图寻找和维持这种在她身上的掌控感,甚至在是非罪恶中没有过多纠结(我想你在我身边,所以你就得在我身边)。
甚至在他看来,她甚至被他的温柔体贴打动了,和他柔言款语,如果一切如他所愿的话,他所获得应该不只是从睡着她的唇上偷到的一个吻。
所以当那个因他换药而病情恶化的女孩去世后,他的确伤心难过,但更多的是失落。
我想说,如果他真的爱那个女孩,多少会表现出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的内疚和厌恶感。
但是当上级怕他第一次失去病人有负担,安排进行了心理咨询,他的第一反应是警惕,非常好地掩饰了他真实的情绪,而且他完全没有为此而否定自己,他只是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失去了控制。
”他的另一面不容易发现,甚至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内心中的极端自我意识。
在那种迷恋的背后可能是深不可测的自私与冷漠。
如果说之前对不幸女孩的感伤,令人多少对这个有着天使面孔的实习医生抱些同情。
那么后来,他对那个护工就是明确的谋杀了。
其实就算日记的内容曝光,也没到值得用一条人命去换的程度。
当护工叫他帮忙找点high的东西,他虽然嘴上拒绝,但很淡定接受了要求,以他的医学知识在家里偷偷制作药物。
护工三番四次索要后,他又不动声色地加入了更“high”的成分,甚至将急不可耐吞了药的护工引入小房间,在他发作时死死地按住,看着他渐渐走向死亡,人们闻讯赶来时他假装在抢救。
从头到尾,他心中十分清醒他在做什么,多好的医生,一切就像他给那个女孩换药时表现得那样淡定自然。
这才是真正的他,没有罪恶感和共情心,而当事情不受他控制时,他会用自己的方法控制回来。
Orlando的外表太善良美好了,他不是那种天生长得就适合演变态演反派的演员,他的神情那么真挚,那双鹿眼和长睫毛忽闪忽闪的时候多么令人迷醉。
所以突如其来,又淋漓彻底地将Martin的阴暗面撕开给人看到——原来他的残酷就像他的外表一样鲜明。
这种反差感难道不是比一个普通长相的男演员更强烈?
我觉得颇有意思的是,按照一般的逻辑,人最后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正义会出来申讨。
的确,当警察找上门来时,他理所当然地又被那种惶恐感包围,他讨厌他的秘密有可能被泄露的威胁。
他急需翻过这一页,把他不需要再理会的、会堵着他路的历史,全部清理掉。
影片将这段处理得很具象。
他走进洗手间,开始撕那本日记,这时他可没一点“这是我爱过女孩的遗物”之类的念头,就直接把纸页扔进了马桶,结果堵住了下水道,水漫了出来。
他开始慌张起来,实物总有处理的方法,总能让它们消失。
但是,让他惶恐失措的回忆还在哪里,他不假思索地爬出窗子,企图找一条出路,而唯一的出路就是那篇美丽沙滩尽头的大海。
他突然发力向前冲(这段的音效配乐很有感),越来越快,直到终于浸没在海水中,随波逐流……此时,他突然清醒,转身爬进窗子。
他用意念将自己丢入大海,淹死了一次,所以,讨厌的回忆就可以随着那个死去的他一起被海浪冲走了。
这时他走出去面对警察时有着显而易见的轻松,因为他已经洗白白干净没负担了,身心都是那个善良美好的Martin,不是什么杀人犯。
但我看到他此时的笑容,忽然心里一阵恶寒……“正义”只是出来打打酱油。
他摆脱纠结之后,竟然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最后一组镜头,他的生活如常继续,已成了独当一面的真正医生,有人呼唤他“Doctor”,他回头应答:“yes?
”那口气,非常地自信呀!
那个杀人犯竟然成功了,而且他的成功是在所有不知情人的默许和推动下成功的。
很讽刺耶************************************************************************有评论说:“这种道德上走向极端的电影,难免会遭到很多人的指责,但谁说现实里可能发生的,电影里就一定要道德分明。
”在看之前我不太好理解这句话,看完后颇有感触。
通常涉及犯罪情节的电影,多少都对罪犯带有一种判断和审视的色彩,因为剧情一般会站在旁观者或者警方等破案者角度去看……但这部电影没有预设,虽然它是犯罪题材,但它并没有追究是非黑白的义务,它本质上还是一部探讨人性的小格局文艺片。
它只是想客观地、冷静地让你从这个人的角度去看,事情该是什么样子,没有鲜明的道德立场给你。
第一视角的观感确然有趣。
我一开始不能完全看懂,后来反过来想,也许Martin最大的不正常就是太过正常。
以前看到的影视剧里的罪犯,都热衷于展现他们的变态和癖好,比如《天才瑞普利》,并且,他们在犯罪的过程中通常获得了强烈的心理宣泄和快感。
我们总聚焦于这个人各方面的性格、犯罪理由、手法、背景……因为作为旁观者,我们是去试图理解一个异于我们的事物,所以总希望一切看起来reasonable,可分析可归类可解释。
但对于真正的罪犯(Martin的所作所为完全称得上),从他的角度看,那些我们认为不可理喻的地方完全没有那么复杂,他的性格也许温良和善,无懈可击,无迹可寻。
我们认为罪犯总是有不可抗拒的理由才会杀人,在最初作案的时候他会受到良心的折磨,必须经过自我的不断强化来克服。
而实际上他们的道德感有如浮云,发生的事情都是合理的,他们没有判断自己的能力,杀人后也没有内疚,甚至都不用找个借口直接把过去翻页就是。
当Martin最后走出来微笑着和警官握手,这简单的动作才是让我真的感到恐惧。
最恐惧的地方并不在于所谓“动机”,而是在于不可测的人性本身。
你知道门背后将会有可怕的东西跳出来,而那个可怕的东西就在你生活之中,但你找不到,认不出,谁知道就是那个看起来温良谦恭,尽心尽责的好医生呢?
Martin就这样继续生活着,在所有无知的人的瞩目下。
************************************************************************摄影和音乐都做得比较到位,用镜还算精致,留出足够的空白,在小小的范围中表现出了异样阴冷的气氛,一般电影里如果有大面积白色的铺陈我都会觉得不舒服,但这片中倒非常,只是如果光线更冷更硬、空间感的对比更明显、后期再把开花拍得诡异点可能更好XD。
音乐方面,这类片子音乐主要为了烘托气氛,带动情绪,旋律性上没有叙事性可言,有些地方配得还颇带感,开花对于音乐的品味不差,看得出是用心做过。
叙述方面,我真的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的叙事方式和第一视角,作为一部文艺片的戏剧冲突也不够强烈,舒缓恬淡的速度大概会使看惯了紧张刺激的罪案片的观众昏昏欲睡,整体上都有可再加强的地方,特别是对于Martin背景编剧留了太多的谜语给观众脑补,如果加上几个flash back的略交代他的过去,有点俗套却有助于完善对角色的认识。
关于开花的表演,他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他已经可以完全挑起一部戏,就算只是一个小制作,但这样的角色还不足以挑战他的潜力,也没有充分的戏剧冲突带出更多的戏感。
所以这是他的一个练手,无论塑造人物或电影制作,这部电影注定是在他的生涯中不会很起眼而确有必要存在的一部作品。
就像风平浪静的海面,如果没有看到石块砸中水面的那一瞬间,你能想象发生过怎样激烈的碰撞、海底里升起过多少绝望的气泡吗。
这是一个仿佛没有发生过的故事。
故事的过程在简介中基本已经透光了,唯有结局是个谜。
而当最后一帧画面戛然而止时,相信有意外之感的人不止我一个。
男主为两本生命之书划上了句号,但他自己的人生之路却没有丝毫停顿,还在继续行医治疗,甚至可能平步青云,而这就是一个“好医生”的标准形象。
仔细想想还是蛮恐怖的(不然我也不知道哪里“恐怖/惊悚”了)。
这片子整个都有种淡淡的偏离道德标准的感觉。
明明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却混在日常里,显得像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
我们看到男主理所当然地偷换药剂,神色平静地制作毒药,既没有高智商罪犯计划得逞的兴奋,却也没有什么老好人的犹豫和愧疚。
我一直感觉他虽然看上去乖乖的但早就坏掉了,那么天然又那么黑。
而编剧仿佛为了加重这种道德偏离感似的,为他安排了一个走向人生巅峰的结局。
他做的两起谋杀让他融入了团队、获得了重视,似乎和同事讨好上司的行为也差不多呢?
你知道此处理应为之愤怒,但似乎就是醒不过来。
男主唯一一次激烈的宣泄是那段在大海中的扑腾,结果还只是他心里想想。
旁人只看到他站在原地,不知道他心里的画面;警察先生只以为他进出房间,不曾想他去过海边;就像片中的所有人,他们认为两场死亡是不幸的意外,却不知这是一段长长的纠结。
水面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最后说说演员,深觉该片确实需要一些只是站在那里就很好看的人来演,不然画面和镜头都还蛮单调的,不知道能不能看得这么起劲。
由于我看开花看得眼睛粘在屏幕上,难免影响客观判断,打个“推荐”算是推给所有喜欢他的人看。
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到底该保持在一个怎么样的界线?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想对这条线的标准更加模糊不清了。
不过这跟我的关系不大,因为把握这条“线”的主导者应该是医生,而我这辈子几乎没机会成为医生的了,顶多有时扮演下病人的角色。
遇上剧中这样的医生,真不知是好事还是憾事?
剧本写的确实很不错,那种悬疑气氛的把握,人物关系的设置都很有讲究,基本上每个角色都让我留下了印象,尤其是那个让我有点儿意外的结局,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表现得让人心寒不已。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什么样的医生才算是好医生?
不如先来问问,医生为什么要当医生?
因为父母要求?
因为高薪酬?
因为受他人敬重?
还是因为最纯粹的,能够帮助他人,救死扶伤?
我们再来问问,医生他快乐吗?
外表看似光鲜亮丽,却有着外人所不能体会的辛苦劳累,不正常的作息,长时间的奋战,超高的精神压力,甚至和病患、同事关系紧张。
就算很多医生开始抱有纯粹情怀,但会不会被这满负荷运转而搞得筋疲力尽,渐失自我呢?
医生要遵守什么样的医德?
所谓医德,即是医生的职业道德。
医生作为一个医治他人,服务他人的职业,张张处方下面掌握着病人的健康和生死。
因此,最核心的就是如何用最好,最简单的办法将病人医治好,对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
还有,医生和病人要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呢?
回到这部影片,我的评价是--不是烂片,还是值得花些时间观看的一部片子,起码给人带来些思考。
主演是奥兰多•布鲁姆,精灵王子,米兰达•可儿的前夫,其实之前没看过他演的《魔戒三部曲》,在这部片的表演还算是可圈可点,演出了实习医生布雷克空虚,努力和自卑。
在这部片中,实习医生布雷克,最初当医生是因为妈妈的一个朋友是医生,很受人尊重,因此他也想得到他人的敬重,虽然他的成绩在学校只是中等,但是他一直努力,他觉得他可以胜任这个职业。
但是在工作中,他却得不到他想有的尊重,护士长把他当做三岁小孩,让他觉得不公平。
而他的病人,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黛安,给了他最渴望的东西,尊重。
他喜欢,依恋这样的感觉,甚至为了能够保持享受这份尊重给他带来的愉悦感,违反职业道德去偷换药物,延误治疗,可是最后却是使黛安丧失了生命。
而因为黛安留下的日记让混混护工发现了他跟黛安之间微妙复杂的情感,护工以此为要挟让布雷克给他偷取医院药物,他的贪婪让布雷克动了杀念,最终护工也毙命于布雷克手中。
如果要评价影片中的布雷克,我觉得他并非真正爱慕黛安,他只是享受黛安给他带来的满足感,在黛安眼里,他是一个好医生,值得尊重。
当探员找上门来询问的时候,他毫不留情的撕毁黛安日记,隐藏蛛丝马迹,不带一丝留恋,他害怕他被发现,他只是幻想着以他最希望的逝去方式悄无声息的淹没在大海里,最后还是选择回来苟且偷生,继续他的正常生活,也许在黑夜降临,独自一人时,他会接受对所犯罪恶的拷问,折磨,夜夜煎熬…..
在这么一个原本应该写论文的周末,还是继续放纵自己,豆瓣了奥兰多布鲁姆的电影,看影片据说这部是他演的最好的一部,于是果断看之。
平静的剧情发展,不知道是版本原因还是电影原本如此,来个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马丁正如现在的我,住在一个对一个人来说微大微空的房间里,每天都是一个人,好像有同事但是没有一个亲近的朋友。
有着自己的目标,比如他想拿奖学金想继续留在这个医院,正如我正实现着以前的梦想,为着将来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努力着,他会坐在博士的奔驰里游离,而我也想象着有一天我也能有自己的车,自己的爱人,一起去爬山一起去旅游,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可是长时间的孤独和抑郁,让他在自己想要的东西出现时变得很饥渴,很想快点得到,所以他急了,乱了,逐渐失去了自我。
很多时间我们为了得到想要得到东西不惜一切代价,可是等到得打的时候,发现也没有原来那么想要那么喜欢了。
所以,慢慢来,不着急,你所要的东西终会通过你的努力成为你的的。
不急,不要失去自我。
要常出去走走,如果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可怜的,那谁也帮不了你,谁能让你不孤独?
有刘海的奥兰多布鲁姆多了一份可爱和萌!
爱死这一家人了。
明明是个坏医生
这个医生内心很复杂,不只是孤独引发的,还有嫉妒,占有等好多病态。挺恐怖的一片。奥兰多居然成功塑造了这个角色,也成功地拓宽了戏路。
小医生初入茅庐 有点小心思有点阴暗 注重描绘心理的电影 只要演员不差终究还是不错的
奥兰多·布鲁姆的这个角色好像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给人感觉不止是涉世未深的社交障碍。还有点自我中心和妄想。故事借这样一个病态的角色展开,很黑暗压抑,还很个人情绪。
就这演技也能火?就这长相也能火?就这水平还当制片!真是够了!
小故事但是很精致,有点复古爱伦坡的感觉。
只剩开花君忧郁的美颜
这部原本至少打四星的医患关系电影因为导演自以为高明的收尾让我简直无法直视,好比快高潮了姑娘叫你赶紧停一样。奥兰多布鲁姆精妙娴熟的演技,配合充满情绪化的蒙太奇手法,他高贵的刘海的确能秒杀你。只不过这空虚无聊的烂结局,一部这样好的剧情惊悚居然败在这样的情境,可惜。
奥兰多的演技在进步~
奥兰多颜太美了以至于对于剧情我都没怎么注重.. 片子节奏很慢,大量长镜头,但对于人性的刻画还是颇为独到的。
主演就没一个看着顺眼的
很平庸的电影 沉闷的情节 影片只是为了让大家注意bloom的演技而已 仅仅合格 回避!
小O的演技还欠火候。最后接受警察诘问的强装淡定和内心挣扎表现得不错。
三星半吧
原以为是悬疑惊悚片,其实都不是,就一个内向帅哥默默杀人但安然无恙的小故事。看调门以为跟西班牙爽片一样前伏笔后转折,故对结尾抱有期待,但其实并无悬念。另,原以为接回病姝是拖延几周保持不好不坏的病情、增加接触时间,孰料自始就故意放任她恶化致死,太歹毒了!可惜没败露,很希望他失手就擒。
一个屌丝的心路历程,别扯那么多没用的,你特么去看病碰上这样的医生,你乐意不?
主角帅,剧情有点二。。。
惊悚文艺片,妙手黑心。
虽然我喜欢这位doctor,但是不得不承认你很可怕
奥兰多的笑好美,片子想要表达的感情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细节太不够充实,感觉浪费了这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