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 you, Eve."我多么希望这是我和你说的最后一句话。
事实并非如此。
"Jump, Eve."我来和你告个别吧,我的一生都在等待这个时刻。
共情,并不是我的能力之一,我擅长什么你了解。
可看见今天舞池里的你,我能感受到你的快乐。
我很不安,看到幸福的你,我会更加不安。
因为我知道,我能给你的只有爱和逃亡。
"Thank you, Eve."今天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24小时,谢谢你给我笨拙的爱,你在努力接受我,我知道你爱上我了。
我又何尝不是呢?
一起睡觉,你喂我吃的,手牵手走在路上,偷偷亲你,一起上厕所,一起吃扭扭薯条。
喔,我们还一起开了房车,做一些我预谋已久的事情。
我已经很满足了,你可能会觉得我们还没有一起做的事情太多了。
不,Eve,这些已经够了,对我来讲,最大的愿望就是和你当一对普通情侣。
Eve,你知道吗?
子弹打穿我的那一刻,我竟然释怀了。
我不想看见你和我委曲求全的在一起,确实,我对自己没有信心。
带着我的祝福活下去,遇见我的这些年,应该是你人生中最差的几年。
相信我,不会更差了。
不要为我报仇,千万不要。
找一个爱你的人,一直普普通通的生活下去。
忘了我。
--Villanell
跟前两季一样,本文从属于S4评论总汇贴:杀不死的伊芙,想看单集评论的看单集,想看逐集总汇的看前面的链接,请随意。
以下开始正文。
这次开头先理时间线,捉点小虫,12人的源起有点黑色幽默。
S4E5 1979年 柏林 C妈的情报生涯起步时期跟一群自诩无政府主义的嬉皮青年在一起瞎混,开玩笑般给小团体按人头数取名为“The 12”。
基督教文化里12是个大数,跟中国人认为3、6、9有特殊意义类似,听到12一般直接联想的是耶稣的12门徒,没想到你们就这么儿戏,贝多芬命名法是吧,虽然古典乐里用数字命名确实很常见,如果C妈喜欢听泽野弘之,那他们的命名就只有滚键盘看随机了。
康叔不在这个小团体里,但离得非常近,是其中成员Carolina当时的男朋友,钓上了C妈,发现了C妈爸爸是男同并要挟了对方。
C妈的爸爸是谁杀的?
看年轻C妈要去车库拿酒之前,康叔和约翰(拉尔斯)两人互相对看的反应,这两个人是知道C妈爸爸已经死了。
但约翰叫康叔闭嘴,康叔的反应也比较回避,那大概率康叔是知情人但不是动手的人。
年轻C妈因为爸爸的死开始调查,发现康叔的克格勃身份,对峙之际,约翰杀出乱开枪,C妈和康叔情急之下一人一桨打年糕,以为两人合力把约翰杀了。
捉个小虫,S1E7,肯尼翻出康叔给C妈的信是这样说的
77-78年,康叔信件用的是本名从俄罗斯寄出,当时就是C妈俄罗斯老情人老弗(Vlad)的手下。
(图2里亿万同人翻译组把信的具体内容翻出来了,内容相当刺激,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图片放大看看。
如果非要想知道蝴蝶串珠是什么,可以在google的时候写 butterfly anal bead,具体的图我就不放了。
话说Bill也是在柏林玩的皮拍子男同小游戏,柏林就这么好玩么?
)捉虫就到这,KE的特工戏就没严谨过,不用在意。
总之,编剧们给了12一个荒谬可笑的源起故事,但这个源起故事里有悲惨的内核。
首先,我们明确一点,12人的命名虽然是C妈和男友约翰(拉尔斯)做的,但不代表拉尔斯就是现在12的头目,也不代表当时的12个在场成员现在还是12人的成员。
公司创始人被踢出公司,建立Party的人最后不是领袖的事多得是。
看拉尔斯的德性也不大像大头目,应该就是个节点人物。
而且,西方的秘密结社传统跟东亚国家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差异还是很大的。
秘密结社未必会有绝对领袖,成员们为了某些上不了台面的原因通过结社达成合作,互相之间并不一定就存在领导-服从的关系。
12人的内部如果是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H就不用那么费劲一个个折磨过去都没找到更高层的人。
这集C妈的表演层次非常细密堆叠了很多层次,而且建议重点关注C妈和康叔的关系和他们的行为选择导致的悲剧,这一对老年组是直接用来衬托和对比EV组的。
12人的源起+闹到现在出现的若干事件,最大的悲剧发生在C妈身上。
我们抛开剧本在时间上出现的不严谨,就按照1979年C妈第一次发现康叔是间谍为确定时间线。
C妈自负的行为引狼入室,导致了父亲的性取向被发现,进而被杀。
以为自己杀了的前男友,后面却真的搞出了自己乱开玩笑命名的“12人”。
若干年后,12人里的成员下令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C妈S4E5里跟康叔电话要Carolina爸爸的小木屋地址时说的话也很耐人寻味。
“如果我们没做我们做过的那些事……”,“做过的事”可以单纯指代杀死约翰(拉尔斯),也可以指代做过的很多事。
然后信息量大的来了
Yours,可以理解为还在接着说上一句,康叔做过的事,但结合下文,一起抚养小孩,而且是children,不是child,那肯尼和他姐应该都是康叔的小孩了吧?
老年组是一对典型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特别是C妈,自负,高控制感,自我中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对自己的小孩,喜欢的就留在身边管死,不喜欢的就冷漠对之,对康叔这种老情人也是以“用”为优先选择。
虽然C妈显然不是V这种psychopath,但C妈的种种选择都是基于对自我的利益考量而做出的,是不讲感情的,直到儿子肯尼死掉。
康叔能力上比C妈差点,性格更温和一些,对女儿也很宠爱,但在面对生死场面时,也是优先自己逃命放弃家人的。
老年组一对马基雅维利主义者,逻辑上应该是最会给自己争取最好的生活的,但结果呢?
能力强的,年少丧父,老年丧子;康叔做了12人那么久的小中层,结果却是在为当初被自己杀掉的情敌在打工,还被来回折腾那么惨……荒谬不荒谬,惨不惨?
越查越发现自己儿子的死的源起是自己,所以C妈整集的表演不管那个时刻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漂浮感,因果因果,种因得果。
她在给康叔电话的时候才会流露出难得的人情味,但她的头脑是清醒的,知道后悔是没有用的,而且这个悲剧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了。
这种宿命感的情节设置,莎翁味儿太足了,哈哈哈。
但是,关键点不是老年组的悲剧命运,而是老年组作为EV的对照组要衬托的是什么?
老年组两个老狐狸都是一辈子只讲利益,自私自利的人,两个人的行为都充满了算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谁都可以利用,任何界限都可以跨越。
那EV呢,是两个跟着本能跑,不讲算计的人。
虽然EV的关系里充满了操控、暴力,但这些控制、自私和妄想的成分不是基于对对方的计算和利益考量而做出的。
反倒是更像两个对自己力量和暴力程度认识不足的小朋友,用自己以为有趣的方式在玩对方,并没有考虑对双方可能造成的伤害。
所以EV之间的性张力一直爆炸,一直失控,双方都解释不了这种深度的,不健康的,跨越界限的迷恋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psychopath版的《婚姻故事》更像少年人的迷恋关系,你压我我压你,压不住找不到解决方案就绝交,又没法真正的绝交,对方真的出了事还是会飞奔而至……在第五集把老年组两个机关算尽的老狐狸的悲剧命运展示出来,那能想到的最大可能性就只有一个:天真而纯粹的两个人在追逐对方的过程中失去所能依凭的一切之后,或许会有个童话结局。
一般来说,剧作里对照组越惨,实验组越有苦尽甘来的希望。
好,瞎猜结束,我们现在来看看在一步步学着做选择的V。
S2的V,帮了自己的小男孩说希望自己死在车祸里,她就直接帮他忙了。
现在的V,没有像以往那样直接从自身判断出发做决定,学会先征求当事人的意愿了。
再往前追溯一点,V阉割杀害安娜的老公当时只是因为V得出结论“安娜和老公的关系是因为多的那根东西,那杀掉割掉就解决了”。
这种一切以自我出发,按psychopath逻辑行事的模式在一点点松动。
管家阿姨的老公被高压水枪噎死,一方面是满足管家阿姨呛死他的想法,同时也是在对消防队员却纵火家暴行为制造报应的效果,另一方面耶稣V都出现过了,这种家暴惯犯不会有改变的直接“受洗”物理重生吧。
管家阿姨带来的有家暴问题的小姐妹,V也没撒手不管,开始免费除暴了。
跟康叔老冤家的关系也在变化
S1动刀是真动刀,为了满足好奇心是可以杀掉师傅的。
S2知道被康叔背叛利用了,是真心要准备报复的
S3 看到康叔快被C妈正法了,看热闹的心态明显本能反应。
S4跟康叔第一次碰头,先讨论了两人之间“模拟父女”的关系,关于信任的这段台词,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感触,父母对你的既有认知,永远把你当个小孩子不相信你会成长这点是很多亲子关系都会碰到的槛儿。
V第一次在跟康叔的对话里,出现了从康叔的立场去说服他的对白,并且在康叔没有给出需要的信息后,V的反应居然是就准备走了。。。。。。
虽然在这个对话里,V的目的性还是很明显,也有一定的操纵意味,但没有威胁,没有讲不通就动刀动枪,还展现出了一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意愿。
这些都是前面给V铺垫了那么多戏份所带来的种种松动迹象。
既然都铺垫到这份上了,那下一集是不是该展现一下V的改变会给EV关系带来的改变?
然后我们来看看恼羞成怒的E干出什么蠢事情E从S4E1开始就展示出过度控制感,过犹不及总是要失控的。
Helene把E戳爆以后,E直接绑架人小孩来报复。
这让人说什么好,干不过正主,你们俩的反应倒是出奇一致,都从人小女儿入手。。。
扶额。。。
V绑架康叔的暴躁小女儿倒是还挺有功能性的,能把康叔引出来。
E绑架H的女儿,并且故意诱哄小孩让小朋友依恋自己的行为,就真的是在纯报复,完全没有功能性,不会带来情报、利益,单纯为了H用V刺激自己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大姐,你要不要考虑下,为啥别人用V来点你,你一点就着,失去理智干这种道德风险高,又毫无收益的事。
绝交如果真的有用,怎么会走到现在这一步?
最后聊点神话Cupid和Psyche的故事相信这两天大家就算不知道的,现在也都知道了吧?
还是那句话,奥德赛之旅不吃尽苦头是不可能的。
神话隐喻两人的命运和关系,这季不是第一次了,别忘了耶稣重生,丘比特与普赛克的故事都是历经磨难的。
KE这季的编剧组对宗教、威权的基本态度是很戏谑的,一直在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解构并嘲讽这些看似强大的力量。
那让这对天真甚至可以说单纯的EV经历过各种现实的打击,生命的考验之后,依然能做出不计算不功利不保留的选择,是不是一种更高级的浪漫?
“You Are My Eve.”
深秋小屋 | 影视文/整理:深秋小屋配图:网络注:文中“☞”可点击到另一篇相关联的小屋推文。
关注深秋小屋公众号:ladyscn
1】学会爱Villanelle,她的原生家庭对她缺乏关爱和健康教育,高智商却反社会人格的她并不懂得如何正确爱一个人。
她对周遭缺乏基本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她很难感受他人的情绪,甚至有时候无法分辨他人对自己的友善和喜爱。
尤其做了杀手后,她的生活变得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她一半时间在追杀,一半时间在逃亡。
她没有特别的持久的爱好,也没有固定的亲密伙伴,再昂贵的物质,在她的生活里,都可能为了保命而随时弃之。
生活对她来说,就是一个大写的无聊。
她对未来没有美好憧憬,对过去也没有留恋。
生命对她毫无意义,她只是在不断地杀人中寻找活下去的刺激。
而这一切的改变,是在她遇到一个名叫Eve的中年女子后。
她几乎是对Eve一见钟情。
也许冥冥之中上天赐予她这样一个冷血的躯体领悟一次真爱的机会。
她做得并不好。
幼稚、天真、拙劣甚至卑微。
但是,她终于学会了爱。
从“你就是我的,不爱我,就毁了你”;到“放你走,我原谅你了,我们两清了”;从占有到放手,她懂得了什么是自由的爱与为爱默默付出。
2】舔伤那一晚,她俩终于能真正平静的睡在了一张床(睡袋里)上。
她抚摸着Eve后背的伤疤,那是她曾经给Eve留下的伤。
她感受到来自内心的愧疚。
她感受过愧疚吗?
她曾经总是肆无忌惮毫不犹豫地杀死每一个她的男/女友。
她伤害与毁掉那些爱过她的人。
她毫无怜悯心。
但。
这次,不一样。
那一枪,在她扣动手指的时候,就是要取其性命的——得不到你,就要毁了你。
那一枪远比Eve最初见到她,给她腹部扎一刀致命得多。
幸亏,那一枪没有夺走Eve的性命。
不然,她竟不知自己可以如此深深爱着她。
Eve对她的伸手试探,有许紧张。
“你要干嘛?
”Eve别过头去警觉地问道,毕竟睡在自己身旁的是一名喜怒无常、无恶不作的职业杀手。
她不说话,轻轻把Eve推回去,继续轻柔地抚摸着Eve的伤疤。
Eve转过身,两人四目相交。
那一瞬,Eve放下了对她最最介怀的宿怨——当初她把自己当成她的私有物品,企图捆绑她而带给她的致命一枪。
她说,她想和她私奔。
她说,好。
3】塔罗牌她抽到的代表未来的牌面是太阳。
她乜斜着冷漠的眼神,无动于衷。
她不信未来,因为未来对她来说,是一种无聊的设定。
太阳又如何?
地狱也无谓。
但是,当Eve抽到死神牌时。
她信了。
她犹豫地拍了拍Eve的肩膀。
笨拙的安慰,神态淡漠,看不出情绪,没有表情。
但帮Eve扭转命运,挡住“死神”,是她笨拙的表达真爱里最后一丝倔强。
她是抱着赴死的意愿的。
她了解那些人的心狠手辣。
杀完十二门徒,不会放过杀手。
她拉回Eve,用力地给了她最后一吻。
她听懂了Eve为那对新人说的证婚词。
那是Eve说给她听的,那是属于她俩的婚礼证词。
她看向人群中的Eve,载歌载舞、岁月静好。
她露出凄美的诀别的微笑。
她知道Eve离开了死神的射程范围。
Eve安全了。
她最后一次拥抱了她的爱人。
她终于得到了她的Eve。
永远。
4】死亡与重生最初,她强烈的想让Eve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她强势地追求Eve。
给她买衣服、换香水味、送各种奢侈品;
不管Eve喜不喜欢,愿不愿意。
骚扰Eve的老公;
杀害Eve老公的红颜知己;
闯入Eve的家,用刀架在对方的脖子上要她爱自己。
她爱Eve,爱得忘了自己其实是一个不该陷入爱情的杀手。
犹豫、试探、相思、吃醋、被背叛、被拒绝、被伤害、失落、伤心、崩溃、卑微、乞求、退让……杀手不该有的情感软肋,遇到Eve后,她都有了。
她爱Eve,爱得好辛苦。
后来,她又强烈地渴望自己变成Eve希望她变成的样子。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受洗见上帝。
却无法对自己内心的杀戮熟视无睹。
她咒骂上帝,然后继续挥刀行凶。
一切,都因为Eve。
有了Eve,她这枯燥无聊的人生,才有了期盼。
期盼一次次与Eve重逢。
期盼在重逢中Eve终能和自己亲近。
水中死,水中生。
赎罪,救赎。
上帝终给了她要的Eve。
给了她死亡后的重生。
5】Eve PolastriEve一直在逃避。
她一路追查Villanelle。
却一路逃避Villanelle。
想得而却步。
欲说还休。
她的理性一直警告她,不能爱上这样一个危险人物。
事实上,她自己才是危险人物。
——对Villanelle来言。
Eve从冰冷的泰晤士河水中挣扎探出头来。
那一刻,她才恍然,她心里的那颗太阳熄灭了。
她的太阳死去。
她,才是真正坠入地狱的那一个。
媒体采访两位女主演,被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
假如Villanelle没有遇到Eve,你觉得会怎样?
Jodie Comer回答——我觉得她会过得更简单、无忧无虑一些,不会那么痛苦。
吴珊卓回答——我想Eve会继续和她的老公生活在一起,过着她的家庭生活,继续在业余时间研究军情六处的一些凶杀案件。
瞧,两位主演很准确的描绘出角色的心理状态。
是的,这一切痛苦的发生,只源自Villanelle破釜沉舟般的爱上了Eve。
6】一个爱情故事《Killing Eve》真是惊悚悬疑剧么?
不,这是一个告诉你怎样去爱的故事。
爱不是相互伤害、不是逃避,不是占有,不是得不到你就毁了你。
爱只是爱,是温柔,是付出,是不求回报,是奉献。
是看你快乐我就快乐,看你幸福我就幸福。
是天真到像小狗之恋;
是纯粹到如亡命之徒。
青蛙和蝎子最终能在一起吗?
不能,Eve说,因为它们都死了。
但是,Villanelle说:“它们勾搭上了。
”
是的,它们真的勾搭上了。
附录☞《Killing Eve》第四季播完后,结尾的异常急促,酿成了一场惨烈的“车祸”。
国内外粉丝一致开怼编剧,甚至国外粉丝给该季打出了2.7的低分值。
从2018年第一季开播至今,整整四年,《Killing EVE》的两位演技优秀的女演员☞吴珊卓和☞Jodie Comer为惊悚悬疑剧创造了惊为天人的一对CP组合。
尤其饰演☞小变态Villanelle的Jodie Comer,她从第一季到第四季,角色演绎得相当稳而充满魅力。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后续还能看到衍生剧,看到两人美好的大结局。
毕竟☞菲比·沃勒·布里奇(Phoebe Mary Waller-Bridge)在第一季开播时,就说过——“Every moment in this show exists so that these two women can end up alone in a room together. Really it would have been a betrayal to the audience if they didn’t come together in the end.”“这部剧里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为了让这两个女人可以独处一室。
真的,如果她们最后没有走到一起,那就是对观众的背叛。
”
首先,不论如何,It’s love!
她追到了自己爱的女孩,对方也爱她。
V在第四季看起来不像前面快乐,她内心应该是很空洞和挣扎的;一直到最后E向她表白说:“I need you” 她如此开心,抱着e原地转圈圈,虽然表情依旧难以捉摸。
V在这一季的表达,让人看起来更像一个大人了,前几季都是爱玩的小孩,原始的情绪,激烈的表达,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她吸引着我们;现在她走过所有的人和事,不可避免地成长,表达也更加克制, killing with purpose而非for fun,也因此跟她的Soul更加靠近。
她看清自己内心的同时,也更明白eve,更明白她们两人之间的关系。
这才让她们那一路漫长的吻如此充满爱意,让她看着e在池中跳舞时如此感触,她明白了自己给E带来的东西,以及E如何作用于她,她明白了love。
不是第二季结尾的 you are mine,是光看着你无忧无虑的样子我就幸福。
It’s love, good love 灵体合一第四季最后一集有在认真做ending:E回去找V,对应第三季结尾他们要walk away;跟路人情侣聊天, E吐槽V把她老公弄走了,V吐槽E勾搭别的女人,双方吐完槽这个不爽也化解了;V触摸E背部伤口,对应第二集结尾V对E开枪;EV在车上聊记得Bill,对应第一季两人最大矛盾;最后让两人相识的12子团灭,回到起点。
她们在最后一集,一步一步化解了两人之间所有的unsolved issues。
V最后的形象是血色天使沐浴着圣光,这一幕也呼应了第一集V的受洗。
在最后,Eve想要用创世纪的手指抓住她,这一幕在原画作里是上帝为亚当注入生命的意义;综上,两位人物的最后结局:E为V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V的命运得到升华。
S04E08 中弹
S04E01 受洗
创造亚当
Eve想去抓住V从人物角色发展上来说,V在物理世界必有一死。
因为她本来就是个psycho,反社会人格,这个世界不值得她,她也不属于这个世界,她的“死”对于这个角色来说是光明和新的开始。
仔细观察了一下最后V的中弹,其实没有明确信息说明打到了致命点,就像她被Gunn射的那一箭一样;如果不是最后一集,是随时可以写活的。
所以,是因为剧停在这里,我们没法看到她的复活/重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V这个角色完成了她的历程,E也随之需要面对这种巨大的失去,毕竟她之前总是take take take;在非物理世界,两个角色都走向更完满的结局。
从而,如果物理世界要继续写下去的话,她们随时都能活,而且比这一遭更好地happy ever after。
但,作为一个粉丝,看到自己最最喜欢的荧幕角色“死”掉,即使holy,也想说:
(4.14 新感悟!!!
)最近每天都在刷粉圈解读和分析,网友们在说这周天是复活节,会不会KE特地埋了这个伏笔: V的确死了(因为剧组官方确认了,🙄️ 气!
) 但是她会像耶稣一样在这周日复活。
这倒是启发了我!
仔细会看了一下最后几分钟 有重大发现!!!
小V杀完12之后 右肋骨下部处有血迹 正好就是耶稣受难的时候被扎刀的位置!
V除掉12子后在甲板
耶稣受难好了我信了!
即使不拍,V最终会复活!!!
剧组给她安排的就是耶稣的本子!
联系起所有的这些隐喻,Carolyn应该是12门徒之一(她很可能是双重间谍那种,高度利己主义者,两道都走);她就是犹大,背叛了耶稣。
所以她不会这么久不知道谁下令杀死Kenny,她的确在玩这场游戏。
Konstantine大概率导致了Kenny的死,就像当年他查出来C爸爸的取向,导致了C父死一样。
还记得年轻时候C知道了真相后的选择吗?
她的确找到了K,但最终没有复仇K,而是跟K一起把Lars淹死在了水里(虽然最后L没死)。
这跟C第三季结尾找到K和Paul,崩了P放K走了是呼应的;进一步说明了C这个角色的人物特性。
好了 最重要的结论的出来了:V最终会像耶稣一样复活。
这两张剧照真的太戳我了,不知道是五年的时间差导致还是Jodie演技太好了,明明是同一个人,同样的角度,这张脸上又分明变了那么多。
第一张有稚嫩,是杀手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猎物,急于用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和占有,眼神带着小心翼翼又满是坚定,好像在说,哦你找到我了,你会对我上心的,现在我要好好看看你,你知道的,我在迷恋你。
第二张,消瘦,成熟,分明是一个成熟女人的脸庞,单单是从容颜变化上足以让我一次次地好奇是不是真的因为五年时间给演员的容颜带来了变化,再加上妆发和演绎,才达到这样的效果,实在是太奇妙了。
从感情上,第二张带着笑意,带着释怀,多次未被回应的隐忍的爱意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却又夹杂着误会、愤怒和伤害后的歉意,当爱人终于转过身面对自己和她们共同的未来时,轻轻一笑,不用台词也不用情节,观众就都知道,她会爱了,从一开始的占有,猎杀,典型的反社会人格塑造的迷恋,甚至有些带着骚扰的意味,到这最后变为克制,安静,会为了爱人吃醋,生气,说她是nobody,但也时刻关注她的安危,在知道她是为自己而来时忍不住直接抱起转圈圈,而后又一脸不爽放不下架子,趁着对方睡着时尝试去抚摸那个自己亲手留下的伤疤。
五年,四季,我有一瞬感觉这两张图片是v这四季以来所有变化的缩写。
最开始对eve产生迷恋,也许连villanelle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她也并不是没有遇到过这样的迷恋,只是不同的是,在那之前的所有人都推开了她,而她也由此被迫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broken inside,由此才会向eve发出询问“do you think I’m a monster?”,eve也像其他人那样没有接受她的爱,但她并没有推开她,两人之间的张力由此诞生了。
而经历了一切过后,荒郊野岭的小木屋里,挤在一个睡袋里的两个人,villanelle还是像个孩子一样的发问,要不然我们偷走那个stupid camper van?
眼睛里却又带着不一样的坚定,是在明白爱是什么之后,尝试着去问,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吗?
而后来我们也知道了,从未得到过爱也从未好好爱过别人的villanelle,得到了eve的yes,然后她笑了,不再是疯狂而又不顾忌的执拗,而是一个普通的,浅浅的,看着心爱之人的微笑,朝着她曾亲口说过的normal life,又更接近了一些。
#killing eve# 四季来最有共鸣的一幕,整段台词说得尽量克制且平常,到后来吴珊卓眼泪戛然一汩,整个人心都碎了。
那种被粗砺的命运线条牵动人生走向的无力和挣扎,以及对各种深不见底的渴望的撕裂,全都在这了。
金球影后,实至名归。
其实在第一季开始,好朋友兼同事的Bill被刀的那一刻起,Eve大妈式的平凡人生就已经宣告game over了。
我不能定义故事的结尾属于he或是be,因为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反而成全了我的想象——这年头不会真有人还相信爱情吧,亡命鸳鸯这种桥段太老套了,不如各自背负着,活下去,或者死掉,遗憾也是一种,嗯,怎么说,残缺美。
不过这的确需要点儿时间去理解。
顺带一提,老康这个角色在我的心里也有不小的份量,他就像是我们生活里最看不上的那类人,你以为他懦弱,老气,总是在讨好谁但又谁也不是,他在听到自己上司死掉的消息后喝得烂醉,并说:“恐惧时刻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当我不再恐惧的时候,恰恰是我最恐惧的时候。
” 如此摆烂,如此彻悟。
映射到我自己的生活里——“枯燥时刻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当我不再枯燥的时候,恰恰是我最枯燥的时候。
”我已经习惯了这么活,但好像还是有希望。
我一生的目标都在寻找意义,但好像又什么都没有意义。
然后等待在明天的某个时刻,被刀掉。
最后,我承认前两季的killing eve是一个精彩,非同寻常的好故事,如果你还没看过,我推荐至少可以忽略第四季。
或者有的人会认为第一季结束就该结束了,那样也可以,人人为自己的“psychosis”而活,就没问题。
跟前两季一样,本文从属于S4评论总汇贴:杀不死的伊芙,想看单集评论的看单集,想看逐集总汇的看前面的链接,请随意。
以下开始正文。
S4已经放映6集了,这6集的主题是什么?
“Consume each other” 如果以EV的关系作为主轴来看待S4,主题如标题就是“consumer each other”。
不是很确定,在S3结束之前剧组就想往这个方向深挖,还是续订之后再定下的创作方向,不过没关系,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个主题的表达和成片质量都是上乘的。
这两天我在尝试给KE打tag,“惊悚悬疑犯罪爱情黑色心理喜剧”,还是“惊悚犯罪黑色悬疑爱情心理喜剧”?
跨类型太多了,搞得人头秃,最后我想还是用后者,惊悚犯罪黑色悬疑爱情心理喜剧。
词序上的些许不同,重点就压得不同了,12人的悬疑看到现在就是个麦高芬,悬疑线的重心全落在了EV这段彼此消耗的关系上。
非要说这戏不是爱情戏,已经不太说得过去了。
S2在分析EV的性张力关系时,我有过一个问题:
想在S4E8之前看到明确的常见的亲亲抱抱桥段的,大概率是不太可能的。
(我到现在都不太觉得这剧组会真的拍这种镜头,但看现在的势头,也并非完全不可能,S4直给到现在,最后一集真出个杀招也难讲。
)S4E6很直接的给了“升级她们能干出什么(H事)?
”这个问题的答案,哈哈哈哈哈哈,爽到飞起。
如果把EV关系的发展更抽象的提炼出来,大概可以缩减到这样:S1 相遇S2 了解彼此S3 各自追寻自我,确认关系S4 关系中的彼此消耗+?
注意,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不可能只写“消耗”而不写结果的,铺6集消耗彼此,第7集应该会继续铺,但第7集肯定要让两位主角对这种关系中的消耗,以及对各自内在更深入的理解去进行反思,为S4E8的结尾升华做铺垫。
按这个剧组一贯作风,预告风平浪静,那多半是大事要发生,预告老神在在,那肯定是要黑色幽默一把闪一闪观众预期。
她们发的预告,你反着想,歪着想,都比顺着想要接近剧本的最终呈现。
最近疫情闹得越来越厉害,封城前夕有很多杂事缠身,另外,自己也在犹豫这集是顺着自己的恶趣味写呢,还是正经点顺着剧集的脉络讲点可能有用的关系处理。
没有结论,拖着不写也不会有结论。
那就随心写吧,这次的文章可能会比较精分,大家将就着读吧。
1、E的坦白与自我暴露S4E3 V坦率承认了自己对E的操控,S4E4面对C妈的嘲讽也是半否认半承认的态度。
S4E6就开始安排E来承认自己的放不下。
开场疗伤戏不管是四人在场的黑色幽默桥段,还是进入两人对手戏。
E全程都是内疚,妥协的态度。
虽然小V痛到快昏过去了还在赶E走,但E都是选择无视她的喊叫优先照顾。
这小情侣闹矛盾的戏拍得真是……技法老套,但真的有效,哈哈哈哈哈。
小V嘴巴上喊着赶E走,被拽住了也没真撒手,听到E崩了康叔一枪,忍不住窃笑。
E呢,全程护仔老母鸡上线,从开场跟康叔争执不能这么施救的台词观众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社会规训在E身上的影响的,她经过了那么多走偏门的训练,依然不是一个杀手的思路。
这伤口送到医院去,按照英美的急救诊疗指南,医生怀疑患者被家暴都会报警,这种明显至少是误杀的状况V估计现在已经以受害人的身份被询问笔录了。
从5分51秒左右开始,截止9分17秒这短短三分半的对手戏,大概用了五六个机位,将近50个镜头(没有实拍的经验不确定有没有数错)在不断捕捉EV的表情特写,身体关系。
如果注意吴女士的表演细节,应该会发现,虽然V嘴巴上一直赶E走,但E对V的拒绝真的当回事,是发生在V醒来以后跟E说,自己是认真让她走这里。
第一个问题来了:留白期+S4E1-5这段时间,两人之间发生了多少事可以让E觉得报警把V抓起来后,V这种拒绝的态度是完全超过她预期的?
关键对话马上就来:
面对V的提问,E没有回避给出的回答是诚实的,抓你是为了自己好。
Good for me可能会涵盖的内容有很多,良心上过的去、能控制住你不闯祸、不给自己添麻烦、给被迫卷进来的精神科医生个交代……不管具体涵盖哪些内容,根本都是从E“自己”出发的。
V的第二个问题很有意思,was it?
不管理解为“是这个原因么?
”还是“是否真的Good for you”,都有点考到E了。
这时E才回到自己惯常的轨道,没有正面回答,但行动上扣衣服也好,说衣服适合V也好,都是在放低姿态妥协了。
直到V不顾伤情执意走了,E才意识到问题没那么容易解决了。
这段两人对身体关系的表演承接着S4E3的开场,E很习惯V身体裸露,没有任何避嫌的反应,所有的动作都很自然亲密;但V是很回避的,E身体靠近甚至有一瞬僵硬的反应,虽然有受伤的设定,但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结合S4到目前所有两人对手戏来看,V回避害羞是比较确定的。
那老问题又来了:什么相处模式会让一个对身体暴露和接触那么自然,另一个还那么害羞,害羞这个还是一贯老吃老做开车就3p的精神变态?
大家不妨开开脑洞,脑补下这种日常。
另外,大家留意EV第一段开场戏快结束时的BGMUnloved的单曲《Bill》:这首《Bill》,第一次出现在S1E3末尾V捅死Bill的时候,明显是Bill这个人物的Theme。
剧组把这首放在了S1E8作为捅刀床戏的事后曲,玩了下双关,刀对刀复仇又暗示人物命运的无法选择:
现在又到了EV关系的转捩点,事后曲又来了,并且做了新的填词:
(字幕组很辛苦,但我相信“在爱一起”是手滑打多了字,但不影响理解。
)Bill不知道会不会觉得E没良心,哈哈哈。
但这首Bill的Theme已经过渡到E的心境了,V刚问完E:“Was it?
(Good了么?
)”歌词就来体现E的内在思考:“She’s not good to you她对你百害无一利”你还要继续吗?
这首BILL还用在了一处关键的转折场景
同样的复仇,同样的没杀了,老年组和柯南组的对照关系在S3E8已经初现端倪。
S4之前我是很回避去谈及具体的台词,视听语言和配乐的,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轮不到我来做,也没有必要,大家尽可以找更专业的文章或者视频分析论文去看。
但S4看下来,虽然剧本依然在谍战犯罪逻辑上有这里那里的瑕疵,但完整地看S1-4总体的细致程度,打磨各种细节来体现人物的内在状态,真的很难再回避了。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以人物为导向而不是情节为导向,从抽象概念到一句歌词都精细排布前后照应的创作方式。
后面的文章里还会提及类似的精心安排,我们慢慢继续往下看。
还是原来的观点,在个人事务中,思考和言语都是孱弱的,嘴巴再硬,行动才能说明你的真实感情和状态。
你还要继续吗?
E当然继续,人家还要开着老头车继续,哈哈哈哈哈哈。
整段对话里闹矛盾E低头哄哄的内容跟大多数爱情剧大同小异,之前V对E的低姿态应该是持续很长时间了,E已经习惯被V求着,而且她这种嘴巴硬的人肯定不会上来就道歉认错,而且从理的角度,杀人了报警需要道歉的话,任谁听起来都觉得怪怪的吧,笑。
最关键的台词在这里:
在第一场戏,E承认了“为了自己抓了V”这场戏,E正面承认“我不喜欢失去你”还是那么自我中心,但又很确定。
这段台词为什么会糖分特别高?各位可以结合下自己的感情经历, 没有感情经历的可以回忆下看过的影视作品、小说,包括一些讲两性关系相处技巧的文章视频。
正常的两性关系常识都会告诉大家,要尽量学会站在对方角度立场换位思考,沟通的技巧不要总是在强调“我怎么样?
”很多影视作品、小说故事,在写类似桥段的时候,台词往往会朝“你那么好,我很难想象没有你我会怎么样”这种方向去找。
先强调“你的好,重要性”,然后才是“我如何如何”。
换位思考,不要那么自我中心总是”我、我、我”,道理上绝对是没错的。
但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单方面的去强调这种话术一样的沟通技巧,是有很显著的负面效应,且很少被提及的。
这种沟通模式一旦在亲密关系中形成,那双方就用话术造了一堵叫“我一直有为你考虑”的透明墙。
如果缺乏深度的自我暴露,亲密关系双方没有对对方的暗面有足够认知的话,那一旦有点超出常规的大事情,很可能就完全无法挽回和修复。
详细案例请参考E和Nico。
能不用话术,不找借口,面对对方的质问,坦白地承认自我中心+自私:“I don’t like it.”这台词真又符合E的反社会人物塑造又甜,最妙的是还没完,E这闹分手之后接近表白的台词紧接着是:
E开口问V知道拉尔斯是谁的时候,我真的绷不住了,直接笑站起来了,边走动边笑看完这段才坐回去,家里人又是关爱智障的眼神在旁边啧啧啧。
你的小女朋友,刚刚中了丘比特的箭,从鬼门关爬回来,叫你滚你不滚她滚了,你低头去哄到此为止都还在正常人的理解范围内,刚刚有点好转你这蝎子尾巴就翘起来了。
你就完全不考虑考虑V现在的战力多少,是不是伤口会崩开,这事的危险程度,就想叫着她跟着你去复仇查案了?
我的妈呀,这都不是蝎子问青蛙你要不要驮着我过河;这是蝎子问青蛙我驮着你过河你要不要上来?
这种行为跟V当着E面裸绞致晕还能开口就是“他一天没吃饭”,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双向奔赴的技能全点在疯狂上了,很容易暴毙的好不好?
现在有点咂么出味儿没?
为啥要用老头车而不是去租辆汽车当道具,E大姐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河,搞不清楚状况,就不顾危险想带着伤员往前冲,不撞墙撞到脑浆子出来是不可能停止的。
V曾经怪过E没礼貌不会说Thank you;Helene这集互文了对应的台词,嗔怪E只会“go go go”;C妈这集更直接,说E是“bad penny”不请自来的烦人精。
在E一上头就不管不顾这点上,角色们达成了高度一致的认识。
而且这头一上上来根本降不下去,E6末尾脑子一热把拉尔斯杀了,线又断了。
不过,话说回头,谈点正经有用的,在关系中,不管是处理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亦或是足够亲密的朋友关系,只要这个关系深度足够亲密了,最好能尽早学会放弃“真爱无敌”这种幻觉。
西方文化对人的理解还是比较科学主义,个人主义导向的,发展出了心理学,行为学等诸多的学科,把人的精神做了各种各样的分类和切片,研究人的性格,个性,行为模式诸多种种方向。
但到现在依然没有研究明白“人”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而东方文明在这一点上有着更概括模糊的理解。
中国人都知道三字经,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善不善先不提,但中国人是用一个字“性”就概括了人的内在,“性”如果按照现代性理解,其中就包括人格、性格、脾气秉性等诸多方面,是个涵盖范围非常广的概念。
相比较西方手术刀一样的研究传统,东方对人的理解要更靠个人修为一些,优点是不会落入机械化物化工具化的盲区,缺点是很难靠建制教育体系去教化个人,非常需要个人的悟性和智慧来领悟。
我感觉是各有千秋很难说谁对谁错,比较好的情况是能兼容并包,而不是搞对抗。
不管你或对方,主观上是多么的真诚,想要为对方付出和改变,这种付出和改变本身跟自己的“本性”是存在矛盾的,那本性终归是要发挥底层作用的。
要么你没法像自己预期那样去付出和改变,要么这种矛盾会始终持续地折磨你自己。
就我生活经验里对人的观察,往往以上两者都是会出现的,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在双方的努力下得到妥协和缓解,那最后的结果要么关系被耗死,要么人被内在矛盾耗死导致关系被耗死。
EV的人设是比较极端的,但只要是个人,就会有人该有的矛盾和挣扎,跑不掉的。
那怎么办?
又要回头去讨论“深度的自我暴露”。
还记得S4E3医生跟V讨论“健康的亲密关系”么?
以下的发言可能有点残酷,但确实是真实的人生体验总结:“健康”二字看起来很正向,但其实从来不存在不经历残酷消耗而能自然建立的健康亲密关系。
深度自我暴露的当下对双方来说,都是不舒适不愉快甚至很难受很打击的。
这个过程在消耗双方的精力、耐心、情绪,打破荷尔蒙带来的美化幻觉,打破人对“爱”不切实际的预期和愿景,严重的甚至会让人怀疑爱和生命的意义。
能经历过这种双向的深度自我暴露的情侣伴侣,最后还是决定面对这一切共同生活的话,我称这种人为“幸存者”。
而且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经历了当下阶段的相互消耗能幸存下来,进入到下一个生命阶段,双方的心智阅历发生了变化,又会带来新的沟通需求新的消耗,能不能一轮一轮地挺下来,还是要看点运气和命运的安排的。
所有的幸福背后都是外人看不到的劫后余生。
但不管能不能善终,能完成一轮幸存的人,我都认为是生命的强者,至少世上多了两个足够清醒又坚强的人。
E1-6,EV的自我暴露已经表达得比较充分了,最后两集就来看看这两个变态能不能成为这样的强者。
2、关于“死亡”的“床戏”
在《S4E1+E2从失控进化到自我控制岂是轻易能完成的事》里瞎猜了下这季的船,这艘Helene大船真是华丽啊,哈哈哈哈哈。
EV的性张力耗材升级到现在越来越金贵了,啧啧啧。
阿E啊,杀人不是不对对么,你不是受不了她杀人找麻烦么?
怎么到了你也想报复的时候,刀递得这么不假思索?
还是那句话,思想和言语都是孱弱的,一撞到本能身体总是诚实的,行动才会体现真实的你。
第一次V当着E割喉是S2的变态皮尔,E当场就应激了。
这次,E不仅当帮凶,还一脸满足。
虽然有很多变态连环杀人犯的研究会显示,杀人或折磨受害者的行为会给精神变态带来性满足,但这种罪犯往往都有性功能障碍的问题。
所以,我不太认为这种模式可以用来硬套理解EV的情况。
我们首先明确一点,不管EV是否闹矛盾,12人都是她们的报复对象,Helene目前是作为12人台面上的人是首当其冲的对象;Helene作为有性虐癖好的个人,对EV出手了这是私怨,无论公私Helene都很危险。
小V的思路是直接的,对于12人按从近到远的原则杀过去,Helene是关系最近的一个人,而收到了丘比特Gunn(这个角色非常有意思,后面需要特地讲一讲)递的小纸条确认了想杀自己的人确定是Helene并且拿到了具体地址,那现在不杀留着等过圣诞么?
让一场谋杀变成巨船现场的因素是E的在场。
Helene在射了V一箭享受完E以为V死了的绝望之后可以完全不当回事跟E调情,也不能说她不喜欢E吧,但这个“喜欢”更像是“嗯,这只羊不错,现在就宰了吃”这种喜欢吧。
本来V复仇的心火就很旺,Helene调戏E的话一出,直接火上浇油,还尚存一点点压抑的monster一面彻底再次暴露了,整个人既嗜血又狂暴。
我们要区分一下,S4E1+2里V失控杀人,虽然V对杀人本身并没有负疚感,但对于自己百般努力却失控V是很不舒服的。
食肉动物对蛋白质过敏吃肉就吐这很遭罪。
杀Helene却有本质上的不同,自己打破了自己圈在身上的枷锁,monster直接完全露出毫无顾忌和负疚感,甚至是非常有意识的在E面前彰显。
为什么V杀Helene的全程,总是盯着E看?
这是无声但直击灵魂的宣示:“你看清楚我的本来面貌,就是这样的Monster!
”这杀的人Helene又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变态,Helene清楚自己跑不掉以后,本能反应是享受死亡带来的快感,所以才会有让V“Make it glorious.”的台词。
对于一个S来说,死在一个beautiful monster suffer的激情之下,是不是很贯彻Helene自己的理念呢?
剧本又一次前后照应起来。
Helene是全剧里唯一一个既对V调情过,又跟E有身体亲密接触的角色,作为中介物比Hugo小哥也好看多了,这升级升得直接从高铁升到头等舱。
手刃仇人,一起感受血腥的味道,暴力的残酷,死亡的绝望,在V强大的兽性气场中,脑嗨直接顶出天灵盖了。
这段杀戮戏大俊的表演看着有一点点像《女魔头》里塞隆对真实罪犯沃诺斯的角色处理,都在强调人本性中兽性的野蛮与统治力,《女魔头》的英文片名就是《Monster》,当年塞皇凭此片拿了奥斯卡最佳女主,看看今年大俊和吴女士能不能捞到奖。
S4E6的开场,E是以保护者的状态出现的,而且从她们身体动作细节的处理来看,E是很习惯帮V做事情的。
同样的,孤证不立,现在回去看S4E3,E狠心拒绝V寻求庇护的要求出去调查回到自己房间,没有看到V,她的反应是有点意外的,而且:
她很自然地去捡V留在地上的血衣。。。。。。
看的时候我心里一直翻白眼,难道你还准备拿去送洗么?
这么自然而然地做家务,真是养了个好大儿啊……接着镜头转到床上,才注意到iPad被动过了,好大儿又坑蒙拐骗去了医生那,才叫Y帮忙报警。
吴女士对这个角色绝对地百分之二百上心,大部分时刻都避开了容易“被看到”的套路演法,而是选择了更浸入式的表演方式。
把V抓起来,E不难受么?
不难受的话,也不会Helene一戳就爆,也不会失去道德边界扔刀给V。
EV作为对照的双子星,在人物属性上,E的基底偏阴性多一些,坏也是暗戳戳的坏;而V则是偏阳性多一些(现在看到阳性有点一激灵),直接的炫耀式的暴力,能量非常充沛。
(不要把阴性阳性直接往男性女性上去理解,是两个层面的事。
)这场戏,V的能量彻底释放出来了,不再是唯唯诺诺的好大儿,毛亮屁股翘称霸一方的王者气象出来了。
E的反应呢,看表情都能看出来,喜欢得不加掩饰。
E为自己递刀杀人内疚么?
不,她只关心她受伤的老虎要去哪……E不是一个很有母性的人,但唯独在V身上,她展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保护欲,S2医生跟她明讲V听起来就是很典型的变态能照顾好自己,但E还是坚持认为V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
我想这种病态的保护欲可能跟控制欲直接关联,E下意识的还是将V当做“非正常人”,需要置于她的监控之下,这种行为本质上其实跟皮尔、Helene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真正的区别在于,EV之间是存在“不健康的亲密关系”,而不是单纯的猎人和猎物的关系。
好了,threesome死亡大船靠岸了,接下来是什么?
不好意思,不应期。。。
激情褪去,除了空虚,见血以后的应激,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浮现到现实层面:EV要怎么面对目前烧光杀光的关系?
各位,请再次注意一首BGM,unloved的《Cry baby cry》
从V杀好Helene跟E说完“我们完了”离去,开始到E接完Yusuf的电话人很恍惚的这段镜头里,BGM是Cry baby cry的前奏。
我先把Cry baby cry的歌词贴一下,大家看一看:
然后这首BGM是怎么用的呢?
S1E8捅刀床戏的前戏曲
S2E2 V人都快被变态玩死了还不忘留message给E,跟E擦肩而过的时候
S2E5 暗杀约会的前戏曲
S2E8 V带教E砍死雷蒙德以后这一段用了前奏当事后曲 这段BGM的运用,基本上有两个条件:A、 前置剧情是糖分比较高或是性张力爆破戏B、 后续剧情是两人对关系产生迷惑迷茫感,不知道何去何从怎么处理我想这应该是最后一次用这个BGM了,离季终只有两集描写了四季,双方都很清楚对方是什么人,也都很清楚自己对对方无法克制的迷恋,这种迷惘最终要到了解决和定义关系的时刻了。
3、我们来聊点文化对精神的影响 我跟在不同地区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朋友一直都有交流一件事,文化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朋友们有在北美区的,有在港台,也有在大陆的,当然,他们给我的讯息更多是从实务出发,不同文化背景的案主即便是被医生诊断有同一个类别的心理问题,在具体的咨询过程中是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和沟通方式的。
这次在持续拉片的过程中,我也从影像和创作上感受到了一点点。
从菲比组的第一个编剧组开始,四季编剧加起来是一个人数不少的团队,中间还有人进人出。
从剧集的呈现来看,这个由四季编剧组总体表达的故事,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整四个组里的同僚们对精神分析的若干大人物,弗洛伊德、荣格、拉康、钱德勒、弗洛姆、卡伦霍妮……做过详尽功课,而且有扎实的实务支撑的。
同时,他们应该对尼采、海德格尔、福柯、萨特、波伏娃这些影响了近代思想史的大家也都是很有研究的。
全剧中V时不时闪耀着存在主义光辉的台词一直在提醒我们对于自身的追寻,而E则更多的是从行动中体现。
写《爱的艺术》的弗洛姆有本著作就叫《自我的追寻》,很值得一读。
全剧中几乎没有没有精神症状的角色,大家多少都有点病,正常人少得可怜。
这两年读福柯,熟悉福柯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他有一本非常出名的专著叫《疯癫与文明》,与心理学的切入角度不同,哲学家的福柯是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现象。
他提出的一个观点很有意思,精神病是从人类发明了精神病院以后才产生的。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观察,疯子和常人的区别只是非正常,而文明与文化的发展,让人类定义出了精神病。
这个观点在我浅陋的理解看来,跟波伏娃提出女性并非自然产生,而是被父权社会定义附属于男性的“第二性”,是有着相当共通的学术基底的。
关于KE的女性主义评论这几年有相当多优质的评论了,我还是无意扩展开来讲,大家可以找找看。
我只想提醒各位注意一点,这些高深的理论并非空中楼阁,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KE的剧集就在反复地运用。
首先,菲比在定E人物基调的时候,真的是神来一笔,直接把原著白人三十岁的女主,换成了亚裔,四十多,对于英国是外来者,人设就自带外来族裔边缘人的效果。
在人物群像上,每个人都有点毛病,这真的很福柯,你以为大家都正常,发疯的是少数人,很可能仅仅是因为你看不到大家的不正常。
然后接棒的编剧组都是女性主导,虽然从成片能看出大家的口味确实有点差异,但对女性人物的立体刻画,是坚持始终的,只有方法的不同,没有方向的差异。
第二季的编剧组对人性暗面的探索特别感兴趣,也相对喜欢暴力美学第三季的编剧组对个人自我的探寻非常下功夫,糖派得多少有点理想主义第四季的编剧组对宗教和威权嘲讽火力十足还套接上了女性主义啊……除了啊,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真的有被愉悦到了。
既然这是S4的影评,那现在我从几个这季新增角色的角度来举例说明宗教和威权怎么套接上女性主义,这是有多么令人愉悦。
首先是Gunn,看到康叔给V的纸条上写着Gunn的名字时,记忆中弧光一闪而过,但跟S4E3出现EV牵手戏之前一样,孤证不立,先按下不表。
等到S4E6 Gunn现身给V递纸条以后,我基本能确定这个角色的意象是怎么来的了。
Gunn是北欧神话中女武神之一的名字,来源地大概是挪威丹麦这些国家,词源是古诺斯语,Gunn是转成英文的写法,这个名字的意涵是“战斗”。
剧组挑的演员非常符合北欧女性的生理特征,高大,浅发色,高鼻梁,而且看她们地面技的操练,V说不定还略逊一筹。
在北欧神话里,女武神是干过背叛奥丁的事的,剧里Gunn递了纸条给V,威权还是自己的判断,Gunn选择了自己的判断。
这些能对应上的人设都不重要,关键是编剧们用一个重装女武神来干什么?
丘比特!
大人,时代真的变了,丘比特是光屁股小孩还是美少年都不重要都过时了,后现代女性编剧要的是充满了暴力,背叛的重装女武神来做爱神,而且是能精准地把箭射偏一公分这种技术人才!
这个丘比特估计是要当到底了,从C妈开始查Helene虐杀12人里的成员开始,每集都在铺垫这个角色的信息,正式出场了肯定是要好好使用一番的。
第二,Pam。
Gunn是我正好因为《艾尔登法环》这两年读了点北欧神话凯尔特神话,撞枪口上了,顺着这个思路,我去查了查Pam的词源。
信息比较少,但不少对于名字解析的网站都提到Pam有蜂蜜的意思。
Pam是个失家社恐阿宅,虽然没有明讲族裔,但看特征以及她那有毒的哥哥虐待她的细节,应该很容易联想到中东裔。
康叔也是真的变了,变着法各种暗示Pam不要踩进毒池,现在可好,踩不踩都没了关系,Helene一死,部门老板没了,部门解散,去处又没了。
圣经里提到蜂蜜的最著名的,应该是会流出牛奶和蜂蜜的应许之地,而应许之地是上帝许诺赠与通过考验的以色列后裔的地方。
摩西带着以色列人出埃及记,后人约书亚最终带着族人到了应许之地,但故事没完,他们后来背弃了神,所以神让犹太人四散各地。
威权现在散了,Pam这个名字蜂蜜的意涵是非常正向的,虽然她有对尸体有异常的好感,但从剧集塑造人物来看,本性是好的,不是V这种杀人取乐的类型,她最该去看看的是社交障碍,而不是练习杀人技巧。
康叔是真的惨,新人一代不如一代,哈哈哈哈哈。
现在Pam没了职业目标,自己本身也挺有是非善恶的观念,那看着功能可能会是辅助的角色。
最后,来看Yusuf,E的这个肌肉男妈妈跑友我还蛮喜欢的。
Yusuf来源于古兰经,这个名字对应的英文名则是Joseph。
这些年来,绿色世界的纷纷扰扰相信也让大家知道很多关于古兰经的梗,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个男性角色名字用的是古兰经的写法,行为上却是对E的界限非常尊重连正常的大男子主义都没有的,编剧在对冲什么应该还蛮明显的吧?
然后,我们来看看圣经里最出名的Joseph都有谁?
新约里最出名的Joseph有两位,第一位是圣母玛利亚的世俗丈夫,耶稣的养父,第二位是亚利马太的Joseph,耶稣受难之后将耶稣安葬的人。
我是真的不想在文章里贴梗图,但是没办法
左图是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像(哀悼基督),这构图一出,守着E的男性名字来源是Joseph,哈哈哈哈哈,还是个肌肉男妈妈。
我们接着看旧约里的Joseph,有长故事出名的是雅各的儿子Joseph,身世很凄惨差点被家人杀死,因为有解梦的能力,最后得到法老重用做了官员。
E的Yusuf的各种技术能力都是有目共睹了吧,跟这位神话故事中的技术官僚也有点点对应。
关键是E嫌他烦不想要技术细节只想听答案,男妈妈一点儿不会介意。
这种尊重女性懂事好处又有用的男性玩伴请多来两个。
这两天查资料越查越笑,这个剧组用这些老得不能再老的意象,活生生给攒了个大活儿,真厉害啊。
还剩两集,杀招就要亮出来了,尽管使出来吧!
第四季妥妥地烂尾了,但并不妨碍《杀死伊芙》依然是一部很精彩甚至有些伟大的剧。
她展示并强化了女性力量。
一、女人符号1,EVE:EVE,亚裔女主角:虽然一开始就塑造了她痴迷工作、家庭也是丈夫扮演温良恭俭的角色,有系列反传统的角色。
但依然,她是亚当的肋骨,屈从于社会约定俗成的窠臼,不被看见:光彩不被单位看见,被坏boss耍手腕排挤出单位。
然后她遇到了大Boss2,大Boss Caroly这部剧里绝对理智、冷静,有计谋、野心和手段的MI6高层。
她冷静、睿智、看传万事万物背后的本真逻辑。
她发现了EVE电脑里隐藏的线索,也发现了她用好奇、天赋和直觉搭建起的一个个非常漂亮的猜想。
于是,规则之外,她把EVE纳入自己完全编外的特殊小队。
3,小变态Villanelle小变态是“十二子”的杀人机器:极其聪明又极其冷漠。
小变态在四季中的转变可能让人扼腕叹息,看到第四季再回忆起第一季小变态在舞池中,回眸天使般微笑,又一刀刀刺向Bill的时候,真觉得那时她多美啊!
生活在自己占据巅峰的规则里,她就是神。
二,然而,爱情降临了爱情不止降临过一次,而是多次。
Caroly VS Konstantin最初,就是大Boss Caroly和大胡子康斯坦丁之间。
他们的爱情源自惺惺相惜:极其骄傲的Caroly,被康斯坦丁趁虚而入,睡了还找到她父亲的下落致使其死亡。
已经是冤家了吧。
但Caroly说过:“什么时候我们值得被相信,那才是最糟糕的事”二人一体一魂,久逢敌手,惺惺相惜。
以至于Caroly利用过那么多她睡过的男人,但却一直在康斯坦丁面前手软。
直到杀手Pam拿着康斯坦丁的遗信来到Caroly面前,她说:感情,或者说感觉,往小了说带来一些不方便,往大了是通过愧疚和羞愧造成对自由的彻底破坏。
这一刻,她是自由了吗?
小变态 VS EVE这对两个人都是浴火蜕变,也提到了经由EVE后边的情人&朋友指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你必须找到你生活中可以承受的那个部分,从那里开始。
如果因为周遭环境也好,因为个人选择也好,生活经历不断刷新,你是需要重新找到一个支点的。
这在生活中带来的,可能是既有恋情的分崩离析。
在EVE内心深处,她一直有狂热的期待未被满足,丈夫不能满足她,小变态发现了这一点,也能契合她的需求。
世间不少适配,无论爱情无论人生其他方面,又何尝不会因为时间空间境遇的转换,需要其他的条件来满足。
小变态就是发现、激发、鼓励并迎合EVE真正需求的人;EVE,让我们重复一句陈词滥调:因为势均力敌,或更为超过,是小变态的避风港,不是母亲,不是康斯坦丁,不是任何其他的人,是她真正的家。
可能因为,我大胆揣测,EVE身上强大、真实、接地的那部分,是引导小变态走向人间的重要力量。
EVE会发怒,会悲伤会咆哮会像恋人一样伤她心…这一切属于真正的生活,一个神经病的杀手没有办法真正触及,必须要一个极其勇敢的角色来给予。
EVE是这个人。
小变态为了弥合他们之间无论是经历还是物理、心理的鸿沟,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让步,也耍小聪明,仿佛毁掉了EVE的生活…她毁掉的,是作为EVE的传统的女性地位,她释放出EVE的真我。
(虽然,no offense,EVE第四季的开机车、露背装、杀人的真我我并不很能接受…)小变态在其中以及其他经历中的蜕变是极其彻底的。
她也以她的聪明发现了为十二子服务的问题:他们把你控制在笼子里,只是你看不到它。
前边的伏笔也充足:我什么都感觉不到…一个各方面需求都被充分满足的人的灵魂的空虚。
加勒比海盗里巴博萨船长接受的诅咒。
然后小变态开始了蜕变之旅,在她手刃家人那一刻终于触碰到边界:道德和情感还有很多复杂因素的边界。
小变态不能再继续做一个杀手了。
别急,剧集里还有爱冈恩的爱康斯坦丁培养的第一任杀手,小变态的师姐。
但是冈恩对爱的定义是:People can rot you too , you have to cut the rot out before it kills you.(人也会让你腐烂,在ta毒死你之前,你必须把ta快速切割。
)冈恩的感情观,所以爱情对于她而言只是消遣,不触及灵魂;所以她会控制、约束、恐吓。
她不懂得爱,不是爱不对,就是把她推向了门外。
冈恩没有迎来她的救赎,她只是一个杀手,靠杀人过上想要的生活。
这三种爱,又何尝不存在于人间/人生之中。
不再赘言。
三、太阳 VS 死亡V的塔罗牌预示着光明;EVE却迎向死亡。
而跟所有电视剧里的占卜桥段一样,这次也无比准确。
只是光明和死亡都非物质、肉体层面,而是灵魂、希冀上。
小变态得到了EVE有回应的爱;找到了十二子聚会的地方,屠杀了十二子,实现了自己的自由;EVE一再徘徊、质疑、内耗却永失挚爱。
生存与毁灭,光明与死亡,更多时候,不只是肉体层面的,不是肉体层面的。
四、最后的大Boss CarolyCaroly还是把自己最擅长的玩得炉火纯青:见过9岁的小变态,可知小V一开始,就是她的棋子;她也坚信,抱得美人归的英雄,是电影里的桥段,不会在电视剧中上演(hhhhh)。
她不会被自己的设计反噬。
果然,小V+EVE为她(和康斯坦丁)屠杀了十二子,小V也必定因为自己命书里写的那样,作为一个纯粹的嗜血疯子,最终为背上的密密麻麻的人命官司付出代价。
EVE的生活本来也是压抑天性的,低落,不被理解的。
而Caroly,一手操盘,开始并结束了十二子,找到了替罪羊,还拿到了回到核心的入场券(豆友小组讨论提示)Caroly,终于这个对自己的gay间谍父亲无比理解的天才间谍,开始并结束了这一切。
该死的人都死了。
世界重归平静和寂寥。
也很遗憾因为剧情第四季的剧情拼凑甚多,疏漏太大,过分依赖直觉、依赖角色下的偶像符号,不值得继续深入分析。
不过确实很多口号诞生后,就注定被世人曲解和利用,这是一直以来的常态:十二子如此,忠诚如此,EVE亦如此。
真正需要守卫的,真正值得守卫的,是你内心真正的向往和感受。
就像Caroly在儿子死后对EVE说的:(自己去翻翻吧,我忘啦)Live a real life. be ture to yourself.plus,弹幕说,全剧没有正反派。
多棒
作者:無影無蹤(時報週刊Ctwant、聯合新聞網鳴人堂、ez訂專欄作者 )1995年,吳珊卓(Sandra Oh)來到了洛杉磯尋求機會。
經過幾個月的掙扎,一名經紀人實在不忍她繼續浪費時間,誠實對她說:「妳的臉不可能成為主角,不如去整形吧。
」事隔多年,吳珊卓以《追殺夏娃 Killing Eve》(2018-)在金球獎封后之後,她說當下的自己一點不在意,感覺不過是「膝蓋被劃過一刀」而已。
.與華人移民類似,韓國家長只管培養孩子去從醫、學法,非得要讀到碩博士。
吳珊卓的母親又是一名生物化學家,姊姊依循家人期待成了律師,弟弟則是遺傳學博士。
唯獨吳珊卓像是「基因突變」,從小就對表演有著濃厚興趣。
她拒絕了加國名校卡爾頓大學的獎學金,父母氣得斷她金援,吳珊卓只好自費去攻讀加拿大國家戲劇院。
.在高三的戲劇展出上,吳珊卓以自身經歷啟發寫了一個劇本,並親自主演。
故事便是關於她的父母反對她去就讀加拿大國家戲劇院的故事,而她的雙親就坐在觀眾席上。
事後回憶這段經歷,吳珊卓笑說:「太可怕了!
有什麼樣的女兒會做這種事?
ˇ」.描述少女逃家故事的《The Diary of Evelyn Lau》(1993)是吳珊卓首次獨挑大樑,她從千名試鏡者之中脫穎而出。
導演斯特拉.古納遜(Sturla Gunnarsson)曾透露當時她為何會看上19歲的吳珊卓,原來在試鏡當下,吳珊卓直率地對著所有人說:「請給我一點時間集中注意力。
」然後就躺在地上五分鐘一動也不動。
古納遜說,一般人應該都會把她轟出去,但他卻覺得「這個女孩真夠膽」。
.不過偏偏這個角色其實是一個邊緣人物,不僅賣淫,也有吸毒戲。
吳珊卓說自己的母親曾說「演員只比妓女高一級」,而她偏偏卻去演一個這樣的角色,根本是找死。
在故鄉的韓裔移民教堂之中,有同鄉因此出聲表達了對她的不滿,但吳珊卓的父母卻選擇捍衛女兒到底。
雖然吳媽媽看完電影之後,也只是淡淡地說:「一定很不容易吧。
」.《雙囍 Double Happiness》(1994)也使之獲得影評人羅傑.伊伯特(Roger Ebert)的稱許,並在加拿大吉尼獎獲得影后。
但其表現仍然侷限在加拿大影視界,並在獨立製片中沉浮。
真正在好萊塢電影之中嶄露頭角,是從《托斯卡尼豔陽下 Under the Tuscan Sun》(2003)開始,她與黛安.連恩(Diane Lane)有著令人難忘的對手戲。
.許多人現在也多半不記得,吳珊卓當時與亞歷山大.潘恩(Alexander Payne)有過一段短暫的三年婚姻,他們一起合作了《尋找新方向 Sideways》(2004)。
這些在好萊塢的表演機會,使得她漸漸獲得一些關注度,在美國黃金時段播出的影集《實習醫生 Grey's Anatomy》(2005-)成為她演藝生涯的重要轉捩點。
也是在這個時期,她下定決心不再接演任何無關輕重的角色。
2006年,她以這部榮獲金球獎影集、迷你劇集與電視電影類最佳女配角殊榮。
.與此同時,吳珊卓發現有越來越多亞裔演員找上了她,說自己正是因為她的成功而受到鼓舞。
但吳珊卓卻也意識到自己的角色終究還是帶有強烈的亞裔刻板特徵。
在2013年,吳珊卓與《實習醫生》道別,她的離開至今仍令劇迷難以理解,但吳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扮演一個角色這麼久,居然能感受到她也想離開。
她想走,那我決定也讓她走。
」.事實上,吳珊卓的離開只是為了等候一個新的機會、新的突破。
四年後,《追殺夏娃》的劇組連絡上她的經紀人,拿到劇本之後,吳珊卓先快速掃瞄一遍,找尋任何醫生、服務生的角色。
她的經紀人提醒說,他們希望妳演出的角色是女主角夏娃。
.這下讓她傻住了,因為夏娃在小說原作中明明是一個白人角色。
.在劇中,夏娃是一個隸屬於英國軍情五處的幹員,其職責乃是追捕天生欠缺同理心、殺戮如飲水的俄國女殺手薇拉內爾。
但在這整個追緝過程之中,無論在立場與性格都位於兩個極端的女性,卻產生了致命乃至病態的情愫。
雖然看似最迷人的戲份會在表演更張狂的薇拉內爾身上,但不安於穩定、隱約地帶著受虐因子的夏娃其實更難以精準詮釋。
.吳珊卓說,這個邀約,她足足等了三十年。
.《追殺夏娃》不僅是一個關於貓追老鼠的特務題材,更混入了一種特有的黑色幽默。
所有觀眾宛如都成為了夏娃這個角色,既驚恐於薇拉內爾的殘酷,卻又忍不住半掩住雙眼直視她的恐怖行徑與魔鬼般的笑饜。
更符合時代精神之處,乃在於女性的力量獲得了絕對的凸顯,無論是善或是惡,這是一個罕見由女人主導的作品。
.在早幾年,這個角色肯定會交給白人女星來詮釋,吳珊卓的精彩詮釋,證明了亞裔女性也能做到。
比她還有對這一切感到更開心的,無疑是她的父母,某天吳珊卓得知家裡附近的廣告牌放上了影集的宣傳,她特地開車帶著父母經過。
當她的父母看見了廣告牌上的吳珊卓,興奮得像孩子般尖叫。
.2019年,吳珊卓以《追殺夏娃》榮獲金球獎電視影集類最佳女主角,在頒獎台上,她向父母深深了鞠了個躬。
(先解释一下:下面提到的宿命是指:人在现有社会道德,社会现实下所拥有的命运。
人物自身的命运轨迹是指:人物根据自身的性格、自身的道德标准所做出的选择。
)be了?
果断没有。
想给villanelle上坟,休想!
门儿都没有。
不是我想安慰大家,也不是安慰自己。
S4E08有太多的疑点和暗示,看完结局的我没感觉到痛,反而是疑惑,满脑子问号。
作为剧终集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编剧反而挖了个万米深坑。
疑点一:C姨杀V的动机是什么?
C姨没有杀V的动机。
这句话先放在这。
然后为了严谨,我们先假设C姨有杀V的动机,来进行推论。
假设:C在利用V杀了12后再杀掉V灭口先从C姨身份这点来分析。
C姨不论是混入早期12的间谍,还是作为早期12的创始人。
那么,她现在利用V杀掉12,要么是为了彻底铲除12重回MI6,要么是为了重新掌权12。
如果是为了彻底铲除12那她没有动机杀V了,因为V和EVE是唯一能够证明她一直对抗12的证人(这点是昨晚与一位朋友讨论,那位朋友的观点,这个观点很重要)。
如果她是为了掌权12,在她利用完V之后杀掉V来灭口,为什么没有杀死EVE,EVE与V知道的同样多。
为什么留下EVE?
再者,以EVE的性格,如果C真的杀死她的V,她怎么可能放过C?
她不仅不会放过C,还会在C死前杀掉她的亲人,让C也痛失所爱。
C清楚VE的关系,如果她真的杀V,不可能留下E这个后患。
所以,根据以上两点,C杀V的动机不成立。
关于C的铺垫与暗示:铺垫:V与C的友情与大冒险V与C的友情绝对不是白白放在那的,从E04就开始铺。
Helene派V去杀C,而V不仅没杀她,还告诉了C是Helene派她来的,这是救了C一命。
而在E04 C去柏林之前,V对C说“I didn't give you a dare”然后是让C弹空气吉他。
那么按理来说,这个大冒险是完成了。
但在E08 C对V说“我欠你一个大冒险”。
这其实是可以理解为“我欠你一条命”,V救了C,C还她一命,帮V设计假死,一命还一命,很公平。
C与P水面漂浮与救生圈的暗示:且剧里有一幕,C和P躺在水面上,水面上还有两个救生圈,这一段的安排不会是没有含义的。
我认为它暗示了结局VE被C姨救起,而且她们快到结尾处可以看到,船离岸边很近,要捞她们是很容易的。
C姨在说完本剧最后一句台词:jolly good之前,脸上有个不太明显的笑和轻微的点头,这个表情并不像是“解决了”的那种表情。
且C姨这个人,她要杀人不会自己动手,她会操纵别人去做,就像S2杀艾伦.皮尔,所以她不会直接下令让狙击手杀V。
C准备给Pum一个工作的暗示:C姨擅长的是什么?
她擅长的是人别人做自己擅长的事。
而Pum擅长的是防腐,C为什么需要一个人来做防腐?
是不是用来伪造V的假死。
疑点二:12解决的过于轻松V在解决12的过程中,太过于轻松,轻松到不敢相信。
完全没有受到阻挠。
12聚头这样的大事,没有任何的安保或杀手在场保护,这可能吗?
有一种可能,那就是C搞定了安保,再换上自己的人。
还记得之前C姨对E说过,12是杀不完的马上会有人替补上。
而Helene也对V说过,没有人能离开12(这句话的潜台词:除非死了,细品)且V在杀12的过程中,完全没有12人的正面镜头,这说明被杀的这12,他们不重要,甚至杀不杀他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V需要合理的一个时机一个理由来为自己的死(假死)创造条件。
这些人死了还会有新的12补上。
杀完12,V叫上E走到甲板上拥抱。
V是一个非常警觉的人,在S1监狱里,睡着了都能惊醒反杀英加。
那么她怎么会没有想到12人聚会会有安保或杀手在附近埋伏,走到一个视野开阔的甲板上,这是一个很容易被伏击的位置,V作为杀手不可能想不到。
除非是故意走到射程范围。
V是一个心思缜密又擅长操控的人,在听到Helene说没有人能离开12后,一定是心里有数的,她是极有可能与C一起策划假死的。
C搞定埋伏在周围的安保,V杀光12,然后C帮V策划假死。
塔罗牌的暗示:直接先放图
V的第二张牌,爱人,“在你们的关系中,有没有未解决的问题”,目前VE关系中她俩内部问题已经解决,唯一未解决的问题就是12,12将会导致她们分开,但以最后展示的V杀12的过程如此轻松,说明12并不重要,一个不重要的外部因素,不会让她们永远分开。
但V的第三张牌,太阳,是能拿到最好的牌,所以她怎么会死。
反而,EVE拿到的是死亡牌,但最后几分钟表现出来的是V死,EVE可以说是精神死亡。
但这与剧中解释的太阳牌相背,所以这应该也是暗示了V假死。
(具体塔罗牌我真的不太懂,只能感觉剧里的解释来说了)
疑点三:按照KE对重要人物的结局安排,如果确定是人物死亡,那一定是死的透透的,毫无疑问的死了。
比如:康叔、Helene被抹脖子,还有死后的镜头,肯尼摔死也有死后的镜头。
没有死的人物:nick被叉脖子都没死、雨果腹部中枪,当时观众都以为他死了,也不认为他这样的角色还有再出现的必要和可能,但他居然还活着。
EVE中枪也没死。
这三个人都是受伤后没有确认死亡的镜头,然后他们都没死。
而V一开始中枪是在肩膀,心脏上方的位置,对于狙击手而言,只有可能是故意打偏。
疑点四:看到一位网友关于弹道的分析,中枪后V推着E赶紧跳水,V作为杀手,知道水能够缓冲子弹速度,既然V知道这点,那么编剧就不可能不知道这点。
所以水中中弹这点,不会是编剧无知导致的bug,而是水中中弹真的是编剧故意埋下的线索。
疑点五:整个killing eve的主题整个killing eve它一直在讲的就是VE两位主角,对抗现实,对抗宿命。
V和E本来是不可能相遇不可能相爱的,她们一个是杀手一个是探员,她们身份是对立的。
她们一个是phochycaph一个是普通中年女性,她们的人物设定就是截然相反的。
而本剧到S4E08前38分钟一直在做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让这两个本不可能相爱的人相爱,让本不可能拥有健康平衡的关系的两人各自成长蜕变,达成了这种可能。
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出她们是多么相配,她们天生一对,注定永远在一起。
她们已经成功对抗了现实、宿命。
她们就该继续在一起,走下去。
如果,最后一幕V真的死了,那么最后几分钟推翻了这部剧的整体立意;如果V真的死了,就是在告诉所有人反叛者都不得善终,现实最终无法打破。
但VE作为这个世界的反叛者,她们值得拥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也是KE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一直以来所做的。
如果V真的死了,是违背了killing eve的主题的。
如果要说剧情与人物的升华,这是一部双女主的剧,跟我念一遍“双女主!
”主角是被升华的,不是用来写死其中一个升华另一个的工具人。
这部剧是以VE两人为核心的,所以也不能献祭主角来升华剧情的。
如果要说升华的是villanelle本人,hello?人活着才能被升华或者人有过濒临死亡的体验但活过来,才能被升华,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你在升华什么?
再问一遍,这剧的主题又是什么?
伦敦塔桥的暗示:VE在甲板上拥抱时,塔桥是正在合拢的状态,而出现“THE END”字幕时,塔桥是已经合拢的状态了,这其实也是一个HE的暗示。
最后,我看到今天Laura.Near说的那些话了,还看了好几遍,但是说实话,我看不懂。
我看完更疑惑了。
更无法相信她说的是真实的。
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她无视了所有疑点、暗示、铺垫、KE主题,强行说EVE最后的尖叫是重生。
你在开什么玩笑?
EVE最后的尖叫是悲伤愤怒还有一脸懵逼。
她怎么开启新生活?
还有“V死去是一场胜利”,胜利了什么?
一个反叛者最终没能打破现实,死于宿命吗?
说C杀V是因为“卡洛琳是一个你永远无法掌握的人”。
这是一个理由吗?
你在说什么?
说实话,我现在不在乎她说了什么,反而,我感谢她这整段话完全不知所谓的话。
让我知道完全不用再去在意她的看法了。
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愿承认V就是假死的死鸭子嘴硬,无法自圆其说的胡搅蛮缠,毫无逻辑的自相矛盾;认为自己可以随意摆弄人物角色命运的傲慢与自以为是;认为VE这样的反叛者注定无法善终,无法拥有幸福结局的偏见与对她自己宿命的屈从;强行拙劣模仿米开朗琪罗的《创造亚当》与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局却根本不理解作品含义,也根本不理解KE的哗众取宠;KE这样反抗现实、反抗宿命的剧,最后让她死于宿命的愚蠢、不知所云!
所以,不要在意 Laura.Near 说了什么,她无权依照个人喜好随意操纵人物命运,她没有能力驾驭VE这两个人物也理解不了KE的主题。
一个无法理解KE和VE的编剧,无权代表KE和VE发言。
当一个编剧无法写成与人物命运轨迹相符的剧情,当她无法写出符合合理的符合逻辑的剧情时,要质疑她、要质问她,不要被她牵着鼻子走,不要被她操控。
还记得S1 V带的戒指吗?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what they think of me, but what I think of them"重要的不是他们怎么看我,而是我怎么看他们, VE的命运轨迹早已强大到不是Laura.Near 所能掌控,我们当相信人物自己的选择!
单看不算很差的片子,但是和前几季相比真是水平一落千丈。搭建好的故事草草收尾,莫名其妙。穿插了太多毫无意义的闲言碎语。一大堆可有可无的人物和任务冲淡的主角和主线。bye bye villanelle。
谁告诉我这最后一集拍了个啥?
一言难尽…
哎,以后剧真的不能拍久了,特别是这种类型的
故事情节极其之不连贯,故弄玄虚、不知所云。追剧到此当真出于情怀。
这季写了个什么
离谱得莫名其妙 但Air guitar那里真不错
我要激情开麦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为什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淦您娘啊啊啊啊啊啊啊
The characters are completely derailed, KE tells a romantic love story, not some "rightful" relationship.
我给四分只是因为这是唯一一季我真情实意集集追的 我不明白 我真不李姐 第三第四季牺牲了观众更想看的V杀戮那一面 给了她成长给了她感知给了她共情力 让她改变到可以和E在一起了 然后用结局证明:这些牺牲就是编剧能力有限而不是真正想让她们俩在一起?怎么样才能Killing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的Eve?让她活着活生生看着那个导致她失去一切去抗拒却又抗拒不得四季兜转而失而复得的Villanelle也永远尸沉大海Killing Eve终在这💧泛滥成灾的晚上完成点题但那个向来以高标准完成杀人的女杀手拒绝以这样低标准的方式“被杀”今夜 是V的亡日 也是E真正被杀死的日子从此不再🈶️VE It will pass…everything will pass…
原来不是要kill Eve… It’s killing Eve~
我默认s3两人在桥上离开的画面就是结局了
德国出租车笑话可以,其他可以这么说,貌似从一开始就没想好好收场啊
哈哈佩妮姨妈wcnm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不接受我不接受我不接受我不接受我不接受我不接受我不接受,第八集前38分钟将永远在我颅内循环🥺🥺🥺
前两集就让我迷了。精分小变态可还行?依然是猫捉老鼠的模式,没有新意【EP5】海伦的戏份看烦了,Eve也真的天真,拐了人家的女儿,还以为不会被报复的?感觉Eve的炮友是个大人物,不然这side character加得过于没必要。果然the 12里头有Caroline和Konstantine啊。不知道这季要怎么收尾了,怎么收都不好看的感觉。
看了三集了,最本质的危险吸引力都没了,变成了心理医生大全
到头来V还没跟E看过一部电影,再见了小变态,最爱的角色没有之一。
Queer baiting垃圾。Shaw姨抱树是本季高光
这季真的不太行
12门徒的线乱得一批,虽然中间几集的小变态有找回前两季的感觉,但是这鬼结局堪比陨石遁,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