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无法理解这个剧情。
为什么要骑着摩托车去找在无人区失踪十年的父亲。
不能好好活着吗?
还把哥哥搭进去!!!
看得好气哦。
这样找爸爸真的不是勇敢和重情义的表现!
好好活着才是!!!!
真的好气啊。
哥哥都表示了不想继续了还要道德绑架。
我真的骂完了 还有多少字才140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为什么考博士不重要 为什么好好活着不重要 都找了十年了。
明知道不可能找到了,找一百年也找不到啊。
看完电影回家,我妈问我,看的什么电影?
我说,叫《荒原》,讲的是兄妹俩去沙漠寻找失踪的爸爸,哥哥受伤了,妹妹一个人走出沙漠求救的故事,基本上都是妹妹和沙漠的戏。
我妈咂摸了两秒发出灵魂疑问,那能好看吗?
嗯,怎么说呢,这部片子的确叙事简洁,没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线。
但好像不能用泛泛的好看与否来概括,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荒原》的话,我觉得是“特别”。
01 特别罕见老实说,从小到大看过的电影也不算少了,但在此之前,我还没有在大银幕上看到过独角戏形式的影片。
上一次看独角戏,要追溯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里,李逗逗创演的喜剧短片。
一个姑娘,独自在舞台上哭哭笑笑,念念叨叨,在一众喜剧团队的表演里独树一帜。
喜剧短片只有十分钟,电影则需要撑起一个半小时的时长。
且不同于喜剧的内心戏外放,话多又密,《荒原》的独角戏,几乎没有什么台词。
看之前完全无法想象,这样的片子要如何拍摄才不至于沉闷无聊,赶走观众,看之后发现导演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女性冒险题材+独角戏形式,双重罕见buff叠满。
然而导演的野心似乎不止于此,看影片塑造的女主角形象足以窥见端倪。
丛林,一个饱含生命力的去性别化名字,名字符号底下则是一个在沙漠里骑重型摩托的女人。
她不具备传统认知里推崇的那些女性特质,比如漂亮,比如性感,比如温柔。
相反地,她粗糙,自我,咄咄逼人,同哥哥说话,嘲讽居多,从来都吝于好脸色。
哥哥试探性的一句放弃寻找的征询,迎来的也是她劈头盖脸的控诉与指责。
她性格不讨喜,别扭得像蚌壳中的沙砾。
但同时,她四肢有力,头脑冷静,聪慧坚韧,知道提取野草里的水分充当补给,能在温度超过60度的地表徒步跋涉120公里,意识恍惚之际甚至还能想到一把火点了自己的衣裳,勇猛果敢得像沙漠上空凌厉的鹰。
这样的女主角太少见了,从名字到外表到性格,无一不打破了传统认知下的女性角色形象。
我甚至都能想象,一定会有人指责丛林,指责她太固执太自我,“害死”了哥哥,可谁说女主角必须完美无瑕,必须占领真善美的高地?
事实上,作为观众的我,早就厌烦了道德绑架般的女性人设塑造,丛林这样破坏性的女主角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02 特别震撼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
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
当古诗中的描写出现在镜头底下时,那画面简直太震撼了。
全景镜头下的大漠,苍穹万丈,四野茫茫,高低起伏的沙丘一直铺陈到遥远的天际。
旧时的马到了现代,进化成了摩托,依然难逃堕沙的厄运。
沙漠是壮丽的,同时也是危险的。
影片是实景拍摄,用最少的演员,取最大的景。
或者说,这无边无际的沙漠也是主演之一,只不过这个演员性情古怪,不听号令。
所以剧组得耐着性子,看天吃饭。
他们等最佳的风,所以有了肆虐的沙暴,人在风沙里抬不起头,骑着摩托被风沙追着跑。
里面生死时速,外面观众心悬一线。
李晨在花絮里感慨,这得多少特效才能完成这样的效果啊。
诚然,这是有钱都买不来的风,大自然鬼斧神工,笨拙的人工显然难以望其项背。
他们等最合适的光线,所以有了夕阳西沉,暮色喷薄,火红的余晖倾洒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之上,漫漫黄沙笼上一层淡淡的琥珀色。
人在天地间只留一个剪影,脖间的丝巾裹挟在风中,肆意飞舞。
女主完成情感宣泄之后,重整心情再次上路,像是浴火重生,心境与环境相交融,这个场景的氛围感太绝妙了。
他们也往蛮荒的尘沙里扔一些故事的引子,比如信号弹,比如燃烧的衣服,以此诱发大自然生成一段美丽的篇章。
于是观众看到了,信号弹巨大的红色光区和衣服燃烧的小小火堆,在无边的沙漠之上交相掩映。
震撼,激动,这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给这个片子结了一个荡气回肠的尾。
03 特别沉浸影片总共一个半小时,台词很少,但全程看下来并不觉得漫长,主要因为它的沉浸感特别强烈。
一方面跟着女主经历荒野求生。
跟着她在炙烤的地表上前行,在空旷的沙漠上露宿,跟着她被烟火燎醒,听低低的狼嚎,跟着她摔下山坡,用烈酒消毒,跟着她吃下蚂蚁,喝下尿,跟着她疼痛、害怕、孤独、绝望。
越是没有台词,越是沉浸其中,以至于最后救援车发出信号弹的那一刻,忍不住热泪盈眶,莫名生出一股委屈。
另一方面,也容易沉浸到自己的人生里。
每当切到全景,穹宇苍苍,大漠茫茫,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其间艰难跋涉,宛如太仓一粟,这时候心里总会生出一种感慨,电影里的荒原,又何尝不是人生的荒原。
虽然我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遭遇荒原之上独自求生,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总会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经历内心的荒原。
工作的间隙看看四周,敲着电脑的同事露出半边侧脸。
走在路上停下来,耳边是车马喧嚣,沸反盈天。
回到家吃好饭,刷好碗,躺在沙发上拿起手机刷一刷博主们精心拍摄的视频。
分明置身人群,却总有那么一刻感觉自己正置身荒原。
举目四望,无人依仗,整个世界似乎只有自己可以依靠,可你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强烈的孤独感、茫然感,瞬间就击穿了你的心。
人类与自然对抗,何其渺小。
人类与生活对抗,又谈何容易。
穿越荒原,道阻且长,努力吧,朋友们
8.3分。
只说缺点哈。
演技方面,情绪表达有点太过于用力,比如看到她哥给她发的最后一个视频后,仰天嚎啕大哭。
剧情方面,逻辑存在明显漏洞,遇到沙尘暴掉头就跑,跑的时候不看路,野外生火睡觉不注意防火,地图指南针等重要工具不贴身存放,一开始碰到小虫子把它放过等等,这些都不是有10年野外探险经历的人会犯的错;台词方面骂人为了过审太过于节制,不符合现实中人的真实反应;叙事技巧不太够,一开始用很刻意的对话方式把前因都交代清楚,自然一点的做法是逐步阐述,或者配合一些蒙太奇的闪回镜头;角色不算特别丰满。
主题,表现生命的顽强的主题有些陈旧;表达她与父亲和哥哥之间情感冲突的线路又太过单薄,没有很好地抓住。
其他没什么问题。
但我想尤其点一下玛尼堆,在偶遇遇难者的尸体旁边堆玛尼堆是很自然的剧情需要,但前一夜在睡梦时,她身后也堆上了玛尼堆。
这一点小线索也预示了她梦醒后将会下定决心重新上路,因为只有重拾希望的人,才会堆上玛尼堆表达美好的祈愿。
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以上。
感恩超前观影的机会,虽然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景色,看的人很渴,但女主的天然的幽默感让我对电影主题一直抱着较为积极的观影心态,就像今年出站了国内首部田园类型影视剧,这次荒原的出现无疑瑕不掩瑜,是次值得肯定尝试,希望中国电影不断突破,越来越多元化。
另外电影中户外装备上可能不是很合理,但长期野外缺水严酷环境下装造确实很真实。
父亲死荒漠了,一个沙尘暴车都埋半截,你能找到尸骨?
再说都来找过很多次了,连基本的野外生活都不会,地图烧了,水搞没了,包里还能生出2斤的水和手机完全不知道,背着不重呗,包里东西重来不检查?
真的就是找两个明星,机器一架拍了就能上电影院放了,票房不佳,再来一句,中国观众不懂艺术呗,....%#g……
首先感谢破浪观影团提供的点映和导演交流机会。
提前欣赏了这部题材新颖的国产电影。
荒野生存主题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保护电影题材的多样性是爱电影的观众义不容辞的责任。
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短90分钟聚焦一个人,讲话一段经历。
很符合一个豆瓣小组的标准,那就是“我们只爱90分钟以内的电影”。
在这个电影越来越长的时代,能看一部只有90分钟左右的电影真的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导演分享他舍弃了很多剧情和桥段。
就结果来看,这样一个慢节奏的故事,这个时长还是很不错的。
节奏渐入佳境,跟随主角每况愈下的艰难独行和层层递进的内心世界,观众也跟着进入一段生命探寻之旅。
几段比较喜欢的画面和情节:1.丛林看到哥哥的视频后拼命奔走气喘吁吁的情景与哥哥视频里沉重的喘息声相互交叠,既凸显了亲情的纠葛,又隐喻了命运的交叠。
2.丛林第二次治疗伤口后,镜头逐渐往上推,直到画面切换,无尽的沙漠并没有出现尽头,展示了一种苍茫无力感。
3.丛林“水分内循环”那段戏,一个长镜头下,人物慢慢消失了沙丘的后面,这个拍摄女性上厕所的镜头非常巧妙又毫无粗鄙感。
(个人比较反感影视作品里出现的很多男性小便的画面,毫不避讳,反而还想以此凸显一种男子气概,展现了男性叙事主体的自以为是,对比而言,这个女性小便的表现手法就含蓄很多,还能显出一丝唯美。
)电影的另一大特点是女主角的独角戏。
敢于让一个女性角色撑起一部电影,导演的魄力不容小觑。
任素汐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不得不说,穿户外服装、长手长脚的任素汐也太美了!
尤其大风吹得衣服贴紧身体,在一望无际的横向空间里,这样一个瘦高的竖向线条无疑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成为画面的重心。
最后那场夜晚火光戏,把任素汐的肢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rose吹口哨之后,女性求救的又一经典桥段。
看之前就可以预见是各类求生电影的拼盘,但还是想看任素汐的表演,没想到如此失望。
全片白天镜头不明所以的黄,天空是黄色的,白衣是黄色的,就连贯穿全片作为求救信号和信标的丝巾也被黄到难辨色彩。
画面黄到根本无法感受沙漠60度的炽热和干燥。
前三天,清晨不走,傍晚不走,愣是烈日炎炎跑着走。
在看到哥哥的视频前她仿佛不清楚自己的处境甚至看着像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走出沙漠,宛若行尸走肉。
以至于她看到绿洲和发现是海市蜃楼,我都没有一丝替她欣喜或者绝望… 本来这电影妹妹就不可能死,哥哥照片一拍没对上焦就必死无疑(看完发现海报宣发就是一个人的电影,好嘛)那看点只有求生过程了。
结果全片除了一开始的沙暴,没有任何客观意外造成的戏剧冲突,非要让丛林自己犯蠢上造成主观灾难。
睡觉把房车给点了,地图没了(虽然那地图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一共就往南再往西一句话的事)。
自己没注意把水漏了,到悬崖前了手滑了对讲机掉了。
丛林那会还没到意志崩溃意识模糊的阶段,非要通过坑自己制造困难。
求生部份的真还不如他们这父母离异的家庭来得有戏剧性。
我真怕编剧跟我说她找到的那尸体就是她爹…看完我立马回去给《掘金》加了一颗星,好看多了
这是一部风景写实,任素汐与自然对戏,探究人性、顽强的女性力量的冒险类电影。
冒险类电影国外大行其道,国内特别少,而且通常看到的都是以男性为主的冒险,但这部是以女性串起来的故事,从女性的角度来展现无人区的危险性和生存的艰难,感官冲击性更大。
任素汐饰演的丛林在荒原里从莽撞走向成熟,从身体折磨到心灵折磨,节奏层层递进,虽然剧情设定没有特别巨大的戏剧冲突,但任素汐的演技太自然情绪感染力太强了,我一整个沉浸式观影仿佛也进入了荒原,因为脚水肿塞不进鞋的撒气、掉下裂缝时心里一紧头皮发麻、用酒冲洗伤口时抓骨挠心的疼到吸气、致幻后摔进沙漠抬头的眼神让我顿时无法呼吸,最后被信号灯红光笼罩心里的酸楚全部都感同身受,好几处我都捂住眼睛不敢继续,局外的我害怕能捂住眼睛停止继续,但丛林不可以,即使觉得前面没路了也只能继续走下去,这个女性力量的坚韧顽强太令人动容。
此时觉得荒原意象化,即是现实的荒原也是女主内心的荒原,在艰难中前行,一边崩溃想放弃一边鼓起勇气前行。
导演的电影美学也很绝,无论是无人区的自然风景还是最后那幕像舞台剧的表达手法都美到让人惊叹。
这是一部需要安静坐下来观看的电影,但不用特别费力就能跟上,导演的叙事手法很自然加上演员准确的情绪传达,不经意间就进入了荒原与丛林一块儿穿越无人区。
本来不想掰扯,毕竟是部烂片没跑,可是看在类型片和任素汐的份上还是想吐槽两句。
1、任素汐不适合没错,虽然任素汐可能是本片唯一的亮点,可惜她真的不适配。
任比较适合那种很生活流的剧情,比如无名之辈,甚至驴得水里在一个架空荒谬的框架下,任素汐可以让故事有可信度。
但是不适合这种类型片,在一片原始的框架下,那些接地气平实的语气很容易让人出戏。
2、给的多不如不给开头十分钟就基本宣布扑街,很多灾难电影在开始的时候就可能已经身陷绝境,更多的背景材料是通过剧情和对话一点点抽吸剥茧说出来的,在一个困境,一个女孩,她为什么独自一人来荒原,为什么要拼死走出去,这些本来都可以成为钩子,结果一开始就给完了。
3、动机潦草女主闯荒原的动机就是找爸爸,这是非常偷懒的做法。
观众不知道该赞叹亲情的伟大还是生命的顽强,最后只能骂剧情假大空。
4、故事线过于平缓在女主真正开始上路独自一人走荒原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碰到人呀野兽呀,发现什么重大阴谋呀,都么有,只有不停的走呀走,如果是个纪录片加一些解说也就忍了,可惜了这么好的演技。
5、所谓女权好像通过一个女孩子独闯荒原彰显了女性力量,其实换成男的丝毫没区别。
大自然面前众生平等,男人并不会好很多,女人也不必沾沾自喜。
6、哥哥角色就是个摆设其实我觉得换成情侣也不错。
哥哥隐瞒伤情让妹妹走,妹妹就真走,走了以后哥哥似乎完美下线,再也没出现过。
就算拍一组濒死状态也是好的,电影这样让哥哥的牺牲看起来很刻意。
7、喝尿大可不必虽然我们都知道在极端情况下,喝尿这个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可也没必要真的拍出来,就像我们都知道拉屎是必须的,也没必要真的拍出来。
当观众看着任把一杯黄色饮料充满痛苦的喝下去,我们知道那是假的你演的真好,这真恶心。
8、最后车队出现的突兀是,确实埋了伏笔,说车队会经过,但是浩浩荡荡的车队拐到荒野上溜了一圈然后假惺惺的要走,不如设计成一个真的补给点或者露营地,让整个电影看起来有点傻。
算了,烂片就让它烂吧
没错,这部口号“看一个人的电影”我是一个人看完的,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切都按部就班,你知道李晨演的哥哥一定会出事,你知道水一定会喝完,一定会受伤,一定会自救,一定会获救。
那瓶从包里拿出来的酒精就像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物品,剧情就是传送带。
其次聊聊任素汐的演技,没有太多的惊喜,收到视频的时候我理解人物的悲伤,但是那段嚎哭的表演,我觉得在极端条件下,挑战身体极限的情况下,是没有力气那样去哭的,一开始哭不出声是不是会更好?
不知道是剧情还是因为什么,总感觉是在看任素汐玩一场无论如何一定会通关得极限游戏。
可看度甚至不如旅游/探险博主拍的vlog!任素汐的演技过誉太久了,属实是一般般一般般。
嘉华(与kd)普普通通,没啥新意,景拍得很美。一个人的电影。
3.5
三星更多是鼓励吧,现在有勇气做这种独角戏还是女性独角戏实在是难得。但剧情的由头和戏剧冲突都是苦苦苦让你哭哭哭。就实在没啥戏剧张力。任素汐表演不错,反正类型片嘛,演员表现空间都很大。
任素汐在荒原散了一个半小时步。明明是争分夺秒的求生之路,却显得优哉游哉。丝毫没有刻画主角的求生,我甚至不知道她的水从何而来,火如何生起。除了腿部一道划伤,没有其他任何的困难设置。拍几个不同角度的散步镜头和任素汐憔悴的脸部特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情节设置的也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沙尘暴、半夜自焚的补给站、不断闪现的幻觉、仅是配音出演的野兽、毫无用处的尸体,就连吃一只蚂蚁都配以恢宏的音乐,实在憋不出一个值得夸的地方。
现在电影院现场打下一星
不容易
空有一类型片的壳,里面装的还是那套已经被拍烂的国产片固化叙事。女性的生存都已经受到挑战,第一时间记起的还得是父亲、哥哥和家庭。最后只能是演员模拟荒野求生测验,观众承受忍耐力测验。
挺搞笑的,任素汐越来越差了
好演员就是能吃苦……
任素汐一个半小时都在荒漠里走啊走,枯燥,乏味,无聊。
还行
3.8 还可以 任素汐的确和张译有点像😂
国内终于也有极限生存题材的电影了,人内心深处都会有冒险挑战的欲望,只是现实中很少有人真的敢去玩命,电影就是丰富生命体验的最好方式。这类片子都很考验导演和演员的功力,要展现出体能逐渐消耗、意志顽强挣扎的感觉,同时又要有戏剧张力。《荒原》基本也是独角戏,任素汐演的女主是一个有一定户外经验,但又不是专业的户外运动专家的普通女性,会让人有代入感,想如果是我会怎么办。剧组和演员应该都没少遭罪,那种暴晒脱水的状态不是光靠化妆就能画出来的,任素汐演得也不错。无人区的景还是美的,辽阔又绝望的感觉……
属于道理我都懂,但很多创作方面有点没啥必要,极致没到极致,冲突又不够冲突,很别扭。
意料之外还不错,评论里说的拖沓、无聊也没感觉到,反倒觉得节奏尚可。全片除却少数几处特效几乎都是实拍,再配合着杜比厅的音效,特别身临其境,甚至会感觉自己正陪着任素汐在戈壁沙漠里求生🥰。真的毫不夸张,任素汐在里面的表演特别真实,无论是角色的一些小动作和表情还是她在处理伤口时的反应和下意识动作简直和我自己一模一样。我觉得任素汐是那种越看越有魅力的演员,简直爱死她了。
设定是不是太牵强了。所以这一路图啥?为了求生而求生,然后再来歌颂坚强的伟大?导演你真的是别太荒谬,你还不如就设定女主本身就喜欢冒险,这只是她千万次穿越无人区中一次经历,看的还舒服点。
任素汐的演技有保证,这类具有哲思意义的作品,将人类投进无边的孤独险境,本可激发更深层次的表演潜能,却因外部环境过于单一和安全,而显得平铺直叙。全片没有一处特别抓人的情绪顶点,讨论的仍是小家庭的和解,也没有对大自然或者探险本身,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多希望后半段遇见毒蛇、猛兽或者盗猎者,浪费了大漠实景拍摄的好资源。
观影过程如同任素汐在片中的求生之路一样艰辛,痛不欲生。看到闪耀夜空的信号弹的红光,瞬间泪流满面,倒也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影片终于结束了。
李晨:你走吧 别管我了 然后就再也没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