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花木兰

花木兰,Mulan

主演:赵薇 Wei Zhao,陈坤,胡军,房祖名,李玖哲,维塔斯,刘玥霏,于荣光,徐娇,孙周,王兴磊,徐敏,宋光成,王璐,康福震,李国丰,郭家铭,刘长生,李述,袁靖,赵福顺,耿毅,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花木兰》剧照

花木兰 剧照 NO.1花木兰 剧照 NO.2花木兰 剧照 NO.3花木兰 剧照 NO.4花木兰 剧照 NO.5花木兰 剧照 NO.6花木兰 剧照 NO.13花木兰 剧照 NO.14花木兰 剧照 NO.15花木兰 剧照 NO.16花木兰 剧照 NO.17花木兰 剧照 NO.18花木兰 剧照 NO.19花木兰 剧照 NO.20

《花木兰》剧情介绍

花木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魏国与北方蛮族柔然连年交战,老单于心存退意,但是其子冒顿(胡军 饰)生性暴戾,意图吞并中原。为御外敌,魏国征召壮丁入伍,为国效忠。考虑到父亲花弧年迈病重,其女花木兰(赵薇 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军中,木兰因有昔日玩伴小虎(房祖名 饰)做掩护,尚未露出破绽。一次偶然的机会,副营长文泰(陈坤 饰)发现了木兰的秘密,但见她为人正直功夫了得,所以替她隐瞒身份。后来,文泰与木兰并肩作战,屡破柔然大军,立下战功,均获封将军。不过,文泰发现木兰在战场上感情用事极为冲动,遂借故诈死,逼其独当一面。此时,屡战屡败的柔然部落已萌生退意,但冒顿一意孤行,不但剿杀异己,甚至手刃其父,自立为单于,发誓要扫平中原。门独面对的最大对手就是木兰领衔的魏国守军,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由此展开…… 本片有俄罗斯歌手维塔斯、韩国歌手李玖哲加盟,片尾曲分由孙燕姿与张靓颖演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爱到底赤热末路囧徒枪的假面舞会青春检察官战俘拳王孤高的手术刀毒战2东江密令之复仇致那些得不到保护的人弃子绝命银行9号房间美国女孩的秘密乐高玩具的冒险之旅拍出个未来目击者虚拟幻梦最后的告别婉婉如梦霄太平天国欲动真爱故事旗袍美探爆裂追凶欢天喜地七仙女演员穿越白色空间八恶人女监四重奏

《花木兰》长篇影评

 1 ) 编剧很雷人!花木兰山寨日本军歌

人生百年如梦如幻有生有死壮士何憾在影院彻底被雷倒了!

这分明是日本大军阀织田信长临终的绝唱呀在日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原文: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好嘛,50变100,每句再删掉一个字的虚词,成我大魏军歌啦拜托,千万别把拷贝卖给日本,丢不起那个人还有北魏是鲜卑拓跋部的政权和柔然作战就如同日俄战争发生在辽东一样都是蛮族侵略者怎么就演绎成中华民族反抗外族侵略了呢更无法理解的是还弄出来个莫名其妙的氏(氐)族人编导原来不读书!

 2 ) 一个香港导演的寡陋视野

对某些香港人而言,缺乏历史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疾病。

在一个弹丸之地呆得久了,除了可以以“城市文明”在大中华的地位来聊以慰藉外,对于过去,对于过去的中国,他们缺乏一种必要的敏感和认知,甚至于一无所知。

电影作为一件有文化属性的商品,当然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摄制者在认知上的短长。

每当香港导演拍摄涉及“中原文化”的中国,特别是中国的过去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显示出一番相当一厢情愿的历史观来,这几年陈嘉上、张之亮、吴宇森这些在香港功勋卓著的导演纷纷投入古装大片的阵营之中,但结果却是:有的人将历史上的传奇拍成了现代伦理剧,有的人则将古装的寓言弄成了说教的道场,另外一些人则将大型的史诗搞成了两个男人的爱情……有时候你甚至会怀疑,这伙人是否有“历史观”可言。

多数情况下,香港导演拍摄的古装电影都类似于通俗小说,其实是将城市文化中快餐消费的文学观念替换了一个背景而已。

《花木兰》的导演马楚成,在地位上虽然不及以上所提的几位,但在“快餐消费”这一点上的认识,却一点也不落人后,在他的作品列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让人看过即忘的速耗品,他的作品特点就是商业性和简单化,在这一点上说来,他也算是有所谓“风格”了。

如果继续把香港导演制作的古装大片比喻成通俗小说的话,马楚成的《花木兰》很有可能是一本借由网络文学而结集的畅销书,外表看起来似乎是热闹非凡,内里却难免充斥着一次性消费的肤浅与简陋。

《花木兰》乃是马楚成导演的原创剧本,故事中集结了伦理,说教,动作,与爱情,在商业元素上相当齐全。

但这些掏空心思的元素堆砌却没能完全撩起观众的触觉,相反倒有点儿自作聪明的嫌疑。

对于眼泪攻势这一招,导演颇有点儿不厌其烦-只见两位主演不停的泪眼婆娑,从开始的隐忍到后来的泛滥,即便是缺水断粮的紧急关头,他们也宁可通过喝血来维持生命,而毫不吝惜眼泪的冲动,于是便见汩汩喝下的鲜血转化为轻易的一道泪痕,这一切完全旗帜鲜明地表现了导演意欲拨动观众恻隐之心的意图。

马楚成导演将《星愿》时期所掌握的催泪自信不厌其烦地发扬光大,却一点儿也不顾流泪这回事也有“审美疲劳”的一刻,而最后,“眼泪”终于在电影中由桥段变成了一个笑点,但可悲的是这部电影并非一部喜剧片。

这部电影对于商业片元素相当随便的顺手拈来还有更多的例子,胡军在片子中扮演的反派角色便是典型的90年代港产江湖电影中的一贯路子,连表演风格也相差无异,除了那口无论是演萧峰还是赵云都辨识度极高的“人艺腔”。

对于这些缺陷,似乎也无可厚非。

本来就是商业电影,桥段堆砌自然是避无可避。

致命的却是导演对于历史完全无法进入的一种游离状态。

电影中无论战争描述还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情感变化,都充斥着一种浮躁的“从简”姿态。

剪辑师用“白闪”过渡一切段落,导演似乎也没有耐心交待什么细枝末节,于是从花木兰替父从军,到衣锦还乡,便变成了一部提纲式电影,只有提要,拼凑几个段落结构,而有血有肉的“内容”却不幸缺席。

而相较那首言简意赅的《木兰辞》,这部电影却有两个小时这样冗赘的时间,这看起来似乎与电影的“简化”取向自相矛盾。

能把一部提要式的电影越拍越长,相信没有一点破罐子破摔的勇气,似乎也很难做下来。

这部电影似乎还不甘于寂寞,在催泪之外,它的主题也希望与“反战”沾点边。

而对于这位香港导演来说,他的观点就是:“反战”不是做出来的,只能诉诸于口舌。

于是赵薇经常在某些时候声泪俱下地阐述一下微言大义,那些话如果不让你起一身鸡皮疙瘩,那你一定是一位将肉麻进行到底的人。

有时候你会怀疑这个导演是否知道何为“反战”。

当他非常自信地让陈坤用诈死来刺激赵薇饰演的花木兰绝情沙场的时候,当电影结尾花木兰为了国泰民安宁愿放弃一段感情的时候。

我才发现导演对于“反战”这个概念,处于一种顾影自怜的混沌状态。

他在企图树立一个人道立场时,却让剧中人放弃“感情”,并且把放弃“感情”这种最起码的人性作为一种树立“反战”的论据,简直像过家家一样儿戏与荒唐。

而明明通篇是在不遗余力的以“情感”为中心,以“催泪”进行360度叙事的结构,结尾却凛然大义地将自己否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混乱才能达到的境界?

故事的开始其实并不差,从花木兰从军,到花木兰第一次杀人,都拍得游刃有余。

其中有喜剧,动作,爱情线等一系列元素,是一部商业电影的成熟开局,而自此以后电影则急转直下惨不忍睹。

有多大脑袋戴多大帽子,对于马楚成这个香港导演来说,他不如安分地把花木兰拍成古装偶像剧,这倒也无可厚非。

当他企图去涉及历史视角与高屋建瓴的人性要义时,毁灭性的一刻也终于开始了。

【网易】

 3 ) 【只对九州众】九州·花木兰

不得不说,我会去看《花木兰》的首日,完全是上了预告片的当。

在预告片里有状如辰月法师的Vitas,还有状如《大明宫词》般的文艺腔:“离家太远就会忘记故乡“,”生命就像雨水落入大地,了无痕迹”之类,脑袋一发热就奔电影院去了。

然则,然则,吐槽点如此密集的一部片搞得我都快进入失语状态了。

我真想说,吴宇森老师,我当初说您拍出了华语片的雷片之王,真是错怪您了。

后见之明一点,《赤壁》是有意找雷,卖的就是雷;《花木兰》则是雷声滚滚,想要正经拍个古装言情却不慎布下密集的雷。

实话说,两星还是看在预告片的面子上给的。

鉴于本片影评已有张小北老师《花木兰》:没想法也没办法(http://www.douban.com/review/2794637/)和木匠老师《花木兰》:弱智的东方贞德(http://www.douban.com/review/2793961/)珠玉在前(汗,每次总是这几位,谁要再说我是影评人我跟谁急啊),我决定写点其他的东西。

对于这么一部雷到哥失语的片子,做叙事分析显然是自找没趣,不如干脆写点欢乐的。

以下只是一个故事大纲。

写完的话大约字数是五万字。

另外则是,完全是写给九州读者看的,不看九州的话看不懂是正常的。

故事发生在胤朝蛮蝗入侵的时候。

风炎皇帝白清羽当时还是名震京城一方的“十三公子”,但是这些事情花木兰并不知道。

由于终于忍受不了淳国和西华国主的JJYY,年老的胤仁帝终于下了一道跨海征蛮的诏书,摊派征兵名额。

花木兰一家是唐国人,唐国国主以前是给天启送钱送粮,这次终于不能忍了,决定送点壮丁过去。

花木兰从小就很能打,她不仅技击之术过硬,而且魔武双修,修的是太阳系秘术,因为她老爹在战场上救下的那个朋友是个太阳系术士,也是托他的福,花老爹活了很长时间。

听到征兵的消息,花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于是她用了太阳系秘术,把自己的胸变平了,把自己的脸啊手啊都弄得像个小伙子,总之除了用秘术造一些重要器官之外的事都做了。

但是花木兰的水平有限,秘术消下去的胸会重新长出来,所以她不能把自己的眼睛变小——这也是同村的小虎同学耿耿于怀的原因。

但是不管怎么样,花木兰在军营住下来了。

花木兰最痛苦的事情是自己的太阳秘术学得不够好,而且由于天天练武,秘术修为撂下了,胸的问题愈发严重。

有一天在喂马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面容清秀冷峻的小军官,他自称叫小白,两人调笑不已。

花木兰起初以为自己穿帮了,但是后来才发现小白很孤独,想找个朋友,于是两人关系见好。

花木兰痛苦的事情还有洗澡,每次她只能偷偷去洗。

终于还是在澡堂子碰见了小白。

小白色心大起,花木兰落荒而逃,扭打中花木兰被小白在手上咬了一口。

第二天小白找到了花木兰,跟她表白,花木兰被逼无奈说我靠大哥我是女的,小白想了想说,MD,你是女的哥也要你!

俩人正在数星星的时候青阳等蛮族九部大军来攻,唐军的指挥使被杀,但是花木兰很NB地凭着太阳秘术不停地给自己和小白加红加红加红,然后靠着自己是个血瓶冲进蛮族大军,砍死了澜马部的大将。

胤朝方面的大将军就封了花木兰一个官。

当然小白也升官了,两人日夜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打得蛮族落花流水。

终于青阳部的世子,旷世不遇的奇才,狂血的拥有者依马德·帕苏尔·吕青阳发飙了,他杀了自己的亲爹,当了大君,又强奸了自己的妹妹,试图生下更NB的狂血皇子。

吕青阳胁迫蛮族九部反攻。

要杀了花木兰。

后来吕青阳投靠辰月,辰月派出寂字部大教宗,然后设计把花木兰大军围在某个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的山谷里。

断粮断水,山谷外面设了亘白禁制,大风刮过飞沙走石,花木兰被逼无奈,要决死一战。

这时小白同学看着相好很是郁闷,于是跑出去叫吕青阳说话,说哥就是白清羽,我留下,你放他们走吧。

于是吕青阳就抓了白清羽放了花木兰。

然则吕青阳的妹妹兼老婆不堪性虐待,见到清秀的白清羽就想投怀送抱,吕青阳不爽,喝的烂醉。

花木兰化妆潜入北都城,跟吕青阳的妹妹串通一气,要做掉吕青阳。

终于在最后一场华丽大戏的时候,花木兰联合老大君的娈童歌者古德——哦,忘了说,前面吕青阳杀了父亲的时候,古德就要当场殉情,结果吕青阳兽性大发霸占了古德——击伤吕青阳,这是吕青阳暴血,变成狂战士,古德被他一脚踢飞当场挂掉,但是问题在于,古德同时也是个NB术士,死前大喊吕青阳的名字,吕青阳从暴血状态回魂,发现情况不妙准备再次暴血,花木兰使出NB太阳秘术,一举击杀吕青阳,救出白清羽。

然后就是结尾,吕青阳的妹妹终于嫁了白清羽,但是她其实已经怀了吕青阳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著名的纳戈尔轰加·帕苏尔·吕戈。

白清羽则养了一个叫做狮牙会的男宠团,包养了包括苏瑾深、姬扬、叶正勋在内的各种华丽男子。

后来有一个叫李凌心的少年进了狮牙会,技击之术天下无敌,号称东陆步战第一人。

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人正是最终唤醒了太阳秘术终极奥义的花木兰,她成功地变成了他——然后白清羽当了皇帝,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以上纯属胡言乱语,请勿对号入座]

 4 ) 搞不懂

说实话呢,赵薇跟陈坤这个配对本身让人看着就有点那个什么,然后他们俩合作的电影看起来就更那个什么了,去年的画皮就让人看得不知所云,看完了也不知道它倒是想表达个什么呢,画皮里面女星太多,赵薇基本可以被忽略了,花木兰里面大部分的时间都给她了,但是,我们的赵大妈还是让我们失望了,我们记住了vitas,记住了房祖名,记住了陈坤,甚至记住了李玖哲,就是没记住赵大妈,唉没有存在感啊再来说情节吧,真搞不清这导演想干嘛,本片唯一让人看了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花木兰在刚入军营是在营房里跟人家打架的那一段,其他的就感觉像我们当年学习写简介,很长的一篇文章,要求你要用简练的语言把大致内容表述出来,而我们提炼主题的能力又比较差的时候出来的效果就是这样的,什么内容都想提及,然后整篇文章就显得比较仓促和肤浅了,我觉得看花木兰的时候就给我这种感觉,看完之后很悔恨,早知道应该听同事的建议,下个在电脑上看就可以了,还专门跑去电影院里面看,浪费啊

 5 ) 马导,谢谢你。

嚷了很久要看,结果中途睡着三次,相继醒来后接着看,竟也不觉少了什么。

可见,马大导演在情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要照顾类似我等被催眠的观众。

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如下,赵薇替父从军。

她爹(还是她的我忘了)的回忆镜头里,儿时的赵薇替伙伴打抱不平,把富家子弟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情节,还真是非常必要之。

赵薇说,如果是你,你会吗?

陈坤转过身去,迟缓了一会,说,我不会。

镜头特写,两行眼药水落下。

我和某人说,陈坤可以加入豆瓣的泪点很低小组了。

陈坤突然以半木乃伊头像出现在镜头里,说,她必须忘记感情才能有所作为(类似的话),我实在非常抓狂,他难道不想想赵薇为他喝醉酒肝肠寸断的那些日日夜夜吗??

喝出了胃出血还怎么去打仗??

就算不为赵薇想,也该为悲情主义者想想啊!!

如果没有他突然活过来,这该是一部多么催泪多么感人至深的历史爱情剧啊!

柔然王子为了夺位把他父亲给杀了。

柔然公主长得很是潜规则上位的女人的标准。

难怪她的最大梦想是成为魏国皇后,而最终如愿以偿。

柔然王子被杀死的过程就像玩过家家的游戏。

最后一个情节,陈坤不想娶美艳纯情的柔然公主,跑来找赵薇要求私奔。

赵薇终究为了国家命运选择了放弃。

陈坤目光坚定而又充满遗憾悲情的转身离开。

赵薇独白。

“有人说,杀太多人就会忘记自己,人在战场上死去如同雨水落入泥土没有痕迹,但如果遇到一个人,就会有东西从泥土里挣脱出来,就可以拥抱希望。

文泰,谢谢你”全剧终。

这段感性独白充分展露出了马导在该片中的才华横溢,同时最后一句也为一部历史爱情雷片展示了最高的雷点。

谢谢你,马导。

好久没看一部电影睡得这么安心了。

 6 ) 为何完全没有感动

本来期望一场振奋人心的感人致深的影片,结果始终没有感动起来,莫名其妙的剪接,每每到了足以赚人眼泪的桥段,却似乎总是隔靴搔痒;次要角色过多,又都缺乏深入的刻画。

不得不说除了赵薇和陈坤越来越好的演技,本片实在是没有什么亮点。

 7 ) 这是两样东西:<花木兰>与<木兰诗>

  <花木兰>刚上映的第一天就去看了。

在三里屯那一家音响特别好的,名字就不说了,避嫌打广告。

第一天来看的人特别多,19:30那一场离开场还有40多分钟就只剩下18张票了。

然后我和B君只买到了最前排的票。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花木兰>这部电影的拷贝画质不好,在三里屯这种高端消费的地方的电影院的拷贝的质量都这么不好,在其他地方的就跟不用说了。

我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胶片的颗粒,还有给特写的时候细节的不足……总之,就画质上来说,没有<2012>那样精美。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画质问题,跟我们欣赏电影的剧情不会有太大的关系。

<木兰诗>是我们小时候背得滚瓜烂熟的乐府诗。

我就以<木兰诗>为背景来写这个影评。

  先说一下剧情。

电影中,我们背得最熟的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就一个镜头给带过了。

北魏遭到北方游牧民族柔然的侵犯,花木兰的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可汗大点兵”他就不得不上阵。

<木兰诗>中是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其实是说花弧他老了,没办法上战场,就是勉强上了战场也是死路一条,但他又没有儿子,所以木兰才不得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诗中后面还描述了木兰去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然后就“旦辞爷娘去”了。

但是电影中却是花弧有病在身,木兰出于孝心因此在晚上灌醉了父亲,然后天未亮就穿上爹爹的盔甲,带上宝剑,不辞而别。

而且,电影中花木兰是独生女,而且娘亲早逝。

而历史上木兰是有一个姐姐叫花木莲,有个年幼的弟弟叫花雄,母亲袁氏,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不知为何,导演要硬生生把这样一个美满的五口之家变成一个父亲病重的单亲家庭……  接下来<木兰诗>中有连续的好几句是木兰前往军营的描写,“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电影里啥都没有。

后面的一句诗“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描写军中生活的在电影中倒是有很多,还编了很多。

  接下来的剧情在<木兰诗>里面就没有了,适当地增加一些剧情也是很好的,不然要是完全按照<木兰诗>来拍的话,观众就不愿意掏钱看了,因为诗中一点都不涉及爱情。

但是我觉得很多剧情加得不是很适当,例如柔然的一个奴隶(维塔斯饰演),这个角色的存在有些多余;还有无端端出现了费小虎(房祖名饰演)这个人,他在木兰最失意的时候点醒了她,不过,主角刚开始的朋友后来都免不了要牺牲的结果,果然后来他死了。

这让我想起了<见龙卸甲>里面的罗平安(洪金宝饰演)这个角色……还有,在电影中增加了爱情元素,这个当然要加,不然观众不爱看。

电影中讲木兰爱上了副营长文泰(陈坤饰演),但是我看完电影之后都回想起来都没有发现两人的爱情火花是什么时候燃起的,是洗澡的时候?

探监的时候?

还是在洗军牌的时候?

……我没有看出来。

然后在这里面发生了很多剧情。

包括木兰担心遭到柔然突袭的文泰军队会有危险,所以放下粮车不管而去营救文泰,因此粮车遭到柔然袭击,许多兄弟牺牲,不合时宜的是木兰居然在此时表白……还有为了斩断木兰的情思,文泰不得不装死。

  哎,没办法,商业电影。

我不反对这种为了增加票房而不得不在电影中编造一些东西,但也得编得好啊。

有些剧情真的很脑残,例如木兰仰望星空看到有一颗星星特别亮,然后这颗星星幻化为文泰的虚像……这样的表现手法都用烂了。

而且有的对白也很脑残,在电影院中很多观众在看到悲情镜头的时候却因为主角间的对白而笑了,在这里就不举例了。

不过,也有一个剧情编得很好的,就是木兰(此时已升为平北将军)为了抵抗柔然军纪二十万大军来犯制作了一个作战计划,需要大将军随后来接应,大将军极为赞赏这个计划,但是等木兰把大批敌军引来的时候却没有等到大将军的救兵。

然后这里费小虎为了保护木兰将军离开,就带领一些士兵殿后,那个镜头让我最感动:以费小虎为首的一些残兵聚靠在一起,举着手中的长剑和盾牌,哆嗦地大喊,背后是紧急撤退的北魏军,而前方汹涌而来的是柔然狼一般的二十万大军……这个镜头极为悲壮。

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文泰向柔然表明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北魏第七皇子拓跋宏。

以自己为人质,交换粮食,军医,以及放走我军的残兵。

这一个剧情来得很突然但却不突兀,给人峰回路转的感觉。

然后是木兰只身潜入柔然的军队去救文泰……主角出马当然成功了,在柔然军队大肆庆祝的时候,木兰伪装成侍女,经过一番搏斗杀死了柔然单于,得胜而归。

但这里有点过于戏剧化。

还有一个特别老套的剧情,就是木兰拼命用水洗文泰军牌上面的血迹,但是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个表现手法是来自52年前黑泽明的<蜘蛛巢城>里面,在这52年里面,这个手法也已经被用烂了。

  上面所说的所有剧情,在原诗中只有一句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然后接下来诗中花了很大篇幅描写战后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因为电影中木兰没有姐姐也没有弟弟,所以诗中这些东西在电影中都没有了,只有她衣锦还乡的一个镜头。

而且,电影中这里是悲剧,因为北魏皇子拓跋宏,也就是文泰,要与柔然公主成亲以停息战争……木兰与文泰有情人终未成眷属。

  这部片子完全把<木兰诗>赞扬巾帼本色、爱国情怀的原意更多地展现在爱情上面了,对于战争残酷的渲染也有一些,但是不够深刻,而且也没有把“爱情”与“战争”这两样东西很好地融合,弄得挺不伦不类的。

  不过在这里我要赞扬一下陈坤的演技不错,房祖名演技也有很大进步,反倒是赵薇在这部影片的表现没有在<画皮>中那么好。

但是电影中的用光和构图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几个镜头里面表现出来了,第一个是木兰得知文泰死去,心情极度悲伤,有个镜头就给了一个剪影,木兰在床上的孤寂侧身。

第二个是木兰从悲伤中脱离出来的时候在将士们面前说话的时候,给了木兰一个居高临下的侧面近景,显现出人物的坚毅形象。

最后,个人觉得片尾曲<木兰星>要比<木兰情>要好听。

 8 ) 恍似春梦一场(密集吐槽+花木兰2剧情预测)

之前有无数人警告我此片太烂狗屁不通千万别去看,经过种种复杂纠结的斗争之后,终于抵不住一个双子女强烈的好奇心与八卦精神,慷慨就义,以身犯险。

结果看该片时我始终处于一种二元分裂状态:一方面,作为一个有良知有道德有常识的电影爱好者兼半业余编剧,我不停在心中默默吐槽说不对吧这故事编的什么狗屁玩意儿呢;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女人,一个从《国歌》时就开始控坤哥(坤哥演聂耳的样子好青春呢),从04年就开始控小V的世俗女子,我被此二男在片中不遗余力的卖萌逗得龙心大悦春光大泄。

其效果好似一位大爷叉开双腿坐在雾气腾腾的澡堂子里,旁边两位如花似玉的美娇娘揉肩捏腿敲背推油无一处不妥帖不细致,于是嘴里说着不好吧你们怎么可以这么乱来哟,脸上却偏偏压抑不住那四下里荡漾的淫笑。

显然这是一部拍给女人看的片子,且不是农村妇女不是下岗女工也不是卖菜大妈,而是那些有事业有理想有追求有消费能力,代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都市白领女性,我甚至强烈怀疑该片的编剧团队中至少有一位以上的同人女,还得是晋江系的——这故事实在太像沧月姐姐写出来的,从内到外荡漾着文艺女青年的春梦绮思。

如坤哥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该片描述了一位伟大的女性和站在她身后的伟大男性,这名伟大的女性通过女扮男装,从而暂时逃离了传统英雄美人故事中被观看被拯救的花瓶地位,而获得了一名男性英雄所能拥有的全套神话叙事结构——出走,历练,成长,拯救世界与自我救赎,英雄的加冕,乃至衣锦还乡,诸如此类。

这是花木兰故事原型之所以迷人的地方,才会在之后的各种版本中被不断重写,最终成为通俗幻想小说的女作者们最爱用的一招,借一个zhuangability的词,这叫“僭越”:谁说只有你们男人能建功立业,只要上天给个机会,俺们女人也要做场英雄大梦!

于是我们看到在该片中,花姐成为一个绝对拉风的存在,男人们不仅从未质疑她的女性身份,还纷纷因为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加上“人缘很好”,心甘情愿拜服在其军靴而非石榴裙之下,小弟爱她,大哥爱她,老爹爱她,皇帝爱她,以为她是男人的爱她,知道她是女人的更爱她,花姐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你是新世纪的女性楷模,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在这样一种叙事逻辑之下,坤哥扮演的皇子殿下实在令人再眼熟不过——这分明就是沧月姐小说里经典的完美男主嘛,玉树临风文武双全温柔细腻纯情妩媚出身高贵还不受父母待见从小飘零在外,一颗孤傲寂寞柔情似水的心灵只等女主角出现来拯救,从此为她生为她死为她火来火里去水来水里去。

最重要的是他敬她爱她不是为她花容月貌温柔娴淑,而是看上那颗坚强执着而又善良敏感的灵魂;他并非将她当作自己建功立业打天下道路上锦上添花的一场艳遇,而是生命里心灵相通比翼齐飞携手终生的伴侣。

(呸,这样的男人哪里有,多少钱我都要!

)于是他做一切都是为了她为了她,为了令她成长而甘心做幕后英雄退居二线,为了救她性命而甘心挺身出去做俘虏,为了让她有个辉煌亮相而甘心摆出小受姿态吊在敌帐里等她来救,当然最终,为了让她有个自怜自伤煽情又虐心的结局,而甘心与她一抱而别从此萧郎是路人。

对这一切情节设置统统理解不能的男性观众们,请去看看晋江系的幻想小说吧(当然你们多半是看不下去的),这不过是文艺女青年不负责任的一场YY,并无甚逻辑性可言,但话说回来,各类穿越后宫种马文又何尝不是YY呢,金庸古龙倪匡黄易又何尝不是YY呢,一切商业类型片又何尝不是YY呢(想想2012里主角光环大开的那位吧你们不也都看过吐了槽咩),只不过大家都在此类男性YY中浸淫得深了,习惯了,一下子换个口味有些手足无措不知所云罢鸟。

从视听语言上来讲,该片多处都呈现出“摄影机是一个女人而不是一个男人”这样吊诡而又罕见的视角,比如深夜浴池偶遇一场戏,按照传统拍法,自然该是坤哥趴在大石头后面偷窥,镜头通过他的眼睛给出各种花姐裸露身体的特写,男性主角/导演/观众对于女性身体的“凝视”,劳拉。

穆尔维早已分析透彻,然则在这场戏中,偏偏坤哥的裸体镜头出现得远比花姐要多,而且特别销魂,我猜导演和编剧们一定集体观摩了《画皮》中的水边情欲戏,被坤哥的绝美男色戳中了萌点。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整部片中的战争场面拍得七零八落,毫无气魄可言,这不是一场关于国家,民族,战争,男性情谊和英雄史诗的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一个女人的双眼所捕捉到的十二年戎马生涯间值得回味的点点滴滴,凌乱散漫,纷纭并至,充斥着没完没了的文艺腔对话,深情对视,无语凝噎,眼泪飙飞,以及夕阳斜照中静默的身影,甚至在战场之上,也很少给出气势磅礴的俯角大全景,而总是不厌其烦地去捕捉那些男人们的面孔与身影,那都是花姐在看,代替银幕前的女性观众去看,她们要看的是一对男女间亘古不变的纠结,而非《投名状》式的打打杀杀。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拍给女人看的女英雄片,所有叙事逻辑和情感诉求都在讨好女人,诚然比起雷德利斯科特的《末路狂花》,或者痞子昆汀的《Death Proof》之类高扬女性主义旗帜的上等影片,该片实在吐槽点甚多,以致归为烂片一档也不为过,但以此收买那些具有市场购买力而又精神空虚的文艺女青年们,已经远远足够了。

当然,此片中还有诸多卖腐之处,鉴于本人现阶段还是野生的腐女一枚,便不在此问题上班门弄斧惹人笑骂了,请移步资深耽美文学评论家莫雨笙大人的评论围观(在这里在这里:http://www.douban.com/review/2803492/)。

最后的最后,权且以业余编剧的身份预测一下《花木兰2》的故事梗概,如果说第一部讲述的是文艺女青年渴望成为英雄的一场YY,2中要讲的便是精英女性的中年危机与想象性解决。

故事开始时花姐作为一位功成名就隐退乡间的名女人,一边独坐窗前织布一边回忆青年时代的金戈铁马葱茏岁月,此时老父推门而入告知花姐东村老财家的儿子又来提亲了,花姐闻言只是抬头微微一笑,一副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超脱模样,此时银幕前的大龄剩女团们便要眼眶湿润了,老娘实在不是不想嫁,只是心中那个完美的他你在哪嘎达蹦跶呢?

紧接着突然有战报,说北方草原上的蛮子又杀过来啦,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军中无人(那帮臭男人都不管用呀),还得请花姐重出江湖。

花姐尚在纠结时,门外却闪现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坤哥亲自来请(人家现在当了皇帝,得是多大面子呀),眼看当年的爱人如今成家立业有妻有娃,花姐心中百感交集分外惆怅,却又拉不下脸来做小三,于是怀着复杂的感情收拾旧时战甲奔赴前线,为了爱过的男人驰骋杀敌。

(这是第一幕)于是杀啊杀啊杀,杀啊杀,省略几百字,杀着杀着突然发现一桩天大阴谋,原来北方蛮子早与坤哥的某位皇兄暗中勾结,想制造混乱借机夺他皇位踢他下台。

(恩,这是第二幕)花姐得知此消息,心急如焚,连夜奔袭数百里赶回京城去救坤哥,此时城中已被叛军占据,防守得铁桶一般,多亏花姐聪明才智勇武无双,带着手下弟兄们层层突围杀进宫中,擒住意图篡位的暗黑大boss,大boss恼羞成怒痛下毒手偷袭坤哥,关键时刻皇后跳出来挡住这一刀/一箭/一枪/一飞镖,香消玉殒魂飞西天……(第三幕,高潮)白闪,跳到三天后,花姐长裙垂发,款款进宫去见坤哥,两人立在午后阳光中相对无言,空旷的庭院中有落花飞过,人生真TMD寂寞如雪,你们两个纠结了那么多年,到底是在一起呢还是在一起呢还是在一起呢?

答案显然是no,文艺女青年的世界,没有happy ending,只有虐和更虐,于是花姐又脱了长裙穿上战甲,从坤哥手里接过金盔戴上,她要做这帝国的大元帅,永远为她爱的男人征战戎马戍守边疆,镜头缓缓摇向天空,黑屏,伴随字幕响起李宇春与曾轶可落寞的歌声……以上故事纯属YY,导演如有意请给我发豆邮,我愿献出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才情,为这场文艺女青年的春梦添枝加叶。

over。

 9 ) 《花木兰》:弱智的东方贞德

据说艺术家的心思是不可揣测的,所以我始终搞不懂马楚成在想什么,除了十几次笑场、赵薇和陈坤时时留下的眼药水、维塔斯雷人十足的客串以及莫名其妙的剪辑节奏以外,《花木兰》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堆晃得人眼晕的特效胶片。

改编民间故事我举双手赞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么多历史文化宝藏,就等着电影工作者们来挖掘,不然全便宜了好莱坞那帮孙子了——不过话说回来,《花木兰》正儿八经被全世界电影观众(也包括中国电影观众)所熟知,还得感谢好莱坞——要不是1998年迪斯尼那部动画片,我真怀疑究竟还有多少华语电影人能记得有个《花木兰》的故事可以供他们改编。

于是就带着期待去看中国人自己拍的《花木兰》了,当然看的时候会下意识的与迪斯尼的相比。

不过看了十分钟就发觉马导是有野心的,没有照搬迪斯尼的剧情,所以房祖名绝不是木须龙,小徐娇也不是被逼着相亲的少女木兰,就连单于的族属也从迪斯尼的“匈奴”变成了片中的“柔然”——这一点显然更符合历史考证。

好吧,马导是有追求的,但是,然后呢?

陈坤饰演的七皇子拓跋宏(就是那个改姓迁都的魏孝文帝)早早的就发现了赵薇女扮男装的秘密(房祖名扮演的小虎更是在她报名时就心知肚明),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成就了花木兰,她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场戏里也有点对战争残酷本性的反思),便使得自己的秘密在军中得以保全,从此武运亨通。

但是,我不得不遗憾的指出:这位花木兰固然武功盖世,却毫无“女人味”可言(当然说这话很有点男权色彩),代父从军故事的基本矛盾就是男装下一颗女儿心的时时冲撞,可在马楚成的导筒下赵薇完全成了“女儿身、男儿心”的异性癖患者,小时候就是个争勇斗狠的假小子,长大了便是舞刀弄枪,片中没有一丝一毫对花木兰女人心事的展现——除了结尾。

花木兰与拓跋宏相爱不能相守的结局可能是全片唯一能让人有点回味的地方(为拍续集埋下伏笔?

),而七皇子微服参军也成了全片唯一的包袱——不过这也有点文不对题,本来花木兰才是潜伏在军中的最大秘密,最后反倒让一个硬塞进来的七皇子抢了风头。

而七皇子通过假死来锻炼花木兰的心智亦是囧翻了整个电影院,后来又是七皇子割腕喂血给花木兰来救其性命——割就割吧,还要一天割好几回,看来这不含三聚氢胺的人血就是好使。

迪斯尼在动画片里恰到好处的揉进了中国人传统的祖先崇拜文化,并通过木须龙的角色解决了花木兰在男性军营中十余年不被揭穿女儿身秘密的逻辑难题(此前我一直对一名年轻女子混迹于男性军营的故事充满了龌龊联想),而马楚成的电影里只给了花木兰洗夜澡遇到七皇子和为避免尴尬违心认罪两个情节,更为吊诡的是,那个差点害死木兰的某国舅的玉佩从此就下落不明,房祖名跳到河里也没找到,然后这条线索便戛然而止了——那你老特写这块玉佩干嘛呢?

影片对反派的描写一开始倒是突破了迪斯尼的脸谱化,迪斯尼画笔下的匈奴人只不过是一群昼伏夜出的恐怖分子,而马楚成在片中给了柔然王室较为立体的描摹——不过老单于已经堕落成了和平主义者,柔然公主更是整天莫名其妙的想嫁到北魏去和亲(联想到迪斯尼的《花木兰2》,这样的人物设置简直天理难容),只有胡军饰演的门独王子是睡在老单于身边的拉姆斯菲尔德,他性情残暴、一心掳掠,而且弑父娶妹,罄竹难书——于是,好不容易立体了点的柔然人又迅速的被脸谱化了,合着还是只有门独一个人是大坏蛋,其他的人都是渴求和平的,这不还是个恐怖分子作祟的局部冲突嘛?

哪里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的全面战争?

果然,被恐怖份子化了的柔然人的命运很快也降临到了北魏人身上,花木兰在柔然公主的襄助下夜袭单于大帐,斩杀了门独,还捎带手救出了被俘的七皇子。

好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金戈铁马最后只是成全了一场个人英雄主义的表演秀——这个情节显然是对迪斯尼版本的移植,可惜,人家最后那场花木兰救驾的戏展现得跌宕起伏又趣味横生,马导这里却只踹飞了维塔斯便完事。

此外,迪斯尼的花木兰巧用火器,制造雪崩消灭了匈奴大军;马楚成的花木兰却只能如张飞般勇莽(我严重怀疑那场沙尘暴的戏本来是想抄袭迪斯尼的雪崩来着,只不过最后没抄好),连女人的心思细密都没有,遑论兵法?

纵观世界历史,花木兰无非是东方的贞德(或者反过来说),只不过俺们这旮不依赖上帝的神秘启示,所以贞德在奥尔良的奇迹被花木兰置换成了另一套说辞——赵薇在与胡军对峙时掷地有声的直陈“我们的队伍里有汉人、羌人、氏人、鲜卑人、匈奴人,没有羊”,已经挑明了各民族团结一心抵抗外敌入侵的影片主题(可惜赵薇念了别字,应该是“氐”【di】人而不是“氏”【shi】人,即使是“月氏”也该念【zhi】);赵薇在弹尽粮绝时“将军可以弃我,国家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的一番肺腑之言,更是传达出了国家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看来,《建国大业》在大银幕上掀起的国家神话浪潮,一直延续到了特区导演心里。

而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李玖哲扮演的高干子弟最后与房祖名扮演的贫下中农共生死的情节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不管是不是恶官酷吏,只要为了国家卖命,就是可以被赦免的。

抽象的“国家”,成了衡量一切作为的终极标准——于是,马楚成的《花木兰》最终与女权主义无涉,倒是有了与汤晓丹《傲蕾·一兰》的异曲同工。

只可惜,在马楚成的导筒下,这个东方贞德显得如此的弱智。

说是代父从军,却只见花木兰对国的忠诚,不见对家的牵挂,迪斯尼苦心设计的花氏大家庭,在马导这里亦成了孤零零的父女相伴,中华文化中传统的家国一体也就此消弭。

都说约翰·吴的《赤壁》雷人,看到《花木兰》,方知吴导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历史剧不是人人都能拍的。

当然,马楚成没有拍好,不代表花木兰不能拍,中国影人1927年就拍过《花木兰》,八十多年的时间,已经有了五六个大银幕版本,这个传统不能断。

中国人的题材,还是得中国人来发扬,总不能全仰仗迪斯尼的贩卖吧?

《花木兰》电影可以有,电视剧可以有,漫画、舞台剧、甚至《花木兰》电子游戏都可以有,文化创意产业要振兴,别老急着拾人家的牙慧,一定要深入挖掘老祖宗留下的宝藏,反复打磨,不断赋予新意,这才是王道。

弱智不要紧,多弱智几次,自然就会有不弱智的东西出来——当然,前提是劣币不能驱逐良币。

(南方网专稿,转载请注明!

)【《成都晚报》09年11月24日19版居然盗用此文,代表月亮鄙视丫!

 10 ) 与往事干杯

夕阳下,那个人走了,带着他无可推卸的责任和无可阻挡的悲伤。

她看着他的背影安静地在阳光下拖长,远去,面容安详。

不能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啊……忘掉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办法呢?

你知道的,若我醒来的时候脑中没有你,我何来勇气去睁开眼睛,面对生活。

能够相遇,能够相爱。

然而你有你的责任,我也有我的宿命。

她说,文泰,谢谢你。

女人,从来就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的。

然而她来了。

她不是周旋两营长袖善舞的貂禅,也不是伴随君侧翩若惊鸿的虞姬。

她身着铠甲,跨着骏马,提着长刀,驰骋而来。

她是花木兰。

第一次杀人的时候,她也会胆怯,兄弟死的时候,她会哭。

就像,他会在月光下,蹲在湖水边一块一块地洗去腰牌上的血。

上战场的人,就不能再有感情。

这个道理,他们都懂,却都做不到。

我忽然想起在殇阳血战,吕归尘看到他的朋友息辕拄剑坐在高高的死人堆上,平静地对他说,我杀了很多人。

仁。

战争本身就是一种不仁,因为战争的本质就是利益的最大化保留。

为了能让她的心硬起来,他骗她,让她以为他死了。

然后他看到了,一个女人蜕变的过程。

她打了很多胜仗,因为她知道,她唯一逃避的那一次,让她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于是她退无可退,终于成为了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

然而,从看到他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她又变回一个女人了。

她可以看着青梅竹马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忍住不救援,却义无反顾单枪匹马闯敌帐去救他。

战场上的爱,就是我拼了命也要看你活着。

爱。

盛九莉对邵之雍说,真希望这场仗不要打完,这样我们就能在一起不分开了。

他说,和我一起走吧,无论去哪里。

而她说,我记得你说过,如果拼了性命能够结束这场战争,你愿意。

十二年的情意,今生最爱的人,在对天下的大爱面前,无以为比。

他不再是她的文泰,他是天下的君王。

爱有很多种,他们选择了最伟大也最悲苦的一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最爱的那个人虽然不在身边了,但往事啊,是不会消逝的。

就像这杯酒,入口极苦,回味却甜。

后记:赵薇的演技确实是有质的飞越,陈坤倒是越来越阴郁了,胡军的反派很惊艳。

最费解是VITAS,看片头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演的是天使,然后我以为是个阉人,看演员表的时候才知道是个歌者,囧。

《花木兰》短评

为毛这么多五星。。。。

6分钟前
  • Delos
  • 较差

《三国》就是那样的《赤壁》 《木兰辞》就是这样的《花木兰》

7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还行

马楚成拍《花木兰》,一不会处理战争场面,二不会展示人物心理转变。演员打酱油的多,会演戏的少。戏是飞机场般的平,词是电视剧般的拖。大投入拍了个评书,太屎

11分钟前
  • 大刚
  • 很差

过来补分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12分钟前
  • 王仁爱小姐
  • 力荐

撇开历史背景不说,片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的确,导演还有很多功课要做,但是就做为故事片来说,我们的要求有些太高了,所以才有这么多骂声

13分钟前
  • 西看电影
  • 还行

真后悔看过这部烂片

17分钟前
  • outman
  • 很差

赵薇版花木兰还是很不错的。展现了家国情怀、荡气回肠!故事讲的也好,配乐也很棒,演员演技全部在线,更重要的是赵薇完全撑起了这部大女主电影、并且完成的非常出色!

19分钟前
  • laoun
  • 力荐

迪士尼真人版的衬托下 这部值得我的四星 最动人的是最后的结局 没有变成晋江言情小说 国家与大义比个人感情更重要

23分钟前
  • 糕同学
  • 推荐

这剧本让人好无语啊.........白白浪费那么好的一首主题曲,不过这结局偶喜欢~~

24分钟前
  • 会说话的枕头
  • 还行

很纠结。画面感稍显冷,但似乎战争就需要这么冷血;感情对白太白烂,但似乎缠绵又稍嫌苛求。编剧有待提高,薇哥演技有待提高,但要注意身体,毕竟高龄妇女了都····

25分钟前
  • 马寇Mako
  • 还行

一星给鹅国友人vitas。。那么销魂的扮相让我一度以为此剧会朝Gay片发展。。毕竟吴军大叔也算老手了。。纵观全剧,那么脑残的编剧和那么失败的表演,那么华丽丽的纯爱加科幻,甚至还与时俱进地融入twilight吸血鬼元素。。除了内牛满面,我还能做什么呢

30分钟前
  • 蘇湛
  • 很差

还好之前没报什么太大的希望,不过感觉也大家说的没那么差,从《像雾像雨又像风》开始知道陈坤,怎么现在才觉得陈坤长得挺帅的~

34分钟前
  • Chariey
  • 还行

很一般很一般,竟然将军中箭在身士兵还在一旁清理尸体...

36分钟前
  • 一然的海岛
  • 较差

那是觉得徐娇还不错

40分钟前
  • WWWWWWW
  • 还行

虽然剧情极度的狗血和做作,但动作场面还是过得去的。相比于国内数不过来的超级烂片,本片就如矬子里拔将军一样显得还不那么烂。

41分钟前
  • hyskoa99
  • 还行

其实演员演的很卖力,从表演上讲也很不错,就是拉这么大个架势搞个言情片,还是白痴言情片实在让人受不了。史实无从谈起,要说木兰没有爱情的权利吗?有的,不过地点放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还是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43分钟前
  • 冰冰
  • 较差

配乐着实恶心,台词极其无聊。陈坤的小受样,赵薇的粗嗓门。着实史诗般的片长,对不起给胡军端盘子的肥臀维塔斯。

44分钟前
  • [已注销]
  • 较差

开头唱了个歌然后后半段突然下狠手要杀胡军的Vitas,眯眯眼李玖哲…片子阵容太混搭了,也在用「情爱故事做主,没有联系的打杀为辅」的角度来完成对民间故事的自圆其说,缺乏具有说服力的逻辑。夹在21世纪初国民度爆发期和21世纪10世代(大多数时候)“安静如鸡的转型/导演”示人的两个阶段中间,赵薇当时的困境在于接连颠覆了一个个观众心中熟悉的形象:孙尚香、花木兰、姚木兰、田苏菲…所以会被常常否认,不过总是有时代滤镜加成,倒过头看这些诠释全部都算是有风味的;至少,她注入了自己的理解,而非是很程式化当一个尴尬的打女。

47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国内比较有名气的女演,我就喜欢赵薇和周迅了,比花瓶,起码演技有陈坤你就是个受,一流眼泪我就感觉你是受!维塔斯你出场真少..我不是看到片头有你我真不敢相信那是你= =对白很琼瑶,陈坤装死那个包扎,看一次喷一次房祖名...你的普通话我就不挑剔了,但是你的演技除了死之前就没好过

52分钟前
  • 桃空空
  • 还行

看完新的花木兰再看这个真的觉得不错

57分钟前
  • 夜色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