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马奎斯的三场葬礼

主演:汤米·李·琼斯,巴里·佩珀,Julio Cedillo,德怀特·尤科姆,詹纽瑞·琼斯,梅丽莎·里奥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05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剧照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1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2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3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4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5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6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13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14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15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16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17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18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19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剧照 NO.20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剧情介绍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国德州与墨西哥接壤的边陲小镇,这里向来就是是非之地,因为这里充斥着从墨西哥进入美国非法的入境者,毒品、枪支也在这里泛滥。艾斯卡达(胡立欧•赛萨瑟迪罗 Julio Cedillo 饰)是从墨西哥来的移民,在当地一家农场当牛仔,正直善良的他很快和农场管家皮特(汤米•李•琼斯 Tommy Lee Jones 饰)成了好朋友。 岂料这天艾斯卡达失踪了,很快他的尸体被发现了,当地的警察把他葬在了当地。因为艾斯卡特生前曾托付皮特如果他死于他乡一定要将他的尸体运回故里安葬,所以皮特开始了他生平最大的一次冒险。一方面,他誓要找出杀害好友的真凶;另一方面,他要触犯当地法律千里运尸。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重整旗鼓九天搞怪奇妙夜超能失控暗道芝加哥烈焰第四季剧场短篇超时空要塞F:时之迷宫野蛮的救赎连环杀局1风云花戏楼等爱山海之机巧蒜泥偶像活动Friends~闪耀的宝石~破冰行动康奈尔之盒嘉庆传奇欲望保姆无可救药爱上你倒数回击马石山十勇士他们已不再变老靠山隔离七日情玛拉睡着的女人真开心致我们渴望的人生第一季降龙传说夏目友人帐:猫咪老师首次变身使者乡村爱情协奏曲血族第二季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长篇影评

 1 )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押解的故事

几周没写东西,编辑大人要稿这日我一口气看了五张DVD,最后一张是老汤米演的,我感觉和《兄弟》中李光头一口气看了五个屁股,最后一个是他们刘镇的美女的屁股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老汤米的胡子白了,但黑超特警的记忆消失棒的功能对他无效,他还是记得很清楚德克萨斯州西部同墨西哥接壤多年前的一桩边境暴力惨剧,才有了他首次执导的本片。

和汤米成为老友的墨西哥移民牛仔艾斯卡达被人意外枪杀,而这位牛仔托付给汤米的一句话“如果他死在这个地方,一定要让他将遗体送回故里。

”就成了汤米的要行进的全部内容。

为了莫逆之交的一个心愿, 汤米把凶手揪出,押解着凶手扶着尸体,展开了长途跋涉的葬礼征程。

作为拍过大量好片的汤米,虽是一次触导,但穿透力极强,全片力求展示普通的常态,没有太多煽情,这样反能叫人想得更远,可以看出这是汤米希望观众思考的电影。

汤米在故事的内心世界藏得够深,连喜怒哀乐都不冷于表达,我想他演绎时肯定加入了周星星所说的“孤独的冷”这种感觉。

除了前半个小时用过多零碎的场景交代各人的背景看得有点不明就里外,后边一入戏就马上显山露水了。

可我看见两个牛仔的莫逆之谊,自然有点胡思乱想,加上《断背山》效应,我一直猜测汤米在故弄什么玄虚想,好在最后也明白他,押解的故事的背后,要进行的是一次心灵的救赎。

导演:汤米•李•琼斯主演:汤米•李•琼斯 巴里•佩珀

 2 ) 就爱这一点苍凉和孤独

说真的,打算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这电影的名字。

于是我稍有些不耐烦的看了半小时后,几乎也就猜到了整个的故事情节。

但等到整个片子最终结束,那种深深的触动完全不是情节所能简单给予的。

最爱journey这一部分,让人感觉一种异样的苍凉、孤独,想要追寻什么却不可得,但始终在追寻:寻找艾斯卡达的亲人,眼看照片中女人已经出现,却发现与艾斯卡达毫无关联;老牛仔接着酒劲要说出爱意,那个暧昧的老女人却告知暧昧终归是暧昧,而生活是另一回事;边防兵拼命要跑,却发现无路可跑;孤独失明的老人等待着儿子的归来,心理却早已接受了永别的现实,就连痛快结束孤独的请求,都只能是奢望。

所有人中,或许也就咖啡店的老女人活的最真实,她知道生活是什么,知道平淡之外的生活自己还要点什么,知道自己的情人在意什么。

而不论牛仔、边防兵或漂亮女人都只是在一种近乎无助的坚持,或者完整的说是坚持活下去,老牛仔带着一种悲壮,边防兵带着一种原始的肉欲,漂亮女人带着一种空虚和绝望。

看完了,完全不惊叹于部分豆油所谓的技巧,有一些感动于老牛仔的对承诺的坚守,而深深地爱上了那一点苍凉和孤独,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色彩。

 3 ) 为毛我好喜欢这种玩意。

好喜欢开头那段音乐,是古筝和笙耶。

李琼斯是二逼吗。

真的很牛耶!!!!

好喜欢尸体耶,长虫子的那种好有食欲!!!!

好喜欢他打电话给那个碧池那段,好带感,好友感觉,要感动爆了。

好喜欢那个老年人那段,要哭了好吗!!!

不是旁边坐一脑残女先哭了,我肯定会哭的好吗?

好喜欢给埃斯卡达搭建坟墓那段,我死了以后也好想有个人这么埋我。

呵呵呵呵呵,总之就是很喜欢这部电影!!!!!!!!!!!

 4 ) 老实说

老实说,我看这个电影看了三遍,用时1年……才看完。

头两遍看到中途的时候放弃了。

觉得这个片子太……好像是没有放盐而且煮过了头的鸡肉一样。

后来实在是无聊了,为了清理硬盘,我开始看之前没有看过的电影。

这部片子刚刚看的时候感觉不知所云,一个西部小镇上很平凡很无聊的生活介绍。

而且很长感觉好像预示着整部片子都是这样节奏的故事……看到汤米里琼斯把巡警推到尸体边上,说这也是条人命,曾经是。

(我记忆中的一个片段,可能不是很准确)生命。

这部电影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开始尊敬这部电影。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话。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感情。

里面还有很多我不是很明白的道理。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的硬盘里。

但是,这部电影在我的记忆里。

至少它在告诉我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原来这是一锅熬好的鸡汤。

这样是不是可以这样看,当你觉得没有什么、不值得经历、烦躁、不安的时候,不要急着退出,看看周围,也许你会发现,这道菜确实不是让你去欣赏鸡肉的,重点可能是汤。

 5 )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伟大的友谊和人性的救赎

很久没有看碟。

昨天电脑坏了,有了看碟的时间,一口气看了三部。

这些电影早已上映,有的电视上都放过不止一次了。

对于我却是新的。

看后觉得三部都不错,忍不住要推荐一下。

今天先推荐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 (The Three Burials of Melquiades Estrada)这是一部饶有新意的西部片,与伊斯特伍德《不可饶恕》有点共振和发挥的意思,不过更加内敛。

所谓内敛,是指全片开枪次数屈指可数,与传统西部片枪炮满天的景象大相异趣。

最多子弹发射的事件,发生在艾斯卡达第三次下葬的地点,开枪的目的也不是杀人,而是震慑和救赎,受击对象是跪在艾斯卡达照片前,不相信地狱的麦克·诺顿,一个自私、暴躁、冷血、神经质、性无能的边防巡警。

麦克·诺顿内心阴暗行为卑劣。

他独自在德州边境巡逻时,经常站立在旷野里的风里,腿毛飘飘,一手拿着色情杂志,一手自慰。

这次,刚刚才解开裤带,就被从墨西哥偷渡而来的牛仔黑工艾斯卡达猎狗的枪声吓得不轻,于是不问青红皂白,仓惶开枪回击,击中艾斯卡达后隐遁。

重伤的艾斯卡达因无人救助死亡。

老牛仔皮特·帕金斯是艾斯卡达的好友,积极为艾的冤死奔走,却遭自己的情敌、也是性无能的警长拒绝和刁难。

无奈中只好自己动手,法律术语叫“私力救济”。

成为一个执法者后,老皮特抓住了真凶麦克·诺顿,强迫他掘开已经举行过两次葬礼的艾斯卡达的坟墓,取出艾的尸首。

艾死前曾郑重委托皮特在自己死后将自己带回墨西哥安葬。

老皮特不负朋友重托,带着尸体和凶手上路,前往墨西哥。

电影让我感动的是两个卑微者之间伟大的友谊。

老皮特不负朋友重托,千里运尸,历尽艰辛,行为乍看有些笨且不可思议,却格外的悲壮,人性闪耀,感人肺腑。

千里送尸这事,电影自然是虚构,在我们这里却是活生生的现实,去年春节前,几个湖南民工就将客死他乡的同伴的尸体通过火车运回家乡,到了广州被媒体曝光。

他们的回答也很朴实:“不背回去我良心过不去……”,“我把他带出来的,当然要把他带回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吊诡的是,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首先让人感到的是害怕,接着有人出来指责其愚昧,然后让许多人人想起香港片的一类:僵尸电影。

没有人想到这可能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的上好素材。

运尸的过程,也是对极具现代人特征的凶手麦克·诺顿的救赎过程。

这个自私自大,有种族主义倾向的懦夫,是影片中人性恶的化身。

他在运尸途中所遭受的磨难,可以让观众感受复仇的快意,体认报应不爽的乡愿。

当然,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之后,诺顿算是为自己的罪恶埋了单,在最后一刻充分感受到了地狱的存在,忏悔,从罪恶中得到了救赎。

还有两点印象深刻。

其一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和疏离感,折磨着电影中所有被墨西哥人称为盎格鲁的美国白人。

其二是与其形成强烈反差的墨西哥人的热情质朴和友善。

这部片子获得了2005年嘎纳影展的最佳编剧,这在我看来有点奇怪,三次葬礼,三个段落的结构在整体上并不均衡,前半部分显得有点冗余。

我以为简单的线性结构就很好了,更朴实。

再有一点我觉有趣的是,艾斯卡达告诉皮特的自己的家乡居然不存在,很有点拉美魔幻的风格。

后来发现编剧是墨西哥人,顿感释然。

令狐补充@呼喊与细语www.buchong.spaces.live.com

 6 ) [影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西部片的朝圣和回归

看这部片子其实是因为同为“千里背尸”片的《落叶归根》几乎所有的影评都指向这部Jimmy Lee Jones第二次执导影片便拿下戛纳影帝的作品。

片名其实应当译成艾斯特拉达的三次葬礼,如此看来还是台湾译名“马奎斯的三场葬礼”比较靠谱。

编剧Guillermo Arriaga凭借此片获得2005年戛纳最佳编剧,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一个人对自己的若干此重复,或者坚持,终归会获得人们的认同。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Arriaga的编剧作品都是这个套路,《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一种后现代的文本结构方式,从同一时间的多个角度展示一件事情,从而获得一种普遍性和超越性的整体效果,属于自《低俗小说》以来流行一时的环形叙事的变体。

初看《爱情是狗娘》的时候还觉得尚可,然而已经没有了昆汀当年那般惊艳;然而看到后来就开始审美疲劳,尤其是当《撞车》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并将这一叙事经典化之后,我再看到这种叙事结构便开始倒胃口,在《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的前一个小时,我真是有数次想关掉电视的冲动,然而我还是忍着看了下来,后一个小时带给我的感动让我喜欢上了这部片子。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结构很是奇怪,前面一个小时是Arriaga惯用的三段式交织叙事讲述的对艾斯特拉达之死的调查,而后面一个小时则变回了单线叙事。

于是影片奇特地从一部侦探片变成了一部西部片。

真是orz。

而这部影片最动人的力量则来自后面那一个小时的承诺之旅,也是救赎之旅。

于是我们看到导演亲自扮演的本是和蔼的老牛仔面露凶光,是他近乎偏执地为了履行对朋友的承诺而踏上了漫漫黄沙。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西部片,虽然它具有各种西部片的要素,但是在美国社会不需要西部片来建构他者、统合民族心理的时候,如《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这样呈现的西部片便更加值得关注,仿佛是回声,没落已久的西部片在Jimmy Lee Jones手中再度复活,这是一部关于友情和诺言的影片,然而似乎注定一般,故事的最后这个影片的内核也被解构。

老牛仔历尽艰难,逃过警方的追杀后找到了朋友描述的墨西哥家乡,却发现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而被艾斯特拉达反复提起的家庭竟然也是虚构。

他为“友情”的坚持和牺牲瞬间没有了意义,然而他还是赋予了行动以自己的意义,为朋友的“家乡”命名,并且让杀害朋友的警察做了忏悔。

这是他行动的初衷,因为一句承诺。

然而在发现了真相之后,他仍然坚持这么做。

或者是他需要一个意义来证明自己的行动有价值,或者是他无法接受现实,于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出口——仿佛西部片自身的尴尬处境一般,当意义不存在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所以我们还是一路走走停停看看风景,后面一个小时让我目瞪口呆地看着美丽的德州和墨西哥的沙漠和山谷。

虽然那份友谊并非多么深厚,老牛仔的坚持却一再打动了我,那是承诺的力量啊,为得仅仅是一个讲西班牙语的偷渡者,交情也无非是一起骑马钓鱼和招妓(原谅我,我现在看到两个牛仔打扮的老爷们儿在一起钓鱼骑马就想到断背山……),我一直在思考老牛仔的行为动机。

然而影片的主题并非救赎,那个误杀艾斯特拉达的性无能的小青年跟道具没有什么区别,然而现在是他们的天下,那些牛仔们正如艾斯特拉达的家园一般,只存在于传说和想象之中了。

也许Jimmy Lee Jones要完成的正是对西部片的一次朝圣和回归。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308099/

 7 ) 归乡之路,承诺之旅

在2007年一月末,一个打工的农民信守承诺将死去的工友尸体带回家乡,入土为安的故事在银幕上为中国更多观众知晓,赵本山和一干客串明星用不错的演技将一个诙谐而又带着苦涩的故事演绎的笑中带泪。

其实,像这样“带尸还乡”的故事已经被搬上过屏幕,好莱坞老牌影星汤米•李•琼斯执导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便是这样一部影片,而将该片和《落叶归根》放在一起观看也成了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

好莱坞影星转行当导演的事例已经不稀奇,其中最成功的当数伊斯特伍德,而克鲁尼凭借《晚安好运》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相比之下,汤米.李.琼斯在2005年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虽然引得电影界的好评,却至今不为更多人所知。

这部电影讲述了美国德州牛仔皮特信守承诺,将死去的好友艾斯卡达的尸体带回墨西哥老家的故事,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边防巡警诺顿的救赎之旅。

在这部电影里,汤米可以说采用了近几年流行的大量电影叙事手法,如顺序中带着插叙,同一事件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多次表达,多线索叙事等等,任何一个单独提出来都不新鲜,但是综合运用,且显得驾轻就熟就显出老将的不简单之处了。

本片开始的线索很多,以皮特寻找杀害好友的“凶手”为主线,还有皮特与艾斯卡达的昔日岁月,误杀艾斯卡达的巡警诺顿的经历,咖啡馆老板娘的经历,诺顿妻子的经历,而这些线索又互相交织,充分表现着人与人之间关联的偶然和背后的必然。

皮特是一个典型的牛仔形象,外形粗犷,作风自由,同时保持着一股牛仔的热情和倔强性格。

所以,他同墨西哥来的艾斯卡达成为好友,又因为对好友一句“如果死了,请将我带回墨西哥老家”的请求的承诺而执着,甚至有些疯狂的带着老友的尸体前去寻找那片家园。

而在途中,他并不孤独,因为有诺顿相伴,当然,这不是诺顿的本意。

在本片开始时,就可以看出诺顿的生活出了问题,他显得易怒、暴躁,和妻子的婚姻也有了N年之痒,他俩机械的做爱,而诺顿甚至只能靠看色情杂志寻的快感,而其妻也只能找其它男人作乐(巧的是正好找到了艾斯卡达)。

而或许正是这种不顺的境遇,让诺顿精神紧张,误杀了艾斯卡达,又被为朋友“复仇”的皮特生拉硬拽上了归乡之路。

应该说,《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与《落叶归根》相比,共同的都有对朋友承诺的信守,皮特为了信守承诺,可以不顾法律,让常人无法理解的拉上诺顿,带着尸体在美国和墨西哥苍凉的边境上穿梭。

他在这段旅途中一直显得很平静,感情上也只有在墨西哥喝醉后想到幽会的情人时有了波折。

他的承诺之旅应该说颇为顺利,汤米显然不想通过一路上的曲折吸引观众,而更想通过这个过程来表现一个牛仔信守诺言的执着。

最后当他找到艾斯卡达所谓的破败的“家园”时,他笑了,这段在暖暖的阳光和音乐下,他和诺顿为好友修缮破弃的房屋的情节颇为温暖而感人,是的,重要的是过程,或许这里是不是艾斯卡达的真正家园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皮特可以为好友带来一个安宁的葬礼,让他也让自己的心平静。

比起《落叶归根》,本片更多出一层救赎的意义,而诺顿正是在救赎的路上行走,起初被皮特绑架强行带走后,他对皮特充满了愤恨与恐惧,但是,渐渐的,沿途他经历了苦头,也遇到了一个个曾经被他暴打的善良的墨西哥人后,他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特别在看到妻子曾经喜爱的电视剧时,他哭了,他此时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也此时才明白家究竟是怎样的概念,他最后对着艾斯卡达“家人”照片忏悔的镜头颇为动人,他的灵魂得到了救赎,皮特对他说“你可以走了”,诺顿对着他的背影喊道“你也回去,对吗?

”,影片就在这里结束,可以说恰到好处。

在叙事上,《落叶归根》显得干脆的多,直接就以赵本山带着工友尸体的归乡之路开始,同时,它也更加“大胆”,不像皮特带着好友的尸体在人迹罕至的美墨边境穿梭,赵本山是直接将工友的尸体带上路。

尽管将工友扮作醉相解决同行的身份问题和采用土方解决腐烂问题的理由都显得牵强,但是也使得故事可以进行下去。

随着赵本山带着工友尸体的沿路的归乡之旅,这部电影也带着些“公路电影”的味道,如果说《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属于直指人性的话,那么《落叶归根》更多展现着沿途的“风景”,车匪路霸、失恋的司机、孤独的要靠假死寻热闹的老人、骗钱的路边小店老板、发廊女、经历了不幸却恩爱的夫妻、卖血的妇女,可以说将中国很多现实都展现出来。

当然,它不是要深刻的揭示现实,所以更多的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却充满了中国气息,从而很容易激起观众共鸣,也让本片超越了一般意义的贺岁片的范畴。

片中的赵本山也带着一股倔劲儿,他就是一门心思要把工友送回家,他显得土而木呐,却因为善良而执着的心总能“逢凶化吉”,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承诺。

《落叶归根》很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是一种对家乡的“根”的强烈表现,在片中,一路上,主人公都遇上了不同口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为了生计离开家乡,在外奔波,而他自己和死去的工友也正是这样的人。

在春节前夕上映这样的电影,无疑更能勾起大家对回家的期待,这也为本片在观众心目中增加了几分。

最后,和《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一样,主人公实际上也没有完全将工友的尸体带回家乡,但是同样的这已经不重要,他已经信守了承诺,他已经尽力。

影片的结尾也很出色,它将背景放到了三峡工程这一引起了大规模移民的大背景下,最后当主人公找到工友的“家”时却发现那里同样被放弃,工友的家人已经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就将使得一场归乡之旅的结局带上了悖论色彩,死去的工友回家了吗?

也使得故事在最后当上一丝淡淡的沉重,却比一个大团圆似的结局更耐人寻味。

尽管故事上类似,但是两部电影由于文化差异和导演的表现意图的不同,应该说风格还是不同的,《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更多直指人性的东西,而且也带着西方此类电影常有的宗教色彩,加之壮丽而苍凉的西部背景,使得整部影片的基调有些压抑。

而《落叶归根》更多乡土气息,片中更多喜剧元素,整个归乡过程显得波折不断,热闹非凡,却在其中又不时点睛性的引出淡淡的苦涩,喜剧性的展现着一些沉重的内容。

两部影片都不看重结果,重在过程,但是前者更多展现心灵的过程,后者更多展现路途的实际过程,但是殊途同归,都将一段承诺引发的不寻常事件表现的充满了戏剧性。

从个人来讲,我认为《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显得更有味道,值得细细咀嚼。

而《落叶归根》的本土性则更让我看着有感觉,特别它在喜剧色彩下的现实主义风格令我印象深刻,没有《疯狂的石头》那么夸张,却依然不失黑色幽默的意味,作为2007年的首部国产大片,《落叶归根》开了个好头,让人在不时的笑声中感受到了“一诺千金”的感人力量。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cd945082ad4aa950b7b82cf.html

 8 ) 艾斯卡达的身世?

到最后,老牛仔终于找到艾斯卡达所指的地方,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名字,而且,照片中的女人不承认是他的老婆(当初我会怀疑是不是她不想承认),就连村里那个所谓经过村子的人都认得的大叔,也说不认识他。

究竟艾斯卡达说的是真的吗?

如果不是真的,他为什么要骗老牛仔?

真的搞不懂。

而影片到最后也没有讲清楚。

 9 ) 牛仔的回望

(2009.08.10) 这个世界有时候疯狂得需要一些牛仔精神来维持。

与众不同的西部片,从进入神秘云层下的大峡谷开始,一切都变得教人深省。

在片中,Pete宛如一个上帝,执行正义,支配生死,但同时这个“上帝”也摆托不了落寞时刻。

当看到他放下电话听筒后寂寞的背影,真是让人心碎。

而对小Mike来说,这种“赎罪”方式或许是导演特意安排,让我想起片中那个喜欢墨西哥电台的笃信上帝的瞎老头,一开始的欲死,最后悔悟之下的不再想死,或许他已找到了自己真正生存下去的价值。

我一直很喜欢Mike戴着手铐和墨西哥女人们围坐在一起剥玉米的画面,觉得很精妙。

体验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能大彻大悟,人性的缺失与填补随着艾斯卡达的三次下葬渐渐发挥得淋漓尽致。

 10 ) 救赎别人也在救赎自己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老帅哥汤姆·李琼斯首部自导自演的一部关于救赎的高分电影!

该片取材于同时间段美军在墨西哥边境的误杀事件,跟国产片2007年赵本山的《叶落归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有人说后者涉嫌抄袭,但其实这都不重要,每个人在救赎别人的同时也在救赎自己!

三次葬礼,三场救赎:①警长在追捕老李的路上,明明有机会射杀,却在关键时刻放弃了;②老李在那个边防巡警逃跑的过程中,也是可以开枪射击的,最后还是放下了枪;③那个盲人老头,也是没有告诉一路追捕的巡警老李的去向!

《艾斯卡达的三次葬礼》短评

#24北影节 缓缓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父女关系对我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大家一起坐下来看电影那一刻,竟然有点感动

6分钟前
  • 刍狗
  • 力荐

11th@14th bjiff@北京坊。俄罗斯公路片。中间放电影认识骑摩托车男孩那段睡着了一会儿。颗粒度很高的真电影,像是我猜测的白内障患者眼中的世界,模模糊糊枯黄灰蓝的调子。风景美。海边气象观测站和退潮死鱼画面对我来说是种奇观了,盯着画面仔细地看想把它们深深印在脑中。出现的三个女人加摩托车男孩的背部都很美,薄薄的脂肪加标致的肩胛骨。中间看男主轮廓隐约跟普丁一个模子嘛,又走神想了一下欧亚大陆最标致的元长相在中心而中心是哪里这个问题,从中心往四周人们五官和轮廓脸型都开始逐渐变化。警察打人那段不喜欢,似乎在自我强化野蛮性和非文明性。男主好有魅力。为啥父女俩不多说点话呢。最后字幕出现了摩尔曼斯克,似乎是拍摄于那里。

11分钟前
  • annie
  • 还行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14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17分钟前
  • 阿泽
  • 推荐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19分钟前
  • OM0WO
  • 力荐

3.5

21分钟前
  • dama
  • 还行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23分钟前
  • 发声障碍
  • 推荐

摄影好美,演员表现力太强了!没什么情节,但油画一样的画面,纪录的却是凛冽的破败的没有希望的东欧

26分钟前
  • 过桥米线🍜
  • 推荐

北影节英嘉

27分钟前
  • emanon
  • 推荐

抱着镭射灯让整间车厢不那么空旷,打开投影机让整座小镇不那么单调。卡车司机游走在寂寞的公路和泄欲的黄碟里,后面骑摩托车追上来同样孤独的灵魂。我跟父亲同在车厢里却无话可说,父亲和我都发生艳遇却都不快乐。前面鱼疫绕路,我们像风车园里的扇片。把母亲的骨灰撒向大海,也把自己的寂寞留在北方。

29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尽管经常跑电影节 但也觉得本片… 挺没意思的。两星给风景和故作深沉的长镜头。

34分钟前
  • momo
  • 较差

电影是好的,但不能在蹦完迪的第二天看。

37分钟前
  • ninamonroe
  • 还行

#2024北影节第一站

40分钟前
  • 夏冬
  • 还行

萧条冷冽的公路片 父女 母亲的骨灰 松散的叙事与冷静克制的长镜头

42分钟前
  • tidewater
  • 推荐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43分钟前
  • 华北平原
  • 推荐

2024BJIFF 不失为一种末日

47分钟前
  • 一颗苹果
  • 推荐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52分钟前
  • 千禧龙骑
  • 推荐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53分钟前
  • Hello孟.
  • 还行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55分钟前
  • 热爱电影的人
  • 还行

影片像是一个摄影集

56分钟前
  • OKei贴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