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双面玛莎

Martha Marcy May Marlene,迷懵梦寐(台),玛莲邪教离魂曲(港),玛莎·玛西·梅·玛琳

主演:伊丽莎白·奥尔森,克里斯托弗·阿波特,布拉迪·科贝特,休·丹西,玛丽亚·迪齐亚,朱莉娅·加纳,约翰·浩克斯,路易莎·克劳瑟,莎拉·保罗森,亚当·大卫·汤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双面玛莎》剧照

双面玛莎 剧照 NO.1双面玛莎 剧照 NO.2双面玛莎 剧照 NO.3双面玛莎 剧照 NO.4双面玛莎 剧照 NO.5双面玛莎 剧照 NO.6双面玛莎 剧照 NO.13双面玛莎 剧照 NO.14双面玛莎 剧照 NO.15双面玛莎 剧照 NO.16双面玛莎 剧照 NO.17双面玛莎 剧照 NO.18双面玛莎 剧照 NO.19双面玛莎 剧照 NO.20

《双面玛莎》剧情介绍

双面玛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双面玛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曾入围2011年圣丹斯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影片在圣丹斯公映后备受好评,被认为是2011年的《冬天的骨头》。 年轻女孩玛莎(伊丽莎白·奥尔森 Elizabeth Olsen 饰)曾误入邪教,被教主帕里克(约翰·哈克斯 John Hawkes 饰)洗脑,并以宗教仪式的名义“被强奸”,好不容易才逃脱邪教控制得以脱身。随后她找到姐姐露西(莎拉·保罗森 Sarah Paulson 饰),和姐姐与姐夫泰德(休·丹西 Hugh Dancy 饰)开始了新的生活,并对过去失踪时发生的事闭口不提。在日复一日的看似正常与平静的生活里,玛莎努力忘记不堪回首的过去。但邪教组织的生活如噩梦般在玛莎脑海里挥之不去,她感到恐惧和不安,甚至开始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幻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温德米尔儿童福尔摩斯先生生日乐园危情拯救绝密使命古宅老友记第三季包青天之诡墓空棺愤怒小队第零章明天之前魂断云香阁黑色弥撒僵尸国度第四季衰落与瓦解瓦舍江湖假面骑士卌骑军号密码雪豹之暗战天机危机边缘第三季朱古丽叶黑暗资产穆桂英挂帅破天门电影社会主义疑犯追踪第二季狼皮之下3年8班实验品家庭Healin'Good♥光之美少女梦想的小镇心动不已!GoGo!大变身!!寄宿学校之六少年侠影仙踪东北青年之冒牌富豪

《双面玛莎》长篇影评

 1 ) 有关邪教忽悠众教徒的手段

今天又重新看了遍《双面玛莎》。

第一次看是因为被海报吸引,第二次,则纯粹是因为电影本身。

      其实这部片主要讲的就是一个逃脱了邪教的女孩儿之后的生活。

可是邪教的印记太过深刻,以致于玛莎经常把现实和过去的虚幻相混淆。

不过也正因为此,我们才了解到玛莎这一两年来的生活。

电影虚化了事情的开始和结局,包括玛莎为什么会误入邪教,或者她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相反,电影强调的是玛莎的心理和经历。

最近看了部心理学的书,里面碰巧也有讲邪教的章节,并且提到了邪教的几个常用手段。

神奇的是,电影里也有共鸣。

     一、隔绝的世界       玛莎他们生活在一个小庄园,白天做点农活、聊天、唱歌,晚上休息。

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世界,自给自足。

在邪教的那两年中,她甚至没有跟她姐姐联系,即使她们都住在纽约,即使她姐姐结婚了。

      正是因为隔离,就算她们行为诡异,也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

所以穿的衣服很不伦不类,所以习惯每天只吃一餐,所以游泳的时候不穿衣服。

     二、屈辱的入教仪式       电影里并没有明确的入教仪式,但是女教徒在真正加入组织,应该是算做被弓虽暴之后。

其实最开始女孩儿们的反应都很正常——哭泣。

可是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另外一个资深女教徒,说:我们不能这么自私,只想到自己,而且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的。

于是玛莎笑了,和那个宽慰她的女教徒笑成一团。

      自我辩解总是很能起作用,尤其是当其他人都一样的情况下,一件明明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突然就觉得理所应当了。

     三、鼓励       刚刚进入庄园的时候,帕特里克(邪教头子)为她写了一首歌,一首只属于玛莎的歌。

      其实大家都会从新教徒成为老教徒。

玛莎呆久了,新教徒的安抚工作就是她的了。

这时候,她的角色是teacher和leader。

自豪感和认同感油然而生,他们便更信奉着组织。

     四、温水煮青蛙,不断挑战个人底线       帕特里克真的是个很有计划性的人,懂得怎样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接受自己的“另类”价值观。

当他教大家射击,先是从射击玻璃瓶开始,再到杀死小动物,大家都觉得新鲜刺激。

于是他又带大家去偷窃甚至杀人。

好在玛莎还是有自我底线的孩子,她心里终于产生了怀疑,最终产生了逃跑的念头。

      那么其他人呢?

没有。

教徒们似乎都觉得这是正常的。

      当时玛莎跑出来,是有人追了出来的,却没有把玛莎带走。

除了因为周围人太多,我觉得更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他们有把握玛莎最终还是会回去。

显然,他们的把握是最后得到验证的。

改变了玛莎所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她与外面正常的世界格格不入。

玛莎也曾想过放弃,也曾给邪教打电话。

可是在电话打通的那一刹那,玛莎犹豫了。

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没有多说一个字。

      片子的基调无疑是压抑的,可是却从中看出了阳光的部分。

      不得不说玛莎对改变自己做出的努力,也不得不说姐姐在玛莎生活中的重要性。

虽然姐姐对她的事情一无所知,虽然姐姐最终也没有成功地帮助玛莎摆脱邪教的阴影而不得不求助于医院,可是玛莎靠姐姐的帮助才让她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

是姐姐将她拉回了现实世界,教给她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告诉她应该穿漂亮舒服的衣服,游泳的时候要穿泳衣,要注意私人空间,要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等等。

      正如片名:Martha是她本名,Marcy May是邪教老大称呼她的名字,Marlene是她邪教接电话用的名字。

中文译名双面玛莎也挺好,因为电影不仅想展现的是邪教和人性的斗争,也有玛莎自己内心的挣扎。

 2 ) “双面”的坐标参照系

提纲挈领的说,玛莎的双面性要参考她两年前与现在的坐标参照系。

这正是电影双线叙事想要齐头并进的参照和对比,玛莎受邪教洗脑、身体无条件的共享与奉献、恍悟组织的残虐、求助姐姐帮助后展开的田园牧歌式和中产阶级式生活对比,只不过前面经历的林林总总是在这种生活参照中通过插叙、补续、交叉蒙太奇的手法娓娓道来。

电影里这种两个场景与时空的交叉蒙太奇用的很引人注目(比如一处的起身动作、一处跳水动作、做饭时叫错名字、碰到腿时的反应),这些急促不安的交换场景凸显出玛莎的自我认知、精神信仰的盲动性,这可能也是“双面”在精神领域的意指。

她一方面因为看到邪教的残暴,想要摆脱;一方面又把主教的精神教诲当成金玉良言,并且用这种“淡化身外之物”金科玉律无视中产阶级个人奋斗的普世价值观。

从这层“双面”上来看,正是因为世界观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才导致玛莎那样痛苦的承受现在与过去的夹击。

这种夹击在聚会上达到高潮,但是压抑的情绪在电影里俯拾皆是。

这很容易想到《忧郁症》,同样是情绪极端化不稳定的妹妹,同样是关心妹妹自身也无助的姐姐,同样是在聚会上将压抑与忍耐一触即发,只不过《忧郁症》在后半部分姐妹的性格因为灾难发生偏转,结尾比过程更明朗化。

而《玛莎》的戛然而止,还是给人一种路远马亡的迷茫。

电影完全使用自然光,手持摄影和长镜头的配合使用在森林戏中很有自然美感。

以前我倒是很期待里面的邪教戏份,可是看完我都不知道这能不能被称作邪教,毕竟拍的是那样田园牧歌。

 3 ) 像悬疑片一样。。。

不断的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切换,导致每次一切换镜头都得好好判断一下这是过去的情景呢还是现在的。。。

玛莎受着精神折磨的过程描绘得很详细,虽然有些我也没看懂,比如她砸车那里。。。

玛莎身上的淤痕告诉我们她是被殴打过的,但其实我们只看到她在偷吃的时候被打了一耳光,除此之外没看到太暴力的镜头啊,总的来说农场主都是以较温和的态度来帮女孩们洗脑的。。。

镜头处理的不错,尤其是在快结束的时候,玛莎坐在车后座,夕阳从她身后照过来,玛莎整个人笼罩在一圈金红色的光中,衬着她木然又清澈的眼睛,很美丽。。。

 4 ) 即使在无助也不要轻信他人!

这片子深深震撼了我 一个无助的 绝望的女孩 边缘徘徊着 然后一群看似善良的人们接纳 关怀了她,但更可怕的深渊等着她!。。。。。。。。

我讨厌最后的结局 不管最后出现的人是玛莎幻想的也好,真实的也罢,它时刻提醒着我们 你曾经做过的噩梦会一直如影随形 ,,,这种强烈的暗示太他妈可怕了!!!!!!!!!!!!!!!!!!!!!!!!!!!!!!!!

 5 ) 一些疑问

#双面玛莎#看之前,以为 这部电影应该是讲一个很厉害的“玛莎”,看来片面欺骗了我。

所谓的双面 其实是双线叙事,将玛莎过去2年间在邪教的生活和逃离邪教被姐姐安置在家的生活穿插呈现在我们面前。

玛莎有时分不清过去和现在,身为观众的我们也被导演很多毫无预兆和线索的切换镜头弄得分不清这是玛莎的过去还是现在。

前半部分还不错,逐渐清晰明朗,后半部,有些细节我看了几遍 还不甚了了。

感觉导演掩盖东西过多了,以至于有些细节一头雾水,有些情节没有交代。

比如,那辆车 应该是邪教组织成员的,可为何停在 她姐姐家附近?

,如果算上 她晚上听到的房子的声音 是不是意味 这邪教的成员找到了她家?(她曾问姐姐住的地方离邪教组织哪里有多远,而她姐姐也曾听到房子的声音,证明这声音不是来自于过去的记忆或者幻觉)第二,她为何逃走?

她原先如此崇拜听从邪教头目的话,为何会变得如此害怕她(姐姐party的调酒师只是长得象邪教头目居然令她歇斯底里;她以为头目在摸她,一脚把她姐夫踢下楼梯),还发生哪些导演未交代的事,她为何有伤?

第三,最后的那小伙子是怎么回事?

 6 ) 给曾经迷茫和绝望的自己

喜欢看玛莎清澈的眼睛。

有时候也会想不通自己一直所为之奋斗的所谓的成功到底是不是对的。

但人总归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如果你的价值观与所有的人不同,你就是错的。

就无法融入。

就会被所有的人批判和指责。

甚至会送你去改教,最终让你和他们变成同样的鹅卵石,他们才会善罢甘休。

但那种利用你迷茫的向善的心灵而达到自己更卑鄙邪恶的目的人还是可耻到极点,应该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浇上汽油烧完了再拿去喂蟑螂。

迷茫不是错,但悲哀的是被人利用。

痛苦不是错,悲哀的是伤害了深爱自己的最亲的人。

引导其他和当年的自己一样无知的人走自己走过的罪恶的路,是一种报复。

终于有人和自己一样了。

终于自己不是最惨的那个了。

原来当年的自己,竟然是这副狼狈的模样。

我经历过的,你也该同样经历,才会有人理解我的感受。

当自己的痛苦,无法倾诉,无人可以理解,心里的悲愤悔恨却又无处发泄,那种歇斯底里,却被认为是脑残。

在旁观者看来,只是个普通的剧情而已,能给予的,只有同情和怜悯。

但那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无助和绝望,只有当时的自己才会理解。

只有让时间和新的经历填满大脑,让自己平静下来,等慢慢的能够客观的,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来思考的时候 才会走出来的吧。

 7 ) i don't know

非常让人恶心的东西。

首先这个恶心的故事的开端就非常弱智,玛莎进入那个组织的时候,是上大学的年纪【玛莎和姐姐一起在他姐夫开的船上有提到】。

所以我就非常难以理解和接受,一个那样年纪的人是如何就能相信了那个组织的“信仰”那个组织的信仰是这样的:【顺序按影片叙述排列】1、我们要分享自己。

就是谁有性需要就跟谁交合,性滥交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被头儿操了,你该高兴啊。

2、被组织的头儿破处是净化自己的第一步,被操了就开始排毒了,请注意是“净化”和“排毒”。

还就加上了一句,“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3、头儿的言论就是圣言,什么事儿都得听他安排。

4、在所谓的农场步入正轨之前,让成员们打电话跟父母骗钱,来满足组织的需要时应该的。

5、我们是息息相关的,你要相信我(这里的我是头儿)。

然后就问,你相信我吗,答,“信”,“那你就证明给我看”6、泯灭怜悯之心,学会残暴和杀戮是对的(具体台词不记得了)7、偷盗、入室偷盗,私闯民宅,杀人和入室杀人都是对的。

8、死就是最纯洁的爱。

(这句台词我记得)9、你就是导师和领导者,你不需要生活,你只要存在就可以了。

10、头儿有了上诉的狗屁思想是一种优越,他为了我们才成为我们需要的人,领导我们。

我非常不能接受,一个那么大的人你是吃shi长大的吗,居然就那么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你强奸了我,我相信你,我谢谢你,以后谁想操我就跟我说一声,我们要分享自己嘛,这样的狗逼信仰。

还有一点很傻逼,就是玛莎逃出来了,为什么?

看到玛莎跟姐夫说你的生存观是错的,并重复了那个狗逼的信仰的内容,我就不能理解了,玛莎信奉着傻逼的信仰逃离到充满错误观念的世界来?

我去!!!

能说得通?

就好像我呼吸着空气,所以我跑去吸氯气,我爱着空气,但我去吸氯气了。

那影片想说什么。

不要相信傻逼的信仰?

不要离家出走?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还是论人生观和另类思想主义者?

i don't know这部影片充满了虚张声势的“深沉气氛”和弯曲扯淡的故事背景。

因为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不损害别人的前提下。

所以对于剥夺自由和思想的权利,还披上爱和自由、纯洁的外皮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横加打扰的狗屁恶心的信仰,我只想说,caonima。

 8 ) 一颗灵魂的挣扎与羁绊

邪教给她的更多的是身体的自由 她裸泳 滥交 射击.在老男人Patrick身上.她感受到了亲人给不了的某这种存在感 尤其是他喜欢打着欣赏与尊重的幌子利用她 其实玛莎真的是一个Tutor么 不 她更符合姐夫口中无一技之长的人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久 也至于她部分地失去自我 她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归园田居般的Exist而不是和姐姐一样过中产阶级的生活 但同时 她并没有失去良知 以至于她和姐姐生活在之后不断地被回忆的碎片折磨 同伙们抢劫和杀人给她带来深重的羞耻感 她内心深处知道Patrick的行为是错的 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做了帮凶 害着下一个跟她一样的年轻女孩 她缺失的是亲人的爱和尊重 她无法忍受邪教的控制 找到了从不联系的姐姐 可后来当姐姐一家要送她去医院时 她又开始怀念过去被控制的生活 她强烈地挣扎着 可最后的结局也只是从一个深渊被推向另一个深渊 没有人懂她真正经历过什么其实她只是需要关爱姐姐虽然爱她,但是缺乏真正的尊重。

我也觉得她姐姐像她说的“will never become a good mother"。

画面和光线有种清新而不加修饰的美,如同女主角迷离而不食人间烟火的眼神。

虽然女主角比较稚嫩,但已具备了年轻时斯嘉丽.约翰逊的范儿。

John Hawks功力很深,特别是那句”U r my favourite."Chills me.电影总体来说给我《可爱的骨头》差不多的感觉,冷峻深刻中带点小清新。

 9 ) 1Q84

电影其实说了挺多事。

1。

为什么活着。

为了自己?

为了别人?

2。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样算近,怎样算远?

marcy may无法判断和周围人之间的距离。

而她姐姐就可以了么?

她姐姐其实只是麻木的活着:将希望寄托于一些事,将不顺心归咎于另一些事。

但是麻木的活着要简单很多,而且不会受到质疑。

3。

宗教。

国内兴起的基督教团契其实和这个农园所抓住的人性的弱点是一样的。

在长期被忽视之后,如果一个人(更有效的是一群人)拿起吉他,为你弹一首歌。

你所感受到的那一丝温暖绝对会让你找到归属感,并愿意奉上自己的全部。

4。

I don't need all these things,如 Into the wild里所说的那样。

可是如果没有了这些things,结果就是要么寄人篱下,要么回到农园。

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么?

介于这两者之间的。

marcy may能不能找到电影中没有给出答案。

反正我至今还没有找到。

 10 ) 别样的田园牧歌

《双面玛莎》是一部惊悚剧情片。

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斩获最佳导演奖。

电影讲述的是女孩玛莎(Elizabeth Olsen)在一个邪教组织中生活了两年,终于从领导人帕特里克(John Hawks)手中逃出,她来到了自己的姐姐露西(Sarah Paulson)和姐夫泰德(Hugh Dancy)的家里,为了抓紧这唯一的救命稻草,玛莎拼命的迎合姐姐家中产阶级风格。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玛莎的邪教记忆使其愈加的孤立,并且渐渐走向偏执的崩溃地步。

看电影的时候,逐渐感觉到的不安,以及渐渐袭来的阴郁,都让这平静下的惊悚显得格外瘆人。

双线叙事的手法让人一边看到邪教组织田园牧歌生活中的残暴的波涛暗涌,一边看到中产阶级生活中的情感的隔阂疏离。

玛莎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一直游离在两者之间。

除了双线叙事,导演还刻意运用了插叙倒叙等多种手法,让观众一点点看清故事的真相,慢慢了解到邪教组织奸淫少女、残害人格、暴力犯罪的丑恶面目,也逐渐为玛莎在姐姐中产阶级新生活中越来越诡异紊乱的举止担心恐惧。

这种陶熏渐染的情绪带入手法造成了强烈的压抑感,导演算是非常沉得住气格外不动声色了。

最终邪教组织田园牧歌的美好外壳分崩离析,而玛莎的人格也最终分裂崩溃。

片尾的开放式结局既有点恐怖又十分耐人寻味,那种恐惧感似乎给人感觉依然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Elizabeth Olsen在片中饰演玛莎,表现可圈可点,因此多家媒体预言她会通过此片提名奥斯卡奖。

这部电影实际上是她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伊丽莎白的姐姐正是美国著名的“奥尔森姐妹”。

影片在圣丹斯上映时,曾被称作2011年的《冬天的骨头》,有趣的是,两部影片的男主角都是大器晚成的John Hawks,John Hawks在电影中饰演邪教头目,是玛莎恐怖的源泉。

John Hawks把这个头目的形象演得十分出彩,阴险、冷峻、深不可测,一边奸淫少女,又一边引导她们走向暴力、变态的歧途。

John Hawks很适合这个角色,这个削瘦的男人经过多年磨练,终于释放了深不见底的功力。

说到邪教电影,今年的《红色之州》也涉及,但是相比《双面玛莎》的安静冷漠,《红》显得过于闹腾了。

而《双面玛莎》中的农民公社般共产生活,又多少让人想到去年的《狗牙》,一样的荒诞变态,《双》却少了那么些政治隐喻,多了些人性的挣扎。

电影不仅想展现的是邪教和人性的斗争,也有玛莎自己内心的挣扎,自己对于自我归属的再定义。

正如片名:Martha是她本名,Marcy May是邪教老大称呼她的名字,Marlene是她在邪教里接电话用的名字。

最后说下,导演全程拍摄都用的自然光,没有额外补光,所以不管电影里有多少凶恶,但至少看上去很美。

《双面玛莎》短评

阴冷而内核强硬

7分钟前
  • 三十
  • 推荐

简直像是专门拍给新人练技术的。关于邪教,给出来的东西比1Q84还少;关于教徒或前教徒的描述,也不具备什么建设性。

9分钟前
  • 二手名侦探
  • 还行

我看的内容怎么跟豆瓣剧情简介不一样?!和休丹西谈婚论嫁的那个不是玛莎的姐姐?!凌乱了

13分钟前
  • lovepink
  • 较差

谁写的剧情简介呀一点都不沾边好吗!!!

17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还行

談不上喜歡這部電影,意識控制的電影老是常出現,邪教的禍害已經不是新鮮的議題,所以只好聚焦在自身的問題上。讓主角遊走在虛幻與真實世界之間,產生了意識上的改變。的確電影的剪接是做得不錯,女主角也做到了掙扎。但始終議題還是有點out,不算震撼。

21分钟前
  • Dorothy
  • 还行

挺压抑,不想看下去的电影不是好电影~

25分钟前
  • 尔黑我!
  • 较差

安静的田园加湖边别墅里的双线叙事一直透着阴郁,邪教真可怖,分裂真纠结,阴影难以摆脱,外加这个开放式结局,能不能给我一点安全感啊。。。

28分钟前
  • 七月
  • 还行

诡异,晦涩,分裂!

33分钟前
  • RockRoger
  • 推荐

邪教头目居然是一个乡村民谣好手

35分钟前
  • A梦
  • 较差

玛莎的肉体是全篇最吸引人的地方,结实的肉感,老美盛产这种类型的

40分钟前
  • ButtMan
  • 还行

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姐姐。

45分钟前
  • 拜访者
  • 推荐

除了摄影不错外,很有硬伤。

46分钟前
  • 春暖花开
  • 还行

超级无敌大闷片,节奏慢到只想快进。但双层线索的剪辑非常好。

50分钟前
  • zonovo
  • 还行

镜头不错。剧情简介全错,还有,这个68公社的事儿和共产主义有个毛关系?餐桌上变脸是亮点,丫表情很有趣

55分钟前
  • 徐徐
  • 还行

洗脑失败案例观察。

56分钟前
  • 无非
  • 推荐

挺好的,不至于像豆瓣评分那么低,奥尔森小妹演得好,画面美,结尾似不俗又很俗,但我喜欢。农场邪教之类的是百分之百在隐喻曼森家族吧。

59分钟前
  • Judy
  • 推荐

"I want to go to France and existe." 然后法国人笑了……

1小时前
  • chee-ssy
  • 较差

影片通过隐射某类宗教信仰带来的问题,着重刻画了人性在信仰以及是非观上的挣扎,导演用一个模糊的邪教作为背景,用玛莎逃离后的恐惧、存在感的迷失去具体表现,不涉及政治隐喻,更多的是内心的挣扎面。但哑然而止的结尾造成影片生硬的断裂感,就像有人突然拔断了你的电源一般叫你错愕。

1小时前
  • Violette
  • 还行

La fuga di Martha.

1小时前
  • Kovin
  • 较差

其实觉得在经历一系列折磨之后玛莎应该让姐姐带自己去看心理医生的。

1小时前
  • 七十三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