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圣都,一个庞大且阳光普照的繁华都市,充满了自我救赎的大师们,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裂带就在此地。
迈克是一名消防队员,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日,圣安德烈斯发生强烈地震,迈克的老婆、女儿,均被困洛圣都。
为了营救自己生命中的两个女人,迈克驾驶救援直升机前往洛圣都。
在圣安德烈斯救下了老婆之后,并一一完成了偷车任务、死斗任务、偷飞机任务、偷船任务以及快艇竞速后,迈克和老婆终于来到了洛圣都,找到了女儿及准女婿。
一家人幸福的生活了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莱斯特在这次大地震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利用科学技术,成功的预测了大地震,拯救了上万人的生命!
但凡有点大场面大灾难的电影中少不了华纳兄弟的一脚,可见他们爱极了灾难中反射出来的世道人心。
实际又有几分真实,见仁见智吧巨石强森还是硬派的不行,子弹打不透,这次又向我们证明其实天灾也灭不了他。
不仅如此,本片中在灾后城市中自己穿梭,在海啸中冲浪的本事,不是一般人能演得出来的。
我很好奇这种主角光环是不是现实中与生俱来的。
论片子也就那么一回事,中规中矩的剧情,虽然老套但起码还能看得下去。
逆天的剧情设定在看了这么多年好莱坞科幻片其实也无力计较了。
倒是片子所极致宣扬的美式英雄主义忍不住想多拌几嘴。
原谅我强行把本片抬高到人道的视野,可无论怎么看,拿公司的救援飞机去完成自己的一己私怨是不是有点太过了,一架直升机好歹能救小十人没问题,结果却成了主角完成主线任务的载具,后面的船,中间的车,原本都可以救更多的人,硬是为了宝贝大胸女儿全然不顾,做了这么多年救援人员的所树立的社会道德也随影片一同末日崩塌了。
当然我也知道影片所想向我们阐述的是家庭小品剧般的温馨,非要以家庭为圆心去看的话也无可厚非,大制作大场面也值得票价,即便我并没有选择花这份钱。
作为一个从名字来说就明摆着要去影院给你看效果的片子,《末日崩塌》还是做在了平均水准之上的。
不论是胡佛大坝的炸裂,还是高楼的倒塌,或是直接撕开金门大桥。
看起来都很爽。
而在剧情套路上,依然是中规中矩的修复家庭模式。
面临婚姻破裂的老爸救回娇妻,修复感情,再营救女儿,抚平此前的丧女之痛,最后一家人皆大欢喜,还包邮送个女婿。
这样的剧情对于好莱坞的编剧来说,似乎已经变成了行活,类似的影片简直多到堪比“一万种死法”,只不过换到灾难片你,我们是看主角是怎么不死的罢了。
经典戏剧模式的套用当然不能成为其被批判的由头,但可能真的是一种桎梏。
《末日崩塌》在对经典模式的纯熟运用之下,还是有一些小小心思的。
我说的并不是女主们的身材有多么好,虽然她们的确很惹火。
(╭(╯^╰)╮)它的小讨巧在于加重了女性的戏份。
片中辣妈和女儿除了尖叫和贡献颜值之外,有了更多的自主行为。
辣妈救女时刻开着游艇撞大楼霸气侧漏;女儿则化身紧急逃生小能手,担任小团体领导人,带领打酱油的小白脸边逃生边谈恋爱,最终走向生的光明。
视觉效果是本片的最大看点,也的确做得用心料足。
在强森饰演的男主和妻子的叙事线里,高楼飞机营救、游艇追赶海啸、双人高空跳伞、坠机式降落都让人印象深刻。
多次使用的大幅度推拉长镜头,以一种纪录片般的身临其境让高楼下陷、海啸扑面的体验感成为观众肾上腺素飙升的最佳因子。
而两人也在数次的生死关头中重新找回了彼此——都开着直升机去塌陷的高楼顶上救你了,这都不复合整个好莱坞都得炸掉了。
而在女儿和小白脸的叙事线里,几乎是杰克和露丝的现代版。
一面之交后的相互营救,在之后的过程中反而是女性大放异彩,给大家普及各种急救灾难常识。
当最后这条线和父亲的线交汇时,则一定需要用父亲救出这个女儿的苦情方式,来抚愈他心中失去上一个女儿的空洞。
对于科学家的叙事线,一方是是对整个影片提供理论解释,另一方面,也是本片的最初起源。
“圣安德列斯断层”在 1906年引发的地震中导致旧金山8成建筑被毁,3000多人死亡,30多万人无家可归。
所以片中教授所说“重要的不是会不会发生地震,而是什么时候发生地震”是真实的科学恐慌,也正是这种恐慌让影片在影像之外,附带存在了一丝可能成真的恐惧感。
比灾难更为恐怖的是人类面对灾难时刻的恐慌情绪:猜忌、贪婪、软弱、对生的渴望和死的畏惧在自然不可抗力下被无限放大。
但《末日崩塌》并未对这种阴暗面和劣根性过多着墨,也就像高大全主旋律的结尾一样,导演或许还是有着乐观和光明的态度吧。
对末日抱有狂欢心态,大抵是因为当下太过舒适,又或许是平日里我们都戴着面具生活,不能完全释放出自己的感受,末日则能让一切规则被推翻,任何的情绪都可以得到释放。
就像片中男主吐露自己丧女的伤痛一样。
而没有末日的我们,带上一桶爆米花,去电影院用体验代入一次末世,也是一种宣泄的途径了。
首先赞下特效,没话说,特效公司绝对是顶级的,可惜镜头运用的不好,这样的题材在3D的效果下明明可以有好多场景更震撼的,感觉就是看不看3D的差别不大。
然后是剧情。
除了俗烂以外,这么说吧,编剧“巧妙”地帮男主避开了所有的道德负担,可惜主角的形象还是光辉不起来。
1.男主前妻在房顶获救的场面,幸好房顶只有她活着,不然男主就要面临第一个道德危机了。
后面有无数这样的巧合,男主完全没有需要抉择的时候。
2.男主偷车,为了让男主偷车的行为合理化,车主被设计成了趁乱从商店搬东西的贪婪小人,合理了么?
我已经开始呵呵冷笑了3.前期男主前妻的土豪男友弃男主女儿而去的情节其实挺符合人性的,可以说是本片亮点,可惜狗尾续貂,中期给土豪男友硬加了一笔使其彻底成了反面角色,然后再后期被集装箱迎面拍成大饼,完成了一次报应循环...4.本来急着找女儿的男主找到飞机后突然开始跟前妻回忆人生,一回忆就是5分钟,尼玛先飞起来再回忆能木能!?
铺背景非得在这个时候铺?
5.男主女儿溺水了怎么救都救不活,救了5分钟,在场的人都绝望了,又被男主按了两下胸,终于醒了,我心里在想“尼玛终于TM醒了墨迹个蛋啊你还真敢把她给写死?
”6.小强5人组站在一起眺望灾后的城市,男主一边装逼地整词儿"what do we do now" "we rebuild",一边是旧金山大桥上的美国国旗配合地迎风展开,我简直一口老血喷出来还有就是男主前妻实在太丑,还不停地拉特写,每拉一次我都想骂一次。
看油管的时候老是跳这片的广告trailer,第一个场景就是这娘们从废墟中爬起来,我当时就想说啥片女主这么丑,一看正片,次奥真的是丑比trailer还丑
看预告片的时候本打算弃了,都已经不知道用了第几次的故事情节,花着钱看主角们絮絮叨叨的演知道剧情的故事,让人昏昏欲睡,还不如在家躺着看IPAD,要不是好丽友看后大力推荐,就这么错过。
这是一部性价比很高的电影,就是你花的票钱绝对对得起你看到的特效数量,电影院看的就是效果,导演就给你从头到尾的特效,诚意满满,钱没白花。
末日崩塌作为一部正经的灾难片,创意上并没有什么新意,毕竟基于圣安德鲁断层作为一切灾难的展开,地震,海啸,火灾之类的全部源于地壳移动,没有天马行空的陨石撞地球,或者世界冰封病毒灾疫,有的仅仅是一次次的地震。
不过作为局部加强版的2012,这部电影还算比较合格,几个视角下遭殃的美国西海岸,演绎出一出温情戏…尽管,是那种看到开头就猜得出结尾的那种,主角一定有个不完整的家庭,而且和妻子女儿闹矛盾,还要有一段黑历史作为后期的转折点,妻子的新丈夫必然是个道貌岸然其实腹黑的反面角色(严格说起来不算什么坏),所以这部电影就是看特效了,剧情只是为了串起故事罢了。
大波妹是城里某救火队长的亲女儿,为什么说亲女儿,因为她继承了父亲健硕的胸肌和一身开挂技能,而此时父母恰好陷入情感纠葛,母亲已经打点行李准备和某视高楼大厦为亲女儿的高富帅喜结连理。
大波妹从心底就不怎么待见这个屌得不行的新父亲,于是在父亲的公司一个娇羞便勾搭了青涩的小男生,小男生害羞得很,喝个咖啡都要撒西服上,大波妹一看,合格,这个无脑小男生一看就是个情种。
于是偷偷留下个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电话就走了。
然后地震啦,轰隆轰隆~大波妹被困车内,新父亲不出所望弃车而逃,还好大波妹早就布好锦囊妙计,被迷得五迷三道的小男生拉着毛都没长全就要撮合哥哥和大波妹的弟弟一块营救大波妹,在千辛万苦的尝试后,小男生终于发现,原来还有千斤顶这个神器,于是几人高高兴兴逃了出来。
信号塔倒了没法给家人报平安,没关系,大波妹可是开了挂的,跑到唐人街搜刮一下就能打电话了,顺带还找到了关键道具,激光笔。
联系上在飞机上缠绵的父母,大波妹心里偷偷一笑,总算你们俩要重归于好了,不过还要加把柴,爸爸,快来接我,要去高地啊,就去咱一家人上次拍照的地方吧。
不过走两步发现那个地方起火了,大波妹一边伙同两人从消防车里盗取食物,电台,一边大手一挥,咱们爬山去。
小男生看了下,大家都不那么走,咱这样好么?
大波妹信心十足,那是他们傻。
然后地震啦,轰隆轰隆~于是小男生被玻璃碎碴扎伤了腿。
(此时大波妹的父母正在搂在一起玩跳伞。
)紧急电台通知,要海啸了,大家快跑。
大波妹一看,混蛋新爸爸所称的坚不可摧大楼竟然还没倒,咱们上去避水。
(此时大波妹的父母正在冲浪,顺便缅怀一下再一次被毁的金门大桥。
)几个人就是那么欠,不多不少爬到正好被水淹没的那一层,方便水一点点上涨烘托气氛,强森同志表示,女儿我要看着你被淹,在你被水没过头之前我是不会给你开门的,大波妹急了,一个猛子扎下去就溺水了。
强森这才不慌不忙打开大门,摸胸对嘴,话说胸部那么澎湃胸部按压当真有用么?
于是出人意料地,大波妹复活了~大波妹迎娶小男生并且让父母摒弃前嫌重归于好,顺带倒霉新爹被集装箱砸成肉酱酱。
多么幸福的结局。
哪个救生员没有家人?
如果重大灾害发生时每个队员都第一时间一心只想先找到自己的家人那谁来救助数以万计的群众?
(换句话说,如果灾害发生时你很不走运地被困在了普通人难以到达的区域但你又没有一个专业搞救援的亲戚,那你是不是就只能默默等死?
另外就算你真的真的非要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不顾先去救自己的家人,那也麻烦你把救援队的飞机留下好么——这特么是公家的飞机!
看着你和前妻在上面不紧不慢卿卿我我脚下的城市一片焦土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无语了——公机私用还无人过问啥的编剧的价值观真的没问题吗?
最后,别拿”灾难片本来就没剧情,有特效肌肉大胸脯看就很不错啦“来堵我的嘴——看看汤米李琼斯的《活火熔城》史泰龙的《十万火急》或是达斯汀霍夫曼的《极度恐慌》——全特么九十年代的灾难片!
你敢说他们没剧情吗?!
又一部典型的美国英雄式家庭主义式电影 又一部预告片已经把所有精彩片段基本囊括的电影(和明日世界一样) 不过是我最近看过港版译名最好的一部电影: 港版译名《加州大地震》 被预告片欺骗了我幼小的心灵,在发现有优先场可以看之后毫不犹豫的买了午夜12:30的Imax场,花这140元的时候我丝毫没有犹豫,没有手抖,因为我觉得美国的灾难片电影,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剧情的,既然就是为了看特效来的,那一定要看的最好。
然后观后我幼小的心灵还是收到了巨大的摧残,因为这部片不仅真的没有剧情,连特效也做的没有什么出彩。
当影片落幕,灯光亮起,我攥紧了手中的票根,无言悲愤,因为根本没多少人来看这午夜优先场,我选片又你妹失败了。
延伸的悲叹,140大洋没了,下周的午餐只能啃硬面包了。
我其实很想剧透的,但是真的你妹没有什么好透的啊,(除了男主女儿的身材)大家想必都看过《2012》吧,山崩地裂水倒流啊。
这部呢,依然是山崩地裂水倒流啊,只不过苦了美国加州的朋友们,因为这次只有他们末日了,只有他们崩塌了。
我等世界第二强国的人民都坐在电影院手捧爆米花看你们崩塌了。
我为我在美国加州的同学们感到悲哀,其实你们不要联想太多,只要记住一句话“ 地震是有的,一旦实现了呢。
好莱坞电影在自己把自己国家玩残的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而且现在已经不屑于与世界并肩作战了,有什么都冲着我们米国本土来,我们是世界第一发达国家,什么坎迈不过去!
未来如果有纽约大雪灾,德州大瘟疫,佛罗里达大海啸,和加州大地震作为摧残米国四部曲,我一点都不会惊讶。
岩石哥刚在速七里打了个酱油,马上就翻身坐主人了,开着各种飞机救女儿,不论怎么看还是有一种蝎子王的即视感。
这片唯一的亮点就是他的女儿和男二的弟弟,岩石哥他女儿那双眼睛水灵的会说话,那身材比例,那全能健美的感觉。
当然所有的笑点基本都被男二的小弟弟包了,(不要想歪,真的是他的小弟弟)。
总体来讲,3星不能再多了,这类型片的唯二买点,灾难特效和影片紧凑感都做的不足,言情戏太多,讲来讲去也只有家庭和谐关系和灾难中的人性,毫无新意。
视觉屌丝粉如果晚餐可以不吃,想烧钱,可以去Imax看一下。
又一次燃起了吐槽片名翻译的冲动。
要不要是部灾难片都要和末日扯上点关系,难道1999世界末日和2012世界末日的瘾人们还没有过够?
即使不看本片,只是从预告片和电影介绍都能知道,本片和末日根本无关。
片名之所以叫San Andreas,是因为片中的灾难发生在圣安地列斯板块带上。
这样一种起名字的方式简单直白,一看就能知道电影会讲个什么故事。
不过笔者一看到San Andreas就总是会想到别的地方去。
估计游戏玩家们都会和笔者一样想岔了。
甚至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主人公巨石强森还真在电影中上演了侠盗猎车的戏码。
在笔者的印象中,灾难片属于比较稀有的类型片,隔很久才看得到一部问世。
尤其是在臭名昭著的《2012》之后,除了《2012 in 3D》的骗钱3D重映版本之外,只有一个小成本《不惧风暴》和《海啸奇迹》上映。
也许正因为资源稀缺,因此只要是一部灾难片,都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不错的票房。
也可能是因为灾难片能唤起人们心中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死亡的恐惧,不过更可能的原因是灾难片总是在大银幕上制造视觉奇观。
而看到别人受灾,观众们能获得精神上的极大娱乐,所谓【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这部《末日崩塌》,难得一见的大制作灾难片,剧情上重复着前人玩烂的俗套,而场面上则算是集前人之所长。
不知道为什么,灾难总会降临在世界上最“不幸”的家庭上:夫妻矛盾甚至离异,子女可能也有不和,最要命的是还有个第三者插足其中。
不知道为什么,灾难的结果却总是“意外”摆平了这一家人的矛盾:第三者不是惨死就是惨死,子女终于体谅了父母,而夫妻竟爱意重生重归于好。
不知道为什么,本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家庭,却在灾难之后,在遍地哀嚎声中,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
不知道为什么,第一主角一定是个父亲。
另一方面,无论是《明天之后》还是《2012》,无论是《不惧风暴》还是《神秘代码》,作为父亲的主人公,都会为了拯救自己的家庭和子女,不惜牺牲以身犯险,这大概就是人之常情吧。
所以即便巨石强森开着公家的飞机,跑去拯救自己的老婆女儿,也没什么好责怪的,反倒值得称赞。
那些虚伪地说着公共利益凌驾于家庭之上、他人凌驾于自己之上的伪君子们,才应当谴责。
因此,笔者不得不佩服和称赞因为2012伦敦奥运闭幕式同妻子分娩撞期而毅然拒绝的英伦天王罗比威廉姆斯。
灾难片,剧情都不是主要的了,何况本片剧情并不像《2012》那般废话连篇、沉闷拖沓。
最重要的一点是,本片是真正纯粹的灾难片。
和《2012》与《神秘代码》那种用科学证实上帝存在的带宗教色彩和科幻色彩的灾难片不同,本片更像是《明天之后》,讲述的是现实中很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即使在科学论述上肤浅不严谨,但由于来自于现实存在的科学理论,所以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大地的裂变,就如同《2012》那般;海啸侵袭,则仿佛《明天之后》;大楼的垮塌,好似《变形金刚》和《钢铁之躯》在摧枯拉朽;巨石强森,却依旧是《速度与激情》的霍布斯探长。
山摇地动,整个影厅都在随之共振,电影音效非常震撼,是只能在电影院才体验得到的感受。
而本片的3D效果则出奇的好,很多镜头都能明显感觉到画面的景深,可以说是难得的业内良心。
总体而言,这样一个视听系的商业电影,也别想在其中找寻什么深刻的意义,权当是身临其境的感受下生命的渺小,感叹一句自己的生活真美好,这就够了。
一部名字已经被翻译成灾难的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一灾难类型片啦。
据说剧透是要被诅咒的,灾难片的好处就是不怕剧透,因为我们一定知道的是主角光环会从头到尾照耀着主角自己正义的配角们,光明正义的亚洲面孔当然要舍己为人地早早领盒饭,而该死的小三或是有钱的壕一定要去死去死。
但是这部电影仍然是值得去IMAX厅里带着家人和孩子爽一下的,视听效果一会再说,这部电影首先是一部成功的青少年地震救灾教育片,从这部片子里我们可以学到:1.地震时要趴到桌子底下,墙角等具有三角稳定结构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被重物砸伤的危险。
2.地震时千万不要坐电梯,住在低层的民众要尽快逃离建筑物,向空旷的地方聚集,高处的民众要尽快逃至屋顶,俯下身子,等待救援3.在户外活动的居民在地震时不要慌张,远离高楼建筑群等设施,尽量向高处空旷地点聚集,城市里可以寻找球场,广场,空旷高山;如果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寻找。
空旷地,就近紧握楼宇的承重墙,寻找三角结构,紧急避难。
作为一部抗震教育片,它的观影顺序是这样的:从前有一家三口来到了圣安地列斯办公,并在此期间遇到了地震。
主人公们准确地运用正确的自救措施而成功存活了下来,而那些没有合理利用自救措施的人们则草草地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然,政府不会无缘无故投钱给这样一部将近两个小时的教育片的,所以作为一部大片,我们的电影里还要有爱情和家庭。
爱情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爱情的伟大却是永恒的,我们可能都因为年轻而错过对的人,但是我们要相信,那个永远爱我们的人永远会在你最需要他/她的时候挺身而出,为你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作为一部罗曼蒂克的爱情片,它的观影顺序是这样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原本幸福快乐地组成家庭生活在一起并育有两个女儿,原本幸福安定的生活却被女儿的突然离世打破了,两个人开始无法沟通,逐渐开始了争吵,直到后来两人分开了,女主人公遇到了高帅富男二,两人看似感情很好,女主人公的新男友看起来也很爱她的女儿,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揭穿了男二虚伪的面具,在灾难面前,他抛下了女友和她的女儿,自顾自地去逃命。
这时蒙在鼓里的女主人公接到了前男友的救命电话,爱情的力量让她成功的被男主人公营救。
而此时,女儿扔被困车厢,地震仍未停止。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女儿的真命天子不顾自身安危救下了女主的女儿。
灾难面前,爱的力量让这脆弱的两对情侣存活了下来,而欺骗感情的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当然还是一部灾难片。
它的观影顺序是正常的,而且观影体验也是最佳的,为了避免剧透,我不会告诉你主人公九死一生最后还是活了下来。
可是这剧透也是没用的,作为一部灾难片,本片可谓做到了近几年来的一个极致。
<2012>在它面前简直就是科幻片,这部电影更真实,灾难更加的恐怖,每当你觉得要平静的时候它都会让你心跳一下再次回到恐怖的灾难之中。
建议准备观影的朋友们去IMAX厅感受下最壮观的视觉特效和音响效果。
音乐的震撼让你足以感受到影片中大地震撼的效果,影片中的大楼大桥坍塌时的视觉特效和大地震动时起伏的效果都足够你买上第二张电影票再次感受一下它的力量。
这部电影应该可以在灾难片的历史上有自己的位置的了,最伟大的可能排不上,毕竟前面有一艘大船挡着,但是灾难片十佳中肯定要占上一席了。
自从2012风波以来,灾难片沉寂了好一阵子,所以当这部电影的宣传片蹦到我的电脑上来的时候,我兴奋了好久,并抱着即使是烂片我也要看的心态来到了IMAX,事实是这部电影大大超越了我的预期,当然这也可能跟我好久没看到灾难片有关。
职为消防员的主角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随着他跌宕起伏,而他却又要面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可谓是全程无尿点,连男女主角想要彼此安慰一下接个吻的时间里大地都要颤抖一下,所以全程都不会让你感到无聊。
而当强森看着飞机开着车还要开游艇为的是要保护自己的家人,你会看到这个以往荧幕上的铁血汉子作为一个消防员的敬职敬责和对家庭的无限责任,对爱人的无限柔情。
影片以一次搜救开始,终于各国的救援,当灯光再次亮起的时候,我想到了很多人,很多事。
我想到了那些尽职尽责的警察消防员,在这无数的日日夜夜里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我想到了他们用自己最专业的知识完成最完美的救援,不俱任何危险。
而也正因为他们具备了这么多的专业救援知识,他们才能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家人并营救更多的人。
我想到了此时此刻观测着这个星球还有其他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他们也许一辈子都要奋斗在这样的事业当中,没有人知道他们所从事的事情有多伟大,多重要,直到灾难真正发生的时候。
而悲天悯人的他们却还要自责于对这无法预测的无助,还有不能亲身救援的叹息,他们是伟大的。
我还想到了更伟大的大自然,在人与自然的博弈之中,我们无数次地觉得自己的伟大可以与天同高,与地同阔,但当这颗星球惩罚对她造成了无尽的破坏和摧毁的无知的孩子的时候,作为人类的我们是那样的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而那些我们亲手建造的高楼大厦却成了使灾难造成更大破坏力的帮凶。
我们每天喊着保护地球母亲,殊不知她其实并不需要我们的保护,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只会与我们相关,这颗星球只不过由着她自己的性子,日夜不停的旋转而已。
而她的每次变化,对我们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
这时候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那些我们平时忽视的,无视的那些警察,军人,消防员们。
因为到头来我们发现我们既不会开飞机也不会开游艇,就算是做人工呼吸我们都不知道按几下才能吹气。
所谓的那些自救急救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延缓生命的一种心里安慰,当真正的灾难来临时,我们会发现,他们并没有什么卵用。
所以这部电影最最后后要告诉我们的是,求生欲望不要太强啦,该死的时候还是要死的啊!
郁闷的时候一顿小烧烤,杯起杯落之间你就会感恩,我现在此时此刻能够活着,简直太特么美好了!
完全只救了自己的家人,算公器私用啊。为这个多给一星。
如此前所未见粗暴型灾难大作,那些经典的跟本片比起来都弱爆了。
特效场面已经超越艾默里奇了……真的挺不错。
- -圣母的力量是伟大的
结尾巨石强森做急救,不会把女生胸骨压断吧
美国的灾难片规律是天灾一般在西海岸,人祸一般在东海岸
牛逼瞎了的特技+波涛汹涌的大奶+巨石强森。在一个非常标准的爆米花灾难类型片面前就不要装逼讨论什么剧情了。4.7个亿,市场反响说“别扯什么深度,老子就是爱看”。
这剧情、人物可不是一般的狗血恶俗啊,只有场面和特效还勉强值得一看。
看过的最好的灾难片之一,场面做的真好,剧情也不是太令人呵呵,最主要的是小天使陪我看的,简直开心❤
有点想打瞌睡
好莱坞灾难片非但走不出窠臼而且破罐子破摔,压根不打算编新故事了。所有英雄都搞不好家庭关系,为挽回劈腿绿茶婊前妻的心,整个一北美板块都得抖三抖,小白脸还必须惨死,扯啊。这次英雄居然徇私舞弊开着公家的各种耍酷交通只救家人,最后全家望着毁灭的世界露出了幸福微笑。一招塌陷特效走天下欧也
oh,wow,oh,wow,yeah,enjoy yourself.
没了信任便一无所有
连海啸也拍不死的无敌男主成功打败哥斯拉成为拯救旧金山第一男神
虽然视效场面排山倒海压过来但我满脑子都是真探妹子的胸,抱歉。瑞肯按理说算是已经结束#GOT#的戏份了、下回再登场一定会换角。还在想GTA应该出一个灾难进行时的MOD,或者其他的沙盘模式的AVG,不过一个足够优秀的物理引擎可能是技术瓶颈。
谁骗我说有大胸看的。
再牛逼的末日崩塌,也牛不过神对你们的救赎,只是对美国人而言,神就是他们自己,所以牛皮吹破也不怕。
一家三口协同新女婿在9.6级加州大地震中自由穿梭,老妈一边救女儿一边补妆
特效动作场面还是挺不错的,就是剧本角色设置太套路了,婚姻危机的主角碰到灾难救妻救子又挽救了家庭,还得陪个不靠谱的小三男友衬托英雄的靠谱
结束得太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