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之后
Après Mai,五月风暴(台),空中之物,After May,Something in the Air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主演:克莱蒙·梅特耶,萝拉·克雷顿,费利克斯·阿尔芒,莱娅·鲁热龙,胡戈·康策尔曼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年份:2012
简介:1970年代初期,各种各样的思潮撞击着这个脆弱的年代。而影片的主人翁吉尔斯就生活在这一片慌乱和杂乱之中。在不同思潮的影响下,吉尔斯积极参与着各种政治运动,他热爱摄影和绘画。虽然他的朋友指责他,说他政治形态不够坚决,但是吉尔斯还是我行我素地艰难的活着。可是,在一系列关于爱情、政治方向、意识形态的挫折和选择之后,吉尔..详细 >
原來是自傳,難怪我感覺沒有亮色,平庸之作。唯一打動我的細節是提到天朝文革黃河裏漂浮的死屍,這是影響主人公對革命的態度的一個關鍵。這是這部電影唯一讓我喜歡的地方。這種完全和生活平行的電影留不下什麼。
电影本身我不想多说,五月风暴本身像一场狂欢,因为镇压者和年轻人都是在恪守不流血的底线和原则,仔细看他们的表情,当他们被国家机器追赶驱散时脸上扭曲的兴奋让我想起小时候捉迷藏的日子。毛说GM不是请客吃饭,滥交毒品和摇滚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快感。这只是一场吃饱了撑的反叛。
说实话看得不明不白的…………感觉是一帮小孩玩闹后,反而迷失方向的故事
影片带有浓郁的法国浪漫主义色彩。
《五月之后》自忆式60后回忆。那些年轻人,白天游行,晚上涂鸦,上床做爱,下床念诗。“主席的新衣”?真受不了,勃列日涅夫要来巴黎三天……
3.5
很多时候提到“五月风暴”,都是一群年轻人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到了这部奥利维耶·阿萨亚斯自传性的电影中,展示的却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在冲动盲目的政治运动中自毁前程,你渐渐看着自己曾经信仰的世界变得比以前更糟糕,一切好像以失败告终了,但导演似乎依旧无悔于自己的青春。★★★★
我们都生活在幻想中
自传性太强,远远不如阿萨亚斯那些稀奇古怪的类型片有意思。
片子是好 就是因为是作业 所以看的我浑身难受
和男主是好朋友...曾经取笑他这部电影好无聊~😳
在红色革命浪潮下,男主旷课画画搞校刊拍微电影,带小女友跟一群大龄愤青穷游意大利,回法国后又找ex开波西米亚party,烧画烧树烧车子烧学校,在作作作的途中发现朋友都脱离中二了,于是男主清醒了,在老爸牵线下开始从事cult片制作工作
青春的挽歌。若问这一切为了什么,只有空白。只是处在边缘的青年们无法抗拒,诚如你我,最终却也什么都无法改变。但哪怕看似消极的结尾与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另一场革命相比,已是万幸。
2013/10/03/18:没看懂不多评论
太过散漫。没有中心和重点的铺展。
革命搭起戏台,时代的小情歌奏响...
有点不知所云 似有若无的感觉 所以跟《戏梦巴黎》比起来较没有存在感... 而且这货真的太不适合做完汤圆吃完美味聊够八卦后看啊啊啊!!! 把你吃过的面团全部堵得心塞塞 完全好感全无!!!
清新的流水账
#B#1968-1971-2012:「Après d’Après」这注定了这场回望是带着Nostalgia的滤镜重新“审美”过往的;实际所陈列的(没错,像橱窗的假人偶一般)不过是又一群处于意义撩拨之下的年轻人,符号般的一代(所以看起来好轻佻啊……倘若阿萨亚斯真是出于自传的目的的话……
迷茫 方向 音乐 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