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片子好久之前就已經聽說,時間長到我下載下來看過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我之前念叨好久的【得閒炒飯】。
我不懂得研究電影,只懂得自己喜歡看,看過會有fu,會流淚會笑的就是我心中的好電影。
片子開頭就讓人心裡產生很愉快的感覺,音樂很好,聽到的時候甚至能聞得到鏡頭那端的空氣。
周慧敏的印象還停留在“大時代”的時期,這次片子讓我和她都驚豔了一把,年過40還依然身材樣貌保持的如此之曼妙,看下樓梯的背影甚至有國中生的錯覺。
吳君如沒想到身板也能夠使這樣,被筆直的腿還有微駝的身體迷惑了一下。
笑。
喜歡她整個簡潔乾淨的樣子,黑西服,白襯衣,簡單的拎包。
還有那樓梯,上上下下的樓梯,我送你,你送我的來來回回。
也許真的跟這片子的另一個名稱一樣“上上下下”。
那電梯,步梯,是一前一後的曖昧,是美思的手撫上了安妮塔的背,是美思躲過地產公司老闆,是美思墮不墮胎時候不小心的扭傷,之後蔓延開的將要失去的恐懼和軟弱。
這部片子裏面覺得每個人都演出都很好,我喜歡這種,我看到的演員我熟悉但是也許不是個個認得。
,也喜歡臺詞裏面吳君如對小朋友分析爲什麽異性戀世界不能接受同性戀,而同性戀世界又不能接受雙性戀的任性的糾結。
喜歡聽這樣的長篇大論。
也喜歡萬綺雯那個ex的角色,演的非常有大愛,非常的溫暖。
身邊的世界裏面,分開的也許是因為不愛,或者愛的太深,但是沒有見過如此成熟,如此有擔待,如此如此美好的人了。
片子裏面的一個男人,一個男孩,都是很好的人,這其實也是電影的好處之一。
總是讓我看了以後對生活充滿希望,然後鼓起勇氣去面對現實的社會。
其實片子自己延伸出去就會知道這之後的日子將會很快發生變化,羅伯特和他的妻子總歸會有自己的孩子,或者這個孩子被發現,而邁克總歸要長大,要有他自己的世界。
呵,這算是我這個旁觀者的杞人憂天了。
總之整部電影看起來很舒服,得到鏈接以後下下來整個感覺很好,畫面清晰,並且是有字幕的粵語版,我更是十分的驚喜。
喜歡這種生活化,紀實化的電影。
铜锣湾的9点场,许鞍华的新片《得闲炒饭》。
入口处熙熙攘攘,到处是牵着手的拉拉和同志。
拉拉们带着黑色大框眼镜,白衬衣下是单薄的身体,抿着薄薄的唇,桀骜不驯的样子。
同志们穿着鲜艳短裤,高傲地撅起翘屁股,如孔雀开屏。
许鞍华离开天水围,来到苏豪区。
上上下下的手扶电梯,载着陈太和周小姐人生的起起落落。
她们曾是情侣,分手后各自挛挛直直数十年,不巧怀孕又相逢,重续前缘。
故事简单,倒叙的平行手法屡见不鲜。
人物刻画略显单薄,陈太依然是没心没肺的飒爽女子,周小姐是一贯娇滴滴的玉女形象。
一出场,左边的拉拉couple小声说:“怎么老了这么多。
”接着镜头拉全景,右边的同志兄弟咕哝一句:“着衫都不好看。
”的确,周小姐白得略显浮肿的脸上盖个厚刘海,大花连帽风衣里面是土黄色的连衣裙,下衬黑色粗呢长统袜,老气横秋。
四十岁的女人,还要在拉长的大银幕上被人评头论足是有些难堪。
不过她是拼着为自己争一口气,倒也无可厚非。
至于两个男配角,演戏如做戏,表情太夸张,动作太频繁。
时时刻刻提醒观众,我是明星,你在看戏。
当然,这些都是噱头,和周小姐手上的pacific coffee, pure fitness出现无数次的招牌一起,保证片商两头收钱。
香港导演深谙此理后游刃有余,拍商业片也没有俗得露骨,还有些与情节叙述无关的小片断留人回味。
有一个片断写搞大女人肚子的两个肇事者打算“负起男人的责任”,却被决定在一起厮守的拉拉们拒绝。
自尊心受挫的二人在苏豪酒吧对饮,镜头却拍后面桌东南亚裔女子和秃顶中年港男的对话。
东南亚女子操着南洋风情的英语数落某女人“拜金,虚伪,也不照照镜子就要找糖爸爸。
”港男听着这种自己搧自己巴掌的话有些不耐烦,视线落到已经烂醉如泥搂搂抱抱的失意二人组。
从后面看,他们有些像一对亲密同志。
港男看了一阵,站起身,走出去的时候瞟了二人一眼,没有特写的厌恶镜头,我看,倒是有些艳羡的。
直男和挛男不共戴天似乎是普遍现象。
波伏娃说:女人是被男人的眼光和话语塑造出来的。
一个女人要进入她的角色,在受到异性追求时,就必须有些防卫性的矜持。
譬如所有的约会手册都教女人“play hard to get”. 而一个男人在受到同性追求时,他如果拒绝,就落入女性角色的巢臼,如果同意,就是不折不扣的挛男。
所以,对于一个直男来讲,面对挛男的态度是个尴尬的两难问题。
同性恋边缘化是异性恋男权主导的结果。
陈太在电影里反复强调“男性也是男权压迫的对象”。
正如那个片断里的中年港男对自己注定“准糖爸爸”的角色无可奈何,看到外面的同志(边缘),身处里面的自己(中心)也想走出去(出柜?!
)另一个片断是一群挛男挛女支持未婚妈妈静坐示威,选了皇后像广场前面的空地。
挛男甲捧着淡而无味的盒饭,眼睛瞄到对面办同乡会菲律宾妹妹的大盆卤鸡腿,看了很久,看得妹妹不好意思挟了一个大鸡腿给他。
他咬了一口,脸上露出吃到人间美味的表情。
爱人口水直流,也厚脸皮凑上去要鸡腿。
善良的菲律宾妹妹也给了他,于是挛男们一拥而上。
吃罢,礼尚往来的挛男们把橙子分给菲律宾妹妹,其乐融融的样子。
这个片断在影片快结尾时出现,让欢乐祥和的大团圆结局有了些深意。
电影中,孩子顺利出生,直男拉拉欢聚一堂。
现实中,被边缘化的人群相对无言,挤在香港为数甚少的公共空间,发出主流社会不屑一顾的声音,他们互舔伤口——你看见我笑着歌唱,你怎么知道我的内心没有哭泣?
太多人说过,一个社会对少数群族的包容度是文明的体现。
确实,香港挛挛的男男女女可以穿得五颜六色手拖手看电影。
可这只是一种姿态,一种鲜明的对抗姿态,甚至成为一种自我标榜的潮流。
挛或直,如果不成为一个评判个人社会身份的标志,他们用不着这么高调地张扬,达到让人侧目的地步。
见过一个在三藩市居住的华裔舞蹈家,高大清新,眉目舒展,跳起舞来你会忘记他的性别,真正的unisex. 当然,他是同志,不过他没有把这个太当回事,穿白衬衣和卡其裤,却自有其风骨。
四年前的电影呵,我很吃惊许鞍华要把单身妈妈,恩,明明不是单身,只是又不是父母双全,应该怎么说,女子独立生子?
我很吃惊许鞍华要把女人只为了自己,单单一个人承担生育一个孩子这件事放到女同身上印象中,香港应该比我们开明开放数十年可是,好像在差不多的时间,杨澜《天下女人》开播第一期就说这个话题一个女人独自生孩子呵呵,换句话说,要孩子不要它爹其实本身,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话题不必跟同性恋感情纠缠在一起,再继续增加戏剧矛盾说实话,要不是许鞍华这样的高手这个故事矛盾就太多,一不小心就炒成一盘浆糊不过女性导演就是女性导演对女性的脆弱女性的生育渴望女性的安全感刻画的淋漓尽致这些,这些是男人永远无法理解的甚至美思对于责任的恐惧责任跟自由几乎是对立面真的有人不自由毋宁死呵呵,估计男人们想不到女人也会这样当然,我其实不明白男人们是否真的会惧怕责任到放弃感情(大家批评异性都没道理,因为都不是真的理解)连《心理学》教材都与时俱进的教育我们:当女性对社会的参与越来越深入,经济、精神可以真正独立之后,家庭、或者跟一个差强人意的男人组建家庭就变得可有可无一百年前,女人必须因为她离开男人无法生存,社会上几乎没有给女人提供工作机会而今天我们几乎同工同酬,我们在养活自己之外甚至可以照顾到更高难度的需求:例如,生个孩子吧只为自己为了无法抵抗的生物本能呵呵,不必经过哪个男人同意不必看若干人等的脸色只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心理和经济能力这不是天方夜谭,许多人已经做了呵呵,请参见杨澜《天下女人》的采访对象还有更多人在筹划当然,生个孩子是大事,自然要认真筹划真喜欢美思,独立、自由,如风一般的,爱恨由心(男女自由这点就罢了,好吧,我还是保守)而周慧敏的角色(呵,高下立见,我都不记得这角色的名字)就是一个典型的女人,渴望爱渴望生命缺乏安全感担心脆弱,但是美丽到楚楚可怜嘿嘿,我等平庸之辈没有周那等天赋,还是努力修炼成美思吧恩,期待一部真正讨论独自生子的电影,想来不远。
《得闲炒饭》虽然有所不足,但确实是一盘制作用心的小炒。
比方说,在“十八相送”那一段里,ANITA对MACY提到说:“你以前送我的芭蕾舞鞋,我都没舍得穿,一直用画框把它框在家里。
”当时MACY很高兴,就想和ANITA一起回去看那双鞋,可由于电梯坏了,只得作罢。
其实,这双鞋在电影里真的有出现!
只不过是在另一段戏里。
哪一段呢?
就是ANITA和迈克一夜情的那段!
大家记不记得,ANITA家的床外有一个做得很漂亮的白色移动门,当ANITA打算和迈克共度良霄,伸手准备拖门时,影片的镜头一下移到门左边的墙上,只见上面有个画框,里面框着一双粉红色的芭蕾舞鞋!
这里我真的要赞一下剧组的美工团队,虽然电影里没有MACY和ANITA一起看这双鞋的情节,但他们还是把这个陈设给做了出来!
其实仔细看这部戏,我们还可以看到其它一些很有意思的室内陈设,这些陈设使影片有一股文艺范儿,有别于一般的商业片。
我记得在MACY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几幅小画,有一幅上是一个女人在展示自己的肱二头肌,旁边写着“WE CAN DO IT”,还有一幅,好象是两个女人在亲密的图案,这些画似乎暗示了办公室主人的性格与私生活;再比方说,MACY和ROBERT一夜情时,墙上的那个男子看裸体女人的画,这也是一种性暗示。
有时候,影片里的陈设不一定有暗示作用,但是会使人物的生活显得更有情调。
比方说,ANITA家里的那个镂空式的白色移动门,非常漂亮,偶特别喜欢;还有阿诺家里挂的一组京剧脸谱,也很有意思。
另外,ROBERT这个人本身不是很有情调,但是在MACY告诉他自己怀孕时,我们可以看到,ROBERT公司墙上挂的是一幅后现代风格的彩画,让人想起波拉克。
总之,《得闲炒饭》细细嚼起来,是很有意思的。
虽然对许鞍华的名头熟悉已久,但看完这部戏,我才是真正爱上许导,也觉得VIVIAN的确有眼光,能和这么好的一个团队合作。
在一场激情涌动的风花雪月中,不到二十岁的少年迈克让中年女子安妮塔怀了孕;几乎同时,已是有妇之夫的家暴倾向的罗伯特,由于对大律师美思的膜拜,令其一场欲仙欲死的婚外情中让美思身怀六甲。
不落俗套的故事,让人猜不透导演作者的葫芦,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历史教科书一般的演技,让这部具有女性关怀呵护意识的女同电影散发出云瑶箍环的熠熠光辉,但是导演并没有因此矮化脸谱化男性,而是本着男尊女贵的意识让影片中人从焦虑的瓦解中顺流而下。
吴君如扮演的美思大律师,对于罗伯特的暴戾倾向并没有做面谱化理解,而是给予罗伯特充分的共情体验,在这个聊天疗愈过程中罗伯特掌握了与妻子性爱的窍门,从而妥善的解决了其妻子的诉讼,而罗伯特亦爱上了丰沛淋漓,作风开放,思想现代的美思,令其怀孕之后他送给美思昂贵的项链,以此表明自己愿意负责任到底的态度。
二十岁不到的大学生迈克,此前只有和一人半次的性经验,在和安妮塔做爱的时候早泄,又忘记避孕套导致了安妮塔的怀孕。
他刚得知这一事实之后倍觉匪夷所思,但是经过一番思想历程自我苛苦之后,愿意接纳这个孩子的生命,真爱的密码令其俯仰随时之外还有对于小生命的尊重。
可惜的是,安妮塔和美思才是对于彼此而言的真命天女,她们之间的力比多充满了对于彼此的生命热忱,盼望和希冀,超脱于尘世跳跃于心灵灵魂的歌谣,让她们决定都要把各自的孩子生下来,和另外两名女伴——惠惠与阿诺——四人共同抚养这两个孩子。
而得知安妮塔和美思才是天生一对且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女同之时,罗伯特和迈克心里充满了落寞,他们无法理解女性情谊的真爱密码,是以买醉来抵二人的憔悴如斯,在塔罗牌的方阵中勾勒消磨着气色。
周慧敏扮演的安妮塔,甚至因为自己是未婚妈妈而遭到单位的警告和放逐,罗伯特愿意承担和美思的责任,而迈克在安妮塔最为低落的时刻给予了精神堡垒——攻守同盟的力量。
安妮塔的梨花碎玉,滴血的心充满了对于波澜诡谲的不公世界的抗议。
而美思也号召另外两名女伴发动了对于父权社会的抗争联盟。
最终安妮塔宁可不要大笔赡养费也要回到她的工作岗位中。
经过一番波折,两个孩子终于出世,四个妈妈和两个爸爸都将见证两个孩子的幸福成长,他们的理想带有无法估量的希冀和喜悦。
许鞍华的《得闲炒饭》,成功的塑造了女性与男性的个体与群像,象征着灵性与爱的波涛,并从对于女性心理的深入挖掘中发现新的意旨和内涵,并且咳唾成珠。
浸透泪水的日子,可以在女性情谊的孜孜以求之中一去不复返,女性的价值得以思想化艺术化的放大,功不唐捐,契阔伟岸。
很好,许鞍华通常都不会让人失望的。
有过《女人四十》,成功的拿捏了女人的情感,由许鞍华来执导百合题材,确实可以信手拈来。
虽然追求的效果不同,还是不由的想起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春光乍泄》。
两位女主角找的很贴合角色。
周慧敏~~女神依然!
以百合角色宣告复出,应该可以成功告别玉女的束缚。
虽然剧情过于顺畅,结局过于完满,不过对于喜剧来说,最常跳脱的条框就逻辑。
不得不说,片名果然很王晶很咸湿。。。
没事就炒饭,翻滚吧蛋炒饭~一不小心炒出俩baby。。。
这次王晶又赚到了吧。
得闲炒饭里,吴君如是女子,周慧敏也是女子,那一年在南美阿根廷,黎耀辉跟何宝荣没能够并肩站在一起看瀑布,但我惟愿她与她也是可以厮守终生的。
一。
向来极少看女同片。
男生看女同片、女生看男同片是两种不同的景致。
前者除非探讨一些弗洛伊德性学领域的形而上学,后者大多出于赤果果的腐向爱好。
阅过男同剧情片不计,而看过、记住并中意过的女同片,只拣得出两部。
自梳。
游园惊梦。
或许还有青蛇,很多年后早已看过数遍,我依旧偏执于张曼玉是爱着王祖贤的,即使这并非李碧华或徐克最初的本意。
自梳当中,刘嘉玲与杨采妮,一个浓妆,一个素颜,五次三番人海走散,最终她为了她还可以纵身跳入漆黑夜色的深海,至今想念起那一幕来,仍会深感女子情爱的洁白深植与意念坚韧。
后来看到游园惊梦,英气的王祖贤与妩媚的宫泽理惠,本可相依相持到老,却抵不过一个惊鸿一瞥的吴彦祖,插入她与她本来岁月静好的深邃日月。
想来也是看过刺青的,却只能让我记得其中大段大段杨丞琳的视讯冶艳脱衣舞。
或许,还有孤恋花当中的袁咏仪与李心洁,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当中的林青霞与王祖贤,蓝色大门里少女孟克柔与少女林月珍的暗恋心事。
从自梳到游园惊梦,这些女子与女子的离合与聚散,大抵都逃不开男人的布局因由,被爱则受宠,被负则自悲,男性角色在其中导致了太多她们的感情抉择与人生走向,皆因受尽男性角色的伤而失望而相怜而相爱。
这与男同片大大不同,春光乍泄可以完全没有女人戏(又据说,当时王家卫安排关淑怡去阿根廷拍了女主角的戏,但后来还是全被删剪干净),始终是我的最爱华语影片榜前十之内。
直到这部得闲炒饭,男性角色的着墨才在故事中淡了痕迹。
抛开掉那些悲戚的煽情桥段渲染,导演许鞍华找来陈太与倪太,给影片打上浪漫爱情轻喜剧的欢快底色。
两个女子,同样深受男人之苦,一个跟少男玩一夜情不幸中招怀孕,一个帮人家打官司却怀上当事人的孩子,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男人在这部片中都是配角,是绿叶,是穿拖鞋出来打酱油的,独立的女性意识才是自始至终勃起不泄的。
当她与她在单亲妈妈心理辅导中心重逢,原来牵扯出一段十二年前的拉拉之恋,掌纹的感情线像中环那条漫长的自动扶梯一样上上下下牵扯不断,好啦,天雷重新勾兑上地火,这碗炒饭才刚刚开始。
二。
许鞍华是个人较为偏爱的港女导演之一,虽内地出生,却深得香港文化熏陶浸淫。
初识是在半生缘,找来一班文艺到爆的好戏男女主角,演一出再也回不去了的张爱玲。
大爱是在天水围的日与夜,诸多溢美之词不再赘述。
许鞍华当然也有失意之作,比如玉观音,找来的大多也是我喜欢的一众演员,但毕竟不是导演自己惯常熟悉的叙事语境。
许鞍华还是更游刃有余于香港市井风情下小儿女的浅淡悲欢与日常离合,润物细无声一般,却蕴含更大的深意与张力。
三姑吴君如。
陈太最负盛名的角色还是散见于早期各类喜剧作品和后来的金鸡系列,少女时代无线出身,自知姿色不及同期的张曼玉等一干人,所幸放得开来豁得出去,不扮花瓶扮女丑,戏路另开朗朗天地。
我却更爱一本正经演起戏来的三姑,朱丽叶与梁山伯里的高跟鞋女人,至今觉得那是吴君如最美丽的一刻;岁月神偷当中被岁月偷走韶光的平凡港女,某一刻都像极了我们的母亲;或许还有这部得闲炒饭,正装律师烁于正义言辞,却难说尽一己狼藉事。
玉女周慧敏。
港产玉女有N种死法,或拍艳照,或婚嫁息影,或堕为脱星,或开记者发布会宣告自己是离婚妇女,惟周慧敏这一出戏演得最拍案惊奇。
才子与佳人,多羡煞天地的好搭配,半路却杀出小娇娘,引诱才子湿吻尝鲜,终于满城风雨各自发布唏嘘长信,本以为玉女从此一人老,岂料又闪电结婚恩爱好合,才子与玉女,当真是人生即编剧,不传奇,不成活。
能记得周慧敏的作品只是搭档黎明的一些港剧,这一次,封胸13年的玉女掌门人,终扮烈女。
这样两个女人,如今一个是陈太,一个是倪太。
前者向来口无遮拦,主持八卦节目或体育赛事总是事发时不收敛,事后才及时致歉,比那一众斯文港女都不够矜持,却赚得了一个好老公。
后者呢,一如青蛇曾问白蛇,许仙那个呆逼他有什么好的呢,白蛇幽幽叹道,他是没什么好的,只是我没有遇见更好的。
所以周慧敏还是嫁给了那个男人。
旁人大可看作笑话或者丑闻或者八点档悲喜剧,只有玉女自己心底最彻悟,这世间的男女与欢爱本就不是长情的东西,还不及植物一年一季开得勤开得艳开得守信,倘若斤斤计较太挑剔,结局,只会让自己更绝望。
三。
十几年以前,吴君如也是演过女同片的。
洪兴十三妹里,同样短发的她与那时穿着蓝色吊带裙的明艳的杨恭如。
两个少女,一个男仔头,一个长长发,以为是为了一个方中信多年不相往来,到最后才知道其实方中信不过是第三者。
就像心动里的莫文蔚与梁咏琪,她对她的爱,只能说给黑色的夜空。
如今许鞍华找吴君如再续前尘旧事,杨恭如换成周慧敏,少女换成师奶,错也终可换成对。
你是直还是弯咩?
如果你是直,我就是直,如果你是弯,我就也是弯咯。
我爱的香港女作家黄碧云写十二女色,写盛世恋,写双世女子维洛烈嘉,最晦涩也读得最冷的还是那一页短篇,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
小说里,女子叶细细与女子许之行,她说,我原以为我可以与之行厮守终生的。
得闲炒饭里,吴君如是女子,周慧敏也是女子,那一年在南美阿根廷,黎耀辉跟何宝荣没能够并肩站在一起看瀑布,但我惟愿她与她也是可以厮守终生的。
想起另一个写字的男子,他在生前留下几篇字,有一篇叫浮生六记,他借用张爱玲的句行说,他不过是一个不过的男子,我亦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或许,在这个世界上,仍旧没有我们这类人的容身之处。
可是,总该有地方能容得下两个平凡的男人。
那末,这世间也总该有地方,能容得下两个平凡的女子。
(谢绝转用)==================== 冷艳的分割线 ==================== PS:我是男的。
再次澄清下。
有蛋。
可查证。
PSS:谨以此文,献给我曾最亲爱的姐姐洛野,祝他跟他的男人下个月在菲律宾新婚大喜。
他是公仔,我也是公仔: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593478/?start=100
黃碧在「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中首句與末句寫道:我原以為我可以與之行廝守終生的。
後來多少次細讀篇中文字,都是被這一句擊中。
我自不是細細,亦未遇見如許之行一類的女子。
只是感慨有多少個那樣的時刻,我們都是以為可以與某個人廝守終生的。
十多年前看這篇小說,驚心女子間的情感竟也是可以如此步步驚魂魄而又如履懸崖。
往後看過許多同性小說,再無細細與之行那般叫人靈魂灼痛。
想是黃碧的文字太過尖銳之故,如扼喉嚨,明知心底刺痛卻也言說不得。
我想我是一個對任何情感模式都沒有偏見的人,對此類情感所抱撼的也不過是如同林夕所說:即使能夠寫遍千種深情離恨,他此生卻得不到自己最愛那一個。
看「得閒炒飯」時,周惠敏與吳君如乍一重遇那一刻,細細與之行便泛上心頭。
越看到後來,越覺得之行應該是另一個主角萬綺雯那樣的才對呵,低低盤著一個髻,素白黯紫旗袍,艷紅的繡花鞋,混合著脂粉香與香煙的氣息煙視媚行的樣子。
而周惠敏一出場仍是那樣高佻秀麗衣衫魅影,若不是眼角那些細碎的皺紋,仿佛從來不曾老去。
吳君如亦不是細細。
冷靜而略帶溫情,倒是很符合她的專業律師身份。
一個用智慧掌控命運的女子,少時薄情中年理性,比起細細,她少了些繾綣情懷。
兩人在中環長長的扶手梯來來回回消耗掉漫漫長夜那一出戲真是看得嘆氣啊。
所謂十八相送也不過如此了。
期間舍不得離開的你來我往,低頭,側臉,微笑,注視,牽手,攬腰。
身體的每個微微搖動,都傳遞著十五年後重逢時情感上的搖擺。
再說多一點罷,告之我你十五年來的種種愛情際遇,與男子,或是女子。
無聊且細碎,象足了每一對青年男女重遇當年深愛時的那種貪戀與試探,然整部電影若是有唯一一處出巧,也只在這一幕了。
雖然她們各陷困局也不過是由於身為女子,只是男人們的表現真是符合時代潮流。
未婚媽媽又如何,自有好姐妹們相扶相伴,獨自撫育又如何,也得有真本事夠能力才行的,給你一個父親當當算是看得起你了,若是不滿,自行離去不勞掛心。
既然與愛情無關,又何勞你們痴纏爛打地非要負上半邊責任,於是男人們立刻識相地快快樂樂心甘情願淪為專職奶爸。
女人們照樣相親相愛,各享歡愉,廝守終生。
此謂各得其所。
終究是時代不同了。
細細與之行在戲中淡得連影子也無。
再也沒有為世不容這回事。
說荒謬也不算荒謬。
在我看來,許鞍華不過是借這兩個女子之間孿孿直直的情感,以種種細微之處,借此懷念那個紅媚極艷的男子:哥哥張國榮。
你看她們在深夜的起舞探戈,恍惚間就讓人想起黎耀輝與何寶榮纏綿地跳著恰恰的情景,只是最後吳君如與周惠敏仍能擁舞一曲,而何寶榮對著鏡中搖動獨舞的畫面卻經典不消。
吳君如看著電視以不經意地口氣輕輕說出:幾時去阿根廷走走都好啊。
旁邊姊妹立刻起哄要她帶上周惠敏,而「春光乍泄」中,黎和何卻終究沒有一起去阿根廷並肩看瀑布。
也許,有些人、有些事真的是在若乾年後可以重頭來過的。
那麼,如果何寶榮不是成了一只無腳鳥,他和黎耀輝或真是可以廝守終生的。
愛便是愛,只是剝落了那層最重要的性別衣褸。
而在愛情裡,不論男女,彼此之間,來或去,都要做到象細細那樣不言好壞才行。
也許,這只是許鞍華的閒灑之作而已。
影者随意,觀者多心。
时光发现的另外一篇去年写的简评,备份之。
===昨晚终于看了《得闲炒饭》,一直都在思考,片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却一直没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很喜欢许鞍华的风格,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里,不快不慢,自有一番自己的故事。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不喜节奏快的生活,但是对香港电影的偏爱却始终多于台湾文艺电影。
我的骨子里还是热爱享受、向往情调的。
导演不见得是想去表达对BI Girls或者是Lesbian的关注,这其中反倒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爱情的态度,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关切。
喜欢Mercy那样随性的女人,更喜欢Anita身后强大的亲友团。
我想要的只是你的一句承诺,而我也终于等到了你的一句承诺。
其实反正你是不是只爱我有什么重要的呢,反正有大把的人撑我,反正在你心中,我无可替代。
多好的爱情,多美的感情。
孟庭苇,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个久违大众视线的古早歌星了。
——其实她2018年9月还参加了央视中秋晚会。
但我们80后这一代,即便不是孟庭苇歌迷,也都听过她好多好多歌。
——毕竟那时候街头巷尾大大小的磁带店可喜欢大声放歌揽客了。
我不是孟庭苇歌迷,但我对她的歌也能如数家珍,《你看你看月亮的脸》、《没有情人的情人节》、《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谁的眼泪在飞》、《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曾经太流行了,流行到你耳朵条件反射。
话说《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个名字还被娄烨移用拍了同名电影,卡司有井柏然、马思纯、秦昊和宋佳等。
该片在今年金马奖提名了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奖项。
听说已经过审拿到龙标,希望早日定档。
孟庭苇的金曲不用搜索就能迅速打出歌名来,但她的经历还是要百度一下的:1991年成名、1995年上了央视春晚、2000年底退圈、2004年7月结婚、2004年底宣布复出、2007年2月产子、2012年发新专辑、2013年1月离婚、2014年还在大陆多地开了巡演。
唱忧伤情歌、一直走清纯路线的孟庭苇,近日却突然被爆“在婚内与小12岁女助理发生多次不正常同性恋性关系”。
爆料人是当年被外界认为是孟庭苇前夫的小三,她于11月20、21日连发三篇微博文章,说是要揭开孟庭苇离婚真相。
20日孟庭苇儿子就发了长微博,21日更是公开对爆料者宣战,自称“台湾魏璎珞”,为维护母亲声誉与网友频频过招,持续到昨天(26日)还有发声。
22日孟庭苇工作室发律师声明否认,称是侮辱诽谤,接下来也是长微博加截图晒证据。
23日前夫加入战局,连日来发了多篇微博文章和长微博,并带了孟庭苇母亲、好友、同事等人下场。
孟庭苇23日发微博称“不再浪费时间奉陪”,单方面宣布“落幕”,并依然如期在郑州、章丘等地商演。
前夫直到昨天(26日)还在进攻,晒出离婚协议书,称被孟庭苇用钱折磨得像条狗。
老实说,这么一地鸡毛的家务事,看客眼花缭乱,吃瓜群众站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真相究竟如何外人无从道也,只是离婚几年后还撕得这般难堪,一代玉女终究无法全身而退了。
下个月年满49岁的孟庭苇,要回一线歌星行列已不可能,走穴赚钱才是主攻方向。
话说张雨绮两次离婚都被视为现代独立女性行为范本,最近被爆和前夫又过从甚密,她自己也出面回应说单身女人可接受任何单身男人追求,评论风向已大反转,纷纷嘲讽她自导自演。
当明星也是一门生意,在人前都是要经营人设,而群众们总想窥探明星背后的生活,其实看到了又如何。
还是来看电影吧。
虽然现实里人们(指普通群众,不是腐女粉丝)对女人和女人亲密的接受度远高于对男人和男人搞基,但在电影市场,貌似男同志的片子更多,而且可以在电影节得奖并成为经典(例如《春光乍泄》《蓝宇》《断背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等),美国第一部主流同志商业片也是讲男孩出柜的《爱你,西蒙》。
当然,讲百合情的经典影片也不少,例如《游园惊梦》、《卡罗尔》、《阿黛尔的生活》等。
针对孟庭苇案例中涉及的女人和男人的纠葛、女人和女人的爱恋,不禁想起许鞍华导演的一部电影,2010年在香港上映的《得闲炒饭》(想看的,爱奇艺有网友上传版本)。
许鞍华是六夺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三度拿下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最杰出华语女导演,现年71岁的她从未婚嫁,亦未见传过恋情,也是很酷的女人了。
本片卡司最大亮点是周慧敏,1997年底她就宣布息影了,2010年时已经43岁,她演一个银行职员,有同性恋情,也有异性恋情,后来跟男人一夜情怀上了孩子。
那个男人就是当年25岁的陈伟霆,在片中演一个20岁的纯情大学生。
另外一个女主是当时45岁的吴君如,演个律师,年轻时和周慧敏谈恋爱,甩了她后又和男人谈恋爱,但一时弯一时直,后来和她的已婚男客户张兆辉上床,意外怀了孕。
两个未婚先孕的高龄产妇都去上单亲妈妈心理辅导班,旧情人再相逢,又重燃爱火,两位大咖女星贡献了激情热吻的戏码。
万绮雯和谷祖琳演一对同性情侣,万绮雯又是吴君如前女友,吴君如的孩子原先准备给她俩抚养。
两个腹中孩子、两个父亲、四个妈妈,听起来好乱是不是。
更乱的是,关于生不生孩子、如何养孩子,陈伟霆和张兆辉的父亲身份在纠葛中发挥什么作用,更是一锅粥。
事态还有分支,银行因为周慧敏未婚怀孕要解雇她,事件当中的其他人齐齐帮她维权,还发动香港妇女福利协会举办静坐抗议。
是生还是堕,是一个生一个堕,还是一起生或一起堕,吴君如心态反复,让周慧敏很没安全感,陈伟霆又一直苦苦追求不放弃,可周慧敏内心觉得她更爱吴君如。
路上突然摔跤,激发吴君如认识到对腹中胎儿的爱。
而银行方面也终于肯和解,还愿意赔偿周慧敏。
孩子生下来后,张兆辉和陈伟霆尽心照顾,万绮雯和谷祖琳也帮忙料养,反而吴君如周慧敏落得个清闲舒适,像美剧《老友记》一般,还真过起了美满六人行。
应该说这部片子还是很挑战三观的,对路人来说,影片里女同的世界太过家家了,性向没什么内心压力很理想化,两个男人的行为也缺乏说服力,而一地鸡毛的大团圆善后简直是童话。
但感情的事,也许就是那样,并不是两个人的事而已,纷纷扰扰却外人如同看戏。
如同孟庭苇歌里唱过的,“我听说开始总是真的,后来会慢慢变成假的,充满温柔的眼神,是用来开心不是用来伤心的”。
希望爱过,就放过。
菲律宾的音乐爱情电影,歌曲一般,爱情故事也一般。女主胖乎乎的,也不太年轻的样子,实在缺乏吸引观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