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沉迷网络游戏,但是却通过倒卖游戏道具发家,小小年纪就已经展现出出色的生意头脑。
但因为过久的荒废学业,毕业考试成绩未能通过,因而他只能选择就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生意失败欠下巨额债务,准备举家迁往国外。
但是艾提帕特坚持留下来为父亲还债。
为此,他尝试了倒卖DVD游戏机,摆摊兜售糖炒栗子,但都因为经验不足而失败,创业之路荆棘满布。
机缘巧合的他发现了海苔作为零食的商机,通过不断尝试,他克服了海苔保鲜的问题,出品的海苔大获好评。
他没有止步在零售阶段,而是自学营销理论,通过不断改进生产质量和克服大量加工生产的难题,取得了与零售超市大亨7-eleven的合作,在两年内偿还了父亲四千万的债务,并在26岁成为了亿万富翁,创造了生意场上的奇迹。
“做生意就像打电玩一样,要一关一关打上去,想成为最高等级的赢家,就必须持续玩下去。
“ 这是电影主人公的原型”小老板海苔“创始人伊提帕‧柯彭温奇说的。
从《社交网络》到《中国合伙人》,总有太多的成功人士的故事被搬上荧幕,它们是励志鸡血正能量的代名词,但看到最后怎么都觉得是时势造英雄或者是太多的天时地利人和在里面,可是这部电影不是这样。
它那么接地气,主人不是出自哈佛北大这样的名校,也没有一群智商超群为他出谋划策的朋友,甚至他的事业都是传统到不行的零售业。
他不是凭借创新一鸣惊人,他也没有什么想改变世界的宏大愿望,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会让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让你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努力就会成功。
也许我们都曾经有过颠覆传统的想法,都曾经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是最后我们都输给了社会固定的模式,或者说输给了自己的脆弱更贴切。
我常常会想,自己不相信自己是不是才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
可在困难面前,谁敢孤注一掷?
从5岁开始学钢琴,曾经我以为就这么一直弹下去也许终有一天就弹到卡耐基音乐大厅了,可是啊这个梦想在9年后因为中考就戛然而止了。
因为父母说艺术这个东西太不靠谱还是好好读书考个好学校,以后才能有个好出路。
那个14岁的我甚至连反抗都没想过,就放弃了。
从此钢琴成了家里的摆设,直到高考结束,都没在碰过。
是的,父母说的没错,好好读书考上不错的学校然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很靠谱也很稳妥的生活。
可是我却总在想,如果当初能勇敢一点,会不会有一个不同的人生呢?
但是看完电影后,我知道就算时光倒流,还是会选现在的路。
因为我抗不过,当所有人都不认同的时候我扛不住孤独,当可以预见和不能预见的困难纷至沓来的时候我扛不住失败。
当命运可以让我选择的时候,我会选择最保险的路,所以,我只能羡慕,羡慕像主人公一样的敢于孤注一掷的人。
他们受得住被世界拒绝,就配得上被世界尊敬。
You're going to fall down,but the world doesn't care how many times you fall down,as long as it's one fewer than the number of times you get back up.
用了传记电影中常见的三线结构。
主线先以男主要贷款一千万为开端,插叙娓娓道来男主读书时沉迷游戏,以售卖游戏装备挣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又挥霍无度,此时与女友感情甚好;当游戏账号被查封时,他发现刚入手的一批新型游戏机是伪劣产品,货款有去无回,父母劝他好好学习,女友为大学话剧社忙活;男主不喜欢读书,去美食博览会,入手一台自动炒栗子机器,摆起炒栗子摊,在市场偶遇女友两人有误会,栗子摊逐渐扩散多家分店,却因为油烟污染被迫叫停,父母想带男主去中国被拒绝;女友劝说重新考学,男主发现烤海苔非常美味,入手多箱新鲜海苔,与叔叔尝试多种办法做出香脆口感,摆起海苔摊,为此错过考学;家里被查封,欠四千万债务,男主不得不想办法把海苔推广出去,找到711合作,与女友分手,筹钱开厂过检,终于把海苔推上711货架,销往世界各地。
简单、理想化而励志的片子等着看欧洲杯决赛的间隙看的片子。。
本来是想催眠一下自己而已,没想居然一直看完。。
看之前看标题就想,不会是我常吃的那种吧。。
看了一看还真是。
没法去查这个剧情是否是来自于现实,我想应该是吧,包装就是在泰国超市常见的,有大包装小包装,有同事到泰国出差还特别买了好多带回去说这个有油国内的没有。。
1.剧情线路清晰。
一个不安分的有商业头脑的高中毕业生,一直尝试一直主动积极,手上没有太多的资源,有些赌博一样的去尝试商业思维,非常注重学习别人的长处。
也经常总结经常反思。。
一个订单改变了他的人生。。
而这个订单到来之前和之后他做了无数的尝试。
2.人物性格简单。
前后一共就几个主要人物,男主角,711的采购主管,女主角,还有管家。。
父母都是从头到尾劝学而已。。
女主角莫名其妙的有点敏感。
人物的设定全剧都很简单没有太多的复杂变化。
3.逻辑性略显粗糙。
有好些细节没有展开说都是一笔带过,至于商业上的主人公身上也过多的集中了很多幸运元素,虽然他一直的努力,但是现实的商场中可能不会在转折点有那么多幸运吧。
也许导演旨在励志也许现实中人物的确成功了所以电影里可以适度的演绎。。
4.男女感情的讲述有点草率,女主角前后有点敏感过度,一点小细节莫名其妙的纠结,蛮pp的女主角,观众也许在期待个happy ending,终究没有,也许这才符合实际吧,现实中屌丝多数要经过些次被鄙视被抛弃的过程。。
才可能逆袭成功。
没办法这就是生活。。
通篇色调还是很温和的,坦率说演技一般,不过剧情相对理想化却不失于真实,来源于生活吧,可能有点高于生活,但是值得年轻人一看。
还有一个小时欧洲杯了。。
我忘记买海苔了今晚修改补充下。。
片尾曲女声的好好听。
想去买一包小老板海苔!
这是看完后的第一反应,O(∩_∩)O哈哈首先我觉得小塔本身就是个很优秀的人,而困难使他有了升华,让他处于那种普通人面临时都会用逃避,寻死来解决的境地下不放弃敢冒险。
其次小塔是幸运的,在他迷茫,困惑,沮丧时身边的人都是鼓励他更多,如果他身边的人都劝他放弃,就像他女朋友那样,我想也没有以后的小塔了。
最后小塔把货都送出去后,坐在货架上迷茫的看着天际的画面,让我知道了每个人对未来都是没绝对的把握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将我们能做的事都做好,并且不是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一定会成功,但连这一点都不能做到,那我们与成功基本绝缘。
清晨,小塔迎着微稀的晨光疲惫的坐在货架上迷茫的看着天际的画面,总盘旋在我的脑海中,这个画面带给我的感触最多······
《泰国,扎克伯格》泰国一少年!
与Facebook的扎克伯格同年(1984年),两人也同时在2004年开创事业。
但这个华侨少年的过程更艰辛和曲折!
---16岁,他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17岁,辍学;---18岁,父亲生意失败、家庭破产,不得不欠债跑路。
为还债、为生存,少年自力更生,做过不少买卖。
尽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但从未放弃过;卖过劣质DVD,摆摊卖板栗。
他也因此在艰辛曲折的求生存道路上体会到了家长做生意赚钱的不容易。
---19岁,和家里老人(唐叔,应该是管家)共同努力,做海苔生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终成为了一名靠海苔发家致富的青少年亿万富翁。
---年仅28岁,成为国际知名海苔品牌“小老板”创办人,旗下员工超过2500人,产品行销27个国家、6000多家“7-ELEVEn”商店均有贩售!
囊括全泰国85%以上的海苔消费市场,一年赚进8亿泰铢(1泰铢=0.2人民币元)。
他就是伊提帕·柯彭温奇(Aitthipat Kulapongvanich)。
你可能没听过,但你八成认得带着瓜皮帽的红衣小人偶、吃过来自泰国的“小老板海苔”。
现在,您可以观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亿万少年的顶级机密》,更直面了解!
该片由泰国GTH电影公司摄制并出品,男主角扮演者Peach Pachon Jiratiwat 凭借着上一部电影作品《音为爱》在泰国影坛迅速崛起,人气爆棚。
在影片中扮演他女友的Mukmai Walanlak Dumsuwan 则是新人(美女吧)。
GTH电影公司每年都能拍出多部票房过亿口碑上佳的影片。
像今年已经推出的《音为爱》和《怨鬼之家》,票房都轻松过亿。
这家电影公司秉承着质优量少的传统(每年才拍四部片,真的掌握了价值投资方法了),在泰国影坛和市场已经树立了品牌效应。
只要是GTH出品,必属佳片。
不过,“小老板”可不需要靠电影来宣传,因为本身已经是奋斗奇迹!
20岁时(2004年),伊提帕从泰国传统小店和中国引进炸厚片海苔,将它变身为泰国零食中的新面孔,售价比进口的日韩海苔便宜,所以在泰国的“7-ELEVEn”连锁店一上架便广受欢迎!
来年甚至开始外销至新加坡。
目前除了在泰国同类型产品中市占率高达80%,海外市场也增加至20几个国家。
电影在台上映前,真实的“小老板”伊提帕独家接受《Cheers》杂志越洋专访,谈起品牌雄心:“近期目标,是5年内让亚洲人知道‘小老板’是第一名的海苔;长远且最大的目标,则是让全世界都认识‘小老板’!
”2010、2011年,小老板海苔的总营业额都超过10亿泰铢,2010年至今,成长率更高达30%。
请注意,影片与现实只有70%的还原!
而且被我诟病的是,编剧没有交代清楚一点:---“小老板”为了赢得“7-11”合同,要开办加工厂。
向银行贷款1000万泰铢,被拒绝。
卖车后,不久便成事!
但是,工厂光装修就100万泰铢,这笔重金,何来?
让我们来看看新加坡媒体采访的文字: 在接受时,“小老板”回忆人生中最难受的一天,是回家看到妈妈因债主追上门来而痛哭,他忍不住自问:“我该做什么,才能让妈妈不再掉眼泪?
” 当时18岁的伊提帕有天走在曼谷中国城,观察到自己和不少华裔泰国人喜欢吃的“糖炒栗子”,竟只有在中国城才买得到。
身为泰国华侨第二代的他寻思,如果将糖炒栗子引进大家常去的量贩店,要买就方便多了,这让他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点子。
伊提帕决定针对华裔泰国人营销,果然一炮而红。
一年半之内,他的糖炒栗子商店在泰国最大几间量贩店,如TESCO Lotus和Big C,开了30间连锁店,除了现炒糖炒栗子,还兼卖其他零嘴。
只是好景不长,2003年,TESCO Lotus(英国乐购控股,泰国领先连锁折扣商店。
目前有店铺660家)的新执行长勒令伊提帕不得在卖场炒栗子,让气味影响环境。
迫于无奈,他只好请人先在外面炒好后,再送进卖场。
但不是现炒的栗子,滋味不好,营业额因此瞬间减半。
被迫另寻出路的伊提帕,转而注意到店里有种“炸厚片海苔”卖得特别好,于是决定再接再厉,瞄准泰国刚起步的海苔消费市场。
一个20岁的大男孩,面对接二连三的变故,努力站起,却又不断摔倒,伊提帕没有失志投降。
他告诉自己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这些挑战对我来说都是‘机会’,让我开发自己的能力、学会长大。
” 从糖炒栗子转到海苔,伊提帕的商人眼光再次淋漓尽致地发挥。
为扩大客群,他决定另创品牌,并锁定泰国便利商店龙头7-ELEVEn作为通路首选。
“小老板”(Tao Kae Noi)之名,则来自爸爸当时的取笑:“我们儿子要当小老板啦!
”伊提帕解释。
这下就解释通了,“小老板”原本不想放弃已经运营成熟的“糖炒栗子”生意。
可是面对资金挤压和环境约束,不得不出售再创业!
而不是影片中的卖车筹资!
(车顶几个钱)当时,他向“7-ELEVEn”提案带去的海苔“只用塑料袋装、外面贴上贴纸,就像菜市场卖的一样”,当然不得青睐。
花了2个月彻头彻尾修改后,再次叩关才传来捷报,“7-ELEVEn说他们很感兴趣,问我愿不愿意在他们的3,000家超商中贩卖?
”拿到7-ELEVEn这个超大通路的订单,伊提帕却没能松一口气,因为产品“量产”的考验立刻接踵而至。
完全没有食品生产线管理经验的他,必须在2个月内筹钱、设立工厂,并设法让产品通过7-ELEVEn要求的GMP认证。
他写好营运企划书提出贷款申请,银行却以他太年轻为由拒绝,他只好卖掉糖炒栗子的事业来筹资。
而在工厂营运与食品认证这两门课上,伊提帕完全是靠自学、发问、不断打听,才一步一步过关,让小老板海苔在3,000家7-ELEVEn成功上架。
好了,这位就是泰国的扎克伯格,宛如“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考验的不仅是伊提帕的经营智慧,更是胆识与坚持。
“最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心态。
你必须相信自己办得到,并愿意为它挣扎。
假如等钱都到位才创业,也许我根本不会再有如此大好的机会,”伊提帕说,这也是他留给泰国年轻、有意创业者最衷心的建议。
从电玩小子到海苔亿万富翁,伊提帕再次改写一般人对创业之路的既定想象,“小老板”正一步一步迈向他的“大老板”之路。
目前,小老板海苔在泰国曼谷已拥有18间品牌旗舰店,为了打响国际知名度,还找韩国团体BEAST代言广告。
并且已准备在泰国股票上市!
最后,我们一起体会华人“小老板”曾经的心路!
在没人认同他从大学休学、或是糖炒栗子事业受阻时,伊提帕都一度想过放弃,但他对事业的热情和家人的支持,让他最后终于没有退缩。
“做生意就像打电玩一样,要一关一关打上去,想成为最高等级的赢家,就必须持续玩下去,”伊提帕说。
难道这不是正在创业的您需要的心境?
难道这不是正在拓展的您需要的心境?
难道这不是正在坚守的您需要的心境?
这更是,身处“爹妈不疼、姥姥不爱”之中国市场现实的价值投资者们需要的心境啊!
影片主角虽然鲁莽,但毕竟有点年轻,相信大家年轻时谁没想过发财,不管这创业初期的艰难,还是中期的小节差错,都会让人铭心. 我看主角非常顺眼
虽然是真人真事改编我能说我觉得有点假吗。
但真的很佩服他,看到商机并且去做了,并且相信能赚钱,可能我太幼稚了,没没看到总觉得这到底赚什么维持店面。
还有1到100很简单,但从0到1真的很难,我最佩服莫过于他什么也不懂,但却用两个月搞定了海苔上市需要的工厂,安全证,自己问,自己学,而不像我,还没做就想但是我不会啊,开淘宝,但是我不会啊,怎么来怎么运营,怎么宣传,总之就是把自己堵死,而从来没有像男主这样破釜沉舟自己跑来跑去学习
看了几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1、轻易得到的,也会轻易散去。
2、自己核心能力绝对不能外包,否则你可能随时嗝屁。
3、谈判时,一定要让对方先报价,并对对方的报价感到惊讶。
自己的报价一定要远高于自己期望值。
4、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销售亦然。
5、初创业时,一定要严格控制成本,仔细考察市场后,再做定夺。
6、认准了目标,全力以赴。
6、收集经济数据时,以市场为准。
7、家人的支持、内心的信仰,都是你前进的动力。
逆境的存在,是为了新的突破。
8、好的产品,加上新奇的营销手段,才有市场。
9、生意就是生意,创造价值,获取利润。
永远不做没有回报的投入。
10、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不要拿你自己的去评判别人的,这是尊重11、金钱是好东西,但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活着的唯一目的。
12、付出一定会有回报,有时候你只是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摔了一跤。
13、失意的时候通常都会有连锁效应。
好生养着,事情总会有转机。
13、推销你的理念时,要尽量得到对方的肯定。
14、激励并照顾好你的员工,永远不要让他们看到你的落寞。
15、坚信、坚定、坚持,永不放弃,你一定是最后的胜利者。
绝望的尽头就是希望。
你希望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其实这还是算富二代成功记,当然,主人公的奋斗精神还是值得去佩服的,不过这就些他所认为的挫折看来,其实真的还算好的,无数人比他所承受的挫折要大许多。。。
他这样的成功经历也只能在泰国这样比较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国家,试想如果同样的人和事发生在天朝,早已经失败了。。。
泰国励志小成本电影,演员真心感觉是业余的。重要的是他成了亿万富翁,要是没有。就没有。功利心万岁。三星
真心觉得智商……
励志小电影。一个不爱上学的“二代”发家故事。通往成功的路有太多困难,在多次跌跌撞撞试错后也许才有机会看到阳光。机遇,条件,压力,坚持,贵人……也许你会骂主角年少轻狂、败家仔、坏学生,但是他的坚定与自信你不能不佩服。最重要的是这是真人真事,有没有被甩了一巴掌的感觉?
一个屌丝少年的致富过程
五分钟的内容必须花十分钟来拍
海苔好吃~。~
咋说呢 ,因为据说是真人真事改编,所有就不说剧情扯不扯了。。。。但是主角看不到演技,所有的转折点都很粗暴的,比如没经验被骗了,就只是说你怎么这样呢,行为上虽然砸了店。但是没有情绪上的变化体现。有些地方我好像看出来导演想表达这个是关键转折点,比如考试接电话,决定留在泰国坚持,咋就看着那么别扭呢。还不如管家演得好,我觉得有些地方管家建议主角问问父母意见,不想干了亏太多啥的的都很自然有演技。主角就是总感觉是那种因为真人当时这么干的所有我要这么选,没有别的原因。。。父亲为啥我觉得像是某个真实的中国大企业家老板。。。。
电影不怎么样,两星给小老板海苔,真的很好吃…
但是他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女孩
电影不怎么样!!!但是赚钱非常怎么样!!!!!!看完才知道是真事儿!!!!
创业失败多次到最后一次,如果再输了,那就去读大学……然后成功了。在做生意这件事上,也许读大学真的没有实践与坚持来得有效。只能说行行出状元。真人真事改编,最后有小感动。
永远一个表情的男主
每個成功案例的背後其實就是just do it!
拍得非常流水账,唯一的爆点是这居然是真实事件改编的。从后视镜来分析(仅就电影内容讨论),这个少年身上看不出太多“成功者的潜质”,智商一般,洞察力一般(他所做的所有的举措,都是基于已有的事物,对可行性也从无预见性,游戏被封号了,看到别人卖板栗他就去卖,被商场赶出去了,吃了女朋友带的海苔觉得好吃就准备去卖海苔),也看不出有多努力,唯一的潜质就是赌性大,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共通点。
无聊透顶,凭着小聪明和好运气获得成功
说实话演技相当一般
看多了负能量的电影,真的需要一些正能量来打打鸡血啊~据说是真人真事,很服
边吃着小老板海苔边看完了,可叙事真的很糟啊亲,到底励志在哪里啊喂
好拖沓!!
基本没有高潮,演员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