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开头二十几分钟,感觉就已经不太好了,黄皮肤黑头发喜欢吃香蕉,很不愉快地让我想起了外国人骂中国人的词儿“黄皮猴子”,没办法觉得萌和可爱,那段三个小黄人坐船漂洋来到美国的戏很难不让人联系到亚裔移民到美国的场景,再加上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那个黑人主持人用亚裔小孩子开种族歧视的玩笑,这种感觉真的很恶心。
估计有些人会说有这种想法是出于自卑心理过于玻璃心,但黑人争取种族平等也是从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着手的吧,你也会说他们玻璃心?
如果是这样,我只能说大家心大的可以。
当他们这样对待你的时候你觉得可以嘻嘻哈哈并不反对,下次只会受到更恶劣的对待。
为这部电影在中国赚到的票房感到羞耻!
还记得当年快要上映的时候内心是多么期待,存了很多小黄人的图片,还买了很多小黄人的周边,只要看到小黄人就觉得心情愉悦,我好像很少为一个动画形象这么疯狂过。
虽然这部电影是以卖萌为主的,但又不仅仅是萌,内容上充满了笑点。
从整体上看,故事结构很完整,讲了小黄人从生命诞生伊始的寻找Boss之路。
很多情节也设计得很有创意,比如披头士过斑马线、石中剑的传说等等。
最后小Gru的出现完美地和《卑鄙的我》衔接上了,小Gru和Kevin的对视还让我激动了一小下下。
这部电影充分证明了小黄人一直追寻的大坏蛋并不适合他们,最适合小黄人的只有Gru!
我觉得小黄人语莫名的好听,和他们的外表一样可可爱爱,不敢相信竟然是导演一个人的配音,明明能听出不同角色个性上的差异!
毫无疑问,三个小黄人中最惹人喜爱的是Bob,他实在是太太太可爱了,完全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乐天派,又单纯又善良;Kevin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极具冒险精神,有智慧,有担当,颇具领导风范;Stuart绝对是团队中负责搞笑的那一个,他对音乐的专注和热忱倒是丰富了他的性格色彩。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还突出表现了小黄人们忠诚、团结、乐观、幽默的良好品质,这些更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总之,作为一部系列电影的前传,这部作品基本上没有瑕疵,小黄人成功地挑起大梁从配角转变成主角。
他们原本就只要萌就够了,更何况是萌到把人的心都融化了呢?
作为一部外传电影来讲,故事并没有真正的剧情可言,这也无外乎讲述它们整个起源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最为有趣的还是电影刚开始的时候被恶搞整蛊的桥段,一旦回归到剧情上来,电影的节奏一下子就变得散乱了起来,一会公路片一会冒险片拼接起来,虽然带动了全片的节奏,但并没有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莫名其妙是这部影片给人最大的印象,不知不觉的就陷入了一个剧情当中,而这个剧情对于女性和小孩子而言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男性来说,感性的成分太高,以至于剧情中伴有愚蠢角色的智商高情商低的低能设置就显得不是那么理智,不过总得来说,能够成就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小黄人这个角色实在太招人喜爱,从《卑鄙的我》中明显能够感觉配角高于主角的风头,而一旦单独拿出来成为主角,很显然它们的配角本色一览无余,只能说有些角色注定当不了主角,虽然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与招人喜欢的本质,可是在人物诠释方面,就像陈佩斯与朱斯茂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一样,不知不觉的就回到了原来的角色上来,也就是说有些人天生就演不了主角,就像电影里面的小黄人一样,天生就是配角的命。
电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单纯,电影里面小黄人就是单纯的代表,它们做不回自己,总想跟随世界上最坏的人,这是一种趋利避害逐强避弱的表现,只是这种表现一旦遭遇危险,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也就是电影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它们并不是真正一心一意的跟随最坏的人,而是自己在没有遭受危险的前提下,一旦越过了这个范畴,它们也会进行反抗,进行斗争。
所以说逐强避弱是它们单纯的本性,趋利避害才是真正生命的意义,这才是电影所表达出来的最质朴的观点,也就是说无论再傻再蠢萌的东西,在选择上仍然脱离不开生命的本质。
小黄人种族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的主人开心。
小黄人不停更换邪恶的主人,但从未找到一个合适的。
很多年过去了,小黄人建立了自己的文明国度,他们有了自己的生活,但总感觉有什么不对。
他们内心空荡荡的,没有主人就没了人生目标。
“犯罪还未就绪。
”“却已躁动不安。
”此为犯罪,其乐无穷。
我想把莎士比亚从坟中挖出来,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文采。
你们简直就是三个金色小药丸般的神奇帮手。
你们偷走的不仅仅是英国,还有我的心。
期待的卑鄙的我番外篇,小黄人有了单独电影,其实一开始本来想贡献一下票房来着,但是听说整部电影的最精彩的的东西都在预告片里面便打消了念头,网上找到源后,看了以后,这个听说很有用。
整部电影说小黄人在遇到格鲁之前的故事,可以说是卑鄙的我前传吧,前面在小黄人出去找坏蛋的之前的真的还不错,但是故事到后面显得老套可以说陷入了一个套路里面,这个套路就连超能陆战队也未能幸免,就是坏人必须死,虽然剧本到后面有点乏味,不过小黄人帮倒忙的和不经意间的卖萌撑起了整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出现其实就是给小黄人卖萌一个大舞台,看着开心就好,但是这样陷入套路的这个过程观影中感觉不是很好。
看这个电影其实就是图个开心,其他不再是重点,喜欢就好,但是我觉得这个角色可以做成一个动画剧集,好像猫和老鼠那种,不断的冲突,不断的去卖萌脑补一下真的挺精彩的。
一句话说感受:我就是来卖萌的。
在之前两部中《神偷奶爸》中,小黄人虽然是配角,却凭着蠢萌又神经大条的形象抢足了戏份。
最新一部《小黄人》干脆把整部电影都献给这些胖嘟嘟的小怪物们。
小黄人们当上了电影的主角,依然状况不断,把整部电影都搅乱成了狂欢派对。
小黄人神秘的历史也在电影中揭晓。
原来这些小黄人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比人类还要悠久。
他们有伟大理想,就是要服务地球上最卑鄙的主人。
在小黄人扭着屁股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无意间见证了许多有趣的历史。
古代最开始是恐龙时代。
小黄人果断选了看起来最凶猛的“小短手”暴龙当老大。
暴龙是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型肉食性动物之一。
暴龙很受科幻电影的欢迎,经常在电影中大吼一声就狂奔起来追逐主角。
可是在小黄人面前,暴龙显得有些笨拙,还被这些“衰仔”害得掉进岩浆。
其实许多化石证据表明暴龙并不灵巧,甚至不会大吼。
在小黄人善良天性面前,暴龙终于找回自己,摆脱科幻电影的愚蠢设定,重新变得笨笨哒。
镜头无意中扫过许多火山爆发的场景,这也符合恐龙灭绝的一大假设:超级火山爆发造成的环境突变。
恐龙时代之后,小黄人就遇上了人类。
随着埃及文明崛起,小黄人觉得自己找到新主人。
古埃及文明简直就是古老的代名词,从公元前3000年延续到公元前332年。
古埃及文明经历无数朝代最终灭亡时,秦始皇都还没有统一中国。
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馈赠。
尼罗河定期的泛滥,给古埃及人带来适宜耕作的沃土。
等到水退之后,农民只需在地里撒上种子,让牲口踩一下,就可以坐等丰收了。
在农业富余的支持下,古埃及可以有足够的民力来为法老建造金字塔陵墓。
只可惜,小黄人犯了个小小的工程失误,用金字塔压死了法老。
小黄人并没有气馁,他们黄色的小身影很快照亮“黑暗时代”。
所谓的“黑暗时代”是指中世纪,大约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
后来的文艺复兴学者认为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停滞、文化落后、宗教迫害严重,所以把它称为“黑暗时代”。
事实上,中世纪并非一无是处。
在这个时期,西北欧经济得到开发,孕育了一些重要的近代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等。
而高耸的哥特式教堂也极具审美价值。
小黄人在一个哥特教堂中找到了新主人——吸血鬼德古拉。
他的原型来自罗马尼亚大公弗拉德三世。
据说他酷爱用木桩把人刺穿,土耳其人甚至传言他一次把两万人刺穿,任其腐烂。
这么一个恶人,也因为小黄人好心拉开的窗户而灰飞烟灭。
小黄人的下一位主人是拿破仑。
这位科西嘉人从小兵做起,稳定了法国大革命后动荡的政局,并凭借天才般的军事指挥能力击败欧洲王室的围攻,成为法国皇帝。
皇帝还让他们加入最重要的兵种——炮兵,足以看出拿破仑对小黄人的信任。
要知道,炮兵是拿破仑的王牌。
他最重要的军事胜利,都有赖于灵活机动的小炮。
小黄人显然参加了远征俄国计划,在冰天雪地中为皇帝开炮。
只是一不小心,小黄人一炮把拿破仑本尊轰飞。
当然,一场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由英雄或小黄人决定。
当数目庞大的法军难以在苦寒的俄国获得补给时,就已经注定是个败局。
无论如何,小黄人还是被当做替罪羊。
他们被迫隐姓埋名,等着再次出山。
1968年的美国与失败相比,平庸更让小黄人挫败。
即使理想已经遭受了无数次打击,他们还是再次出发,勇敢去追梦。
这一次,为了找到新主人,他们到了1968年的美国。
1968年距离二战有二十多年,“战后一代”已经成长起来。
美国以超级强国的姿态傲视世界,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也以奇迹般的速度快速发展。
但富足并不意味着安定。
美苏争霸是世界的主旋律。
为了与苏联对抗,美国直接参与越南战争,却陷入战争泥潭。
借助1960年代才大量出现的彩电,媒体很快把真实的战争画面传回到国内。
美军的战争暴行被披露后,反战呼声高涨。
民众四处游行,在芝加哥、纽约、华盛顿举行大型集会,要求美国从越南撤军。
初到纽约的小黄人,也毫无理由的热情反战。
与此同时,美国的民权运动也在高涨。
黑人民权、学生运动、妇女运动此起彼伏,对主流文化提出挑战。
1968年,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嬉皮士运动也应运而生。
年轻的“战后一代”用叛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对权威的不满。
这些嬉皮士服装奇特,吸大麻,推崇性自由,反对安逸的中产生活。
根据这一年的调查,纽约75%的学生都尝试过大麻。
很多嬉皮士都来自于富裕家庭,却愿意在马路边搭便车,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
小黄人也聪明的学会了这一“搭便车”方式,只是他们的目的不是“爱与和平”,而是寻找卑鄙的主人。
年轻人的不满情绪还反映在流行文化上。
同样叛逆而自由的摇滚乐,也在1960年代成为时髦。
许多传奇性的乐曲都是在1968年推出,比如披头士的"Hey Jude",大门乐队的"Hello I love you",西蒙和加芬克尔的"罗宾森夫人"。
在这些歌曲中,歌手鼓励听众打破世俗,以独立的精神来生活。
这些摇滚乐队的演唱会能聚拢大量人气,气氛热烈而疯狂。
“那谁”乐队的主唱就在一次表演时热血上脑,把手里的吉他都砸了,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摇滚动作。
小黄人大概是受此影响,也在一段疯狂演奏后,酷酷的砸烂吉他。
面对分裂的美国,1968年参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提出竞选口号“让我们团结起来”。
小黄人登陆纽约时,正看到他的竞选广告。
尼克松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从越南全面撤军,废除南方的种族隔离,还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阿波罗11号也在他任内成功登月,在太空竞赛中领先苏联,让美国长出一口气——虽然登月的照片有可能是摆拍的,还被小黄人偶然撞见。
然而,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不诚实的表现,导致他被迫辞去总统职位。
显然,除了有能力有作为,美国民众对他们的领袖还有别的要求。
英国皇冠小黄人在美国找到女魔头斯嘉丽,成功当上她的随从。
斯嘉丽派给小黄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夺取女王的皇冠。
帝国皇冠是英国王权的象征,常常用于加冕仪式和重要典礼。
现在的版本是1937年重新制作的,共使用了2868颗钻石,273颗珍珠,17颗蓝宝石,11颗祖母绿和5颗红宝石。
当时的英国依然是“日不落帝国”,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来自南非、印度等地的宝石,也象征着女皇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权。
然而随着殖民地解放,英国早已不是往日的“日不落帝国”,帝国皇冠也有些名不符实。
更何况,经过“光荣革命”的英国早已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斯嘉丽对皇冠的渴望,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执念。
这么多宝石做出的皇冠自然很沉重,女王也不乐意天天戴着。
皇冠很多时候就放在伦敦塔里展览,直到重要典礼时才被“请”出宫。
伦敦塔位于伦敦市中心,实际上是属于英国王室的一处城堡。
它的功能很丰富,既是国王的宫殿,也是关押重要犯人的监狱,还是牛顿监督铸币的地方。
保卫森严的伦敦塔曾经关押过许多重要人物。
亨利八世在这里关押他的情妇安妮博林,理查三世在这里关押废黜的侄子,一战和二战时的德国间谍也被关押在伦敦塔。
如今的伦敦塔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小黄人假扮成游客,成功混入伦敦塔。
但不走运的是,皇冠正好被女皇戴出宫。
小黄人只好在马车里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但小黄人的能力战五渣,眼看就要被逮捕,却不经意从石头中抽出一把剑,诡异的成为了英国国王。
“石中剑”的故事来自于亚瑟王的传说。
在传说中,亚瑟有一次急于比武,从石头中拔出一把剑,被预言会称王。
后来,亚瑟在魔法师梅林和圆桌武士的帮助下,果然成为英格兰的王。
亚瑟王是虚构的人物,真人原型可能来自6世纪抗击萨克森人的一位不列颠人首领。
无论如何,亚瑟王的故事还是在民众中广泛流传,并被改编成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
故事的最后,小黄人打败了阴险的斯嘉丽,把王位归还给女王,并去追随新的主人。
他们暂时生活在公众视野之外,等待着下一次亮相。
相信在女王的传记中,一定不会忘记小黄人英勇而伟大的贡献。
但小黄人已经不需要传记作者的二次加冕。
他们传说早已超越历史,永远铭记于人心。
历史如浮云,唯香蕉与爱不可辜负。
改编自我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504644191/
影片中的小黄人呆萌可爱,它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主人,它们曾经服务过的主人包括霸王龙、原始人、吸血鬼等坏蛋。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凯文、斯图尔特、鲍勃三个小黄人组合又开始卖萌犯傻,它们搭上了银行抢劫犯的顺风车,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坎坷之后,小黄人终于成为女魔头斯嘉丽的助手,这个女魔头能耐很大,拥有超级机器装备,她很想成为女王,她让三个小黄人为她盗窃英国女王的皇冠。
当三个小黄人盗窃皇冠并打闹了伦敦城市后,脱离险境的招数竟然是拔出“石中剑”!——当鲍勃被众人围攻时,它将“石中剑”使劲一拔,面对手握“石中剑”的鲍勃,所有的人瞬间臣服,鲍勃便成为英国国王了。
后来,女魔头找到三个小黄人,她拿着“岩浆枪”那么一吓唬,三个小黄人便立即让贤,变成了女魔头的阶下囚。
尽管小黄人它们一直渴望为真正的坏蛋服务,但当它们遇到正真卑鄙的新主人后,它们似乎又不想那么坏了!这部充满了童趣和欢乐气氛的电影结束了,呆萌可爱的小黄人形象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小黄人》这部电影,其实在剧情上没有太大的惊喜,不过好在萌萌哒的小黄人三人组和影后桑德拉的精彩演出为本片提供了不少亮点。
先说小黄人三人组:理智且具有领导才能的高个子凯文、独特的摇滚中二少年斯图尔特,以及最最可爱的大眼萌鲍勃,这三个小家伙为我们搭起了一台戏。
其中最吸引我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当然就是那个小矮个子鲍勃了还记得鲍勃的小熊再次归还给它的时候,它说了“谢谢”之后,紧紧将小熊搂在胸口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其次来说说影后桑德拉:完美契合角色的配音,生动的情绪表演,真是让你拍手称赞。
桑德拉虽然饰演了一个没有太多挖掘空间的女反派,但她依靠自己优美的声线,将这个角色塑造的堪称完美,《小黄人》电影要是没有她的压场,这部电影就会完全变成一部恶搞片。
影片最后出现的少年版格鲁,真是让人感到惊喜,一方面我发现“哇格鲁你也曾经年轻过还长得挺可爱头发也挺茂密真是不可思议”,另一方面我竟然有些感动和怀念,可能是一下子回忆起了看《卑鄙的我》时候的心情。
总之,《小黄人》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做到特别好,但依旧给我观众不少有趣的体验,我还是很推荐周围的小伙伴去欣赏这部电影。
文/梦里诗书 没有人会拒绝一道珍馐美味的甜品,但也没有人会喜欢腻味的齁甜,作为《卑鄙的我》中配角小黄人的衍生之作,《小黄人大眼萌》确将其萌点发挥到了极致,但除此之外这是一部没有剧情主题,黔驴技穷多方拼凑的段子堆砌,一味的讨巧卖萌已然未尝有初识小黄人的忍俊不禁。
《小黄人大眼萌》是一部能让观众全方位了解小黄人前世今生的作品,他们不惧怕任何自然灾害,不会老去也不会繁殖,乐天永远有着不灭的热情,满口鸟语的哔哩啪啦,却能通过生动的表情动作令人知道他们想要表达什么,没有了看似多余的其余角色,《小黄人大眼萌》成为了小黄人卖萌的专属,从古至今的段子合集加上一场整蛊英国伦敦的大冒险,一个萌字将全片卖萌到底,对于期许一场卖萌盛宴的小黄人粉来说,并不有何为人失望,但在看似密集的笑料下,却没有了《卑鄙的我》中能动人于心的内在纵深。
小黄人在《卑鄙的我》中的成功并不全然取决于他的角色造型,更源于有着一个中肯的故事背景做为依托,但当这个可人的萌物红遍全球后,《卑鄙的我2》中已然演变成了了宣兵夺主与主题不尽相符的配角当道,而在《小黄人大眼萌》这部为小黄人量身定做的大电影里,是近乎没有任何剧情新意可言的,妄图成为英国女王的反派更只是为了配合剧情能得以进行到一部电影长度的填充,剧情性的缺失使得电影所充斥的仅只是段子的拼凑,这样的做法,如果仅只是一场动画短片尚算完美,但扩展到一部电影的长度,让本自能会心一笑的天然萌,变的娇作弄人。
致力于制造笑点的小黄人,在整体节奏的把控上若同小黄人的语言将意大利语,英语、泰语等多重语言的拼凑,是凌乱的,当喜点不再是契合剧情的相辅相成,而成为了服务卖萌的专属,《小黄人大眼萌》局部上诚然能给观众带来欢笑,但从整体来看显得是如此平庸,甚还不如带有创意内在的动画短片,因为电影几进就根本没有能感人的点,而结局小格鲁现身的结局更毫无惊喜,仅只是为了衔接上《卑鄙的我》,在好莱坞动画惯有完美精湛的制作下是难掩的空洞与苍白。
甜蜜的味蕾体验是所有人都所喜欢的,当昔日《卑鄙的我》中一脸贱梦兮兮的小黄人亮相银幕,一个暖人于心的故事中爱上了小黄人,而今时这种一味齁萌到腻的感观体验,已是形式神非。
故事简单,who cares?年代细节对不上,whatever.小黄人够萌就好啦。
亮点:小黄人顶开下水道的时候,披头士踩过去,《Abbey Road》。
短腿柯基,女王最爱。
无时不在的下午茶,开车的警察,新闻主播,露天的茶座。
这种搞笑的吐嘈方式。
伦敦的雨天……以及好多。
小黄人致力寻找big boss,但最后他们有没有想过其实Kevin就是大Boss,好吧,最后出现了格鲁。
Bob好可爱啊,一直带着他的小熊熊,最后还收了只老鼠……Stuard一心一意他的音乐梦,在斯嘉丽的城堡里小黄人从斯嘉丽的金块上踩过去和后面进入城堡里疯狂拿金块的坏人对比太鲜明。
对于小黄人来说,Banana的吸引力远远高于地位、金钱。
总之很欢乐的一部电影,看小黄人卖萌就够啦。
剧情简单,值得书的地方不多.不过全片无尿点,小黄人的卖萌已经足以撑起每一分钟.
谢谢亲爱的小黄人,小朋友们自我创想的机会来了,以后的动画片都应该酱紫,miniones的语言需要小朋友们来翻译哈!
我第一次在音效震天的IMAX影院睡着了,太无聊了。
哈哈哈哈哈目不轉睛!逗人開心的就是好電影。追求深度簡直可笑~惡搞英格蘭和女王會不會有點過分啊~
少了三个小女孩有点不习惯,好在有小Gru
段子集
从环球title放出的那一刻起开始笑,全程笑成傻逼。。格鲁在三人路过时回头的那一刻我脑子里出现了命运两个字,什么玩意啊!所以你们是天生evil天生despicable都有理了是吧!!btw,女反唇膏的颜色特别正,准备入个同色的
整体质量比第一部提高了很多,抄了好多小羊肖恩的梗,而且实在太吵了
药加剧情的作用,快看睡着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无聊的反派!
有佳句而无佳章。笑点零零散散又基本由卡通人设引起(卖萌卖腐),而非剧情的巧思奇想,显得比较没有想象力和诚意。整体一般,偶尔一乐,结尾的彩蛋温馨搞笑。
一直就挺不理解小黄人非得找个主人奉献自己的的设定,在神偷奶爸系列里当个插花式的配角倒也饶有兴味,可到了自个儿主场的大电影通篇就只剩下卖萌了,剧情也毫无惊喜,看久了难免腻味。奶爸3就已有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的疲乏感,主创们可悠着点消费吧。
这种为了卖萌而卖萌,所有的一切都为卖萌而服务的动画,和三流偶像剧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前传 亮点不多 其实蛮想看小黄人大闹石器时代或者小黄人服侍德古拉的 但最终却选择致敬七零年代 Scarlet的宝库里有安迪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 似乎还看到Lichtenstein和Antonio的装饰插画 Herb长得挺致敬披头士的 年轻的女王很萌 大体量战斗和死刑执行部分最好看 其余就感觉一般 如果有续集还是会去影院看
让kevin变大化身超级英雄这个梗还是不能接受。
故事乏味,有限幽默都在预告片里展示殆尽,没了Gru领航,光凭小黄人闹腾显然不足以撑起一部优秀长片。商业成功显而易见,凭借自身萌贱属性和花样营销手段,成为首部非迪斯尼皮克斯出品而揽下10亿票房的动画。导演PierreCoffin一人给899只Minions配音,英西德法意等多国语言+胡言乱语混合成特色语言
只剩卖萌。。但其实我一直没觉得它们萌。。
全是萌点,但是剧情好一般啊。笑点在哪……?我还是支持卑鄙的我1多一些。
我们从哪来,我是谁,我们去哪
萌物不问剧情,自觉给足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