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情人恋爱、婚姻有那个女人愿意做情人呢?
人人都享受恋爱的感觉但是婚姻就不一样了。
喜欢这部片子,很爱!
怨妇电影适合我这种怨妇看。
这是一部“狠”电影!
前半部分教男人们如何下狠手,赢得美人软玉温香春梦一场片子。
后半部分则是教女人们如何不动声色后发制人。
我觉得余男那句“要先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表情有够狠,但是还是不及后来平平淡淡怨一句“谁叫他脚踏两条船呢?
”,可看到后面才被这“谁叫他吃两家饭呢?
”肉跳心惊了一把。
吴镇宇在知道真相后和小白鼠的那场戏我很是喜欢,一个奄奄一息的男人,一只总也跑不出笼子的小白鼠。
他们不知道世界是圆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他们不知道老祖宗留下“报应”一说不是简单用来幸灾乐祸的。
所谓“轮回”不是“无穷动”,而是它根本就没动。
看到这场戏的时候我心里一直想用“当爱情失意时,我们拿男人做小白鼠”这句话当成我的影评标题,看完整部片子后我在后面加了一句“……做成药毒死自己。
”爱么?
很爱么?
爱谁?
爱他。
他是谁?
爱自己,爱折腾。
在重庆拍的片子总是有一种游离感,即便是只是用重庆这个名字,也会让这部片子雾蒙蒙的看不清楚。
我总喜欢说重庆是个暧昧的城市,从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开始,从刺激味蕾的麻辣开始,从那一层看不清楚的薄雾开始。
以前听一个姐姐所过一句话,“很享受恋爱的感觉,但真正确定关系了也就不觉得好玩了”。
在不确定以前总是猜测的、神秘的。
像麻辣火锅,远远闻到一阵让人垂涎的香味,刚吃的时候觉得鲜香味美,时间长了火锅熬出味道了就开始痛哭流涕大骂“受不了”了,可是几口啤酒一下去舌头消停了,还是忍不住又去夹几筷子。
周而复始!
暧昧如此暧昧之前不知道什么是暧昧,关系确定了才知道什么是暧昧。
真正知道火锅鲜香美味的人一定是被辣到痛的人,在镇定的那一刻才想再去冒一次险。
为什么现在很多青春逼人的美女们基本上都有一颗恨嫁的心?
因为当美女们青春不在的时候就只剩逼人了,折磨男人折磨自己。
不知道江一燕以前演过什么片子,但我总觉得她身上有章子怡的味道,瘦瘦的,容貌好,也青春不过还好不那么逼人。
男人消失了乖乖的等,一副娇弱凄惨的样子。
傻到不知道被骗,不知道怨妇布的局,一步步上钩。
余男的角色确实是一个极品怨妇的标准样子,永远沉稳永远把事情控制在自己的范围内,就算被怀疑也大大方方带对方去家里。
因为她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以退为进基本上是怨妇们高端秘籍。
但是,女人永远狠不过男人,狠不过有钱有势的男人。
她能控制得了一个,却控制不了保险箱里的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文字。
她能做什么呢?
她只能相信,只能相信她老公爱她一辈子,而且只爱她。
这也是他老公结婚当日告诉她的,可惜所有誓言都记住了偏偏记不住这几个字。
最终人还是不会相信同类的。
何况男人跟女人只是大致相同。
偷吃没问题,但是偷吃之后还要回家继续吃就会致命。
当所有创造出来的美好消失殆尽的时候,毁了它才是事物应该的样子。
他说,今天是我的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我觉得很幸福,所以我决定送一份礼物给自己。
这段话写在一大堆艳照的其中一张上,我猜,这大抵是他偷腥的开始。
不是因为厌倦,不是不满,不是缺陷,而是因为太幸福。
这幸福唾手可及,所以需要增加难度。
很极端的一场戏,男人、妻子和情人共坐一席,男人对于最后的大餐显然了然于心,他很坦然也很不屑的吃的开心,然后说,你爱我吗,你也爱我吗,你们爱我什么呢,其实你们爱的也只是你们自己吧。
一个连秘密都没有的男人,还可爱吗?
说完,他把餐巾一丢,表情既无赖又充满着血淋淋的可爱。
他在放手之前彻底的坦露了自己对于女人和爱情的彻底不信,于是他对着镜子画眉,梳头,然后自信满满的在浴缸中毫无欲念的死去,到了最后,他所爱的只是他自己。
他将心比心理所当然的想,你们和我都一样。
他在每次准备离开一个女人的时候想,又要送出一套房子了,他想得还挺温情,至少哭的时候还有个去处。
这男人太精明太会看眉高眼低,所以,他可以在外面吃一家饭,然后按时回家喝一锅汤。
他对妻子说,你要相信,我爱你,我永远爱你,从今以后,我只爱你。
他爱的只是这庞大而精巧的秩序,有一个温婉得体的妻子,有无数个激发恋爱感觉的女子。
所以,他并不很了解自己的妻子,他无法明了她倔强棱角之下四两拨千斤的博大智慧,他便只能进了她的布局,失去了潇洒,失去了能力,失去了秘密,到最后,失去了生命。
余男扮演的妻子太过彪悍,如果换一个角色,男人娶回家的是那个智慧度偏低的空姐,那么,也许这一场层层叠叠的游戏,大可以延续下去。
只是,最后一个让我动容的镜头,是他们结婚的场景,妻子唯一笑得开朗的表情,她仰头听他关于永恒的誓言,他说,我爱你,从今以后,我只爱你。
她最大的错误,便是在于相信了这誓言,并且,执着于执行这誓言。
相反,江一燕还是腆着那张我不算喜欢的平淡的脸,她总是普通一点,若不是所谓的制服诱惑,大抵不会成为吴镇宇的猎物。
但她面对事情所产生的普通一点的反应却深得我心。
发现被骗了还了钥匙决定离开,发现最初被爱恋的真相就马上和妻子统一阵营,发现怀了孩子就大大方方的把他生下来,她也认真的爱过这个男人,可是她更爱自己,爱生活赋予自己足以活下去的没有揭开的真相。
若生活让我们觉得很残忍,那至少我们还可以对自己好一点。
许巍的《情人》很是把我雷了一下,用这首只有四句歌词的歌曲结尾,应景了这部由短篇小说改成的电影,画面充满了MV般的美感,两个女人旋律般的靠近,妻子送六年前刚与男人恋爱时的裙子给情人,恍然间觉得情人很像自己。
遗憾的是余男和江一燕的气质太不符,余男的气质太过硬朗,我个人觉得若能换一个与江一燕气质相近的演员来演会戏剧冲突更好,这验证了男人选择的妻子和情人往往是一个模子,这是天大的笑话,也是血淋淋的真相,这也就是最后妻子发现照片后彻底幻灭的缘由,她终于明白,她的对手并不是情人,而是男人。
很残忍,不是么?
她面对这一道选择题:不去揭穿秘密或者换一个对手?
可惜的是,她挑了一个星辰之外的选项,废了他,从此之后,这冗长而恬淡的时光,这个对手只能陪她一个人玩。
可惜的是,他觉得不好玩了,就去死了。
而我们,只能在打个冷战之后怀着直面人生的勇气和热情跟自己玩以及继续玩下去。
看完电影,觉得寒。
加了件衣服,然后把原作短篇也看了。
比较之下,我喜欢文字的,虽然里面没有死亡,没有放在台面上烹炒煎炸的由爱而恨,没有当初那甜如蜜,也就没有最后的狰狞面目。
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作者殳俏是个厨子……真是失敬。
我本人就是个吃货,所以对这种有关以食言志的东西从来都是敬意加食欲。
电影改动不少,除了结尾之外,可以说都还不错,几个场景处理得很好,颇有点舞台剧的味道。
很多电影的结尾烂,我想大概都在于导演的兼爱情怀,总觉得要照顾弱智观众,就要往死里了解释,往死里要弄一个结束。
生活哪有一个真正结尾的。
我喜欢小说,就是它的结尾很好。
小说里最后男人没死,只是某个平常天,发觉了然无爱,一大哭。
电影就剧烈得多,不仅上演全武行,还直追精神病理科。
我不喜欢任何事情要显得惊悸就非得偏离寻常,反而觉得平常日子里的险滩暗流有趣得多,生活哪有这么多鲜血淋淋的刀光剑影,更多的是表面平静下的淤血内伤,生活就是再痛,也得平平常常地过下去。
而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当年有个日本漫画,借用了中国的故事,一个少年县令,聪慧俊美,屡破奇案,其中有一个就是一个爱好美食的财主,死得蹊跷,是于餐桌上暴毙,而死因非常简单,短时间大量进食。
其妻用无数美食活活将之撑死。
而死者随时可以停止进食,从这个方面而言,他是自己选择了死。
食,色,人之本欲。
无论过分贪婪哪一个,都会带来难看的死。
做爱之时,没有什么比发觉对方非己所爱更悲哀的。
美食当前,没什么比知道它有毒而还偏要向毒药前进,更加具有人类特性的。
莫不如此。
不过电影改动的很多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那句“没有秘密的男人,还可爱吗?
”此句一出,雷点乱响技惊全场冠压群芳,我几乎立刻想站起来鼓掌,哇塞,片子的闪光点出现了喔!
好歹我也是学过形式逻辑的人喔,还从未见过将偷换概念用得如此不动声色还如诉如泣的,这恰恰就是男人的逻辑——潜台词莫不是,你看你,把事情弄糟了把,还不是都,怪,你,非要个清楚明白。
对于以上言论,我想简单地回应一声,哦,呸。
吴镇宇真是个戏骨子,就是这么一个容易演得跟那部《救命》里一样的男人角色,他没有像许志安那样,将它演成又一部只有女人与公狗的电影,他压住了场,将一个容易变成男人ABC的角色有了些看头。
而且细微之处,还是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本性的异常。
片子里食物到位,气氛做足,但是说它冷,却冷得不彻底。
说它绝望,我觉得要么它误解了绝望的意思,要么我误解了片子的意图。
人生最绝望的事情,不是生命了结,不是时日无多。
而在于,生活远未结束,而你已无任何可能。
电影一开始就说了:"男人回家就象孩子"一个孩子很顽皮,爱总觉得不够,时常去寻找新鲜.一个母亲很生气,觉得孩子背叛了她的爱另一个母亲也很难过,因为她发现她不是孩子唯一的爱.到了最后,男孩发觉自己的游戏给揭穿了,就好像藏在树根下,泥土里,铁盒里他第一次梦遗的纪念性内裤给人掘出来一样,面子上挂不住,最后豁出去了.到了最后,一个母亲也豁出去了,她想:这孩子怎么就不明白呢?我只不过想让他和当初他说的一样,先给男孩关了个禁闭,面壁思过,后来终于给她等到和男孩的永远了.到了最后,另一个母亲更难过了,因为她发觉她除了剩下的学过的一手厨艺,和多了一个孩子,其它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虾和维生素C是不能混在一起吃的!!!!!!!!!!2.不要乱吃东西,否则会伤到你的心肝脾肺肾的.3.作了亏心事,就更不能乱吃东西了,还是来自特别的人的特别的东西.4. "偷吃"一定要抹嘴,山水有相逢,在公共场合不要乱亲热,这个世界是很小的.5.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比方说房子现在那么贵还随便送.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比方说男人的胃口成就了她们的世界或者爱情世界.6. 再次证明了星巴克是二奶奶最爱的聚集点!7.原来那些什么羊排煲啊什么的可以壮阳!(建议没看过这电影的男同胞多留意下字幕说明,另,切忌不可混着吃,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8 娶老婆的特别是医生或者护士的一定要小心,小红杏不要乱出墙,爱通常是把双面刃,温柔乡通常是英雄冢.9.独食不能肥,做人不能太贪心10.照片,是不可以乱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象陈叔叔一样有练过的.11.不要随便说有总结性的词语,比方说:永远,只爱````另外 就电影里的演员最喜欢小吴临别时的画眉(那个男人到最后,最爱的还是他自己)最喜欢小余表现的平淡无奇(心碎莫过于心死)最喜欢小江手持电击器喊的:开门(她就是想开门)另外,鄙视电影里男主人公嘴里嚼着,筷子挟着,碗里有的,还盯着碟子里的!吃了一个又一个!!也不给没的吃的留点!!!不吃还浪费!!!!!打翻我的方便面!!!!!!!!独食不能肥啊```还同时吃那么多`````````````
文:魏君子对于此片的兴趣完全源于吴镇宇。
结果很失望,他倒是享尽齐人之福,前一个小时“食色”双收,这样演戏当然爽歪歪,但我这粉丝就很郁闷,镇宇哥好歹也显摆些演技呀。
还好后半个小时发威,演出一个男人突然失去所有秘密的绝望反应。
按说《双食记》还算色香味俱全,小美女江一燕与吴镇宇的多场调情戏很动情,各种佳肴展示也能让人垂涎三尺,剧情架构貌似缩水版的《好奇害死猫》,再加上美食相生相克的中医噱头包装,本来颇为可观,可惜拍出来的效果不太如意,感觉很闷,情节起伏太平缓,布局圈套谜底的题示未免多余,就三个演员,又不比《水果硬糖》,再怎么故弄玄虚,也有限。
余男演得还成,但未必强过刘嘉玲,两个有心计的“妻子”一个拿着玫瑰圣经,一个拿着美食菜谱,都盘算着报复,依然黄蜂尾后针,很张一白。
《双食记》结尾,男人的秘密曝光,很艳照门,建议影片借此东风落力宣传,哈哈。
一个男人,游离于老婆和情人之间。
一本食谱,一半是汤品一半是菜食。
第一次,情人做了椒姜盐排煲,老婆炖了西瓜莲子羹。
羊排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男人食后,大大伤了元气。
第二次,情人做了香酥脑花,老婆煲了花生乌鸡炖参汤。
脑花安神补脑,乌鸡止咳提神,但是脑花与盐、酒在一起,影响男人的性功能,伤其肾脏,使之力不从心。
第三次,情人做了清蒸大闸蟹,老婆炖了番茄芋头牛肉羹。
螃蟹配柿子,伤人内脏,所以男主人公会出现腹痛等疾病。
第四次,情人做了豉爆鲶鱼,老婆烧了麦冬菠菜牛肝汤。
鲶鱼与牛肝同食,可攻人心脏,使其产生心绞痛。
第五次,情人做了麻辣田螺,老婆炖了甲鱼。
第六次,情人煲了老鸭汤,老婆做了羊肉。
以上二者,均可致人中毒。
最终,男人在所有秘密被拆穿后,吃下最后一餐饭(其中有虾),于卫生间内服用大量维生素C自杀。
没错,虾加VC可形成砒霜,致人死命。
男人临死时,对老婆和情人说:“一个没有秘密的男人,还可爱吗?
”其实,能怪谁呢?
一个男人,谁让你脚踏两条船,吃两家饭?
不是只有食物才生生相克,老婆与情人也水火不容。
你若亲口许诺老婆“你必须相信,从今以后,我只爱你”,又何必按纳不住荷尔蒙的分泌,多次把情人搞上床?
难道你的大脑,真的指挥不了你脐下三寸的那根东西吗?
我很遗憾中国现在的婚姻和家庭许多已名存实亡;我很遗憾如今人们的情感道德观越来越低下;我很遗憾结婚证书和诺言都维系不了一个男人的忠诚;我很遗憾夫妻感情到最后只能以争吵撕扯彼此伤害甚至死亡来结束当然男人不怕你指责他道德败坏,男人只怕鱼死网破,如果他能料到偷情的惨烈后果,在脱下裤子前,他肯定也会三思而后行。
这就是男人为什么明知有风险,却还要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玩婚外情的原因。
只是,他们往往忘记了一个道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所以,莫说最毒妇人心,因为是你先做了“青竹蛇儿口”与“黄蜂尾上针”。
恐怖片看多了,对感官刺激和凶灵恶鬼倒背如流,毫不恐怖。
其实在观者看来,人害人的谋杀故事才容易让人感到恐惧。
在希区柯克电影面前,这不可否认的事实却为中国电影找到一条出路和资源。
如《双食记》这样的心理惊悚片本就具备希区柯克风格的内涵,虽然不能神似,却已经貌似。
不是赵天宇的《双食记》可能与大师相媲美,而是真的可能通过或悬疑、或惊悚的玩法让观众获取与恐怖片等同的心理震撼和惊慌,以期可以认真直面人类天性中的恐惧感。。
因此,内地电影剔除种种限制之后,心理悬疑电影迟早会登上大雅之堂。
悬疑片不仅可以规避政策要求,而且贵在很少的投资换来很大的回报。
内地电影不允许搞“刺激”,而缺乏刺激的电影也肯定无趣。
正在振兴的中国电影每年屈指可数几部商业大片。
参差不齐的水准不说,单是影片的制造成本就不可能实现批量生产。
而对于电影工业讲,只有卖座大片显然是偏激危险的。
在成熟的北美电影市场,不计其数的二流电影才让大片可能显山显水,这是电影工业的基石。
估计中国观众并不希望每次看的电影都是美国制造,估计行业工作者也明白韩国电影如何振兴兴起的。
现在,有了自己的大片,有了自己的观众,有了自己的市场,就需要研究如何壮大已有的实力。
最明显不过,诸多的小制作电影应该抢滩而出。
而且,中国观众对于故事性的要求很高很深很需求,保准比美国人强。
而作为低成本进入的电影,只要将故事讲得有趣生动,不愁没市场。
《双食记》选用的题材早已老朽了——婚外恋引发的谋杀。
借着希区柯克的外壳,观者在一步步接近事实真相,被影片悬疑成分吸引。
这个状况不是导演赵天宇的功绩,而是托大师精神和人性本能的福分。
但这个俗套故事还是有些新意的。
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作为最大噱头成为谋杀工具实在不错。
拍摄烹饪过程其实就是摄制MV,让讲究的中国菜更容易成为视觉看点。
在如今一切追求绿色的卫生时代中,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美食文化中,《双食记》的视觉效果虽不华丽奢侈,但导演文质彬彬的将各种食材琳琅满目,间或快切那些象征意味的残酷宰杀镜头。
在冷色系的画面中,依然突出了影片主体氛围和烹饪美食的奇妙。
厨男厨女们享受了烹饪幻想,更重要的是将美食作为凶器的设计相当新颖别致,相当中国。
可惜的是,导演赵天宇与他的合作者张一白相同,显然对于惊悚悬疑电影的制作还没彻底上路。
悬疑片要求的环境和场景必须真实可信,影片的选择也没错,但问题在于,导演从风格总想刻上一些文艺片气息,这种文人态度好高恶远。
然而,影片表现的题材却是现实社会的常态,因而这种不实风格导致影片精彩度大幅下降,很恐怖的将真刀真枪的惊悚悬疑变成了文艺气质的文人说事儿,怪味豆一般。
同张一白的《好奇害死猫》一样,用敏感易见的社会现象打造一部时代气息的悬疑惊悚电影,也同样将文人气质融入。
也许,这样的处理可以削弱题材的敏感容易通过审理,但这种羸弱的唯美精神实在不合适充满阴谋的悬疑剧情片,反是适用于黑色电影的精神内涵和表达方式。
《双食记》原作小说展示的绝望主题不可谓不深。
尤其是吴镇宇的角色,男人的聪明狡诈,男人的好色之心,男人的自尊伪善,最合理最深切的是男人精神世界的崩溃垮塌。
这些很能说事儿的内容竟然都被文人的文艺氛围要求削弱,有些无病呻吟的虚假之感。
总之,影片情节的某些硬伤以及导演技巧的生疏并不是致命的,最核心的失败还是显示了中国导演易于沉溺个人情感宣泄的问题。
真的,好像没有一个内地导演可以控制自己的作品不走上自我宣泄的习惯,处处营造的都是一个离谱的小世界,那种很自我的世界。
对于大陆导演,总是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观众。
即使如此,《双食记》贵在小制作影片的摸索探寻。
中国电影也着实需要这样的作品来丰富填充巨大的结构空白。
而对于我们自己的电影,只要有一丝前进的势头,都是好的。
和《双食记》较真儿,肯定发现错误多多。
但真的一部国产电影用美食做素材、用希区柯克做线索、用谋杀展示婚姻和情爱本质,想想也忒不容易了。
女人认真起来是很可怕的。
有人说男人是下半身动物,女人就是上半身动物。
男人会被原始欲望控制,而女人只会被自己的脑子的操纵。
一个人如果专注地朝他的目标前进时,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爱默生一定是吃过女人的亏才会说出这么精辟的话来。
的确,一旦女人下定决心要去做某件事时,任何东西都不能够阻止她。
促成我说这样的话的是一个叫燕子的女人,此人乃电影《双食记》的女主角。
就是这部挂着惊悚的羊头卖着可怜女人的狗肉的电影让我在午夜观看时悟出了第一段话的。
首先要提一个问题,一般女人在知道自己男人出轨后会是怎么办的呢?
A.带上左邻右里的师奶帮妇女会成员一起上小三家捉奸B.一哭二闹三上吊,喊离婚,告到随便谁的父母那C.增值自己,用自己的魅力把男人吸引或者说抢回来在一个身在局外的人看来,AB当然是笨但有时也有效的方法,聪明女人一般都会选C,不过,燕子是何等人物,一个女人在目睹丈夫出轨同时失去即将出生的孩子后还会想着提高自己的魅力?
于是她选了D,让那个贪得无厌而她又无奈地还爱着的男人倒下,不得不回到她身边。
她是认真的。
不然她不会假装不经意地接近coco(小三),明明刚认识却异常热心地教别人做菜留住男人,一切都是早就策划好的,心思缜密,准备充足。
我刚开始惊讶于COCO的迟钝,后来想想就明白了,一个热恋中急于留住对方的心的人,病急乱投医也不奇怪。
还有就是,大概连老天也怕了这么个认真而聪明的女人,只好妥协了,顺道为她制造这么多的巧合(尽管真正原因是因为剧情发展需要)。
再次强调,认真的女人是很可怕的。
同时,我又很佩服燕子的耐心与毅力。
她真的沉得住气,明明知道自己的丈夫就是和这个人厮混在一起,面对着情敌,或许连杀了她的心都有了,却还冷静地教着她,尽管那是用来毒害她丈夫的工具。
一个女人在经过那样的打击后有这样的反应算不算是在情理之中?
或许也只有燕子这样被恨与爱交织折磨的女人会这样了。
燕子还让我们明白一点,女人一定要坚强独立,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
就因为她擅长做菜,而且深谙各种食物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她才能顺利把她丈夫押回家。
就像《legally blonde》教给我们的一样,有一技之长,你才有独立和让自己不被轻视的资本。
燕子只不过是偏激版的教材。
燕子最后的下场与她所崇拜的偶像一样——与自己的丈夫同归与尽。
这个我极不喜欢的结局让我意识到,其实她并不是个聪明的女人,只是一个被残存的变质的爱和早已生成却不自知的恨蒙蔽双眼的傻女人罢了。
如果她够聪明,就应该与那个不值得爱的男的一刀两断而不是把智慧和心思浪费在这样的人身上。
但是如果真能做到这样理智,这样聪明,还叫爱情吗?
相比起那部叫《女人不坏》却更像摇滚宣传片的电影,或许这一部更适合叫这个名字。
女人不坏,只是有点傻。
海报上有句拙劣的广告语:一部让男人不敢看,女人很爱看的电影。
也正因为拙劣真的吸引了很多观众,男人想,究竟什么片子啊,竟然让男人不敢看?
女人自然不用说了,你们都认定我们爱看,那就去看呗!
目的是达到了。
张氏印记电影再出江湖这次张一白不当导演了,改做监制,但是风格没变,明眼人一看就是张一白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
和《好奇害死猫》一样,故事都发生在重庆,想必张一白对重庆情有独钟,尤其是重庆的现代高楼。
他喜欢把住宅安排在看的见风景的房间,好像这样人生就足以被赋予俯瞰的意义;不过这次,除了高楼,还有著名的川菜,敢情张一白是在从纵深处对重庆特色步步为营。
故事里设置了三个主角,一个事业有成却因为婚外恋导致生活突变最后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中年男人,上次的胡军,这次的吴镇宇;一个外表冷漠内心洞悉一切不惜任何代价最后却并没有好收场的女主人,刘嘉玲和余男是何其的相似,高贵却不择手段;一个年轻美丽却只是单纯地活在自己营造的二人世界里的“第三者”,宋佳和江一燕只是职业有所区别,其余也都是典型。
开片,便设置了悬念,即使之前对影片毫无了解,看到余男的出现都能感觉出一丝阴森,此女绝对不简单!
只不过脱下厚重的民族服,发觉图雅也可以变得性感优雅,眼角眉梢间有几分伊能静的韵味。
故事情节倒并不枯燥,至少要坚持看下去不是难事。
时而激烈刺激,时而悱恻缠绵,不忘加上床上镜头渲染叙事,时而还要扮傻:吴镇宇被捆绑起来前后一段,眼神呆滞,拼命挣脱,把整个影院都笑岔了,再等女主人一现身,乖乖,连电棍都用上了!
其实影片从编到导实力不弱,剧本来源于殳俏,是个毕业于复旦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美女专栏作家,对于美食有独到见解,许多知名纸媒都能看到她的文字;编剧是王要,看过《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的人对这个名字应该不会陌生;而导演赵天宇被誉为新锐导演,除了电影还涉及MV、广告的创意监制,据报载,是CAA(美国最大的艺人经纪公司)发现了他的商业前景和尖锐的电影理念后才把他签到旗下。
有比较才有思考可是这样强大的队伍为什么制作出来的片子并没有让人拍手称赞呢?
甚至电影刚一出现字幕人们纷纷离开,一点回味都不留下。
这么说吧,张一白的作品很有条理,小标题的形式来架构87分钟的影片,颇有点分段式平媒专题大文,或许破坏了完整性,却一目了然,便于接受。
必要时,用倒叙揭示前因后果,试图给人恍然大悟的体验。
倒叙已经成了张一白电影一贯的手法了,比如余男惨遭车祸那段,用来贯穿情节的竟是一条鲶鱼。
再一方面,影片创意还是超前的。
以食物为切入和贯穿,提出食物相克理念嵌入其中,相对其他健康理念,这是一般人很少接触到的医学健康知识,显得颇有新意,要比一般意义上叙述男女感情生动的多,而从备菜、做菜到成菜足以把人的胃口吊足。
可同样是饮食,同样是男女,况且影片一开始在左上角打上字幕,孔孟二人的名言,那句“食色,性也”千回百转无法让人忘记。
尽管如此,它仍然无法与李安早年的《饮食男女》放在一个层面上。
内容太杂?
不是,要说杂,后者除了食物和男女外还有亲情元素;平淡无奇?
非也,要说一惊一乍肯定得先归功于前者;菜式不够诱人?
也不至于,后者里头老爷子是大厨,前者里余男也不赖,一边掌握着一套做菜秘籍,一边还和美食DJ如出一辙,最后干脆假扮了她。
那是什么原因?
是文化,《双食记》让人一笑一惊,记住了吴镇宇死前对镜子画眉,见识了空姐也有蹦跳走出机场的时候,其他什么都淡化了,和当初带进影院的爆米花可乐一起被消费了。
而《饮食男女》也在说做菜,也在考验男女关系,主线却是通过朱师傅这样一位厨艺大师展现一个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父亲在当下的社会与家庭中所面临的种种尴尬。
它说的是宽容和谅解,是社会的和解,无疑在立意上更为高妙,自然留下的东西也更多。
影片结尾长条桌子上三人的座位和布局倒是别出心裁,中间是男人,两个女人面对面端坐,一个是曾经发誓只爱她一人的妻子,一个是寻找恋爱感觉途中众多女子中的一个,水火不相容,却在一张饭桌上表面可以相安无事。
吴镇宇自己也感慨:这会儿好了,我和你们同时吃饭。
爱情有时候就是抗争斗争后的容纳,即使还停留在表面上。
那会儿吴镇宇还有滋有味地评点菜肴——对着右手边妻子的时候用右手夹菜,对着左手边女友的时候用左手笔画,脑袋条理清晰。
只不过,回光返照罢了!
看了电影《双食记》,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1、食物是相生相克的,所以有一些食物一起吃是会引起中毒的,伤心伤肝伤胃伤肾,是会掉头发掉眉毛掉阴毛的,总之会让一个强壮的男人变成一个卑微的小动物甚至是卑微的一些尘埃。
这一点恐怕是影片重点告诉我们的道理,一定要记住,现在我记住不能混吃的有羊肉与西瓜、田螺与茶、虾和维C。
2、男人都喜欢制服诱惑,都会去想象那件制服下包裹的身体是怎样的,如果幻想丰富或者陷入幻想不能自拔的人就会有所指向,比如找一个制服老婆或情人。
但我不理解的是影片中的男人已经有一个护士老婆,却又找了个空姐情人,这样做的后果一定是灾难。
只可惜他不是阿拉伯人。
其实女人也一样,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就喜欢军装下包裹的男人。
3、大多数的情人并不知道她身边的男人其实是已婚的,因为沉浸在初恋中,这种美好的东西可以让男女迷失自我。
4、惩罚一个男人最好的方法不是摔盘子摔碗,不是给他一耳光,更不是不与他同床,而是当着他和情人的面揭穿他所有的秘密。
这时,这个男人很有可能去自杀,所以要慎用。
5、有些女人特别的恶毒,用她们的智慧可以杀人于无形,大多数情况是为情,你可以理解吗?
6、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男人的胃。
这句话并不可靠,首先你要知道男人是有许多感官的动物,这些感官都需要满足,所以有些是要先抓住眼睛,有些先抓住手,有些先抓住鸡鸡。
否则只会自讨苦吃的收到一句:你就只知道吃。
7、医院产科的护士长技术是最好的,但娶她做老婆也是比较危险的,她会轻易的发现你的情人怀孕了并可以在家就给你的情人接生,而且说是她自己的孩子。
8、不要轻易的承诺,特别是对于爱情,不要用最、一定、绝对之类的词语。
这绝对是一切悲剧的根源,特别是你面对的是聪明,记忆力好的女人。
9、最后一点,我知道了饰演燕子的演员叫余男,就是在《左右》中演空姐的那位,她让我至少在一段时间对空姐的想象变得不那麽美好,嘴嘟得像两片香肠,笑起来更可怕。
我还知道了饰演空姐coco的演员叫江一燕,就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的周蒙,我有幸听到了她在床上激情的叫声,她也让我对空姐的想象变得更加的美好。
一部让我明白如此多道理的影片一定很好看吧,答案是,一点都不好看。
想起王小波说过:生活能有什么寓意?
在它里面能有一些指望就好了。
对于我来说……如果需要寓意,这就是一个,明确说出来就是:根本没有指望。
我们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生活如此,何况是一部叫《双食记》的电影。
一直很喜欢余男的演技,当人做擅长的事时就会特别有魅力,无关外貌。拍的不错,就是余男的角色让人不寒而栗
杀了你 拥有一辈子 永远在一起
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了 打一颗星 同学说很好看很好看犹豫之后坚持看完 打两颗。。
双食记又名女人有毒,弱弱地问一句,是女人有毒(最毒妇人心),还是男人更毒(无毒不丈夫)?
余男这个大老爷们就是够狠!~
x 女人有毒,男人你要小心点!
两家饭----哈哈 活该
很欣赏的一个美食女生推荐~男主角很变态,女主角更变态
开头被恶心了一通之后努力当作只有男主负责脱衣服的成人电影,结果发现是个所有trick建立在食物相克理论上的悬疑片。。劳资从当年读完全自杀手册至今也算关注方法论二十年,从来没想过有人吃虾之后吞维生素自杀而且还tm成功了。。用女德班信仰的精神力和行动力来对付男人大概就是如此吧,男的再渣也不能减少这种故事的愚蠢恶毒,简直是现代中国奇幻cult。。被恶心到丧失理智。。不是许巍粉听到片尾曲也深深感到这tm都是造了什么孽。。一星打得太痛苦,这片值得负五星。。
“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男人的胃。”
题材不错,喜欢吴镇宇的表演
撤退的时候,你会占领的更多。
难以理解的爱情,难以理解的角色。但可能普天之下,真的会有这样的故事吧。
空姐非常漂亮
张一白的徒弟拍了部升级版的《好奇害死猫》,主角还是“小三”,故事悬念不断,又有美食相伴,可惜收尾太干净、太罗嗦、太画蛇添足了
比想象的要有意思 看菜也可。maggie推荐
女人有毒,我要准备电警棍.
又是到中段力衰而下,本来还希望小情人后面也能以设局为自卫反击,没想到是以翻男猪的桃花债为起伏,相形之下,Hard Candy也没有那么拖沓的。这种调调真熟悉——《诅咒》《第三个人》《好奇害死猫》……悬念半吊,像根泄了的皮筋。看过《暗花》,对香港电影中设局的桥段很是赞叹。人
重庆
完全不知道花时间去看的意义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