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乱搞女人了,爸爸,不然就打你屁屁啦”从片头看到昆汀一如既往的恋足,将自己的名字打在涂上血红指甲油的女人脚上时,我就知道这还是他,没有变的昆汀。
上半场快要结束,他喜欢的脚竟然被撞飞了。
划出抛物线脱离身体,硬邦邦的甩到马路中央,都没抽动一下。
其实好戏才开始,餐前开胃酒,cheers !
下半场角色互换,追逐的变成被追逐,听惯乞求的开始乞求,杀人的被人杀,是不是应了中国一个词,现世报。
最后,那不够准的一枪再次证实了我得出的结论,作为女人至少要带一支枪傍身,冷的,或者暖的,whatever.
我本来想给四星的,结果我发现我给许多烂片也打了四星可恶的豆瓣也没有4.5星,只好力挺昆汀以后恐怕大部分片子都是5星了,所以我只好说我打的星星数可以忽略,如果哪天豆瓣改成百星制,我会力挺豆瓣的···100分的话,我给这个片子79分因为听说此片画面一般,所以我没有去买蓝光,买2送1,买了个Planet Terror,这个片子,以及一个Dark City,三张DVD···所以有空了最近会评剩下两部话说本片虽然也是打了深刻昆汀烙印的片子但是总体来讲,片子拍的很一般如果忽略上映时间,我怀疑这片子是昆汀学童时的习作首先开场是非常顺畅的,变态杀人,杀了第一批人,没有动机···没有动机的犯罪可以被归为变态,但是真的在片子中喊一句“you maniac”就来归纳男主角的不正常,恐怕有些不合理。
本片最后讲的就是复仇,复仇的快感往往来自于对男主角的仇恨。
事实上请问看过的诸位,当你看到特技人麦克杀了头几个妞以后,你真的恨他吗?
我觉得他挺酷的,尤其是他的1972年的福特野马·····(我做梦也想买辆福特野马啊······广告插入:福特野马1024*768桌布:http://www.automobilesreview.com/gallery/ford-mustang-shelby-gt500kr/ford-mustang-shelby-gt500-kr-01.jpg)于是到了第二批女人的时候,这个片子还是有机会让男主角变的很让人痛恨的····可是首先,第二批这三个女人就很让人无语,找个男人玩玩不够刺激,非要在车前面玩危险(也违法)动作才刺激,从经典黄色的1968的福特野马上下来,换上Challenger,我觉得昆汀给我们带来的信号就是,开老式福特野马的人都是变态,但是为了区分两个变态间的区别,女人们换上了Dodge Challenger,也就是说,开美国肌肉车的人都是变态···于是从这里开始我先跳个tone碟子里有昆汀的专访,他说他拍电影,希望把一些过去所有电影里的元素,精华,都结合起来,然后自己放入自己的风格,然后去超越其它人,成为这种内容里最好的,他尝试了日本武士电影,中国功夫电影,西部牛仔电影,现在就要尝试下追车了,这部片子依然是女性复仇,很像杀死比尔,他说,在以前的追车电影里,20%的追车是好人追坏人,80%的情况是坏人追好人。
当坏人追好人的时候,导演希望的是让观众紧张于是我不仅有车追车,还在好人的车前面加一个人,变成了车追车&人当后来女人们奋起反击的时候,如同其它追车电影里那20%我希望看到的是坏人被剿灭的快感····跳回我刚才的评论当麦克第二次去开车撞那群疯女人的时候,我期待的反而是两批特技人之间的对撞可事实上片子里营造的紧张被我免疫了,我认为这里没有逻辑,一个车子里2个女人,一个有枪,而另外一个在车子外面,被后面的车追,你猛然换道,刹车,掏枪射击就完了,何必在那里叫来叫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的。
另一方面,既然两边都是变态,也就没有什么好人坏人之分了····女人们追麦克,我对受伤的麦克反而有一丝同情,我知道昆汀的片子都是结局都是皆大欢喜的,女人们最后因该是追上麦克了,用铁棍打成肉饼···然后片子结束果然,又是追车,然后车子越撞越烂,中间无数无辜的路人车被日飞,最后麦克被从车里揪出来,每人一拳最后被打死(三个女人依然防御过大,法律上她们完蛋了,而且那车子也废了····钱啊)无数的遐思在麦克的脸被高跟靴子一踩中结束,我并不认为女人会对这种片子产生什么兴趣,会有什么快感,男人们也没过瘾,亚洲女人看复仇片看的有快感的往往是什么一个纯洁善良的女人被始乱终弃了,而且还被毁容被弄的家破人亡,最后历经艰难把那个男人杀了,这样才行,女人喜欢portrait自己为那种善良美丽纯洁的,呃不能这么说,因该说女人比较容易体会到那种纯洁善良美丽的女人被蹂躏,被玩弄的惨痛。
当她们看到一个那样悲情的女人获得了可以摧城拔寨的力量,最后复仇,仿佛是fulfill了自己内心的某种黑暗欲望。
相反,老美的那种嗑药,跳Lap Dance,乱性发狂开肌肉车如同疯子一般发狂的女人,因该不太容易博得同情····另一方面,男人看到那些见到美女不强奸反而是去虐杀的男人,也不会有什么好感,但是看到男人被女人乱拳打死,也不舒服,总之夹杂在暴力没暴力到G点上的那种夹缝中,这片子男人看了也估计很难大呼过瘾···所以呢···其实这片子蛮失败的我认为不能因为是昆汀的片子就无理由力挺,碟子卖不出去,买2送1,电影卖不出票,这些都可以做论据这片子不好
Spoiler Alert! (绝对不正经、不靠谱的观后感。
以下内容剧情泄露,将影响观看)用个最精悍有力的字来形容那就是:爽。
一句话评论可能就是:这才是够带劲的电影啊(俗,俗不可耐的开头……)。
这个片子够多人考究了,上英文维基、IMDb其他网站,美国淫丰富的考究,恐怖的举证,足够让没有B级片文化的俺们甘拜下风。
最点睛的还是片尾曲《Chick Habit》(中间有几句太太太好听了),稍微消除了一些不爽(因为再爽,里头也还是有不爽,底下说)。
我或许不如昆汀迷反复倒看作品来得多,但原声应该听得不比他们少(……)。
前半段一直在放歌听歌,拿酒看舞,盯昆汀扮演的猥琐老板(看到他我总是条件反射到猥琐,猥琐不是贬义词)。
姑娘耍的屁股和那黑妞一样好,导致如我一样的男性荷尔蒙窜升。
中途那女的掏出手机,心头一颤,呃,这是什么年代?
回想起来都好笑。
很认同片中一女的说法,特技人麦克是个性无能的变态狂。
猛烈撞车所带来的快感,远胜于男性耻尾肌收缩然后完成的某种行为来都还HIGH(大名鼎鼎的 CRASH)。
前半段最爆的一次,肢体断飞,血肉模糊,昆汀让观众反复回放,享受了三次(一共四次,四个不同的对象视角)。
网易网友的评论是:射了。
那不爽的来源是什么,就是这帮女人话太多了(竟暗下有种被撞死也是合理应该的想法,毕竟,它是电影)。
不可否认昆汀带fuck的对白很有意思,但叽叽喳喳也太烦了些,不过还是熬了下来。
可到了后面,当某女车头上摆出欠X的造型(实在太淫荡了,惟有淫荡来形容),通篇都可以解读为性挑逗、性暗示,屁屁、美脚之类的特写是小意思,撞车的生理快感才是大头。
我就想象着特技人麦克再次摩拳擦掌,嘴角抽搐出一道邪笑。
用上前半段的单刀直入方式,催足马力,狂踩油门,来次惊世大冲撞,致命一击(300%的暴击率),那一定是双方高潮,伴随特技人猛声叫爽(他死不足惜,问题是据说在车内他是死不了的,所以被拖了出来练拳暴打加飞腿斩劈)。
可惜,他太变态了,要玩花样,搞持久战。
结果,变态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
在这里不想混淆什么女权,但是鄙人居然可怜起了特技人老兄,一方面来自三个女的居然倒过来插了一把(四个中就一个啦啦队服的,剩三个都不咋的,一个马虎过关,两个无法忍视,我的审美观只有如此了)。
一方面恨着我的想象被昆汀合理而必然地推翻,似乎这样也才反故事。
三个“超女”一战成名(事实上是经典模式的设定),看得我竟是心生失落,就跟当年看《天生杀人狂》一样的失落,大有恨暴力天性被压抑,无处向电影人物发泄一番的痛苦(一方面是站在虚伪的道义上谴责主人公)。
都死吧,没人活下去是我最喜欢的HAPPY ENDING,我的口味已经有BT化的倾向。
昆汀就不能想着新鲜的死法呢,来些更上一层楼的快感。
说到底,还是够满足了。
等待《索女‧丧尸‧机关枪》……
因为之前都是用来凑电影长度的,本来简单到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故事居然拖了快两小时,实在无聊到要命。
好罢,热爱昆汀的人可以说前面那些砍掉也无妨的“剧情”体现了啥风格啥调调,镜头怎样音乐怎样,但我就是忍受不了废话连篇和无意义的秀大腿,甚至连那段艳舞我都按快进了事。
第二段里女人们的逆转胜利是不是拍得太娱乐、太随心所欲了?
我正期待着那个躺在车头上的女人以粉身碎骨来掀起高潮呢,麦克兄那辆无敌铁牛突然间就弱了,之前极力渲染的速度也没了,中了一枪后他便把慌张失措的神情带到片尾,看得我眉头直皱。
凶汉变小丑,女人齐发威,The end。
好像在演小品一样,反正只是因为导演安排。
或者应该这样说:CD1请从第46分钟开始看,CD2就算了吧。
顺便一提,那个喜欢把脚伸出车外的女人终于被削掉大腿的一幕,不知怎的令人很快慰。
说实话,很多人喜欢《KILL BILL》,我却不那么感冒,可能是因为里面致敬的对象我过于熟悉的缘故。
但这部电影《DEATH PROOF》,实在太让我喜欢了。
因为,它实在太昆廷了。
没有什么,比原汁原味更让人觉得过瘾。
首先,要说《死亡证据》是一个极端恶劣的翻译,不仅误导,而且风马牛不相及。
真要硬译,也应该是《防死》才对。
这个名字应该来源于特技员麦克(就是老不咔嚓的柯特 拉塞尔演的)的那部特技车,但我觉得这个名字本身,和《PLANET TERROR》一样,是特意为七八十年代的磨坊电影致敬,它们合起来的《GRINDHOUSE》就是明证。
我想昆廷和罗伯特特想回到那个时代,和当时的B级片导演海玩一票吧?
不过那时候拍这些耸人听闻制作粗糙的电影是为了钱,而这二位爷,则是纯粹的兴趣,所以才能把这种风格玩得如此地道,不过,这也得说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的饥不择食已经被洗刷成一种时尚了——与此类似的,还有LOMO相机的流行,以及,地瓜叶成了山珍上了餐桌。
电影本身是非常让人称道的——尤其是几段长镜头,可以做为摄像师的教材了,画面的转切和重心人物的变化严丝合缝。
至于那几个血腥暴力的瞬间,更让我无限怀念起中学时代站录像厅的时光来——前半场那几个不停地踩油门重复,后半场那漂亮的一劈腿,让我想起一部港产武打片里击中某个练金钟罩坏蛋的罩门的镜头——一只手捏爆了俩鸡蛋……算了,这个有些扯远了。
至于JUNGLE JULIA那只飞腿,BUTTERFLY脸上碾过的车轮,在我看来,远不如那些古老技法的焕发青春来得过瘾,尤其是那些粗糙的画面剪辑,还有背景音乐,神似当年的老片子。
电影的情节也原汁原味,简单彪悍,干脆利落,却又出人意料。
这里要赞一下老梆子柯特,把个恶棍给演活了,尤其是在下半场。
不过这里面有一半是导演的功劳,Y把这个角色给设计得真好。
其实这个电影也不是完全的紧凑,很多大段的对白和长镜头,这些地方,看似松垮,却绝对不是敷衍——要知道当年的电影里,这样的地方是必不可少的,那是低成本的精髓。
当年那些一分钱掰成两瓣儿花的导演,可不能像龌龊司机那样来一长串的疯狂汽车追逐,我靠,那得耗掉多少钱啊,几场血腥刺激的戏是用来提气的,短而精悍,剩下的就要靠那种室内戏来弥补了。
鬼才昆廷没有忘记这个,所以这90分钟统统是精华,所以如此过瘾。
Y还在《DEATH PROOF》里露了一小脸,那个酒保WARREN就是,一瞧那贼眉鼠眼的样子我就认出来了。
打了四星。
对于昆汀的电影,我第一次这么干,因为我基本上没爽。
从KB时就开始觉得,昆汀的主角还得是男人才对头。
毕竟这世上能把粗口讲出味道的美女太少。
比起《落水狗》和《低俗小说》中爷们的表演,现在的昆汀导戏让人觉得越发卡通化,以及低龄化。
似乎昆汀铁了心要怀旧,继续向几十年前的B级电影致敬。
可到最后弄得真让人觉得好像在看几十年前的电影,——一瞬间,我想到了刀郎。
玩复古,对昆大爷来说,太没挑战性了。
这种轻轻松松完成的东西,我怎么看都High不起来啊。
看在那次撞车的份上,给个四星。
对,我不爽这部片子。
虽说俺看电影不是尽为了看啥内涵找啥感觉,可花了我一个下午没去上体育课,在家呆着尽看一个性变态用车到处撞人,最后还被几个娘们打挂了.完全就被这导演给忽悠了啊!
yo,这是女权主义的电影?
对不起,俺没那感觉.这片子就适合那些有暴力倾向或者长期被变态男人欺负压抑久的人看.况且,它的情节有许多漏洞:1.向第一队遇害人中,那个黑人骚娘们不停的发短信给别人;一会i miss you,一会i want to xoxo your jj;还特地给了她一个很思念那个短信人的长镜头.可最后,就没交代了?
是想说明那个黑人女是一个多么外表多么邪恶内心多么纯洁的妞吗?本来好好的低俗场景突然插一个这样的画面进来,想搞笑啊?
2.第二队糟害的四个女孩中有一个金发头发的,长的水灵灵的杂志模特,叫李的.完全就是顶级花瓶啊,先是花了20多分钟描写她和另外3个人的聊天,从中可以看出她多么的羞涩.然后,就把她压在那个买车主那;另外3个疯女人就去揍人了,到片尾打完人就指节byebye?
喂,那金发美女还在车主那呆着呢,把人家车给撞成那个样,车主还不把那金发美女给吃了.3.在第一次杀人成功后,有个老警察认定是故意杀人,然后声称要追踪下去,而后来KURT第二次行动,把黑女人惊醒后,驱车弄了很多烟尘逃离。
过一会儿又一辆车也尾随而去。
黑女人很诧异,还问同伴看到了没?
结果再无后话。
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东西,俺心烦不想说.唯一觉得过瘾一点的就是听那些女人念念叨叨的美国式聊天,从头到尾都是Fxxx,听那些美国式家骂挺带劲的.好吧,我看到这的评论都是如何赞美此片的有意见的就来吧,我装看不见..
一直到一小时二十分,我都会给这部片子一星,但最后十分钟扭转了我的想法——虽然依然逃不过三星的命运:勉强及格。
这部电影沿袭了昆汀导演的一贯风格,当然我指的有无处不在的女人脚,足部按摩,颜色笑话,杀死比尔里出现的口哨,黑色幽默似的威廉尖叫,b级片般的爽快血浆;但同时也有导演极具特色的剧本编排(两波女人的故事差异),以及本片特有的胶片质感:卡顿和回放(在第一组女人死掉时的倒带表现尤为精彩)。
和我上一部看的片子 对决(1971)相比,它们同样讲述了公路上的血腥谋杀,猫捉老鼠般的玩弄虐待,但这部片子显然更多的将视线聚集在凶手本身上了——而那部不死车,刚开始是一种名牌,中间是可怕的共犯,到最后则连同它的名字一样成为了一种讽刺和反转的象征(车辆抛锚在路边,凶手在车前被打的倒地不起,这就是最好的背景)。
这部片子在镜头上的运用没什么好说的,个人没有仔细拉,但有好几处我很眼熟的昆汀式运镜和台词编排(比如那段摄像机跟随的双人对话长镜头,立刻让我想起了低俗小说里主角两人从楼下走到公寓门口的那一段)。
在最后十分钟的飙车戏格外精彩,岔路的“意外”很好的调动了观众——在最后凶手以为自己脱逃时,两边的时间线有一段差异(回放),这也是为了女孩们乘坐的白色车辆如同死神(或是正义的代表,毕竟他们的车是一黑一白)般出现吊足了胃口。
然后就是为什么三分的原因了:这片的节奏安排太差。
刚刚看完三分钟,给我留下深刻回忆起的只有凶手中前期对金发女孩的虐杀,以及那一场可怕的蓄意撞击带来的血浆四溅,剩下的就只有第二组主角和凶手的对抗。
而中间那足足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全是对话,昆汀式的对话,就像是落水狗或者低俗小说前十分钟的聊天,这一小时里充斥着这样的低营养对话,并且到最后也没有赋予什么有效的意义。
让人看的身心俱疲。
如果我要概括这片的内容,或许我用不到一分钟就能说完,因为它除了最精彩的几个部分就没有其它的了。
作为一部商业片它还勉强合格,毕竟它有血浆,有暴力,有色情,还有爽快的结局——正义,即使是私刑的正义依然将邪恶打倒在地,观众们大概会吃这套的。
作为昆汀的超级粉丝,我对这部片子早就充满了一种小心翼翼的期待。
在看正片之前,我甚至不愿意去看任何有关的资料,我要保持一无所知,把一切留给看片子的过程。
由于碟版出的太慢,之前我还是忍不住下载了枪版的《刑房》,喵了几眼,迅速删掉了。
然后静静的等待碟版。
今天,也就是刚刚,我终于看了《刑房》之《死亡证据》的独立版。
影片的结尾令我狂笑不已,爽的冒汗。
昆汀,我爱死你啦!!!
我该怎么来讲这个片子呢?
我现在还完全沉浸在激动中。
我可以说这完全是一部撞车片,注意:不是公路片也不是赛车片和追车片,而是撞车片。
其实在喵了几眼枪版后,我对这个片子并没有任何感觉。
当然,我大致也知道了昆汀这次要玩什么花样,在画质上,《杀死比尔》的炫酷之后,这次他要搞黄暗色调的老旧风格,而内容,自然还是离不开“血腥”“B级”“黑色幽默”“酷”等CLUT元素。
从《杀死比尔》开始,昆汀已经根本不在乎情节了,他要的就是“刺激”和“不一样”。
《刑房》由昆汀的《死亡证据》和罗德里格斯的《恐怖星球》的两个片子组成,而昆汀的这个《死亡证据》独立版,长度也近两小时,也完全可以分成两个独立部分。
每个部分我用一句话就可以讲完。
第一部分:一个变态汽车杀手用撞车的方式杀了三个(或四个也可能是五个)妞。
第二部分:三个妞用撞车和暴打的方式杀了一个变态汽车杀手。
哈哈哈,故事就是这样。
就是这么简单和变态。
第一部分的近一个小时,其实就是为了最后血腥撞车的几秒钟。
之前全是啰哩叭嗦叽叽歪歪无关紧要的铺垫。
这招昆汀当年在《四个房间》中最后那个短片里已经搞过,所以第一部分我并没有惊喜的感觉。
但是到了第二部分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新的四个汽车妞出现后,我们很容易会想还是跟上一部分一样,这个变态汽车杀手杀了她们,并且杀的更为血腥(其实这样也不错)。
或者,第一部分铺垫的警察线索会掺入(其实没警察一点P事儿)。
果然影片是朝这个方向发展,而且搞得相当紧张和痛苦,三个妞差点被撞死。
但是突然,整个片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三个汽车妞一下子来劲了,比变态汽车杀手更变态,穷追不舍不依不饶,生生的撞死了这家伙,其实还没撞死,而是撞的半死后再被轮番暴打至死(三个性感妞把一个一脸横肉的变态杀手暴打而死,这场面啊,哈哈哈,我能不笑嘛我,不过也可以理解,昆汀向来有点女权情结,片子里总有女的狠角色)。
就完了。
靠!
昆汀你丫太牛了。
http://wuqing.org/
当昆郎才尽时,就用玩票儿式的致敬挑战FANS对B级邪典及其本人的忠诚度。
这次,没有《落水狗》的黑色对白及张弛有度的节奏,没有《低俗小说》痞气十足的个性符号和交进式的叙事结构,没有《杀死比尔》精致的暴力美学,甚至不能像《杰基·布朗》那样正经八百儿的讲个故事。
昆汀把所剩无几的才华全用在怎么用划痕、卡带和黑屏做出70年代录像片的感觉,彻底迷失在奇技淫巧之中。
今日之后,影史上最无聊的对白不再是几个大男人在抢银行前探讨该不该给小费以及《宛若处女》是不是麦当娜最好的专辑,而是几个Y头片子骚首弄姿、叽叽歪歪地讲述自己的性生活。
四十多分钟啊,没有片刻的安宁,做为忠实昆迷的我只能一边全力抓住那只想按快进的手,二边控制自己不要像至尊宝一样抓狂,三边纳闷Y怎么还不死啊。
终于,世界上最可爱的杀手开着他那辆无坚不摧的“死亡证据”全速撞飞了MM的汽车,四个角度的慢镜头回放,当数车轮碾过“蝴蝶”MM的脸时最为过瘾。
长舒一口气,为了这四十秒钟的高潮,所有的忍耐都是值得的。
第二节,换了四个MM继续叽歪三十分钟后,迎来了“死亡证据”与“道奇挑战者”的终极对决。
虽然二十分钟的追车场面基本上可以简化为一个“撞”字,火爆程度却堪比《骇客2》,原本瘫在床上磕瓜子儿的我,也不由得绷直了身体,任由引擎和急刹车的声音调节肾上腺素。
最后,三个MM把大坏蛋拎出已经报废的“死亡证据”围殴,一个凌空直劈的胜利姿势,影片喀巴一下就结束了,恍然间找到了十几年前看港片《好小子》时的感觉。
然后,听着欢快的片尾乐,笑骂,这个混蛋。
唉,昆郎啊,实在不行就洗洗睡吧,不要打着B级片的幌子唬人了。
女人们的唠叨
废话太多
高潮很爽快
话多
真他妈带劲!
本片再一次证明了:浅薄滴女人被怪蜀黍睡,深刻滴女人睡怪蜀黍~
乌玛·瑟曼《杀死比尔》车祸事件公开后,真的很难用娱乐的心态看这部电影了。大量的口水台词,其实为强戏剧性的剧本增加了生活感和真实感,昆丁对女人的态度实在太吊诡,影片里女孩们对这类咋咋唬唬装酷,处心积虑偷摸摸骚扰女性的男人只有一句评价——“小鸡巴”。
这时的昆汀要么是只顾自嗨一古脑把自己那点趣味给兜底抛了出来,要么是被粉丝们给惯坏了,以为话唠歌舞血浆的轮番轰炸就是王道,自有拥趸买帐,我反正是被那些无趣的叨逼叨给折磨得忍无可忍了。
配乐太棒了!
6.4分
I like it!!!
1.作为一个B片,它絮叨的成分实在太多了。2.昆汀有恋足癖,鉴定完毕。
纯粹过头的公路电影,漫长的催眠曲后迎头一击
没原来的影片好看
這就是姜文說的那種“來勁”的片兒吧
用变态杀人狂来连接两组形似神不似的姑娘,用暴力粗口性暗示来致敬各种Cult片。
有单独的条目吗 怎么时间变长了【cl7p2u5h#
昆汀的恶趣味展露无遗,可我还是爱。
娘们儿 粗话 撞车
唠唠叨叨唠唠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