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博得我们的欢笑,有时候电影中要采用愚蠢荒谬的元素,我想我完全可以理解。
我也可以理解那些挥霍生命的人,他们多余的荷尔蒙,多余的时间,多余的金钱,被以各种荒谬的方式挥洒。
我不认同,但是认同此理:如果你自己都做过各种羞于启齿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原谅他人呢?
人的差别其实没有那么大,大明星,小跟班,都是一样要面对爱情的无奈,工作的无奈,都是一样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握不住方向。
笑过之后,还是向自己的生活妥协,该怎样走下去,仍然怎样,只要你选择的是继续走下去而不是“从另外一个方向跳下来”。
他说他很孤独,but who is not?
并且,孤独都不因你的表白而化解,哪怕你日后从良,它还在那里。
不同到底是,你是死过一次的人,下次它来袭的时候,你会更加坚强一点面对。
我理解任何一个平凡或者不平凡的人因为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采取恶心的方式来发泄,但是我可能不赞成他们的方式,就像现在的我不能认同以前的自己,我做错了,但我知道我是错的。
根据传统中医缺啥补啥的理论,敢说敢干的人永远值得我学习,这几天集中补习了猪头逛大街,摇滚之王,达尔文奖,前往希腊剧院 等数十部电影佳作,经过我悉心观摩和深刻思考,我感触很深:只有吃饱了才会撑的!
努力工作吧。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不看新闻联播怎么听bob dylan
这两天倒运得很,先是昨天买午饭。
卖鸡腿饭跟牛肉饼的大叔站在窗口里面,尽管看起来很猥琐,但是我依然决定买,因为我饿了,人饿了不吃东西会很躁狂,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反正我是这样。
而正巧我的前面排着一位非洲朋友,you know,黑人哥哥。
他在买鸡腿饭,该死,我现在为什么开始想起来了电影里的那首歌…………好吧,我没有种族歧视。
话说那首歌是什么?
简直就是一坨屎。。。。
电影的一开始简直就像昨天我遇到的事情一样,无厘头。
好吧,前面的哥们儿要了鸡腿饭,大叔抬头看看我,问我:你要什么?
我:牛肉饼。
大叔低头做鸡腿饭。
做好了以后,非洲友人付钱,并表示自己要两份,大叔低头继续做,中间抬头问我:你要什么?
我:牛肉饼。
大叔低头继续……好的,黑人朋友走了,拿着他的鸡腿饭开心的走了,然后大叔问我:你要什么?
我:(我他妈的要他妈的)牛肉饼!
当然,括号里的话是心里想的。
大叔:哦,牛肉饼没有了!
我:操你妈的没有你不早说,你是傻逼么?!
请原谅我的粗鲁,不过饿到我那个程度,希望能够理解。
于是我走进超市,买东西,OK,结账,14.9,收银员也一副死相,就像是世界都欠她钱,或者是她来了大姨妈同时昨天还跟那个傻逼男友吵了一架,总之不关我事,我掏掏口袋,没带钱,于是就问:能刷卡么?
她:要刷卡去一边儿等……FUCK!FUCK!FUCK!好吧……OK,我们现在来谈一谈电影,这部电影里的歌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疯狂不靠谱嗑药乱性摇滚青年的精神状态,或者说道出了很多意淫帝的心声。
听着这些歌曲,只想愤怒的嘶吼,然后很潇洒的对这个世界说:FUCK OFF!鄙视一切,敌视一切,正人君子是我们的死敌,撕掉你们虚伪的面具,这也许就是我们的心声。
但是,当疯狂过后,我们却感觉到无比的孤独,空虚。
于是继续麻醉,酒精?
毒品?
叫不上名字的东西,爽翻了,或者,你也可以说,这些都在掏空你的身体,以及灵魂。
这部电影里,通过一个摇滚明星,生命以一种原生态的张力赤裸裸的暴露在我的面前,充满了激情,迷狂,生命无比澎湃的爆炸开来,这些画面似乎在愤怒地向我吼叫:“这才是生活!
这才是人生!
我感到自己还活着!
”持续的疯狂,疯狂,然后画面一转,他跌落到水池里,流着泪说自己孤独。
风光无限的背后,往往就是这种落寞失意。
显然,正常一点还是比较好。
但是,生活中有时候就是想让你怒吼一下,否则你会非常不爽。
就像是昨天晚上我去同一家超市,排了很久的队,到我结账了,16.9,拍拍口袋,钱包鼓鼓的,掏钱,收银员换成了一个更年期提前的,欲求不满的大妈,她说:这个通道只能刷卡!
What a fucking day!!
我很有修养的掏出卡,心想:老子有卡!!!
用鄙视的眼神注视着大妈的同时,潇洒的刷卡,走人。
怒吼完了以后的爽感只持续了大概一分钟,一分钟过后,我就开始忏悔:何必跟更年期提前的大妈怄气,更年期提前也不是她的错,刚才我应该安慰她两句,告诉她:更年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当年我老妈更年期的时候,打牌输了就会翻脸,我依然觉得她很可爱,不过话说回来,前提是,那得是我妈,要是另外一个人翻脸!!
好吧,我也不会出手,因为我不打女人。
好的,让我们说回电影,电影里摇滚巨星他爹太不靠谱了,啥玩意儿,简直就是老流氓and老loser,不过他的那段关于遗传学的言辞倒是颇有一番流氓科学家的意味。
虽然画面语言歌词都很疯狂,但是结局也不得不俗套起来,美好,愤怒颓废之后,一切回归美好。
其实现实不是这样,Nirvana的主唱Kurt Cobain死于1994年,他用一把枪轰掉了自己的思想跟生命,这也让我想起来,海明威似乎也是用枪爆掉了自己的头。
有时候,世界并不只给人看好的结果,或者说,世界往往给人看坏的结果。
就像是今天早上我睡眼腥松的把洗面奶挤到了牙刷上,开始刷牙,半分钟过后我瞅了一眼镜子,发觉自己的牙都黑了。
不过不得不说,洗面奶的味道,还不错。
所以说,今天早上我刷了两次牙。
是不是稍微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
哈哈。
这部电影乱七八糟,没有一处是合理的地方,但是冲着那几首歌的旋律,我还是给它三星,其实这部电影是哥们儿介绍给我的,他说里面的歌不错,我衷心的感谢他给我推荐了这部电影。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烂片。
就跟我毫无逻辑的评论一样,烂的很。
That‘s all。
因为看了太坏了 觉得乔纳希尔好屌的样子 特意想找他其他没看过的喜剧片来看看 然后就是这部前往希腊剧院看评分已经是他主演喜剧中很高的了 不过略显失望首先 这是一部主角为歌手的电影 所以片中有不少歌曲 曲子很棒 歌词很屌片中笑点不算密集 乏善可陈 这样类型的片子 开头一个颓废无比 极端神经质 已经没落的歌手作为主角这样的元素就已经能知道电影结尾时什么样的了所以这只是一部极其一般的好莱坞工业体系下的不会太出名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流水线喜剧片事实上这部上映了六年的片子也做到了这一点最后说说乔纳希尔 因为是喜欢太坏了里面那个时时刻刻处在激动状态的满嘴fuck的小胖子所以才找了这部片子来看 所以当看到乔纳希尔演的居然是片中最严肃的最正经的一个角色的时候我毫无兴趣的看完了三年前演的一个极其不错的高中胖子 三年后却变成了一个极其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中年落魄胖子而且比起三年前胖了一圈 还络腮胡显颓废
一个略显可笑的胖子,一个长发邋遢的大叔,加之非常符合美国搞笑片风格的名字,《前往希腊剧院》起初给人的感觉就是一部简单粗暴的恶搞喜剧片。
但看过后发现,首先这部片子的喜剧色彩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其次这部片子的内涵也没有想象的简单粗暴。
它其实讲述了一个孤独的人与另一个孤独人的故事。
奥尔德斯是个孤独的人,每个人都知道,因为他在电影最后亲口说出了他的孤独。
他像一切美国嬉皮士一样,酗酒、吸毒、滥交,并用歌词下流的摇滚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无需更多的描述,已经有太多的文学影视作品在反映着这“垮掉的一代”。
另一个主角,作为唱片公司助理的亚伦,实际上也是孤独的。
肥胖导致他有着天然的自卑,而懦弱的个性又使得他一直被别人摆布,女友的自作主张更是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
这个故事正是这两个孤独人的故事。
没有必要分析剧情。
因为正如许多老套故事那般,在一连串荒唐的行为过后,两个人最终都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奥尔德斯学会了什么是责任,接触到了真正的友谊,并头一次正经的去认识现实。
亚伦则慢慢变得不那么内向,也更加有主见和自信,最后也认识到了真正的友谊需要付出的是什么。
总之,这部片子并不是多么深刻,甚至有些情节显得突兀。
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讲述了一个关于蜕变与摆脱孤独的故事。
最终,两个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现代人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快节奏社会中,再受到各种小资情调的感染,特别容易产生一种自怨自艾的孤独感,总是让自己活在一种飘散着“淡淡的忧伤”的氛围中,然后再自我陶醉一番。
其实,无论孤独还是忧伤,都是非常主观的感觉,尤其是对于都市中生活无忧的人们来说。
实际上,也往往是生活无忧的人,才会去整天叫嚷着自己内心如何的寂寞,而为生活所迫的人是没有这个闲心的。
那些自认为非常孤独的富裕人群,都能在这种孤独感中找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优越感,并以此为借口去做各种荒唐的事情。
无论是整天酗酒的人,还是每天在无数女人间周旋的人,可能都会在某一天夜里边看着天上的星星,边泪眼婆娑的和朋友倾吐自己如何的“孤独”,如何在众人的包围中、喧闹的宴会中、与异性的缠绵中,体味着牢牢萦绕自己的那份寂寞。
他们在一通深刻的抒情后,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然后继续去酗酒、滥交。
这不是美国嬉皮士的专利,即使中国古代的那些所谓奇人隐士,如竹林七贤般,也是在感叹着“孰能知吾”的同时用美酒去麻痹自己。
可以说,孤独是人们放纵形骸的专用借口,并且亘古不变。
现代都市症中有一种病就是孤独,这不是指那些天生因为生理原因而难以与人沟通的“孤独症”患者,而是指人不论何时何地总是沉浸在一种自认为“孤独”的心理状态中,并产生与抑郁症相似的各种症状。
其实,孤独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带上的枷锁,换句话说,是自找的。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孤独,是因为向往小资情调那种感觉,把自己放在一个悲伤的位置上,去享受这种无人关怀的自怜。
罗永浩曾说,这种人是应该是平淡日子过太久了,想寻求些不同寻常的体验,而孤独和悲伤这种情绪正好带来了其所需要的。
另外,心理学家认为,人会在明知道没有实际危险,但又看起来有实际危险的体验中获得快感,比如看恐怖片、坐过山车等行为都可归为此类,这是一种集合了证实自身安全和寻求刺激经历的心理倾向。
当然让自己处于无害的孤独感中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这些人并不是真的孤独,只是喜欢孤独的那股劲。
还有些人的孤独——就如同电影中的奥尔德斯那样——是放纵形骸的并生物,自己因为孤独而放纵,因为放纵而孤独,并在此循环中永远的放纵和孤独下去。
这个时候,孤独固然真实,但更多的却是麻痹。
当然,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不是自找的孤独,只是孤独大多数时间被人为的放大和利用罢了。
其实,真正的孤独常常会出现在那些自卑的人身上的,如胖子亚伦那样。
但这种孤独也是可以消除的,正如在影片最后,亚伦的孤独已经不再有了,因为他证实了自己的价值。
这部电影的影评并不需要长篇大论,因为只是一部老生常谈的认识自我的故事。
但电影中两种类型的孤独,以及最后克服孤独的大团圆结局,都是现代“孤独”症患者应该好好去体会的。
总之,还是建议人们去看看这部影片,至少对于孤独的人来说,是积极的。
這樣噠電影我都能哭出來。
有誰能知道一個明星心裏噠苦楚與難過?
沒有人。
所以一個無名小卒噠難過又有誰會關心。
眞想不到Katy Perry噠男友那麼有范児。
這樣內心陰暗扭曲噠人都能演噠淋漓盡致。
向這倆口子致敬。
我深知作為一個人內心噠空虛。
所愛噠人離去。
而且之間唯一噠聯繫——兒子還不是自己噠親骨肉。
然而這一切噠一切全部是都是謊言。
最後知道眞相噠人總是自己。
這樣噠人生又有甚嚒意義。
選擇死亡。
簡直是如此噠理所當然。
我想。
如果沒有那個朋友。
這個大明星就眞要死叻吧。
想起朱德庸噠那幅漫畫。
主人公在跳樓噠時候看到叻自己樓下所有噠鄰居生活噠窘迫才明白自己活噠如此美好。
但她噠死祇能讓別人明白自己噠價值。
為甚嚒要做這種蠢事児?
就算我們生活噠再不如意。
也要相信上帝。
因為祇有祂是公平噠。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个低俗无聊的搞笑片,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个疯狂恶搞的娱乐片,也许你会觉得this is just a piece of shit。
是的,它是!
但是作为热爱摇滚的你们懂得,这就是我们的精神,rock and roll。
也许他疯狂,也许他任性,也许他喜怒无常,也许他阴晴不定,他吸毒,他乱搞,他无理取闹,他胡搅蛮缠,他的种种,因为他的孤独,因为没人理解,因为没人支持他,他只是想让自己feel someting,something is real!
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了海盗电台,同样的带给我美好和力量,无法言语,只能说懂得的人就看的到他的温暖和爱。
每一只音乐都让我赏心悦目,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看完字幕且听完片尾曲的最后一句,大家可不要miss掉片尾曲之后黑人大哥最后一句经典台词哦,吼吼这个电影,一开始就让我想到了sid,果不其然他们也用了sid的歌,让我觉得,sid重生,但这次是个完美的结局没有过多的评价,心领则神会,也许你给这部电影不是五星就是一星,so,who cares,just enjoy what you feel at this momentI love mind fucking, Hateful respect, Jeffery, Furry wall, brain with full of lollipops and rainbows and cheese and wonder
http://axinlove.com/2010/10/get-him-to-the-greek/《Get Him to the Greek[前往希腊剧院]》坏小子从良by @xinl.ve 101012Movie Rating:7。
UNRATED,关键词。
小胖子Jonah Hill,《Get Him to the Greek[前往希腊剧院]》可以看了。
《Knocked Up[一夜大肚]》、《Superbad[太坏了]》和《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忘了莎拉·马歇尔]》,好莱坞年轻的坏小子,堂而皇之地把腥膻色和屎尿屁装点成正剧搬上场。
电影分级制度容许了严肃的剧情之中加入情色的裸露,剧中人干的荒唐事是普通人想干而不敢干的那种,因而有了代入感。
使《Get》定级为R的粗口、毒品和性,甚至包括3P的场面,要说与电影故事有多大关系?
一个洁本,完全不影响观看电影,与之前的UNRATED并无两样。
把《Get》的故事抽离出来,Aaron Green从一个被侮辱损害的小职员混成了大明星的朋友,成功的娱乐圈人士,也在家庭世界中找到了真情。
摇滚歌手Aldous Snow在与Aaron Green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了自己,重新开启歌手事业。
MAMAMIYA,这都是些什么样俗烂透顶的剧情!
Jonah Hill饰演的Aron Green,一出场就有个小女朋友陪着他居家过日子,两个的世界怎及一个人的胡天胡地快活。
有了固定的女友,并住在一个屋檐下,基本上都是被套牢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
平淡、无趣是这种生活的主旋律,“家庭生活“应背负的道德感与UNRATED的宗旨完全背道而驰。
而自由自在的无业青年也变成了唯唯诺诺的上班族,要是讽喻现实那还能接受,不然观众连在电影之中做梦都觉得有一点感同身受的苦涩。
摇滚音乐方面,完全不懂,诸多真身客串于我是对牛弹琴,Aldous Snow一角的意义少了一半。
然后他始终追求真爱,寻求家庭温暖的举动,倒了另一半的热灶。
胡搞八搞的滑稽事情,他比放纵的Aron都不如。
炒股炒成股东,喜剧胡搞成正剧,一心想看看恶搞人生极致的我不免对《Get》有些失望。
Get.Him.to.the.Greek.2010.UNRATED.720p.BluRay.X264-AMIABLE
我好孤独。
哥们。
真的好孤独。
我好难过。
身边除了老妈一个人也没有而且她还是个白痴。
现在我在你面前哭你不是觉得我很酷吗?
现在我在你面前哭了,好尴尬。
难为情。
……你现在不爱我了吗?
……好,我要去演出...去演出。
……不,要去。
我不想让爱我的人失望。
起码今晚不能失望。
我们走。
……我要去希腊剧场。
我要拯救你的工作。
我这次不要再自私。
我要为我的粉丝演出。
因为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没错。
一点血就能染红一大片。
Boss最后讲了“British motherfuckers don't die. You ever heard of a fucking a British rock n roll star dying? No, none of them die. Mick Jagger, Kieth Richards, those Led Zeppelin... them motherfuckers old as fuck."所以我想起了嗡嗡鸡里的吐槽”那些怎么都死不掉的国家宝藏“。
当然了,列侬表示很桑心。
PS:拽哥好萌。
(两星半) 其实最后还挺high的,虽然确实跟预想的样貌不大吻合,但看到最后还是颇有些感触,furry wall真是好东西哪。小胖Jonah Hill越来越吸引人了,不知道今年男配能不能撞上一个小金人。
Furry Walls 。。要么爆發要么淹沒。有心不怕晚。我們都有如此不完美的經歷,不那么健康的人生,不那么被人重視的孤獨,不那么在乎自己的老爸,不那么能接受自己的心愛的另一半,還有那不是自己的兒子卻聲聲叫自己老爸。從什么時候起,也許吧,從那個時候起,從見到那個傻瓜起,嗯,叫著他
贾德阿帕图~You are awesome~! 我原谅你之前的Funny People和元年了
我爱的歌和我爱的神经病格调
两个神经病的神经质旅程造就了不一般的神经质笑果,不得不说 Russell Brand的歌声还真不错~
喜欢里面那些元素啊,各种客串,各种玩笑,喜欢他们提到的各种乐队~啧啧..其实是值得一看的...
从头到尾充斥着重口味的元素,下滥,黄色,低俗,但却还是个十足的励志片,所有励志片的因素都一样不落,失意,朋友,背叛,堕落,振作,重登辉煌!最后剧院演出是全片的高潮点。
一开始还以为是弗朗哥
不能因为有个萌胖和骚男就打四个星,虽然音乐是赞乱了!!
那胖子就是我自己。“这也是我们干这一行的原因,不是吗?我们都是FANS” 绝对是关于摇滚乐的电影。
整个剧情虽然很乱搞,但是里面的歌却好听到不行!Aldous太有范儿了,英国小口音把我迷得七晕八素的。能有几天时间和自己从小到大的偶像一起贴身度过,MB,这样的机会即使让我再出丑再丢脸我也愿意!!
给OST加一星,katy男友果然重口味
不太喜欢这种通篇描述疯狂派对生活的电影,而且这里面的摇滚歌星大明星也太贱了,尤其是让小助理帮忙运输毒品的那一段,真是让人气到无语。我总觉得小助理有一种斯德哥尔摩情节,别人之前对他那么坏,后来不过是说了几句动情的话就心软了、成朋友了,真是让人觉得太没有原则了。
This is rock n' roll bb!真的是要很熟悉美國娛樂文化才能看到笑點。
搞笑有余 剧情不足
有些地方还是蛮好玩的...
OST超赞...好吧..需要忽略下歌词...因为有MIKA.所以多给一颗星.下原声呀下原声.关于电影...哎...哎...
胖子很有喜感。或许摇滚的人都很孤独,但又有几个人不孤独喃,只是他们表现的有些疯狂而已。背景音乐都多不错
有些失望,转折和冲突做得不够好,而且笑点也低俗得有点over,阿帕图的团队最近的作品都比较让我失望啊!
三星半。摇滚精神除了反叛之外还有真实,它像信仰一样涵盖着你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