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其他宇宙的老王都去哪了
Burn!
网友都在说这波pg13是漫威给的太多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马律师你又看不见
Bully meets his match
演员梗
You are embarrassing me in front of the wizard!
Obiwan...da
还是排队送的那种哈哈哈哈
我致敬我自己
wtf
不会有人没想到Neo同志吧!
哈哈哈哈dank meme
山姆雷米的黑化超级英雄宇宙
遭了,我成替身了!
We all do
你们肯定都念出来了
可怜的卡特,希望不是Whatif里那位
我要看鳄鱼史传奇!!!
索尼现在就是个小华纳这一部真的很惊喜,山姆雷米still got it! 两个小时能拍出三个小时的观感太厉害了,本来经历了这么多补拍重拍还很担心的,看完感觉不过瘾又回去翻了翻Whatif,不得不说就算漫威电影只是theme park,它也是能时不时整出惊喜新活的theme park,欢迎大家贡献更多meme
之前对这个片子一直特别期待,奇异博士和女巫一直都是最喜爱的两个衍生角色,好容易在一起了,本以为可以看到一部史诗级爆米花超级英雄大剧,结果变成了两人为了一个执念的狗血厮杀,居然还是多元宇宙的狗血厮杀 具体的剧情就不多说了,看过的都懂,主要就是想说下,旺达在奇异2里面的执拗行为实在是难以理解,尤其是奇异2的时间线是在旺达幻视之后;感觉漫威真的是把好好的一个美强惨的角色活生生给毁了 奇异2中的旺达,为了自己的儿子们大开杀戒,一个宇宙杀的不过瘾,还得去多个宇宙杀,这还是当初那个为了小镇的居民们放弃自己心爱的幻视和儿子们的旺达么;如果说旺达本身就是这样执拗且毫无人性,那直接在西境镇继续她的旺达幻视不就好了么,在那里也没有人能够打败她吧,只要她不想主动放弃。
在旺达幻视里面,无辜的居民向旺达请求,请求放他们自由,旺达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打开结界,让居民们离开,这才是旺达,值得没有学习过任何法术,但能拥有绯红女巫之力的旺达,正是因为她的爱,才让她在关键时刻没有被黑魔法打败,然而到了奇异2中,就只能,嗯,,, 还有一点就是想吐槽下奇异2中旺达的动作设计,感觉这部电影是找不到更强大的反派,强行给她按一个么,就算是硬按进去,好歹出场都别那么恐怖不好么,这是女巫,又不是女鬼,旺达那么好的身段居然前半段演贞子爬电视,后段演僵尸,到现在都不能理解,在838宇宙打败光照会那段为什么活生生弄成僵尸追逐,感觉旺达也没有受什么了不得的伤必须那样丑丑的奔跑吧。
还记得初期旺达刚出现在复联2中,虽然没有超级多的镜头,但是每个法术动作看上去都是美又强大,旺达幻视里面从身体里面生生化出一个幻视的场景也都令人记忆犹新,看完奇异2后,是生生撕碎了这些美好啊
关于多元宇宙,我不否认这个可能性,但我认为多元宇宙即便存在,彼此也是无法产生影响的,多元宇宙之间的间隔比宇宙边际还要远,而且这种间隔不是空间意义上的甚至超越了时间,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绝对边界。
宇宙这个词本身就有无限的时空之意,重新定义多元无限没有意义,无限之上还是无限,类似意识可以定义一种不存在的事物,比如3与4之间的一个整数,但现实不会因为无理的定义改变,你可以随意定义存在或不存在的事物,但现实不会因意识定义改变。
如果事物能互相影响,就说明他们是同一层面的事物,那自然他们属于一个宇宙。
现在的故事一旦发展到多元宇宙层面就会出现没完没了的剧情bug,漫威进入第四阶段在意识设定上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错误,类似于龙珠的战力膨胀,漫威进入了一种设定膨胀,在这种膨胀下不会产生严谨的逻辑故事,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合理之处,原来可怕的敌人成了未来强者的一页数据,动不动就会毁灭宇宙,一切进入不可逆的膨胀,最后便是用作者的有限思维来洗脑观众的认知,所有人物不可避免的失去艺术的灵魂。
所以故事创作应该定一个上限,大概极限可以设定到银河系内,最多可以在故事快结束的时候冲出银河系探个头,超出这个范围的故事极有可能进入了一种设定膨胀的困境中。
220809★★★★☆我以为拯救世界会很开心,实际上并没有。
面对不断崩坏需要拯救和看不到自身光明或者说幸福未来的宇宙,每次归来已不再感到兴奋和喜悦,在这种无望中,克制克制克制,一次次的克制,避免自己走向放纵内心堕落中去享受那一丝痛快的疯狂路。
一般来说邪典必有明显极端放任自我的世界观特性,这一部却能在博士不断克制中让人感受到邪典的味道,可谓是非极端的邪典,或者说是对成为黑武士前,那些圣骑士最后持戒自身的一段历程的绝佳展现:在一次次拯救他人中,一点点迷失了自己,直至等到未来那一天的到来,看似又发生了一件和过去相比也并没什么太特别的小事,但那又增加的一丝对自身和世界的无望,彻底压倒了那只骆驼。
旺达涂沙光照会在1小时11分处,除了这里有意思全片一无是处,全程快进,这片子垃圾的很而且这片子辱华,看得我很生气。
这蜘蛛侠老三部曲的导演也是够混蛋的垃圾桶就是可以摆的,漫威赶紧滚出中国,神么垃圾,特效剧情狗屎一样旺达涂沙光照会在1小时11分处,除了这里有意思全片一无是处,全程快进,这片子垃圾的很而且这片子辱华,看得我很生气。
这蜘蛛侠老三部曲的导演也是够混蛋的
华丽特效堆砌下《奇异博士》系列的奇幻与想象得到了展发,同时加入大量惊悚恐怖元素融合jump scare在观感上也确实带来了刺激。
那么除此之外呢?
首先剧情从一开始就不成立了,女巫为了与孩子见面生活宁肯翻开黑暗神书变得疯狂嗜血,到各个宇宙作乱捉住具有宇宙跳跃能力的美国小姐,成为了撕心裂肺能力超强的反派,她异化的原点便是个逻辑硬伤,正常人很难理解她的行为,导致她后头的屠杀看得令人不适。
此外,另一宇宙下X战警、神奇四侠部分角色的集结也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就仿佛给人一种拼凑感,莫名其妙他们就聚在一块了,虽然多元宇宙一切皆有可能,但这已是凌驾于逻辑规则之上了,而且有些还是不知名小角色,就更缺惊喜了。
漫威这一阶段的故事都挺摇摇欲坠的,蜘蛛侠和女巫都因自己私欲捅了多元宇宙的篓子,把这个概念玩得有点烂了。
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 (2022)6.32022 / 美国 / 动作 科幻 恐怖 奇幻 冒险 / 山姆·雷米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伊丽莎白·奥尔森
看了下剧评,发现两极分化很严重,觉得好的认为极好,觉得差的可能完全就看不懂。
我来解释解释顺便也潜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奇异2》相当棒。
极端差评基本集中在短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剧情不知所云,不太好接受。
2.旺达黑化,变最大反派,人设崩塌。
3.矮化了神奇四侠、X特工及卡特小姐。
解答1:剧情这个事情也真的也没什么办法,因为版权在Disney,国内流媒体上很多片子的版权是没有的,所以导致很多人对漫威宇宙后期整个发展线路的认识是破碎的。
因为我一直在Disney+看,到现在我已经按时间顺序从最早的《钢铁侠1》刷到《奇异博士2》,中间所有的动画、剧集、短剧无一错过,对整个剧情走向还是比较了解,所以来梳理梳理。
把漫威体系分为三个阶段的话,第一阶段是复联1、2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拍了美队、钢铁侠等片子,从剧情走向看,拍这些片子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复联1和2。
这个阶段有个共性就是没进入太空,一直在地球解决内部及外部的敌人。
第二个阶段是复联3、4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拍了雷神2、3和银河护卫队等片子,从剧情走向看,拍这些片子的目的是为了走出太空进而引出复联3、4打灭霸,它们的共性就是进入太空开始星际大战。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复联4之后的片子了,其实《复联4》就已经在埋线索了,到后面除了《黑寡妇》这种和系统关系不大比较独立的片子外,几乎每部片子都在联系这个线索,那就是平行宇宙。
其实在《复联4》和《奇异2》中间还有两部很重要的剧因为版权原因很多人是没看过的,分别是《洛基》和动漫《what if》,这两部剧主要就是围绕平行宇宙转的。
对于我们这种看原版挨个看的人,在看《奇异2》之前,已经被喂了很久的平行宇宙框架了,我们其实会感觉这个框架蛮丰满的。
但是对于看完《复联4》直接看《奇异2》的观众来讲,可能就会感觉一下来了这么大信息量有点接受无能。
解答2:关于旺达黑化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在《复联4》和《奇异2》中间还有部短剧叫《旺达幻视》,因为版权原因国内流媒体是看不了的,其实在这部剧中旺达妹子就已经类似黑化过一次了。
其实我心里清楚有很多观众接受不了旺达妹子黑化,实话讲其实我也接受不了。
作为复联团队最年轻貌美的妹妹,从情感上而言,我们可以接受她作为英雄逝去,但我们很难去接受她黑化成一个大反派疯婆子然后噶了,我深深理解,其实旺达也是我最爱的妹妹T.T。
凭心而论这个设定是很不好,但不好归不好,我个人却觉得人物的设定并不应该作为一个作品被攻击的点。
很多人从情感上无法接受一个又美又辣又法力无边的女巫忽然变成一个想要家想要孩子的女人,但其实英雄也可以走错路,英雄也可以自私,英雄也不一定一辈子都非要是个英雄,她也可以只是一个女人。
她不一定非要和惊奇队长、黑寡妇这样的人一样,她也可以变成一个想要家想要孩子的女人。
那就让我们尊重旺达,让我们尊重她不一定非要变成我们希望她变成的样子吧。
解答3:其实在动漫《what if》中已经有了一些前兆,在某个平行时空中,罗杰斯没有变成实验品,卡特小姐注射了血清成为了超级英雄变成了美队。
我说这一点要表达的是,在不同的宇宙中,可能同样的身份会有不同的性别、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体型打扮,所以在平行宇宙中,他们的无知与自大,甚至弱鸡废柴都是能解释得通的,只是性格和能力不同罢了。
哦对,我记得在剧集《洛基》里,有一个平行宇宙的洛基甚至不是人,而是一只短吻鳄。
总之这部剧在我心中,运用了部分恐怖片手法,使用了《旺达幻视》中旺达黑化的剧情,融合了《what if》中在不同宇宙中的丧尸元素及卡特变美队的创意,剧情丰富饱满且非常贴合平行宇宙大框架,画面又好的一批,它是当得起一个五星好评的,只是可能拿出来的实在太多了,观众一下子吃不了就算了还兜不走,不过我是真的感觉到了诚意。
唯一难过的只是遗憾了我的旺达妹子T.T。
如图
丧尸片?
丧尸片-奇异博士看了觉得2真的难看首先就是奇异博士能力极差,动不动就挨打还挂了。
然后就各种特效,特效也就算了,为啥不解释下,连代入感都没有,就是一顿僵尸片味道。
说真还有可能看奇异博士1,2是不打算再看了。
那么多人去保护一个女孩子都保护不了,保护不了不可以跑吗?
明知道实力悬殊非要继续打下去。
说句史烂绝不为过(雷神4还没看,不知道话是不是说早了)。
抛开夹带私货的部分,可能是一闪而过,我没看到。
单说这部的剧情,真是能给我气笑了。
多元宇宙原本很宏大很哲学的概念,在这里就像一个儿戏。
女巫和法师的对决画面是枪林弹雨,两个至尊法师的对决是拳打脚踢,老王不用画圈圈转移位置,改攀岩。。。
我也受够了看猩红女巫为爱发癫,电视剧里演一次是创新,电影里再复制黏贴一遍多少有点不知好歹了。
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宇宙,灭霸都是重要的时间节点。
搞了联动把X教授和卡特都拉进来炒一波情怀,结果支棱了不到两分钟就团灭,既然大家都是为猩红女巫抬轿的炮灰,她这么牛逼为什么不当初就杀了灭霸呢,毕竟这是她家庭不幸的根源。
这样她可以在所有的宇宙都实现洗衣服做饭看孩子的伟大愿景。
她老公牺牲才换来的和平,她在这胡作非为,连幻视看了都要说一句晦气。
说回另一个为爱发癫的主角奇异博士,堕落的相当俗套又邪典。
看着他这个熊样,把之前立的理智和一丝不苟的人设完全推翻,当代塌房实录。
鬼玩人4:多元宇宙英豪 导演山姆·雷米是小弟俺非常偏爱的恐怖片导演,尤其是他的《鬼玩人》系列,是我西方恐怖电影的启蒙之作。
雷米老师的老版《鬼玩人》(Evil Dead)拍了三部,前两部是恐怖片,小格局Splatter类型,带点恶搞式的幽默;第三部换了制片商风格大变,成了恶搞式的魔幻片,所以英文片名直接就成了《Army of Darkness》,国内翻译为《鬼玩人3:魔界英豪》(也有叫《人玩鬼》的)。
三部电影导演风格鲜明,令人过目不忘,并且一度盛传山姆·雷米和主演布鲁斯·坎贝尔要继续拍第四部(《魔界英豪2》Army of Darkness2)。
虽然《鬼玩人》后来重启了新版,以及拍了三季剧集,结果新版全无下文,剧集也被砍了,但俺一直心心念念的原汁原味老版续集,更成水中明月、镜中之花。
所以只能看看《奇异博士2》过过瘾了。
《魔界英豪》讲述的是男主角艾许穿越回到了中世纪,在冷兵器时代用猎枪、电锯等“魔法”大战恶魔。
电影的关键道具——贯穿三部核心的“死亡之书”,书中记载各种神秘的巫术诅咒以及招魂仪式,男主角要用这本书以毒攻毒,打败恶魔和亡灵大军。
穿越、魔法书、巫师、地狱大军,这么看来,《奇异博士2》的故事也差不多。
八成就是雷米老师把没有拍成的《鬼玩人4》故事,改了改之后续进漫威电影里去了。
但更重要的是,山姆雷米鲜明独特且几乎无法被模仿的(B级片)拍摄风格,与漫画电影非常搭调的节奏感,极富个性的视觉效果,硬生生的把这个不及格的故事,拉升到了“有看点也有特点”的水平。
一点也不疯狂的宇宙先来说电影本体。
必须要承认的是,漫威多元宇宙是个非常成功的概念。
不但可以解决MCU成立之后,新人加入的问题(比如灭霸来地球的时候,变种人、神奇四侠去哪了),同时还能“旧物再利用”,可以让老版电影中角色有机会加入,收割一波情怀,且新老角色同框能玩的很溜,噱头很足。
但是,多元宇宙在MCU在现阶段执行力度还不够,有点强行上马的意思。
举个例子,复仇者联盟建立,是漫威苦心布局多年的结果,从2008-2012年累计人气,才促成了英雄们的组队。
多元宇宙的概念同样如此,先提出概念,再引出角色,慢慢再带入求同存异的多元世界观。
说白了,需要跟MCU头十年一样,缓慢布局才对。
但如今的MCU大概率不想继续耗时间沉淀,依靠人气直接一步到位,这个做法其实有点类似DC宇宙开始,就仰仗蝙蝠侠和超人拉拽整个正义联盟一样。
所以《奇异博士2》无论剧情还是角色动机都显得匆忙且仓促。
而所谓的多元宇宙,那些多元宇宙角色的出场,只不过是个噱头,连锦上添花都谈不上。
比如咋咋呼呼的光照会,之前被热议了那么半天,又是帕特里克·斯图尔特版X教授,又是英国队长卡特,结果就是个客串,刚一亮相就光速被灭。
副标题“疯狂的多元宇宙”,显然名不符实,观众都是见多识广的,就该片这点水平,别说同期的《瞬息全宇宙》了,就连自家的动画片《假如…?
》都不如。
所以该片就有些不尽兴、且格局太小,故事更是一言难尽。
但没辙,制片方深知这样做的弊端,但急于扩充宇宙、把多元概念带入MCU,只能一口气吃个胖子,在一部电影里把多元宇宙建立完成。
而且我们能从其中读出两个信息:★首先,这大概是《奇异博士2》把第一部的导演斯科特·德瑞克森开掉的原因。
该片早在立项时,就已经定下电影是“MCU第一部恐怖片”的基调,而拍过《险恶》《驱魔》的德瑞克森,是一个恐怖片老手,前期导演和漫威就已经达成协议了。
但看过导演旧作的朋友应该能了解,德瑞克森营造气氛和画面是一流,但讲故事水平不敢恭维。
他很可能搞不定博士2这个多元宇宙的故事。
且如果让德瑞克森继续执导,这片基本是要被拍成大制作的纯恐怖片的,估计会更吓人,这肯定不符合漫威宇宙的发展策略。
★其次,《奇异博士2》剧作框架和方向是很早就确立好的。
MCU是需要长期规划和布局的,这导致其中的电影就像螺丝钉,基本大致内容很早就订好了,无特殊情况(比如演员去世)基本不会变的,不同的导演和阵容来了只能修修补补,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次找来了山姆·雷米接任导演,主要就是希望导演用他标志性的“漫画式”叙事节奏,给这个有点乱的剧本补补钙。
所以,并不是山姆·雷米来了之后,把片子拍成恐怖片的,而是无论是谁当导演,该片一直是要走恐怖路线。
而雷米老师的一大优势——把恐怖元素乃至B级片趣味和高成本主流大制作有机结合,且一点也不违和,这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所以最终该片的成片效果就是,依然是一部漫威式的主流娱乐大片,且涵盖了不少恐怖元素,但其实不太吓人,反而有点恶趣味。
这应该是片方想要的结果。
非常疯狂的导演山姆·雷米堪称美式主流恐怖片的开拓者。
一部习作般的《鬼玩人》,几个好伙伴本来打算在录像带市场上赚点外快,没想到意外成就了经典,并影响到整个80年代恐怖片的发展,并延续至今。
并不是《鬼玩人》有多么先进,这片老套且简陋的不行。
而是说山姆·雷米的拍摄方式和风格。
这位没有受过任何电影方面的专业训练,拍电影完全凭着感觉行事,反而打破了学院派那种条条框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山姆·雷米就像一个民间UP主,拍了一些魔性且洗脑的视频,镜头语言极为个性,然后红遍网络,此后一票人争相模仿。
雷米老师拍视频主要就是临摹+个人喜好,临摹就是天天泡在汽车影院,观摩各种恐怖片并偷师。
他跟昆汀其实类似,都是奉行拿来主义,只不过雷米只专注恐怖惊悚类电影,比如《鬼玩人》很多镜头的设置,就来自希区柯克,片中坟墓中伸出的手,直接照搬了《魔女嘉莉》,而该片著名的追逐主观镜头,则是来自他偏爱的马丁·斯科赛斯电影。
而个人风格就值得一说了,他的个性化标签。
比起传统导演对全局镜头的驾驭能力,山姆·雷米更加注重主观镜头的运动性和视角的自由切换,各种超级大特写、不按套路的扭曲镜头,创意的镜头运用也是层出不穷。
这种个性镜头的运用,使得夸张的恐怖桥段有着狂烈的惊悚感,同时又具有浓浓的喜剧色彩,满是信手拈来的恶趣味幽默。
山姆·雷米强烈的个人风格,影响了整个80年代的恐怖片电影,跟风者无数,但别人顶多也是模仿,其精髓只有自己才能玩得转。
所以,热爱B级片的山姆·雷米老师,是借着这次拍漫威电影的机会,来这过瘾来了,反正预算也足,可劲儿造。
先举几个镜头效果的例子:电影前半段都是常规手法,无论是特效还是场面基本都是“行活儿”性质,分水岭是女巫首次“梦游”来到另一个宇宙之后,其本质就是“鬼上身”,电影随后进入到山姆·雷米式恐怖片节奏中。
★旺达被“附身”那一段的镜头渲染。
镜头面对角色,故意把摄像机的机位架高一些,镜头角度倾斜,用一种类似“微俯视”的主观镜头,通过移动镜头,造成画面的拉扯感,展现角色恍惚不定的状态。
这是山姆·雷米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从《鬼玩人》到《变形黑侠》再到《蜘蛛侠》,这并不是他首创,大概率参考希区柯克电影的镜头感,但到了这里活学活用,已成为其个人的标签。
★旺达在窗外“看到”绯红女巫的场景。
镜子道具的运用,是为了突出恐怖效果,很常见。
比如《鬼玩人2》里艾许被镜子中的自己跳出来打,《蜘蛛侠》里诺曼·奥斯本与镜中的“绿魔”对话的名场面,我们这些对于再熟悉不过了。
★莫度男爵给博士他们讲述梦游理论的桥段。
类似于双重曝光的视效,从角色面部表情,到讲述者特写,到讲述内容的呈现,三者画面的穿插,造成类似迷幻的效果,突出神秘感。
这种多重影像的渲染,专门用于对某事件回顾、某事件对角色造成影响的效果,比如《蜘蛛侠》里《号角日报》展示蜘蛛侠行侠仗义的新闻集锦一样。
★主观镜头的快速推进。
山姆·雷米老师最著名的风格特色——主观镜头的运用,从远景推至角色的面部特写,这本来是《鬼玩人》里模仿恶魔视角追逐主角的,增强压迫感的恐怖效果。
后来被导演发扬光大,主观视角的快速移动,运用于各种特效场面,比如《蜘蛛侠》里小虫在楼宇间的远/近景穿梭,被后来几位蜘蛛侠导演竞相模仿。
而更常见的就是从面部到瞳孔的镜头运用,在《博士2》中,这个镜头出现了3-4次之多,涉及到博士、女巫、X教授。
再来看该片中几个恐怖片桥段。
★恶魔女巫前文说了,《博士2》一开始就要拍成MCU里首部恐怖片,剧本框架很早就定好了,新导演来了之后大方向不能变,只能修补。
而山姆·雷米接任该片导演之后,大概率发现这个剧本不咋地,所以进行某些地方的修改。
比如“牺牲”了旺达这个角色。
旺达人设在本片里发生剧变,虽然导演表示没有看过《旺达与幻视》,但这多数是个说辞,他是否看过剧都不影响他对旺达在片中改变,因为只有塑造一个可怕的反派,才会达成片方想要的“恐怖效果”。
旺达被女巫“附身”之后,在多元宇宙大开杀戒,秒杀光照会只是展现了其强大的一面。
随后的场景,要突出的就是其可怕之处。
这里有一个非常“不合理”的桥段——在地下室和下水道,旺达追逐博士一行人。
拜托,这可是超级英雄电影哦,旺达和博士不但都会“舞空术”,且都是法师有着长距离攻击手段,哪儿有俩英雄一前一后猫捉老鼠的?
对了,这就是山姆·雷米要达成的效果,这也是完完全全的恐怖片桥段,只有这样的场景出现之后,女巫才不仅强大,而且会吓人。
您想想,一个红着眼睛、瘸着腿、突然从黑暗中窜出的角色在后面追着你,这不是绯红女巫,这是杰森、德州电锯、异形、贞子……
为的是要塑造强大、可怕的敌人,才这样做的。
★妖魔鬼怪如果说多元宇宙的各种恐怖片桥段,是导演风格和特色的呈现,那么丧尸博士和驭鬼术,那就是完完全全地导演个人趣味呈现了。
山姆·雷米就是靠塑造恶魔起家的。
如此简陋的《鬼玩人》大获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恶魔的塑造,无论是造型还是血浆戏,乃是刺激眼球的视觉先锋。
《鬼玩人3》不但整出了大魔头,连地狱军团都挖出来了,骷髅大军攻城的一幕,虽然受限于成本格局较小,但比《指环王2》里半兽人攻城要早10年。
在《博士2》中,有了充裕的资金,可以直观感受到,山姆·雷米这次真玩high了,当年《蜘蛛侠》都没给他这种机会。
从丧尸博士复活,到驾驭亡灵,最后依靠亡灵的力量收服女巫,乃是导演自《鬼玩人》时代就贯彻的宗旨——解铃还须系铃人。
打败邪门歪道的,还得是真正的妖魔鬼怪。
在《鬼玩人》系列里,《亡灵之书》可以召唤出恶魔,同样也可以是击败恶魔。
在《博士2》里,什么维山帝之书根本没有,最终还得依靠《黑暗神书》的力量,这叫以毒攻毒。
所以,这就是《鬼玩人4》无疑了。
值得一提的是,全片重头戏,梦行(内地官方翻译为“梦游”)的原理,用我们的理解,无非就是灵魂出窍、鬼上身。
而且博士做法的时候,身边还摆着一堆蜡烛,不能熄灭。
读过《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的朋友都对此不陌生,诸葛亮和姜子牙都用过这一招。
瑞秋守护博士肉身与亡灵搏斗的一幕,致敬了1982年施瓦辛格《野蛮人柯南》里的名场面——后者片中女主角与影子一般的亡魂大战,阻止对方夺走柯南的尸身,小时候看这段时极为震撼。
PS,当然了,《野蛮人柯南》这段也不是原创,是取材于日本民间怪谈故事《无耳芳一》,尤其是主角身体上写满了符咒的设定。
类似的内容,1980年邵氏桂治洪导演的《邪》也用到了。
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地方,不过,整体来说还是意犹未尽,毕竟是一部PG-13电影,是带有B级恐怖元素的娱乐电影。
虽然给了很大的自由度,但能让导演发挥的地方,也只有多元宇宙和结尾的零星片段,大部分时间还是中规中矩,是传统的拍摄手法,还是希望山姆·雷米能再拍一部纯正的恐怖片。
彩蛋1漫画节奏山姆·雷米是很适合执导漫改电影的,因为无论是《鬼玩人》这样的恐怖片,还是《致命快感》这样的西部片,都很具有漫画感。
山姆·雷米跟彼得杰克逊类似,都不是科班出身,都靠着拍恐怖片起家,只不过彼得大帝爱的是《指环王》《金刚》,而山姆·雷米爱的是漫画。
雷米老师绝对是个狂热的漫画粉丝,除了“蜘蛛侠大粉丝”的头衔是众所周知外,他还有一个最爱的漫画角色——魅影奇侠(The Shadow)。
这位诞生于30年代的超级英雄,直接启发了蝙蝠侠和V怪客(V字仇杀队)两位漫画英雄的出世(都是作者亲口承认)。
山姆·雷米成名之后,一直想拍的是《魅影奇侠》,无奈拿不到版权,最终逼不得已,只能原创了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连恩·尼森主演的《变形黑侠》。
没错,都以为该片是漫改,其实不是,是导演自创的角色。
雷米老师在变形黑侠身上融入了蝙蝠侠与魅影奇侠的双重特点,最后一幕主角吊在直升机下的都市追逐场面,也是参考了蜘蛛侠漫画。
这部非常具有漫画感的作品,是山姆·雷米从B级片跨越到主流商业片领域的跳板,而该片的节奏感,包括分镜头的采用,最终也让他拿到了执导《蜘蛛侠》的机会。
所以仔细一想的话,山姆·雷米很多个性化镜头,都跟漫画分镜有点类似;而他如漫画般、快节奏讲故事风格,也跟他的个人喜好有关。
所以,山姆·雷米应该算是从粉丝晋升到主流导演的成功案例之一。
他和彼得杰克逊各自的事迹,也能给我启示。
人家本来就是个拍小视频的UP主,首部作品都是跟朋友们一起+借钱才拍摄完成的,最终获得成功,但成名之后并没有待在舒适区,而是一步步打开格局,逐渐破圈,直到分别执导了《蜘蛛侠》与《指环王》。
这就是“高手在民间”,邪派高手终于修成正果。
彩蛋2 魅影奇侠那个被山姆·雷米心心念念的《魅影奇侠》,于95年被拍成电影,可惜效果一般。
后来该角色的版权终于被山姆·雷米拿下了(07年),或许太爱这个角色,他和很多编剧写了一堆剧本都不满意,导演也表示,在没有开发出优秀剧本之前,不会制作电影(12年说的)。
10年过去了,看来“优秀剧本”还没写好。
其实,俺个人希望雷米老师拍一部蝙蝠侠电影,他的风格和蝙蝠侠的属性相遇,效果一定突出。
彩蛋3布鲁斯·坎贝尔作为导演山姆·雷米的死党,布鲁斯·坎贝尔这次又来客串了。
坎贝尔老师在高中时期认识了雷米老师,两位热爱拍短视频的达人一见如故(1976年),开启了长达近50年的合作和友谊。
布鲁斯·坎贝尔不但作为创始人之一,参与+主演了《鬼玩人》三部曲,此后还在雷米老师多部电影里客串亮相,比如《蜘蛛侠》里的擂台主持人,《魔境仙踪》里的看门人。
《博士2》中,这位客串了多元宇宙里卖披萨球的小贩,被博士施法自己打自己。
这个梗致敬了《鬼玩人2》(1987年)里,坎贝尔饰演的主角艾许的手被恶魔咬伤之后,自己打自己的桥段,并且在电影彩蛋里,终于停了下来。
电影里博士说,(自己打自己)三个星期之后就会停止,但对于我们来说,这一打,就是25年……
关于影视,那些你不了解并很有趣的故事,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WX工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ilm
连复联红女巫都因为蛾子疯哔了……
光照会登场和退场实在太随便了…
the multiverse of horror
6.8分。所以,打开多元宇宙就是为了这么草率地杀掉我们喜欢的角色?《天启星战争2.0》?首先,不得不承认漫威强大的执行力。在后期如此混乱的前提下还能补救出一部十分具有娱乐性的电影,不知比跟钱有仇的华纳高了多少个档位。其山姆·雷米确实把在不好笑的笑话里越陷越深的MCU往回拉了一把。尽管台词十分的…生硬,剧情编排也很有问题,但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伊丽莎白·奥尔森的演技弥补了这一切,尤其是后者。恐怖元素?有。恐怖片?Kidding。虽然很努力地在往那方面靠了,但是很显然漫威(或者说是迪宝)还是放不开手脚。
失望失望失望😞
哈利波特时代之后一个不那么纯粹但又非常marvel的魔法世界
我不理解把旺达拍得跟女鬼一样是为什么……
感觉好像玩不出新花样了
卷福真的不适合做超英啊。。。英国人有文化、没肌肉,演这种角色真的不出彩
想你才能打到你。😅
设定很多,故事很少。那么多角色,与其说更像真人,不如说更接近于道具。漫威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看起来已经是积重难返了吧……
别再虐旺达了好吗,给她一个好的结局。
我觉得神奇先生只要不多嘴说“黑蝠王只要张开嘴就可以杀死她”,这电影能早结束半个多小时。
特效还是很棒的,剧情真的一般般
不喜欢他们把Wanda塑造成了一个疯子……她已经很惨了……也太惨了真的
一直很想知道有谁打得过猩红女巫
故事进入了多元宇宙,但感觉越来越儿童化了…但特效真的很棒呀,期待影院还能上映…
想看情绪稳定版旺达
后灭霸时代超级英雄的任务是没有困难自己创造困难往上顶,寡淡无趣甚至有点降智。
后复联的漫威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预告画完大饼,正片失望透顶。若不是复联的余热,这部电影根本就没有任何期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