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聚会
Der Vorname,阿道夫怎么样,取个名字,How About Adolf?
导演:宋克·沃特曼
主演:伊赫斯·贝尔本,弗洛里安·大卫·菲茨,克里斯托夫·玛丽亚·赫布斯特,塞尔坎·卡亚,卡罗琳·彼得斯,亚妮娜·乌泽,尤斯图斯·冯·多赫纳尼,克里斯蒂安·斯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8
简介:斯蒂芬(克里斯托弗·玛利亚·赫布斯特饰)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卡罗琳·彼得斯饰)在波恩的家中组织了一场晚宴。受邀的有他们的朋友勒内,伊丽莎白的弟弟托马斯和他怀孕的女友安娜 。托马斯宣布想给孩子取名为「阿道夫」,原本一个温馨而美好的夜晚聚会就此失控,一场闹剧即将上演。详细 >
真的太搞笑了,开始掉书袋还以为要批评知识分子,结果最后还是批判自信的男性啊哈哈哈
法国人的幽默真的有点不痛不痒
剧情层面的处理是出色的,各种冲突的逻辑足够严密,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节奏处理得好。以Adolf引入探讨政治正确的虚伪,跟揭露华美袍子下的虱子绝配,且对照当下世界的现实情况。但影片以调侃式的旁白进入,又收在一个不温不火甚至略带温馨的主题解读上,力度大大弱化了。聚会也好,酒会也好,陌生人也好,同类题材只从片名看还是老波波最洞察人性,就是不见血的杀戮。7/10
惊了,到最后演变为互揭老底?
★★★☆
室内戏太难搞,无论是镜头调度不好,或是文本没有张力,都会一败涂地,让人犯困。所以这类片子要不就是踌躇满志的佳片,要不就是不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的烂片。日耳曼民族的幽默模式好像啊……跟英式幽默一样好笑。餐厅到厨房的多次跟镜头不主动去讲述文本之外的东西,也可能是要呈现伊丽莎白的利落与游刃有余,视觉效果行云流水。餐桌戏也有一些环形运动。剧情太引人入胜,打的又是灯箱字幕,太难一心多用……女主终极爆发很到位,各种包袱已经提前垫瓷实了,抖出来就酣畅淋漓。最可贵的是,辛辣的讽刺之后,还是回归人性的关照,还是要美滋滋活下去的~
这种对话式的电影感觉好像在看symposium,看了30分钟就累到不想看下去了,而且完全get不到笑点。
1.反正生活还是会继续2.弗洛里安·大卫·菲茨怎么最近老演商人。
兄弟互撕好玩,用女主发飙收场虽然真实但不好玩,破坏了喜剧感
好看到爆炸。普通的家庭聚会,简单的家长里短,因一件小事而争执,以一发不可收拾的残局收尾。但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却并未减少,贯穿始终的只有温暖和爱。意料之外的剧情将电影数次推向高潮,首尾相接。欢快的配乐合适又好听!
电影本身真的蛮无聊的,不过德国人对希特勒的看法是真的有意思。
今天在去上海电影节的南航飞机上看的(和《科林尼案》是唯二两部德片。上午在飞机小荧幕看这部德片,晚上在影院大银幕看另一部德片),发现刚好还是去年上影节的放映影片!《完美陌生人》式好友聚会实验,高密度室内场景对话情景剧,一场故意为之的闹剧。Florian David Fitz叔叔一面帅气一面笑死我了!越看越和Matthias Schweighöfer有CP感。(什么 片中贱贱的他简直想暴打一顿!!!
勉强四星。翻拍法国的《起名风波》,丝毫不比原版差,可以说是不相上下。甚至德国拍出来更适合。剧本也不比《完美陌生人》差。有一些笑点,但还不够。感觉这个剧本又会被大量翻拍了。7.7
给刚出生的小孩取名阿道夫,法西斯主义教授坚决反对,没有高中文凭却开豪车的小叔子坚持。德国人无法忽视的政治问题,对此敏感的人反而无法摆脱法西斯,想与之对抗的人冠以法西斯的名字去强调这个名字背后的人的事实,名字变成符号被人神圣化。这番争吵将每个人的矛盾激化,家人之间互相争吵辱骂,攻击性也是一种欲望和习惯,甚至爱的表达方式,因为人们太无聊。每当玩笑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有了嘲笑的对象阵营就能随意变换。同性恋不可避免的也被嘲笑,但对象根本不知道那是嘲笑,因为他不认为那是好笑的,这实在是太重要了!求金主的艺术生妻子怀孕每天抽烟喝酒,家庭主妇放弃博士论文忙于厨房并贡献学术成果给丈夫依旧被忽视。在冒犯和破防的不同话题之间跳换。甚至帮助他成为杀狗犯都能被指控夺取了人们的关注点。恶意化身匪夷所思的地方。剧本牛掰
原来是翻拍,矛盾点拉得特别足,从故事推进的角度看还不错,好奇法国版小孩起啥名呢,贝当吗……991
平凡又真实。可能换做其他时候看会弃,可是这次不知为何,也许是演员到位。挺好看的
全程暴击刻板印象!这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真的很好看的德国喜剧了!
女性的献身精神何时才能停止啊
前面对于Adolf的讨论简直太精彩了,所以后面一切的一切即使再有趣也让我感觉是高开低走。后面其实单独拿出来倒有点像是《完美陌生人》。这部电影台词非常精湛,也让我学会了德语里所有负面的词汇。
很好看。这种纯粹靠台词演技撑起来的戏就很棒。虽然是在飞机上看的无声版。。。等下次有机会看个有声版【扶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