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之东/文这电影是一部中国版《小鬼当家》。
留守小男孩小傲在爷爷生病住院期间,以当007的天份溜出密布监视器的小区,在离家出走的路上遇见被犯罪分子追堵的漂亮小女孩兰兰,于是英雄救美,上演了一出聪明小孩智斗笨贼的逗趣戏。
最后结局自然是合家欢,坏人被绳之以法,小傲与爸爸妈妈爷爷一家团圆,再不分离。
虽然和美版《小鬼当家》比,《愤怒的小孩》还显得雅嫩,智斗的“智”少点技术含量,搞笑的部分更接近段子式的小品,节奏也还略显拖沓,但整体却十分难能可贵的跳出了过往儿童电影说教大过童趣的短板。
不再一味站在大人的角度教育小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而是放下身段,跟着聪明小屁孩小傲一起度过一段欢乐时光。
在欢乐时光之后,很自然的带出在忙碌的生活中,别忘了多多关注关心关爱身边的老人和孩子的主题。
电影有两个亮点。
亮点一是男一号小男孩小傲,一招一式绝对萌翻家长。
片中有一段他模仿已故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舞蹈,前无来者的被他跳出可爱至极的味道。
另一亮点是甘作绿叶的群星。
陈坤、范伟、张嘉译、江珊、陶泽如、张译等大腕纷纷在片中客串,做起两个小孩的配角。
原来导演黄雷来头不小,是知名导演黄健新的儿子,难怪可以请到一众明星作绿叶。
如果你的小孩在8-13岁之间,推荐你带上小孩去看看这部欢乐的电影,我在观影的时候,旁边几个10岁左右的小孩乐到不行。
即使没看这电影,也请你多抽出时间陪陪自己的家人,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去电影院看场电影,给儿童拍的影片基本上占据了寒假档,我选择看了《愤怒的小孩》。
《愤怒的小孩》是讲述一个身怀绝技的舞蹈神童孙小傲(王一鸣饰)因老爸(张嘉译饰)的爽约。
竟在监控摄像头和保安的眼皮底下“完美失踪”。
游荡街头的他偶遇刚从犯罪集团逃跑的鬼马女孩兰兰,小傲为履行送兰兰回家的承诺,决定和她并肩作战,由此上演了一幕两个神奇小孩对战三个奇葩蠢贼(刘仪伟、马上又、 张子栋饰)的爆笑故事。
和每年一次的“喜羊羊”比,个人感觉,有以下值得观影的亮点:1、这部影片更接地气。
儿童是该片的主角,比起动画来,更为接地气,离我们现实的距离更近一些。
熟悉的空间,除了有惩罚犯罪外,还探讨当代父母该如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当然,还包括现如今孩子的聪明才智都是培养出来的,真有些中国“小鬼当家”的感觉。
而这样的影片也让我想到了一句广告语:是聪明,不是淘气。
2、适合孩子看也适合成人看。
这部影片探讨一些很常见的社会问题,没有说教意义,只是用孩子的眼光诠释了这些问题,是给孩子看的,也是给成人看的。
影厅里有一些孩子,也有一些成人,当然还有一些情侣,其实,这样的故事片更容易贴近人心。
是用孩子的视角读这个世界,读给予他成长和关心的家长与社会,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意愿,当他们愤怒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3、大明星担当配角令人尊敬。
如果说比拼票房,这样的影片比不过商业大片,但事实上,很多人愿意为这样的影片甘当绿叶,像饰演孙建业的张嘉译,没有太多的台词,但演出了一个父亲的焦虑和担忧;饰演孙美丽的江珊,多年未见,依然是那么让人骄傲;饰演爷爷的范伟,突然发现他也有非常可爱之处,而这种可爱并不见得就配赵本山合适,和孩子在一起,他也一样完美;饰演刑警队长的陈坤,一个小角色,却演出了一个大精彩,喜欢他这种帅气的造型;还有饰演交警的张译,只有几个镜头,但足矣看出他的认真;还有刘仪伟、陶泽如,都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他们在这样的儿童故事片中担任不起眼的角色,却用最本色的演技征服了观众。
4、关注留守儿童,更关注被拐儿童。
和“喜羊羊”比,这部影片更关注现实问题。
同样是讲留守儿童,这部影片讲的是城市里的留守儿童,原来,我们一直以为,只有农村才有留守儿童,其实城市里也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寻求更多的财富,远在国外,远在他乡,从小就没有陪伴在孩子的身边,虽然这些孩子物质非常富有,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非常贫穷,这些孩子同样也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被拐儿童,他们在城市的角色里,被人控制,乞讨和偷窃,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而他们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和拯救。
两个不同命运的孩子,却因为逃离而走到了一起。
都想改变所处的生活,最终又寻找到了幸福。
两个故事设计的比较合理,也非常讨巧,孩子们在对抗中成长,在逃离中成熟。
有人说,《愤怒的小孩》的诞生就像迎来了中国儿童喜剧的一场春天。
作为一部明星云集的合家欢电影,它不仅刷新了“囧途”式的时尚潮流,而且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颠覆。
而毋庸置疑,王一鸣饰演的孙小傲就像一个聪明神奇的智多星,堪比美国《小鬼当家》中的宝贝小凯文。
明星多元化是本片的一大闪亮卖点,一群大明星为一个小演员齐声捧场,亦由此成为了“众星捧月”的经典创举。
在这群绿叶配角中,我们有幸目睹了众大牌明星颠覆以往的另一面。
一向温婉的江珊扮演了哭鼻子妈妈,昔日严肃的张嘉译扮演了卖萌爸爸,范伟、陶泽如、刘仪伟等继续逆袭搞笑,而陈坤则首次客串了刑警队长;另外还有刘德华大爆彩蛋,正如《泰囧》中范冰冰的惊艳出场。
从喜剧表现手法上而言,《愤怒的小孩》采用了“抖包袱”式经典手法,充满精彩爆笑的台词和桥段。
作为黄建新儿子黄雷导演的处女作,本片既有效继承了第五代导演的现实主义风格,同时还出色地把握了当下影坛的潮流命脉。
除此之外,导演对于热点元素的选择性运用,以及对表演、摄影、美术等各方面的精准调度,都注定了这部影片的出手不凡。
换句话说,《愤怒的小孩》虽为小成本之作,却有着大气候之态,它的出现,就像为停滞不前的中国儿童电影注入了一枚清醒剂。
当国内诸多导演还在玩转回忆录时,黄雷导演却以《愤怒的小孩》遥首了未来。
与此同时,影片中也不乏引人深思之处,但绝非空洞无物的说教,这也是《愤怒的小孩》远胜于其他同类型儿童电影的智慧之处。
回想孙小傲愤怒离家,正是始于父母对孩子关爱的缺失,但影片并没有刻意引出“留守儿童”这一沉重话题,而是通过孙小傲的自娱自乐,从侧面展现“父母不在场”的孤独童年。
而“笨贼三人组”虽然打着拐卖儿童的名义,但影片中却以孙小傲爆笑智斗坏蛋的方式予以呈现,带给人的是充满希望的正能量,而非冰冷残酷的负能量。
这份返璞归真的勇气,恰恰是以往的儿童电影所匮乏的。
影片最终以“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圆满收尾,则是对孙小傲这场冒险旅途的正面升华,无论小傲离家远足,抑或兰兰寻途归乡,他们的最终方向则无一例外,都是寻找爱的温暖。
文 / 赤叶青枫年关将至,贺岁当道,成人喜剧的天下,难得有一部算是近年来最好看的儿童片,既不是毫无新意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也并非那些所谓的主旋律儿童片,这部由黄建新监制、黄雷执导的合家欢喜剧《愤怒的小孩》显得格外可贵。
王一鸣、肖逾榛,一个是舞蹈神童不想回家,一个刚从犯罪集团逃跑,一男一女两个神奇小孩,马上又、张子栋饰演两个奇葩蠢贼,再加上张嘉译、江珊、刘仪伟、范伟、陈坤、张译、陶泽如等知名影星群演,众星拱月般讲述了两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结成同盟,一路上智斗笨贼的爆笑故事,又不失温情。
两个小孩儿,尤其是昵称“小宝”的王一鸣,古灵精怪,多才多艺,在国内舞蹈上颇有建树,曾作为MJ模仿者做客了美国最大的脱口秀综艺节目《Theellen show》,也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迈克尔-杰克逊模仿者,此次本色出演一个身怀绝技的舞蹈神童孙小傲,片中还秀了一段自己拿手的MJ舞蹈,极其讨喜。
影片群星荟萃,阵容华丽,众多明星“绿叶”在片中的颠覆表演也是一大看点。
其中,以塑造成功稳重人士见长的张嘉译,在本片中也变成了一位喜欢骗人、爱卖弄小聪明的萌爸;江珊与他搭档首演夫妻,一改往日温婉形象,扮演了一个爱看肥皂剧、爱哭鼻子的妈妈;张子栋和马上又的“笨贼二人组”一胖一瘦,一个高大粗壮满脸杀气,一个骨瘦如柴表情奸诈,极具喜剧效果;范伟一改憨厚唯诺形象,在片中变得威严硬朗,“升级”成白发老爷爷;“小丈夫”刘仪伟扮演黑老大;陶泽如扮演的的面馆老板也是酒鬼,亦正亦邪;“老实连长”张译出演交警;天王刘德华客串神秘的“愤怒者”角色;陈坤扮演史上最帅的刑警……故事开始不久的“亲情难圆”和“家庭难聚”,一举促成了小孩儿的愤怒出离。
之后的情节一环套一环,如同间谍大片般的紧密节奏和桥段设置,让普通的儿童喜剧片更具商业特色,更不乏精致、有诚意的爆笑桥段和让人捧腹的台词。
合家欢电影必须是充满“正能量”的,《愤怒的小孩》“笑点”干净直接且笑力十足。
与大人们喜欢的明星表演、幽默台词和冷幽默桥段不同,孩子们的笑点集中在了蠢贼出洋相的环节,比如蠢贼在被追跑中因为冲的太快,没有刹住而撞墙;孩子为了戏弄保姆,故意把保姆做饭的厨具藏起来,令保姆焦急等,而孙小傲的武器“超级弹弓”和孩子离家出走独闯天涯的幻想,又能唤起成年人对儿时的回忆。
影片或欢快、或惊险、或温情、或爆笑,“哼哈二将遭遇交警”,“津门五侠拔刀相助”,“小傲与兰兰智斗二匪”,以及“小傲尽展弹弓绝活儿”……这一场场看似略带荒诞的追逐戏,看点连连,无时不散发出天真无邪的童真童趣。
爆笑之后,影片的主题围绕呼唤人与人之间逐渐缺失的爱,影片自始至终营造出的亲情概念,也完全是从儿童观众的视角出发,“它能让人在笑过之后思考一些关于亲情、人情的东西,这很重要。
”也正因为这部《愤怒的小孩》是一部制作水准上乘的老少皆宜合家欢喜剧,堪称中国版本土化的《小鬼当家》。
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小鬼不当家,带领观众的眼睛与心灵,一起“离家出走闯天涯”。
最近经常感叹自己童年的乏味,除了上学就是下地干活,偶尔的闹脾气所谓离家出走充其量只是躲到大门口枣树上,眼睁睁看着父母的情绪从生气到着急,在确信解除挨揍风险之后,自己就会默默的下树回家。
那个时候的自己不曾想过,就连离家出走也可以拍成寓教于乐的喜剧电影,当然,电影的情节远比笔者的经历丰富的多,更关键的是,电影的男主角亦比儿时的笔者可爱许多,没错,我说的是《愤怒的小孩》。
笔者看过很多书籍、影视剧都以“空巢老人”或“失陪儿童”作为揭示主题,然而,愈是揭示,类似情况愈是随处可见。
《愤怒的小孩》正是以一种奇特的视角讲述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孙小傲是一个从小跟爷爷生活在一起的小男孩,他的父母长期在国外,因工作忙而不守承诺无法为他庆祝生日,小傲一气之下选择离家出走,在路上他偶遇被坏人追捕的小女孩兰兰,于是两个不愿回家的小孩联手与坏人斗智斗勇。
当人,故事最后的结局无疑是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两个小孩结下深厚友谊,家庭团聚合家欢乐的Happy Ending。
导演选择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来审视这个大人主宰的世界,如今社会压力巨大,大人的忙碌自然有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开会也好,出差也罢,说教性的电影看多了难免乏味,甚至事倍功半,而《愤怒的小孩》却另辟蹊径,在一场儿童欢乐与疯狂齐飞的“离家出走”闹剧之后,小孩慢慢理解了父母,大人渐渐重新看待家庭关系。
这部影片的主角当然是两位小孩:孙小傲和兰兰,但是,能支撑这两朵小红花在片中恣意喧闹的背后,却是不容忽视的强大绿叶阵容。
先看看这些绿叶的名字:刘德华、陈坤、张嘉译、江珊、范伟、陶泽如、刘仪伟……而在这一众大牌绿叶中,最让笔者感动的是陶泽如饰演的面馆老板高老头,这个曾经当过兵却总是一言不发古怪呆板的孤寡老年人,却在看到两个小朋友的时候欣喜不已,他发自内心的照顾两个小孩,让小孩离开的时候,他眼神中的落寞让人心酸,也总能想到自己的亲人。
如果说范冰冰在《泰囧》结尾的出场惊诧全场,那么观众千万记得瞪大眼睛等到刘德华在片尾的惊艳亮相哦!
再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倒霉三人组组成的大反派,他们的行为举止或许在正常逻辑范畴下并不合常规但却可看成是本片的加分项。
如果大人通过这部影片审视到如今愈来愈严重的社会家庭问题,那么对于小孩来讲,他们需要得到的仅仅是100分钟里的欢声笑语,而这些欢声笑语中有一大部分都由这三个倒霉鬼奉献,他们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不过正是因为他们“猪”一样的表现,才保证了影厅里充斥不断的笑声和掌声。
有人说,这或许可以算是黄建新监制过最小制作的电影了。
常言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然而,作为“黄子”黄雷,却因此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不过作为导演处女作,《愤怒的小孩》无论是剧情设置、演员表演还是类型设定,都可算是黄雷的正名之作,值得一看!
中国近几年的电影市场,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几乎没有像模像样的儿童电影。
这一方面是因为市场越发开放,商业性加强,制片方逐利所致;另一方面,当代中国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变化巨大,原有的对儿童的理解和教育功能早已不敷使用,因此拍摄当代中国儿童片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当我看到一部纯正、好玩,贴近当下中国儿童生活现状,而且标准的商业电影时,那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简直无法言表。
我说的,正是由黄雷执导,范伟、陈坤、张嘉译、江珊等多位明星,众星捧月的儿童题材贺岁片——《愤怒的小孩》。
其实对于生于七十年代的笔者来说,童年时代对中国儿童片的记忆始终是美好的,在那个年代,我们有《霹雳贝贝》、《宇宙餐厅》、《泉水叮咚》等等,跟我们的成长经历相符的优秀国产儿童片。
但是回望近十年,除了“喜羊羊”系列之外,似乎已经找不出真正适合中国儿童的本土电影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当代中国儿童只能跟着父母,一起看与他们世界毫不相关,甚至会造成不好影响的电影。
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愤怒的小孩》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部全新的儿童片,中国版的《小鬼当家》,故事简单却不愚蠢,更暗中讽刺了当下中国父母忙于事业,忽视了对孩子陪伴的基本要求。
“愤怒”二字用的尤其好,即代表了片中出走儿童的状态,又贴合时下流行的手机游戏愤怒的小鸟,而且片中重要的道具弹弓更是无比贴题。
不只是对于儿童观众,对于成年观众,同样有吸引力。
影片剧情并不复杂,从一个孩子的离家出走开始,引入另一个小女孩,以及追杀小女孩的笨贼。
接下来就是线性叙事的过关斩将过程。
但是好在每一部的追与逃的过程,紧张感与趣味感十足,更不失童趣再加上节奏酣畅淋漓,全片看下来丝毫不觉得累赘,反而有种痛快的感觉。
《愤怒的小孩》另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回归儿童思维本身。
儿童电影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想当然,一群大人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揣测、臆想儿童的思维世界以及生活,最后导致成片与真正的观众——儿童们有巨大差距。
《愤怒的小孩》完全没有这方面问题,当然这也归功于王一鸣、肖逾榛两位童星纯真、自然的演出。
尤其是王一鸣,古灵精怪之余,还有几分天然萌的表情,在片中有一段模仿MJ的舞步,却又纯熟老练,令人震惊。
范伟、陈坤、张嘉译、江珊、张译、陶泽如等多位大牌明星,如众星捧月一般,联袂参与这部儿童电影,共同衬托出两位小明星的纯真表演,在大银幕上留下一段当代儿童的美好回忆。
在追逐票房影响力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似乎也应该更多些象《愤怒的小孩》这样,有诚意,符合商业规律,又能填补市场空白的优秀儿童电影。
最后,小小剧透一下,影片最后的彩蛋,是几乎可以媲美《泰囧》里范冰冰女神亮相的惊艳哦!
现在的孩子男孩女性化女孩“爷们”化,小学生里大部分男孩唯唯诺诺学校里精彩还受女孩子欺负,“伤痕累累”的放学回家后,还很男人的跟家长说“我是有意让着女孩子的”。
男孩女性化是孩子成长的大问题,这不单是学校的问题也有家长的问题,孩子不能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他们认为只要眼泪一流,一切都不是问题。
有黄建新导演监制其子黄雷执导的电影《愤怒的小孩》似乎就在启发孩子们的勇敢机智的特性,该片讲述了离家出走的小男孩孙小傲,帮助遭犯罪集团追捕的小女孩兰兰智斗笨贼三人组的爆笑故事。
当然,这部片子不单单是在教育孩子要学会勇敢,也在让大人已孩子们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以便在教育孩子上对症下药。
它是一部非常适合一家三代观看的合家欢题材电影,即从孩子的视角讲述他们的内心,也从大人的角度揭露如今社会所损失的爱,让观众们在笑过之后也能有所感悟。
寒假档有好几部儿童片,也都在提合家欢影片,《喜洋洋5》的票房已经证明,现实并非合家欢,孩子们乐呵呵,家长们如同受罪,一睡了之。
其实,有的喜剧以讽刺为主,不适合孩子观看。
有的儿童电影迎合了孩子的喜好,但未必适合成年人的胃口。
合家欢电影必须充满正能量,电影结局必须是皆大欢喜,这就对电影的选材、元素、笑点、桥段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愤怒的小孩》似乎突破了这两种电影类型,在剧本筹划之初就奔着适合大人和孩子都能看的目标去创作。
众星捧月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在黄建新号召下陈坤、张嘉译、江珊、范伟、陶泽如、张译等明星加盟。
这些明星绝大多数并非打酱油的过场人物,而是都有重要戏份的线索人物,他们中很多人还奉上了颠覆性的演出,江珊扮演了一个喜欢看肥皂剧、爱哭鼻子的妈妈,张嘉译变成一位爱卖弄小聪明的萌爸,范伟则“升级”成白发老人,陈坤演一片警,陶泽如扮演一个卖小吃的怪老头,而观众票选最搞笑的知名音乐人马上又扮演的笨贼用“OK”T恤衫挑衅交警张译的段落,以及刘仪伟被弹球射中裤裆后惨叫“这绝活能绝后”的段落,都让成年观众非常喜欢,特别是马上又的那句口头禅“你点燃了爷的激情”更被观众认为流传度颇高。
另一大亮点就是由刘仪伟、马上又、张子栋组成的笨贼三人组,三贼干着拐卖儿童的勾当。
而最终被孩子所战胜,这一方面是正能量的体现也是对勇敢机智的孩子们一种表扬,让更多的孩子们能懂得与坏人斗智斗勇。
影片之所以会在观影后已发家长们的探讨,就是因为其中很多搞笑的桥段既会让孩子感到好玩与新奇,又能唤起家长对儿时的回忆,从而能让全家人在观影的时候形成互动。
因为在寒假档,一个孩子背后带动的不只是一种电影票,所以这部片子的票房可期!
网络流行一句“认真你就输了”,但在这部电影上我不得不说我甘愿一败涂地。
我觉得喜剧可以超越现实,但是自超越现实的同时,如果向活在现实当中的人传播的是不合适的观念,那将是比较可怕的。
《愤怒的小孩》非常成功地“愤怒”了我。
这部电影讲的是小孩子与罪犯的“斗智斗勇”。
敢问真正绑架小孩子的罪犯到底会多傻多笨才会被两个15岁未到的小孩弄的头头转?
这样的片子如果给小孩子看了那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呢?
稍大一点,有判断力的孩子还可以说,但是如果是海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罪犯”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的小孩子来说,那么“罪犯”就和“傻缺”划了等号,这个将会多么可怕啊?!
世界上有那么多迫害小孩子的变态罪犯,那些变态从不上荧幕(那当然是不会上荧幕的),这也就罢了。
在孩子们面前表现这种几乎不切实际的罪犯形象,以及那么“聪明”的孩子形象,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
这种没有什么现实意义的,甚至扭曲现实的电影是不是应该先三思后上映?
这种现象不单单指《愤怒的小孩》,其实《愤怒的小孩》可以说算轻的,或者大家指责我小题大做都不为过,那么再看看抗日片呢?
许多抗日片扭曲了日本军队的形象,甚至有些还显得特别傻。
敢问我们历史上的军队啊,面对这么傻的敌军为什么你们打了这么长时间,而且还伤亡了这么多人呢?
而实际上日本人不傻,他们也有他们的策略,但给现在年轻人留下的映像就是“日本鬼子”“死啦死啦滴”“把卡雅鹿”,是不是造成了一代人对日本人的误解呢?
相较之下《鬼子进村》倒是不错。
希望今后媒体可以更多的上演一些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反应真正生活的,滋养灵魂的影视剧。
一 小孩眼中的世界——平等,公平。
孙小傲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陪他而离家出走,这个动机在我看来很简单。
既然爸爸妈妈都不回来看我,我为什么不能同样出去不看他们?
其实电影中陈坤警察叔叔之所以看了很多遍监控都没有发现孙小傲如何“逃之夭夭”的,就是没有把小孩看成一个与他站在同一高度的位置上,而陈坤的头却能一目了然案情回放的再现孙小傲完美失踪就是没有把孙小傲当成一个几岁的小孩,而是一个未来的007。
孙小傲完美失踪的方法在我们成年人眼中很厉害,很与众不同,但是仔细一想他不是像我们成年人一样用自己身边的工具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吗?
在孙小傲眼中这只是在正常不过的问题,但是我们成年人在电影院里面依然会情不自禁地为孙小傲的聪明和吃惊,赞叹,这正是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地把他当作一名小屁孩而已。
二 小孩眼中的世界——简单 ,直接孙小傲的个人感情是直接的,简单的。
爽约就是爽约,喜欢就是喜欢,还钱就是还钱。
没有太多的理由,没有太多的借口,更没有去想过骗人。
虽然高老头让孩子们觉得怕怕,但是孙小傲一拿到钱就立刻还钱,显然在他心里正确的力量远远战胜高老头严肃的吓人的形象。
这不禁让我们成年人有点汗颜,成长让我们成年人获得很多,但同时我们视乎慢慢失去很多我们值得珍惜却隐藏在我们生命中重量很轻却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这个方面,小孩永远是我们的榜样和我们的老师。
三 小孩眼中的世界——相反的世界孙小傲因为离开父母而主动离家出走,兰兰因为寻找父母而主动动回家出走。
截然相反的两个人因为导游和编剧的原因相遇在一起,擦出了喜剧的火花。
兰兰一开始的离家出走是被动的,被人强迫从父母身边抱走,留在家里的地底下的只有回忆和眼泪,当兰兰再回来她曾经的家时已经物是人非。
孙小傲的离家出走是主动的,一个人的,对于他来说是开心的,留给父母和警察叔叔一个在监控录像中看到的调皮的鬼脸。
正由于这样,孙小傲和兰兰的性格是相反的,孙小傲是外向的很,和兰兰是沉没的很。
但他们是相同的,同样是一个天真的小屁孩,相反的世界交汇了,往往是有隐含着背后的缘分。
四 小孩眼中的世界——放大的世界小孩子小小的眼中看到的世界是放大的。
父母的爽约,让小孩很不爽,然后他做出了在我们成年人的眼中很过界的事情——离家出走。
这正因为小孩子中的世界被他的小眼睛放大了。
很多事情是瞒不过小孩的,藏在毛垫下的钥匙,藏在花瓶里的银行卡,还有藏在大人内心深处的父母的爱,世界的爱。
放大的世界是清晰的可同时也是敏感的,它需要我们更多的呵护和关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愤怒。
这个寒假档有些热闹,关于儿童的电影有动画片,真人故事,都络绎不绝的涌现,有《喜羊羊和灰太狼5》、《波鲁鲁冰雪大冒险》、《小小飞虎队》和《绿林大冒险》等等。
《喜羊羊和灰太狼5》开映一周就狂收6000万元,看来这品牌也该到山穷水尽了。
很多大牌明星加盟的《愤怒的小孩》可能是这个寒假档的一朵奇葩,喜剧的情节,让人刮目相看。
《愤怒的小孩》展现的是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孙小傲为首的寂寞小孩离家出走的故事,另一条是被拐卖儿童兰兰被控制的冒险逃亡。
两个小孩的邂逅成就了一出儿童营救大冒险的故事,小孩与三个笨贼斗智斗勇的情节充满喜感,影片不矫揉做作,喜剧煽情点恰到好处。
影片俩儿童的表演也还算可圈可点,特别小男孩王一鸣的表演很有喜剧特色,这个小男孩不但智勇双全,而且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也是栩栩如生,难怪还接受了美国CBS电视台金牌脱口秀节目《The Ellen Show》的专访。
小男孩居然还赤裸了一把,当然作为儿童无所谓,可这是王一鸣银幕的初次裸露表演,有些纪念意义。
看得出来,王一鸣小朋友初等大银幕完全的是有备而来,一点也不怯场,大秀舞技,还卖萌玩裸露。
说到该片的大咖绿叶们就更是多了去,有张嘉译和江珊、范伟和陈坤、刘仪伟和陶泽如等等,范伟演绎的另类爷爷,和陶泽如演绎的小食店老板都非常的出彩,至于刘仪伟演绎的笨贼之王,更是滑稽可笑。
陈坤演绎的警察队长倒没有什么精彩点,刘德华演绎的板砖,好像不是真人出演,应该是《无间道》某集内的片段,无非是重新配了音,有些出其不意的亮点。
张嘉译和儿子暗语密码传输的动作也是非常的萌人,这个动作可能一不小心会成为一大经典。
影片的喜剧风格和潘长江演绎的《举起手来》的村子扫荡囧事有些相像,不过《愤怒的小孩》小傲在爷爷的作战指挥下发挥得出奇的好,不但惩罚了三笨贼,而且搅乱马蜂窝将三个笨贼自投罗网。
可能关于笨贼的喜剧点自从《疯狂的石头》以来就非常的流行,虽然有些矫揉做作,但也不失为出笑果的必杀技。
二笨贼安插跟踪器在小女孩兰兰的鞋子上这一喜剧点,应该是该片一直保持喜点不断的重要线索。
影片和很多同档期的儿童电影相比,最关键的就是题材非常接地气,讲述的是孩子的教育和安全问题,影片通过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让这个营救孩子的故事充满喜感,但也发人深省,想必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关爱下一代,如何让下一代健康成长可能是今后儿童电影的主旋律。
好像影视圈有这种说法,有孩子和水的电影非常不好拍,但《愤怒的小孩》效果却出奇的不错,小孩不是温室的花朵,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小世界,如何更好的表现出孩子们的思想,让电影真正为儿童服务,这才是关键,才是儿童影片的希望所在。
不是卡司比较强大就能给三星的。虽说是拍给儿童的电影,但是剧情的漏洞还是达不到三星的成绩,你让个七岁的小屁孩去理解什么是右上60°吗?不过比喜洋洋芭芭拉之类的脑残国产动画大片要好太多太多了。鼓励创新,刘德华饰板砖。
做大保健时看的
专门看小宝的。
刘德华演的真好
看的出来制作很用心
哎呦,算了吧,看完开头那个塑料瓶喷水的画面我就懒得看了。
太他妈假了!!!
小主角很有灵气啊!好喜欢!!!
儿童电影的尺度确实难把握,太追求现实了吧,孩子就不爱看,过于天马行空呢,怕给孩子产生是对生活的错觉,创作者不容易。
拍片总是拾人牙慧,完全小鬼当家式的套路,小孩儿人小鬼大,蠢贼各种傻逼。我很难理解这片的笑点,可室友笑的那么开心,我是点儿都笑不出来。两颗星也就那样了,刘德华片尾客串是亮点~
作为一部儿童片,堪称中国的小鬼当家了,笑史了。支持国产,我给你五颗星!噗
唔,如果说受众是小孩,我很怀疑那么饶的深度台词能被听懂多少。再如果是成人,那么又为何定位为儿童电影?不过干得好的是,掏腰包的是父母,能左右很大部分孩子的偏爱,而且这部分父母,都挺自我的……
假酒害人啊
great kids
开头就是每天上下班路上的场景,加1星。
居然挺好看!用心的作者和出色的小演员,一部不弱智的儿童电影,赞!
很幼稚,不过对我来说也算有点意义,给个二星算不错了。
山寨小鬼当家咩
电影两星半,小萝莉加一星。三星半。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