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认认真真又马不停蹄地看完了这部剧《幸福像花儿一样》,有很强的共情感。
整个剧集一直在围绕着“幸福”这个主题展开讨论,而剧中的每个人都给予了他们不同的答案。
在众多对感情中,最让我动容的就是杜娟和林彬的感情,他们虽然很不幸,被分开无法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但他们的相互守望,给了他们分开幸福的可能。
杜娟和林彬在21世纪10年代看来都是比较理想化,也就是少见的人物,长情,执拗,因此他们的爱情也很少见——少情欲而多情绪,反而像是两个小学生的爱情,但又在特殊的年代背景下包含着特有的隐忍和妥协。
在他们相识,相恋的过程中,两人没有任何冲突,情投意合,可以说是在完美的合拍。
也正因为这种无瑕的爱,让他们被命运捉弄后的分离格外残忍,也让他们久久不能释怀,依旧听到对方的消息时会反映强烈。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
当命运给予了你捉弄,当最爱的人回来时,你已经再也不能和他在一起,你会怎么做?
这里就能看出杜娟的坚强。
即使命运让她失去了最爱的人,给了她琐碎的家务和易碎的梦想,她还是逐渐接受了现实,勇敢地去适应去学习,同时也在坚持自己对舞蹈的追求。
而这些无非就是为了获得她认为的简单的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让自己快乐的人一起生活。
甚至白杨把她心爱的录音机丢了,她反而没有恼怒,因为她意识到这件事让白杨介意,而白杨还给她买了新的音响,她没必要为此生气,她是真心想要维持自己的幸福。
而林彬因为过去的创伤和性格原因,把杜娟身上发生的事、遭遇的不幸全都归咎于自己,也不愿意走出这种自责后悔的情绪,甚至三番五次的放弃自己,狠心和杜娟分手,和不爱的女人结婚,他否定自己,做出这些蠢事,无非就是不在意自己的幸福,觉得自己怎么样也无所谓,这种幸存者的内疚是一种心理问题,也影响了他的价值观。
杜娟的出现曾经让他相信自己有获得幸福的资格,可命运的捉弄,又让他现了原形,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或者报应。
这也是他自愿顶罪,想自杀的原因——他始终在向后看。
与杜娟不去纠结录音机相比,他捡回了那两本童话书,他还是想珍藏着不愿放下。
但好在,杜娟再次拯救了他。
当他仍然燃烧着炽热的情感,折磨着自己无法生活时,杜娟在自己的努力下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在必要的时候抗争,也在不必要的时候和解,甚至可以说,在得知林彬结婚之后,虽然那一夜辗转反侧,但之后她真的放下了,她意识到爱的撕心裂肺,不如好好活着;她明白自己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挚爱,但错过了就要向前看了。
她要向前看,为此刻的自己寻找幸福,而她也渐渐地做到了。
至于她之后的种种,不论是四处奔走为林彬洗清罪名,还是听说他要寻死给了他一巴掌,都是出于她不愿违背自己真正的感情——你我曾经爱过,我相信你,我想挽救你;以及两个心灵相惜的人朴素的共情——我们同样是被命运捉弄的人,但我们不要放弃自己,要好好活着啊!
要幸福的活着啊!
正是“好好活着”这句话,让曾经那么久都无法释怀的林彬从自己制造的噩梦中醒了,有这么多人关心他,他应该好好活着。
至于为什么最后他俩都说即使分手也不会和对方在一起,我认为两个人想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杜娟在和白杨的生活中投入了感情,也产生了依恋,她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里把自己的心找了回来,后来提离婚也是因为无法接受白杨的背叛,况且当时林彬也是已婚,她不会去破坏人家的幸福。
她说过很多这种很决绝不留余地的话,但都是情绪话,如果真的白杨真的做了错事让杜娟死心,两人都离婚恢复单身,杜娟和林彬还是很有可能再续前缘。
至于林彬,他在那句“好好活着”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的随便不负责,真正放下了痛苦走了出来,他也从这句话里明白了杜娟的选择和对他的劝告——人活这一世,能和心爱的人白头偕老固然最好,但如果没有,也不要让自己余生活在痛苦中。
但他才刚刚从这种炙热的感情里走出来,还需要时间去适应,因此他说与杜娟“此生很可能不复相见”,就是想尽快把自己抽离出来,回归生活。
而我相信,他也会像杜娟当初那样,一步步走出来。
因为他知道,为了自己,为了杜娟,为了他俩曾经的感情,他必须要好好活着,幸福的活着。
因此,看到最后我相信,不论他们最终是否走到一起,他们都会找到自己的幸福。
在这段让我泪目的感情中,我学会了很多。
遗憾总是有的,但生活还要继续,幸福无法从自怨自艾中获得,而是去积极的争取来的。
别再沉溺于无法挽回的过去,我们更应当做的,是奔向未来。
祝福每一个在为自己幸福抗争的人们!
记不得是第几遍看《幸福像花儿一样》了,从没这样的痴迷一部电视剧。
也奇怪这个看似温暖的名字背后却是一段并不明媚的故事。
后来我找到这样一句解释:幸福像糖,甜到哀伤。
先是因为喜欢孙俪才去看这部电视剧的,可是后来却发现,杜娟更加的吸引我。
或许是她身上和我有太多的相似,还有太多我渴望得到的气质了吧,以至于我对这个笑容灿烂,思想单纯但同时又很死心眼、很倔的女孩这般的喜爱。
喜欢林彬眼里那个善良朴素,跳舞时候又像天使一般的她;喜欢大梅眼里那个除了舞蹈以外对任何事物都毫不关心的她;喜欢白杨眼里那个单纯傻气还很倔强的她;喜欢叶团眼里那个刻苦勤奋,极有灵性的她……总是她被太多的人喜欢,就好像阳光照耀着身边的人。
她明媚单纯,笑容始终感染着每一个人。
可是幸福总是伴随着忧伤……对于爱情,在林彬和白杨之间,她总是分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感觉。
从头到尾她都认为林彬是无法替代的,却在最后一刻才蓦然回首的发现自己早已爱上那个耐心在她身边那么多年的白杨,她已经伤他太多。
对于友谊,在大梅见识过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决定要和大海离婚的时候,她才发现她已经失去了这个曾经以为一辈子的好姐妹的友谊。
可是她就是杜娟,这个剪着整齐刘海,穿军装的姑娘。
她傻气却倔强,单纯且坦率。
“残忍”的时候,她也可以那么深的伤害白杨;可是善良的时候,她紧紧的拥抱着卫国,并不嫌弃他的寒酸。
她没有大梅那样现实的头脑,她只是那个爱看童话,幻想着一生一世真爱的小女孩。
不功利,没有心计,更不贪心。
只要舞蹈,她的世界就可以被填满,可以让她为之用尽一生去努力。
幸福是什么呢?
就是这样安心和满足并且充满幻想的小女孩手上的那个关于王子和公主的童话,虽然王子和公主结婚以后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却不能不去相信他们会是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看完《幸福像花儿一样》,思绪漫溢,于是有了这篇影品处女作,主题是“和解”二字。
杜娟的善良、纯真、微笑深深的打动了内向、木头木脑的林连长,也许是老乡情节、也许是对战斗英雄的崇拜,杜娟对其也是暗生情愫。
林彬是杜娟的初恋,杜娟又何尝不是林彬的初恋呢,悸动的心、躲闪的眼、腼腆的笑靥,渴望又害怕的感觉,这些体验可能只有初恋时才最强烈吧。
初恋还有一种特征:不会处理感情;或者太冲动,或者太害怕,最终我们都失去了初恋。
相较而言,杜娟是冲动型的,林彬因害怕是逃避型的。
如果杜娟没有主动挑明关系,不知道林彬何时才有勇气表白;面对爱情的考验时,杜娟是勇敢的,她坚定要和林彬在一起,甚至放弃舞蹈(是勇气也是冲动);而林彬是懦弱的,他太想给杜娟幸福了所以提出分手——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的表现,但是在杜娟那么坚定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分手,就是对自己对杜娟都没有自信的表现,就是懦弱。
杜娟追着他远去的车,彼此没有道一句珍重,就这样分手了。
命运弄人,再次相见时,杜娟已嫁作人妇。
杜娟结婚了,林彬还是放不下她。
真的是因为这份爱太深沉了吗?
两人在一起蜜一般的甜,花儿一般的幸福,的确是段刻骨的初恋。
但是放不下,不是因为爱得深,而是因为彼此没有和解,只不过越放不下,就给人爱得越深的感觉罢了。
对林彬而言,一切如戏剧般变得太快,变得太大,心里很难接受彻底失去杜娟这个事实,分手前的雨夜两人还紧紧相拥要守候一生一世,杜娟还跑着追他的车,怎么一下子就结婚了呢?
加之见面后杜娟对他的躲闪,杜娟不那么幸福的婚后生活,使得他更加自责,更加觉得对不起杜娟。
这种种加深一种潜意识:他和杜娟还有可能。
尽管他认为和杜娟不可能了,潜意识里他对和杜娟在一起还抱有期望。
这才是放不下的根源。
对杜娟而言,她接受了分手的事实,但是放下一段感情是很不容易的,对女人尤其如此。
白杨是她疗伤的一种好办法(就如郑媛媛对林彬),是一种好的归宿好的选择;对白杨她是不讨厌的、是诚心过日子的。
然而婚礼前的恐惧、与林彬见面的不自然,以及不顾一切帮助林彬(我是白杨也会吃醋)都表明她没有彻底的放下林彬。
不过和林彬不同的是,她没有期待和林彬在一起,只是彻底放下这段感情,她需要时间,还需要一个交待。
是的,需要一个交待。
他们分手不是彼此同意的和平分手,是对方突然的离去,是戛然而止,是一句完结但还没有打上句号的话;对感情的终止,两个人从来没有说开,没有坦诚,有一个结打在彼此心上,相互纠结不能放下。
直到在铁路边上见面,此时杜娟做了所有她能为林彬做的事情,她对这段感情仁之义尽了,她补偿林彬了,她安心了,从此她不会再因为自己当年很快嫁给白杨这件事情而对林彬感到不安;再度见到杜娟,煎熬的思念、积累的情感终于得到爆发和宣泄,林彬情不自禁的拥抱着杜娟,而那一耳光子,煽掉了杜娟对林彬决绝的愤怒,也减轻了林彬对杜娟亏欠的自责;两人终于坦诚相待,再次拥抱时,是和解的拥抱,这份感情才真正的放下了。
林彬说,美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忘记呢,但他对杜娟已经不再是那种爱了。
是的,感情怎么能够忘记呢,但是一定要学会放下。
白杨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同意离婚,就如当年林彬给不了杜娟未来而提出分手一样,但是当杜娟说“不要离开我”时,白杨就不会离开她,这就是白杨和林彬的区别。
爱情和解之后,杜娟才真正明白,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深深的爱上了白杨。
前面很喜欢,后面很不喜欢前面有林彬,后面没有了,只有个小痞子一样的白杨我喜欢厚重的感情,深长的爱那轻飘飘,油滑滑的是爱嘛??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2006-09-29 04:40:48 来自: 胖葱 (上海)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77480/[deleted]的评论 终于花了三个晚上,把这部连续剧看完...今天终于看到了邓超在此片中演技的最精湛处...那天到家时偶拾的片段,竟然让我等到了倒数第二集 电视剧总不会像论述文一样来个"起承转合",<幸福像花儿一样>亦然.最后两集才是最高潮.而我所期待的也正是这里,虽然心绪已被激荡得无法平静. 是的,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标准,在这场纷扰中,虽然他们或爱恋,或纠缠,或背弃,或牵绊,虽然他们一直被一张网彼此粘贴着,时紧时松,时窒息时空离,但在每个人,都那么独立和自闭,每个人都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价值空间里,并且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和自己那么对立的一面.他们的心态,那么迷茫,却又那么真实;他们的作为,是那么让人咬牙切齿,又那么让人心感共鸣. ==杜鹃== 多么容易知足的女人,当舞蹈充实了她的所有心愿,她的眼中就不再有人事纷扰,甚至,连爱情都有些随遇而安的味道。
或许,她太善良了,以至于她对男人的同情甚过爱情;她又太执着了,以至于她对婚姻的忠诚度更多取决于她适应环境的惯性. ==大梅== 这又是个太不知足的女人.目标明确,思维缜密,表现在她每个人生阶段,都如此。
或许有人觉得她过于世故,但我却有些欣赏她一往无前的勇气.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知道自己要什么,且知道自己如何获得,努力过后,不论得失,都不后悔..这样的人,并不多见了.. ==大海== ……应该是个理想的婚姻对象吧,呵呵 ==林彬== 前10集里,还是对他很有好感的,之后的表现就越来越懦弱,越来越蘑菇..他总是和白杨各自\暗自\自卑着..是非观念太重,在个人感情上,门槛设置太高,而在兄弟感情上,又几乎毫无底线设置,我始终无法领会此人的幸福观.也许,他是一直在以杜鹃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但最终,无论杜鹃幸福或不幸福,他都是那么的憋屈 ==白杨== 终于说到白杨了.不可否认,这是我看此剧的最大动力.他的性格最矛盾,他在情绪上的戏剧冲突最为激烈,他最大潜能得感染着我,让我随着他的情绪哭笑难抑..我喜欢他的贫嘴贫舌"别练功了,练我吧";我喜欢他对任何人的搞笑天分;我喜欢他为了逃票看电影,带着杜鹃躲进男卫生间的那幕;我喜欢他在生意最关键的那个晚上,央求杜鹃回家,那一场最激烈的冲突;我最喜欢的场景,是最后一集,杜鹃从睡梦中惊醒后,两人相拥着坐在床边的幸福映像 小心眼,占有欲,孩子气,正是这个最最不成熟的人物,激发出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他是那么幸运,茫茫人海中,他看到了并争取到了属于他的幸福...这样的男人让人有些无所适从,一方面,可遇而不可求,另一方面,可求也未必想求,哈哈 [后记]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一方面那么渴望别人的了解,一方面又在极力保留属于自己的领地.自卑时,我们总会极力挖掘自己的独特之处,得意时,我们认为自己的每一处都那么独一无二... 其实,最后说什么都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什么才是自己的幸福? 眼睛还肿着,手边的卷纸已然消耗大半,但呼吸已经平和下来了... 连续播放了几遍<爱如空气>,脑海中仍然是那几个年轻人在反复,总觉得有些感情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幸福就像花期 开到荼靡 爱情留在秋天 独自叹息 九月的天气 下起大雨 淋湿我的思绪 雨后的花瓣 散落一地 把它做成书签 藏在日记 时光冲淡往事 鲜艳褪去 留下泛黄的痕迹 我们之间的爱 轻得像空气 而我依然承受不起 任往事在心里不停地堆积 只能拥抱着空气 假装那是你 幸福隔着玻璃 看似很美丽 却无法触及 也许擦肩而过的你 只留下一种痕迹在我生命里 我们之间的爱 轻得像空气 而我依然承受不起 任往事在心里不停地堆积 如果你不懂得珍惜 思念会过期 我们之间的爱 重得像空气 越想逃离却越沉迷 回忆太拥挤 我无法呼吸 只能拥抱着空气 假装那是你 不曾远离
往往美丽的外衣下面总会隐藏更为深沉的疼痛,生活如此,艺术更如此。
在看到这部连续剧的名字时我就已经猜到了它里面的伤害,迟迟没有看,总是不忍心看到美好的东西在眼前破碎。
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带着肯定或否定某个人物的态度去观看影视作品,而许多剧作品就会有意的迎合观众的这种态度去塑造人物、编写剧情,然而这部连续剧没有这样,这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它没有明确的立场,只是在讲述,讲述了一个特殊时期、一个特殊人群的人生。
身为军人的,简单倔强的杜娟,现实玲珑的李梅,直接傲慢的郑媛媛,骄纵浮躁的白杨,压抑坚强的林彬,踏实纯朴的大海……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人生,他们的幸福也像花儿一样,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但不能否认每一朵都有自己的精彩。
三段婚姻的开始都显得那么的匆忙和无奈,显然这就已经预示了它的艰难。
大梅是这部剧中最精明、现实的一个女人,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身为舞蹈演员的她懂得舞蹈是需要青春的,然而青春是有限的,她在青春里就开始为自己的一辈子作打算。
尽管有不如意,但终于还是如愿以偿的嫁给了高干子弟大海,导演并没有如观众们的猜想那样给这个极其物质的女人一个糟糕的婚姻。
相反,大梅的婚姻恰恰是所有婚姻中相对来说最幸福的一个,丈夫对大梅宠爱有加、百依百顺,丈夫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优越的家庭条件使这个缺陷显得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正因为大梅的这一牺牲使她成为了这个家的救世主,加上她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使之前不很满意她的婆婆对她也是呵护备至,对大梅转业、找工作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大梅的丈夫和婆家的纵容成就了大梅的事业,也成全了她的成长。
大梅第一个飞出了军区大院,看到了外面广阔的天地和不一样的生活,大梅找到了适合她、能够真正实现她价值的位置,但是那个爱她、疼她、纵容她的丈夫却已经跟不上她的脚步了,不仅仅是丈夫,我们的视野里几乎找不到能够理解大梅的人,就像她自己说的,她想要的太多,这注定了她要失去。
离婚,似乎是最不应该离婚的两个人,离了婚。
大梅其实是爱大海的,至少爱过。
当初嫁给大海虽然有一定私心的成分,但她只是现实,并没有想过要去伤害大海。
我们没有理由去否认因为不那么高尚的理由的爱,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大梅对丈夫对那个家是有感情的。
离婚的伤害是相互的,没有受害者和受益者之说。
离婚是由大梅提出的,只是因为大梅更现实更坚强。
大海可以给她宠爱,给她纵容,给她安逸富足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已经不是大梅想要的了,她走了出去,她看到了她想要的人生,她已经回不去了,留下来不会有幸福,两个人都没有。
在杜娟失落了自己的初恋而不知所措时,对她情有独钟的白杨适时出现在杜娟身边,白杨的体贴、陪伴让杜娟有了依赖感,再加上大梅的推波助澜、白杨的穷追不舍,杜娟似乎在有些神志不清的状态下走进了和另一个高干子弟——白杨的婚姻。
简单倔强的性格,刻薄势利的婆婆,敏感暴躁的丈夫,重又出现的旧情人……种种矛盾造成了杜娟不幸福的婚姻。
从婚姻的开始我就盼望着它结束。
白杨是爱杜娟的,因为有竞争者而更爱更急于得到,但爱总是自私的,又是因为前尘旧事,白杨永远是用怀疑的目光看杜娟。
婚后,白杨亲手将为了让杜娟嫁给他而给出的承诺一一砸破之后,两个婚姻围城里的人便已经无法相信,互相不信任。
结婚前的杜娟是一个简单快乐的人,婚后的杜娟依然简单,但不快乐。
而白杨爱的就是快乐的杜娟,只是杜娟的快乐他给不了,或者说正是白杨造就了不快乐的杜娟。
杜娟想要的是很简单的生活,她只想跳舞,其它都可以没有。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却掉进了一个极其世俗的生活里。
不理解,还是不理解,人们总是用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去衡量别人,总是试图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家人的确是为杜娟好、为她着想,但他们要给予的并不是杜娟想要的。
杜娟就像一朵天山的雪莲,白杨喜欢她、想要呵护她便把她带回了家,他却没有想过这个温暖的环境并不适合杜娟甚至可能会扼杀了杜娟。
好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但不见得能够适合每个人。
接下来,在繁琐的家务面前,在苛刻的婆婆面前,在爱她却不理解她的丈夫面前,在这个困固她的家面前,我们看到了杜娟的倔强与隐忍,坚持和妥协,她却没有想到要离开,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生活里并不是只有爱情。
我想杜娟是后悔过的,尤其是在看到林彬回来的时候,她不可能无动于衷,毕竟那么铭心刻骨的爱过,毕竟婚姻并不幸福。
这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之前杜娟反复提到的林彬给她的承诺——三十岁之前不结婚,对她的重要性。
林彬是懂得杜娟的,纵然白杨相对于林彬有一千、一万个优点,但林彬的这一个便够了。
林彬懂得杜娟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懂得她单薄而唯一的梦想,理解并支持。
我们能预想到若杜娟嫁给林彬,他们艰苦却无比幸福的生活。
什么是幸福?
如果拥有的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又谈何而来的幸福可言呢?
但生活总是会这样,故事更应该这样——总是不按照众望所归的那样去发展,生活如此是无奈,而故事如此是精彩。
就算剧中让杜娟和林彬分手、和白杨结婚的理由给的有些牵强,过程交待的有些潦草,但这样的发展是必然的,导演不可能用接下来的篇幅去给我们讲述可以预料得到的杜娟和林彬甜蜜的婚姻生活,生活实在太过漫长,那样的描述只会让我们对幸福失去想象,对希望产生失望。
“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只是用来哄孩子们善意的结尾。
生活不是这样的,不是一句幸福快乐就可以概括了的。
终于在忍耐的极限,杜娟提出了离婚,依然不是因为爱,而是这样的生活压力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她并没有想过离婚后去和林彬在一起。
当白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不再骄纵,不再怀疑,在白杨最需要杜娟的时候,杜娟选择了留下来。
她已经找到了平衡生活和梦想的方法,她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她已经付出了太多,白杨的转变让她失去了离开的理由。
如果剧情最后安排杜娟和林彬闯过重重困难终于结合在一起,那么导演无异于给了我们一个童话般的结尾。
纵使不像剧中人物所说的那样已经不再是爱情了、已经变成了亲情,即使依然相爱,他们都不可能了。
他们已经背负了太多东西,如果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伤害所有爱着他们的人,只为了成全爱情,他们的结合还会有幸福吗?
杜娟和林彬都是理智而坚强的人,经历了这么多,他们明白生活里真的并不是只有爱情。
平常人与人的说话都是淡淡的,乏味的,就那么随便说完就算。
那戏里的对白可是跟着情节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精心策划的主。
看那个片子,开始的时候仿佛只是喜欢看杜鹃的笑脸,简单,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
只有一人的话语是有趣的,那就是白杨。
他说话老先皱个眉头,第一句肯定是:不是,哎——个性跃然脸上,挺可爱的一个男人。
后来就不好看了。
也说不出所以然,只是拼命的按快键,跳过很多东西。
和朋友说起的时候,我说,哎,你们看过这个片子没有。
朋友就答:看过,挺变态的。
我一听,当场就想大笑起来。
真是。
我看了半天,老形容不出来这种感觉,敢情邻居这么一说,我还觉得真是变态呢。
就这两字。
回去的时候一个人又开始看,还差四集。
一边看一边笑,真是呢。
你说,这情节非常简单。
我还真高看了这个导演。
想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那石光荣,就简直一个倔得离谱的军人。
而这个片子。
说什么呢。
就两条线。
杜鹃和白杨、林彬的故事。
大梅和大海的故事。
杜鹃和大梅情同姐妹。
性格迥异。
大梅会做人,总是追求很多自己的东西,颇有安排的样子。
杜鹃简单,可能一辈子真的只喜欢一样事情,把舞蹈看做生命。
白杨就整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开始的时候,追求杜鹃,也许只是为了赌气或者自己的固执的追求,后来倒是学会去爱人了。
林斌出乎意外的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
所谓的战斗英雄,说话做事硬邦邦的,对待感情看起来认真,真正面对的时候却懦弱无比。
这样的一个男人。
用他自己以为正确的方式给杜鹃安排了一条路,当事情以意外的方式解决的时候,他的感情却开始泛滥。
他和卫国说,我他妈的心里真是难受。
我看到这里却想说,你他妈的根本不是个男人。
如果你觉得你当日的转业让你看不到你和杜鹃的未来而让你狠心的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的话,那么,你就应该一直坚持下去不要再去掀起任何的波澜。
你说爱她你不和她在一起,你说为了彼此彻底死心你就和另外的女人随便结了婚,只是因为人家喜欢你你就选择了她。
结果你害了两个女人。
我反而欣赏白杨这类型的男人。
是的,不懂事,总是太幼稚,但是人家起码知道自己要什么爱什么。
所以,最后他和杜鹃还是在一起。
再说大梅,几乎一辈子都在教训杜鹃,什么不要老是把眼光局限在巴掌大的舞台上,什么人总是要往前面去看,什么我并没有改变,而是你一直在原地踏步。
她说得多好,我不会后悔,因为我体验过。
为了体验,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不要,体验什么?
结果她自己后来说了,我特别害怕晚上。
没有再说下去。
为什么害怕晚上,为什么害怕提到以前的人,因为那都是一个闪亮的镜子,知道吗,他们照着她寂寥的良心。
两个婆婆里面,我只喜欢杜鹃的婆婆。
那嘴巴真是不饶人呀,动辄就说小地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可是她心地却不坏。
她一面呵斥着杜鹃,一面心疼着她,完全就是当个女儿一样看待,嘴上说得挺硬,实际上就像个小孩一样,老是想听人家哄她两句,白杨这点就是像妈。
杜鹃呀。
只看了几集以后,我就不是很喜欢那个扮相,太木了,连伸个手骂人的动作都是麻木的。
说到骂人,我倒是喜欢媛媛。
那样任性的一个副司令员的女儿,像个假小子一样,却是真实的。
起码活得比较自我。
杜鹃呀,脾气太倔了。
老拧在那里拐不过弯来。
她命好,如果嫁的是一个普通的家庭,这一裁员,肯定社会上不知道该站哪个位置上。
现在的社会,并不需要不食人间烟火的姑娘,那仙女一样心思的姐姐,家里呆去吧。
我看着她怀孕了还在那里练功的样子,当时真是,觉得,即使白杨也有不对,杜鹃又何尝像一个妻子的模样,特别心寒。
感情戏,家族戏,好象永远都是电视或者电影的主流。
倒是看过一个片子,从头到尾几乎没有情节的策划,却是那样的吸引人。
为什么,心理活动描绘细致,真实。
明日再说。
而这一刻,我只想说,幸福,需要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一起去努力。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全凭心态。
原来小说里的杜鹃在白杨和林彬之间摇摆不定,虽然她喜欢的是林彬。
原来小说里杜鹃和白杨离了婚自己带着孩子。
原来小说里杜鹃的女儿做了林彬的小蜜并不像电视,杜鹃没有和白杨生活下去,林彬也不是那么有情有义的样子。
幸福真的像花儿一样,灿烂过后就那样凋落了也许就是过于理性主义,对小说实在没有爱。
最初看电视剧很喜欢林彬,对于那个结局痛心疾首。
数千次发问为什么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再次重温却对白杨好感倍增。
也许他不如林彬踏实不如林彬靠谱。
他就是靠着内个高干的爹才有本事到处泡妞喳喳呼呼但他爱的勇敢真实。
爱情可不是那样吗?
自私的,独占的,容不得半点将就的。
在爱情中的无私就是最大的自私。
什么为了你的幸福我选择放手,什么我们一起没有将来,全都是p爱的人不在身边,那么所有的一切还有什么意思?
再爱,你都把她推开了,那么就没了继续下去的资格。
最最接受不了像林彬这样所谓的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然后一时挫败生活颠沛就逃离深爱之人的行为强烈鄙视加谴责。
杜鹃哭着说“我不要分开!我们永远都不要分开!…..”真想把林彬给剁了。
林彬之于杜鹃是难忘的初恋,彬彬有礼,一表人才,俩人完美的就跟梦幻中的王子+公主。
和白杨开心的难过的,鸡毛蒜皮吵架拌嘴,一点不美好,但爱情就该是这样的真实,通俗易懂才是它的本质。
关于结局白杨说我同意离婚的时候最后的最后杜鹃选择了白杨,恩很欣慰。
我想那一刻她明白她其实一直爱着他的吧
往往美丽的外衣下面总会隐藏更为深沉的疼痛,生活如此,艺术更如此。
在看到这部连续剧的名字时我就已经猜到了它里面的伤害,迟迟没有看,总是不忍心看到美好的东西在眼前破碎。
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带着肯定或否定某个人物的态度去观看影视作品,而许多剧作品就会有意的迎合观众的这种态度去塑造人物、编写剧情,然而这部连续剧没有这样,这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它没有明确的立场,只是在讲述,讲述了一个特殊时期、一个特殊人群的人生。
身为军人的,简单倔强的杜娟,现实玲珑的李梅,直接傲慢的郑媛媛,骄纵浮躁的白杨,压抑坚强的林彬,踏实纯朴的大海……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人生,他们的幸福也像花儿一样,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但不能否认每一朵都有自己的精彩。
三段婚姻的开始都显得那么的匆忙和无奈,显然这就已经预示了它的艰难。
大梅是这部剧中最精明、现实的一个女人,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身为舞蹈演员的她懂得舞蹈是需要青春的,然而青春是有限的,她在青春里就开始为自己的一辈子作打算。
尽管有不如意,但终于还是如愿以偿的嫁给了高干子弟大海,导演并没有如观众们的猜想那样给这个极其物质的女人一个糟糕的婚姻。
相反,大梅的婚姻恰恰是所有婚姻中相对来说最幸福的一个,丈夫对大梅宠爱有加、百依百顺,丈夫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优越的家庭条件使这个缺陷显得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正因为大梅的这一牺牲使她成为了这个家的救世主,加上她善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使之前不很满意她的婆婆对她也是呵护备至,对大梅转业、找工作方面也是不遗余力。
大梅的丈夫和婆家的纵容成就了大梅的事业,也成全了她的成长。
大梅第一个飞出了军区大院,看到了外面广阔的天地和不一样的生活,大梅找到了适合她、能够真正实现她价值的位置,但是那个爱她、疼她、纵容她的丈夫却已经跟不上她的脚步了,不仅仅是丈夫,我们的视野里几乎找不到能够理解大梅的人,就像她自己说的,她想要的太多,这注定了她要失去。
离婚,似乎是最不应该离婚的两个人,离了婚。
大梅其实是爱大海的,至少爱过。
当初嫁给大海虽然有一定私心的成分,但她只是现实,并没有想过要去伤害大海。
我们没有理由去否认因为不那么高尚的理由的爱,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大梅对丈夫对那个家是有感情的。
离婚的伤害是相互的,没有受害者和受益者之说。
离婚是由大梅提出的,只是因为大梅更现实更坚强。
大海可以给她宠爱,给她纵容,给她安逸富足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已经不是大梅想要的了,她走了出去,她看到了她想要的人生,她已经回不去了,留下来不会有幸福,两个人都没有。
在杜娟失落了自己的初恋而不知所措时,对她情有独钟的白杨适时出现在杜娟身边,白杨的体贴、陪伴让杜娟有了依赖感,再加上大梅的推波助澜、白杨的穷追不舍,杜娟似乎在有些神志不清的状态下走进了和另一个高干子弟——白杨的婚姻。
简单倔强的性格,刻薄势利的婆婆,敏感暴躁的丈夫,重又出现的旧情人……种种矛盾造成了杜娟不幸福的婚姻。
从婚姻的开始我就盼望着它结束。
白杨是爱杜娟的,因为有竞争者而更爱更急于得到,但爱总是自私的,又是因为前尘旧事,白杨永远是用怀疑的目光看杜娟。
婚后,白杨亲手将为了让杜娟嫁给他而给出的承诺一一砸破之后,两个婚姻围城里的人便已经无法相信,互相不信任。
结婚前的杜娟是一个简单快乐的人,婚后的杜娟依然简单,但不快乐。
而白杨爱的就是快乐的杜娟,只是杜娟的快乐他给不了,或者说正是白杨造就了不快乐的杜娟。
杜娟想要的是很简单的生活,她只想跳舞,其它都可以没有。
但就是这样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却掉进了一个极其世俗的生活里。
不理解,还是不理解,人们总是用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去衡量别人,总是试图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别人,家人的确是为杜娟好、为她着想,但他们要给予的并不是杜娟想要的。
杜娟就像一朵天山的雪莲,白杨喜欢她、想要呵护她便把她带回了家,他却没有想过这个温暖的环境并不适合杜娟甚至可能会扼杀了杜娟。
好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但不见得能够适合每个人。
接下来,在繁琐的家务面前,在苛刻的婆婆面前,在爱她却不理解她的丈夫面前,在这个困固她的家面前,我们看到了杜娟的倔强与隐忍,坚持和妥协,她却没有想到要离开,不是因为爱,而是因为生活里并不是只有爱情。
我想杜娟是后悔过的,尤其是在看到林彬回来的时候,她不可能无动于衷,毕竟那么铭心刻骨的爱过,毕竟婚姻并不幸福。
这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之前杜娟反复提到的林彬给她的承诺——三十岁之前不结婚,对她的重要性。
林彬是懂得杜娟的,纵然白杨相对于林彬有一千、一万个优点,但林彬的这一个便够了。
林彬懂得杜娟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懂得她单薄而唯一的梦想,理解并支持。
我们能预想到若杜娟嫁给林彬,他们艰苦却无比幸福的生活。
什么是幸福?
如果拥有的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又谈何而来的幸福可言呢?
但生活总是会这样,故事更应该这样——总是不按照众望所归的那样去发展,生活如此是无奈,而故事如此是精彩。
就算剧中让杜娟和林彬分手、和白杨结婚的理由给的有些牵强,过程交待的有些潦草,但这样的发展是必然的,导演不可能用接下来的篇幅去给我们讲述可以预料得到的杜娟和林彬甜蜜的婚姻生活,生活实在太过漫长,那样的描述只会让我们对幸福失去想象,对希望产生失望。
“从此以后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只是用来哄孩子们善意的结尾。
生活不是这样的,不是一句幸福快乐就可以概括了的。
终于在忍耐的极限,杜娟提出了离婚,依然不是因为爱,而是这样的生活压力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她并没有想过离婚后去和林彬在一起。
当白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不再骄纵,不再怀疑,在白杨最需要杜娟的时候,杜娟选择了留下来。
她已经找到了平衡生活和梦想的方法,她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她已经付出了太多,白杨的转变让她失去了离开的理由。
如果剧情最后安排杜娟和林彬闯过重重困难终于结合在一起,那么导演无异于给了我们一个童话般的结尾。
纵使不像剧中人物所说的那样已经不再是爱情了、已经变成了亲情,即使依然相爱,他们都不可能了。
他们已经背负了太多东西,如果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伤害所有爱着他们的人,只为了成全爱情,他们的结合还会有幸福吗?
杜娟和林彬都是理智而坚强的人,经历了这么多,他们明白生活里真的并不是只有爱情。
这部戏中有一个推动剧情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人物——大梅。
她是剧中所有人物关系的纽带,更是主人公杜娟最好的朋友。
十几年相识、相处、相知的情谊造就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为了不离不弃的朋友。
她们相依相伴一路走来,她俩的形象其实就是现实和梦想的碰撞。
最终,最看重婚姻的她失去了婚姻。
而她直接、间接的促成了剧中的所有从它的开始就能预料得到不幸福的婚姻,最不应该的当然就要算是林彬和郑媛媛看来有些荒诞,但在剧中早已安排了伏笔的姻缘了。
相信每个观众都希望杜娟和林彬在一起,我一直带着这个愿望看到了最后一集。
有什么事比相爱的两个人不能在一起更让人伤心的呢,一再的错过而后又遇见,除了最初的记忆,快乐所剩无几。
林彬是一个活得太过压抑的人,在他和杜娟的那段感情里,他竭尽全力,用他能够付出的所有去爱这个他爱的女人。
但他实在是一个太坚强太无私的男人,也太爱。
他哪怕只要有那么一点自私的念头,不那么为杜娟着想而对自己那么苛刻,他们的爱情都不用这么辛苦。
然而就是太想给杜娟幸福,在自己无法给与时他首先想到了离开。
在感情里他从来不自信,他低估了自己对于杜娟的意义,也高估了自己的克制力。
作为军人,他是再合格不过的;作为情人,他依然让人无法抗拒。
但他作为军人的太过克制、伟大的特质却恰恰让他的爱情与婚姻混乱不堪。
其实爱情里,有时候是需要一点自私的。
一句:留下来、跟我走……有时候正是另一个人所期待的。
的确没有谁注定是谁的责任,但面临选择时一味的逃避则是更大的错误。
对女人来说,为了一份归属感是可以千山万水跋涉过去的。
也许在这样不顾一切之后会有埋怨,为了自己所放弃的,所失去的和无法预知的变故,但不会有遗憾,我想至少杜娟是不会有的。
但林彬实在不是一个自私的人,他觉得自己承担不起杜娟的一生,他不能让杜娟失去自己的梦想去追随他这样一个他自己觉得不值得追随的人,于是他将杜娟推向了对于她了说无异于灾难的婚姻里。
然后一起受煎熬。
为了让杜娟解脱,他继续犯错,拉进了无辜的郑媛媛。
爱一个人没有错,郑媛媛的错在于她在不恰当的时间里出现在了林彬的生活里,进而走进他的生活,和他一起痛苦,甘心情愿。
她经历了追逐、等待、无奈和最后放弃性的挣扎,终于让林彬注意到了这个一直生活在他身边、爱着他、守着他、为他苦、甚至为他伤害自己的妻子。
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救赎,解决残破不堪的婚姻更解脱两个人。
这是他会有的举动,符合他军人的性情,也适合他当时的处境。
最后的结局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在杜娟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救出了林彬,如他们所说的:是亲情也好,爱情也罢,都只是一个了结。
我想在最后林彬和杜娟拥抱时,两个人拥抱的都只是过去,拥抱之后永别。
林彬的一句话我很喜欢,当郑媛媛问到他和杜娟的过去时,他说:谁会忘记一些美好的事情呢?
生活是要继续的,不能总是背着沉重的包袱,但也不必一定要逼着自己去遗忘,美好的回忆,记住又何妨?
我们身边幸福的人不多,因为我们总是在拥有时无法遗忘而在失去时永远记得。
看过之后,我们应该都扪心自问,我们忘记了什么又回忆着什么 我们想要的像花儿一样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杜娟, 本是灵魂不老、自由舞蹈的飞鸟,却一头撞进婚姻、大家庭的牢笼里,被丈夫、婆婆用明为“为你好”实为“管教”的名义,肆意羞辱人格、不断侵犯边界,身心俱疲,不能再尽情舞蹈,必须顾家庭、生孩子。
本来“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却要给一大家子做饭、洗衣,给丈夫熨衣服、擦鞋,甘当“任劳任怨”的免费保姆、生育工具(流产也是被动的),才能换来原有的跳舞权利。
看着一个明朗又莽撞、勇敢又可爱的女孩,慢慢变得忍耐、退让,慢慢变得提心吊胆、失去自我,满身伤痕,挣扎着再爬起来继续拼搏,无论是“没样儿”的丈夫还是“三观不合”的闺密,都不仅不能理解、支持她,还一再阻挠、打压她,心痛又叹息。
明明有叶团长这么一个难得的榜样,明明热爱着舞蹈有一个当舞蹈家的梦想,却一再违背曾郑重许下的诺言,一步步被“不幸”的婚姻蚕食、淹没。
虽懵懂又嘴硬着不恋爱、不结婚,但若是为与林彬“撕心裂肺”地相爱而结婚,也就不会在无休无止、一地鸡毛的婆媳关系和繁琐家务中,消磨掉眼里的光。
林彬,心真硬啊也真惨。
父母被迫害双亡,在“小地方”邛崃(认识一个地名和两个生僻字)跟着外婆生活。
入伍后上战场,一场指挥失误,一场连长死在他怀里,自己背着唯一的战友在炮火中死里逃生,他也从副排长成了“光杆”英雄连长。
虽然第一次见面就喜欢杜娟,但他自觉心理和外在条件都没准备好,怕让她失望,便只借着送站、借书、送票、给她做饭保持着关切;面对杜娟直接、热烈的表白,也敞开了心扉和怀抱,爱笑也会吹牛;由衷尊重、支持杜娟的舞蹈事业,愿意到三十岁甚至再晚一点儿结婚。
二人的感情,平实又绚烂,美好得令人心动,残酷得令人心碎。
一见面就都笑开了花儿,五官挤成一团,绽开一口大白牙,攥拳头又跺脚,展开双臂冲上去拥抱,刚拥抱完转身又跳起来再深深地拥抱,被抱起来转圈圈,捶胸、捶背、咬手、咬肩膀......
看到对方,打心眼儿里高兴,“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能理解林彬“死”也不肯去找白部长为自己说情的骄傲中混杂着的自卑,尤其是在杜娟求白杨来帮忙遭拒后,白杨说他“让一个小姑娘为你受苦、委屈,算什么军人、英雄”后,这种心情愈发复杂至难以名状,他怕因为自己让杜鹃的理想不能实现。
但也多么希望他能为了深爱的人儿和事业更坚定、勇敢地冲破桎梏留下来,他的实力、才能值得也应该被留下来,他放弃的不仅是和杜娟的感情,更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和远大前程。
不能接受亦不能原谅他,雨夜里拥抱却又当面、写信分手、杜鹃拼命追车呼喊着“回来”也不肯停下,一再退回杜娟来信的残忍,既不能“拥抱”自己爱的人,又“牺牲”掉爱自己的人,牵连无辜,让痛苦延续、翻倍。
能理解杜娟的“心如死灰”,充满爱与光明的心,突然像被狠狠挖出一个无法弥补的黑洞。
从林彬可能离开军区、到所在部队可能要调防、到可能要转业回县里都没有像样电影院的贫困山区,杜娟都开始慢慢接受并坚定地表示不愿分开、准备打结婚报告,拼命向林彬表明心迹,对他的信任和克服一切困难都要在一起的决心,放下自尊去求白杨帮忙,拼尽全力去追车......然而,“死都不怕,可我怕毁了你”,一再放弃“求情”的机会后,林彬不但写信要分手,还谎称自己转业回家就要跟见过一面的女孩结婚,再把她的来信一封封退回去......被深爱的人抛弃、背叛的绝望感,将杜鹃狠狠吞噬。
可是林彬,你的牺牲成全的“幸福”,是幸福吗?
是杜鹃想要的吗?
如果,白杨早点儿告诉白部长,杜娟和林彬也许不会分开,可白杨忌惮着林彬各个方面的威胁,而林彬的不“自救”又能怪到谁身上?
......
怪时代、命运还是执拗的个性,林彬既不愿意“低三下四”求人又怕欠人情,既想凭借自己的力量留下来又自认有错甘愿“服从组织决定”,“死也要站着死”......真想劈头盖脸“打”醒他
白杨的“死缠烂打”和片刻真情,用对林彬的帮助、对杜娟的坦白和假意应允(支持她继续跳舞并从家里搬出去住),令她逃避进这段脆弱、虚假的关系里,又给她迅速“套上”婚姻的枷锁。
郑媛媛拿出离婚协议让林彬签字的时候,说会记得他的好,整个人才轻盈起来;林彬说一辈子都不会再见杜娟,即便释怀也依然是无法见面的伤痛。
最后杜娟跟林彬的关系成为“亲人”可以接受,但叶团长“牺牲”掉自己让她留在热爱的文工团跳舞,她却还要留在既不懂得尊重、爱人又偏执、粗暴、不上进的丈夫身边,继续浪费天赋和曾经的努力,着实匪夷所思!!!
当初只能在电视上看的剧,重看发现一集没拉,都看过;记忆里杜娟和林彬分开后,剧情便开始灰暗。
而且是选择性记忆,觉得林彬真的转业没戏份了看到郑媛媛出现在他们连队才想起后来的剧情。
当时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前几年,一部分人南下经商,百万大裁军......先富起来的大梅提出离婚就是忘恩负义、令众人唾弃,因为是她高攀“高干子弟”大海;如果是“小地方”出身的林彬提出离婚,郑媛媛的副司令爸爸拿枪崩了他却是应该的。
叶团长,非常难能可贵的角色。
有热爱并为之奋斗的舞蹈事业,不为大环境所裹挟,不为凡尘俗世所禁锢,全身心地投入舞蹈艺术,倾情指导、关心团员,严厉也温柔。
大梅,好强又贪慕权势富贵,和杜娟是分分钟友谊翻船的损友,也是能交付身家性命的挚友,有勇气、有能力只身闯荡出一番事业,也有勇气和渐行渐远的丈夫离婚,却还劝杜鹃留在无望的枷锁里依附“无能”的丈夫和压抑的大家庭?
......白部长,既无法忍受妻子的无理取闹与庸俗不堪,又屈服于时代与职业的局限性;劝说林彬结婚,也斥责林彬“不配做男人”,还会暗示杜鹃去劝解一蹶不振的林彬;他鄙夷妻子的恶劣言行,让她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也放任她对白杨的骄纵、对杜娟的刁难。
白杨的妈妈,受害的加害者,不能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就转而憎恶无辜的叶团长和杜娟,没完没了、变本加厉、不依不饶;一生都寄生在男人身上,生了三个女儿之后才有了儿子,从丈夫身上得不到温情的满腔愤懑转而倾泻到对儿子的纵容、溺爱、对儿媳的百般刁难中,满身怨气、一腔怨怼的市侩言行令人无比厌憎。
白杨,重看真是太讨厌这类角色了,表面“花花公子”,内里“一往情深”。
可他的痴情难道不是可怕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帮了林彬却也埋下心结,从嫉妒到憎恶,从暴跳如雷到动手打人。
他的“爱”只停留在口头上,既不尊重杜娟的人格和事业,也是妈妈欺压杜娟的帮凶,只会指责杜娟作为妻子/女人该如何牺牲、奉献,而他自己作为丈夫却好高骛远、放任自流、一无是处,既不能照顾家庭生活,也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还阻碍妻子求进步、搞艺术;孤注一掷的所谓事业失败,竟要怪罪到杜鹃的“不体恤”上?
整一个破坏力超强、毫无廉耻心的巨婴。
杜娟,原本精神和物质都独立、自由,不必依附、屈服于任何人,活得安宁又自在;感情上的伤痛,也更需要独处和时间的疗愈。
为什么非得跟既灵魂不契合、志趣不相投、身心不自由的,又只会拖累、消耗、伤害自己的男人绑在一起?
......厌恶这样的结尾!
因为《戏剧新生活》看了话剧《青蛇》(很遗憾没看过现场)和《四世同堂》(很高兴在天桥剧场看过现场),因为《青蛇》法海的扮演者辛柏青想起这部《幸福像花儿一样》。
那时的孙俪演小鹿一般的杜娟实在自然又有生命力;辛柏青老师演活了憨直、拧巴又脆弱的林彬,后来演的“法海”反而感觉更年轻些“冠晓荷”也演得很好,邪恶得有点儿天真;演大梅的殷桃在《四世同堂》演冠晓荷的女儿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夏天不要结束让我永远记住你眼睛的颜色。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好好看😭 双女主的互动是主线,不算爱情片,但很多细节比爱情片还要浪漫。女主一长得有点像aloïse sauvage,走到哪儿都散发着姬崽的自由随性能量,一点点磨掉对方的冷漠和戒备心。她给所有人带以温暖,结尾的时候却只有她暗自伤心。她编导的儿童话剧没有得奖,评审团指责她改编的爱情故事剧本不适合儿童来演,而且缺乏情节起伏和冲突🤷♀️(在俄国播女同电影想必导演她也有类似的崩溃心情)然而我就喜欢这种叙事风格,不想要过多的抓马。结尾女一和孩子们谈心,隐喻双女主线,有don’t forget,remember的感觉了
俄语好催眠
吻戏呢?!
这段感情就像电影的名字一样,假期是美好的,但是也会有结束的那天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剧本写得好诶。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你知道她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没有告白 没有接吻 没有说喜欢或者爱你 即便忘记也没关系 是夏天的一部分 明白的 真实的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故事很短,一个晚上,仅仅只有一个喝醉了的晚上我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但依旧无法跨越。把记忆封存进草莓酒罐中,留住永不褪色的冬天我记得每次旅行的最后几天,想到之后一切的生活都会如此乏味,还有好多好多情感无法理清,只能拼死把所有能够抓住的塞进记忆之中,那我们其实一直都知道,时间会冲淡所有的一切,我们之间没有“不可战胜的夏天”。是想一直看一直看然后直到把剧本的每一个细节理清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年上拿蛋糕上的面具也太宠了 看完这部电影就像假期结束一样 一切又回到了原本的乏味中 只有那个晚上好像有些不同 但又什么都没改变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