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幸存者1937

幸存者1937

主演:苏鑫,孙昊,马佳玮,王智,杨宇鑫,钱磊,姚未平,关笑天,金金,李凯,王忠浩,金靖承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幸存者1937》剧照

《幸存者1937》长篇影评

 1 ) 没有原谅

《幸存者 1937》场景、战斗特效、服饰道具,相比较其它网大抗日类题材,更具有真实性。

不再注重大场面,也不注重儿女私情,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家国情怀上。

同理,演员一改往日的“娘炮”风格,战斗期间“灰头土脸”。

但,“老毛病”依旧没有改掉,就是过度贬低日军的战斗力。

在抗日期间日军经常与我们肉搏战,并不是日军沙雕,而是受到战略物资限制,以及日军单兵作战素质极高,所以才敢近身肉搏战。

这也是前期我们打不过的原因之一。

观后感:过度贬低对手,就是侮辱自己。

 2 ) 抗战片《幸存者1937》,凑热闹还是真热血?

电影院正在上演大排面的《1921》和《革命者》,恰逢最近还出了一个叫《幸存者1937》的网大,相较而言,《幸存者1937》你可能看到的是几个熟面孔,但再多了解似乎也没有了。

我说我。

这部网大的选角很有意思,两个主角,男一号冉征,嘴角总像是带着一丝含义不明地笑,这种迷之微笑让人感觉他下一秒就要耍浑,然而实际上他是队长,是小分队的主心骨,有主意且最稳重。

而跟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我们可以预见的“幸存者郑忠”,以及他代表和改变的一切。

这个人斯文,举手投足间透着儒雅,同样心志坚定。

这样的设置,像极了《亮剑》里的两位,这种“反设置”是生动的体现。

但生动有时候就是稚嫩,电影从战争场面,包括小分队人员的设置都能看出导演对一个成熟作品的追求,但很多地方却难以掩饰创作者过于少年气的轻薄。

比如一开始的战争场面,敌我双方火力悬殊,但导演刻意藏起了我方的伤亡惨状,牺牲的、被爆头的,全部都是敌方。

包括后半段我方弹药叫罄改上刺刀,敌方居然就“配合地”换上了冷兵器。

这样的逻辑硬伤给人强烈的游戏感,明明布置了大场面,明面准备好一场生死拼杀,到头来却无端生出一种摸摸头的尴尬。

这种刻意追求的热血和强大,直接导致后面的营救显出一种不落地的轻飘。

导演选择性地藏起触目惊心的惨烈,却想要表现战士们的无畏和悲壮本身就是个悖论。

是迈向“神剧”的分水岭。

包括小分队躲进被屠的村庄遇上扛着猎枪独自留守的大爷,短暂交流后大爷去给他们找吃的,我们看到大爷是直接去到他放食物地方,这时候有个让人费解的地方出现了。

大爷拿过放食物的篮子,似乎是才发现食物原来这么稀缺。

这又跟食物稀缺相悖,因为如果食物稀缺,我们理应对剩下的食物多寡清清楚楚。

这是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感到有些不太对的地方,但这个电影有个很大的优点,可能这也是一些还不错的网络大电影的共同点,就是“简单明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同样的感觉,现在的影视作品,似乎越来越追求一种“复杂性”,要不断地反转,要全员恶人,要人性多面。

这样的设定当然出了一些有口皆碑的作品,问题是大多数时候,体现的是创作者的一种“贪”,这里的“贪”是指:很多时候创作者的才华根本支撑不起那么复杂的人物和剧情的设定。

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观众评价:“先把故事讲好吧”,“又故弄玄虚”。

两个小时的《幸存者1937》,并没有走入追求“复杂性”的魔障。

相反,影片诚诚恳恳地在讲一个“营救行动”,主线清晰,每个人物的动机也都清清楚楚。

这一路上有敌我矛盾,有我跟你有私仇但我作为军人会义无反顾地救你,有牺牲有感动,有无奈有绝望。

小分队集齐一切力量救下“幸存者”,而那个幸存者不单单是一个人,也是牺牲的战士,更是后来的我们。

 3 ) 观后感

本部电影影以平型关大捷为背景,讲述了密码专家郑忠因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被日军围剿追杀,为营救密码专家,八路军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深入敌后,冲破日军的重重包围、经历九死一生,成功将郑忠护送至后方的故事。

☘️其实个人不太喜欢这种电影,因为心里难受,前辈浴血奋战才能有现在的生活,有战争就会有伤亡,但是有国才有家,没有前辈们哪来的现在这种生活,而且每部电影只是讲述一小方面,还有千千万万的方面我们没有看到,我们也永远不可能感同深受。

☘️一个村就剩下一个老人,食物也就那一点点,到最后老人的死亡,这就是战争带给人的伤害。

虽信仰不同,但是共同抗日是战士们和郑忠最相通的一点。

无论我们怎么吵我们都是一家人,而他们是外敌。

 4 ) 穿越硝烟,铭记生命的重量

穿越硝烟,铭记生命的重量 观看《幸存者》,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拽进了那段满是战火与血泪的历史深渊,那些幸存者的回忆,化作一记记重锤,狠狠敲击着心灵。

影片以朴实无华的镜头,对准了战争的幸存者。

他们不再是史书上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带着战争留下的伤痛,蹒跚着走来。

有的人失去了至亲,在废墟中撕心裂肺的哭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有的人落下残疾,余生都要在身体的不便与心灵的创伤中挣扎。

他们的讲述,没有过多的渲染,却字字泣血,将战争的残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位老人回忆自己儿时躲避战火的经历。

他蜷缩在狭小的地窖里,听着外面枪炮声不断,恐惧如影随形。

那种对未知的恐惧、对死亡的临近,仅仅通过他平静的叙述,就足以让屏幕外的我感同身受。

还有一位幸存者,望着曾经的家园如今只剩一片荒芜,眼中满是迷茫与失落。

战争摧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房屋、财产,更是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幸存者的个人回忆,更是对战争的深刻控诉。

它让我们看到,战争带来的是无尽的破坏、死亡和伤痛,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是文明的倒退。

那些幸存者,是战争的见证者,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

在和平年代观看《幸存者》,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它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不要忘记历史的伤痛,不要让战争的悲剧再次上演。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时代,享受着和平带来的安宁与幸福,却不能忘记,这一切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幸存者》让我明白,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积极传播和平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战争的危害。

只有这样,才能告慰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才能让幸存者的痛苦不再重演。

 5 ) 评《幸存者1937》:战火中的亮点与遗憾

《幸存者1937》聚焦平型关战役中的通信兵群体,视角独特,为抗日题材电影注入新元素。

它以战争为背景,深入挖掘无名英雄故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让观众重新关注那些在战火中为保障通信、传递希望而奋战的小人物。

影片最大亮点是战斗场景的出色呈现。

枪林弹雨的画面十分逼真,近身搏斗的动作设计拳拳到肉,炮火的轰鸣、子弹的呼啸营造出极强的紧张感与压迫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战争残酷,切实体会到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的艰难与英勇。

演员们的表演也极具感染力,他们将角色的坚韧、恐惧与不屈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面对绝境时,通过细微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传递出强烈的求生欲望与坚定的使命感,使观众能深刻共情角色的内心世界。

不过,影片也存在一些不足。

叙事节奏把控欠佳,前期情节推进过快,人物背景和情感铺垫不够充分,导致部分角色形象略显单薄,观众难以快速建立情感连接。

剧情逻辑上也有瑕疵,部分战斗决策和情节转折缺乏足够合理性,让人感觉突兀。

比如在一些关键战斗环节,主角团的应对方式缺乏足够的战略思考,显得有些生硬。

此外,影片在主题深度挖掘上还有提升空间,仅仅停留在展现战斗过程和英雄主义,对于战争背后的人性、战争对普通人命运的影响等层面探讨不够深入,使得影片整体格局稍显局限。

《幸存者1937》有闪光点,也有需要打磨之处。

它让我们看到战争片新的创作方向,若能在叙事和主题挖掘上加以改进,未来可期。

 6 ) 没看完的战争片

剧情差太多,我是没看完。

对于这么重要一个任务,准备拿命去完成的任务,在接到目标后,目标不配合,没有任何作为,而是看着他们去送死,暗中保护,哎。

还有出城那段,既然都知道日本人来了,还大摇大摆,不知道伪装下嘛。

有人说国产战争片拍成这样很不错,嗯,我推荐看下《集结号》 我不是懂王,我就吐个槽,勿喷勿喷

 7 ) 《幸存者1937》

电影的战争场面拍摄得非常逼真,从开场的阵地战到后续的水上白刃战、山地伏击战等,都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影片在特效、音效以及演员的表演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对战争细节的刻画,如战士中弹后的惨状、爆炸时的残肢断腿等,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 人物刻画生动:影片采用了群像戏的方式,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和成长轨迹。

例如,队长冉征的英勇无畏、爆破手金开庆的圆滑执拗、机枪手高大岗的豪爽勇猛,以及新兵憨娃从胆小怯弱到成长为勇士的转变,都让观众印象深刻。

• 剧情紧凑且富有张力:影片的节奏把握得很好,从任务开始到最终完成,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紧张感。

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战士们面临的各种困难,如敌众我寡、内部矛盾等,都增加了剧情的戏剧性。

• 主题深刻:影片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还体现了战士们的牺牲精神和对民族大义的坚守。

通过营救国民党密码专家这一任务,影片展现了国共合作的背景,以及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利益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

不足• 部分情节存在争议:一些观众认为影片中对某些历史细节的处理不够严谨,例如“中国黑室”的设定以及部分战斗场面的夸张表现。

此外,影片中的一些剧情设置被认为有些牵强,比如对郑忠的营救任务的合理性受到质疑。

• 人物塑造仍有提升空间:尽管角色性格鲜明,但部分角色的动机和转变略显突兀,缺乏更深入的背景铺垫。

 8 ) 《幸存者1937》影评

《幸存者1937》:战火中的信仰与牺牲 在众多抗战题材影视作品中,《幸存者1937》以其独特视角与精彩呈现脱颖而出,带领观众回溯至平型关大捷后的动荡岁月,见证八路军战士用热血与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

影片开篇,便是紧张激烈的平型关战役场景。

没有宏大场面的堆砌,导演通过细腻入微的镜头,将战争的残酷直白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一枪爆头的瞬间,血肉飞溅;刺刀插入敌人咽喉,寒光闪烁;炮弹爆炸,残肢四散。

在枪林弹雨与火光硝烟中,17岁的新兵憨娃被战争的残酷冲击得懵懂而恐惧,而沉稳坚毅的小队长冉征、勇猛直爽的机枪手高大岗、心思缜密的爆破手金开庆等主要人物也在这场战斗中初露锋芒。

这种通过战争场景刻画人物的方式,生动且自然,让观众迅速走进角色内心。

随着剧情推进,冉征带领的小分队接到一项特殊且艰巨的任务——保护国民党密码专家郑忠安全撤离敌占区。

这一任务看似简单,却暗藏重重矛盾与危机。

一方面,郑忠是金开庆的仇人,因政治立场不同,郑忠曾杀害金开庆的姐夫 ,这使得小分队内部关系微妙复杂;另一方面,日军对郑忠志在必得,展开疯狂围追堵截。

这些矛盾冲突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强大动力,让观众始终保持高度紧张与关注。

在保护郑忠的过程中,小分队成员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每一次牺牲都令人痛心疾首。

高大岗为了掩护队友,英勇地倒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北方和徐成也在与日军的殊死搏斗中壮烈牺牲。

他们的牺牲并非毫无意义,而是为了心中的信仰和使命,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

这种不畏牺牲的精神,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灵,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与崇高。

在人物塑造上,影片极为成功。

队长冉征有勇有谋,面对危险冷静沉着,对战友关怀备至,对任务一丝不苟,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任务的成败和队员的生死,是小分队的灵魂人物。

憨娃从最初的胆小怯懦,在经历一系列战斗和队友牺牲后,逐渐成长为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他的成长历程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人的磨砺和改变。

郑忠从起初对我党的怀疑和戒备,到被小分队的英勇牺牲所感化,最终秘密加入我党,他的转变不仅体现了我党的感召力,也丰富了影片的人物层次。

作为一部网络大电影,《幸存者1937》在画面质感和镜头运用上也表现出色。

画面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拖沓镜头;运镜流畅自然,战斗场景的切换紧张刺激,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尤其是对战争细节的刻画,如战场上的硝烟弥漫、战士们的汗水与血水交融,都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然而,影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故事的情节相对单薄,对敌方的行动和困境铺垫不够充分,使得观众难以完全感受到紧张的压迫感。

而且,在主人公遭遇困境时,脱困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创新性和惊险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精彩程度。

总体而言,《幸存者1937》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抗战题材电影。

它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中坚守信仰、无畏牺牲的伟大精神,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尽管存在瑕疵,但它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足以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深受触动和启发 。

 9 ) 不是换一个人,是换千千万万个人

【涉及剧透】【多图预警】最早是在某软件上看到了有关《幸存者1937》中“郑忠”这个人物的剪辑,当时就对这样一个成长式人物的塑造效果非常感兴趣。

后来发现事情并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郑忠这个人物的塑造效果真的满分。

让人又惊又喜。

首先是他的衣着对应他的立场和意识形态。

他一登场,就被手下披上了国军军装外套。

忍不住吐槽一下,这大衣在他身上就这段好看,再拉远景就显得不合身了。

直到在去往黑庄户和鸡鸣渠的交叉口两队发生冲突,郑忠出言不逊被人拿枪托狠狠地锤了一下,之后气急败坏脱衣服走人,这件衣服才从他身上下来。

再往后躲炮弹,被震掉帽子。

这个片段,孙队长执行戴处长的命令,不让郑忠落入敌军手中,准备杀死郑忠。

这段说辞我倒不觉什么意外,但是郑忠先是从震惊,到下一个镜头转头闭眼,一幅接受了的样子,闭眼等死,他这一连串的反应更让我吃惊。

细细品品他的心态,确实有些言已尽而意无穷。

再往后,郑忠河边救憨娃,中枪之后包扎脱掉外套。

到这里,代表他原有意志立场的东西基本上都掉没了,随着这些东西的掉落是小分队对郑忠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牺牲。

直到憨娃护送郑忠上船,给他披上了八路军的外套。

特别耐人寻味的是郑忠紧了紧那件外套。

但其实在我看来,郑忠的转变是在他拿起枪要自杀那里,他说冉征他们才是抗战胜利的希望。

不过没有自杀成功,被冉征拦下了。

当初看剪辑片段,只知道他举枪自杀。

看正片的时候没想到郑忠直接上了膛。

就在我想要如何收场的时候,郑忠开枪了。

哇,这个人物活了。

不过冉队长真是好脾气,我要是他我可能气到再捶他一顿。

郑忠一死,不仅北方和徐成的牺牲将毫无意义,而且前线将会有更多的人因情报领域的不发达而丧命。

关于郑忠的去留以及所有人的生死,这笔账其实很清楚。

郑忠不想再让小分队有人员伤亡,如果他自杀,最后活下来的只有这个已经并不再完整的小分队。

而如果郑忠安全转移且建立了中国黑室,凭借他的知识和能力,能活下来的人不止这个小分队。

就像最后在碉堡里冉征不愿郑忠留下时说的话一样,“但你要能活着出去,或许能救下千千万万抗日战士。

其次,比较具有闪光点的是郑忠这个人物的“成长”变化过程。

首先是前提。

小分队在应县帮助郑忠一行人突围成功的时候,两方缓缓走出来照面,郑忠大半时间都是垂着眼睛,偶尔看几眼冉征的时候眼神还怪怪的。

孙队长在他面前胡闹他也不加以制止。

在后面剧情中,小分队成员问郑忠为什么不相信小分队,郑忠的回答是“我怎么相信你们”和“我们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原来冉征之前提过的”撕毁协议“背后还有好几条人命,且都是出自郑忠之手。

“我怎么相信你们”这一句和应县照面时郑忠的表情,都埋着郑忠对小分队的“恐惧”,还可能有几分的心虚。

他们之间的纠葛,不仅是立场对立,还直接牵扯人命(“你为力行社破译我党电报,杀我同志,此仇不共戴天。

”),而郑忠这种恐惧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不信任。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郑忠对他杀赵新杰的一句说辞:“赵新杰是我黄埔同期好友,你以为他死的时候我就不心痛吗。

”——这是郑忠身上的一道裂缝,他感觉到痛,但是太阳能照进去。

再是郑忠意志的变化。

最初他与冉征争论必须要去鸡鸣渠的时候,他充满自信的对冉征说,“我相信党国不会放弃我的。

而在鸡鸣渠,并没有郑忠所说的没有放弃他的军队,那个命令中的接应他的军队。

但当郑忠听到了老人家对国军的评价后,临走时他却替他党说了一段。

是,这个人不就是你吗。

碉堡里你不肯走,说“我也是抗日战士,我不能丢下你们当逃兵。

”末了还鞠了个躬。

另外,关于到底是去黑庄户还是鸡鸣渠,这个分歧占很大一块剧情。

剧中争论双方有理有据且理由合理。

如果郑忠一昧坚持去鸡鸣渠的理由不具有强的说服性,那么这个人物的形象就无法立起来。

从不信任不配合,到冲上去冒死救憨娃,到想要自杀让冉征他们有机会突围,说“你们才是抗战胜利的希望”,再到碉堡里共同作战,以及最后关头带着拯救千千万万抗日战士的希望,在冉征等人用命换来的撤退时间中与憨娃离开,郑忠这一成长式人物渐渐被立起来。

其中离不开许多小细节。

比如孙队长死前非要听到冉征跟他保证“突围不成一定要杀了郑忠”才肯咽气,郑忠腿上挨了一枪摊在在后面土墙上默默流眼泪。

比如老人家给的玉米饼饼,他有点嫌弃,转手给了出去,结果又要了回来。

比如他离开时给老人家鞠躬。

比如他终于不再狼心狗肺,说了句谢谢。

(人家憨娃扶了你一路啊....)

等等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

这部电影最最高光的莫过于最后两人的互相敬礼,那一刻真是眼泪止不住的流。

郑忠认识冉征,他这辈子都不会忘了冉征。

他们是挡在郑忠身前的铜墙,就因为他们看到了郑忠的重要性。

孙队长见突围无望要杀了郑忠,是冉征冲过去拦住,大喊“现在还没到绝望的时候”。

再恨再怨,说要带郑忠安全撤离的也是冉征。

最后灯底下站得挺直的,还是冉征。

年龄最小的憨娃,从头扶郑忠扶到尾,郑忠发烧他还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用湿布给他擦额头。

在敌军高密度的攻击扫射下直接趴到郑忠身上,用身体给他挡子弹。

与郑忠有杀亲之仇的金开庆,只身拿着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说郑忠欠他金开庆的命,不能丢在这儿。

最后大岗那段欲言又止,击碎了观影人的心。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啊。

他们是抗日胜利的希望。

 10 ) 1937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

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平型关战役发生在1937年9月中旬,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平型关战役迟滞了日军进攻,打乱了敌人侵华计划。

战役中,国共军队相互配合,创造了像平型关大捷这样光辉的战例。

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体现出在民族团结、共赴国难的旗帜下,相互取长补短、共谋民族大业的胸怀和气魄,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

郑忠是有原型人物的,这个人叫池步洲。

池步洲出生于1908年, 福建闽清县人,是当时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

抗战爆发后,郑忠历经周折,带着家人转回国内。

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科机密二股做破译日军密电码的工作。

郑忠抵达国统区后,迅速建立抗日情报部门“中国黑室”并在之后的抗日战场上起到了重大作用。

不但在对日情报战中不落下风,还先后破译了包括"日军袭击珍珠港”、“山本五十六出行路线”等等重要目军电文,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郑忠战斗在抗日情报战第一线的同时,也彻底认清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

《幸存者1937》短评

比较写实,又从小处入手的主旋律作品,某种角度来说比那些大阵仗大制作更好。

4分钟前
  • 杜望川
  • 还行

致敬英雄,致敬前辈 ! 不计较私人恩怨,都为了共同的胜利去奋斗,今天的幸福来得无比珍贵

7分钟前
  • Honeysuckle
  • 力荐

国产正剧有进步,战争场景镜头都拍的不错。不过这个八路小分队比特种兵还牛逼,也是夸张,现实中要打死一个日本兵,中国方面要死好几个。哪有五六个人灭日本一个加强大队的魔幻剧情

8分钟前
  • 游来游去
  • 推荐

只看了金靖承CUT

11分钟前
  • 修行中的卵子
  • 还行

这电影用心了,彩蛋给我整哭了。唯一的就是郑忠的饰演者不知道哪找来的群众演员,各种跳戏啊!

15分钟前
  • 如歌的行板
  • 推荐

开场还挺惊艳啊

16分钟前
  • 松冈茉优酸乳
  • 较差

一部中规中矩的抗日电影。唯一让我出戏的是演郑忠的那个演员好像演过年轻的周总理,看着总感觉怪怪的。

19分钟前
  • h
  • 还行

如“我团”所说的,日军老套路:炮兵轰、步兵冲。开篇是“平型关战役-驿马岭阵地战”,炸桥后在河对岸狙击日军重火力,拼刺刀的时候有点神剧,虽说长征后八路是百战老兵,但是跟日军拼刺刀只见日军死,交换比太理想。十八路军115师独立团特别行动队前往应县解救gmd力行社特务处密码专家郑忠(“中国黑室”)。土肥原贤二亲自下命令追击活捉(否则格杀)。帼军一如既往的自负无能,不绕黑庄户,往鸡鸣渠送人头。鸡鸣渠被烧杀只剩老猎户杠子爷。拿命打,反其道突袭三峰口,小船过秋水荡。郑忠建立抗日情报部门发挥重要作用,认清gmd腐败后,加入我党。彩蛋:老年憨娃(薛凯)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21分钟前
  • zju_miracle
  • 推荐

还行吧。很多事情不一定是忠实发生,大致的背景和框架对上就好。特地去看的网大。

25分钟前
  • yu1980fish
  • 还行

中规中矩,规模略小,毛病比无名川少点

29分钟前
  • 阿峰
  • 还行

腾讯胆子真的大,不仅敢修改经典电影的结局,这次还敢篡改历史。我是服气的 @2021-07-06 20:03:16

32分钟前
  • 朋克金
  • 很差

看导演介绍是摄影师,一星给画面一星给战争场面,除此之外,导演可能还是拯救大兵瑞恩的粉丝,抗日神剧的观感,文戏太弱,刻意追求战争场面的不断重复,审美疲劳

33分钟前
  • 两天
  • 较差

题材不错,可惜还是走的主旋律主角光环那套,很多想法表达都流于表面,远远达不到集结号那种真挚的情感

34分钟前
  • 海盟洋溢
  • 还行

开到开头就能想到结尾

38分钟前
  • 有点醉
  • 较差

请耐心观看到三分之一部分,前面可能觉得枯燥,但是之后才是精彩和感人的!

40分钟前
  • 肖申克的囚徒
  • 还行

跳着看的。国民党军官的声音是一个败笔。总体的思路跟红海行动的挺像还。总的来说也算是另辟蹊径,但是投入产出场面化的大规模的东西,给人的视觉震撼还是稍微有些不够,毕竟是网剧。

44分钟前
  • 山西煤老板
  • 还行

题材主旋律 致敬英雄

45分钟前
  • Nikita
  • 还行

虽然是个网大,至少是个诚意之作,虽然人物设置相当套路,但至少看到了成熟套路的片子思路,人民战争那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打出来的

48分钟前
  • 傲剑孤尘
  • 推荐

还行

53分钟前
  • 侵入凌晨艺术家
  • 推荐

无论真假,只为了浴血奋战的战士们。

54分钟前
  • 假电影love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