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守望者

Watchmen,保卫奇侠(港),守护者(台)

主演:雷吉娜·金,蒂姆·布雷克·尼尔森,叶海亚·阿卜杜勒-迈丁,安德鲁·霍华德,汤姆·米森,萨拉·威克斯,杰瑞米·艾恩斯,小路易斯·格赛特,弗兰西丝·费舍,詹姆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守望者》剧照

守望者 剧照 NO.1守望者 剧照 NO.2守望者 剧照 NO.3守望者 剧照 NO.4守望者 剧照 NO.5守望者 剧照 NO.6守望者 剧照 NO.13守望者 剧照 NO.14守望者 剧照 NO.15守望者 剧照 NO.16守望者 剧照 NO.17守望者 剧照 NO.18守望者 剧照 NO.19守望者 剧照 NO.20

《守望者》长篇影评

 1 ) 备忘录:什么东西独眼还爱搞邪门歪道?

译自HBO守望者电视剧官方特设网站“皮特百科”中的《备忘录:什么东西独眼还爱搞邪门歪道?

》条目,这一篇备忘录算是S01E06的“日后谈”,建议在观看该集后再阅读以免剧透。

个人翻译,疏漏难免,请多指教。

备忘录[1]授权保密收件人: 反义警行动队(联系人组)发件人: 布莱克日期 : 2019年9月22日主题 : 真正的工作我在塔尔萨的办公室写下这份备忘录(没错,他们在这儿穿牛仔靴呢),并且需要你的帮助。

首先……没错,皮特,我看了你那些该死的备忘录[2]。

有点奇怪,考虑到你转个身,在我们同处一室时便可以聊聊任何/全部这些狗屎事情,为啥你偏要写一篇80页的文章发给我们所有的同事呢?

最后,在你调查完加德纳( 全名尼尔森.加德纳,Nelson Gardner,大都会队长)的文书工作之后,去“镜男”家里把他带过来。

这人出卖阿巴尔太快了点,鉴于我刚才听到的,我不能排除这兔崽子是第七骑士团的人。

关于我刚才听到的……六个小时前,阿巴尔吞下了一整瓶她祖父的“念旧药”。

我告诉她她会进入昏迷状态,但她拒绝签下洗胃的医疗同意书,然后便“熄火”了,除了一个明显例外的行为——她一直在说话。

负责急救的医生说,这是很常见的“念旧药”过量服用症状 (小屁孩们称之为“上蜡”),尤其是当这些药片不是服药者自己的记忆,而是别人的记忆时。

我这还有很多大脑科学的狗屎知识可以把你们烦死,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几个小时,阿巴尔“变成了”她爷爷。

80多年前他爷爷说过的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我录下了全过程。

这份涂鸦不能传送音频,但他们现在正在复制我的录音带,会尽快转抄一份文字本给你们所有人(或者说“大伙”,这里的人很他妈的喜欢这样说话)。

在这当口,我就开门见山吧——阿巴尔的祖父威廉·里维斯(William Reeves)是纽约警察局的警察。

我们已经从她失踪的车上采集的指纹知道了这一点。

我们所不知道的是,里维斯就是兜帽判官。

来个搞笑故事:我曾真的以为那兜官便是我爸[3]。

哦,等下,这一点也不好笑。

既然在皮特探员看来,把我那有各种毛病的变装癖双亲的影响搁备忘录里展示挺般配的,我便得抢在他前面说出这话:要为报销克劳福德负责的嫌疑人,与我爸试图强奸我妈时,把他揍得屁滚尿流的人,很可能是同一个人——这可真太他妈的诡异了。

热力学奇迹卷土重来[4],呵呵,对吗皮特?

哎呦,这可不赖我……得赖里夫斯。

这人尚在在塔尔萨的某个地方逍遥法外,拥有精神控制技术(你没看错),他用这玩意让克劳福德上吊自杀(挺有意思的刑罚),而且无论他要来这里干些什么操蛋勾当,这事绝对没完。

这让我们联想到——“独眼巨人。

”阿巴尔(通过爷爷的记忆)说了不下50次这词。

我只能猜,这又是一个3K党的分支组织,克劳福德无疑是其中的一员。

这伙人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发出精神控制技术,所以我需要大伙去翻翻档案,找到所有你们能找到的东西。

姑且称之为直觉吧,如果“独眼巨人”和第七骑士团没有直接关联,他们至少也是亲上亲的表亲[5]。

阿巴尔正在康复中,我要去拜访克劳福德的遗孀,看看能不能从她那里抖出点什么料来。

我猜她可能不清楚她老公是什么人和什么东西,然而作为与一位打扮得像只大猫头鹰的男人[6]同床共寝十年的过来人,我可不会向她扔石头。

说到那谁,希望你这笨蛋今天记得给他[7]带只老鼠来。

当不能撕碎一些小可爱玩意的时候,他便会变得很毛躁。

有趣的备忘录里再见罗布莱克 [1] 此“备忘录”译自守望者剧版特设网站“皮特百科”中的条目《备忘录:什么东西独眼还爱搞邪门歪道》(MEMO: What Has One Eye and Love Evil Plan),这一篇备忘录算是S01E06的“日后谈”,原文见此。

[2] 此处应指“皮特百科”的第一篇备忘录《罗夏日记》,此备忘录以罗夏日记为枢轴,回顾、分析了守望者原作漫画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也补叙了一些原作结束后的故事,作为电视剧的“当代”政治环境成形的解释。

这份备忘录中有涉及劳丽个人的一些事迹,皮特曾多次将备忘录发给劳丽,但劳丽都没有回应。

此备忘录的中译文见此。

[3]漫画第二章《缺席的朋友》的附录《面罩之下》(第四部分,荷利斯.梅森[夜枭I]著)提到莎莉.朱庇特(丝魂I,劳丽.布莱克的母亲)对兜帽判官很有好感,甚至在1939年首次“民兵”圣诞聚会后便开始“某种程度上”的约会。

但同时荷利斯在本篇中也指出,看来判官对莎莉“不感兴趣”。

这一“里故事”与莎莉被笑星性侵时,判官第一个发现情况不对并且胖揍笑星,其后又对莎莉态度僵硬的“表故事”相呼应。

而原作中,劳丽在意识到笑星就是他爹之前十多年,便看过《面罩之下》这本书了,所以她曾误认为兜帽判官是他爹一点也不奇怪。

漫画第九章《纯粹的黑暗》(The Darkness of Mere Being)中,劳丽也曾在火星上向曼哈顿博士提及这个想法,早已看透一切的曼哈顿借火星沙尘暴混了过去,没有作正面回应。

当然,劳丽最后自己想明白了。

[4]“热力学奇迹”是漫画原作中出现数次的名台词,尤见第九章《纯粹的黑暗》。

电视剧S01E03中劳丽也曾说过该台词。

[5]原文为kissin’ cousins,这也是猫王主演的一部歌舞电影的标题,详见此。

结合第一篇备忘录(《罗夏日记》)强行“乱入”的VVN演唱会来看,守望者剧版的主创(们?

)对猫王爱得深沉。

另外,在S01E05中,小基恩与被第七骑士团擒获的“镜男”韦德对话时,也提到了克劳福德与他各自统领一支团队以维持某种平衡,所以此处劳丽的猜测应该是正确的。

[6] 指夜枭II丹.德雷伯格,大家都懂。

劳丽与丹从1985年开始正式交往,到1995年正好十年,也就是说从1995年被捕后,丹便一直处于被监禁状态。

至于劳丽与丹的被捕事件,“皮特百科”的第一篇备忘录《罗夏日记》有提及。

[7] 劳丽养了一只白猫头鹰,还给它投喂活鼠,见S01E03。

但此处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在给劳丽的猫头鹰提供活鼠呢?

 2 ) 仅代表个人观点,说说为什么我不喜欢最后一集

最近重刷了一遍剧版守望者,知道了剧情的走向后发现前中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铺垫和细节,但到了第九集还是跟一刷时同样的失望,不吐不快。

第九集在讲述故事方面称得上是合格的,毕竟它将前面所有的线索汇合到了一起并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交代,但也仅止步于此。

如果这是一部漫威电影的结尾,一个完整的happy ending外加主角获得了新能力的伏笔显然是完美的,但对于守望者这部剧来说,这个结局的力度远远不够。

最后一集最大的问题在于仓促,开头迅速揭示了赵女士的真实动机并将其定性为大反派,以骑士团与独眼巨人为中心所讨论的几十年历史问题与种族冲突随着Keene化成一滩血水而话题终止,法老王仓促地再一次所谓“拯救世界”又在几分钟内喜剧般地被一扳手敲晕,女主的故事线大概是这仓促的收尾中最不仓促的,但细想来仍然存在问题。

(我没有提曼哈顿是因为在我看来剧集对曼哈顿的塑造越想越牵强,这涉及到对曼哈顿人物本身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会放到后面说明)剧集在第七集暗示了曼哈顿的存在,曼哈顿的回归对于漫迷(包括当时追剧时的我)来说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但随着曼哈顿逐渐成为剧集矛盾的中心,前面的历史与种族冲突都逐渐被淡化,铺垫的种种线索最终指向的却是keene和trieu的蓝人争夺战,前期花了一整集进行描写的laurie,looking glass等人物也彻底沦为背景,这对于守望者剧集之前所展现出的质感和潜力来说实在是过于简化矛盾的处理。

再说说法老王这边,记得第一次看到三人被传送到南极,我以为这将是对原作结尾的某种重现或致敬,毕竟已经集齐了法老丝魂和一个类罗夏角色,实际上也可以这么理解,但问题在于整个过程过于迅速和简单。

“世界上最聪明的法老王又一次拯救人类于一个可能发生的危机”,在这一点上,剧集对原作的理解是合适的,正如laurie所说的人们一直说世界末日临近但它从未到来,不论是原作的冷战威胁还是剧集里trieu拥有曼哈顿能力后可能给世界带来的灾难,它们都是未实际发生的威胁,也是这点让法老王到底是英雄还是罪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扑朔迷离。

我认为剧集本身是想重现一次85年“法老救世界”带来的道德困境和思考,但实际上法老冰冻乌贼雨的操作除了毁灭了赵女士的装置和她本人之外几乎没显示出什么负面效应,将“是否要为消除一个潜在威胁付出无数人命的代价”变成了“我成功消灭了反派拯救了人类大家都很满意”,完全失去了原作精神。

我可以理解想要把法老王交由法律审判的想法,窥镜和他的创伤小群体的存在已经说明了法老王带来的损害不仅仅是三百万人命的丧生,而且审判法老王是否有罪也会是个伦理道德上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难以想象作为陪审团到底会给他什么样的判决。

但是,对法老王的逮捕过程实在是简单粗暴到令人发指,法老王也同他女儿以及超英历史上的众多失败者一样沦为了死于话多的漫画反派。

(我完全可以想象漫威正片里火箭浣熊或者星爵趁反派说一半把人敲晕的场景)这时再说一下laurie和wade,这两人在前面都有着优秀的单人集也丰满了角色设定,但从第六集开始这两人便退居剧情的边缘,他们的存在与否都不影响主线的发展,这在我看来实在不是好的处理角色方式。

尤其是looking glass,剧中很多处都有意将他与罗夏作类比,(比如带有哲理意味全脸面具、没有朋友、蒙面吃豆子等),中间对于他干掉了骑士团并戴上了罗夏面具的暗示更是让人期待他的后续,以为如此浓重的窥镜和罗夏的暗示必然会引向某些结果,然而第九集却显示其实窥镜潜入骑士团并没有实际作用。

而到了南极卡纳克,罗夏的殒身之地,窥镜作为法老王谎言的受害者之一,同样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完全辜负了前面的罗夏铺垫。

(虽然把世界上最聪明的能徒手接子弹的人敲晕大概也算个成就,要不是剧情处理的过于轻飘飘大概还能有点为罗夏报仇的宿命意味)回到tulsa,曼哈顿和女主的爱情线无疑是剧集最为亮眼的原创之一,对于鸡蛋的铺垫也让人叹服,但问题在于,剧集的最后,angela真的有必要吃掉那个具有曼哈顿能力蛋吗?

(编剧达蒙已经在采访中说过结尾非常明确几乎不存在开放性,由此这里推定女主吃了蛋必然是获得了曼哈顿能力而非掉进泳池)我之所以发出这个疑问是因为不同于原著角色们所处的灰色地带,剧集女主angela完全是以正面主角的形象贯穿全剧的,剧集很大程度上讲述的实际是她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是女曼哈顿的起源故事,但这样一个正面人物拥有了曼哈顿的能力实际上很大程度限制了剧集的后续。

原因如下:原著中所表现的非常明确,人类世界不会因为超级英雄的存在而变得更好,罗夏夜枭等人是凡夫俗子,法老王试图拯救世界却得到曼哈顿nothing ever ends的答复,曼哈顿拥有神的能力却不关心人类,在如此对英雄悲观的基调下,让剧集的正面主角angela成为曼哈顿又能发生什么呢?

首先成为曼哈顿后人性的剥离似乎是必然的,人们抱怨joe拥有能力却不关心人类,但实际上他也曾经是拥有感情的人,而正是曼哈顿的能力才让他与人类相脱离,同样的事发生在angela身上难道就不会出现如此问题吗?

其次原著里很明确了全能的神也难以拯救人类,angela即使拥有曼哈顿能力后也必然解决不了她祖父等人期望解决的历史和种族带来的代际创伤和其他世界难题(虽然我觉得人类抱怨曼哈顿不关心人类世界本身就不太合理,谁人会去关心白蚁呢?

),既然如此,她的角色将发展向何方?

我觉得剧集还有很多值得拍续集的伏笔,比如狱中的夜枭,法老王的审判,警局的重组,女主的儿子等等,但对于拥有曼哈顿能力的女主,任何方向的续写都必然会违背原著精神(神难救世)或剧集塑造(正义勇敢)中的一项(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要是真有编剧能平衡这两项给出个令人满意的剧集当今时间线续集我一定不会吝惜赞美)最后说说曼哈顿,曼哈顿到底为什么会再次爱上人类?

剧里给出的标答是十年后angela即使知道失败仍然为joe奋不顾身令他动容,但是,为爱人以命相搏,这个相爱理由放在常人爱情故事里很可靠,放在曼哈顿身上这真的成立吗?

一个对人类已经失去兴趣的神真的会因为这点就与人类相爱吗?

我感觉细想来站不住脚。

而且曼哈顿对于时间的感知也就是说他在跟女主谈恋爱的时候也同时在跟前女友谈恋爱,在与前前女友谈恋爱,在被阿德里安分解,在消灭罗夏,在火星造人,在对人类失望,这么想来便更难以理解他为什么会再次看上一个女人只因对方会与他真心相爱了,剧集里对曼哈顿的塑造如此分析似乎是经不起推敲的。

 3 ) 赵女士:谣传与真相

赵女士为何“姓赵”?

官方烟雾弹之下,是否也隐藏着正片中不备细说的真相?

译自HBO守望者电视剧官方特设网站“皮特百科”中的《剪报——赵女士:谣传与真相》条目,原文见此(需梯)。

这是一篇以《塔尔萨星探》杂志的八卦访谈栏目“对话塔尔萨”主推的、对赵女士的采访稿件(实际上只访问到了赵女士的发言人)。

此文可视为对剧中谜团重重的赵女士背景资料的“梳理”(当然部分内容可能为故意误导)。

请注意,此采访完稿时间大约在S01E01 Judd Crawford被杀事件前一年,即千禧钟破土动工前夕。

另,按“皮特百科”设定,此剪报应由皮特.戴尔特工收集作为调查资料归档,归档时间应为S01E06前后(此百科条目在S01E06播出前上线)。

因此,建议至少在观看守望者剧版S01E01S01E06后再阅读此文,会对各种梗的理解有帮助。

个人翻译,疏漏难免,请多指教。

P.S.为保留原文的杂志风格排版,所以用图片形式发贴,对手机阅读不友好之处请见谅。

 4 ) 【个人意见】封神的E05-E08,垮掉的E09 :论窥镜和二代丝灵的人设崩塌

《守望者》这部剧集总体来说偏慢热。

尽管在看前八集时,我一直都觉得相当不错,但在看完第九集后,我却十分反感对于丝灵和窥镜的形象塑造。

《守望者》原著里有三种人,罗夏和笑匠本质上其实是一类人,他们都是看重过程正义的理想主义者。

笑匠之所以看上去那么混球,是因为他在被现实击垮后,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成为一个人渣、拥抱犬儒,便可以跳脱出世间纷扰(就好像《瑞克与莫蒂》中的瑞克姥爷)。

但在面对法老王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邪恶”时,却还是悲哀地发现,自己就连成为一个彻底的坏人也做不到(就好像瑞克姥爷也痛苦地发现,自己割舍不掉同家人间的亲情,永远做不到真正的“毫不在乎”)。

在生命的终点,这两者分别都做出了『哪怕牺牲自己,必要揭露真相』的觉悟。

法老王是有着严重弥赛亚情结的自恋狂,也是自诩理性的、重视结果正义的现实主义者。

类似《死亡笔记》中试图杀死所有罪犯、建立新社会的夜神月,这种人会认为哪怕自己沦为恶魔,也要“拯救世界”。

在他们看来,这种脏活总是需要有人干,而只有自己才有魄力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

二代夜枭,二代丝灵代表着注重现世幸福的凡人,既没有牺牲灵魂的胆量,也拿不出为理想献身的决心。

他们被夹在上述两者之间,因此只能让别人作主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世间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不同于原著中的人设,《守望者》剧集中塑造的二代丝灵和窥镜,让我感到非常膈应。

法老王rerun杀人救世的时候没见他们跳出来阻止,法老王用乌贼杀完人世界和平之后,这俩人却开开心心地一扳手把法老王撂倒,说是现在要把他绳之以法。

法老王当然是懵了,气急败坏地问二代丝灵“你怎么这个时候突然想起来要审判我了?

”,二代丝灵回答“人是会变的”。

呵,让我帮你把话说完吧。

1985年,法老王计划成功,冷战刚刚结束那会儿你和二代夜枭在南极困觉,你没变。

1985-2009年,法老王住址暴露,未对外宣称假死,且未被传送至木卫二的这几年,你没变。

30分钟前,赵妪想登神称霸世界,法老王设法阻止的时候,你没变。

现在,冷战阴影远去,大boss被法老王消灭,你又跳出来说“Never compromise”让法老王背锅。

“别看我,都是他这个坏人干的哦”,我寻思你们刚才不也帮助了法老王杀了那几个街区的人吗?

我本以为窥镜能成为罗夏真正的精神传承人,现在看来我想多了。

二代丝灵和窥镜,你们既不是理想主义者,也不是现实主义者,你们是懦夫,你们是伪君子。

原著中,法老王被唾弃出于以下两种原因:第一种:罗夏的理由是『用不义的手段达成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

在罗夏眼中,这个世界就应当像他的面具一样黑白分明,不存在任何灰色地带。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正义必须得到伸张,罪恶必须接受制裁。

不论在任何时候,因为任何理由,『屠杀平民』绝不是一个可选项——真见鬼,这难道是需要被强调的事吗?

我们可以说罗夏是个有道德洁癖的偏执狂,但在乱世的背景下,这种执着却反倒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然而在本剧中,我没发现一个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本来对窥镜寄予厚望)。

第二种:也许就像《黑货船传奇》这本原作中虚构的漫画所暗示的那样,世界原本其实并不会毁灭?

也许正是因为法老王用计逼走曼哈顿博士,冷战局势才会变得更加极端?

(这里插一嘴,按照原著世界观的设定,就算没法老王这个人,只要还存在曼哈顿博士这个不稳定因素,我很难相信这个世界最终不会爆发全面核战)然而退一万步讲,就算法老王只是误判了这一切,至少他做出了选择。

你可以说法老王是个自居为神的恶棍,但他从未在遇事时躲在替罪羊的身后,却在得救后落井下石。

这就远比二代丝灵和窥镜的境界高得多。

原著中,当法老王向即将离开的曼哈顿博士追问自己“在最终是否做了正确的选择”时,究竟怀揣着的是怎样一种心境呢?

在看《守望者》原著时,我可以理解法老王的抉择;我也尊敬笑匠和罗夏(应该还有一代夜枭),因为他们是敢于为理想献身的英雄;我同情二代夜枭与两代丝灵,因为这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的选择。

没有谁让我觉得很“屑”,但E09中的二代丝灵和窥镜,真的是人间之屑的体现。

打个比方,《守望者》就好比几个在海上遇难的人乘上了一艘救生艇,没有食物,大家都快饿死了,A又受了重伤。

B向其他人提议“反正A也活不了多久了,我们应该把A杀了吃肉”。

C强烈抗议,奈何打不过B,最终投海自杀,以死明志;D不想杀人,但也不想饿死,便默许了B的行为;E帮助B找来了刀子,完事后吃得比谁都开心。

结果得救后,E把B供出来说B杀人。

B怒了,问“那你TM当时为啥不阻止我,你有本事别吃啊?

”,结果E说“人是会变的,你怎么知道我们饿着就撑不到获救?

”对应关系:A是那300万人,B是法老王,C是罗夏/笑匠,D是二代丝灵(原著中的)与二代夜枭,E就是E09中的二代丝灵和窥镜,屑中之屑。

阿兰·摩尔的《守望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电车困境式的问题。

对这个经典的伦理学问题,拉杆扳还是不扳,作者阿兰·摩尔本人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回复。

而《守望者》第九集对此难题给出了答案:咱们等一个扳拉杆的人,然后逮捕他/她。

牛逼,牛逼,大家怎么就没想到呢?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5 ) 隧道之爱

看到第八集,终于来打5星了!

因为在过去刚开始看的时候就已预知未来,我会给这个剧5星的!!!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正确答案是:鸡和蛋,是同时产生的。

恋情开端于在恋情以悲剧结束的时刻,她为了他徒劳无功但英勇无畏的抵抗,他爱上了她。

因徒劳,更凸显悲剧的美感。

预知过去未来的曼哈顿博士因为不能知晓未来某段时间,就像爱于隧道中,开始了寻爱之旅(曼哈顿博士还真是恋爱脑)。

博士知晓过去未来,于是可以与不同时空的人对话交流,并是影响整季剧情的关键。

此处剧本之妙犹如一部很神的电影,并且对整季剧情影响最为关键,承前启后,犹如整部剧的巅峰。

而因为博士的全知全能,为了去除这个超级bug,让他马上死掉(这里暂时可以看成是一个剧情bug,本来能全秒掉敌人,却留了一个人来开动致命武器,可能后面剧情会给出解释),让巅峰戛然而止,更显巅峰的震撼与珍贵。

简直是漫威电影模式的完美理想版本。

 6 ) 欣赏此剧需要一些耐心

之前因为不太喜欢黑人选角和故事重写,放弃了此剧,因为好评又回来耐心看完整个第一季,随着故事的推进,我发现黑人选角并不是出于政治上的强行正确,这部剧本身就是一个讲述种族斗争的故事。

整体质量中等偏上 ,还是值得一看的。

音乐的选择很贴切,很养耳朵。

细节方面导演是认真对待的,十分尊重漫画原著,对09年的扎导电影版,也是怀着致敬的态度,这点相当投粉丝的胃口。

种族斗争的表达让人惊叹,比如黑白的回忆部分,我认为是整个剧的最大亮点,从第一集开始做铺垫, 感觉这部分都可以独立拎出来拍部电影了 ,猜想这是导演最想拍的部分。

我认为的缺点:后面几集剧情推的太快,一些角色没立起来,不清楚是否还有后续拍摄计划。

结局过于圆满, 比扎导的风格乐观积极,虽然不算是问题,但是缺少原著那种无奈而悲伤的震撼和耐人寻味。

扎导版的电影台词节奏太好,以至于看漫画的时候我脑子里一遍遍重播配乐。

 7 ) 历史、爱情和水面上的脚

喜闻《守望者》在20年艾美奖迷你剧类奖项中斩获颇丰,也算变相弥补了当年《守望尘世》一个提名都没有的遗憾,索性把自己之前在豆瓣讨论小组的单集剧评整理一下打包发出来吧。

第一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5857459/第二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6459440/第三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7242780/?type=like#sep,《第三集:旧的新视域》第四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7927008/,《 第四集:创伤、热力学奇迹和法老王》第五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8579124/,《 第五集:<白马>、隧道“or fxxking”》第六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9266339/?type=rec#sep,《 第六集:改写历史》第七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9807866/?type=like#sep,《 第七集:大象和堕落》第八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0562015/,《 第八集:无能、爱与未来》第一第二集的评论只是当时发在豆瓣讨论小组里即时感想,不算很认真的评价。

从第三集开始才认认真真写。

第九集当时因为有事,没来得及写,后来想写又由于疫情转移了注意力,一直没写成。

这里简要说下我对结局的看法把。

《守望者》的结局没有达到《守望尘世》的高度。

林德洛夫这次可能是由于《迷失》结局被骂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守望者》原作名声太大的缘故,没完全放开手脚,写得保守了,结局各条线交代得太实,没有《守望尘世》结局那种多义性,情感体验上也弱一些。

我认为结局最大的亮点是最后一个镜头,女主靠近水面的脚。

这个镜头给结局带来了开放性,只不过我对结局的理解和大多数人对这部剧结局开放性的理解甚至Lindelof本人对结局的解读都不尽相同。

我不认为女主最后是否变成新“曼哈顿博士”是值得讨论的。

前面已经铺垫了太多细节,基本可以判定她能变成新“曼哈顿博士”。

真正重要的是,在前面八集中,女主身上呈现出巨大的身份-同一性裂口:在美国,她是受压迫的黑人后代,在越南,在父母双亡前她作为征服者美国人又是特权阶层;她总的来说也是向善的,但她在反击种族主义者时的行为又明显受种族主义思维影响的一面(暴力执法);她对曼哈顿博士的爱毋庸置疑,但她又无法完全理解曼哈顿博士最后的选择;虽然,她最后一集接纳了爷爷,但她那种由自我身份认知冲突所引起的焦虑和愤怒真被平息了吗,如过她继承了曼哈顿博士的能力,她能继承曼哈顿博士的记忆和思想吗?

换言之,结局真正的开放性在于一个对观众而言其实是完全不可知的问题:女主作为新“曼哈顿博士”,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8 ) 写长了的短评

191218-200328 / 花了三个多月看1到5集,两天看完6-9,这个世界对铺垫型的剧太不友好了,反省ing我觉得这是很神的改编(同人?

)作了。

剧本方面,人物设定借自几十年前的漫画,延续了非传统超英风格,主题却很流畅地从漫画围绕着的人性和神性转移到贴合现实的种族歧视上,故事和人设没崩坏也没有丝毫违和感,这可比大部分引用漫画原本的主题的超英作品难一个层次啊。

剧的原著应该是神乎其神吧。

拍摄方面,镜头语言、台词以及bgm的深意又给剧笼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很值得推敲,也是对漫画的致敬。

时空穿梭的场景拍得太绝了,女主回忆起小时候带来仅有的一段美好光景的奶奶死在身前,此时画面闪回到她作为初次蒙面的祖父,去体验祖父与祖母的拥抱,让人一瞬间百感交集。

法老王这个角色太有意思了,是功利主义的化身,该服软时就不顾自己屈膝的对象是不是曾经唾弃鄙夷的,想要成功就无所谓多少牺牲,也许他缺失道德,但他的方法总能带来最多利益。

不过像弗洛伊德所说,超我就是要和本我打架的,法老王这类不打架的非人哉,在人的社会自然要被批判。

啊,还有我最爱的轮回~讲真如果现实中有个陌生人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或者什么时空悖论来搭讪,讲得还和剧里一样复杂又浪漫,那我一定得突然被长着翅膀拿着箭的光屁股小孩射中啊~~ps DC设计起外穿的内裤来真是颇有心得23333333

 9 ) 30年后的美国梦—关于被强化的种族冲突和其它

What happened to the American dream?It came true and you’re looking at it.这段原著中笑匠和夜枭在平定民众暴动时的对话道出了在守望者世界观中美国梦的异化—美国赢了越战,有了地表最强的武器曼哈顿博士,有蒙面义警来保障社会治安,但社会并没有因此变得稳定,反而滋生了新的矛盾。

包含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蒙面义警的抵触,对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苏冷战的恐惧,这里的美国梦是个不折不扣的噩梦。

而剧版所呈现的30年后的美国,正是那个30年前的噩梦的延续,梦里还掺杂了美国长久的种族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全世界都没有预料到的罗夏日记的公开。

守望者电视剧的背景是原著事件发生过后30年,在这30年间罗夏的日记被人所知,法老王不知所踪,美国面临的问题也从虎视眈眈的外敌苏联变成了国内种族因为历史文化等原因不可调和的矛盾。

很多评价对剧版将矛盾设定为种族冲突有所不满,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选择。

守望者原著本身就是跟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书中大力渲染的冷战氛围正与其出版时的80年代相契合。

如果说冷战是80年代纠缠人们最久的社会问题,那当今社会的问题是什么?

世界范围内右翼势力和民粹主义的回潮大概可以算一个,而美国的种族问题尤为敏感和棘手。

当今种族问题仍未解决,平权运动兴起的同时反对的声音依然强烈,我认为剧版守望者对这些问题的呈现是有胆识的,而国内外部分观众都对其有一定的误解。

它不是想去讨好黑人或激化种族对立,而是强迫人们去正视这个潜伏在社会当中的问题,第一集开头还原Black Wall Street Massacre的场面使这段埋没的历史为大众所知也可以说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了。

第一集播出前后tulsa种族屠杀的搜索次数,很能说明问题了从冷战和世界范围的阴谋转移到美国内部的种族冲突,守望者讨论的议题看似是窄化了,实际上是由大面渲染到朝一点聚焦深挖的转变,而发生在剧中19年美国社会的冲突与美国的过去脱不了干系,承接的还是原著的社会和世界观。

从原著的设定出发,加之罗夏日记的公开,美国发展成剧中的样子并不令人惊讶。

而原著中罗夏的右派观点和他最喜欢的报纸,煽风点火的新先驱者报,也说明美国社会中种族冲突和对立的种子早已埋下。

30年前的美国梦延续到现在成为了社会上迟迟不消停的黑白种族冲突,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何谈保障社会治安的警察,真假莫辨的维特阴谋论,还有人们见怪不怪的乌贼雨.......It came true and you’re looking at it!(这才第一集我觉得随着叙述的展开我们有机会在未来看到对于整个世界变化的更多描述,而切入点可能就是美国的社会冲突。

当然也不排除此剧只聚焦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可能)关于后罗夏时代:剧集对罗夏的处理其实很容易理解,罗夏本身是个激进的右翼分子,这点从他日记中对自由派的反对、对同性恋的厌恶等言语都不难看出。

而他的日记最终寄给了谁呢?

新先驱者报,罗夏爱读的右翼报纸。

从这样一份报纸刊登出一份关于世界和平的阴谋论,得不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很正常,但是报纸的发表却能够激发报纸的目标读者群极右分子对罗夏日记做出更为极端的解读,生发出对当局的仇恨并将罗夏视为他们的精神领袖。

所以说罗夏还是那个罗夏,30年前因为面对世界末日不妥协坚持自己非黑即白的道德观而被杀死在南极的那个凡人,不是电视剧曲解了罗夏,而是Seventh Calvary曲解了罗夏,并以他的旗号行极端之事。

(看到国内外差评有感而发,不自量力地尝试解释一下剧版聚焦种族冲突的合理性和剧中被符号的罗夏 写的有点没逻辑敬请谅解)———————————————————(一些新的的小发现懒得新开一篇评论所以就决定每周例行更在原文后面了 这部分内容以记录分析猜测为主,不能保证其正确性 )E2更新:一直想写写此剧丰富的细节和彩蛋,比较明显的承接原著的彩蛋其它文章说的差不多了,补充点藏的更深的1.报刊亭一幕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提及了两份原著中的重要报纸,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人物的政治立场

第一个特写给的是新先驱者报New Frontiersman ,一份右翼报纸,原著中罗夏便是它们的忠实读者,罗夏日记应该也是发表于此刊,激发了一些右翼分子对政府的怀疑。

另一份被提及的报纸是新星快线Nova Express,这是一份左翼报纸,原著中此刊刊登过法老王专访,其自由派的倾向是罗夏等右翼保守分子所反对的。

报刊亭的老板将外星章鱼视为骗局,不相信新星快报,可以判断他的思想右倾,而黑人女孩家阅读新星快报的每一个字说明他们的政治倾向是左派。

原著发生的30年后这两份报纸仍然针锋相对,而且有着各自的追随者,从此也可以看出守望者世界观上暗流涌动的意识形态冲突。

2.戈尔迪翁之结

法老王的剧作表匠之子的台词提到了戈尔迪翁之结the Gordian Knot,这个典故出自希腊传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绳结,最终被亚历山大大帝一刀斩断从而解开(上图字幕是错的,这个典故跟亚帝相关不是希腊神话) 这个结与守望者的渊源有二,其一是原著中一家锁匠公司叫戈尔迪翁之结(从锁屡次被解开的结果来看这家公司可配不上这个名字)。

另一点是关于法老王,在维特还没成为法老王时他崇拜的偶像是亚历山大大帝,解开了戈尔迪翁之结的人,另外原著中维特以制造外敌维和世界和平这种跳脱常规的思维方式也跟亚历山大大帝劈开戈尔迪翁之结有相似之处。

剧版这个著名的结被提及大概也预示着法老王又要闷声搞点出人意料的事情了。

另外关于法老王与亚历山大大帝的联系还有一点,法老王骑的白马名叫Bucephalus,与亚历山大大帝的爱马同名。

(目前还不太清楚剧中屡次暗示法老王的亚历山大大帝情结的目的 这是当腻了法老王要当马其顿王??

)———————————————————E3随便写点关于维特发现,可能有用也可能毫无卵用:1.法老王这集最重要的一点是说明了他被某人囚禁在了某处。

这让我想起了E1时Reddit 上的发现:法老王的城堡与曼哈顿博士的火星建筑有一定的相似性。

结合维特拿仆人测试的似乎是宇航服,仆人的死状也符合在外太空被冻死的情形,Reddit上有人在E1提出的理论,维特被曼哈顿博士囚禁在火星,似乎越来越靠谱。

两个建筑对比,注意最左侧楼的形状说实话两周前看到外网说这两个建筑像以及提出火星囚禁法老王理论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扯,但随着维特线剧情的发展这个猜测似乎越来越靠谱。

另外我回去看第一集发现在法老王剧情前的上一个场景是局长和Angela相视而笑,镜头上移到夜空,接着出现了法老王城堡,法老王线开始。

这个画面切换也许并非偶然,因为维特可能真的被关在天上......

下一个镜头就是城堡外景+维特骑马出场2.我在上周提到过维特和亚历山大大帝的联系,此集再一次提到了他的爱马名,并且他放置眼罩的金属雕塑与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非常相似。

两张图对比一下......相似度真的很高我看到维特那个雕像只是隐约想到亚历山大头像,去网上搜了个图发现这两个头像比我预期的更加相似。

这个发现进一步加强了维特和亚历山大的联系,但剧集为什么要强调这二者的关系仍然不得而知。

———————————————————E4维特线逐渐明朗,一根蜡烛=一年、外星囚禁等猜测也基本得到证实,不过与女主相关的身世线以及新人物赵妪的相关情节却越来越扑朔迷离。

另外从镜头的切换以及赵女士对维特的了解,似乎囚禁维特的幕后主谋跟赵妪不无关联另外这个新人物给我一种女维特的感觉…随便举两个点,首先那个模拟越南环境的生态馆跟漫画里维特杀工程师的南极生态馆非常相似。

另外这集说明第二集购买新星快线报纸的是赵妪的女儿,也显示了她跟维特相似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

她对维特的敬仰显而易见,而且第三集也提到过她引用描述法老王的诗句“功业盖物,强者折服”。

———————————————————E5是Looking Glass 中心集,通过LG的个人经历将原著结尾的外星生物入侵骗局和30年后的当下串联了起来。

一直觉得LG和罗夏有一定程度的对应,稍微记录一下1.面具罗夏和LG的面具都是材质神奇的全脸面具,面具上有变形的花纹,一个根据自身情绪变化,一个根据外界情景变化。

两个面具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解读空间,罗夏面具是沃尔特真实自我的外化,而LG的镜面面具反应的是周边环境,代表的是隐匿自我。

罗夏面具是与他世界观一样直白的黑与白,LG面具是灰色。

两人都在屋里戴着面具,不过罗夏是出于自我身份认同,LG是出于对112事件的恐惧。

2.个人1985年11月2日,罗夏被曼哈顿杀死,30分钟后外星入侵发生,Wade幸存,从此LG诞生。

罗夏最喜欢读的报纸是右翼报纸《新先驱者报》,Wade的安全屋同样有这份报刊(参见HBO官方花絮,LG演员解读他的住所)两人都没有朋友(夜枭勉强可以算罗夏朋友,但笑匠被杀前二人很久没有联系了 正如Angela和LG的关系一样,这两组关系比起友情更准确说应该是信任)(另外两人的演员都是165出头,虽然这个点没什么意义不过也挺巧的hhh)

 10 ) 面具后面是乡愿

为什么要戴面具?

2019年的《守望者》对此有很多探讨,给出很多看上去很深刻的理由,比如因为“不公义的创伤”、为了”保护自己”、“为了变得残忍”。

但我们不要忘记,戴上面具最普通的解释,是假装。

近几年很多经典作品有了貌合神离的续集,比如《银翼杀手2049》、《终结者;黑暗命运》、《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而此剧亦在此之列。

当然貌合本身也是一种成就,神离却源自这个年代过度的政治正确。

政治正确本身就是一种虚假的面具,可是却无法骗过观众。

观众不满意的并不一定是其政治信息,而首先是故事的不给力和不对劲。

编剧可以安排曼哈顿博士利用时间悖论(我爱上你是因为我们相爱十年后你为我挺身而出)强行爱上女主角,但无法强迫观众爱上她。

实际上在整部剧中,她只是一个起串联功能的工具人,今天吃一段回忆,为了表现其祖父的往事,明天吃一个蛋,为了安排曼哈顿的继承。

在《守望者》原著中,没有一个道德上洁白无暇的的人物,仅以此对照,新版的女主角便是一个简单化、概念化、扁平化的失败人物。

黑人角色,哪怕名义上是主角,也得不到有深度的刻画,这已经体现出政治正确的虚伪,至少是心愿和能力的不匹配。

编剧显然无力塑造《火线》那样的有血有肉的真实黑人和参差多态的社区互动,只能把黑人写成披着黑皮的白人——讽刺的是,主角的老公确实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披了一身黑皮。

全片唯一出彩的黑人是主角的爷爷(“兜帽判官”),最接近于一个真正的守望者式的英雄,尽管他颠覆了守望者的缘起。

可是他的挣扎仍然显得过于黑白分明。

在此剧中,如果白还不完全等于坏,那么至少黑已经绝对等于好。

剧中确实没有出现哪怕一个黑人的反派,其实就是另一种歧视,黑人虽然可以做主角,但没资格做反派。

因为反派往往展现人类的真实欲望,而主角只是伟光正的虚幻投影。

而这种黑白分明显然并不适用于此剧意图影射的特朗普时代。

我们惊讶地发现,剧中几乎所有白人对黑人的压迫都发生在回忆里,而并没怎么刻画当代的种族对抗。

因为历史可以根据理念来解读和虚构——正所谓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眼前的事就不能随便乱写了。

超级英雄的故事,是给固有的社会矛盾一个临时的、奇幻的、甚至反讽的解决。

最经典的莫过于《守望者》原著的结局。

美苏矛盾的解决,并不是曼哈顿博士或法老王直接把苏联干掉了,那么黑白种族的矛盾,又怎么可能通过把3k党一次性杀光来解决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既然此剧对种族主义者的描述已经如此卡通,他们也只配很卡通地化作飞灰了。

然而由于白人的第七骑士团已经占据了百分百邪恶的生态位,那么其对立面的警察也就基本上百分百的正义了,这显然彻底废掉了原著的核心——对于权力的拷问。

Who watches Watchmen?这一著名诘问,是《守望者》原著的核心矛盾:常人如何约束超人,平民如何监督正府?

很显然,《守望者》关心的不是超能力,而是权力。

仅此一点,就把比它早登场20年的正义联盟(1960)和妇联(1963)远远甩到身后。

甚至到2019年,妇联宇宙大圆满之时,都没有认真讨论过妇联和美国政府到底算什么关系这种问题,打外星人嘛,地球自家的糊涂账咱放一边吧。

只是没想到2019年,顶着一副聪明的面孔(具),口口声声尊重原著的新《守望者》,反而退化成了哑巴。

“谁看着守望者”这个问题已经彻底失去了意义,既然所有的反派——骑士团,大财团——都不是自发生长的结果,都是异质于人类固有的美好世界,那么它们和原著中从天而降的大章鱼,有什么区别呢?

当人与人的对抗,变成了概念与概念的对抗(黑人,白人,无产阶级,资本家),且由于政治正确,某一组概念总会大获全胜,那么观众只能感觉受到了智商的侮辱和情感的欺骗。

尤其是这种侮辱和欺骗,竟可以通过曼哈顿博士,以字面意义上的机械降神,来完成。

在原著中,曼哈顿是理性和科学的理想化身,但最终这种理性无法判断人间的是非,只能去火星“尝试创造生命”,结果这个尝试在剧集让他只用三分钟就完成了,此后曼哈顿就成了神棍,和科学再也没什么关系,他要搞个高科技装置,居然还得问法老王要。

略知物理史的人应该能看出来,曼哈顿博士其实就是“拉普拉斯妖”,“知道宇宙中每个原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能够使用牛顿定律来展现宇宙事件的整个过程,过去以及未来。

”然而这是1814年的假设,在大家都知道“遇事不决,量子力学”的当代,还让他遵守牛顿式的宿命论,当然不能令人信服。

这位三分钟干完上帝工作的博士,显然已经对科学毫无兴趣,对于如何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没有半分好奇而自觉已经穷尽了宇宙真理,只剩下“别问我是谁请与我相恋”、“过把瘾就死”的心愿。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骑士团也好,大财团也好,不知道是看过了剧本还是看过了博士的心理报告,居然都信心满满可以活捉曼哈顿?

据说原著作者阿兰·摩尔是一个无政府的极左派,但并没有让作品沦为政治理念的图解,这体现了他的艺术天才。

也许最终极的超级英雄故事,是理念的子弹竟被现实徒手接住,而非意淫的扳手偷偷把现实砸晕。

《守望者》短评

不得不说,抛开剧情不说,这音乐这节奏满分啊!特别是第五集。还有些人看完第一集就说剧情老套讲种族,第五集就开始打脸了。多点耐心,哈哈哈。最近好多剧一起追,真的爽。plus:看之前要看看守望者电影或者漫画了解背景

2分钟前
  • 闷闷的涛
  • 力荐

风格化和剪辑不能用掩盖剧本乱,剧集要讲故事,有不是电影,多线闭环能做到这么难看

4分钟前
  • 还行

脑洞不喜欢,还有把博士削弱得太厉害了。

8分钟前
  • 朱衣暗香
  • 还行

杀时间挺好的尤其5和8

13分钟前
  • Säger
  • 还行

在一片乱世中,是否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正义是什么?是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是牺牲少数人换来全人类的存活。我们所见的英雄并不一定是真的英雄,所坚持的真理或许只是谎言。女主吃下爷爷的药之后的回忆,剪辑和调度实在出彩。

18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如此宏大世界观,人物角色众多,古今中外多线性叙事,凡此种种落到普通剧组手里就毁了,但在HBO手里不但游刃有余,而且几乎成了便签。不但画面构图充满想象力,精致而不重复,而且能在台词和布景中撒满惊奇的小元素让人沉溺其中。刷到倒数第二集已经忍不住跑来打满分了!

19分钟前
  • KeiRo
  • 力荐

没那个美国时间来一个沉闷的故事浪费时间。放弃

21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很差

勇气剧集,铺垫长达七集。

26分钟前
  • A-sun*
  • 推荐

故弄玄虚年度大作。不行

31分钟前
  • Yeezy_YZY
  • 较差

本以为是超英电影,没想到是黑奴翻身录。。。看了几集,跟电影版完全不搭,接受不了。

34分钟前
  • Lost
  • 很差

作为没看过漫画的,简单来说,不明觉厉。

38分钟前
  • 马得水
  • 还行

缓缓道来,环环相扣,却在最后动机生硬的像是卡了带。

41分钟前
  • 冷雨荧光
  • 还行

守望尼哥

42分钟前
  • 诣然饭怕稀
  • 很差

艺术毁灭者,猩球崛起。

46分钟前
  • 南门油条
  • 很差

为什么所有Jeremy Irons存在的场景都这么美……//well-done, missed me

48分钟前
  • 咯咯精
  • 还行

最后一集简直雷同国产玄幻小说。故事性也一般。

50分钟前
  • 珀卡
  • 还行

没有风骚律师,他压倒黑袍,成为我今年最佳。

51分钟前
  • 马德发
  • 力荐

期望蛮高的,可惜政治正确大于天。什么烂剧。DC暗黑的意义是什么?守望者电影想说的是什么?正义邪恶的哲学探讨哪里去了?曼哈顿是神经了,突然就有了感情?曼哈顿是恋爱谈多了变得又笨又蠢?偷袭法老王非要逮捕人家显得你是有多正义?就是拍伟光正的片子你也要把剧本写顺了好不?拍成这样,就不要用守望者这个ip了,丢人

55分钟前
  • 减5
  • 较差

参议员的内裤形状很AVANT GARDE,丁丁就没必要露了——就跟第二季也不用拍了一样

60分钟前
  • Merov Mugatu!
  • 还行

对路人来说不太友好,其实我就只想看个反种族歧视的英雄故事,没想有什么超能力

1小时前
  • 小胖子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