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看却害怕高度心存恐惧,没想到在邮轮上的3D影院完成了。
梦想很伟大,它有种子的力量,势如破竹无法阻挡,它是一朵盛开在心中不败的花,自己欣赏并沉醉。
菲力就是一个疯子,一个执拗于自己梦想的疯子,他是个幸运的疯子,能找到义无反顾支持他实现梦想的人和契机。
一次次走在放弃的边缘,好比他拿着平衡杆在钢绳上摇摆,随时可能摔倒随时会被放弃,但终究还是扭转乾坤。
说实话,看到他迈出第一步,我也随之激动眼眶湿润,他带给同伴们的也都是感动和鼓励,那个恐高的数学老师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他的雀跃一半给菲力一半给自己;他的女朋友安娜支持完他之后。
也是头也不回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只想说,看到他躺在空中,浮在云端的那一刻,我就觉得没有什么梦想是实现不了的,我的那点小半马算什么!
“大多数走钢丝者都是在快到终点的时候死的。
他们以为已经达到终点,其实自己依旧在绳子上。
如果你还有三步要走,兴奋将会取代这几步。
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敌,你就死了。
”为了看高空走钢丝,特地去电影院看了3D版。
效果不错,但自己并没有感到害怕,莫非以前的恐高是假的?
整个影片叙事节奏行云流水,视效场面赏心悦目,男主女主形象完美,真实还原了1974年8月7日在纽约世贸双子大厦的惊世壮举。
片中美丽的双子大厦也算对现在已成为911世贸中心遗址的双子大厦的致敬吧。
走钢丝前夜潜入大楼做准备工作的段落拍得很带感。
有些人,有些事,没有缘由。
人们总是不禁想问:梵高为什么画《向日葵》?
乔布斯为什么创造“苹果”?
菲利普.帕特为什么在双子座世贸大楼间走钢索?
《云中行走》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说:“有些事,没有为什么。
”那些流行一时的是时尚,那些盛行世代的是艺术。
对于梵高的画,一生只卖出去一幅,却闻名至今。
对于乔布斯,他总是需要与众不同,做变革创新。
对于菲利普,走钢索不仅是街头技艺,更是艺术。
在菲利普.帕特眼中,走钢索是优雅的平衡,完美的艺术。
无论是1971年的巴黎圣母院,1973年的悉尼大桥,他一直在有等待着自己的梦想(双子座世贸大厦:北塔417米和南塔415米)落成,成为美妙的征服高度的诗人。
而这部由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主演的电影,无论从形象,法式英文,还是约瑟夫炯炯有神的目光和激动的言辞语气,都跟真人菲利普,非常的神似。
而影片由男主角菲利普,自信神气地站在自由女神像顶端的自述贯穿。
这座女神的背景,似乎象征了他向往天空的自由之心。
从儿时第一次看到马戏团里走钢索的人,他就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条艺术之路。
虽然这让身为飞行员的父亲,极为懊恼。
他却毅然决然的骑着独轮车离家出走,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
但是他坚持跟朋友用英文对话,如果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就无数次自信满满地说,因为我要练习英文,有一天我会去美国。
而影片,花了一半的时间描述菲利普的成长经历,当影片过半,他跟他的同伴已经准备好一切,准备夜潜世贸大厦了。
你很难想象,他们几个人,兵分两路,分别在南北塔上搬运装置,准备一切,等待第二天日出时分,进行走钢索的壮举,最后的十几小时竟然占了大半个电影的时间。
影片的节奏就像他们从南塔射向北塔的那支箭的轨迹一样。
童年与成长期,这条弧线一直在上升,而急剧上升的部分,就是他们在纽约进行最后准备的一周。
从各种各样的细节考察,包括菲利普在乔装工人进入未竣工的大厦时,脚掌被钉子扎穿,在床上躺了三天,之后只能拄着拐杖行动。
这些部分的处理,像极了抢劫和警匪片,紧张刺激,仅仅有条。
如何购买对讲机,使得南北塔两边的人员可以联系,又不被其他无线电窃听。
如何找到足够长的钢索,如何带着所有的装备混进110层的屋顶,如何在夜里躲避警卫的巡逻,整个夜间的过程,就像默片一样,几个人跟神出鬼没的警卫玩躲猫猫,像滑稽戏一样搬运重物,给警卫设置机关陷阱。
赤裸的在110层舞蹈,挥舞四肢寻找拴着钓鱼线的箭。
终于赶在日出之时,准备好一切,安静的等待时机,完成这次表演。
在准备全程中,菲利普从不提“死亡”这个词,对他来说,这是梦想,不是死亡。
为了在这400多米的高度,走完200英尺的距离,他成千上万次的练习。
就像所有的大师一样,没有其他。
没有人知道小野二郎,握过多少个寿司,没有人知道梅西练习过射门多少次。
而菲利普所做的,就是从不放弃,不断的练习,进行他的大计划:一个不会妨碍任何人,让自己自由的进行一次快乐的冒险旅程。
如果到了这里,这群小伙子的壮举,已经让你折服,那么你还没有时间想象,接下来菲利普真正走上钢索时,将会发生什么。
当钢索被收紧,平衡杆拿在手里,菲利普已经站在钢索上,准备开始迈出第一步了。
他曾说,那第一步对他来说的非常重要,他需要女朋友安妮的支持。
他看着对面南塔的彼岸,渐渐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那一刻,云层遮挡了400米以下的世界,一切嘈杂都消失了,他只看到了天堂与通向天堂的阶梯——他脚下的钢索。
而当他迈出了第一步,日出的光芒映射进来,云雾退散,菲利普走向了梦境里无数次他想征服的道路。
在1974年8月7日的这天早晨,一共45分钟里,他8次穿过这条400多米高的钢索。
影片此时大大发挥了3D效果的优势,钢索与脚面的紧贴,云层下地面上的渺小事物,时刻提醒人们,这是一项多么不可能完成,不敢去想象的事情。
光是向下看上一眼,就要晕厥过去了。
当菲利普第一次成功走到对面的南塔上时,他的朋友们为他欢呼,可他却说,钢索仍在呼唤我。
好不容易成功的走过了一次,菲利普像上瘾一样,再一次回到了那个令他激动不己的钢索上。
这一次,他忘记了大楼的高度,忘记了生命的危险,这一刻只有他和他的钢索,还有脚下的每一步。
之后他决定做那件,他在日常表演中常常做,但这次他说本不会做的事情。
单膝下跪,像观众致谢。
于是他用被血渗红的那只脚,向身后伸去,用一个膝盖顶住钢索,慢慢单膝跪下。
而这样还不够,他还要躺下,这一次,面对着天空,躺在世界之巅,他看到海鸥在身前飞过。
这一刻,他堪比这只飞翔的禽类,在同样的高度自由展翅。
而面对警察的两端堵截,他依然淡定,因为他知道,警察不可能上来抓他,他继续享受着自己的天堂之路。
这一刻他已经升华为大师了,不是拥有走钢索的技艺和有勇气的人,那么简单了。
他开始尝试更多的动作,甚至再做一件,走钢索的人绝不会做的事情——向下看。
他将平衡杆放下,缓慢下蹲,用双膝抵在平衡杆上,双脚交叉踩在钢索上,用这个三角形的三点支撑自己,他低头,向下看去。
世贸大厦的楼下,早已被密密麻麻的人群挤满,他心满意足的笑了。
左后一程,他像齐天大圣一样,单手肩扛着平衡杆,一只手臂自然下垂,自己抓住了北塔的边缘,完成了这次表演。
因为他不想自己被警察拽下来,不过在他还没来及说完自己的名字时,就被警察按在了地上。
当他被强行带回地面,面对无数媒体不断的追问:为什么?
为什么要在世贸塔上走钢索?
而他却说:没有为什么。
他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其美妙之处就是,对于菲利普来说,这没有为什么。
只有人类,才会去创造艺术,去做没有缘由的事情。
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不断的征服自我,克服恐惧,实践自己的想法,勇往直前。
菲利普说:生活就应该走在危险的边缘,你必须反抗,不循规蹈矩,永不止步。
你的每一个想法,都是一个挑战,你要去实践他们。
虽然最终菲利普与一路相伴的女友安妮分手,独自留在了纽约,政府只允许他在中央公园为小朋友表演。
但是他终在世贸塔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打破了陈规与恐惧,创造了优雅与永恒。
影片用中规中矩的方式讲述故事,用商业片的手法制造紧张感,最后用震撼的视觉单纯的展示菲利普的壮举。
让人先舒服的聆听人物讲述童年故事,再演绎他的疯狂想法,最后令所有人都跟着他,心悬一线,颤颤巍巍的见证奇迹发生的那一刻。
2008年导演:詹姆斯·马什,把菲利普·珀蒂的事迹拍摄成纪录片《走钢丝的人》,该片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电影,都是值得一看的佳作。
令我们再一次感叹身为人类的不同。
渺小的人类,究竟可以将自己的身体发挥至什么样的极限,达到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这部纪录的资源网络上是有哒,找不到朋友留言给我吧,就酱。
2015年10月21日 小玄儿记————————————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这是2016年1月我非常期待的一部电影。
去年中了某影院的免费观影券,1月22日作废,《云中行走》3d也是22日上映的,冥冥之中我相信,这次中奖就是为这部电影准备的。
电影放映当天,先参加了既定的培训课程,10点30分,我翘课赶往影院,11点10分的电影,20分进入的影厅,前台换票时被告知,这部电影已经开映10分钟,因为只有我一个观众,所以厅里面没有空调……呵呵,谁会在意这些呢。
门口,小哥不肯承认这部电影是3D,估计是懒得进去拿眼镜,我进去又出来,耽误了5分钟时间。
坐在影院中央,vip的观看视角,此时已经演到男女主角相遇,嗯嗯,女主角真美……雨中的法国,浪漫温馨。
影片中几个感动,想记录在此:1.当男主宣布要在最高的建筑物间完成空中行走时,女主的眼神是那么温暖,充满希望,仿佛坚持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2.当男主的空中表演即将开始时,却因为意外丢了演出服,紧张和不安笼罩在他的世界里。
此时好友用沾了口水的手帮男主抹去了脸上的灰尘,那一刻力量和自信又回到了男主的脸上。
3.在钢丝上,一个来回,之后又一个来回,又接着一个……最后男主在钢丝上悠然地躺下,立刻想起一个关于竹林七贤的故事“你们这些世俗之人,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身体,你们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还如此傲慢,可笑可笑!
”他用生命实现了伟大梦想,菲利普,我们爱你!!
说到爱,不可否认,如果我是那个女孩,我不一定有勇气支持这个男人完成梦想,当然,我也并未遇到过这样非常有实力的男人。
没个怀揣梦想的人都希望有人能够支持自己,帮助自己实现梦想,这里有亲情、友情、爱情,原来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每个人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这篇影评拖了很久,虽然抱着很高的期望看完之后满满的都想吐槽,但是鉴于我曾经还是囧瑟夫的电影粉丝,我觉得过一段时间尽量不带感情色彩来写这片吐槽文。
也正因为如此,我并不会过多讨论影片的3D效果和技术,虽然我就是被预告片的视效吸引,还是阻挡不住我点2星的步伐。
the walk是一个传记电影,嗯没错,是个励志鸡汤片,按理来说,这类型的电影应该不容易失误,譬如早一年的模仿游戏万物理论,同年的丹麦女孩,或走高或走低,至少不惹人生厌,而the walk成功的讲述了一个市井小人得志的故事,不仅不励志,我甚至好几次希望他赶紧从钢丝上掉下来赶紧结束变成一个悲剧收尾算了。
我不打算过多的解读为什么菲利普是有多么的irritating,他自大,狂妄,暴躁,(啰嗦),成功之后对待自己爱人和朋友的嘴脸,都让我觉得反感,而更讽刺的是,导演把这一切称为励志,对的,本片最大的败笔是虚伪,hypocrisy,特别是一开头菲利普站在自由女神像上说自己是艺术家,turn out是最大的讽刺。
诚然,他热爱走钢丝,但是恕我直言,他成年之后表现出来的是更爱钱,爱名声,这就是为什么双子塔一举成名之后,他毅然决然跑去草粉,他的女朋友,他的团队纷纷离去,留他一个人在纽约表演,这种人充其量是个商人,利用自己的技能赚钱,这无可厚非,但是非要厚着脸皮说是艺术家真是无端的生出不少尴尬。
这两年也看过好些个3D电影,不过除了《少年Pi奇幻漂流》外,我觉得大多数电影的3D效果都如鸡肋,而且时间看久了,眼睛会不舒服。
不过《云中行走》这样的电影我还是想看3D效果,想在视觉上体验一下双子塔中间行走的真实感受。
主人公法国小伙子菲利普从小就喜欢看马戏团的走绳索的表演,长大后也逐渐走上了这条道路,靠在街头卖艺为生,一天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纽约双子塔正在修建的广告, 那个时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离911事件还有三十年的时间。
一看到这个广告,菲利普就下定决心,有一天要在双子塔之间走钢丝。
不久之后,他就由一次浪漫的邂逅,结识了了美丽的女主人公,后者成为他实现梦想的贤内助,同时,另有一名大学生成为他的专职摄影师。
这两位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忠实助手,后来他们又在美国找了几个帮手。
双子塔在数字手段下还原,特别让人激动,因为你知道,它没了。
跟随着菲利普视线,你可以看到高耸入云的大楼,工人忙碌的场景,还未完善的电梯以及双子塔天台上可以看到的70年代纽约市景,这些在某种意义似乎可以看成是一种致敬。
结局当然是,菲利普有惊无险地走完了全程,而且还炫技般地来回走了好几次。
与情节相比,电影中的的人物刻画更显表面化。
主人公为实现梦想一股子拗劲,女主角美丽可爱,充满梦想,为了男主梦想,自带干粮,事了拂衣去,绝不拖泥带水;男配对男主也是一心一意,全力支持;引领者(师傅)刀子嘴豆腐心肠,传授真经不含糊。
看过一个网友说《琅琊榜》玛丽苏,苏兄手无缚鸡之力,却有蒙大统领这样的强的帮手,也有郡主这样的红颜知己。
这样看来,菲利普似乎也有些玛丽苏呢。
真实的菲利普是更有人性的黑暗面,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从双子塔下来后,就抛开他的女友,和一个女粉丝搞上了。
所以,电影的结尾,他的女朋友以寻找自己的梦想为由离开了,怎么都有点让人莫名其妙,因为真正的原因是编导要抹去的那些东西。
这样的处理,情节简单了,人物也单纯了,可是就让人觉得差了那么一点让人回味的东西。
法国人菲利普·帕特在一次看牙的过程中瞄到了关于建设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报道,内心激动不已,借着打喷嚏的“假动作”撕走了那篇报道。
忘记了看牙的他在之后的一周里,牙痛不已,但内心却无比充实:他给自己定了一个“伟大”的目标——要在双子塔之间架上钢丝,在上面“溜达溜达”。
彼时的菲利普·帕特才十九岁。
六年后,他真的在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之间完成了一次为世人所惊叹的“溜达”:1974年8月7日上午,他手持定制的8米长、25公斤的平衡杆,在离地400米左右的双子塔之间,在重200公斤左右的钢丝上,来回走了好几次,完成了一番未经法律授权,却为世人所叹服的壮举。
这次大胆的壮举让菲利普·帕特一举成名,登上各大媒体头条。
多年以后,他的事迹被收录到其个人传记,被拍成纪录片《走钢索的人》(詹姆斯·马什导演),也被拍成了电影《云中行走》。
电影《云中行走》改编自菲利普·帕特的个人传记,多少也参考了纪录片《走钢索的人》。
但和书籍、纪录片一板一眼地描述事实有些不同的是,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不仅将菲利普·帕特的故事拍成了一部堪称精彩的剧情片,更是利用先进的3D、IMAX技术,拍成了一部呈现多种视觉奇观的视效大片。
执导过《阿甘正传》、《荒岛余生》、《迫降航班》等优秀电影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向来擅长拍摄人物传记类的题材。
在他导演的电影里,人物的故事都不会沦为平铺直叙的“乏味果实”,而是会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精心铺排”的技巧下,变成透着惊喜味道的精彩之作。
《云中行走》的主要构架,就是讲述菲利普·帕特的人物故事。
如果按照传记那样一板一眼地拍,难免沦为一部“3D演绎版纪录片”。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显然不打算这么干,而是通过一定的改编技巧、回忆叙事、旁白介绍等方式,将一个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故事拍得紧凑紧张、扣人心弦。
尽管前半段看起来有些“闷”,但随着“筹备一件刺激的大事”的剧情推进,影片渐渐变得有意思,并最终在“完成一次壮举”中,达到观影高潮。
巧妙的是,故事的精彩之余,还有一层足以叫人印象深的“视效外衣”。
这无疑是电影《云中行走》的一大亮点:看得难免直冒冷汗的高空视角,逼真近乎惊险的走钢丝,高空俯视镜头,漂浮在身旁的云,疾吹在耳畔的风,险峻的高楼楼顶,揪心的楼宇边缘,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足以令人心惊胆战。
尤其是在3D效果的包裹下,那种近乎真实的特效似乎能让每一个观众都或多或少的收获一次“惊险、刺激甚至后怕”的观影体验。
正是出色的视觉特效,让影片具备了这样一条温馨提醒:恐高症患者慎看,心脏病患者慎看。
然而,本片在精彩故事以及逼真特效之外,还具备了足以令观众收获营养的内核。
主要在人物本身,在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演的菲利普·帕特这个人本身:他对自己所热衷的事业——走钢索,是如此的痴迷,如此的执着,如此的不顾一切!
他像个“疯子”一样追逐并践行着自己喜欢的事物:面对父母的反对,宁可脱离父母远走他乡;面对窘迫生活,宁可寒酸度日街头卖艺;面对高空危险,宁可承受拘捕铤而走险......尤其是为了完成“在双子塔之间走钢索”的目标,竟干出一系列有违道德(假扮各类角色欺瞒他人)、有违常理(当着爱人与朋友面做出非常举动)、有违法律(未经授权进行高空行走)的事情。
但也正是在如此这般的“疯子”行径中,你能感受到菲利普发自内心的热情,能感受到他完成“云中行走”后那种满满的成就感。
某种程度上,你会从这个“疯子”的所作所为中,看到热爱、执着、专注所带来的魅力!
“囧瑟夫”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无疑奉献了一次别样的好表演,虽然他的旁白设定多少显得有些多余,但是通过他的演绎,我们能看到一个丰满的、近乎传奇的“疯子”菲利普·帕特。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特别好看)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电影里,还是现实中,大多数“干成大事”的人物,都有着类似的“疯子”特质:偏执、大胆、冒险、特立独行、面对阻碍无畏无惧、面对事业如痴如醉,等等诸如此类。
人类需要这样的“疯子”。
正是有类似的“疯子”,我们的社会才得以有颠覆式的创新改变,我们的艺术才得以有经典不朽的伟大作品。
尽管这说起来多少有些牵强,但多一些这样的“疯子”,世界就多一些变得更好的可能。
至少,当影片最后的几个镜头对准高耸入云的世贸双子塔时,观众会在9·11带来的阵痛之外,感受到这栋建筑另一种值得回味的美。
这大概是导演寄托于电影《云中行走》的另一重温柔表达。
PS: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首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关注交流。
这么燃的电影,让我简直想在每个社交网络都为它宣传。
这是一部探索灵性的电影,凡人可以到达什么高度?
电影院看完又下载,反复的看高空行走那一段。
毫无疑问电影主角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空诗人,用脚步与绳索在城市上空作诗,用肉体在死亡边界作诗,用想象力在社会规则边缘作诗,用赤子的狂热在责任与自由之间作诗。
一个人的生命容量是有限的,当他成就了一件事,就不可能做好每件事,但做好一件事的诚意,让我每每看到他在绳索上致敬时,都忍不住想流泪:他建立了一种如何美妙的关系。
感谢脚下的绳索,感谢双子塔,感谢伟大的城市纽约,这一刻,他不是征服者也不是颠覆者,而是专注与敬畏让他停留在当下之境,用最细微的触角和最深邃的情感与它们建立关系,接收它们的回应,赋予它们意义和生命,也被包容被接纳就像与神同在。
致爱丽丝的音符清晰而优雅,一切都刚刚好,精神所到达的地方,不会有下一次了。
爱丽丝就是遥远的童真,是世界初生的温柔与轻盈。
”息心忘情思行齐,天人合一归太极。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当他被警察带下楼的时候,他违了规,然而每个人都对他鼓掌,闪光灯,笑脸,这栋楼已经不一样了,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他上楼时伪装成工作人员躲在角落里,他下楼时已得到了全然崭新的生命。
在走上绳索以前,他也曾不停的问自己,该怎么面对虚无,他找不到答案,他承受焦虑的煎熬,折磨身边的每一个人,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们都说他疯了,而他们爱疯子,他替他们实现了压抑的愿望,沾染其光辉。
也只有极大的兴奋才能让疯子平静,从此脱胎换骨获得新生。
这就是他的诚意得到的最大回报吧。
也许这圣光显现的一刻过去,他的余生就只剩下晦暗。
奇迹不可复制。
但我相信菲利普终会回到这一刻里,得到永恒的安宁。
《The Walk(云中行走)》是目前在影院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也很感谢今天在座的各位观众,感谢他们都能如此的安静地看完这场电影。
《云中行走》用极佳的3D镜头和场景特效设计,制造出了超然而惊世骇俗的感官体验和心灵震撼,当镜头从菲利普背后拉开,双子塔下一望到底,钢索上淡淡白云飘过,远处是蓝天和掩映在云下的城市远景,镜头在不同视角间切换,但时刻与主角钢索行走的气场保持一致,场景的层次感和纵深感达到了近年来最好的水平,影片整体节奏较快,尤其到了表演前一天的晚上,简直变成了惊悚片,但是当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云层遮挡了400米以下的世界,一切嘈杂都消失了,菲利普迈出第一步后,我的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140英尺的距离,菲利普从表演艺人走向了艺术大师。
当人为梦想执着而疯狂时,其他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
就像菲利普·帕特自己说的那样:“It's impossible, but I will do it”
為什麼Philippe認為自己獨特的鋼線走法是種空中詩學?
因為要無限貼近危險的邊緣,才能換得極致的成功快感,只要毫釐之間的差池,便已死無葬身之地。
近年不少年輕人也挑戰極限攝影,有一時的風光,僥倖的成功。
但次數一多,創舉成了催命符。
大抵他們並未深思背後的支持。
這不是賭搏,拿生命做賭注賭本太重,Philippe贏不是因為大膽,而是藝高人膽大。
你必須得佩服Philippe這個總是在挑戰極限的人,生命當中80多次都有驚無險地渡過,惟一一次失手是早期訓練時從14米高跌下,摔斷幾根肋骨,他說,never again, 便真的從未再出意外。
53歲時,他還聲稱自己正處於嶺峰。
現在則朝70高壽邁近。
我深深覺得, 除了運氣(鳥類攻擊,鋼絲斷裂、暴風雨出現的時刻前等等), 膽量、勇氣、專注、天賦、練習、準備、團隊都缺一不可,還有喪心病狂的執著。
他的偉大和癲狂之處,不是插穿了脚板,時間不夠,團友縮沙,無論如何都硬走; 是明明已走完,讓你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原處時,他竟然意猶未盡地再走一遍!
總共來回走了8遍!
停留了45分鐘,並且跳躍、分別單膝和雙膝跪下,放手,甚至躺在雲霄細線上(小龍女麼)。
我邊看邊咬牙切齒地覺得他是個瘋子!
當然片中還有不少令你哭笑不得的部分表現了這點,瘋子和天才,確實只有一線之差而已!
老實說我喜歡男主角囧瑟夫,喜歡這個人追尋夢想的故事令大半條鹹魚覺得自慚形穢,但是影片仍有不少缺失。
包括將男主角的苦練輕描淡寫,好像一個普通人偶然找到幾個烏合之眾,短時間內就克服困難完成創舉,有點太輕易了。
可現實中男主角是用大量人力物力,籌備了5年,還坐直昇機勘察。
另外算是美化了男主角,將他的性格/行為引致朋友和女朋友離開的原因解釋成他們突然決定要回國追尋自己的夢想。
電影中女主角的支持和付出使這一秒變臉顯得毫無說服力。
然後為了眾多似乎更有趣的場景人物,減省了主線上的著墨,不知是否時長所限,反正影片詳略結構的能力成疑。
就娛樂性而言,我當然更喜歡“小飛俠”, 不過,別人都敢傾注大半生刀口浪尖致命風險寫的詩,難道我連安全坐在戲院裡用一點點的時間讀一下的機會也不給彼此嗎?
IMAX 3D 必须的 然后囧瑟夫精瘦精瘦的身材和略诡异的法国口音简直不能更性感了 对真实故事总是没有任何抵抗力呜呜呜 三星半
约瑟夫这么多年演技没长进也是难为了
中规中矩的传记片。如果放在电脑上看就太平庸了。不过大银幕效果还算不错。虽然明知是摄影棚绿幕特效加外景替身拍摄的,还是啧啧惊叹。前戏略长,节奏较慢,但不算难看。奇怪的是,我一直以为囧瑟夫是法国人,也以为菲利普帕特已死。其实牛人健在,双塔不存。看来有必要找来纪录片看看。三星半
给三星完全是电影以外因素,作为电影来说剧情实在是太平了……
法(fa 四声)国人民艺术家的美国梦,动不动就“咱们说英文吧”简直是奇怪的笑点,“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里”这样的话作为结语可以,拍个电影还是免了吧。三弟效果还可以,可是我并不恐高啊呵呵。
三弟几乎无感系列
怎么能这么乏味的讲述一个怎么不乏味的梦想呢?!比纪录片无聊多了
一个恐高患者的灾难
简直看的想睡觉,全篇亮点就是最后在钢丝行走那段,配乐是献给爱丽丝,很PEACE,其他的都太过于拖沓
雾霭朦胧的纽约高空好美 天才疯子的故事叙述和人物刻画有点糟糕 要不是一脚铁钉早昏睡过去了
对于恐高症来说这就是恐怖片。。。
从架钢索时开始呼吸急促,之后头一次体验了在影院缺氧到差点休克的感觉。THE MOST IMAX FILM EVER!!!
行走的部分在大银幕上看应该会蛮爽的。但电影本身的水平真的很平庸,而且独白的部分一出来我就各种不适,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
恐高
7/10,故事叙述比较好
没有三星半所以打四星,阿囧一点都不français…看他掰法语的口音完全受不了,高潮倒是很棒,大银幕特效绝对赞,后45分钟基本无尿点。泽米吉斯略保守啊。
在一个特别的时间和一个特别的人一起看了这个特别的电影。
电影本身超出预期,本来以为很简单的事情,拍出了花来,很让人尽兴。
人,因为梦想而伟大,因为疯狂而勇敢,因为无畏而快乐。—— 多一颗星献给和菲利普一样拥有梦想,并疯狂追梦的我,还有为了观看《云中行走》所做的努力。—— 二刷计划准备中!!------- 《云中行走》二刷完毕:一个疯狂梦想的实现,不仅需要自己的勇气,有时也需要一波朋友/伙伴的义气。-2016.01.28
渣男爱冒险也还是渣男,完成了了不起的壮举也还是渣男,从心里往外讨厌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