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一提成龙的历史有人就要开始说师弟出马、醉拳和笑拳怪招,但我想那还不是我心目中的成龙。
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直到A计划中成龙的拼命演出开始,才认识这位伟大的德艺双馨的演员。
我还记得那一天和父亲一起看录像带,当看到马如龙骑自行车巷战中被自行车爆菊的时候,年幼的我转头问父亲这是什么,老爸紧攥着双手盯着屏幕,一字一顿的对我说,“功夫”。
自那时起,那个强壮敏捷不算高大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幼小的心里,第二天,我把“功夫”两个字刻在课桌上,也是从那时起成龙电影的蛋蛋哀伤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之后成龙把这种精神前移:五福星、飞鹰计划、无数次成龙夹紧双腿满脸痛苦,可是他坚持了下去,他总是能在最不利的时候赢得胜利,成龙从未改变,尖峰时刻、燕尾服,他一直把这种坚韧的精神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年少成长过程的磕磕绊绊,也曾使我驻足不前,但是想到成龙和他的蛋蛋,我都能越挫越勇,度过难关。
那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坚韧不拔、宁折不弯,都不足以形容,或许只有成龙自己那句“不抛弃、不放弃”可以让我们读懂其中的玄奥。
十二生肖的预告片上写着这是成龙第101部电影,我们可以随意的品评这部电影的好坏,给出一个或五分或一分的分数,但是谁又记得那个为了我们的一点点开心,无数次受到重创的菊花和蛋蛋。
我能理解成龙,即使这个招式变得不再那么漂亮,但是成龙会一直这样做下去,这,就是成龙电影,这就是蛋蛋。
这是一篇比较感性的随笔,没有什么逻辑的随笔而已。
因为对我来说这不止是一部电影!
是那个当初在电视机前锁定电影频道,把你的电影看过一遍又一遍还会重新看一遍的无限回味,是那个看你《醉拳》17分钟无间断打戏的追忆!
大哥一次又一次的说:“这次真的是我的最后一部动作电影!
”,一部部的电影却一年接着一部,但是我希望这次的“这真的是我的最后一部动作电影”和之前的那些一样只是个噱头。
大哥!
我不想你走!
看完这部电影的感觉就觉得是神作了!
我想说的神作的意思,并不是说这部作品的,剪辑,特效,演员演技等等多么的出彩,而是感慨这种电影创作的热情!
一个又一个的彩蛋,到最后大哥的媳妇的出现。
我想,大哥是不是真的要走了,要抛弃我们这些看着你电影长大的孩子,回归家庭。
大哥为了电影放弃了很多,但是,大哥!
我不想你走!
讨论这部电影之前先说说这么一个细节吧之前在好多部电影都遇到过,就是关于影片最后的谢幕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观众离席的时间,有时真的挺为自己感觉到悲哀的,为什么宁可花两个小时看完一部电影,也不肯多花五分钟的时间观看完辛辛苦苦的工作人员呢?
最近看过的几部电影《无敌破坏王》《人再囧途》等等都变得聪明了,在放字幕的时候会秀特效以及花絮,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会为了看逗乐的片尾而再坐下5分钟的时间。
平时往往我也会跟着看完的,结果最后字幕竟然变成英文,当随着人流来到门口,成龙大哥的声音再次出现,我就知道我又错过了一次彩蛋!
想哭的心都有了,错过了什么!
一定要买一张蓝光碟纪念一下!
其实,对于我来说,大哥的形象并不一定是高大的,光明的。
有时候我也在想,他只是一个卖命的疯子,据说每部电影和他合作过的女影星都和他有绯闻,明明是美国的国籍,却又在卖中国人的情怀。
总是用“最后一部”来做噱头但是却一次又一次的来了“最后一部”。
但是,像大哥说的“每一个镜头都有可能是我的最后一个镜头”,影片里看起来流畅的动作,是一遍又一遍的拍摄才完成的,其中不少次受到伤害,这是其他好莱坞巨星不会干的事情。
看似诙谐的成龙式的功夫,也是武指们多少时间绞尽脑汁想出来的。
明明很想吐槽,所谓的3D特效,在影片里根本就没有看到就连字幕的3D都没有什么可以说的,就连韩国的那部猩猩棒球手的电影的特效都比这部强。
但是我想,成龙是实打实的中国港产功夫片出身,他哪里懂什么3D不3D的,有时候我觉得大哥就像是个小孩子,善待别人,只要他觉得高兴。
应该是他觉得特效观众爱看!
要让观众看到最好的,于是投钱做一堆特效,但是特效公司完成的效果却不尽人意,这样才对。
明明很想吐槽,所谓的爱国宣言,在影片里,那个女主演一次又一次的说着那些爱国宣言,大哥不说,最后却以命相搏,做了爱国的事情。
不知道大哥是什么时候转到美国籍的,想必那时他也年少轻狂。
也不知大哥的爱国宣言是包装自己的形象,还是心中有一股爱国气想要宣泄。
有时对于水军我真的是无话可说,没有完美的作品,没有完美的人,无论是谁都可能有缺点。
爱国,骂他作秀!
不爱国,骂他都不解释!
但是每一个爱国的表现最后都被骂个狗血淋头!
这样还有人敢拍电影讲自己爱国么?
难道自己用毕生积蓄,投资一部电影,免费给大家看就是爱国了么?
国是大家来爱的!
说得出爱国,就应该予以支持,无论以什么形式!
可能有点儿偏激,但是大哥是好样的!
有人说《飞鹰计划》比这部电影好太多了!
的确,那时的大哥还年轻,大哥只是别人电影里的工具,作为一个符号出现在别人的电影里。
那时的他没得选择。
那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在讲一个小偷的故事,而这部大哥自己的电影则是把小偷变成了英雄。
明明很想吐槽,所谓的友情客串以及主演,在影片中,除了大哥以外,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很鲜明,每个角色也都是大腕儿,权相宇,廖凡,姚星彤等等,这几个人都是新人,相反,其他过来客串的都是大哥以前的伙伴,成家班的,《大兵小将》里合作过的,《神话》的《新警察故事》的,《宝贝计划》的,等等等等。
一一数下去,怕是能列举一个小时。
纷纷都来给大哥捧场了。
难道有谁会无聊到极致的请众多明星来客串就为了多挣一点儿票房么?
大哥想的是:“我老了,他们没老,看到他们,观众就会开心,看我的电影最要紧的就是开心!
”不然,为什么在电影里,舒淇,吴彦祖的出现都会伴随着尖叫呢!
说说女主演,其实我也看不上女主演,演技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是那么几个镜头,乍看就是张曼玉,我想我明白了为什么用这个演员了。
张曼玉可能演不了《警察故事》里和陈家驹对着干的女朋友了,但是这里的可可可以,她只是张曼玉的一个符号,一个成龙大哥的执念。
明明很想吐槽,所谓的动作戏,在影片里,大哥的动作戏份很少,而且特效用得也很多。
但是大哥的年纪已经可以当爷爷了,一个老头子连打带跳还卖个萌,这还不够么?
想想自己父亲五六十岁的时候,摔一跤都会骨折,对大哥要求那么高不会太残忍了么?
非要实打实么?
但是我们清晰的看到大哥回来了,跑酷的难度降低了,但是杂耍式的打斗依旧犀利,沙发的那场戏,相机架的那场戏,凡是能拿到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大哥的道具。
这就是大哥的功夫。
大家不是拍文戏,大哥可不是周润发,周润发一出场,秀一秀气场,秀一秀帅气,秀一秀演技(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就可以火到好莱坞。
但是大哥的戏都是玩儿命出来了,看过成家班的一些介绍,早期的动作片都是不用替身的亲自出马啊!
一个失误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人了。
记得《红番区》的飞跃楼顶,记得《警察故事》的跳楼,记得《A计划》的旗杆……记不得的就更多了,哪怕忘掉电影,也忘不掉那些卖命。
有人说,最后的戏在特效室里完成的而已,哪怕是在特效室,被鼓风机那么吹起来也不是好受的,而且这是动作戏!
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来!
因为动作的失误会比语言更难!
看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并不是故事的本身,因为就像冯小刚卧薪尝胆的《1942》一样。
中国人需要爱国,而不是嘴上的说说,网上一个个口口声声爱国的人,不知夜里又在翻看哪个岛国爱情动作片呢这时爱国的情怀怕是已经被羞耻心给放却掉了吧,呵呵。
当最后的大嫂出现在电影的时候,我出乎意料的不感动,但是静静的沉思,发现眼睛已经湿润了。
当年的大嫂也是如日中天,但是为了大哥,息影后相夫教子,做大哥背后的女人。
大哥和某某明星的绯闻也会传到大嫂的耳朵里,相信大嫂也不是傻子,这还能不吃醋么?
最后反而选择的是为了大哥而忍耐。
多少年大哥依旧活跃在舞台之上,连房祖名都已经30而立了,大哥还在。
当大哥和大嫂对视的时候,我相信一切的一切都过去了。
这种感情是不需要演的。
大哥欠大嫂的真的太多了,是时候偿还了。
如果大哥真的不演电影,我想,现在确实真的是时候了,大哥选择了完美的谢幕。
真的不希望大哥离开,现在中国的打星都已经没了,充斥着特效,充斥着偶像派。
某些还在炫耀自己打架真功夫效果好。
像大哥这种误伤别人后还要道歉的“大牌”也是少之又少了。
不希望再过几年,大家看片子都是看好莱坞“做”出来的动作,调出来的动作,拍手称赞。
而希望每年能再看上一部真真切切的,为了一个镜头NG无数遍,打上一天的场面。
大哥,继续拍动作片吧!
继续拍“最后一部动作片”吧!
无论是几次的最后一部,我都会去看的!
1 道具山寨成龙大哥不缺钱啊 怎么开头那段很山寨明明是大陆的某个部队后勤基地硬塞几个外国人搞的像是某国的秘密军事基地2 情节弱智不解释 也不想解释3 说教浓厚 成龙大哥是想入党吗4 打斗不过瘾成龙片的打斗很有技巧性看点和笑点都很浑然天成这部片子打斗很乏味没有天份5 唯一一部不想看完的成龙片的确我说怎么对舒淇没印象原来是我没看完
末日前的最后一天,杭州的天气糟糕到让人想屎,看完《十二生肖》之后,我决定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我要完成吐槽的心愿,再kill myself然而真要到下笔的时候,我发现《十二生肖》槽点之多,令人写了后面忘了前面,实在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罢了,就从影片结束说起吧——原本说好的成龙观众见面会,竟然在主持人尴尬的道歉中开始,“由于发行方混乱的安排,导致大哥还堵在路上不能按时达到”,一片唏嘘中,我欣然接受这个解释,没关系,谁让这部电影比大哥的行程安排还要混乱呢《十二生肖》成龙本质上是想拍成一部带有强烈成式幽默风格的功夫冒险电影。
然而可能是汤姆克鲁斯《碟中谍4》给成龙留下了的印象过于强烈,以至于《十二生肖》在表现层面上变成了力拼《碟4》的科技成果展,比如说3d打印vs立体人脸雕刻,全息扫描手套vs攀岩手套,成龙就像机器猫一样,时不时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小发明,致敬之情溢于言表。
只不过相对于《碟4》,每一样产品都带着三星的硕大logo特写,广告植入之明显,让电影高下立判,有了一股浓浓的山寨铜臭味。
全剧真正能够拿出来说事的,只有开头的天门山轮滑追逐戏以及结尾的“飞龙在天”空中特技表演。
其余的将近100分钟的剧情,在莫名其妙的爱国主义情怀中显得支离破碎,并且充满了荒诞感。
我不能理解一个可以在法国留学(或者工作,who care)的现代知识女性,怎么就突然在古堡里化身为爱国主题站的讲解员,balaba……你说的那些话小学生都不要听好不好,竟然还“设计”了桥段,在中英法三种语言之间轮流“强奸”观众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不能理解一个他妈的一百多年(或者二百多年,who care)都没人发现的岛屿,怎么就像舞台剧一样,呼啦一下挤满了寻宝的人、追债的人和所谓的国际海盗。
拜托,追债的你赤手空拳,你连中国城管都不如啊。
还有那个集各国语言精英的海盗,你们不是来打劫的啊,你们是马戏团科班出身的吧?
好在成龙没有要求权相宇说韩语,中日英法泰西语的出现,彻底凌乱了我的听觉。
这种拼盘式、毫不过脑就来咯吱观众的行为,就是企图达到一种幽默的效果。
不幸的是,由于《泰囧》的存在,《十二生肖》中的这些抖出来的笑料包袱变得和切糕一样沉重,被马蜂叮成西游记金角大王一样的海盗也无法让我改变这一观点,反而让我觉得电影已经脱缰到远离现实的童话世界。
不得不承认,人比人气死,货比货要扔,《泰囧》中范冰冰的出场让《泰囧》完美画龙点睛收尾,而在《十二生肖》中最后露脸的舒淇和吴彦祖最多让我“呵呵”,对于剧情毫无推动和呼应的明星,其唯一存在的价值难道就是在证明大哥在业界的号召力吗?
客观的评价,《十二生肖》中成龙的表现可圈可点,无数个向曾经的自己致敬的动作设计,让80后的我们大呼过瘾,仅就大哥一人来说,完全可以给出4星以上的赞誉。
但是应该被拖出去枪毙的编剧,让本片的剧情呈现出严重智商不足的倾向。
成龙其实应该给予自己更多的信心,砍掉多余的角色设定和价值弘扬让这部电影成为自己独家表演秀。
因为我相信,弘扬宗旨一定是通过电影语言传达出来的,如果通过生硬的对白嫁接,动作电影就会在一秒钟变成宣讲机器。
毕竟,谁都不想看到蜘蛛侠披着星条旗爬摩天大楼。
大哥,不要把自己变成董存瑞,就做自己的成龙不是蛮好--为了不拉低智商,管你水军千万,没功夫和你们扯淡。
他是神啊,不能说半点不好啊。
拿年纪做神盾啊这饭菜,不考虑口味,还是好吃的你们骂娘半天是想表达这个意思不?
蔺相如说廉颇,你人是不错,就是拉的屎臭然后出门就被围殴啊那我承认这坨是香的,我给这坨五星,可以了吧--2013年了,《十二生肖》也快下映了。
最后说一些话吧。
也不知道哪些满嘴脏话的喷子能不能看进去,因为讲道理和逻辑的,就不会是喷子了。
这部电影中作为演员的成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这部电影中作为编剧、导演的成龙,是迷失方向的。
而这部电影,对于爱屋及乌的人来说是好看的。
但对于真正希望中国电影变得越来越好的观影者来说是不合格。
很可惜,对于豆瓣影评来说,永远是给予一部电影评价而非对大哥颁发终身成就奖。
所以,这部电影依旧是两星左右的水平。
真是无力吐槽啊 果然网上看看就得了看完后更加后悔没有坚持不看啊 幸好是成龙的最后一部了开头的滑轮很好 一颗星 尽管不知道为啥滑 而且之后就一泻千里和大头因为设计太过无力和荒诞而大笑三个字 大烂片!!!!
剧情贼弱智啊 整个爱国主义宣教舞台剧的大杂烩啊 大头认为适合十岁以下观看 我表示最后直接冲地那段都不适合明显让小朋友物理知识错乱嘛你让重力加速度情何以堪啊里面都是武术爱好者啊 没事就打一架 而且任何时候都没有枪哦 亲
十年前就确凿是一棵老树了,所以十年不开花也没人能说什么,只不过偶尔说说昏话、在大会堂前唱歌、抑或是在献礼片里出现时,大家就以为佢真的是老糊涂了,或者有的后生干脆就认定佢一世都是这么糊涂的。
终于还是搞了一搞,并且不像洛奇那样,呼朋引伴打明星赛,而是以十几年前的方式,以《飞鹰》、《白金龙》和《我是谁》的方式,摆弄一些新鲜玩意、追车、爬高上低,再往下摔。
丛林的群戏有些《飞鹰》的模样,大抵还是傻了些,女主木讷的很,又有一个革命党式的身份设定,所以烦人得紧,倒不如那个跆拳道冠军来的干练,配角个个死样活气,活像小学生。
但后半段杰基老师一个人的时候,就越发的像成龙电影了,只工厂的一段就确凿是十年最好的一次,沙发上的只抽,影棚的杂耍,以及那一记大约只有子弹才有兴趣玩一把的、格雷西式的飞身绞摔,老狗还玩新花样,大抵真的是最后一次了吧。
可惜光哥已经好久没当过下靶了。
最后,我恨3D这种多数时候只是破坏视觉流畅程度的玩意儿,而地球上最不需要这种东西的,就是成龙电影。
十二生肖刚出来的时候,我记得我守着电视看了很多遍,不但因为搞笑,也因为他们个个都是演技派,将很多东西表现出来了,而且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十二生肖》是个紧凑的故事,几大段动作序列铺排有致,海陆空全面覆盖,追打逃形态各异,张弛有度且分寸感极佳,保证总在最恰当的时机挑起兴奋。
间中穿插的文戏,主要用来补充寻宝线索,要不就搅拌一下人物间的化学反应,剩余的插科打诨里,时不时冒几个冷笑话调节气氛,或推动一下患难友情,弥合一下亲情和爱情,只要不拿来和二十年前比,应该少有冷场。
必须赞扬侠盗集团的惜字如金,常常一个眼神便心领神会,不少时候必须全神贯注才跟得上,没有许多大片动不动就“你要干什么”,“你怎么看”的无趣对白。
你可能会嫌某些台词太矫情、太幼稚或者胡闹过了头,但找不出多余。
如果说有遗憾,大概是巴黎宅邸中关于英法联军的争辩一节,虽然为了树立价值观必不可少,但实在缺点戏剧冲突,而且有太多不必要的多语翻译的怄气斗嘴,也许这是国际化的策略之一,想想多次出现的新闻画面国别和语言之多,想想海盗集团的翻译人才济济。
许多影迷哀叹老港片不再,很大程度上是惋惜当年那种让人一刻不停歇,每秒有惊喜的剧作,文戏和武戏是互为绿叶的,没有打一会说一会的刻板。
许多港片有精彩的打斗,但文戏相对乏味,多年后重看只能跳着找回忆,成龙的优秀作品却是能从头到尾反复欣赏的,《A计划》《警察故事》、《红番区》、《我是谁》都是浑然天成的整体,文戏也妙趣横生,顺着故事一路走下去,激烈的对抗才能抓住人心。
时过境迁,《十二生肖》自然不可能重拾旧港片模式,但剧本仍是标准的流水线精品,打磨的精致玲珑,摸不出突兀的棱角。
许多大片导演看不起流水线工艺,非要另起炉灶彰显个人风格,结果成品里充斥了太多自以为是、磨磨唧唧和故弄玄虚,那都是一点点滋养观众瞌睡虫的饲料。
成龙的古装片、战争片也有这种倾向,所以并不卖座,但他一回到最拿手的动作冒险轻喜剧,便将几十年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十二生肖》片尾第一个NG令人痛心,成龙年近花甲的身体令搏命越发艰难,但即使哪天他不再上阵台前,依然能凭剧本编排和场面调度的经验,当一个出色的动作导演。
这大概也是成龙玩的最过瘾的一次,担任影片的十五个职务并完成几乎整部影片的动作和搞笑戏份,这是一部“大片”,但绝不带有任何史诗的味道,这是属于平民的电影,而作为观众,只要跟着他登高爬低就能体验到他所想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也会在惊险与搞笑之间忽略“主旋律”的说教,以及稍显弱智的剧情,这也正是它和《泰囧》的同质效应所在,让观众在被苦逼电影围剿日久之后的有一次彻底释放,轻松,自在,放弃思考,和视觉同行,让所视即所得的激斗与欢乐主宰自己一次。
少来些爱国主义大篇大篇的教育就好了,影片本身还行,但是在故事和人物设计上太过于简单化,这样的成龙影片比较适合15岁以下观众观看。。。
姚星彤作为女主真的太弱了,外形一般般,演技更是一般般,戏份那么多,台词还那么让人讨厌,本片中没有她的戏比较好看一点。。。
危险的动作表演最近经常作为成龙电影的宣传点,其实说句实话:成龙拍电影确实非常拼,可最近几年他的动作电影中,真正要搏命表演的已经很少了,而且除开剪辑给观众看的花絮效果,真实表演中远远没有那么危险,最危险的通常都是一些无名替身在表演,请成龙大哥不要在这方面继续啰嗦了就好。。。
号称第101部成龙电影,却看不到台北101大楼般标志性的高度,倒透着章光101般“浑欲不胜簪”的凄凉:情节稀松得像地中海,东一撮西一撮,就是拼不出一段秀发如云的故事。
片头莫名其妙地惹上某国军队,结果就为了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贴地速滑——绝对不容错过,迟到十分钟,3D票价就贬值成2D了。
既是侠盗小分队的设置,怎么却只有大伯冲锋陷阵,其他三个都跟的哥似的在门口等着拉客。
张蓝心所幸还秀了几次大长腿,廖凡和权相宇完全是不知所谓地打酱油。
点缀的笑料也没能挽救故事的稀稀落落,反而讨厌得像千疮百孔的斑秃。
尤其是荒岛寻宝一段,幼稚度已超过被狂吐槽的《地心游记2》。
傻逼保安加脑残海盗的二逼狂欢,只能满足当年看着《A计划》傻笑的小屁孩,现在还会被逗乐的家伙,估计看人挖鼻屎也会笑出声(前往荒岛途中的插曲,有种诡异的1980’s-style有木有?
和游艇靓女各种不搭,还刺耳得让人生理不适)。
故事向来不是大伯的长项——除了《大兵小将》,但连那份喜感都黯淡无光,是我最大的失望。
仅存的亮丽发丝,就是大伯的打戏了,依然亮丽地像刚用过霸王洗发水——但如果是为了看打戏,其实三款预告片就是全部精华。
有所保留的是最后的空中打斗,可惜宣传时的荡气回肠,到了眼见为实,不过是四个人在高空坠落中的分分合合,惊心动魄不是没有,只是没挠到痒处。
据说完全是真实拍摄,但如果特效能表现得更好,为何非要亲身搏命呢?
在特效已无所不能的今天,演员的命对观众已不那么值钱,而用命换来的镜头,回报可能只是观众的哈欠。
大伯在看了自己一百部作品的剪辑后,曾自豪地说:“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男人。
”是的,当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打起来,就是一部活着的传奇。
看到他每一次轻巧地闪转腾挪,我都在心里对自己说:“是的,我爱他!
”——至少在他56岁以前是这样。
57岁的《新少林寺》《辛亥革命》,已模糊了成龙电影的SOP,而58岁的他想重新竖起大旗,已是如此力不从心。
作为一个年近六旬的老艺术家,依然摸爬滚打在第一线,跟一群小伙子啪啪啪不说,还啃了一嘴火山灰。
精神的确可嘉,但只凭德艺双馨,换不来观众真诚的掌声。
大伯因在本片担任了十五项职务,还得了个“一部影片中身兼职务最多的电影人”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在想来这荣誉丝毫不可喜,反倒可能是悲剧之源:到处插一腿的结果,是整部电影只有一个人在思考,而大伯说到底只是个演员,而不是帅才。
我对大伯的爱,将变成一种关爱,就像关爱老人,关爱残疾人——我关爱每一个残疾人,但我从不看残奥会。
如果你也不看,那我不厚道地建议你:省着银子等下载吧。
--以下是财经新闻-经济观察报:华谊兄弟市值缩水近13亿远超票房。
早在《1942》上映前,就有券商下调了对该股的评级。
研究员还表示短期内,公司盈利可能低于预期,“除了电影外,在电视剧方面,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华谊兄弟当年新发行电视剧只有4部,全年恐低于我们预计的11部。
远的不说,近期的大片《太极》、《1942》都口碑不佳,而《十二生肖》的票房在诸多大片围攻,和《泰囧》的黑马冲击下,注定草草收场。
华谊兄弟大投资大回报的电影战略,必须要调整了。
我对成大伯爱的证明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99033/12.25 短评首页几乎全是中差评,但影评中却五星的最多,然后评分7.2,这不科学啊。
我看电影有个坏习惯,看电影之前肯定会浏览一下豆瓣的评分和短评,以至于把自己的观影心态拉倒一个合适的位置。
大家的评论貌似也就一般般,特别是形容说教严重,情结散乱。
看过之后发现超出自己预期太多太多,是一部诚意十足的电影。
对成龙拍的电影其实完全没有太多概念,影响最深的就是被电视台放烂掉的《新警察故事》和爱多DVD放过无数遍《我是谁》镜头的广告,当然还有成龙本身那个大鼻子发生的八卦异事。
这部片子笑料个人觉得比《泰囧》多得多,从头笑到尾,也许不爽的人会觉得CL的功夫喜剧都是一个模式套出来的,对于所谓的“说教”或者“献礼”,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观点喷出来评价,是不是只要针对是GD下的cn,只要是宣扬爱国主义,表达出爱国思想,这部电影一定是肤浅的,苍白的?
我发现这是现在大多数人看国产片中爱国主义表现都会出现的毛病。
看过最恐怖的恐怖片,必然调侃《建国大业》《1942》出来被喷fxg怎么没种拍60年代的3年自然灾害所以这部片子那些所谓爱国主义的台词,被戴上说教的帽子,CL被打上谄媚的标志。
它真的有绑架了你的爱国主义么?
愤青不是这么表现的从开头轮滑公路赛到最后飞龙在天坠落火山,确实闪现过那些太刻意的镜头,但是一个60岁老人表演到这样,确实让人钦佩,特技不山寨,没有所谓比不上阿汤哥的dzd,不一定外国的月亮非是特别圆。
八卦一下影片的广告植入,全程最暴露的无非就是佳能的EOS了,结束时候力宏唱歌也让泥坑露了一把,佳能在镜头表演,尼康演唱片尾曲,一个有着日本企业赞助的电影拍出了爱国主义,这不是一种牛逼的伟大么?
总比LC的NjNj的意淫式的呻吟好吧剩下最深感觉的就是3D打印机的应用和华为的植入了陈柏霖,李宗盛 舒淇,吴彦祖和林凤娇的龙套真的让人开心最激动是大长腿的劈叉!!!!
我爱大长腿!!!!!
最有趣的是用grandfather的人骨干掉那人的时候 后边真是越来越精彩 不愧是JACKY CHAN
典型的成龙片儿嘛 中规中矩 多一点夺宝奇兵的味道 开场的装备和刘承俊的造型雷到我了
这才是成龙!
编剧的逻辑都让狗吃了吗?如果完全靠动作戏就可以组成一部电影的话我为什么不去看散打比赛?动作戏也一点都不流畅,很窝囊好吗!全片主旋律的让建国和建党都无地自容啊!
动作10分 剧情0分
丟不丟人,加一星拉拉分
2012.12.31 @ 嘉禾没得选 只能看这部 不知道是3D效果还是眼镜的问题 看得我好想吐 字幕背景人物全是分离的感觉
这种“主旋律”动作片是成龙的专长呢。大哥清楚地知道观众心中的“英雄”是什么样子,然后让大家飙泪。要不是成龙越来越讨厌了,光是从观影乐趣来说,这片子真心不错。有哭有笑,热热闹闹。另,成龙的片子,经常有那种从没见过的,仿佛天上掉下来一样的美女在里面。估计被潜了。。。
所有不合逻辑的地方都可以用高科技掩盖过去。也就看个热闹吧,
刻意的高科技,刻意的爱国宣传,刻意的配乐,甚至连成龙招牌的杂耍打斗都比过去要突兀许多,过度用力反倒失去了成龙早年作品的自然流畅。也难怪,大哥身兼导演编剧主演,以他近年来好大喜功的做派就不难理解作品流于肤浅的气质了。但话说回来,这么高的票房,一起口碑就都是浮云啦!
其实没你们说的那么难看,除了结局太让人无法理解和姚星彤演技太烂之外。
从动作方面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成龙的动作片都挺好看的,故事虽然老套,但拍得挺好看的,不错
贺岁档几部比较值得看的影片之一,成龙的一贯风格,加了很多幽默的元素。感觉编剧是用了心的~ 值得看值得看~ BTW.:这种片子看2D就好了。
而今房事龙电影里的女主角都会给我一种上位感
如果是抱着围观斗殴的心态,这片子还不错。起码最后附赠了三秒吴彦祖!
重回成龙标准模式,十二生肖算上乘
屌你老母啊,玩票拍了几个朋友自己传阅嘛,拿出来骗大家钱不嫌丢不起人?
大哥的这部片子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烂啊?刹那间仿佛有点《飞鹰计划》的感觉!
为什么要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