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见乌鸦“或许你行,或许你不行,那才叫作市场。
”这就是奥利弗·斯通导演的《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中,迈克尔·道格拉斯饰演的主角戈登。
戈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金钱理论从公众道德上来看,并不能说是正确的,但是其对金融商界的个人理解却异常透彻和清晰。
这一点大概用来形容中国目前的电影市场一点也不为过。
资本热钱,情怀消费,单独的追求短期效益,电影市场的常见规律在国内影市几乎被无视,最简单的表现在于,电视银幕上的综艺节目在大银幕上的离奇火热状态。
一.市场规律下的特殊群体综艺节目在大银幕上的火热状态,并不是国内独树一家。
好莱坞就有《蠢蛋搞怪秀》系列、《汉娜·蒙塔娜》大电影、《单向乐队:这就是我们》等或脱胎于电视综艺节目,或来自于人气偶像的记录片和演唱会。
终究而言,这些五花八门的电影版是小银幕受众群体以及人气偶像的核心价值在大银幕上的真实体现,国内同类节目也是如此。
只不过不同的是好莱坞这些电影是建立一个成熟的电影工业体制之下,在层出不穷的电影类型基础上实则丰富了大众的选择与电影类型的多样性。
而国内在电影机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类型片扎堆的同时,短短两年之内,多达5、6部脱胎于电视综艺节目的电影版问世,让原本单一化、短期效益化的电影市场更近一步的陷入了泥淖。
或许讨论未来发展规划总是有些多余,但平心而论,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中国电影市场的如此奇葩发展,并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
因此这里要特别说一下《爸爸的假期》,前面之所以啰嗦这么多,就是为了本着不贬不褒的态度,以第三方的立场,来关注一下该片,研究一下其在市场大环境下的潜力。
《爸爸的假期》起源于《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王岳伦执导,《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的郭涛、林志颖、张亮、王岳伦、田亮几对父子(女)主演,并加入韩版《爸爸我们去哪儿》第一季的成东日父子。
二.《爸爸的假期》的前世与今生了解到本片的内容之后,再来看一下电影的前世。
电影版在大年初一上映当天票房破9000万,刷新了2D国产片首日票房、单日观影人次、上座率、场均人次等等纪录。
《爸爸去哪儿》仍一路狂飙刷出了6.95亿的总票房,夺得2014年春节档2D电影冠军。
《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是设定了一个综艺衍生大电影搭载贺岁档可以赚大钱的命题。
但从市场的大环境下,综艺节目改编电影并不是最近才出现,但走过的路却写满了惨痛的失败。
2009年,《快乐男声》的衍生电影《乐火男孩》票房口碑双失败;2011年,在情人节档上映的电影版《我们约会吧》依然惨败。
正当行业对综艺衍生电影失去信心的时候,《爸爸去哪儿》来了。
从小荧屏到大银幕,《爸爸去哪儿》作为一件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五对明星父子。
电影版《爸爸去哪儿》收获高票房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保留了电视节目原有的真人秀形式(近期公映的《奔跑吧!
兄弟》大电影也是延续着这种模式,票房如虹),但这也是电影版最受诟病之处。
部分业内人士和网民纷纷呛声,感言“中国电影消亡说”,让一部真人秀“电影”大赚观众票房,而真正的电影却备受冷落,这个状态实则有些让以业内很多拍电影的人士感到难堪。
而在市场面前,其中也有着多方原因的左右,中国电影自己不争气是一方面,综艺节目的持续人气(综艺节目结束之后紧接着电影版就问世)在大银幕上的无缝链接也是一方面。
另外电影版抢在大年初一上映,欢乐氛围正如为春节档量身定制,5个家庭的妙趣横生的旅途甚至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可见该片在市场成败论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上占据了绝对先机。
一年之后,同类作品再次来袭,《爸爸去哪儿2》大电影依然是原班人马,主演们显然是第二季节目的萌娃星爸们。
而《爸爸的假期》由王岳伦导演,演员们是第一季中成员。
两部作品都是在大年初一登场,相煎何太急。
然而摆在两部作品面前的都有一个问题,首先《爸爸的假期》沿用的第一季班底,距离该片上映已经有一年多之久,而《爸爸去哪儿2》也是一样,第二季选择在2014年暑期档登场,距今也有半年多的光景。
那么市场成败论中“天时”之说两部电影几乎都丧失掉了。
这一点就与《奔跑吧!
兄弟》大电影无法相比,后者真正做到了综艺节目与电影版的无缝链接。
另外,2015年大年初一是“战国七雄”的乱世,当日七部大片同时公映,也非2014年4部新片同时公映的光景可比,排片场次被进一步的压缩,因此“地利”一条两片都失去了大半,且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因此两部作品如今仅剩下“人和”可以比拼。
也就是说,电影各自成为了“粉丝经济”的阵地。
不过,《爸爸的假期》有一项不得不提及的因素,该片在保留第一季《爸爸去哪儿》原班人马的核心价值带来的粉丝效应之外,还大胆的采用了新的模式,即电影化。
三.综艺秀升级为电影的华丽转身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当然希望在喜气洋洋的新春佳节看到一部热闹非凡的电影。
从电影局的备案上就能看出《爸爸的假期》的端倪,去年第一部作品备案类型就是“纪录片”,而《爸爸的假期》备案类型则是“喜剧片”。
由此可见,本片是真正的制作成了一部电影。
导演王岳伦是商业片导演,其履历表上有着《十全九美》、《乐翻天》这样的商业喜剧片,而且在采访中,王岳伦也表示电影绝对不同于此前的真人秀节目:“之前的大电影是以真人秀为基础,按照节目的方式去制作。
我们这次《爸爸的假期》是用剧情的方式去制作。
你让我去拍真人秀,我肯定没有谢涤葵导演拍的好,而且这几位都是专业的演员,我们希望在原来大家形象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多各自的特点,以及发挥他们表演的才华。
”其次再看来电影的剧情,《爸爸的假期》讲述第一季中的几对星爸萌娃,出发前往韩国,却遭遇跌宕起伏的“惊心之旅”,爸爸们经历与孩子们走散,阴差阳错的被通缉、被追打等“凄惨”事件,最终有惊无险的与孩子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旅途。
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如《泰囧》、《后会无期》那样,搭载了国内最火爆的类型片之一, 本片以几位主角在韩国的旅途为背景,在充满戏剧冲突的曲折情节的前提下,借助公路片借用旅途来加深角色的感悟和思想变化,该片实则隐藏着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它是旨在利用明星的“蝴蝶效应”来凸显现代社会亲子教育方式,以此更深层次得强化“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亲子,善良,爱,纯真等主题。
其实这些主题乃是公路电影的常态,对于一部贺岁片来说,观众无需从中看到一些隐喻,或者拔高到有什么主义,它没有。
这是一部标准的贺岁档喜剧片,热热闹闹,欢乐异常,居家老小人畜无害,大家看过了笑过了就算了。
确定了《爸爸的假期》是一部标准的电影之后,我们再来研究该片为什么没有像同期几部综艺节目电影版那样,简单明快的延续之前的模式,反而选取了一条复杂且相对冒进的电影化模式呢?
四、电影化才是必经之路首先放空大话,《爸爸的假期》的主创们绝不会本着“牺牲小我,成全中国电影发展”的精神将一部综艺节目变成电影,商业目的依旧是主要前提,而无论本片的主创,还是出品方博纳影业,在他们眼中看到是在不损坏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更长远的商业价值。
说穿了,就是传说中的市场规律。
还是回到市场成败论的基础上,看本片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主动独辟蹊径,挖掘出属于自己的“天时地利人和”。
从最基本的开始说,本片距离第一季综艺节目间隔已久,依靠当年人气吃老本显然风险更大,不要忘记综艺节目的核心价值如何要延续到电影版中需要在前者余威尚存的情况下趁热打铁,否则如《我就是我》、《为你转身》这样待到综艺节目结束多时之后再炒冷饭最终只能落得个粉丝们自high的失败结局。
因此本片再吃综艺节目的老本显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而作为一部电影就不同了。
从当年《爸爸去哪儿》第一部到《爸爸的假期》,无不仰仗着其电视平台的威力。
贺岁档作为一个合家欢的档期,二三线城市的潜力将会爆发,有些平时只看电视而不进电影院的观众在贺岁档、尤其是春节期间也会带着家人选择看电影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
因此这些作品在选择在春节公映目标相当明确。
而电影受众群体则更广,几乎覆盖所有年龄层。
在这个基础上搭载原综艺节目的人气,变化成真正的电影,正是观众希望看到的,观众不会在电影院中去看一部一年多以前的综艺节目,《爸爸的假期》以全新电影化的语言进行包装,借助人气和全新的模式,在春节档如火如荼的电影市场,才能让《爸爸的假期》有了再掀波澜的契机。
这样一来,本片原本不具备得“天时地利”也就依靠自身的“华丽转身”重新出现了。
最终“人和”方面,当然符合了广大观众以及业内人士的诉求。
中国电影市场奇葩规律层出不穷,但这些都是短期现象,回到本文开篇《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那句经典台词上,市场规律不仅仅依靠的是眼前现象,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进退中,沿着一条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发展,这是《资本论》中所形容的市场,戈登的成功之处就是在于不但能熟知眼前市场,也深知长远规律,才能在市场大潮下处于不败境地。
五.综述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和《奔跑吧!
兄弟》等大银幕综艺秀以小博大获得极大成功之后,未来会有更多同样的节目会登陆大银幕,未来这些作品是否能赢得观众不得而知,但可以了解到的是,物极必反,总有一天当大银幕十部电影有八部是综艺节目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也就彻底崩溃了。
这里并不是站在一个道德至高点去反对这种现象,因为这是在反对市场。
有观众需求的电影,就是商业价值的保障,这里真心没得黑。
综艺电影的成功有着一定的偶然性,但如何将这份偶然性的能量转化为必然性。
可以走《爸爸的假期》这条路线,将综艺节目搬上银幕的时候,将其变成真正的电影,无论从眼前还是长远,都是一条双赢的举措。
现在讨论《爸爸的假期》的价值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开辟了一条新的路线。
在很多影迷呛声综艺真人秀电影的同时,如何将同类节目的价值真正的挖掘出来,那么就将其变成一部真正的电影。
文/梦里诗书《爸爸的假期》并不是又一场综艺节目,而是有剧情,有角色的电影,虽然怎么看几个家庭演的都是自已,剧情人设是那么牵强附会,草草了事,还带着一股《爸爸去哪儿》的酸爽,但至少这一次真的是电影!对于一部综艺片来说这是多么弥足珍贵的一点?!这一次没有了那以一期综艺节目化电影的“神奇”,取而代之的是一出形式《泰囧》爸爸们的韩囧之旅,但《爸爸的假期》仍旧是前者综艺节目的衍生品,电影本身没有一个真正能称之剧情的剧情,爸爸们近乎依旧还是本色出演,作为假期这一次孩子未有随行韩国,而是被安排参加了夏令营,可电影又不断突兀的将孩子在夏令营的画面生硬的嵌入在韩国的爸爸之旅中,预以温情,却难生共鸣,王岳伦或许是一个优秀的MV导演,但从《十全九美》到《熊猫大侠》,在到这部自导自演的假期,他并不适合一个电影导演,更不是一个好的喜剧编剧,剧情的随意浮夸,不断打着暖色来营造温情,用MV的手法来拍电影,显难讨巧。
从《星光大道》、《出彩中国人》、《中国达人秀》等等选秀节目我们不难看到,中国童星从来就不缺乏秀兰·邓波儿式极具天赋的演员,他们仅是缺少电影的机会,但另一面《爸爸去哪儿》一出本自展现星家庭,传递正能量亲情的综艺节目,却变味的成了芒果台的星二代造星工场,做起了火热的电影快餐圈钱局,无论是从《爸爸去哪儿》的大电影版,还是这出且算能称为电影的《爸爸的假期》,甚至是王诗龄在《澳门风云2》那神穿插,这些孩子在镜头前的演技确难以恭维,或能卖得一时萌,终非长远路,这一次的电影也不过是依靠成年人的爸爸们在银幕上的逗乐捧场为孩子们铺着明星路,电影唯让人感怀为父不易……到底是孩子成就了父亲?
还是父亲成就了孩子?
已是一笔糊涂账,从综艺节目到电影的转型,爸爸还是那个爸爸,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该片唯一的亮点就是好在这还是一部电影。
今年春节档可谓有史以来最激烈的贺岁大战,在各有特色的不同类型作品中,张亮等主演的《爸爸的假期》给人意外的惊喜。
其中,国民男神张亮鲜肉暖男一肩挑,估计会成为这个冬天影迷(特别是全年龄层女性观众)茶余饭后的热度话题。
最近,冯导“专政”式的言论矛头直指综艺类电影,让《跑男》《爸爸》们惹了不少口舌之争。
本以为《爸爸的假期》会把这样的争论延续,没想到的是,这居然并不是一部综艺片,而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故事片。
而张亮等的华丽转身,在“颜”的世界里大秀演技,更为喜剧片的呈现提供了上好的基础。
影片基本延续了《疯狂的石头》乃至到《泰囧》的国产新公路类型的特色,天天、石头等可爱萌娃自踏入娱乐圈之后第一次彻彻底底地打了酱油。
暂时脱离老婆的魔爪的张亮等萌爸,开启了一段活色生香的韩国帝王之旅,一路惊险一路囧境,最后铺满温情,面对美女美景,男神张亮散尽全身功力抵御诱惑很好地制造了笑料和话题,而在与林志颖的对抗中最后温情落幕让人眼含热泪。
虽然剧情设置相对简单,然而作为一部让大家轻松的过年合家欢力作,《爸爸的假期》已然完全合格了。
影片的拍摄几乎全部在韩国取景,也算得上是一部韩国游小攻略。
其实,影片中最大的卖点在我看来,是在捧腹中回归家庭主题,这几乎是通过张亮的表现得以完成的。
在这一方面,张亮的《爸爸的假期》和汤姆汉克斯的《阿甘正传》有异曲同功之妙。
后者利用美国20世纪中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再现,汤姆汉克斯乱入最后将所有泪点归拢到家庭这一主题——可以说是摆了一堆历史风貌,在阅尽美国文化后说明家庭才是人最后的避风港;而前者则是让三个已婚奶爸彻底放了个风,好好地野了一把,然而在每一次纠结、每一次欢笑后,让观众发自内心地感到:老婆孩子才是稳稳的幸福。
其中,张亮的表演质朴、自然,随性却又到位,对被专业局限的表演形成了良好的补充,在花边与合家欢温情的碰撞中,型男加暖男的双重气质得以彰显,当张亮坐在海边思念天天的桥段上演、以及最后写下绝笔时的动容,这种最自然、最饱满的情绪开始直指观众内心。
从这层意义上说,张亮与众不同的表演,带给观众的不再是电影造梦的海市蜃楼,而是脚踏实地的温暖。
观影时,身边有一姐姐惊呼:在颜值的世界里飙演技,张亮这是要逆天啊!
估计,这也代表了广大女性同胞的心声吧。
仔细想来,《爸爸的假期》居然是国民男神张亮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而在这样的一部作品中,表演难度却远远大过其他商业片,因为主演面对了完全不同的考验:这种考验来源于综艺与虚构的交错、忠诚与欲望的对抗,更何况喜剧的诠释难度本就高于其他类型剧作。
这里没有《悲惨世界》、《老无所依》式的宏大主题人性展示;却有发生在每个家庭中的真真切切的小人性。
如果说前者的处理方式是推翻道德高地般直插心脏,那么张亮的演出方式则是如“小刀凌迟”式的刺激,更对中国观众胃口,也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爸爸的假期》比作一餐上等料理,那张亮则是其中最名贵的海胆与和牛:海胆似苦实甜,正如张亮平和却真情流露的演技,温暖扑面而来,观之犹幸福融化于心间;和牛则靠视觉即可挑逗你的味蕾,恰似张亮颜值爆表的男神风范。
与王导、郭涛共同沐浴大秀马甲线,乃至无论何时何地的完美身材展示都让观影男女大流口水;而其手带戒指,坚持底线的故事情节也可让家庭观众感受爸爸这一身份所必备的温暖情愫。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亮在诠释这一切时,有一种其他演员无法比拟的源于内在的戏剧张力,这是一种来自生活中爸爸角色的历练,更是一种认真面对表演工作的展现。
看完全片,几乎可以认定,张亮做了面面俱到演员功课,才最终将惊喜带给影迷。
如果说在《爸爸去哪儿》中,张亮将把天天和全家扛在肩上的男人形象深入人心,那么在《爸爸的假期》,一个更为人性的、更富有层次的邻家温暖男神形象则跃然银幕之上。
这里必须给男神点32个赞!
其实,就什么样的演员是好演员在业界早已争执不休,有的青睐上戏、有的请来中戏,也有的说香港演员秒杀内地卡司。
对比美剧和好莱坞制作中的演员表演,内地演员总有模式化太过明显之嫌。
一个事实是,香港、美国的大量优秀演员,都并非出自电影学院的科班培养。
在这里,笔者认为张亮为国产演员的养成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他的表演既专业,又不失本色,接地气这个词在这里终于可以被好好地使用一次!
张亮的表现似乎在诠释一个道理:优异的条件、出色的天赋以及敬业的学习态度,也可以是成为好演员的前提条件。
前几日,周传基老师点评张艺谋和陈凯歌,曾表示好导演其实并不是电影学院培养出来的,他们是在一滚出来的、他们是生活出来的;其实演员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张亮带给影视圈更多好作品,乃至有更多张亮的出现,那么对于电影,甚至对于国产剧作风格的多样化尝试,都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当知道要集齐第一季爸爸去哪儿的几位老爸萌娃拍个大电影的时候还是挺激动的。
虽然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拍的也就那样,但是抵挡不住喜爱几个小娃,这次走的是故事路线,向电影靠齐就应该更具观赏性,也更有看点。
看了预告片以后更期待了,几个小娃唱的OST超级搞笑啊。
虽然缺了一个森碟还是有些遗憾,不能跟我石头哥走love line,啧啧。
还好其他几个还在。
电影整体看完以后觉得把孩子们插在故事里显得有些生硬,像硬广一样。。。。
不过就是奔着孩儿们来看的,不放也说不过去三个爸爸来韩国一次特别的旅行,田亮因护照问题留守。
田亮说重庆话莫名戳中我笑点,我觉得这里他最逗。
老郭装残疾人那里演技最好。
天天说张亮海鲜加啤酒放倒小九九那里戳我泪点;岳伦儿跟老婆留言说angela是你送给我最好的礼物,可惜我可能看不到她出嫁了,那里简直让我泪崩。
有些情节是有些生硬,没有演戏经验的大人小娃演技都不是特别出彩。
可是有些画面拍的特别漂亮(比如他们三个走在麦田里,整个一mv背景),看的时候很轻松,有些搞笑有时候又有些感动。
文/公元1874首先要打消一部分观众对于《爸爸的假期》的疑虑:这不是一部综艺电影,也不是《爸爸去哪儿》的续集。
其实,如果把“爸爸的”去掉,变成《疯狂的假期》之类的片名,也丝毫不影响大家对于电影的理解,甚至可能期待值会更加提升——因为这的确不是一部衍生自综艺节目的大电影,甚至除了主演和导演曾经参加过节目之外,并没有任何关联。
其实,《爸爸的假期》本身只是一部家庭喜剧,很合家欢,带点冒险气质,更多时候都是逗比为主。
看的时候老让我想起诸如《小鬼当家》之类的喜剧片。
说白了,它是有剧情的。
不过就连这点都得和观众们说明白的话,也不得不说国产电影真是无奈,“有剧情的”也成了必须要澄清的卖点……《爸爸的假期》集合了郭涛、张亮、田亮和林志颖四位“爸爸”,再加上王岳伦的导演,噱头虽然是爸爸们去哪儿了,但故事本身倒也贴合了剧情。
故事讲述几位爸爸一枚钻石,在韩国度假,结果阴差阳错的卷入黑帮争斗,开始欢乐的亡命之旅。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落难,被囚禁之后的越狱、酒店里让人想入非非的艳遇(不过艳遇对象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再加上职业杀手的连环追杀……故事的元素很充沛,是一顿被各种类型片揉杂在一起的典型动作喜剧。
如果要细究电影本身的细节,相信被《人在囧途》《泰囧》《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心花路放》等各种公路喜剧所熏陶过的观众,对于《爸爸的假期》里玩的那些元素并不会感到意外。
这部贺岁喜剧本身并没有想标新立异,如同它的片名一样,很低调,貌不惊人,但却让我感到意外。
最开始的意外在上面已经说了:它是一部有剧情的电影;而随之而来的意外则是,不但有剧情,还很好玩。
这种好玩,主要产生在几位主角的化学反应之间。
小孩子们如何耍宝有趣可爱萌死人,这些在电视上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但某些时刻,竟然让我对几位爸爸——张亮、郭涛和王岳伦产生了一种“银幕铁三角”的错觉。
黄渤、王宝强与徐峥的搭档可算是一种没有经过任何安排,忽然大火的先例,而像张亮、郭涛和王岳伦,从综艺节目开始被观众熟悉,这一次正儿八经的过渡到一部电影里,这群演员和导演,终于捡回了正行。
里面郭涛已经是1994年就演过《活着》的老戏骨,王岳伦也已经执导了不少电影,张亮倒是一个真正的新演员。
过去他的身份是一个男模,经过了综艺节目的大热之后,这次总算是演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角色。
其实我觉得张亮的外形一直适合做一个演员,身高不用提了,性格有亲和力,长相也很有戏路,可以演愚钝的老实人,也可以演一个坏蛋。
这次在《爸爸的假期》里,张亮算是好好的过了一次戏瘾,和他有很多对手戏的是郭涛,有着这位充分演艺经验的老演员帮忙提携,他在大银幕上给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至少看完《爸爸的假期》之后,我脑海里对张亮的印象不再只是过去那个很会走秀的模特,而是一位看起来不错,挺有潜力的演员,让人期待他接下来其他的作品。
而林志颖和田亮的各种坏蛋耍宝也让人忍俊不禁,没想到这群爸爸们,带着自己的小孩在银幕上这么一闹腾,依然如此欢乐。
去年《爸爸去哪儿》在全国的大火,让整个社会产生了“爸爸热”。
只是这股风潮如何合理的去运用,而不让人觉得只是借助电影等等手段去推销赚钱,把这种本来可以深挖的“亲情”变成了纯粹的商品,是一门学问。
王岳伦用自己过去执导喜剧电影的经验,开始将这种爸爸热变成一部真正的电影,至少比起其他还在用综艺节目不停翻炒的同行而言,已经是一次进步。
这是一个好现象,应该鼓励。
王岳伦导演的这部电影是一部真正的合家欢大电影,有趣的剧情,让爸爸和萌娃们一起渡过了一个欢乐而且很惊险的假期,尤其是郭涛、王岳伦、张亮三位爸爸,在这部戏里享受了无以伦比的帝王般的旅程。
从来不会老的林志颖则化身为超级大盗,各种高科技,动作戏颇多,成为影片一大亮点。
因为冯小刚的炮轰,综艺电影成为了近期电影界的大话题,从中国的影史来看,综艺电影早已就有,不过以前的那些如《乐火男孩》都未能取得好的票房成绩,而去年的《爸爸去哪儿》电影版因为超过6亿的票房而让综艺电影成为热点,今年的《奔跑吧兄弟》电影版票房也过了4亿,更加剧了争议。
王岳伦这次倾力执导,拍了一部完全符合电影规律的影片,完整的故事,起承转合,有黑帮追杀,也有飞车戏,观众们终于看到了“爸爸”们拍了一部诚意之作。
《爸爸的假期》娱乐性极强,无论是笑点频频的拘留所之夜,还是让人眼花缭乱的皇家大餐,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还有一段蛮成人的情节,郭涛在泳池边遭遇泳装美女,然后各种挑逗,心猿意马之下,险些走上出轨之旅。
田亮因为护照的原因虽然未能赶上飞机,但去内衣店替“朋友的老婆”买胸罩这段,也堪称是成人幽默的精彩亮点。
电影里除了原来爸爸萌娃阵容全部都在外,还有几位明星友情客串,王太利的兽医相当搞笑,但最有范的还属扮演影帝男星的沙溢,把王岳伦所演的倒霉编剧一通折腾。
真正加盟本片并且戏份不少的是韩国影帝成东日,参演过韩版《爸爸去哪儿》的他所演的小警察竭尽夸张之能事,他的子女成俊、成彬也表现出独有的喜剧天分,论抢眼的功力不输王诗龄、KIMI这些小伙伴。
影片除了搞笑外,还有多处抒情片段,如在冷冻车厢那段戏,想必很多观众会被打动泪点,这正是影片点赞之处,郭涛他们演的是角色,但也没有远离他们的真实性格,所表达出来的那份真实的情感点滴,同样真挚动人。
今年的初一春节档,恐怕是近些年来最热的一天,多部卖相各异的大片集中上映,恐怕观众们到了影院看到各种海报各种大明星各种大制作会挑花了眼,《爸爸的假期》的多款海报在我看来,是做得最为吸引眼球的,每位爸爸造型各异,无论是现代酷装还是韩式服装,简直魅力爆棚!
说《爸爸的假期》抢跑一步绝不为过!
≪爸爸的假期≫,之前以为是综艺衍生片,但我很高兴这不是。
之前以为故事情节会很糟糕,没想到看了发现,这虽然是个俗套的故事,但居然还挺搞笑的,并与喜怒哀乐相加,使观众能融入到情节当中去。
尤其是当爸爸的观众看了会很受感动,能与孩子多一些相处的时间和珍惜与孩子的每时每刻。
总之,值得一看。
文/芳菲小猪时值春节,贺岁片纷纷欢乐上映,有贺岁动画,有魔幻大片,自然也少不了动作片和喜剧片。
而在这个时间段,又怎么少得了亲子合家欢电影呢?
由王岳伦执导,“星爸”郭涛、张亮、田亮、林志颖携天天、石头、王诗龄、黑米等萌娃领衔主演的电影《爸爸的假期》,就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了异国情调、老少咸宜的冒险和意外之旅。
虽然演员依旧是爸爸去哪儿的配方,但《爸爸的假期》却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
因为它并不是综艺节目的延续,而是一部具有很强故事性的新片。
与爸爸去哪儿也已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用导演王岳伦的话说,他们在参加了爸爸去哪儿之后意犹未尽,加上他们这几位星爸有导演、有演员、有模特,完全能够凑在一起拍部电影留作纪念。
正因如此,才有了这部温情与搞笑并存的《爸爸的假期》。
在这部电影中,王岳伦、张亮、郭涛三位星爸化身平民草根与工薪阶层,由于生活的不如意,又加之老婆不在家,于是在损友田亮的怂恿下到韩国来了一趟“帝王假期”。
然而,原本重塑人生的帝王之旅,却因为国际大盗林志颖的出现演变成了一场灾难。
三位奶爸不慎卷入韩国的黑帮争斗,从此开始了在韩城的逃亡之路……而这段逃亡路,算得上是笑料百出,各种段子横飞不说,田亮那一口流利的川普和张亮的高粱米口味韩语更是让人捧腹不已。
而且除了搞笑之外,影片中的动作戏同样不少,可以说是将动作、喜剧、亲子溶于一炉。
电影中,三位星爸被迫身陷囹圄,还要时不时的被围追堵截,完全是一副人在囧途的困境。
而林志颖一改以往阳光帅气造型扮演事故百出的珠宝大盗,笑果完全不亚于《疯狂的石头》中的笨贼一箩筐。
无怪乎在点映时口碑爆棚无差评连一众明星都表示要在大年初一陪孩子一起观看这部电影了。
值得一提的是,《爸爸的假期》中除了星爸们卖力出演,萌娃也不甘示弱。
在爸爸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自然纯真的表现逗趣又温馨。
完全保留了去年上节目时候的那份自然与童真。
另外,星爸和萌娃还分属两条主线,星爸在外韩国大冒险,孩子们则负责捧逗卖萌,直到影片的最后生死关头才将两条主线混在一起——爸爸的真情告白,令人潸然泪下,更加突出了电影主打温馨亲情的主题:通过电影来探讨婚姻、家庭,以及与老婆孩子正确的相处方式。
让我们明白了家庭与责任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的弥足珍贵。
大年初一起,就让我们在这短短的电影和假期里,一起去体验这陪伴我们最长久的亲情吧!
对于春节档的电影实在是有点失望。
一系列打着综艺节目衍生品的旗号来骗取观众钱的电影充斥着整个市场,关键是去电影院的人仍旧是辣么多啊。
最差的应该是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2,甚至不如本身的综艺节目,玩烂的梗,打着亲情牌。
本来也没打算看这部电影了,后来想想实在是喜欢天天,便download来看了一下。
总体来说也还凑合吧,无功无过的一部春节档电影,适合大家一起看,有笑点有哭点。
倒是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上了许多,至少能够不用快进的看完整个。
不足的是,仍旧打着亲情牌,摆脱不了商业化的各种广告植入。
电影里几首韩文歌倒是不错,风情足足。
特别喜欢农林里的那一段,感觉王导还是有一定水准的,把爸爸和孩子们的两边情况结合起来,让人有种错觉感。
特别好。
本以为是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2》,原来加了点剧情啊。
不过,看导演名单,他拍的电影好看过吗?
这就是一部“韩囧”嘛,当下最热门的电影模式,上路,然后一路倒霉、惊喜、倒霉、惊喜,高潮大倒霉、大惊喜,最后圆满合家欢,噢对,这本来就是一部贺岁片。
田亮戏份极少,而森碟完全没有出镜,其实演不演也没差了,这部戏里孩子们的戏份本来就只是个噱头,就跟拍MV一样,没什么剧情的。
大人中论演技那真是一目了然,绝对是石头爹最传神,就算演了那么多部偶像剧的林志颖也远远比不上,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而超模张亮就是不一样,随便一个镜头都像是在拍时尚大片,关键点所在,全身特别是脸都得瘦瘦瘦,反正就是一根竹竿的骨感才有时尚感。
至于客串的田亮很喜感,说方言比较得分,普通话一出口就漏气了。
有点讽刺的是,Kimi所谓的大英雄爸比,其实干的不是拯救人类的事,只是会耍酷而已。
这个剧情的设置很是讨巧,因为片中一众主演们的身份、关系、性格、经历等皆虚实结合。在他们身上,既有现实的影子,又不乏为了电影的戏剧效果而虚构或专门设计的成分。如此一来,观众们既能轻易找回从前看《爸爸去哪儿》时的亲切感并迅速代入,同时又不会将其视为综艺节目真人秀。
森碟去哪了?
还可以啦,至少用了电影的镜头,剧情也可以,比较轻松。
不再是剧场版的综艺节目~搞笑又煽情~
看了钟馗伏魔这片绝对五星!!!起码这是电影,起码这有情节,起码故事完整,逻辑基本都合理,起码亮哥有长腿还露肉。
温情脉脉的电影,很有笑点也很有泪点。容易跳戏,想到爸爸去哪儿。其中没有森碟,有点不完整。还是很好看的,主要是林太酷太帅了,身手真棒~在韩国的经历很有趣,田的川普很逗~
没看,但还是来打个一星。
看过评论说很烂,可还是想看,完全冲着王诗龄去的。结果孩子跟故事没关系,但爸爸们拍的也还行,还是很欢乐的,剧本不错,很多地方其实可以拍的更逗,但王导做不到啊。王导还是别演戏了,没表情,拉低整体水平。田亮亮了。
片子其实也还可以,但小志的演技确实不敢恭维。
连看都不想看,绝对的大烂片一部,王岳伦一直就是在侮辱电影,看了只会浪费时间,果断来给最低分
挺搞笑的,比爸爸2好看多了。起码这是电影,不是真人秀。
挺好看啊
qnmb我就不看,我就打一星bite me
哈哈,只能说挺无聊的
陪妹妹…
我就是爸爸去哪儿的脑残粉没办法,尤其喜欢第一季的爸爸和宝贝儿们
怎么不能打负分,王岳伦的电影和他女儿老婆一样恶心。。
比隔壁大电影好看太多,至少它是一部电影!
剧情结合爸爸去哪了
送我钱都不会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