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乔致庸。
第一印象就是胸怀宽广,一个人若具备这个素质,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所作为。
其二就是远见,看的问题很有远见,不露声色的去解决了其他人还没有想到的问题,和广盛源竞争立足之地时紧急调运银两和众人均拒绝借慈溪银两其果断借出中看出想的比常人远、运筹帷幄的很细致。
做生意上很注意诚信,包头的油品生意、贩茶做茶砖的做法等尤为体现,为大商之道也。
做人上很注意仗义,敢作敢为实该学习,刘黑七叛变被斩首,入夜将其安葬,可见仗义。
勇于冒险,只身前往福建贩茶后遇贪官,传闻太平军攻打北京执意不离去。
很注重品牌效应,时刻宣传自己的品牌在蒙古要求印上复字号字样,让草原上都知道复字号的品牌,做茶叶茶砖的时候做上大德兴。
用人不疑,很注重人才,敢于提拔新人,先前孙茂才(此人主要是往后贪心太重,否则定为大用)、包头路上的高瑞,复字号的马荀,其后的潘为仁都是非常倚重的不可多得的人才,乔致庸也足以对人才尊重、放权,足见会用好人才。
少有的情种,迫于压力,割断旧情,至晚年依旧不忘亏欠所爱之人之情。
这点令我很折服。
反面,把有的问题有的人想的和自己一般仗义,实不知世上有很多小人。
太相信官府的那帮人,包括现代也是。
没有注重身体的保养,后期身体明显耽误了很多年华,虽说因祸得福,但实在是耽误太多岁月,人生短暂。
所以平时一定注意身体。
2. 陆玉菡。
此女子非普通女人,处理问题流水不漏,回娘家借银子,抓住他爹的把柄,一心为乔致庸,是乔一辈子的后盾,内心是无比的强大,外柔内刚型,是老婆中的典范,对乔是关爱有加,临死的时候竟然是为给乔送午饭着急摔跤致死。
影射出此女子爱乔的确是很深。
实为古今良妻也!
3. 孙茂才。
此人经商很有头脑,为乔军事,从开始为乔办完其大哥丧事后及时分析当前棘手形式和最要解决的问题,在包头稳定复字号生意后让乔冷静头脑,认清事情原委,乔的胸怀也是从那时开始培养起来的,道出经商之大理,尔后一出牵驴要走之势激烈乔。
之后的很多事情上都少不了他的出谋划策,乔和官府合作帮汇兑饷银,他及时跑去私下处理了绑定官府事宜,为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但是贪心太重,从开始出场的卖花生中不能看出,后面的人格变化是有一定影射的,这个人的变化很多细节是作者没有刻画到,但是从一些点滴中还是可以看出的,如第一年乔家请吃年饭的时候赏他的银子要要求先支付给他,要回家盖房子,说明家里的确是很穷,才有了后面的贪足银两,这点是乔做的很不好,应当把其家人安顿好,最好是接到乔家让其一家住下,另可帮其物色一门亲事,相信其定当感激不尽,死心踏地的。
但是除去这些因素,其也因乔没有听其不做汇兑银票生意,让自己觉得很不爽,故而有了反道心里,当时隐有一种感觉,孙要离开乔,之前和刘黑七打斗之时,乔是热血沸腾,而孙是胆小怕事,孙想到有一天乔会被官府给办了,其担心自己被牵连进去所以希望早日离开乔,避免杀身之祸。
4. 马荀。
此人很有头脑,一门心思做生意,能连锁细微观察分析问题,大局观很强,想法真的是很灵活很新颖,而且方案实施能力较强,说到的能及时做到,10年的时间能从一个跑堂的学习成一个大掌柜的相当于现在的部门经理,很不错。
5. 高瑞。
头脑很灵活,包头高粱的事情上他能看出高粱坏了,明天减产定涨价,很多连锁的商机被他看破,现在的市场分析师也不一定有他一样的嗅觉,灵敏度很高。
办事看上去大大咧咧,其实是自有一番良策,如乔致庸给他一大批马,让他牵回去,他的方法是很实用的,有时团队陷入思维困境的时候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打破常规思维。
6. 潘为仁。
此人很有卧薪尝胆之气魄,变卖乔家很多票号,让人一阕不振假象,其实是暗度陈仓。
后来慈溪来了要他们领赏,他抓住这帮官员的贪心,适当时候提出帮着汇兑官银,由此打开汇通天下的重要一笔。
汇通天下的关键人物。
7. 陆大可。
表面上看上去是很抠,其实的确是很抠,放着那么多的银子收的很紧,气表情色彩很幽默的一个人,但是对待其女儿和乔真的是很大方其实,最为深刻的是其女儿出嫁,嫁妆中的宝贝被女儿带走他的表情中流露的是伤心和舍不得那宝贝,但是又没有办法的复杂心里。
其实乔从开始的做事到后面的汇通天下无处不存在陆大可的帮助,可以说是乔的救命草,每到关键时刻都是他出马。
8. 邱天骏。
此人很受乔的影响,为人很正直和正派,其实依我拙见,不是年纪大了,要是他和乔一样的年轻,我想他也是山西当地唯一可以和乔比较的商人,由于年纪大了缘故,受小人算计,但是最后危急中帮助了乔,以表歉意,很是正直之人。
9. 乔大嫂曹氏。
此人整体还是不错,很知明达理,其中由于守寡实在很久,萌生成家之意,对孙也是很是欣赏,一方面也是为乔家想留住孙,本性是好的,但是女人家毕竟是女人家,有时会很天真,为乔办的这么亲事则是很是果断。
10. 银子。
最后提到的是银子,相当于现代的纸币,俩个场景我映像尤为深刻,一是江雪瑛得以继承何家财产的时候,走到银库中看到很多很多的银子,当时嚎啕大哭,现在给她银子有什么用,为什么不早点给他,此想银子有的时候真的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左右了一件事情很大的方向。
二是乔最后和乔陆氏走进自家银库的时候,乔对着银子破口大骂,是你耽误了我的一生,你的臭东西,不要脸的东西,很是憎恨,大吐口水,临走了还不停口水相加,开始我看了有点笑,后来沉默了,我们很多人把金钱看的太重了,其实后来想想很累,一辈子下来后会觉得很不值,一辈子很不值,当我们破除了欲望后会很清静,心中的浮躁变得心定,欲望变成淡定后我想我们的人生或许是另一份滋味。
看过《乔家大院》的观众除了对乔致庸一生的经商故事印象比较深刻之外,还有就是他和陆玉菡、江雪瑛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陆玉菡和江雪瑛这两个女人分别代表着乔致庸想要过的两种人生,一个出生在典型的生意人家,从小跟着父亲走南闯北,生意上的门道和场面她都见过,她有财力,也有作为生意人的精明。
选择弃文从商的乔致庸真正需要的恰恰是这样一个可以在他经商途中懂他并与他患难与共的好“相与”,剧中的乔致庸每次遇到难题时,陆玉菡都能与他说上话,理解他并帮助他。
另外一个则是温婉隐忍,有着一介文人妻子传统形象的江雪瑛,两人青梅竹马,早已情意互通,定了终生。
如果乔致庸按着之前他自己所规划的人生轨迹那样走完一生,那么江雪瑛绝对会是一个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好对象。
只可惜乔致庸被迫弃文从商,从此便与他的初恋雪瑛擦肩而过。
剧里时不时地会穿插着乔致庸内心对于两个女人的纠结,同时也是他对两种人生的纠结,他会在玉菡帮助他度过一次次危机之后抱着玉菡说道玉菡是他的福星,然后欢闹一场。
也会在欢闹之后独自一人念着一首诗词,仿佛在思索着另一种人生。
剧里的乔致庸的纠结大致有以下情节:一:弃文从商的乔致庸在面对家族产业的破产危机之时,一开始是选择绝不屈服去娶陆家大小姐的,他只要江雪瑛,后在嫂子和家中众人的一再跪求下,他走投无路绝望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去见江雪瑛的那个雨夜,他看着穿着红嫁衣的雪瑛实在无法开口说出要另娶他人,匆匆离开后在雨中淋了一夜。
二:洞房之夜,乔致庸还是放心不下雪瑛,丢下新婚妻子但只走到了雪瑛家门外,大喊了几声:“雪瑛,江雪瑛”,无奈离去。
三:新婚后,玉菡帮他找父亲借到了银子,在嫂子的开解下,乔致庸知道了玉菡的良苦用心与付出,终于交出了自己的真心与那一缕头发。
四:在玉菡帮他一起度过高粱霸盘危机,他保住了乔家的祖业,对得起死去的大哥的时候,他没有去与玉菡的新房,而是去书房呆了一夜,那一夜玉菡在书房陪着他,而他应该在想着当初的选择和现在的结果。
一夜过后,他看着陪着他的玉菡,恢复了往日的生气抱着她一路欢闹。
五:在得知雪瑛要嫁给大烟鬼何继嗣时,他匆匆赶到雪瑛家阻止其不要跳入火坑。
玉菡帮他劝住了雪瑛,他的内心应该是非常感谢和敬佩身边的这个妻子的。
六:贩茶回来看到书房变样、窗花消失时,他借着酒意要大闹家宅。
七:得知雪瑛男人已死,他终于没能忍住差点与其私奔,待孙茂才等人追上他,他恢复理智,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此外,剧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细节……陆玉菡虽然不是乔致庸一开始的心仪对象,但是她聪慧、热烈,懂得乔致庸内心的从商理念并支持着他。
面对新婚时冷落她的丈夫,她没有大吵大闹,直奔主题谈起乔家当时的处境以及解决办法,实实在在地帮丈夫找父亲借到了银子。
然后又主动找借口让丈夫睡书房,给了丈夫一个台阶。
面对爱情勇于追求,面对情敌不退缩,从第一次见到乔致庸开始,陆玉菡便折服于他的人品和才学,芳心暗许,之后面对丈夫更是主动表达了倾慕之情。
对于江雪瑛,上门劝她不要为了赌一口气而嫁给大烟鬼,表现了她的大度。
之后更是大胆地将乔致庸的书房变了样,将书房窗户上雪瑛亲手所剪的窗花撕掉。
当然她最大的好处便是她的给予给予再给予,每次在乔致庸决定干一件风险极大、周围人都在反对的事情时,她总是在精神上和行动上予以支持。
在去南方贩茶,尤其是在连孙茂才都反对的开票号的事情上,只有她默默地支持着丈夫,几次当掉传家宝翡翠玉白菜,只为了丈夫心中的商业理想。
这个女子是不一般的,处理高粱霸盘危机时,她帮着丈夫去京城放假消息;当老家盛传丈夫死于京城太平军战乱,股东们上门讨要股银时,她一个大着肚子的女人直接让人将这些相与亲戚赶出门外;
最后她也是死于给丈夫送饭的途中……这一辈子,娶到陆玉菡的乔致庸是有福气的。
江雪瑛是乔致庸的初恋,她剪的窗花陪着他的十年苦读,她绣的香囊陪着他的科举考试,观音庙里有他们非卿不娶非卿不嫁的誓言,每每想起对方时,他们都会到那座观音庙里祭拜。
如果乔致庸的人生真的如他之前所规划的那样读书、科举、做官,那他们一定是令人羡慕的一对,几番挣扎,雪瑛还是嫁给了何继嗣,落得个领养孩子、年少守寡的结果。
当雪瑛拿着灯笼看到何家留给她的堆积如山的银子时,她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为什么现在才给她这么多银子,晚了啊,别人已经用银子买走了她的挚爱。
大年夜里,她一个人含着泪吃着正宗的年夜饭,以后每年都是那样。
因此她要报复乔致庸,多年来,她一直不计亏空和乔家在生意上作对,后来更将乔致庸偷偷埋葬刘黑七的事情捅给了朝廷,想看看他的下场。
可当她偷偷到天牢看到满身伤痕并在接喝雨水的乔致庸时,她的不忍与歉疚都在那一滴滴泣不成声的眼泪里了。
乔致庸似乎也感受到了躲在角落里偷看他的江雪瑛,大喊着:是你吗?
雪瑛……那个雨夜,乔致庸的呼喊声一直在雪瑛的脑海里回荡,而后雪瑛出了三百两白银将致庸从牢里赎了出来。
十几年后,乔致庸在乔家堡开粥棚赈济灾民,几乎就要倾家荡产之时,雪瑛在翠儿的劝说下也搭建了粥棚,解了乔家堡破产之危。
雪瑛在经年累月的独孤中似乎也懂得了乔致庸当初的无奈和内心的理想。
多年以后,已经年迈的两个人在陆玉菡的葬礼上再见,三言两语便将这辈子的恩怨情仇说的烟消云散,乔致庸跪着说道:我这辈子上对得起大清,下对得起乔家,唯一对不住的就是你,人老了,账不能欠,我给你还了。
雪瑛淡然地笑了笑,示意一切已然过去了,转身蹒跚而去,乔致庸闭上了双眼。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又见旧时光 更多剧评
山西是我们的邻省,从我们这里到山西很方便,于是,连续去了几次山西,也参观了王家大院,而没有去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这部剧,却是我第一次到山西后看的,那时我只到过太原,太原是看不全晋商的历史的。
后来去参观平遥,去参观王家大院,去参观山西博物馆,去参观晋祠,才了解到了晋商的发展史,也才对乔家大院有了了解。
19世纪开始,晋商,由于经商的需要,票号出现了发展壮大了;又由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民族银行业衰败了,晋商也破败了。
所以说,晋商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民族商业民族金融业的发展史。
在“乔家大院”这部剧中,陈建斌饰演的乔致庸,就是晋商的一个代表人物。
他在家族处于危难时接下来家族的担子,他步步为营地走着壮大着。
陈建斌的演技让我折服。
有时间的话,再重温一遍这出剧。
《乔家大院》就是胡遍捏造的典型!
啥玩意!
骗我看了三十多集,忍受了无数主角乔致庸与怨女江雪瑛矫情造作狗血涟涟的藕断丝连,还有周围一概龙套多余无谓的煽风点火,竟然突然给我来个帮刘黑七收尸去了。
连忙上百度查一下,刘黑七到底何许人也?
咋我上历史课学太平天国史的时候没听说过这号号称劫富济贫胆大包天的人物。
一查,NND,居然是个汉奸!
不单是个汉奸,而且是个嗜做奸淫掳掠的枭匪!
就算要崇拜宋江要向古往今来无数的梁山志士致敬,也不需要挑出个这样的人渣放在电视屏幕上让当今如小女子一般无知的群众来沉痛思索及感叹主角乔致庸的用人不避和侠义心胸吧!
胡玫,你是想耍耍我们吧,还是把小女子当白痴了?
你要江郎才尽的话,就别来拍这不知所云的电视来招人现眼。
重开头看到现在,就看到那乔二像个愣头青一样抒发他那为国为民要努力赚钱的伟大言论和他跟他那青梅竹马无休止的让人腻味得不成的腻腻歪歪。
当我上百度查历史上真正的乔致庸资料的时候,人家却说真正的乔二一辈子总共娶了六个老婆,每一个都是续弦的,哪里来这么没男子气的藕断丝连又累人累己啊?
看到这里,我真怀疑,胡玫你为了弄你这部主旋律,到底把多少张三李四的搀假了进去?
到底有多少是真的?
真实的乔致庸我想你是表现不出来了,满篇的口号掩饰不了这剧中乔二夸夸其谈的实质!
哪有一点务实中庸的晋商风貌啊?
你欺负我不是山西人吧?
装模作样地打出鸿篇巨制的态势,却上演这么些狗血淋头虚假浮夸的戏目。
这可不是《乔家大院》,应该叫《戏说乔二》!
还是CCTV的收视冠军,TMD我服了!
我妈还说好看,这么腻歪的剧情,真不知道哪好看了。
商战部分颇不错,但我一想到其中不知有多少是搀假的,我就没心情了!
胡玫你把我当白痴耍!
剧里有个秀才叫孙茂才,曾经落魄为乞丐,是乔家家收留了他,后来他成为乔家生意的中流砥柱,几乎就是乔家的“二当家”。
但孙茂才后来私欲膨胀,又被桥家赶出去,万般无奈之下,他投靠钱家。
钱家东家对孙茂才说:不是你成就了乔家,而是乔家成就了你。
其实孙茂才并非等闲之辈,学识渊博,见解犀利,只不过怀才不遇。
当时乔家生意面临崩盘,而且墙倒众人推,孙茂才明明知道乔家危在旦夕,仍然主动登门投靠,向乔家提出翻盘计划,让乔家展开了自救并且最后终于转危为安。
可见孙茂才是有才能的,不然乔家在风雨飘摇之际,也不会收留一个酒囊饭袋。
在乔家“少当家”乔致庸艰难重振家业的过程中,孙茂才与乔致庸患难与共,下江南、赴蒙古,直言忠告、出谋划策,在乔家成功振兴家业过程中功不可没,是乔家的智库。
事物总具有两面性,从一方面来说,是乔家给了孙茂才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当年乔家没有孙茂才,家业能否中兴,照剧中情节来看,那就悬了,这个意义上说,却是孙茂才成就了乔家。
而今,电视台热播电视剧《温州两家人》时,却不免回顾前些年看的电视剧《乔家大院》,剧中的主人翁乔致庸,在家族危难之际,被迫放弃仕途功名而经商,肩负起重振昔日家族雄风的艰巨重任。
心中有理想,有目标。
作为商人,把生意做大做强,实现“汇通天下,货通天下”。
是他战胜重重困难险阻,敢于从“无中求有,有中求实”的精神支柱。
因而他能在繁杂的,险象环生的商战中,敏锐的抓住市场,洞察朝廷的作为,获得商机,险中求胜。
坚忍不拔的性格,是他战胜多重险恶的动力源泉。
他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的折磨。
对外联姻,以获取更大的筹码经商,与匪交好,冰辞前嫌,保证了对外经商的通道安全。
起落蒙难……如此种种,造就了他敢作为,敢担当挥斥方遒的英雄气概。
敏锐的视野,果敢的决策,诚信的商道,是乔致庸多年经商立于不败之地的本源。
作为生意人,看准了商机,即使资金匮乏,也毫不迟疑,无本敢下利,凭诚信而空手套白狼。
乔致庸的性情是晋商苦心经营百年,游走与官商、民商之间的杰出的典型代表。
乔致庸的人生命运,也是当时社会民族商人的真实写照。
社会变迁,市场变化,商战风云造就了一代晋商的传奇人生。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与策略,就在当今社会也是值得许多商人借鉴和学习的。
终于伴着晚饭看完这部电视剧,时隔七年。
乔骨子里是个文人,且是中国最后一批古典文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乔心中装着天下,无奈天不从人愿。
但即使不能步入仕途,也要南下北上,赚钱的同时帮自己能帮的人,做自己该做的事。
本质上,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却很无奈,生在最黑暗的时代,现实是如此骨感,不给理想半点生根发芽的机会。
乔致庸成功,背靠爱他的两个女人以及她们身后的一座银山。
乔致庸失败,败在生错了时代,且不自知。
与其说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成功男人乔致庸的成功,不如说是女人的成功。
不顾一切付出所有的女人,成全了乔致庸这样的男人。
女人在这样的男人身上看到的是自己的性别角色无法达到的所谓执着,以及走南闯北心心中装着天下,岂不知这个天下从来都是虚幻的从无实体。
被时代捆缚的傻子。
乔致庸抛弃了江雪瑛,不要找任何借口,家族从来都是男人拿来掩饰自己软弱的幌子。
乔致庸又欺骗了蒋玉菡,即使你铺垫了一千个蒋玉菡看上乔致庸的段子,也不能掩盖乔在因财骗婚这出剧中的丑陋嘴脸。
伤害一个爱你的女人,以一个看似正义高大的理由,比如家族,比如国家,这就是中国男人给自己软弱找的借口,包着高端大气的外衣。
给乔下一个结论:好人,笨蛋,负心汉孙茂才却处处与乔致庸相反。
他出身贫寒,虽熟读经典胸中有沟壑万千,那些看似不够体面的轨迹终于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乔家。
一切看似走上正轨时,乔致庸要做一个胸怀天下的大人物,造福国家,孙说做好一个商人的本分,就是对国家最好的事。
在这部剧里,他是看的最清的一个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时代。
可惜任何个人都无法超越自己生活的时代,最后他还是不得不被时代裹挟,免不了随波逐流的命运。
逼娶乔马氏,看似是孙所有最恶劣的事,却在乔马氏自尽后的一场哭诉中让大家看到这个一直被乔家人看不上的孙老先,才是那个至情至性的真男人。
给孙下一个结论:识时务,可怜,痴心人
过年没有回家,一个人在深圳看了这部剧。
马上该上班了,也看完了。
拍的非常好,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剧情发展拖沓,是因为在这浮躁的社会,你没有完全进入这部电视剧,你想急着看事情的结局和电视剧的结尾,如果真钻进去的话,在镜头短暂定格的时候,你会用心去体会角色的内心世界,你会为之动容,甚至流泪。
非常欣赏乔致庸的气魄、胸襟和胆识,可能是大户人家,家庭环境和读的圣贤书形成的。
他天生就是一个君主的命,而孙茂才即使他脑子再聪明,思维再缜密,他就是一个臣子的命,估计也是家庭环境造成的。
而且这种人,一旦发迹有所成就,就会忘乎所以,不知天高地厚,暴露人性。
更可悲的是,居然到最后都没有醒悟,亏得读了那么多圣贤书,也是这类人心胸狭窄的缘故。
不过俩人一开始友情很让人羡慕,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互相一个眼神就彼此心领神会。
他们之间就像唐太宗与魏征一样,即使孙茂才的建议再怎么违背乔致庸的意愿,只要正确,不违背乔的初衷,最后乔都能说服自己接受,这就是气魄胸襟。
就演技方面,四个最主要人物,个人觉得陈建斌马伊琍演技可以,但蒋勤勤倪大红就是非常牛逼非常到位了。
也可能乔致庸这个角色确实不好刻画,始终都有小孩子脾性。
蒋勤勤确实演的非常棒,像很多人说的,气场也确实压过马伊琍,也是角色需要,一个是大家闺秀,有头脑有计谋,也懂大道理,即使事情违背人性的本意,也知道正确的应该怎么做(去劝江雪英不要嫁到何家,可能也是为了乔致庸,但这也需要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知书达理;另外还说让雪英表妹来家里住几天,乔虽说不要说这种违背内心的话了,但内里也会非常欣赏这个通情达理的大家闺秀。
)而江雪英只是小家碧玉,对,就是小家碧玉,论计谋她跟陆玉涵差太远,陆玉涵改造书房,无情的撕掉窗花,印象很深,她就是要江雪英从乔的世界完全消失。
而江雪英有的就是一个正常女人的头脑和心胸。
她下狠心要报复,马上要置于死地了,看到乔的可怜相,又于心不忍,心疼了,还是她救了。
狠心她没有陆玉涵狠心,计谋更难望其项背,怎么可能斗得过陆大小姐。
都演的挺到位的。
电视剧拍的还是相当成功的,导演几乎是中国最牛逼的女导演,演员都是实力派演员,都刻画的挺好的,题材也很棒,不落俗套,壮观。
怎么会不是一部好电视剧
已经记不起多少次被《乔家大院》这个剧感动,反反复复看,总也看不够。
赵季平老师的配乐悠扬浑厚、格外牵扯人心,由此,山西祁县的那些久远故事像风中丝线一样柔棉,时刻缠绕着我的思路,DVD将百年前的影像清晰再现如旧梦,以致于分不清自己的前生是否与之有关,可见编剧和导演多么厉害。
如果一个男人不能那样去‘劈腿’,那么他不值得女人用一生去恨。
这是晋商乔致庸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记忆。
乔致庸有才,身处乱世、卓尔不群。
当乔家遇难而唯一出路是在千金陆玉菡和初恋江雪瑛这两个女人之间作出艰难抉择时,考验一个男人的试卷才真正开启。
要爱情?
还是要山西削面?
乔致庸最终选择了后者。
早年间,当江雪瑛情意绵绵穿上一件亲手缝制的大红色锦缎嫁衣时,古朴的圆镜中却映出一个内心纠结的乔致庸。
多年后,当江雪瑛在天牢下面亲眼目睹乔致庸伸出血手捧雨水喝时,内心累积的仇恨像一堵残壁徒然倒塌。
那个雷雨之夜,江雪瑛的耳边只有乔致庸呼唤她的声音。
爱之深恨之切,江雪瑛的前半生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乔致庸体会她的痛苦,却用后半生时间吃斋念佛、默默支持乔致庸也真正懂得了乔致庸。
前半生是一座坟,后半生是一间庙。
乔致庸用王维的《秋夜曲》做银票密字:“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一首诗是江雪瑛一生的写照。
失去江雪瑛的几十年漫长岁月里,是陆玉菡填补了乔致庸的平生所缺:银子,关怀,性爱,家庭,事业。
陆玉菡的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这个男人而不断给予、给予、再给予。
给予就是成全她自己。
一份爱那么实在、那么妥贴,令人动容。
花甲之年,陆玉菡终于倒在给乔致庸送饭的途中,即便是生命的最后一段路,她也在给予中走去。
那一刻风把乔致庸的衣襟吹起,遥望静静卧着的陆玉菡,垂老的眼里饱含着感动和敬意。
也许做一个纯粹的女人并不难,一百年前的男欢女爱却成为如今都市剩女们望尘莫及的姻缘。
江雪瑛是风,陆玉菡是雨,风雨片刻将乔致庸的一生幸福撕裂开来扯为两段,如同剧中戴在江雪瑛和陆玉菡手上的两个玉环,世人永远说不情那一个更有情、那一个更有义。
乔致庸因‘劈腿’得到陆玉菡,得到那颗翡翠白菜,得到陆老丈人垂爱,得到祁县‘相与’们的人心,由此重振家业,造福茶农,货通蒙古,赈济灾民,汇通天下。
这样的‘劈腿’深情厚意、这样的男人大仁大义,值得女人用一生去恨。
牺牲个人幸福来保护家人、牺牲个人幸福去拯救苍生,乔致庸一生承受了许多‘小男人’无法承受之痛。
当我想到如今很多人放弃‘爱人’选择‘富人’,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那点私欲和物质享受,由此更加喜爱‘乔东家’的作为。
“为人之本,是胸怀天下,让天下人食有粮,穿有衣,住有房”,这是一种大爱,大爱可以春风化雨、可以落地生根。
如今多少商人可以做到大爱?
多少政府官员可以做到无私呢?
一百年前的晋商风采是否可以再现?
一百年后的世人可以秉承可以做到吗?
大爱情深似海,如同乔致庸给江雪瑛下跪之前,毫不犹豫说出:我这辈子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祖先,唯一对不起就是你。
如同乔致庸临死前依旧努力探出手去,屏足气力帮助一只不能翻身的瓢虫。
他确实做到了。
蒋勤勤是个人认为很有气质的演员,本剧是我看过的陈建斌第一部作品,二者演技都很好。
故事情节很精彩。
整体来讲是部好剧。
然而还是有点拖沓的毛病,此剧至少可以再砍下5到10集。
比如一个镜头,要表现乔致庸很悲恸,导演的手法是:乔致庸在郊外矗立远眺表情凝重,导演给了七八组镜头,正面、侧面、斜面、远景、近景、背影……这一点事情他用了5分钟。
而我在看本剧时不停地按 forward, forward...如果剧情紧凑一些的话,本剧将会成为伟大的巨作。
只能给四颗星,又一个虎头蛇尾。或者说是导演在前半部分把人物形象描绘得太高大了,后半部分撑不下去了。。。
这些老片再看起来怎么都差很多呢。逻辑不通,人物鼓吹单一。主角倒是槽点很多,配角有点亮点却没得到放大。新产的电视剧《新世界》,倒真是每个人物都立得住,都能吸粉,就是节奏真的慢。
这剧也是当年的经典,唉,当年的神作太多了
山西人的骄傲
这是乔家后人使银子拍的戏吧,真是虚伪至极啊。乔二除了投胎好,哪还有什么能力,虚伪、中二、幼稚、愚忠。早年靠老岳的钱,靠孙茂才的才,干了几件事还都惹祸,后期纯靠潘为严,靠朝廷关系,一边用着一边嫌弃着,又当又立,真不用关系,别攀胡大人的高枝啊。现代人还说他什么经商智慧,他除了莽哪有什么智慧,聪明都算不上。另外孙茂才是怎么被赶走的,电视剧里不一定是真实故事吧。电视剧前半截还是好看的,全体演员演技在线,后十几集不看也罢。
看过一部分,觉得人物演绎的实在有点夸张,搞得神神忽忽的。
当年妈妈看的时候在旁边蹭着看了四五集 觉得好好看如今顺着看 倒不如当年猛一看来的精彩了。前半段的打拼很不错 陈建斌演的非常到位 把一个大胆冒险初出茅庐不怕死的生意书生演的很好 后半段就开始偏离 孙茂才说的很对 乔致庸注定要失败即使生意没败 但是输了人生 汇通天下的高大全不是乔二爷
陈老师年轻的时候看着还是老啊
戏曲频道正在放大宅门 真可惜我只看过乔家大院 那会儿觉得陈建斌真好 他和蒋勤勤戏里面结婚那段扛着她走了好久 一路上蒋勤勤都在咯咯咯咯咯笑啊呀真美好
前面还可以,20多集开始狗血起来,看不下去了。就是反人类智慧的那种……长栓非要告诉男主,雪瑛家男人死了。男主就要去找雪瑛……忠仆又说,我求求你了,你别去了……你不想让他去,你告诉他这些干嘛?全大院都不说,就你嘴巴大是吧?再说男主,你跟雪瑛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你老婆刚刚在家里给你生完两个儿子啊!你就马上跑到小庙去跟另外一个女人去偷欢了?我觉得,一般男人都干不出这事吧?为了后续剧情,而强行狗血……你老老实实就拍一部商人传奇故事不行吗?……老实说,前面的故事,拍摄的就有失这个分数的水准了。故事很传奇,但导演没能力,拍不出那个惊心动魄的味。后面狗血的真看不下去了,说一句 渣男,不过分吧?
勉强看到第10集,感觉导演的镜头叙事基本功还没有及格
陈建斌老师的演技真是很有看头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瑜不掩瑕。剧情还行,达盛昌的大掌柜、乔家大太太、倪大红演的孙茂才等几个配角形象鲜明,商战部分也算有看头,但主角形象塑造的很失败。乔致庸被陈建斌演的咋咋唬唬、毛手毛脚,在两个女人之间举棋不定的窝囊劲儿也很招人烦,毫无魅力可言;陆玉菡本来很有经商头脑,嫁人之后完全沦为附庸,可劲儿生孩子;江雪滢赌气嫁给病秧子,没为自己活过。25集弃。
又是一部写程序催化剧,孙茂才这人有点意思,可惜是个反面人物
还行吧,我觉得这种家族史的电视连续剧还行
很精致的电视剧
虎头蛇尾
最喜欢出发时候的一声喝。此外本片的激情尺度印象中很大胆
最后几集有点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