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了杰夫·尼克尔斯的新片《存身》的预告片,很可能会给出科幻惊悚等标签,然而影片在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一部非常“写实”的普通剧情片,片中男主角每天做恶梦,梦中他“预见”到一场末世风暴的来临,他坚信恶梦将成现实,为了保护家人,他付出了生活中的所有来打造一个坚实的地下避难所。
剧情的中心词是风暴,具体到影片中,其实一共有三场风暴,不断席卷男主角内心的心理风暴,以男主角为中心刮起的生活风暴,然后才是字面意义上的男主角自认为“预见”到的末世风暴。
杰夫·尼克尔斯在《存身》中展现的出色能力之一就是心理刻画和暗示,他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心理漩涡,不仅将男主角更是将所有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席卷到漩涡中心。
导演不断给出心理暗示却又不作明确解释,让观众不自觉对男主角的行为作出判断,片中几场恶梦可以说是最明显的例子。
为什么男主角Curtis要做末世风暴的恶梦?
影片开头Curtis和好友Dewart在车中喝酒聊天时,Dewart就羡慕Curtis有一个完美的生活,虽然小女儿患有失语症,但一家人幸福美满过着风平浪静的日子。
这段对话其实就已经对观众构成一个心理暗示:如果风暴是由Curtis想象出来的,那么根据这段对话可以猜测到的原因就是他的生活太平淡,而他又太过在乎自己的家人,担心失去他们,于是一种“风暴前的平静”似的不安和恐惧感便自然会出现。
当然,导演只是给观众提供这条线索,并未作出解答。
类似的线索还有后来Curtis去拜访母亲时,影片才告知观众原来Curtis的母亲在30岁左右就换上了妄想症,而Curtis这时也恰好30多岁...同样的,仍然只是线索,并非最终答案。
但这样的线索越来越多之后,观众自然而然就会在心中作出自己的判断,Curtis神经不正常的可能性在观众心中所占分量便越来越大。
那么几场关于末世风暴的恶梦又怎么解释呢?
导演很狡猾的先设置好暗藏线索的剧情,接着再展示由这条线索引发的恶梦,这样一来观众在看到Curtis的恶梦时,就会想起之前的剧情,然后再一次的,作出自己的判断。
例如Curtis被狗咬的那个恶梦,其实是因为前一天早上他看到女儿一直在喂狗吃东西,而自己都没怎么吃;女儿被抢走的那个恶梦,是因为前一天Curtis因为工作差点就错过了女儿的手语课,倍感内疚;妻子站在一把刀旁边的恶梦,是因为前一天妻子私下让Curtis的哥哥来劝他,让他感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于是逐渐的,所有恶梦似乎都有了对应的合理心理解释。
当精神病发作的根源,以及每一次恶梦的心理诱因,都因为导演给出了一连串线索和暗示,而显得答案呼之欲出时,杰夫·尼克尔斯为观众设计的这场心理风暴才终于成形。
不过,惊悚气氛十足的恶梦戏其实只出现了不到5次,而且大多都是集中在影片前半部分,用于暗示观众男主角日渐不稳定的心理状态。
而影片后半部分,则着重刻画了男主角Curtis在他本来平静的生活中刮起一场摧毁其家庭,友情以及事业的毁灭性风暴。
Curtis与妻子的状况,其实很像《美丽心灵》里面的纳什和他妻子,都是男方开始疯疯癫癫,直到威胁到家庭时女方才无法忍受,但最后都因为爱而留下来陪伴在丈夫身边。
在避难地窖里面,妻子Samantha 让Curtis开门的那场对手戏,几乎跟《美丽心灵》里面妻子将纳什的手放在胸口让其感受真实的那场戏如出一辙。
在《存身》中有一场戏非常精彩,Curtis在小镇的一个Club聚会上突然发飙疯言疯语,所有人都惊恐得像看怪物似的,唯有站在一旁的妻子Samantha,并没有觉得难堪反而走上前去保住泣不成声的Curtis。
其实回过头来看Curtis的恶梦对他生活造成的影响,唯一没变的是家人,因为爱最强烈。
朋友因为猜忌,不信任和误解离他而去,上司也为了保住自己公司的利益而开除Curtis,但是妻子由始至终都在他身旁,家庭才是他真正的避难处。
最后本来想再说说末日风暴,但由于这段不剧透不可能,而我又强烈不建议此片的任何剧透,因此就暂时不说了。
《存身》在大多数时候像是一部科幻惊悚版的《美丽心灵》,但它更着重心理层面上的刻画以及对家庭对社会关系的描写。
不过这些都不是它出色的原因。
如同最开始我提到的,导演不仅给男主角也同时给观众精心设置了一场心理风暴,这场风暴在片尾字幕出现时向观众席卷而来,颠覆和震撼让观众大脑陷入对剧情的不断回放,无法自拔。
PS:“存身”是谁翻译出来的,真厉害...
男主精湛的演技深深感动了我,说他是真sick还是假sick,影片透露一些细节:1,他跟老婆在看电视,电视上面出现的场景跟他的梦境很相似,里面的幸存者坚持了11小时,后来他跟心理辅导员说10岁的时候被sick的母亲一个人扔在车里11小时,一周后母亲才被发现在地上拣东西吃,这可能是他sick的诱因。
2,几次逼真的梦魇直至真实的防空警报令一家人躲进了庇护所,男主用手触摸庇护所的门跟他童年的时候被关在车里触碰车门车窗有没有关联?
次日男主的病彻底爆发,因为他已分辨不出真实或者虚幻,昏暗的油灯,激烈的内心挣扎,最后还是妻子的不离不弃让他走出了童年的阴影,推开了困扰一生的两扇紧闭之门。。。
(此处劲赞配乐,他打开的是希望之门啊!
)是伟大的亲情让男主回归正常,很多人到这里还以为男主是真病了,或者从头到尾都觉得男主是真病了,但现实却是邻居在打扫昨晚暴风雨过后的垃圾。
3,男主最后看心理医生,医生建议马上物理治疗,男主反问:“要离开家?
”no way !家和亲情是贯彻全剧的根本,男主放弃治疗和家人去海滩度假。
4,片尾男主和女人用沙堆的是三座城堡,是三座心灵的城堡,还要加一条河,滋润彼此,最后还要加个顶防御未知的危害(跟他在地下庇佑所加盖如同一撤。
)最后真实storm来了,到这时一切已经释然,大自然的storm,社会环境的storm,已经无关紧要了,关键的是妻子完全信任的眼神和一家子永不分离的亲情!
还不明白的看海报那张图吧,导演的意图不正是一家团聚风雨无阻的境界吗?
还想说两句,一个人的成长跟童年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男主知道自己的状况后哥哥来找他,他几次叫停哥哥并主动拥抱,见到妈妈深情地拥抱就是想找回往日的亲情,重感情的男人真的很难得,好好呵护身边的幼童,多关怀身边的人吧!
最近几年法国《电影手册》力捧的美国新晋导演都不是那种锋芒毕露、风格鲜明、石破天惊的“天才”和“怪才”。
就拿今年上榜的Jeff Nichols来说,他的《寻求庇护》在很多人看来实属大路货色。
我起初甚至一度错过了,因为早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拿下大奖,之后没有再留意它的踪迹,直到最近入选年度十佳。
争议众多的电影并不能说明是好电影,但毫无疑问它必定是一部值得深究的片子,因为不同的观众看到/感悟到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种末日题材的片子近年来冒出来不少,Lars von Trier的《惊悚末日》是一成功例子。
这一部感觉有点类似,也是从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主人公为观察点出发,扩散至身边的各色人物。
但我最感兴趣并非仅仅是表面呈现的那个似是而非的“预知末日”的故事。
我在男主角的行为变化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这是一部讲述男人如何肩负家庭责任,保护家人远离危险的艰辛故事。
那个所谓的“暴风庇护所”简直就是一个双重隐喻。
一方面他要给自己的妻女最大程度的保护,令一方面他还是一个患有情绪疾病,遭受外人非议的的孤立者。
他一直在隐忍、压抑,唯有寻求一个安静而不为人知的场所才能让自己的压力情绪得以缓解。
最后他情绪爆发在餐厅跟同事打架后跟家人搂在一起的那一场看得我心酸不已。
Michael Shannon交出精湛堪称完美的表演,可惜还是被奥斯卡忽略了。
影片中真实/梦幻场景的过度和衔接非常精彩,不断强化或突出男主角的心理变化。
导演对叙事也把握得很有分寸,关于男主角的幻想从头到尾都不给出答案,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贯穿全剧,这也是营造出悬疑效果的绝佳示范。
从这部独立制作影片,我渐渐领悟到:真正的好电影并非都是由风格堆砌起来的作品,更主要是能否打动观众的心灵,能否给我启发,不论是生活经验上的,还是个人情感方面。
8.5分。
男主角细节捕捉过得去,查斯坦引人入胜。
铺垫非常足。
想知道什么是贤妻良母的气质?
看杰西卡·查斯坦如何挥洒吧。
从《生命之树》到《罪孽》,杰西卡·查斯坦在去年堪比卫星升空,不得不感叹,好莱坞的影星都是突然闪出,从无前兆;有前兆的基本都没落了,比如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可谓成也剧本,败也剧本。
但是有好剧本也要有基本功底,不能像迈克尔·珊农那样,看过全片只能记得他苦大仇深的脸。
贯穿来看,前期很好,中后期略有沉闷,结果还算令人满意。
毕竟谁也不指望看两个小时就看到一部现代版的《美丽心灵》。
虽然观赏中谁也不知道之后会出现什么,想想当年约翰·纳什先生在大学校园的某花台旁骑着自行车一圈圈的旋转,如果《寻求庇护》走这条路线,预后不容乐观。
还好,经过前中期的强大抓力的挽留,坚持过中后期也不能说很难。
猜测是自寻死路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思考此片意欲何为的时候。
先看看精神疾患与第六感的区别?
其实就是败寇与成王的区别。
再回望本片是否有更深层的东西?
所谓“庇护”是那个庇护所还是家人?
如果说仅仅是庇护所,也许过于简单,不免有菲薄该片的嫌疑,这一点从萨曼莎陪同柯蒂斯进入庇护所即能看出;如果说“庇护”是家人,那就不得不说信任和爱的问题。
信任和爱应该是相生的,彼此促进。
事实上,在家庭的角色扮演中,是女人给男人信任,男人给女人爱。
否则为什么柯蒂斯如此的爱萨曼莎,而在家庭陷入经济危机的时刻,萨曼莎的反应和举措都如此现实呢。
这又引申出到底什么是爱的问题了——男人处理好现实,女人为之歆慕,信任他能带来的庇护;如果男人处理不好,那就到时候该说“对不起,再见”了。
而如上所述又是不对的,毕竟萨曼莎还是没走,并且帮助柯蒂斯度过了难关,尤其是在俱乐部中柯蒂斯发狂之后,萨曼莎十分令人感动。
到底什么是信任与爱?
难道只有风暴能够证明?
如果结局相反,又会如何?
观看电影本不应如此之疲惫,而应当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视觉的享受。
只当这是一部普通的惊悚片就好,也确实很好。
再怎么着,《寻求庇护》的整体气氛还是相当黏人。
Fadeoc KhaosFeb.11st,2012
(01) 00-03-40 F Take Shelter (2011)Happy hour starts at 5:00, Dewart.五点才下班呢“下班了”1 c______ out!it's time to... c______ out.I'm off the c______.2 finish my sh______sS______’s over3 I'm off-d______.just got off d______.4 I just got off work.(02) 00-27-56 F Take Shelter (2011)I got a sore throat.I'm sorry I'm t______ing ___ ___ ___ you.冲你发脾气(03) 00-28-08 F Take Shelter (2011)I'm sorry that you feel bad,but you need to d______ the a_________.不能这种态度(04) 00-35-15 F Take Shelter (2011)this is the number of a good friend of minein Columbus. He's a psychiatrist.It's ___ d______, but he's the best I know.有点远(05) 00-35-55 F Take Shelter (2011)I figure w______ c______s to w______,we can eat on the rig.实在不行 / 情况继续恶化 /真出什么事了 / 没啥希望了(06) 00-36-53 F Take Shelter (2011)Not a lot of jobs offer policies h______ ___ g______.You're very lucky.很多公司一半都达不到(07) 00-37-07 F Take Shelter (2011)That'll be $47.64.What's the ______-pay?That is your ______-pay.自付部分是多少*定额自付10% ______-pay on all drugs.药费报销10%Ten-dollar ______-pay, insurance paid the rest.(08) 00-46-11 F Take Shelter (2011)There was always a panicthat t______ h______ ___ me.笼罩着我 / 控制(09) 00-48-07 F Take Shelter (2011)Is she okay?Yeah. I just wanted to ch______ ___ ___ her.(09)-2 RV z r k f F 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 S02E1000:22:08,710I'll ch______ in later this week.Get better.过几天再来早日康复(09)-3 RV ch______ in F 3 Body Problem S01E03(09)-4 (113) 25-25 F Beef S01E04报销Hi, I'm ch______ing in for Amy Lau.Oh, you're a guest of Ms. Forster.All of your treatmentsare of course c______.其他报销:2 ex______ (verb)You can ex______ the tolls 路费可以报销 I have an ex______ account. *报销账号 > 报销单can I ex______ this? 我自己掏钱吧I'll absorb that.3 停车费报销Do you v______ parking?
4保险报销:cover(10) 01-10-43 F Take Shelter (2011)What's the trouble?He not p______ing his w______?出工不出力 / 尽职;尽自己的本分 / 尽本分(11) 01-13-25 F Take Shelter (2011)but a gas mask ______ somethingyou wanna ___ ch______ ___.…的钱可不能省(12) 01-16-22 F Take Shelter (2011)You should see her.Take your girls.Yeah. Yeah, I'll ___ a______ ___ it.找时间*to find the time to do somethingT:I ______ to do the reading / homework,but I didn't g___ r______ ___ it.(13) 01-27-55 F Take Shelter (2011)You flinchedwhen I touched your hand this morning.缩回去了(13)-2 RV flinch F Billions S05E07Courage is a must.Courage to aim for the highest targetswithout flinching.勇气是必不可少的勇于追求最高目标而不退缩
以下剧透****************************************************************导演并没有想玩什么开放式结局。
全片中只有男主一个人看到的景象,包括梦境和幻影(鸟群、闪电),都有明确的男主主视角交待。
而结尾的风暴没有直接的男主主视角,全片中唯一一次,有男主以外的人,也就是女主,与末日风暴出现在同一镜头里,因此结尾不是男主主观意识,而是客观存在。
男主被证明是预言者,末日风暴最终还是来了。
那么片名Take shelter做何解呢?
让男主一家付出巨大代价的地下室并没有在最终成为诺亚的方舟,有形层面与命运的抗争终究是徒劳的。
然而男主从不愿把梦境告诉女主,和以为女主要弃他而去,到看到女主不离不弃,并接过女主的钥匙接受女主眼中的现实,已经打破了因为童年被母亲抛弃而留下的心障,真正向女主敞开了自己的世界。
而女主这边,从指责男主,到发现男主真的病重,接过男主的肩膀一手维系家庭,到结尾与男主的对视,终于理解了男主。
在末日之前,家庭成员理解了彼此,了解了命运,成为彼此最后的庇护所。
本片看着像灾难大片,实际上是渐渐推进的惊悚艺术电影,其主题可以归纳为家庭、信任、社会。
电影一开始就展示了美国中西部的奇异天气:暴风雨前夕的云朵奇观,接着下了一场油状的雨,为电影打下了诡异的气氛基础。
原来这都是梦。
现实中的男主角是美国中西部的传统家庭,有着幸福的生活,男主外女主内,二人还有个女儿,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
随着剧情推进,男主的焦虑和不安日益加剧,他做的梦一个比一个可怕。
本片的惊悚元素也全来自于他的梦境,得益于那是梦境,导演又可以将惊悚展示得更极端和细腻一点。
现实中的男主被梦境所困扰,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精神病了,是否精神分裂了,是否遗传了母亲的精神问题。
梦境和现实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这种恐惧开始渗透到他的现实生活中。
一次又一次的恐怖梦境让他坚信「大的要来了!
」。
对于未来的担忧和不安充斥着他的内心,他开始不惜一切代价,不管财务压力加强家中的地下室庇护所,导致丢了工作,丢了朋友。
妻子开始觉得他们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她觉得男主越来越多的隐瞒,也不知道是否该选择相信他。
而男主始终都坚信「大的要来了!
」,但遗憾的是,在社会和妻子的“劝导”下,他选择了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接受治疗自己的“精神疾病”,并且在最后去了远离家的海边度假。
结局很有趣,耐人寻味,当“大的”真的来临时,他们却已经远离了家中的庇护所。
电影在妻子和男主惊愕的表情、难看的脸色中戛然而止。
电影对于惊悚气氛的营造是慢慢推进和堆积的,让人充满不安,让人一直无法判断大的究竟会不会来,这个悬念持续到电影最后。
男主角内心深处对毁灭的预感最终被证实是正确的,只可惜在外部的质疑和纠正中逐渐开始怀疑起了自己,明明自己已经看到一艘巨轮正在沉没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以及自己爱的人跟着沉没,因为他们不信自己,因为他们没看到和你看到一样的灾难,而相信战胜不了爱,在爱的裹挟下,大家一起被温水煮熟,相当遗憾。
人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是会产生幻觉的。
这种幻觉可能是梦魇,也可能是精神疾病。
很多观众可能都看过《闪灵》,那部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人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或者是密闭状态下总是会胡思乱想,而这种胡思乱想有时候是致命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同样也是这种紧张情况下胡思乱想,本片跟,《闪灵》不一样,因为结局很意味深长。
《存身》讲述的是一个建筑工人柯蒂斯的故事,柯蒂斯这几天一直紧张,且噩梦连连。
他总是梦到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身处灾难中心的他将面临厄运。
因此,柯蒂斯决心要给家建立一个避难所。
妻子萨曼莎并不认同丈夫的主观臆测,他想要让丈夫去找医生看病,但柯蒂斯固执的认为自己所梦到的这一切都是有预示的,他不想要将此归结于精神疾病,于是,萨曼莎的劝慰被当作耳旁风。
柯蒂斯的梦愈演愈烈,终于,他自己完全受不了了,当柯蒂斯与医生交谈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他的母亲就患有精神疾病,而作为儿子的他有可能被遗传了,但柯蒂斯依旧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最终导致了自己丢掉工作。
萨曼莎再也忍受不了,她跟丈夫吵了一架,冷静之余的柯蒂斯不得不接受了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事实,然而当他们去海边度假的时候,风暴真的来了。
《存身》设定的概念其实线索很简单,那就是具有遗传性质的精神疾病,最终导致了柯蒂斯产生某种幻觉,而柯蒂斯的幻觉使得他将梦中的场景不断地与现实相勾连。
于是,悲剧发生了。
柯蒂斯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对于自己的清醒的认识,但是当柯蒂斯遭遇危机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却不是自己,童年的阴影使得柯蒂斯对于家庭尤为热衷。
母亲在自己十岁的时候不辞而别,最终住进了疗养院,这对于柯蒂斯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柯蒂斯不愿意与家人就此分割。
而与家人不分开的条件就是好好地面对脑海中的灾难,并最终战胜这种灾难。
因此,对于柯蒂斯来说,战胜灾难需要的是用自己的力量来庇护家人。
柯蒂斯不愿意去看病,因为看病意味着自己将会与家人两地分隔。
这在旁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可,即使是萨曼莎也不觉得在治疗的过程中短暂的分割有什么不可能。
然而在经历过童年阴影的柯蒂斯看来,这种分开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
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分开则有可能意味着自己会像母亲离开那样永远地与家人分隔开来。
这是柯蒂斯不能忍受的。
于是,愈演愈烈的柯蒂斯终于在众人的眼中“疯了”。
在萨曼莎看来,柯蒂斯要想战胜疾病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就是接受治疗,而首先就需要自己的丈夫认清楚自己的疾病这件事实。
因而,萨曼莎鼓励柯蒂斯自己打开地下室的门,并且积极地接受医生的治疗。
然而柯蒂斯却始终没法放弃心中的执念,这也在本片的最后一幕上演。
当柯蒂斯终于看到梦中的风暴来临的时候,他感觉如释重负,而此时此刻,对于萨曼莎来说,这却是噩梦的又一次开始。
为什么萨曼莎与柯蒂斯对于现实中的风暴有着不一样的态度,原因很简单,柯蒂斯脑海中臆想出来的风暴真的来了的时候,他可以用这个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之前的想象并不是精神顽疾,而是真正的预言。
于是,柯蒂斯必然不会接受任何治疗。
而对于萨曼莎来说,现实中的风暴一举摧毁了自己想要让柯蒂斯步入的平静的生活,为什么这个说,如果说现实中的风暴并没有到来的话,那么柯蒂斯依旧是会按照计划接受治疗的,然而当现实中的风暴真的到来了之后,治疗便无从谈起,这对于有着先天性精神疾病的柯蒂斯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
本片中的柯蒂斯的母亲已经从侧面证明了他的儿子有可能患有精神疾病,而柯蒂斯所看到的幻想,更多的是自己的世界里的独有的“风景”。
他与同事在工作中听到雷声,但同事并没有听到,他与女儿相处的过程中看到乌鸦成群落下,然而女儿并没有看到。
地下室外面的风暴侵袭,但妻子并没有任何的感觉,他感觉自己能接受很多语言信息,然而除了医生,并没有人愿意聆听,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柯蒂斯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怀疑,这种期待看上去很无厘头,但对于柯蒂斯来说,这种期待正是自己孤独无助时候的一种最大的依靠。
他从小就没有能在母亲那边感觉到依靠,长大后的他想要从家庭那边获得这种依靠,他也一度认为自己找到了这种依靠,然而梦中的场景却粉碎了这种依靠,现实也是如此,在这种背景之下,柯蒂斯只有努力的弥补才能让自己重新获得依靠的感觉,但一切的一切都让柯蒂斯的“梦”碎了。
因此,悲剧最终来临。
然而真正的柯蒂斯,是否有人会懂?
这是一个需要大家解答的疑问。
……你好,再见
最后的暴风雨绝对是真实的。
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可能细节没记住。
导演应该是事先做了些功课的。
为什么会下油?
关于世界末日的主因,x星,根据齐塔人的说法这颗行星拖着一条油腻又带有电荷的尘埃云尾巴。
当x星从地球旁边经过引起极移是,其尾巴会扫过地球。
片中的机油雨可能是这一点导致的。
也就是说这场风暴是全世界范围的灾难。
那么锁住动物是应该的。
其它细节想不起来了但看电影我从头到尾都没怀疑暴风雨的真实性。
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结局了,太闹心了!!!
为什么闹心?
在大家齐心协力努力下男主恢复正常了,可以度假了,碰上暴风了,女主鼓励他,你能行的,别害怕,进屋躲雨就行了,男的说,我知道了,我已经正常了,进屋吧。
然后,女主角愣住了,真的下机油雨了!
我靠我老公说的都是真的!
这下死定了!
导演。。。
我恨你!!!!
推荐大家关注齐塔人之声,如果世界末日来了,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注】此片为惊悚题材,本影评涉及剧透。
观看需谨慎。
也许导演是在讲述一个爱与信任的故事,也许观众看到的是一个信息循环、无法验证的事实;无论你们怎么看,我能想到的,还有希腊神话里“预言悲剧”。
也许你是看预告片或者各种提名于是观看,也许你是循着一些网友评价或者社交网站观影timeline而觅得此片;无论你带有多少认知去观看,我相信,你一定会在影片伊始就有所警觉。
事实上,本片既是“神经质”的,也是“答案就在题目中”的。
如果大家还记得那篇兴奋于《禁闭岛》为“双结局”的影评,我不禁要说,论结局的开放程度和信息的使用,本片才更捕风捉影。
可以这么说,影片一直都没有结论。
因为我们会发现,男主角 柯蒂斯 从头到尾都欲言又止,他对所有人的叙述,几乎没有重叠过。
影片罕见的保有着相当少的信息量。
但是这些信息量又足够关键,因为他们彼此呼应。
最简单的,比如开场的下雨场景。
如果你稍不注意,你会漏掉这些雨,至少他们如此密集而转瞬即逝:你会发现,这些雨有的似乎出现在梦里,有的只是主角的幻觉,而有的却是所有人都感知到,但大家并不在意的。
导演刻意保留着这些差异,但又把梦境描绘的更感同身受,这种暧昧的镜头反复出现。
也可以这么说,影片一直都存在评判。
导演会利用旁人的态度对你说,男主角的妻子是有所怀疑但是选择放任的。
即使男主角迟到发脾气乱花钱甚至丢工作。
为什么?
而那些人,为什么选择了不信?
因为男主角行为怪异或者老妈是精神病患者?
导演极力的用周围的人来干涉男主角,他一次次的缄口沉默,逼迫自己分裂:既去寻求医疗的解释,又不得不本能的坚持盖造庇护所。
到底是本身就到达了疯癫的边缘,还是失败的种种尝试逼迫他走向疯癫?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评判,但是导演没有。
于是,各种刻意的暧昧和有序的逼迫,让你也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男主角为自己下定论之前,你自认为有了足够的讯息去辨识,虽然不那么完美,不如别的影片给予的那么多。
最重要的是:男主角一直无法自证。
他存在着幻觉,并且因此莫名的恐惧。
我真的想,如果导演像小丑一样策划对英雄的猜忌,是不是也能达到瓦解对方的目的。
当然,控制舆论的风险是:在你达到的效果产生之前,你不知道会不会杀出程咬金。
一个微不足道的网友,一句毫无关系的玩笑,都可能让一切毁于一旦。
但一旦你的媒体显示出了那种趋势,那种力量,一切就要改写。
如同本片的结尾,诡异而又真实。
如果我知道“美特尔海滩”离他家有多远,也许那个庇护所到底能不能成为方舟,这“第六感/神启/巧合”的定论也就不难解释了。
这片子还挺有意思,但是剧情太拖沓了,这个问题反映的很普遍,没错两个小时对于这种题材,有些显得过于沉长了,虽然结尾挺有意思,90多分钟正好,JC去年的片子可真不少啊,看来路要越走越广了,不错挺喜欢她的,甜美又可人,BTW千万别当这片是科幻的!
本来以为又是一部《美丽心灵》,男主角真应该入围的。
大闷片。
故弄玄虚,沉闷,缓慢。
柯蒂斯的心魔孕育着一场风暴,地下掩体里艰难打开的门象征他闭锁的心门。最后一刻应运而来的暴风雨,是现实的神谕,亦或又是一场梦魇。模糊了现实与梦境的界限,用母亲患病、医生确诊、预测失败诱导观众,最后把人拖入似真似幻的洪流暴雨中。在压抑的现实中,每个人都需要搭建一处心理掩体来获得安生。
“there is a storm coming,like nothing you have ever seen,and not a one of you is prepared for it。”
尼玛,坑爹的~
深井冰预言家。
讲述心魔如何一步一步的占据你内心的佳片. 强烈推荐! Michael Shannon终于开始发光了!
0.5
三星半。
saw it in cinema... just wanna lie down when i was watching it..
结尾还真是男主角对了啊,一直以为是他的心理疾病,好吧,真是通灵了。男主的表演不错,但片子还是有点拖沓。
20180601 15:32 GTL 啥玩意了?看到四十分钟时没有实质的剧情开展,看到全片就剩八九分钟时还是没什么情节,除了一个个噩梦,逗观众玩呢
【B】工薪阶级自我凝视下的一场无法逃脱的梦魇。
抑郁症什么的最吓人了。。。。心理恐惧什么的最惊悚了。。。然后晚上就又做梦。。差点死了。。
节奏缓慢,氛围压抑,开放式的结局很诡异,俩演员的表演不错。
No.14 此片被《电影手册》选为年度10佳,实在是有点过誉了。
唯一值得称赞的是Michael Shannon的演技
怎樣都比那做作噁心的驚悚末日好一百萬倍,音效與環境音的設計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