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罗拉公主》,封面的短发女子清秀冷漠,精致的银色面具握在手中。
奥罗拉公主,曾经爱的昵称,后来血腥复仇的名义。
影片一开始的利器刺杀,鲜血洒满,刺穿手掌,扎入头顶的画面,一下一下那么多的愤怒。
最开始以为女主角是因为有缺失的童年,而心存对社会种种不公平和丑恶的痛恨,采取极端方式来宣泄或维护心里的正义;后来才知道,在怎样的人性残忍、事态冷漠、阴暗不公里她失去了自己六岁的女儿,甚至无法将凶手绳之以法。
“我的女儿,才六岁,清早被人发现丢弃在这里,赤裸着身体,和这些垃圾一起。
而那个人却在医院里接受治疗!
”而当年替报告辩护的律师说的话残酷却现实:法律,是可笑的。
强奸、凶杀、抢劫,这些事情自古就存在。
因为人们界定它们为犯罪,它们才是。
那么,如果法律的公正可以被金钱和权利蒙尘,奥罗拉公主只得自己复仇。
伤害、痛苦,这些都是如此真实的存在,怎能容忍被轻视和践踏?
哭喊着:爸爸,我怕!
我怕!
几近疯狂的她把自己和女儿恍惚融为一体。
逼出眼泪,能逼出众人内心的良知么?
六岁的小女孩,那样矮小稚弱地迷失在汉城街头,被从出租车赶下后,独自哭泣着穿过漫长的车行隧道。
墙壁有黄色的灯光,身边车川流不息,心里只有无助和恐惧,而那个唯一为她停下的人不是帮助她,而是将她带入死亡。
“她大概1.60米,大眼睛……她看起来很善良。
”身为警察的前夫说。
她确实曾是温婉的女人,带着女儿过甜美安详的生活,长发温柔地束于脑后,笑起来发自内心。
后来,她留短发,仍温柔地笑,甚至更魅惑,却眼神黝黑难辨。
她永远善良,而善良之人的反抗,因为对罪恶的憎恶,自身力气的微薄,更加竭尽全力、不留退路。
映射血色的利刃,她承担了多少痛苦和愤怒,亏欠她的人通通都要偿还。
直击人性,这是我在看了影评之后的第一想法,我是看了柳岩的演讲稿之后决定来看看这部折射人性冷漠的影片,我承认我泪点很低,所以在影片后半部分哭成泪人,尤其是在垃圾场上,女主角学着她女儿的声音说出的一字一句,都让人心疼,凶手固然可恨,其他人冷漠的人又何尝不是帮凶,题材很深刻,敢于直击人性最深处的黑暗。
又看了一遍差点把我看哭了,好心疼被害的小女孩,这是一部关于母亲一步步复仇的电影。
人性的丑陋暴露的淋漓尽致。
小女孩她才6岁啊,在生日那天,被拐带性侵杀害后丢在垃圾场,假如那其中一个人发了善心她可能就不会被害了。
人性。
因为刮车把急着去接小女孩放学的母亲堵在路上的胖子、把小女孩赶出店门的男女、因为钱不够而将小女孩扔在半路的出租车司机、黑心律师、假装有精神病而逃脱法律制裁的杀人犯。
母亲只能靠自己复仇。
所以说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
电影采取倒叙的手法,后面才揭露原因。
父亲作为一个警察却忘记了女儿的生日,还保护不了自己的女儿,前面那些人都是女主杀的,后面的律师没死成,结尾留下悬念父亲准备杀了那个律师。
电影告诉我们,有时候自己的一个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为可能会间接导致别人的死亡,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曾经,我们都有很多的兄弟姐妹,那时候养多一个小孩和养多几个小孩就像养多几只小猪一般没什么区别,不像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带来的问题不单是对小朋友的过分溺爱,大人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一旦碰上意外,失去了小朋友,这个打击对一家人来说几乎是致命。
所以,为了自己的小孩,母亲能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严正花饰演的复仇女神就是一个恐怖残忍的复仇母亲,但你却忍不住同情原谅她。
她把失去小孩的罪行算到了所有直接或间接的经历过的人头上。
她要把自己失去女儿的愤怒,悲痛,无奈...通通都控诉并实施在这些人身上。
不要得罪母亲,母爱可以很伟大也狠残忍。
这不算什么高智商的复仇,但却是一个构思巧妙,虽然剧情比较狗血,却看得很痛快的复仇故事。
导演通过一个复仇母亲的故事直白的指出了现今社会的冷漠人性。
影片中几乎每个被害人都是因为自己的冷漠人性而被残忍杀害。
这个世界太冷酷了,他们的冷酷来自于麻木,来自于自私,所以才需要一些鲜血一些生命唤醒人民的良知。
安静舒服的我们需要一部这样的电影来警醒我们一个事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奥罗拉有另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名字叫做睡美人,她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公主,善良又可爱,一头金色的秀发,散发出宛如阳光的美丽光芒,紫罗兰的眼睛如同水晶般纯洁明亮。
公主小时候被坏仙女所诅咒,年满十五岁的时候便会被纺织针扎中而死,然后第十五个仙女的祝福让公主可以免于一死,但要昏睡一百年。
无论如何,动画中的奥罗拉结局是美好的,漂亮的公主被王子深情的吻所救,可是如果这么漂亮的公主一开始就惨遭厄运,又被不公正的对待,那么一切是不是要重新定义。
如果爱可以让人获得强大的生命力,那么恨就可以让人获得巨大的破坏力,这是一部为女儿复仇的故事,像所有疼爱孩子的妈妈一样,当痛失女儿后,自己的生命也就形同虚设了,活着的唯一目的便是复仇。
关于复仇的情节我不想过多透露,无非是跟她女儿死有关的人都要死,无论是间接还是直接,总之一切的一切都不可饶恕。
但惟独第一个死亡的人物跟女儿死无关,我很想聊聊这个人,这是位继母,总是用一些卑劣残忍的手法打孩子,孩子不是亲生的,但每一次的下手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她的死是死去女儿许的一个愿望。
继母、后妈这个名词总是跟虐待,暴力这样一些不好字眼的相关联,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很多爱子如亲生的养母,今天我们来说说这些人。
客观来讲继母的角色不好当,当好了还好,当不好则被人诟病,可世间每个人都有其角色,不能因为角色而扭曲了自己的生活。
孩子不是亲生的,可是人是活生生的,电影中的那个继母是残忍的,那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是可怜的,复仇的奥罗拉,不单单指为女儿复仇的妈妈,也有可能是这些不被公平对待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看《妈妈不哭》那部电影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一个幸福的孩子变得不幸的过程,看《奥罗拉公主》你能感受到孩子遭遇不幸下孩子妈妈便疯狂的过程,但都是不幸的。
我不知道你看这部电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欢迎留下你的想法。
当善良被肆意践踏,才不得不拿起暴力的武器,我相信每一个复仇故事都有一个被深刻伤害的隐衷,这就是为什么片中的母亲为了死去的女儿,用最简单却惊悚的方法干掉了一票人,却让观众觉得她不仅没错,甚至还要拍手称快。
以暴制暴向来被推到的。
当弱小的卑微的生命受到侵害,似乎也只有归于一声寂寥叹息,陷入永久的沉默。
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隐忍,表面看似乎是因为没有其他的选择,但实际是报复的代价太大,逝者已逝,生者需生,忍就忍吧,哪怕苟且。
但总有那么少数人,会被不公的现世激发出最强大的气力,余生只为报复伤害的制造者,自命不顾,在所不惜。
这样的人终究太少,片中的复仇天使是位单身母亲,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类情感偏执,毕竟母爱无可责难。
况且那些作孽者,着实也是死有余辜,各种人性的糟趄毕露无遗。
从最初被KO的虐童继母,到飞扬跋扈的小三及其情夫,再到好色的店猪,以及最后的那个四眼田鸡,每一个挂掉的人,观众都可以一边倒的喊好,这些败类,活着也就是移动粪坑,给那个卡哇伊奥罗拉公主陪葬都不够。
当然当然,这只是看客最简单的观影心理,善善恶恶,毕竟意识层面你可以极尽所想,但搁到现实中,即便有再多的情感缘由,你也不能理解更不会正常看待这么一位复仇天使,毕竟杀人狂魔啊,即便往来无冤,趋利避害的普众心理也会让你避之唯恐不及。
所以,一般人干不了复仇的事业。
再者,也还没有那么多足以称之为深仇大恨的动机。
另,几个小感慨之一,除了极好或极坏的男人,介于中的,鲜有不好色的,女主之所以那么羸弱的小身板可以把整支警队玩的团团转,相貌的杀伤力功不可没。
之二,重情重义是女子,父爱如山也知道得过且过工作为重,母亲就傻了,惨死的小萝莉几乎附体式的缠住了女人的余生。
之三,如果警探不是女主前夫,人物关系再复杂些,叙述线条再凌厉些,这部片子就完美了。
在微博上看到推荐这部电影,说是惊悚片。
一向口味重的我就去找了来看,虽然开头就是商场内的一场血案,但看完整部影片,丝毫不觉得可怕,只觉得揪心。
在看剧情介绍的时候,说是失去女儿的妈妈复仇的故事,复仇手段算不上高明,所以整个复仇过程中都没有大快人心的感觉,直至妈妈因此入狱。
最后,妈妈在精神病院中用刀插划过了逃脱罪行躲在神经病院中的主犯的脖子,才感觉到100分钟的压抑终于得到了释放。
最终,妈妈也用沾满了罪恶鲜血的刀片划破了自己的脖子。
从帮忙看孩子却因为订了餐厅把孩子丢下的女人、因为车祸不停纠缠耽误自己接孩子的无赖、因为孩子没钱不让孩子搭车的出租车司机、到残暴地侵害孩子的主犯,所有导致这出惨案发生的相关人士,妈妈一个都没有放过。
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美貌周旋于这些人身边,让他们一个一个地步入她的陷阱。
影片使用了重复蒙太奇,使得故事情节和画面有更强的冲击力,给观众更强烈的震撼。
我想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线索,就是每一次复仇出现的奥罗拉公主贴纸。
女儿在活着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奥罗拉公主,而母女间亲密的小游戏就是扮演奥罗拉公主对话。
妈妈在每一次复仇现场留下奥罗拉贴纸,正是她对于女儿的想念和痛苦寄托。
她不断用这样的方式刺痛自己的心,让自己在痛苦至极之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复仇找到活下去的动力。
近几年关于幼童性侵的电影其实很多,《素媛》、《熔炉》、《青蛙少年》,这类片子大多令人感到无能为力的无助感,明明内心感到压抑和痛苦,但剧中遭受如此伤害的父母们却不能做什么。
而《奥罗拉公主》却讲述了一个母亲勇敢复仇的故事,虽然手段过于极端,但却是和其他同类电影有别的地方。
我们除了在事后想办法治愈孩子已经被伤害的心灵,还能做些什么?
我想这部电影正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考。
这部片子是以一位母亲的角度来看事情的。
这位母亲有的做法虽然很偏执,但是我看了真的觉得很解气。
本来是一个柔弱的小女子,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报仇,爆发了一种超乎想象的爆发力。
她所杀的都是坏人,如果这些人中有善良一点的人悲剧也不会发生。
整部片子带入感很强看了很气愤,看见女主的做法觉得很解气特别是那个装疯的人真的很该死。
严正花(엄정화)一个人的演技成全了此片。
还有些许露点镜头。
之前对她的印象是去年刚刚来韩国的时候,风靡一时的歌曲《DISCO》,和《nobady》。
那时候知道了严正花还有wondergirl。
其实早些年看过一部严正花主演的影片《奏出我未来 호로비츠를위하여》。
她扮演的那个女钢琴老师,也是令人感动至今。
此剧还算是不错的,高潮一段令人动容心碎。
最后的结局我个人认为有些画蛇添足。
尤其是最最后,前夫开始继续这个复仇计划后,感觉此剧的性质反而变了。
以后在我的写作中,我会预防此事发生。
喜欢严正花的人可以看看此片。
对于一个1971年出生的女人,一个整容无数的女人,一个今年参演了韩国大制作《海云台》的女人,想来,总是会有很多拥簇。
剧情最后的转折(母亲入精神病院实现复仇)的确加分,但是挡不住故事本身的硬伤扣分,人物犯罪动机的夸张程度超过了我能接受的程度。
这方面让我想起了前年那部《怒》,观影过程中止不住的跳出故事在思考,真的有这么怒吗?
真的至于吗?
当然这事儿见仁见智,反正我不太能接受。
人物设定和表演呈现上面,我始终觉得男女主都用力过猛了,父亲过度静,母亲过度动,让我始终游离在他们的情绪之外,没法产生丁点儿共鸣。
小女孩独自走过的那个隧道特别像杭州骑行过的一处,没来由的就很喜欢这一段。
哦。
又想起来故事的最后,父亲去接力复仇的设定。
真的,父亲这个人物设定,不能吐槽更多了。
揪心
女主六岁女儿惨死,女主一个个的进行复仇,杀了原来的老板情侣、出租车司机、耽误她时间的流氓、孽待女儿小伙伴的后妈,之后假装精神病被关进医院,终于杀掉了害死自己女儿的财阀儿子,然后自杀了结。
为了复仇而复仇的毫无是非观念的母亲吗?
女姓复仇记(为女儿)。死亡烙印奥罗拉公主贴画。
挺好的剧本,BUG多了点。。
严正花演技万年不变
《论一部电影是如何做到既破碎又拖沓》
女主气场绝了,真是耍的起,放得开。
通乳腺爽片。第一種殺人方法太喜歡了,過程也很緊張,後面就越來越熟練了哈哈
6.5/10分。母亲向害死自己女儿的人复仇的故事,悬疑性一般,叙事比较平,没太多转折,看完豆瓣的简基本就等于看完电影了……片中犯案手法都太理想化太顺利。冲着悬疑/犯罪类型来的,看完比较失望。
现在看那个年代的片子都是有点无聊
小女孩可爱死了。
说实话,这部复仇电影真不咋地
严正花的假脸不忍直视啊,剧情一般吧。
杀死的全是该杀之人,看的人心大快!妈妈的,6岁的女儿太可怜了,这么可爱,哭泣
Who Run The World Girls
韩国电影就真得这样了吗?没有期待了?
啥玩意
一星给萝莉演员,一星给立意。这片子属于不错的题材但表达得很烂的那种,但是为崛起的那种强悍到狠绝的母性力量点赞,虽然女主装精分的样子学女儿口吻说话唱歌什么的看的略尴尬。萝莉是用来爱护的,不是用来啪啪啪的哟~
非常好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