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法证一里面的梁小柔才决定看二的,结果二就没了……第一部结局就是阿琛和汀汀的定婚,结果二里汀汀就领盒饭了??
不理解的是汀汀去世了阿琛接着遇到英国马就忘了汀汀(起码遇到她之后就没有回忆过了,钟嘉欣的戏份好少……)主要是对好兄弟的女朋友不避嫌真的让人讨厌。
喜欢佘诗曼但是真心感觉马帼英婊,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明明Ivan已经跟她确认关系了她心里还在想阿琛,而且明知道他们是好兄弟。
看剧的时候甚至觉得她跟阿琛在一起得了可别嚯嚯Ivan了欧阳胖胖的戏份对比一感觉少了好多,二主线就是三角恋了而且少了法证的戏份,从剧名看怎么都不比第一部精彩另声明,不针对演员只针对人物设定,如果现实中你的兄弟跟你女朋友不避嫌而且你女朋友心里在想你兄弟会是什么感觉,或你明明有男朋友还去想他的好兄弟你觉得合理吗?
正常吗?
有些剧情只存在于影视剧里就够了,现实中可让人无法接受
强烈怀疑是钟嘉欣没档期了所以第四集要把她写死了,要么就是编剧想告诉我们秀恩爱死得快,毕竟看她和Sam前几集的互动我实在是腻得要死;有理由相信是佘诗曼要上位所以把蒙嘉慧给写成植物人了。。。
法证先锋2看完了,感觉法证先锋这两部我真是光速刷完了,到后面我可能已经不对编剧的感情戏抱有任何期待了,所以让他们俩通过一起从爆炸中死里逃生从而增进感情的戏反而觉得还不赖了,当然我也可能麻木了,改变不了就认同[哭笑^_^,打败不了就加入。
当然,一群法证到阿沈家搜证那一段,拿了一堆证物放到桌子上,开始诓阿沈Yvonne怀孕,从牙刷那边开始推理我真的笑死了,还有推理Formula和Wilson谈恋爱,可以从那一瓶水里提取到两位的DNA,我真的会谢哈哈哈哈,本季巅峰。
这么说来,编剧写了两季乱锅炖的感情戏,总算在第二季的倒数第三、二集渐入佳境?
可能编剧执着于感情戏,所以第二季反而看起来更轻松一些了,对于3-4倍速看感情戏的我而言,加快了我看本剧的速度。
倒数第几集看到瓶盖下毒的情节,感觉有点熟悉,想起来就是在b站刷到了这个情节,所以才开始看的,害。
还有就是,这季还比较喜欢首尾呼嘛,Madan Ma的撕裙子,当然她最后接到电话那个一瞬间的哭我以为Iron没了,可能为了首尾呼应所以才表现的那么含糊,想要让她通过撕裙子要跑步去医院看Iron来表现Iron没挂吧;开头的伴娘,后面Madan liung的伴娘邀请;开头的爆炸,最后一个case也非要爆炸。
咱就说咱也没必要非要为了前后呼应而去写这个剧情吧,如果是为了称托Iron和Ma情比金坚,为了衬托Iron为了Ma不放弃自己的爱情,那行吧,当我没说。
最大的槽点还是阿Sam、Iron、Ma这三角混乱的感情戏。
整体还是好看的,不然我也不会非要刷完才睡。
佘诗曼越看越有魅力。
法证是一门讲究证据的学科,八卦亦如是,那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的八卦尽管也能让人深信不疑,却是不入流的,只能忽悠些小白而已。
然而现在不同了,现在是高科技年代,连作弊都那么高科技了(参看http://9.douban.com/site/entry/59403389),八卦这门历史久远的学科怎能不与时俱进?
很遗憾,现在基本上还是土办法,这是一种无奈,读者不给媒体压力,看了就信,媒体哪会耗那么大劲去给你寻找确凿无疑的证据?
你估他们是法证先锋?
法证先锋们通过各种细微琐碎的证据来还原事件真相,从本质上体现了他们都是八卦的,看八卦杂志来寻找线索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只不过他们八的手法更科学,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八卦精神。
当法证人员在生活中也去八卦,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投入,发现事情真相是多么的轻而易举,我们看起来是多么的有趣,比看娱乐八卦有乐趣多了,这已经上升到精神享受的层次。
法证2里有个罗卡定律出现的比较频繁,这个定律说“凡两个物体接触时,就会产生相互转移现象,即会带走一些东西,亦会留下一些东西”,这是法证们的指导思想,也可以作为我们八卦的指导思想。
前段时间媒体说拍到刘德华女儿的照片了,折腾了半天结果搞错了,其实要证实很简单,拿根“刘德华女儿”的头发再拿根刘德华的,去做个DNA亲子鉴定不就搞定了。
有人要说了,这么快就证实了那多无趣,八卦的乐趣就是揪着一件事不停的八下去,直到没八的了,八到真相不证自明了为止,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换个思路,速战速决的解决八卦问题不就等于可以抽出时间去八其他东西了?
老是揪着同一件事多没意思,那有没有这么多八卦可八?
我想是有的,关键是看大家的思维跳不跳跃。
等到哪天八卦也高科技了,那说明我们国家的物质精神文明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你说港剧几千篇一律都好,你说TVB几丢盔弃甲都可,你说老佘某郑几老人当道都得,但我就好这一口——《法证先锋II》,我还是一口气追了整个礼拜追到底(这约摸可以解释我blog空窗这么久的原因)。
当然钟MM出现的前4集内除了撮成菊花笑容外完全没有其他表情令人厌恶,当然众多配角动辄摆大团圆pose定格痕迹太重,当然Madam Leung从神勇女干探变柔弱小女人戏分删到几乎没有令人失望,甚至整部戏的侦破线未见得精彩,感情线未见得新颖,然而“我就喜欢”,不得咩?
已经说不上来为什么欲罢不能,老佘成为阿姐之后,与她配戏的男主角都扮演了她从前扮演习惯的天使牌角色(我又不免要阴暗地想,难道这是乐总为了补偿老佘此前的辛苦受气不成?
)——前有咱家仲少的华邦邦,后如咱们这套戏里体贴入微让天下女子睡着了还口水不止的Ivan。
在《写意人生》之后为Kelvin写过一篇文章,可能是越逆市的片子,越能令人发觉某郑个人的闪光点。
就像在这部片子中间,本来天使牌Ivan同学摊到的桥段已经老得不能再老,譬如咖啡饼干夕阳搞浪漫、譬如绝口不提前史,甚至在知道阿Bell对Sam的好感之后还纯良神伤一如毫无反抗能力的小绵羊,在最后拆弹的时候舍己为人神圣可封St. Ivan。
某郑好歹也是视帝之尊吧,让他出演这样没有层次感的角色,估计他心里也要郁闷一把的,然而却还能巧笑倩兮地将魅力值提升到最高级,在不可再分的性格层次之中再分出若干高低起伏的情绪层次,这就是某郑的功力了。
而我们这样对未进化好的洋人和整容太过的东洋人敬谢不敏的求真务实派,还是偏好天然口味,情愿看到某郑在《法证》中闪着神气的眼神背书做神奇小子。
或者,高EQ、高IQ的阳光小子正是Ivan同学的定位,惟有如此,另一个有些颓唐、有些深沉、有些伤心往事可供凭吊的阿Sam才有存在的必要。
这绝非从戏剧角度来论,因为如果按照戏剧冲突强对比原则,阳光小子的对面,应当是有些不羁、有些反面、有些伤德前科需要追溯的才对。
所以Sam的存在,完全源于生活本身的提示。
既然每个男人都想坐拥红白两色玫瑰,女人对于男人的欣赏也可以并行不悖。
法海硬朗,许仙温存;浪子文艺,匹夫可靠。
像是阿Bell喝了多年咖啡之余,觉得热巧也可以接受,Ivan实心眼地尊重她的习惯,Sam强势改变,她忽而觉得前者体贴,忽而觉得后者适意——这或许才是人性的真实表现。
绝不是说阿Bell贪心。
况且冷静自持如Madam Ma,短暂摇摆令阿Cat觉察已经马失前蹄,足以警示她以自制力控制好自己的最终方向。
生活终究是生活,不是人人都有精力乐于在情感中无事生非搞风搞雨;更多人的情感选择不过是顺势而为,更何况Ivan与Sam在Bell心中孰轻孰重?
她自己又能否答得清?
焉知来到Sam身边,她看向Ivan的目光不是一样含情脉脉呢?
很奇怪,此阿Bell又容易让人想到另一个阿Bell(《冲上云霄》),而无巧不巧,两个扮演入侵者角色的都是“琛”Sam。
乐以珊比较情绪化,搞得周围人一片面目全非;或者换个说法,是编剧火性未除,惟恐天下不乱,加强戏剧冲突之举。
而今次蔡婷婷女士明显平静得多,几段感情都是波澜不惊,当然除了Ivan&Bell&Sam这一条,其他都像是顺着大纲码出的情节。
TVB年纪大了,经不起大起大落得折腾,这些年明星们的戏中情路越走越顺,是不是也是为了照顾东主爷爷的心脏?
倒便宜了演员,少吃不少皮肉之苦。
然而这就是TVB,让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寻找历史中的Bell,这种乐趣又岂是新欢所能替代?
第一次在线追 感觉 不爽 尤其是 礼拜六礼拜天 难免遭遇空窗期 很吊胃口剧情么 我不是法证专业人士 从普通观众的角度看 还算不错额虽然难免有些时候有些急转有些突然 虽然某些凶手额出场非常令人惊愕但是 但是 至少还是让人忍不住追下去 很起劲唯一不满是 阿佘跟我不喜欢的老郑的出现 抢了yoyo跟bobby不少戏分 不开心喜欢阿沈跟Yvonne Formula跟Wilson的组合期待法证3~
除了破案之外,感情戲的重心已經轉移到DR.KOO、IVAN與BELL的微妙關係上!
但系令我失望的是,DR.KOO與BELL竟然是那么輕率地跳出了那層關係,沒有鋪墊或善後,給人的感覺很敷衍而在最後一集里,BELL和IVAN的結局真的是像在愚弄觀眾!!
明明說BELL懷孕,但是由始至終都沒有見過BB的下落,再最後一個電話就將故事結局,根本沒有人知道IVAN最後的下場!!
結局來得太快,太倉促了···(PS:SAM最後遇到一位撿花球的女孩,她穿著和丁丁當初一樣的水晶波鞋,而在他們的對話中我真系覺得SAM好有魅力)
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真正的看过一部电视剧了,连续剧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港剧,真实,能反映出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喜欢一部电影或者连续剧不会因为情节,而是因为某个人物。
可法政先锋里面的人物每个都很出色,BELL, IVAN, TIM, SAM都非常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智慧,懂得生活。
都非常的专情,爱惜自己心爱的人。
除了共同的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BELL外表冷漠但内心深情,IVAN冷静,简单,TIM知识渊博。
SAM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感觉他非常的深,懂得拿笔的人内心世界都是丰富的,而他处理事情表现出来的冷静又和身为作家的他格格不入。
面对爱情,他有是充满热情,浪漫的。
汀汀死后,他真的非常痛苦和不舍,而他又能很快的放下,只是把汀汀永远的放在心里。
男人应该刚,可是很多人误会这个刚的意思,以为宁折不弯叫做刚,其实,那是铁,有杂质,等去掉杂质,变成钢,才会具有很高的韧性,才是真正的刚。
Ivan就是这种刚的男人。
一般人看来,Ivan就是围绕着马国英的华丽花瓶:约看电影修理东西煲汤烤饼干兼送便当,随时提供最灿烂美颜给女友乃至观众欣赏。
这些当然都是Ivan的好处,可是我想在这里写的,是郑嘉颖的演绎。
代表戏之一:看日落。
嘉颖说过,别人演戏是把自己变成角色,他演戏是把角色变成自己。
把自己变角色呢,就是镜头前那一会儿;把角色变自己呢,一整个身心都融进去了。
这一点我在看Ivan时非常有感受。
(嘉颖演的其他角色也给我同样感受。
)景色美,不知他是以前无意中发现还是特意为马国英找到的。
但是饼干呢,就绝对不是偶然。
这款饼干,是为了让黑咖啡味道好,他特意练习了多次烤成功的。
最重要,他并没有主动提出要提供咖啡、饼干,等女友说要一样,他拿出来一样。
表面看,是他想保留惊喜,其实,也是他尽量顺从女友的表现。
他并不是无条件顺从女友的软男,后面的一场戏再说。
顺从可以说是做为一个男人很难做到的事情,表面服从容易,真心顺从很男。
Ivan事事以女友为先,非常尊重体贴。
这些还都可以算是编剧的部分。
女友想喝咖啡,他比了个等待的手势,然后从后备箱拿出暖瓶和纸杯,露出灿然一笑,那个笑容里,没有显示“我就是强”的意味,只是非常高兴,好像“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高EQ啊。
变出饼干也是一样。
到了解释饼干和咖啡的关系的时候,他婉婉道来,让我想起杨过与小龙女16年后重逢,杨过听小龙女讲怎么用树皮做衣服如何做桌椅等等,好似比他在外面大风大浪还要有趣,为什么?
因为杨过珍惜跟小龙女的感情。
Ivan的一番努力在于说明:咖啡不一定是苦的,看你怎么喝。
同样,人生也不一定是苦的,看你怎么过。
身为孤儿还曾经流落街头的Ivan,心里也受过创伤,可是他选择阳光一样的生活态度。
马国英笑眯眯接受这份好意,开始品尝,镜头拉到Ivan的正面,只见他眼中突然迸出一道光。
这不是做得出来的,是他心中真的有光。
所以才有后面非常之甜蜜的偷吻。
一般人偷吻失败,会马上掩饰或尴尬,Ivan没有,他保持那个姿势,直到女友转过头来看到,他才露出甜美的笑容直起身。
如果尴尬掩饰,是因为自己的欲望没达成而致,没有尴尬,是因为Ivan的所有心思都是为了对方。
Ivan在表达爱意时的果敢和阳光,其实值得很多男生效仿。
女友假装没事人一样,问饼干可不可以加榛子,Ivan说还考虑过加腰果,等女友说“那就更香了”,他眼神转了一下,好像不小心泄漏出暗地里的百般用心后略微不好意思,这个眼神让这段对话精彩好多。
在这段演绎中,老套的剧情被嘉颖配上灵动的眼神和表情,看得人如醉如痴,十分享受。
代表戏之二:手伤进医院女友搞到珍贵的票,Ivan却因为临时碰到女友妈妈,而必须陪她去办事。
马国英的生气可以理解,Ivan的决定却显示出他心中是有做人做事标准的,不会一味讨好顺从女友。
结果Ivan意外弄伤手,本来不想暴露行踪的妈妈只好通知女儿来医院。
这下,马国英知道Ivan爽约的真相了。
接下来,一般状况就是误会解除,女方感谢。
那样也太平淡了,看看这里男女主的演绎。
坐下来,女友咳嗽,Ivan立马摸出喉糖,眼光中只有温柔和对女友的关注,心中完全没有自己。
马国英因为错怪了Ivan心里正在沉重。
Ivan才问喉咙舒服点了没,心里舒服点了没。
然后开始道歉,眼神和表情有短暂的回收,显得很惭愧,很真诚。
马国英的表情也因此从沉重变成道歉。
如果郑嘉颖只是一直看着SSM讲这段话,道歉就没那么有诚意,也就不是那个一心只为女友着想的Ivan了。
听了女友的道歉,Ivan眼神里有一点楞然后笑起来,说明他真的只觉得是自己不对,认为女友生气应该很正常。
这小小的眼神变化,非常能体现Ivan这个不一般的男人,胸怀非常宽大,所以他才能表现得非常阳光。
听到女友表杨,Ivan眼神闪烁着几下,有些不好意思。
女友说着说着,拿起Ivan的伤手观看,Ivan带点惊诧地望向她。
然后就透露出一种决心,这种决心是Ivan在这部戏里性格的统一,就是光明正大随时表露爱意。
所以本来是很平凡的握手,被他别有用心地一握,音乐也戏剧般配合,加上Ivan抬眼对女友的一望,心里有什么都讲明白了。
(好吧,这一刻让人很容易穿越到八爷雪地里握若曦的手有木有。
)看到女友顺从的眼光,Ivan眼神里闪烁出幸福,又再看她一眼,轻轻把两人的手收回到自己腿上。
害羞而开心地说出“好人有好报”这段。
而且不忘跟女友对眼神。
两人在眼光达到同一频率之后,恋爱关系就更进了一层啦。
本来编剧对古马的感情描写比较细腻新颖,什么写进剧本还相互讨论,什么天台暧昧幽会,什么同病相怜;相较之下,Ivan的戏份老套平实不讨好,而且Ivan和古都是帅哥,外表也没很大区别,在这种情况下,观众很难接受杨马恋,会喜欢古马恋。
郑嘉颖要面临的挑战是很大的。
他必须要化腐朽为神奇,才能赢得观众和女主的认同。
要女主认同,是增加戏剧的真实性。
当然SSM也可以凭演技让女主喜欢上并不出彩的男友,可是那看起来就很假。
所以嘉颖的出彩非常重要。
除了上面两段,夜晚加班那场我也非常喜欢。
Ivan为女友倒水回来,发现古刚离开马的房间,还为自己女友盖了衣服。
古之做法很过份,超出了一般朋友的界限。
如果Ivan由此而吃醋或心有芥蒂也是正常的。
不过Ivan把大方阳光进行到底,直接跟古沟通,让我对这个貌似简单的男孩非常佩服。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语言只占3成,眼神动作占7成。
郑嘉颖语言不是强项,但他的眼神动作绝对到位。
就说握手那幕,虽然和步步里八爷有像,但八爷更老练,Ivan比较害羞。
郑嘉颖没有重复两个角色。
在眼神上,嘉颖的演绎非常值得仔细观看,细细品味。
当年林志颖也貌似阳光,可是表情眼神比较单一。
认真看郑嘉颖的演绎,尽管他接的角色通常缺乏新意并且空洞,但由于他眼神和动作的巧妙配合,赋予了这些角色生命。
由于他是把角色变成自己,所以他把自己的爱和生命力投射到角色上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跟他对戏的演员会喜欢上他,而女主常常变成他的绯闻女友。
看Ivan,很容易被他完美的外表所吸引,这也难免,(其实是外表太强大了)。
可是如果只是欣赏他的颜而忽略了他的演技,就有点买椟还珠了。
我喜欢看嘉颖KC的戏,很大成分是因为透由一些小细节,可以欣赏到KC这个人独特的品质,他说过,每个人都是很多面组成的,他演角色就是把符合角色那部分的特征放大。
正如Ivan经历了失去双亲流落街头但只呈现阳光大方的一面,KC也是以38年的人生阅历来刻画30岁的Ivan,那看似无机心的后面,并不是一般想象中的不更事或单调。
那是经历了很多波折后的回归平静,却没有“天凉好个秋”的悲凉,有的是平静下对生活不离不弃的追求和坚持。
看到一座山,先只看到全貌;深入进去,可能只看到一部分,那是看山不是山的阶段;等出来再看,既有全貌又知道其中内涵,才是看山又是山。
了解了KC,才能珍惜Ivan;有了生活阅历,才知道Ivan不是平淡而是珍宝。
年轻的岁月,都喜欢新奇和刺激,其实平凡的浪漫,才是生活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男女朋友”甚至“夫妻”这些称呼是否是挂名取决于两个人的真实感情,而不是称呼本身。
当一个女孩子因中意你而成为你的女朋友,她才会全心全意待你,你才是她真正的男朋友。
能被理智控制的感情有两种可能:一、没有多少感情;二、不叫控制叫压抑。
法医古泽琛兼有侦探小说家身份,这让马帼英对他非常欣赏。
从不看小说的马帼英开始看古泽琛的侦探小说(古泽琛对马帼英产生了特殊吸引力),并且主动借机和他谈一些推理和小说的问题,马帼英对古泽琛有好感并被古泽琛所吸引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两个人很投契,但古泽琛并未走出刚刚失去未婚妻的情感,这让两个人也只能限于知己的关系。
丢失钢笔的马帼英把笔背后的故事没有保留地告诉了古泽琛,在古泽琛的开导下,马帼英终于心情平复,决定晚上去赴杨逸升的第一次约会(应付)。
马帼英成为杨逸升的女友其实带有很大意外成分,杨逸升的受伤让马帼英感动,杨逸升乘机主动让马帼英不好拒绝,当然大家都相信马帼英对杨逸升是有喜欢的。
当一个女孩子对另外一个人更有好感而却成为了你的女朋友,相信我,你目前有很大机会是“挂名男友”。
杨逸升就是,不过他不会去想这个,他很开心(这个人是晕瓜还是太聪明?
)。
当古泽琛受杨逸升之托照顾马帼英(“代送笔帽”),马帼英本来就被古泽琛吸引并更有好感,而古泽琛的细心和贴心很自然让马帼英产生了微妙的感觉并对他们三人的关系一度产生迷惑,不过很快被杨逸升的一杯贴心清水给澄清,杨逸升对自己的宠溺让马帼英有几分感动同时又感到温馨(感情有了进展)。
马帼英在理智上是把杨逸升当男友、古泽琛当知己,这个她自认为分得很清楚。
不过,感情是不受控制的,这个是无可奈何的。
虽然马帼英自己并未明确意识到,但古泽琛对她的特殊吸引力和她对古泽琛的微妙感觉一直存在,也不知不觉引起她对古泽琛的更多关注。
挂名男友杨逸升目前所做的大概只是默默关心女朋友,享受偶尔和女朋友在一起时的温馨一刻。
很难说这是否对杨逸升公平,但感情是从来不讲公平的,不过既然杨逸升不在乎,我们就不瞎操心了。
当古泽琛把马帼英的情感表达写进小说中,马帼英对古泽琛的微妙感觉进一步加强了,虽然马帼英仍然没有意识到(有这么迟钝的人吗?
我认为是她和杨逸升逐渐产生的感情和对古泽琛的微妙感觉同时存在让她感觉迷茫)。
当马帼英在医院对古泽琛表现出了过分关心而浑然不觉,高彦博却看出了端倪。
古泽琛决定更改小说,给马帼英暗示“我们之间产生了错觉”,这让马帼英非常不愉快,不过马帼英却不明白这种不愉快的根源来自哪里。
回到家中被正在看电视老妈的“论吃醋的产生”给点醒后的马帼英,终于看清了自己感情目前的状况。
既然是错觉,是该理清了,思考时间不知道是不是七步---从客厅到卧室。
事实上基本上没有迟疑、也没有任何纠结,马帼英就决定放弃古泽琛小说(意味古泽琛特殊吸引力的消失)。
这么快下决定并且毫不纠结,我认为一方面是马帼英认识到对古泽琛的感觉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此时杨逸升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真正走进了她的心中,她清楚认识到眼前这份感情才是自己需要的,才更值得珍惜。
马帼英拿着饼干桶端详的表情已经把这种心情表露无疑。
当一个女孩子因中意你而成为你的女朋友,她才会全心全意待你,你才是她真正的男朋友。
当杨逸升说出“sweet”时,他才真正享受到作为“真正男友”应该得到的快乐。
有人说是因为古泽琛已经表明态度,所以马帼英下决定也就很快了。
这种说法错误之处在于忽略了马帼英的感受,如果马帼英真的非常喜欢古泽琛,那么不论古泽琛的态度如何,她都会有迟疑甚至痛苦。
事实上马帼英没有这种表现。
对马帼英的态度自然合理解释是:1、能用理智控制的感情一定是没有多少感情.马帼英对古泽琛的喜欢是朦胧的,并不真实。
2、因为有个马帼英更加喜欢的人存在,这个人就是杨逸升.马帼英此时看清了自己内心,杨逸升是自己最在乎的人,她对自己的感情已经不再迷茫。
3、结局也证实了上述理由,前后一致无矛盾。
杨逸升在马帼英心中的重要性观众都看到了,杨逸升是马帼英最心爱的男人。
妈把Ivan的饼干放到面前时,一切终趋于平静。
Bell正式认定Ivan是自己的真正男友,此后开始主动。
不用怀疑Bell对Ivan的喜欢,如果一个女人肯为你尽心做事,迁就你、体谅你甚至迎合你的喜好,那么这个女人一定喜欢你并且是非常喜欢你,正如后期Bell对Ivan。
Ivan的感情经历的确很有趣。
他一直认认真真对待这份感情,却不知道Bell的感情一开始是“三心二意”的。
当Ivan有所察觉去试探时,事实上这个时候的Bell已经一心一意对他了,结果当然发现Bell是最爱他的。
(不过说真的,法2的感情线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既扭曲又不真实)帼英和逸升的爱情,前期逸升大于帼英,后期差不多甚至帼英还会略大于逸升…… 有一幕是四个人玩游戏,马帼英和杨逸升非常亲昵,同时又能很准确抓到古泽琛。
这正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写照。
马帼英不是表演系,所以她和杨亲昵说明确实喜欢杨。
而对古泽琛的了解又异于其他人,说明她和古是一种交心的朋友。
一个恋人一个知己。
剧中重要暗喻的物品: 1、热朱古力---代表马帼英对古泽琛的微妙感觉。
这种微妙感觉起始于喝热朱古力,终结于改喝咖啡。
2、古泽琛的小说---代表古泽琛对马帼英的吸引力,终结于归还小说。
3、饼干 4、笔帽至于对古的感情,是因为仰慕才华加体贴的性格和巧合的故事,一度让自己有点分不清楚现在的自己是自己还是古的小说里的女主角。
当帼英看到古和其他女人一起的时候她甚至有点糊涂为什么会有点不舒服。
刚好回家听到她妈妈的话 ,她终于知道了。
这时候正面面对古和逸升了,她只用了几秒就有了决定,吃饼干喝咖啡,不再看小说。
一直有点犹豫是可能因为她自己前面一直以为她对古只是清白的知心朋友关系很简单,所以才一边没有顾忌的和逸升亲热,一边又对古很了解很紧张。
因为在她这里还不知道她对古有了一丝恋人般的情谊,不过不算深很浅的。
(游戏可以解释,这片子太多暗示了)所以在听到妈妈的话后,他终于知道了多的这一丝感觉原来是男女之间的吸引,到这里,她正面面对古和逸升的爱情,几秒就选择完了,因为她现在对逸升的爱是比其他人都要大得多的,只要没牵扯到逸升的地位她可以毫不在乎,但是一旦有人要挑战逸升,那就不需要考虑了,马上落马。
逸升剧情演到这对帼英来说已经无人可以挑战撼动了!
一句话之所以中期对古有点过分紧张是因为她还没搞懂他们之间的感觉,因为她妈让她知道了,几秒就有了决定,这里完全就能证明帼英果断的性格。
对于那些说帼英更爱古的人我就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爱过人?
别说以帼英的性格如果不是最喜欢早离开了。
就和她后面对逸升说的如果货不对我会马上退货,证明她心中逸升一直是最好的货!!!
案子其实还是维持了法证先锋第一部的水准。
精彩的案子和第一部一样也就三个。
第一个是涉及到小柔的,小柔被炸伤后右手有残废,被一个憎恨残疾人的凶手给杀了。
和第一部的郑晓东一样,心理变态了。
因为自己的女儿在火灾里,消防员二选一优先救了残疾人。
导致他心理扭曲,专杀残疾人;第二个是丧狗被杀了,凶手是他强暴别人生的儿子。
这个案子就特别的。。。
看的难受;第三个又是最后一个故事,又是涉及到林文龙这个法医的小说的案子。
翻拍林文龙的小说成电视剧,然后女主角接二连三的被杀,凶手因为这些女主当初嫉妒自己红,故意灌醉自己,耽误了自己的前途使得自己现在只能当替身。
结果还被她们嘲讽,于是一气之下展开报复行动。
这部剧扣分的点在于,把第一部的主角戏份严重的让给了插进来的佘诗曼和郑嘉颖。
导致欧阳振华这个第一男主的戏份都很少,甚至第一部的两个女主在第五集就一死一伤。
钟嘉欣直接杀青,蒙嘉慧则受伤。
戏份特别少,感觉就是客串出演一样。
幸亏最后还是和欧阳胖胖结婚了,第二部唯一的优点就是让这个Cp保住了,并且给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婚礼。
至于林文龙饰演的古医生是真的可怜啊。。。
莫名其妙变成了孤寡老人。
但是他这一部的戏份是真的多,比欧阳震华的戏份要多。
我都有点搞不懂欧阳震华这个第一男主的戏份怎么会稀释的那么少。
后来才醒悟过来,是要拍佘诗曼的三角恋,因为古医生牵涉进郑嘉颖佘诗曼的三角恋,所以戏份才随着佘诗曼这个第一女主变多了。
另外我是真的的对郑嘉颖无感,可能是因为看过他演的江玉郎。
对他所有出演的剧都提不起兴趣,更别说这一部给他加了那么多戏份。
删减了原本第一男主欧阳振华的戏份,第一女主蒙嘉慧的戏份。
真的差评
看了十一集,看不下去了!为了佘诗曼和郑嘉颖把前一部的主角们摧残的可以啊……TVB的编剧本着一切为剧情让路的原则根本不管角色死活,说不通的也要被说通……还把蒙嘉慧整个这么丑的造型,靠!
看这部剧之前对佘小姐的印象是没印象,看这部剧之后就完全负面了= =
狗尾续貂。ssm你还敢演得再假点吗
虽然案情不如第一部,这部感情戏多了点,但也不至于太失望。好在有郑嘉颖
比第一部强点,总体来说相当一般.....
佘诗曼成了主角,还不错,可是我还是想看蒙嘉慧啦
怎么回事对tvb无感了,编剧啊
KC黨重溫。好像也並不需要警察了嘛 法證法醫就能破案了 走在法制第一線。
如果不这样角色大换血会好看很多,第二部退出主角太意难平了
只能说TVB的警匪剧还是好看,可是再好看,如果20多年没啥大创新,也就归为普通了……
觉得都是讲madam ma,其他的都是配角,案情也一般,案情比第一部来得多,但是不精,最后2个案子还不错
案子不精彩 主讲感情了 她说“不要为失去而哭,要为曾经拥有而笑” 他说“曾经是世界上最毒的诅咒,我曾经漂亮过,我曾经年轻过,我曾经拥有过……”
续集女一女二大换血确实很考验观众粘性。据说是因为钟嘉欣无档期,编剧才把汀汀写死,那把小柔写成因重伤退出西九龙重案组又是为什么呢?续集的案件比第一部简单不少,破案节奏也慢了一些。我已经看厌了每个主角都得有感情纠葛的套路,写好一个自在单身的人或者两个单纯是朋友的男女很难吗?
又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过也好。也许是习惯了第一部,总觉得佘诗曼和郑嘉颖多余了,还是爱欧阳震华和林文龙啊⋯⋯
当时盼着2出来,结果一出来变成马国英大传……
凸- -凸 英国马ON9三角恋
二是二的来我都看完了...
佘诗曼在里面好酷呀,madam马太美了。看着中间好想要阿bell和阿sam在一起呀,不过最后跟Ivan在一起也不错,希望Ivan能醒来,他们好好的生活在一起
啊啊啊!没忍住!!还是给看完了!!Ivan和Madam Ma好有爱啊!!!可是为什么郑嘉颖还是看起来像江玉郎……尤其是笑的时候……噗~
说教多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