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石油天王

Landman,土地人,Land Man‎

主演:比利·鲍伯·松顿,乔恩·哈姆,艾丽·拉特,雅库布·洛弗兰德,米歇尔·兰道夫,詹姆斯·乔丹,科鲁姆·费奥瑞,凯拉·华莱士,马克·科利,黛米·摩尔,宝琳娜·查韦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4

《石油天王》剧照

石油天王 剧照 NO.1石油天王 剧照 NO.2石油天王 剧照 NO.3石油天王 剧照 NO.4石油天王 剧照 NO.5石油天王 剧照 NO.6石油天王 剧照 NO.13石油天王 剧照 NO.14石油天王 剧照 NO.15石油天王 剧照 NO.16石油天王 剧照 NO.17石油天王 剧照 NO.18石油天王 剧照 NO.19石油天王 剧照 NO.20

《石油天王》长篇影评

 1 ) 大尺度硬核美剧终于来了:太生猛了

最新西部神作:充满金钱气味和危险的石油土地《石油天王》这部影片着实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也让我们得以深入窥探石油领域那波澜壮阔又充满故事的世界。

从剧情角度来说,它巧妙地围绕着主角“石油天王”的成长与奋斗徐徐展开。

影片没有落入俗套,不是简单地堆砌石油开采等专业场景,而是将个人的梦想、野心,与家庭、朋友间的情感羁绊,以及在石油行业里应对激烈竞争、复杂局势等元素完美融合。

每一次在石油勘探上遇到难题,仿佛观众也跟着悬起心来;而当主角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毅力突破困境,那种振奋感又油然而生,情节跌宕起伏,时刻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在角色塑造方面堪称一绝。

“石油天王”这一角色有血有肉,他既有站在行业顶端时的霸气和决断,也有着面对挫折时的迷茫和脆弱,人物的多面性让我们很容易与之共情,仿佛他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行业传奇,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为了目标不断拼搏的普通人。

其他配角也并非陪衬,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立场选择都进一步丰富了整个故事的层次,让石油行业里的众生相鲜活地呈现在大荧幕上。

视觉呈现上更是可圈可点。

石油开采现场那热火朝天的景象、广袤沙漠里的勘探队伍、波涛汹涌海上钻井平台的画面等等,都极具冲击力。

逼真的特效制作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石油从地下喷涌而出的磅礴气势,也真切体会到这个行业背后的艰辛与宏大。

不过,影片也并非十全十美。

部分剧情的节奏在中间阶段稍显拖沓,有一些关于石油专业知识的解释略显冗长,可能会让不太了解这一领域的观众一时有些难以消化。

但总体而言,《石油天王》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它不仅带我们走进了石油天王的传奇人生,更是以小见大,展现了整个石油行业背后的风云变幻,让我们对这个与生活息息相关却又有些神秘的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悟。

 2 ) 评《石油天王》:石油背后的权力、人性与现实映射

在美剧的多元宇宙中,《石油天王》以其独特的题材视角与精彩呈现脱颖而出,带领观众深入到石油行业那充满权力角逐、利益纷争与人性挣扎的世界,同时映照出当下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成为一部兼具观赏性与深度的剧集。

从画面呈现来看,《石油天王》堪称一场视觉盛宴。

剧组对于场景的还原极为用心,石油开采现场的壮阔画面极具冲击力:巨大的钻井平台矗立在广袤的沙漠油田之上,在风沙的吹拂下,显得既威严又孤独,仿佛是人类向自然索取能源的钢铁巨兽;炼油厂内繁忙的景象,管道纵横交错,工人往来穿梭,火光与烟雾交织,逼真地再现了石油工业的雄浑与粗犷。

而城市中的豪华办公室与高端社交场所,又展现出石油财富所带来的奢华与精致,水晶吊灯、定制家具、剪裁得体的西装,与油田的艰苦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从场景上就勾勒出了石油行业的多面性。

在一些关键场景,如油罐车撞飞机引发的熊熊大火,特效制作逼真,火光冲天,热浪似乎都能透过屏幕扑面而来,让人真切感受到事故的惨烈与震撼;井喷事故中,黑色的原油如汹涌的怒潮般喷射而出,工人们在混乱中惊慌失措,紧张的氛围通过画面渲染得淋漓尽致,增强了剧情的紧张感与可看性 。

剧情方面,《石油天王》的故事围绕石油产业全面展开,节奏紧凑且跌宕起伏,毫无拖沓之感。

从石油的勘探开采,到商业运作中的明争暗斗,再到背后牵扯的政治因素,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编织出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

主角汤米·诺里斯作为石油公司的关键人物,他的经历构成了剧情的主线。

汤米在土地谈判工作中,时常面临毒贩、黑帮的威胁,开篇被毒贩绑架的情节就迅速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展现出石油行业背后的黑暗与危险。

随着剧情推进,油罐车撞飞机、井喷等重大事故接连发生,不仅让汤米在工作上陷入困境,面临老板的指责与各方的压力,还对他的家庭产生了巨大冲击,家庭矛盾与工作危机相互交织,使剧情充满了张力。

同时,剧中还穿插了不同势力之间的商业斗争,新老石油公司为了争夺资源、市场份额,无所不用其极,各种阴谋阳谋不断上演,国际政治因素的介入更是让局势变得扑朔迷离,石油资源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各方在谈判桌与战场上的较量,使得剧情的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集都留下悬念,吸引着观众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续的发展。

在人物塑造上,《石油天王》也十分出彩。

汤米·诺里斯是一个极具层次感的角色,他在工作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果敢,面对危险毫不畏惧,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化解一次次危机,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人物;但在家庭中,他却有着诸多无奈与愧疚,与儿子库珀之间因观念差异产生的矛盾,和前妻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都让他心力交瘁,使这个角色充满了真实感,让观众看到一个在事业与家庭之间艰难平衡的中年男人形象。

剧中的女性角色也毫不逊色,女地质学家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男性主导的石油领域努力证明自己,为石油勘探带来新的突破,展现出女性的独立与坚韧;女公关则凭借自己的魅力与智慧,周旋于权贵之间,为公司解决一个又一个公关危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这些角色打破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丰富了剧情的层次。

结合当下现实情况,《石油天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能源领域,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采、贸易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都有着深远影响。

剧中展现的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当地势力的冲突,以及背后政治力量的博弈,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

例如,现实中一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常常因为资源的争夺而陷入动荡,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导致地区局势不稳定,这与剧中所呈现的场景如出一辙。

同时,剧中对石油开采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展现,也呼应了当下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能源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剧中通过一些情节,如当地居民因石油开发失去家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场景,引发观众对于能源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

《石油天王》通过精美的画面、扣人心弦的剧情、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为观众呈现了石油行业鲜为人知的一面,并巧妙地将现实问题融入其中,引发观众对于财富、权力、人性以及能源与环境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质美剧。

 3 ) Tommy还是来买中国海洋石油吧

其实没看完,但是我觉得精华都在Tommy训女律师的那套磕中了,大意是说石油是最经济最合理的能源来源,不但提供汽油,还燃料发电,还石化,塑料,化纤,化肥什么的,是人类大救星。

新能源纯属💨,是opec中东人的阴谋,就是要让美国的油井关闭,然后他们占据市场,冷不丁涨价搞我们通胀。

新能源又贵又不环保,又不稳定。

大家都来用石油啊,多付点高油价完全应该。

这套嗑在美国完全正确,美国是页岩油气丰富的国家,地广人稀搞充电车根本不划算。

但是在中国,这套嗑完全胡说,因为我们是缺油少气多煤的国家,就是应该搞光伏发电电动车。

事实上确实也做到了成本下降到今天5毛钱一度。

环保 消纳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本来也不是我们的主要诉求。

另外,故事发生在德州,二叠纪盆地,也是巴菲特重仓西方石油的地界。

德州的页岩油的breakeven price大概60美金一桶,现在wti油价是75美元左右。

所以你看川普说的“水龙头一开就能出油,通胀小case”也纯属扯淡。

你看他整天又中东又俄乌的,美国产能根本没上来。

看了片子,感觉美国开采成本真是没底线啊,又要应付毒犯又要买通州长,每个工人10万刀年薪,挂了每家要付100万。

安全生产也一塌糊涂。

中国海洋石油的桶油价格低于30美元,也不需要租赁协议,也不需要这么多工人。

所以还是去买中国海洋石油吧。

 4 ) 看剧笔记

故事简介: 在德州石油业的背景下,汤米·诺里斯为获取土地租赁权与毒枭谈判,而后石油公司开采事故频发。

汤米不仅要面对指责,还要处理与前妻及子女之间紧张的家庭关系。

于此过程中石油业背后的权力、生存等诸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观者吐槽中: 导演泰勒·谢里丹延续其一贯的独特手法(他擅长通过地方故事来展现广泛的社会矛盾),他以德州石油行业这个特定的地域环境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权力、贪婪、生存等全球性的主题。

剧情节奏紧凑,充满了紧张感和戏剧性,事故的接连发生让观众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

同时,剧中还融入了黑色幽默元素,使得在沉重的主题下,观众能够在紧张之余得到片刻的舒缓,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角色们在困境中用幽默来化解压力的生存智慧。

汤米的独白则像是一把锐利的手术刀,切开了故事的表象。

汤米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也非彻头彻尾的反派,而是一个在残酷现实中努力求存的普通人。

松顿通过他独特的表演风格,赋予了这个角色丰富的层次感。

在面对各种危机和困境时,汤米的坚韧、无奈以及偶尔的诙谐,都被松顿精准地捕捉并呈现给观众。

另一方面,摄影镜头下广袤无垠的荒芜油田,与在其中辛勤劳作的渺小身影形成强烈反差。

镜头的运用也极为精妙,在紧张的谈判场景中,特写镜头将人物的表情和细微动作放大,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紧张氛围和权力博弈;而全景镜头则展示出石油产区的辽阔,凸显出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所进行的大规模工业活动。

制作设计上,从简陋的小镇内饰到破旧的工作卡车和油井设备,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石油行业的真实与艰辛。

服装的选择也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不同人物的社会地位,粗糙的工作服与精致的西装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阶层差异的视觉呈现。

综上所示,本剧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成为一部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剧集。

它通过精彩的表演、深刻的主题、出色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叙事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世界。

 5 ) 短评放不下

我们大可以去享受泰勒·谢里丹式的快意恩仇,但最好还是尽量过滤掉这些爽感背后夹带的价值观私货。

确实不像大多数西方影视剧里的“万恶资本家”形象,《石油天王》把石油人塑造得要更有人味儿,但石油行业的问题,其实本来就不在人那里。

几百年的时间里,石油业始终在塑造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不能被忽视的作用,以至于像塑料、橡胶、人造纤维、油脂、化肥这些石油衍生品早已成了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物(如剧中所说)。

只是剧中没有说出来的另一面是,在石油业塑造了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然后到了这种改变对我们自己的负面影响已经无法被忽视的时候,石油业,作为当前社会主流生活方式的受益者,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一个阻碍变革的既得利益者。

所以,就像《黄石》的保守主义、《边境杀手》的霸权主义、《猎凶风河谷》的父权主义、《赴汤蹈火》的持枪正义一样,我们不知道这些片子背后是不是有利益集团的赞助,但就算它们真的都是谢里丹的肺腑之言,我们也可以选择不信。

不听就不会信,但听了也可以不信。

 6 ) 爷青回!松顿大爷把石油佬演活了,太上头了!【中文字幕】

爷青回!

松顿大爷把石油佬演活了,太上头了!

"昨晚熬夜刷完《石油天王》,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咋说呢,就像喝了罐红牛,又像嗑了一口德州辣酱,又爽又上头,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松顿大爷这回是真绝了!

演了个石油公司大佬汤米,那个味儿简直了。

你看他穿着牛仔裤,踩着牛仔靴,站在油田边上的样子,跟我大学室友他爹简直一模一样,那个德州味儿,那个沧桑感,绝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这又是谢里丹老套路:找个老帅哥,整点硬汉人设,再来点暴力美学,完事儿。

没想到这回他玩真的!

整个剧组跑到德州实地取材,连石油钻井的声音都是实录的。

虽说有些石油工人吐槽说细节不太准(比如那个爆炸戏,听说是瞎搞的),但是看着是真过瘾啊!

不过说真的,有些地方看得我挺难受的。

你说那对前妻和女儿是咋回事?

好端端一部石油剧,咋整得跟八点档似的?

搞得我都不好意思跟女朋友一起看了。

不过转念一想,人家谢里丹可能就是想表达:嘿,石油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家庭矛盾啊!

对了,乔恩·哈姆这个男神也来客串了。

虽然镜头不多吧,但每次出场都特别帅,感觉就像是"广告狂人"穿越到了德州一样。

他跟松顿的对手戏,啧啧啧,那叫一个精彩,跟两个老狐狸在下棋似的。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剧居然还藏了点深意。

你看那些石油工人,为了口饭吃,天天在生死线上蹦跶;那些大老板,为了赚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这不就是咱们生活的缩影吗?

好像在哪都能看到这种画面,工地上,工厂里,写字楼中...不过说实话,后面几集确实有点拖沓,感觉像是在水集数。

但你想啊,人家这是第一季,总得给第二季留点悬念不是?

再说了,就冲着松顿那句"We will drill, baby, drill",也值了啊!

每次他说这句台词的时候,我都忍不住跟着喊,把我家猫都吓跑了...所以,如果你问我推不推荐这部剧,那必须的啊!

虽然有槽点,但这不就是生活吗?

完美的东西反而显得假。

而且你看评论区里吵得那么欢,说明这剧是真戳到人心了。

就这样吧,我得去补觉了。

熬了一晚上看剧,现在脑子里全是钻井机的声音,梦里估计都是松顿大爷在喊"drill baby drill"...

 7 ) 前夫尸骨未寒,这么合适吗?

Ariana告诉我们,对于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有想要的东西,就要伸手去拿。

别人不会主动给你,不来抢你的就不错了。

还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

尽管葬礼不是一个认识新男友的好场所,但有感觉就有了,你对此无能为力。

退一步讲,不管有没有感觉,看到一个机会就应当抓住。

尽管节奏快了一些,或者说游走在公序良俗的边界,但是,公序良俗在自己的未来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要说有什么不妥,那也是对达到目标手段的改进,降低一些Cooper的风险。

 8 ) 《石油天王》:选角是糟点,好好一个西部硬汉居然是女儿奴

两集看下来感觉还行,之前略微严肃的剧情在男主女儿出场后顿时欢快起来。

男主典型的美国西部硬汉,管理着一片油田,面对墨西哥毒枭的绑架和恐吓丝毫不慌,之后的井喷事故里,更是面不改色的切掉一节受伤小拇指。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硬汉,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也是束手无策。

儿子不听话做了一名石油工人,差点在井喷里丢掉小命。

对于女儿的私生活,他更是头疼不已,尤其是得知了女儿与新男友之间的游戏后,让他大跌眼镜。

无论来电铃声还是视频通话,男主对于前妻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颇有微词。

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这部剧的选角问题,是一个很明显的糟点,刚开始以为二人是兄妹,没想到是姐弟,汤米女儿17,儿子怎么看都不像十几岁的少年。

希望之后的八集能保持这个水平。

 9 ) 泰勒谢里丹又押对宝了,《石油天王》通过石油产业的微观叙事,深刻揭示了能源议题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永恒

《石油天王》讲述21世纪初期疫情后,美国页岩油技术实现突破,在这股热潮中,MTEX OIL石油公司是一个大赢家。

德克萨斯州西北部的米德兰市,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10万,所在的二叠纪盆地原油产量每年七千万吨以上故事有两条线,一条是高管汤米作为油田项目经理,应对各方挑战与危险,与毒枭谈判、处理油井事故、家庭关系等。

一条线是另一角色嗜血资本家蒙蒂削减安全投入致工人出现伤亡事故,同时蒙蒂还在继续赌博,投入巨资收购了另一个区块。

德州的故事,谢里丹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他也是从德州墨西哥边境题材发家的。

但怎么会一下子写到石油,还是页岩油,观看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

与广袤、荒芜的德克萨斯州不同,怀俄明州的页岩油田与白色的雪山相映成辉,风景如画后来查到,谢里丹就出生的德州的克兰菲尔gap,位于故事两条线索的发生地米德兰和达拉斯中间。

汤米驾车从米德兰往返达拉斯,单程500公里,也就是汤米剧中说的,一天开了600英里。

第三集中蒙蒂打高尔夫球的地方也是真实存在的,这家高尔夫球俱乐部位于达拉斯的1501 Western Ave, Fort Worth, TX。

好莱坞影视作品中很多地点都用真实名称,这会增加观众的代入感,而内娱影视作品中受各种限制,通常都起名为滨江市、滨海市美女律师第二集想把租的奔驰换成低调一点的车,美女柜员告诉她,不用,在米德兰,奔驰并不高调,可见二叠纪盆地页岩油开发成功后,很多人来此淘金并发了财。

看来这个场景就是在米德兰国际机场拍的。

出港厅出来不远确实有一个National租车。

柜员看到一个人戴牛仔帽走过,还好心地提醒律师最好不要去Odessa市(Odessa和米德兰接壤,分属厄克托县和米德兰)律师住到了米德兰广场希尔顿酒店后打电话给汤米,汤米这个土包子说已经给她在自己那个办公house里安排了房间。

律师是个靠自己努力才爬到精英阶层的人,非常的职业化,即目的明确又知道保持距离,冷淡地告诉汤米,说不用。

米德兰广场酒店也是真实存在的。

米德兰虽然是个小镇,但页岩革命后非常繁华,和前些年我国因煤炭而崛起的鄂尔多斯颇有几分相似美女律师来自不善。

汤米处理油田事务是把好手,但人际关系方面还是一个大老粗,和他住在一起的那个老律师阴险狡诈,各种馊主意。

和汤米住在一起的老律师警觉地嗅到了风险,他甚至无耻地建议汤米出卖色相拉拢美女律师,以达到甩锅的目的美女律师拒绝了汤米之后,汤米感觉颜面丢尽,借着各种不顺和几杯啤酒下肚,一见面就开始羞辱美女律师,第二天在希尔顿酒店接上律师之后,继续羞辱美女律师。

美女律师很聪明,她以办事为中心,采取表面不和汤米计较,背后在蒙蒂那里说汤米坏话的方式。

看到第九集,一个人物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是坐在蒙蒂病榻前的一个石油老板。

这个老板在给人生进入黄昏的蒙蒂上课。

他顺便也教育了一下汤米,他管汤米叫young man,汤米听到后,露出了像孩子一样的笑容,那笑容,真的有点异样。

从汤米看这个老人的眼神,到斯蒂芬凯对镜头的运用(老人走出重症监护室的时候的背影),我感觉其中好像有点奥妙。

斯蒂芬凯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导演,虽然这部戏他的导演中规中矩,而且他也主要是一个电视剧导演,没操作过什么电影大制作,但他的镜头运用是很讲究的,也比较细腻。

剧中人物汤米的年龄设计为60岁,而扮演者比利鲍勃松顿演这部戏的时候接近70岁了,55年8月生人于是上网简单查了一下。

一查,啊,终于搞明白泰勒谢里丹这部新剧创作来源了,原来是根据NFL 橄榄球队达拉斯牛仔队老板杰里琼斯收购公司的一个马拉松官司改的。

这个老人的扮演者,很可能就是达拉斯牛仔的老板,杰里琼斯。

杰里琼斯本尊,对比一下上图老板的演员,是不是和剧中人物几乎一模一样?

事情是这样的:2010年,上市公司Comstock Resources的首席执行官杰伊·埃里森(Jay Allison)(就是蒙蒂的原型)决定出售密西西比州劳瑞尔市的一处小型油田。

该油田的规模不大,距离它曾经的高光时刻已经过去了数十年,现在每天只能产出一千桶左右的石油。

我国还有这种奇形怪状的油田,开采难度很大。

相比之下,德州地下的页岩油简直是唾手可得一家名为Petro Harvester Oil & Gas的潜在买家对该油田颇有兴趣,于是委托总部位于拉法叶的调查公司Fenstermaker对这些资产进行尽职调查。

但该公司的顾问们发现情况并不乐观。

他们写道:“劳瑞尔市那处油田内的所有设施都管理不善,我们在79口油井中发现了生锈和腐蚀的设备、泄漏的管道、破旧的防渗堤坝以及用于储存有毒废水的无内衬井坑。

该公司表示,无论谁收购该资产,都应该深入调查油田废水渗入地下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程度。

然而,这些担忧都没有破坏交易,Petro Harvester最终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些资产。

2018年,Comstock用价值6.2亿美元的股份(注:应该是自己的公司的大部分的股份,换句话说,就相当于卖身投靠了杰里琼斯)向达拉斯牛仔队老板杰里·琼斯(Jerry Jones)换取了北达科他州的油田。

一年后,琼斯又向Comstock投资4.75亿美元,以支持其收购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天然气钻探公司Covey Park Energy。

后来,当该公司几乎现金耗尽时,琼斯又为其注入了1亿美元现金。

琼斯现在拥有该公司70%的股份,价值22亿美元,约占他142亿美元财富的15%。

美国能源富豪一向有投资体育的爱好。

目前WTA排名第四的美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佩古拉的父亲泰伦斯·佩古拉通过页岩气革命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利用这些资金先后收购了NFL的布法罗比尔队和NHL的布法罗军刀队,目前个人财富约80亿美元能源开采问题,永远伴随着环境问题。

Comstock以为把劳瑞尔油田卖了,就万事大吉了,没那么简单。

杰里琼斯后来发现,他在Comstock的投资面临着劳瑞尔油田仍未解决的长尾环境责任问题......杰里琼斯为什么会友情出演?

不知道。

也许他已经赚够了钱,只是想通过剧中的人物表达一下自己一生的心得吧。

他啰啰嗦嗦说了一堆,换成国内的大白话,大概就是两个意思:1、家庭比金钱更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们每年只是春节来看你一次,那你这一辈子也是白忙活;2、最好能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家庭。

然而,杀红眼了蒙蒂并没有听进去。

蒙蒂的老婆卡米也听不进去。

第十集中,卡米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决意砸锅卖铁,大举借债,投资开发新收购的地块。

其实,蒙蒂一家也挣了上亿美元,为什么她老婆也听不进去?

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吧。

杰里琼斯还特地嘱咐了汤米一句,你也不年轻了,我说的话,也同样适用于你。

但他对汤米这些话也白说了。

蒙蒂病危,汤米晋升为总裁,由于卡米啥都不懂,他实际上成为了半个实控人,利益和蒙蒂家族捆绑在了一起,他更加杀红了眼。

汤米看到了重新在石油圈掌握话语权的机会,他要夺回失去的尊严。

于是,他加大了赌注,准备横下一条心,往地层深度进军,开采页岩油了。

汤米一展雄心壮志,计划总共开发400口油井,用油井养油井的方式,滚动开发。

这种高投入高风险的方式,把美女律师听傻了页岩油开采,涉及多种环境问题,包括地下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地震活动增加、土壤和生态系统破坏以及碳排放增加等等。

胖工程师告诉啥也不懂的美女律师,钻井会打的很深,而且会横着打。

美女律师听懂了,这是水平钻井啊!

她虽然腹黑,但却是个环保爱好者。

她质问这会增加地震机率,汤米手下的胖工程师一脸无辜地解释道:没有开采石油以前,这个地方也有地震汤米的儿子库珀一心想在德克萨斯页岩油这个大型赌场另立门户,大干一场。

美女律师反转为不想为汤米破坏环境工作,这些都为第二季打下了伏笔。

美女律师很聪明,看汤米当了自己的上司,不敢再和汤米顶嘴了。

汤米损起美女律师则更加肆无忌惮,他看美女律师面露难色,临开车前,把她叫到车边说:你既然那么讲环保,为什么不扔掉iPhone手机,奔驰也别开了,改成骑自行车和打猎生活?

石油开采带来的财富积累与环境污染并存,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深层悖论:能源既是工业化进程的血液,又可能成为生态系统的严重威胁。

顺便说一下这个美女律师,她的原型是Comstock公司的律师诺曼·贝利(Norman Bailey),这个人就和美女律师一样,性格非常狠。

原型曾经试图恐吓原告改变供词。

最近,贝利律师又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动议,要求法官禁止在审判中提及杰里·琼斯,理由是为了不让那些不喜欢牛仔队的潜在陪审员产生偏见。

美女律师由凯拉华莱士扮演,恰好和本剧谢里丹的搭档制作人克里斯华莱士同姓在美国,根据诉讼案改编的影视作品第一不需要付版权费,第二还可以提真名,然后还可以不负责任的乱改,其实这对创造影视作品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社交网络》也是这么出来的,扎克伯格一度非常生气,但也没有办法。

总之,评价是前七集一般,第八集开始出彩,特别是涉及了汤米和蒙蒂妻子卡米的人生思考后,具有了一定深度。

卡米是著名的黛米摩尔,不过,如果不看演员表,确实认不出来了,欧美人随着年龄,脸型会变的。

现代工业文明、金钱、美女、博弈和粗犷的西部原始风光以及磕头机这种已经存在了一百年的简陋设备,在这部剧中被有机地融入到了一体由于原油期货的高波动性,石油行业风险高、利润大。

汤米原来也是个野猫石油公司的小老板,受疫情影响,原油期货一度跌至零美元,汤米这个小老板被洗牌出局,还欠了一屁股债,被迫委身于蒙蒂的石油公司打工。

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货结算价为负数,收于每桶-37.63美元/桶,我国也出现了原油宝穿仓,共涉及约6万余名个人客户,总体损失约90亿元人民币,人均损失15万元,其中有大手笔做多原油的客户损失人民币超千万元。

所以,当汤米儿子指责汤米不敢像蒙蒂一样在石油价格低迷的时候坚持不放弃时,汤米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这是对他一辈子人生的否定。

他暴怒了。

他不但给自己找理由,还反唇相讥并羞辱他儿子:你来油田的第一天,你的团队就全军覆没了,你也没有工作了,跟我比,你更是屁都不是。

石油行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未来几年,它的戏份还会继续加码。

想在石油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混个出人头地,肯定也不会容易。

因为,除了专业知识,还得有超人一等的智慧,以及以命相搏的勇气。

或许,还需要一点高情商。

再加上一点点腹黑以下内容补充于一天后:感觉第九集这场重症监护室的戏,也是泰勒谢里丹写给自己的。

谢里丹是个小演员出身,二十年的演艺生涯一直寂寂无名,一直是个龙套演员,直到他最后在剧集《混乱之子》中出演了个固定角色。

可能是国内豆瓣、猫眼等电影平台中,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泰勒谢里丹剧照之一谢里丹的工资在交了税之后并不足以维持他在洛杉矶的生活。

他转而开始开课当表演老师以贴补生活。

虽然泰勒谢里丹演戏不行,但教课却是一把好手。

他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不少当时尚未走红的明日之星,例如后来在歌坛、影坛闯出一片天的亚莉安娜·格兰德,就曾经是她班上的学生。

谢里丹回忆,格兰德的母亲知道他经济状况不佳,因此每当他手头吃紧时,格兰德的母亲都会特地多付额外的学费,帮他度过难关。

虽然在歌坛平步青云,但A妹在影坛却默默无闻。

但毕竟她得了泰勒谢里丹真传,靠《魔法坏女巫》在影坛一举走红泰勒谢里丹有点膨胀了,他以为自己出演了三季《混乱之子》,就有谈涨薪的筹码了,这部电视剧就离不开他了。

但他的公司认为非常可笑,拒绝了泰勒谢里丹。

谢里丹威胁说自己要裸辞了,公司说这个简单,仅需要编剧把泰勒谢里丹剧中扮演的角色去掉就万事大吉了。

“他们和我对于我个人价值的看法不同,”他说。

(意思就是泰勒谢里丹觉得自己是盘菜,而且公司觉得他最多也就算一碟咸菜)泰勒谢里丹没有出演《混乱之子》第四季,2010年,他退出了表演行业。

他决定要尝试一直以来想做的事——讲故事。

他和家人搬到了日落大道一间 83平方米的小公寓(老美的面积是使用面积,相当于国内的105平米吧,但这个面积水平,在美国已经算是非常拮据的了),然后他的妻子刷爆了信用卡给他买了剧本编写软件。

但泰勒谢里丹还是有才华的,他靠一支笔发了家。

借助互联网视频的发展,他现在甚至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影视帝国。

从谢里丹最近的作品看,他已经和维亚康姆旗下的MTV娱乐工作室及paramount流媒体深度绑定,可以不用再去求Netflix或者苹果台或者prime,基本上写了就可以播出,获得了极大的创作自由国内剧迷可能不是很了解美国的影视制度,谢里丹是creator,中文是制作人,其实就是老板,然后才是那些制片人,然后才是co-executive-producers,也就是联合制片人。

美国人在公司的头衔和我们国内的体系不一样,他们为了这些员工方便对外联络,通常都给予很大很唬人的头衔。

如果你对国外的投资银行比较熟悉,那么就一点都不陌生。

假如你和一队美国投资银行的人谈事,十个人的队伍里,八个都是不同部门的高级副总裁,其实就是对应我们国内体系的一个部门经理下面的高级主管。

这个联合制片人的名字很好听,其实就是纯打工的,很多就是编剧、导演,偶尔拉上一些重要演员,主要就是为了降低风险,减少片酬投入,改为分红。

美剧的收入体制已经接近基金化和债券化,他们收益浮动,除了一些基本的见面费和车马费外,他们会签一个几十页合同,详细规定了他们在这部剧版权、衍生、广告收益里面的share,挂钩类似于次级贷债券般的复杂,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他们也看不懂,谁看呢?

他们的经纪人或者律师。

谢里丹和石油公司老板一样,基本上说一不二。

如果有人在剧组不服泰勒谢里丹,那么泰勒谢里丹很可能要粗口相对。

具体的语气,可以参考蒙蒂在病榻前粗口训汤米的话--关于美女律师秒变美女勘探副总裁的任命那段谢里丹已经是万众敬仰,人生赢家了(我看到有的剧迷看到黄石五前不久出来了而手舞足蹈),想必也是很拼,健康、家庭方面也有一定的牺牲,对于谢里丹来说,他是继续牺牲健康去扩大自己的王国呢,还是休息休息,多陪家人在一起,像汤米对卡米说的,去一个岛上,过一段像新婚夫妇一样的日子?

泰勒谢里丹的身材让我想起了樊哙,怎么也不像是一个以爬格子为生的人。

从青筋暴露的左臂可以看出,泰勒谢里丹这个影视天王垃圾食品也吃了不少或许,对他来说,可能也很难,一旦上了船,什么时候下船可能也是身不由己。

为什么呢,因为工作、挣钱,本身可能已经不是为了自己了,是责任感,是为了那些跟着他的兄弟姐妹们有口饭吃,比如,剧中的胖工程师,或许,也包括我喜欢的斯蒂芬凯。

或许现实生活中,泰勒谢里丹就是剧中的蒙蒂,而斯蒂芬凯就是汤米,虽然收入不错,但架不住老婆女儿挥金如土啊。

胖工程师有了谢里丹这个哥们,接戏如麻以上纯属个人主观臆断分析,不周之处请见谅。

 10 ) 【石油天王·美国·2024】男子气概的尽头是自恋

【石油天王·美国·2024】2017年以降,泰勒·谢里丹用八部剧集打造出自己的牛仔宇宙,所有剧集齐头并进,绝大多数由他独立执笔,且全都成了爆款。

除了《黄石》及前传《1883》和续篇《1923》的牛仔列传,还在黑手党牛仔《塔尔萨之王》、执法牛仔《金斯敦市长》和《执法者:巴斯·里维斯》里,保持着96%的创作主导权,以及中情局牛仔《母狮》和这部石油牛仔《石油天王》。

是年他执一枚《黄石》去敲门,用一句话就打动了派拉蒙高层:《黄石》是当代美国西部的《教父》。

在双方绑定的7年间,谢里丹宇宙已累计了164集,而所有剧集讲的都是一个故事:老白男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江河日下的世风中全力维系着行将消亡的传统生计及生活,而且全都男子气刺鼻且毒舌如簧。

要知道,除了是像埃隆·马斯克一样的工作狂暴君,谢里丹最大的天赋乃是金句和格言制造机,字字珠玑,为痛快输出不惜让钢铁直男们去耍嘴弄舌。

断指和汽油浴都挡不住老男孩的硝烟冲天

无牛仔不谢里丹

一对父子兵,两代石油人:比利·鲍伯·松顿和雅库布·洛弗兰德《石油天王》还是那套嗑:故事主角是生活在当代德克萨斯西部二叠纪盆地(八年前这里开始形成的开采热潮)的一位钻井项目经理,故事依然讲述他不仅要面临赖以为生的石油行业的必然枯竭与衰朽,还要应付谢里丹作品标配的“麻烦三件套”——黑恶势力、资本主义法律和官僚、不听话的熊孩子。

谢里丹是写演讲稿的高手,那些最有力、最粗俗的对白势如悬河,而他那些最荒谬的废话听起来既有力又粗俗。

大段独白从他那些自诩为真理化身的代言者口中飞流直下。

本季的高光段落当数剧集开场男主收服精英女律师时那篇对风力涡轮机的吐槽(势如破竹,不得不全文照登):“知道浇筑这些混凝土要烧多少柴油吗?

制造钢材呢?

用450英尺起重机吊装这破玩意儿要多少润滑油?

在其20年寿命里,减排量还抵不上制造过程的碳足迹。

更别提太阳能板和特斯拉电池里的锂矿了。

就算全世界明天都改用电车,输电网也跟不上需求。

最讽刺的是什么?

在我们找到替代品前,石油就会枯竭。

采油是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我们不是爱干这个。

但除了继续开采,人类别无选择。

要怪就怪你们永无止境的索取。

"这段挖心掏肺的独白足以抽干女律的灵魂,可谢里丹还要郎心如铁,继续痛下毒手耍帅,挥锹斩断突然窜出的响尾蛇蛇头,把她丢在风中凌乱。

就像特朗普在自有平台Truth Social上打嘴炮一样,谢里丹也不过是通过单方面输出实现对现实的复仇。

毕竟,用DeepSeek一搜便知,风力发电机仅需半年即可抵消制造能耗,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仅为油井的2%-4%,单台风机每年可比油井减少1000—2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当然,就像特-马坚称科学不过是精英阶层牟利的工具一样,这些基本的科学事实断然不会干扰谢里丹宇宙的运行。

刻在《黄石》上的大女主贝丝(凯利·蕾莉饰)

着墨最多的小寡妇(宝琳娜·查韦斯)

迎风破浪的母女俩(艾丽·拉特/米歇尔·兰道夫)与谢里丹总是赤油浓酱地熏炸烹煮笔下的男角不同,他剧中的女性总是微妙地走在一条叫人惊艳又让人不舒服的交界线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黄石》的大女主贝丝,观众先是为这位抡着酒瓶出场、用响尾蛇处决仇敌的反英雄眼前一亮,可随着剧情发展,她最终也沦为一个夸张的肥皂剧符号。

《石油天王》中着墨最多的小寡妇最终也落在了悲情小妈和操纵高手的模糊地带,还有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来的黛米·摩尔,她兀自在鱼缸一样的泳池里游来游去,游弋在剧情之外。

同时,本剧上世纪六十年代软色情片模式的男凝变本加励,塞给男主一对色情明星也似的妻女,而母亲教导女儿的第一课竟是:“我这辈子都不用工作,唯一职责就是取悦男人,他会用物质回馈我的快乐,我用性爱犒赏他,就是世界的运转法则。

”说到底谢里丹世界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时候只是性角色。

泰勒·谢里丹 Taylor Sheridan 摄影/Emerson Miller谢里丹睾酮奔流的叙事,完美适配特朗普-马斯克时代的审美。

他喜欢旧西部那些处于半衰期的行当,喜欢资本主义泥石流般的破坏与重构,喜欢纵马牧场油田黑帮官场甚至情报机构的男子汉诗情,也喜欢对男人软硬兼施的女人的凶狠。

不过,男子气概的尽头是自恋,在谢里丹的宇宙里,惟有男儿能坚守美国精神,而最终只有他可以捍卫男性的尊严。

在最新一季的《黄石》中,谢里丹宇宙的初代代言人约翰·达顿当选蒙大拿州州长,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就是进步的反面,我是它撞击的铜墙铁壁,而我是绝不会崩塌的那方。

说到底,保守主义才是美丽国的精血骨髓。

谢里丹才是灯中至灯。

(052)

《石油天王》短评

选错主演

7分钟前
  • Ryo
  • 还行

前半段不错 后续疲软拖沓 律师太装了 像只疯dog

12分钟前
  • El
  • 还行

似乎只是一种风格

13分钟前
  • In M of AoKong
  • 还行

不算差,但是也不怎么吸引人,比taylor sheridan味儿更冲的永远是评论区的男

14分钟前
  • ▚▛▙▜▞▟
  • 还行

装酷装狠流于表面,一眼给人看穿是个蹩脚货色。

17分钟前
  • 于意云何
  • 很差

第一集就看得我挺惊喜的。持续观望。

21分钟前
  • anty
  • 还行

儿子和女儿的两条支线看不出对剧情有什么帮助,感觉就是来给男主添堵的。

25分钟前
  • Muggle、佑。
  • 还行

Good setting. But I wouldn’t be surprised if it’s AI-made..

27分钟前
  • Daily Leaves
  • 还行

整体不错,除了台词写得有点用力过猛。

31分钟前
  • slide
  • 还行

石油公司包工头硬刚毒枭

33分钟前
  • toto
  • 还行

红脖专属顶级意淫剧。另外,妻子和女儿这两个角色是什么鬼??和黄石里的女性角色对比完全是两个极端。

38分钟前
  • ykcykcykc
  • 还行

开头挺吸引人的,后面就很流水帐看的人想睡觉,而且这对恋爱脑纯母女真的很辣眼睛,儿子那边也是bullshit,两个年轻人的演技实在拉垮。而且感觉美剧成本降了很多,这石油公司和毒贩感觉像个草台班子组成的,天天互相放狠话

39分钟前
  • X杰
  • 还行

这是什么家庭伦理剧?

41分钟前
  • MoodyGao
  • 较差

天呐Shridan不会写女人别写,全都傻逼男YY。首先YY男的's doing great things in all fucking cool ways. 然后写女的只有tits and asses,一旦男的不能满足她们的bitchy thoughts马上以不给操为威胁。卧槽,黄石种下的不多的好感全部还回去了,真棒啊!

45分钟前
  • 前夕
  • 很差

老汤儿女的感情线很是多余

47分钟前
  • 黄黄黄
  • 还行

谢里丹拍的感情戏真的很好笑。快进都觉得烦

51分钟前
  • 高司令
  • 较差

泰勒谢里丹描绘西部的一片拼图,主线进程有些慢,

53分钟前
  • madaoooo
  • 还行

油和du的关系就是这么紧密

56分钟前
  • coriolanus
  • 还行

是有多自大且厌女啊😅

57分钟前
  • YOUNG MONEY
  • 较差

没意思 完全没想看第二季的冲动

59分钟前
  • Calvin爱吃瓜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