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到这么够味,这么够劲的影视作品,上一次觉得这么够劲的国外作品是《完美物质》,国内作品是《周处除三害》!
银河映像一出手就是不一样,杜sir这次监制不只是挂名而已,戏味满出来小屏幕!
诚然他有他的缺点,慢热。
目前出来的两集,都是过半后变得精彩,欲罢不能!
这是电视剧无法改变的缺点,不可能一直高能。
第一集:三条命运,平行宇宙下的不同选择不出所料,第一个故事是男主被梦中女孩鼓励,投入了漫画事业,最纯情的故事,最无趣,波澜不惊!
第二个故事是男主没找到梦中女孩,去追风筝,发现了父亲出轨的事情,于是更心疼老妈,放弃了漫画事业,成为一个打工人。
第二个故事线有一个伏笔,好友阿龙入狱,摩托车送给他了。
最带感,最有银河味道的当然是第三个故事,男主没去玩纯爱,也没时间发现家里的八点档剧情,歪打正着和阿龙一起混起了黑道,失手杀了一个人。
阿龙当然不会让别人知道是信仔做的,于是打算自己跑路到台湾。
最后两分钟是神品剧情,信仔居然打晕了阿龙,跑去警察局自首了。
我最期待的也是这个故事,因为阿龙已经预示着,信仔不是混黑道的,真去了监狱他一天都受不了,但少年人为了义气还是去了。
第一集终结在这里,是一个妙笔。
这个故事的走向,我原本以为是最黑暗的,目前看起来(看完第二集后)可能是最“解气”的,因为另两个故事太憋屈了。
第一集最佳的除了结尾其实是概念,三个不同选择就是会导向三条不同的命运,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让观众不禁联想到自己!
第二集:后半条的癫味,才回到了银河映像第二集给大家玩了一个花活儿,呈现的第一个故事对应的是第一集的第二个选择,男主选择放弃漫画,成为一个本本份份的打工人,这个故事也是戏味差一点。
但十二少的表演拉回了分数。
也是十二少让我注意到对应的是第二个故事,因为十二少入狱了,出来后成为一个黑道小头目,跟第一集对应了起来。
是的,我一开始没分清对应的是第一个故事线还是第二个故事线,是因为男主都没有离开漫画。
十二少一开始狂拽酷炫,没想到十二少演黑道人物那么带感,虽然死得有点快了。
真正加分的是第二个故事,男主成了一个漫画家打工人,该说不说,这个造型更贴男主,比起白领,成年男主气质更像一个死宅。
加分项一个还是十二少,还有一个是底层之间的斗争,这都是银河映像善于表现的暗黑主题。
比如男主的画被毁以后,他回来以后就会对阿dee一通乱干,这分明是底层人的一种拿不上台面的真实状态,生猛有力!
最让我动容的还是十二少的这个版本的故事线,这一次他没有上位,瞬间的繁华都没享受到,比上一个故事线还要惨,瘸了腿,当年的头号马仔,现在变成黑社会的最底下层。
最后他打扫酒吧的碎啤酒瓶时候,一次一次说“活该”的时候,很容易一下子就抓到观众的心弦上。
这个故事线下,十二少至少没死。
期待这个角色后面的故事。
总结:杜sir下凡前年王家卫的《繁花》上映时候,影视圈何其热闹,当时最流行的说法是王家卫下凡拯救电视圈,至今为止,《繁花》我一集没看过。
但杜sir这次带着银河的班底下凡,我是实实在在的喜欢,结结实实的喜欢。
银河映像这10年太没落了,最后一部杜sir作品《我的拳王男友》,银河味道几乎去没了。
但这部电视剧里,看到了久违的银河映像的精神。
我认为是:兄弟情,底层人性,编剧剧情的巧思!
光靠这两集的话,10分制的话,我打9.5分!
唯一的问题只是慢热!
补完5集,分割线:看完五集凌乱了1,第一个故事脚踏实地能成功吗?
为了妻女,阿信放弃了往外搏一把的机会。
2,第二个故事阿信还是画漫画,直到失败。
从头到尾的理想主义!
3,第三个故事里,隐去尘埃后的阿信,进入了黑道,看起来好像大有可为,结果呢?!
1,妥协的人生2,理想主义的人生3,置之死地而后生
曾经一个字头的诞生,开创了一个有关what if的电影创作,甚至要比海外罗拉快跑。
这一次使用电视剧来展示命运这个银河映像一直以来不断创作的母题,很精彩。
一个人的三种完全不同的命运,没有好没有坏,都是自己决定的道路。
我是以推进主角关键节点的重要人物来命名三条线。
“四眼狗"线--在女主不断地鼓励下,他没有放弃漫画梦想,不断的前进,最终一生都在画画。
母亲线--因为想让母亲过得更好,决定努力读书,放弃漫画,之后也因为家人过得更好,安稳,选择当公务员,放弃更有风险的另一份工作,直到人生的最后才能开始画漫画,追求自己的梦想。
阿龙线--因为选择跟了阿龙,所以一只脚进了黑社会,最终变得所以事情只为自己,无家人,无朋友,看似风光只剩自己。
直到母亲的不想见,才让男主醒悟,最后改变为做事情对得起别人,对得起自己。
三段不同的命运交叉着展现了人生岔路口选择后,青年、中年、老年的经历,但是不管命运齿轮如何转动,所有人的命运轨迹都会归于死亡,然后新生命诞生。
男主骆达信的命运岔路口是在即将考试的前夕,追求理想和爱情的时候,他的漫画有了一个对手兼知音以及心中的白月光,当他追随白月光时,不同的命运展开了:追上了白月光:阿龙受伤入狱,腿被打断,最后寻仇还是难逃一死;同桌小胖当着投资经理吧,平淡生活;阿信则是一直坚持画漫画,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持自己画画,遇到江郎才尽绝望想要放弃的时候,但他的梦想坚持不仅打动追回了白月光并成功画出恋爱漫画,事业成功,无子女缘亲人早逝,妻子车祸离世,母亲离世,晚年教小朋友画画,最后从架子上拿自己画作时,被画作砸到心梗去世。
出轨的父亲,孤独的死在了医院。
没追上白月光,看见父亲出轨:阿信童年的伙伴阿龙伤人入狱,出来后开了酒吧,有今天没明天,最终结局是被人谋害;同桌小胖炒股失败,拿着钱出国逃命;阿信看到了父亲出轨小三,母亲则坐在离父亲不远处孤独的吃着三明治,从此阿信乖乖听话,陪在母亲身边,娶了隔壁手艺店老板女儿莹莹,有了一儿一女,自己成为了一个测绘师,后来老婆带着儿女及母亲出国,阿信自己则陪伴癌症老爸,事业平平无奇,阿信在遇到白月光和女公务员时都守住了底线,没想到老婆出轨了,母亲老年痴呆也送到了养老院过世,而他自己画完漫画心梗去世;没追上白月光,帮阿龙打架:阿龙混的风生水起,留了一间酒吧后,又被帮派人寻仇致死;阿信替阿龙入狱,出来后得到黑帮赏识,待阿龙去世后,接手了他的势力,参与了灰色地带,事业有成,人越来越冷漠,一切以自己意愿为主,自作主张买下白月光的画并送画廊给她,被厌恶。
帝王式命令导致同桌小胖出车祸重伤,母亲也皈依佛门远离他,被强制性活着的父亲也郁郁而终,但阿信获得了真爱,带着儿女的女公务员被阿信替她顶罪的行为感动,晚年阿信与其结婚,比较幸福,翻到了以前恶作剧白月光时的小箱子,油漆喷洒出来时阿信心梗去世。
不变的是阿信的出生,父亲的出轨,晚年死亡的时间。
看的我记忆都混乱了,但也引人入胜,好看!
上一次像看《三命》那样看港剧,是《婚后事》,婚后事是用不同人的视觉,去解读同一件事,观点与角度去解读人生;而三命则是命与运选择的解读,像平行宇宙里的三个人,是《彗星来的那一夜》走进黑暗后的三个人生。
“命”是出生时npc爸爸早就算过了,大家都会觉得三个人代表三种不同的人生,但是命运的起落早就“整定”了。
16岁犯桃花,与父亲关系一般,30+开始大概有10年大运,一生有贵人相助,命中有儿有女,50+事业变故,孤独一人,62······这大概就是爸爸算出来的“条命好硬”。
到底哪一段人生算最好的,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解读。
1号公务员一生安稳平淡,这种平淡为了安稳,放弃了理想;因为父亲的阴影放弃了白月光;用热爱换来了无风无浪。
如果问你最喜欢哪一段人生,相信基本没有人会选这段,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过着这样的一生;2号江湖大佬,可以说是传奇的一生,黑帮片是银河的舒适区,所以大家也看得过份投入,各种致敬、各种8、90年底黑帮电影的影子。
这一段讲义气、富贵逼人来、年轻睡女明星、年老有周秀娜、混血儿女,最后获得美好结局的一生,很多人都用来当爽片看。
但是细心想想,入狱两次、失去理想、母亲守斋几十年,最后还拒绝相见,看他是有钱有地位有爱情,但其实风生水起的那些年内心都是孤独的,无论再有钱都失去了亲情和爱情,连死前一刻都是在玩陷阱游戏,这段人生是彻底忘记了热爱、忘记了漫画。
周秀娜在身边那么多年,他都没打算在一起,这段明明是比白月光有钱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人生,却从来没有和白月光产生过一刻的共鸣,没有说那句sorry,连最爱的死,对他来说都不及张国荣离去得伤心,他最后晚年的幸福,我认为是母亲的守斋,和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
母亲说“我唔识教仔”,但其实这个儿子对身边人可能是付出得最多的,替两个人坐牢了,给兄弟最多钱,对连不是亲生的儿女都是很好的,这一切可以说都是“买回来”的;3号漫画家,很多人认为是最幸福的一生,被所有的热爱包围,以爱好作为事业、与爱人互相扶持相伴一生、侍奉母亲晚年尽了孝道,总之所有的感情都是最丰富的,基本没有任何理性地过完了这一生。
这一生他也有儿女的,只是都胎死腹中了,如果他跟白月光这一起之前找老爸算一算,老爸可能会劝离,白月光命里无儿女,中年死于交通意外,这一点在其他两年线里面都以新闻的方式报道了。
为了爱好如此执着地过一生,错过人生很多其他的重大事情,但是快乐的时候是最快乐~这样的热爱确实没有多少人能坚持。
父亲是婚姻方式选择的npc,龙哥是爱好选择npc,肥仔代表了财富,母亲是亲情····唯独事业和爱情发展出三个不同命运的平行宇宙,阿信无论选择哪一个工作,都会越做越好的,是经验和财富的累积,只是选择方向不同,风险不同,身边人的眼界和高度也不同。
你觉得江湖大佬很能冒险?
他每次都是独具慧眼的投资策略,见好就收的本领,正正与公务员不谋而合;无论多有钱,情感多丰富,他从来都没有出轨;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他都一样讲义气;无论哪一段人生都是尽力给母亲最好的生活~看得出剧本是经过团队精心打磨,基本没有bug不说,每条线的角色都是其他线的npc,这一点设计非常巧妙,值得细心去抓住每一个巧妙的设计,画面用了电影的制作方式拍摄,质感很好。
硬要挑个毛病就是前面1.5集交代剧情,节奏与现在其他电视剧来说有点慢,或许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快节奏,能够有一部想静下来专注看的港剧是很难得了,今年最佳预定!
在杜琪峰于海外的电影论坛的言论引起引起一阵波澜之后,时隔有日,终于迎来他监制的电视剧《三命》。
在以前,杜琪峰名为监制实为导演的剧也不少,有名的《天若有情》就是例子之一。
所以很难说这部剧他插手多少,或没有插手。
他所深爱的大概是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所怀念的也是彼时彼地,因而着墨所较更多。
时代飞速发展,每个人都有一飞冲天的可能。
一个不经意的起心动念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无数人。
骆泽信见到的风筝,都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造成了六十年不一样的人生际遇。
风筝的寓意也不言自明:风筝飞多远、多高,是不由自主的,是掌控在那根线背后的手里的。
让我想起《暗花》里关于命运的台词:你我好似这个弹球,弹到哪,几时停,都是身不由己。
银河映像是作品里,宿命感就像是空气中的水汽一样无所不在。
生的喜悦不常见,死亡的袭来却非常突然。
在电影《非常突然》的结尾,一行人沉浸在破获重案的喜悦之中,却突遭另一股劫匪的重火力,全部殒命。
更冷峻的是导演的安排:路人报警,警察来到了却持枪等待,最好是两帮人同归于尽。
尽管他们不知晓前面中枪的就是自己的同仁手足,他们选择了最有利的做法。
看得出命运冷峻冷酷和不可捉摸,明明你已经赢了,转瞬出意外。
哪怕是在非黑帮戏里的都市剧,刘德华扔出窗外怎么都会飘回来的爱情符,一定要让他和符的主人郑秀文产生点什么。
有电影评论人说杜琪峰右手拍爱情电影来养活左手拍的黑帮电影。
真是的生活是不是也这样无常呢,其不可捉摸性有没有创作者能表现出一二?
这类电影所见不多,银河映像是最显著的创作团队。
作家金宇澄说,你的人生往往在那一秒钟的抉择里已经决定了。
这是繁花下的阴影。
骆泽信见不见得到那个女孩是两种人生,他帮不帮阿龙又是两种人生,这样的交织组合,他要么平顺一生,要么十分辛苦。
步入黑道,却意外青云直上。
这是那个时代使然吗?
故事里令我痛心的是规行矩步的阿信见到了留洋归来的"四眼狗"林海琪,他想起少年时的梦,留下讯息,两人重新建立起联系。
他们一起骑摩托车,画画拍照,像是一场愉悦的"出轨",这里没有经纪人男朋友做阻碍,末了,阿信却拿出了同家人的合影,暗示自己无法逾越那一道鸿沟。
我以为这里不是和情人做告别,而是说,年少的梦想,漫画,就在眼前但不可触碰,只能偷偷地悄悄地回味一下。
我们普通人有自己的"五指山"要背负,要养家糊口,要赡养家人,要供儿女上学。
轻而易举地追梦就是那不可逾越的雷池禁区。
很多人自以为通达于世故人情,自以为成熟、精明、练达,认为从前幼稚可笑,现在总算看透了,于是违背少年时立的志,于是变成自己少年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第二个骆泽信的近乎癫狂的执着亦叫人心痛,执着,同样是银河的主题之一。
大只佬打死了一只鸟,在树下看见了因果,执着于因果,汲汲于怀不能或忘,因而背起沉重的肌肉负担。
这是执着的外象化,是视觉的表现手法。
盲探庄士敦直言:人太执着,就会心盲无明。
这种悲哀在于它血脉里的沿习:终小敏一生,她基本上继承了她外婆、妈妈的执着不能自已,她的女儿小小敏,仅仅几岁的年纪也可看出这种端倪,如不破"执",命运亦可预见。
阿信与人竞笔,赢家荣升报社主笔。
他念兹在兹,定要与对手卢仔见个高下,弃父母电话于不顾;从家赶回时看到画被淋湿,愤怒地用水泼向同事的画,撕心裂肺地叫喊:你们怎么可以如此自私只顾自己?!
却罔顾了对手的作品也被雨水打湿的事实——人太执着,心盲无明。
之后他在路边利用摩托车的灯光纵笔飞舞,空气中的雨滴像张网一样笼罩着他,这里面是他的世界,状态如痴似狂。
这个演员演出了一种信念感这样的状态叫我不住猜测:他会不会发疯,就像梵高那样?
这种执着也是阻碍了他做自己的因素,叫他误以为眼前的对手即高山,无意识地去模仿他的笔意、风格。
家庭的不堪对这条故事线的阿信影响是最小的,虽然有忽视妻子的时候,虽然有不幸,他从没有质疑过爱情。
第一个骆泽信结婚是因为人就要结婚,需要成立家庭,工作就是要养家,这是自古皆然的天经地义,不得不如此。
他退休后才做回自己,悄悄地拿起画笔,就在屋里画,为了自己画,不需向世界展示。
第三个骆泽信不信任家庭,不陷进"关系"里面,和别人的女人夜夜寻欢却没有一丝温馨,可以冷静地开张支票,我相信这也是整部剧只出现了他床上戏份的原因。
他敢于当街掌掴自己的父亲,因为他的不轨不仅伤害了自己的母亲,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自己,这份怨念,人死了才消去。
因此他不敢轻易陷入某种关系里面。
无论生命怎样轮回发展,有些人有些事,他做了这样的事,其结果和下场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大不同。
如一直会出轨的父亲,如一直在隐忍压抑的母亲,如一直混江湖的阿龙。
江湖的路更加难走,更加无常,阿龙怎么做都是一样的,也算是另一种求仁得仁吧。
命运大过天,嘶哑着嗓子说一句"今日不知明日事",是他仅有的一点有声的反抗。
生命除了不断失去,和无法阻止的死亡,最终我们要找到能令自己内心平静的方式。
究竟什么才有如此的力量呢?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少年时的热爱,一生的心志。
无论哪个骆泽信,在历经千帆过后,都拾起了那个让他念念不忘的热爱——漫画。
因为这个热爱,让他纠缠于和四眼狗对漫画走向的争夺,让他做出了那个恶作剧,让他走下楼梯、追出学校,遇到了哪个改变一生的风筝。
《三命》绝绝对对是杜琪峰提携新人的实验之作。
看得出明显的不成熟的习作痕迹。
类似树大招风的创作模式。
三位年轻导演每人拍一段然后再剪辑到一起。
这也是杜琪峰导演一直以来提携后辈的坚持。
《三命》开篇1960年的香港街头,在街坊邻居自发的帮助下本片的男主骆泽信降生了。
我立刻明白这又是一封写给香港的情书。
同时也带给观众强烈的轮回感。
让我想起了《百年孤独》开头。
最后不管骆泽信如何选择,结局都是一样孤独终老。
也是这座城市的人们的宿命,终究不过是死、走、逃、亡、伤。
三位导演分别拍摄了男主骆泽信的十七岁那年三个不同选择的三种不同的人生。
漫画家、黑社会、公务员。
漫画家人生拍的最差。
拍的即中二又刻板,从青年阶段就已经脱离了与其他两条线的联系。
同时事故也已经脱离了现实的历史背景,成为架空的存在。
硬要说亮点的话,这个时空的阿信代表的是香港人中的岁月静好派,也就是说在这个城市大的历史背景之下岁月静好的不可能,还是要注定走向孤独。
个人觉得这条线的身份如果改成TVB明星应该会有趣,可以和另外两条线产生有趣的化学反应。
黑社会人生低开高走,从第九集开始发力,呈现出了杜琪峰式的黑色隐喻。
最好的是公务员人生,他的职位处在香港社会的枢纽位置,负责联通资本、权利与市民的各种利益冲突。
而且在后半段与黑社会人生产生了非常有趣的互文关系。
先说黑社会这条线。
它的前半段和漫画线一样平庸和刻板。
甚至让人出戏,苏家乐完全不具备黑社会的气质,他的面瘫式表演看似深沉,实则毫无气场。
我们看过太多出色的香港黑社会角色。
这个人物实在是拿不出手。
但这条线在由黑社会洗白为地产商之后故事就进入了杜琪峰的舒适区。
我又可以看到香港政治生态的隐喻,尤其是结合公务员人生一起解读。
表面故事是成为地产商的阿信开始变得六亲不认,残忍无情。
直到他父亲去世、母亲出家,他开始转变为一个渴望家的好男人。
其实把文本拆开来解读,你会发现温情脉脉的地产商与女官员之间爱情的背后,是香港底层的失语。
郭爱瑜与骆泽信的结合看似是男欢女爱,实则是资本与权利的合谋。
还记得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是骆泽信向郭爱瑜打听政府内部消息。
骆泽信后来为什么选择卖掉香港资产转为上海发展?
大概率是郭爱瑜给了他什么内部信息。
作为回报骆泽信收购了有问题的李盾建筑公司。
李盾公司的军澳宝宁路天桥工程造假暴雷之后骆泽信承担了所有责任,保住了郭爱瑜的官位。
而作为回报郭爱瑜给骆泽信一个所谓的家,一个由权和钱组成的家,而这个所谓的家即是骆泽信挣钱的联盟,也是他无法逃脱的牢笼。
而在这个家里根本就没有底层人的位置。
骆泽信出狱之后问郭爱瑜为什么不出国,她怎么可能舍得出国?
她根本不可能舍弃这里权力带给她的一切。
而骆泽信也一样,他挣了很多钱,但是他哪里也去不了,他必须乖乖的呆在郭爱瑜身边,并乖乖的献出一切。
公务员人生的后半段又呈现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官商关系。
在这个时空里郭爱瑜没有继续做官,而是转而成为了官商之间的润滑剂。
而骆泽信作为权力者成为了郭爱瑜的公关对象。
酒吧那晚是骆泽信人生悲剧的高潮,他以为那是一段美丽的艳遇,但可悲的是那只是一次精心设计的美人计。
同样还是军澳宝宁路天桥工程造假事件,公务员骆泽信还是那个背锅侠,郭爱瑜早早跑去国外。
最荒诞的是骆泽信这次并没有被官方追责入狱,而是将他安排去了边缘位置安享晚年。
说明官方非常清楚发生了什么,但选择息事宁人。
两个时空的同一个时间,尽管人物身份换来换去,但是大家的处境是几乎锁死的。
作为官商两家的代表骆泽信和郭爱瑜最后都能安全度过,最严重的后果不过是郭爱瑜跑路,骆泽信做几年牢,出来之后仍然大富大贵。
而桥梁倒塌事故的受害者的悲惨命运不会改变。
如果单看三条不同的人物命运,我认为是公务员人生写的最好。
他因为父亲的大陆情人放弃梦想,因为对97的恐惧妻儿移民,并最终导致妻离子散。
因为独自留守的孤独寻找婚外情,而落入陷阱,成为替罪羊断送了仕途。
他三次放弃爱情,十七岁那年送走林海琪放弃了画画成为公务员。
91年与林海琪重逢,因为家庭他再次选择放弃。
最后一次他面对郭爱瑜的主动,再次选择逃离,但这次没有成功的爱情却断送了自己的仕途。
他的前半生因为父亲的大陆情人而转向,后半生因为历史的进程再次转向,每一次改变的机会都被错过,仿佛他的人生就是等待着最后的那次背锅。
刚才是剧集的纵向分析,我们再来横向结构一下这三段人生。
人生随着选择一次次的改道,但香港这座城市的历史进程却是被钉死的,任小人物如何挣扎,香港终究还是要变成今天的香港。
这也许就是杜琪峰导演操作这个项目的核心高概念。
剧集中选取的年份都是改变香港命运的关键年份。
67年香港左派暴动,是我们这边的大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是香港左派人士对港英政府的反抗。
父亲的情人欧淑兰就是这时期逃来香港的。
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在这之前是漫长的谈判,林海琪一家作为香港精英,是这一时期去了英国。
97年香港回归,公务员骆泽信的妻儿母亲移民。
2003年非典在香港爆发,这年他与妻子离婚,陷入造假案。
2008金融危机,同学林贯勤破产。
最终举家移民加拿大。
2020新冠爆发骆泽信去世。
我们可以看到看似偶然的人物命运实则是历史的车轮在背后推动,骆泽信的三个人生逃过这一次,却逃不过下一次,谁也逃脱不了历史的选择。
同时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作为一个普通香港人的人生,是如何被他们背后这头大象所影响和塑造,近百年见始终无法摆脱它的左右。
有银河基因的电视剧,自然期待了很久,每日都等待viuTV的录播,也很久没有这种追剧的感觉。
前几集花了不少时间讲述“三命”的设定,到了苏家乐饰演的阿信出场,正式到了“戏肉”。
明显地,苏在漫画家和公务员的路线演得更出色,黑帮线则杜sir风味更重。
整个剧到了第8集(苏家乐饰演的尾声)达到高潮——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幻灭,得与失的取舍,加之苏家乐比较含蓄的演法和林恺铃更外放的演出,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他们就应该是一对!
进入陈国邦饰演的老年阿信,节奏变得太快,原女主戏份缩减太多,周秀娜线的插入略显突兀,容易引起落差。
陈国邦其实是适合演老年阿信的,继续沿用苏家乐演老年阿信也不错,但是整个剧是从“横向——漫画家、公务员、黑帮”与“纵向——青年、中年、老年”的双向维度构建,因此主角三人分饰是可以理解,但明显老年故事想讲的太多,编剧稍微弱些。
从银河过去的电影为这部剧寻找坐标,可以找到漫画家的线路对标“柔道龙虎榜”,公务员和黑帮线对应“七人乐队”里的“遍地黄金”、“夺命金”、“黑社会”。
在第8集后,我曾幻想过,是不是编剧可以玩得更尽,漫画家线到了老年是按照许鞍华、张大磊的日常叙事进行拍摄,把“梦想-平凡”的对立统一以更为极致的日常叙事风格拍到底。
公务员线则进行得更极致,卖地、股市、SARS、新冠拍到底,作为时代目击者见证大时代变迁。
黑帮线把“黑社会3”对97、00、19年后的黑帮大佬老去拍出来。
三条线齐头并进,到最后通过情节安排都收拢到阿信对所有过去均已释怀,分别以自己人生作为题材画出三部漫画做结,最后的镜头是三个疯狂作画的镜头三合为一,三部漫画动态翻页的画面也三合为一,三个阿信都没有死,三命的命题仍在继续。
今日和朵宝一起追完了这部很具银河映像色彩的港风片。
跟着主角经历了香港60年的发展,不同的选择带来三种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时也穿插着命中注定的事件作为不同故事里的相同经历,有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的事发生在别人身上而对自己造成影响。
命运是不可抗拒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还是最喜欢第一条线(除去那场莫名其妙的车祸),因为我就是一个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追求自己真爱的人。
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不过都是在亲身体验生命的历程,所以一定要努力追寻活着的自我价值。
在追寻的过程中,感悟爱情,感受亲情,感受生命如花的美好,也体会生命如花般凋谢的残酷。
虽然剧中人物的人设很一般,但很喜欢这部剧的结尾,不一样的人生,最终还是交汇在热爱的时刻。
保持善良,勇敢与对爱和梦想执着的追求,始终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力量。
多少路,一个人要走过,才能被成为一个人,答案就飘在风中。
三命 (2025)8.22025 / 中国香港 / 剧情 悬疑 惊悚 犯罪 / 张家杰 黄伟杰 李子俊 / 苏家乐 陈国邦
本文首发公众号:墨一的电影漫聊知道《三命》是3月份 看完已经过完端午 中间各种拖和懒惰 但在端午最后一天 总算看完了这部《三命》 过几天应该会和朋友录一期播客 想先在这里 记录下自己的一些想法虽然是2025年的剧 但是看的过程中 数次好像又回想到九十年代的一些片段 有一种穷酸穷酸的味道 却也真挚 如此熟悉 又如此陌生 很有意思刚看完的时候 脑子热 也有点兴奋 给打了4星 后来想象 又打回了3星 它在当下多数电视剧里已算不错 但它是银河映像出品 又是老杜监制 我觉得有些地方 它做的还不够好 对它的评价也更加严格除了人物妆造后续再无变化造成人物失真外 演员的演技也有很多问题 思来想去 还是觉得及格有余 精彩不足 相比杜琪峰 韦家辉等90年代拍摄的影片来看 无疑是降分的但一部剧总是有好有坏 那些遗憾的 优秀的地方 都有值得聊聊的地方记得上次杜琪峰导演监制的影片 还是2016年的《三人行》 那是杜琪峰当年北上作品之一 显得非常别扭和怪异 那几年杜琪峰北上拍片 除了《毒战》之外 我觉得他都没有很快乐或许 他就是这样一位地域性很强的导演 他的电影源自香港这座城市 他的演员 班底 剧本 思考 情绪 对城市的思索 浪漫和爱 都源于香港 或许离开香港 他总会有些不适 因为他的创作理念 也因为大陆的审查和创作与他不符 时代变化太快 有些事情 我们都无法改变 杜琪峰亦是这几年多数的银河电影 或许都是郑宝瑞在支撑所以当我再次看见银河出品 杜琪峰监制的作品后 心里泛起一丝波澜 一丝激动 一丝想象 与以往不同的是 这次银河映像带来的是一部12集的电视剧:《三命》剧情这里简单介绍下讲一人三命 三次人生抉择 三种命运 三次感情 同时以点带面的展示了香港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 依旧带有银河强烈的宿命论风格时间线从1960年骆泽信出生开始 经1976 1981 1987 1991 1997 2003 2008 2012 2020 2024年骆泽信去世为止 每个时间节点 也会细微影响到阿信的人生三种人生都需要在每个时间线经历一次 关于亲情 爱情 友情 人生 每一个细微的决定 都会产生蝴蝶效应 改变他的一生主角骆泽信 1960年出生于香港 出生时差点殒命胎中 算命的说他五行缺金 心高气傲也影响了他后来的三种人生父亲在他上学时出轨 后来随着阿信长大 父亲逐渐被母子疏离 但又因为亲情在 陷入纠葛的家庭关系中 母亲则忍气吞声 为了阿信独自承受 阿信中学时开始创作漫画 画功极具天赋 每次画完都会在学校内传阅 有次却发现有神秘人暗中篡改漫画内容 后与同学合谋捉弄神秘人 发现神秘人是一个快离校的女生 她顿觉愧疚 准备找到这个女生去道歉所有的转折点发生在他寻找那个女生出校门时 也是他的白月光 林海琪出校门后 他分别遇到了三种情况 而这三个细微的决定也因此形成了三种人生分别是漫画家 公务员 黑社会三种人生也可用“理想但孤独”“平稳但枯燥”“汹涌但美满”来形容关于这三个人生的具体情节 本文不在此赘述 大家可以去剧里观看 而且这里介绍太具体 也会影响大家的观看体验我主要想聊聊这三个人生所代表的一些观念和演员演技 是猜测 也是思考先聊三种人生漫画家的人生 阿信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理想 即画漫画 自中学时起 画漫画就是他的情绪力量 也是他的底气 他会因为被人乱改结局而生气 也会因为对方的实力而产生尊敬和爱漫画家的结局 是功成名就 成为享誉香港的漫画大师 年老后成为美术教师 最后在漫画书店里死去看似家庭美满 但是2003年婚后 妻子林海琪和母亲林宝燕都在车祸中丧生 独留他一人心中思绪 再无人分享个人觉得 漫画家的人生 隐喻的是香港电影曾经的繁荣和喧嚣以及银河映像早期 对电影的天马星空创作 是一种纯粹的创作2003年 阿信的好友卢仔 也是一名漫画大师曾跟他说 未来 或许没人看漫画了 时代发展太快 我们要留有后路这句话放在现在的电影市场上 何尝不是一则寓言 曾经那么辉煌的电影产业和市场 如今被短视频 游戏 剧本杀等其他产业冲击的摇摇欲坠 除了外部因素 还有电影本身质量 市场 宣发等各种因素曾经喧闹的电影市场 如今或许只有在春节期间 才能感受到一番热闹而如果把阿信的身份代入成杜琪峰 或许也别有一番意味 2013年 在纪录片《无涯:杜琪峰的电影世界》中 郑宝瑞曾说:其实一直支撑着银河映像的 一直都是杜琪峰一个人 回想剧里的小英雄出版社 这么一想 就更显忧伤了公务员的人生 平稳 又像被戴了枷锁这个人生里 阿信撞见父亲出轨 但因母亲的原因 自此开始人生求稳 一切只求安稳他成为工程师 和海叔女儿陈家莹结婚 生了2个孩子 日子平平稳稳 本想全家在97一起移民英国 却因为照顾得癌症的父亲 与妻子分居两地 感情也因此破裂 后又与地政署的郭爱瑜产生恋情 又因后者贪污 被停职调岗 做到退休回顾这一生 看似安安稳稳 但他的身上没了一丝傲气 所有的生活都像一杯白开水 一眼就能望到头 她于97年再次相遇林海琪 却因家庭拒绝她 又因为对自己的放纵 与郭爱瑜的爱情中被连累 2012年 母亲也因为中风去世 他给母亲和自己都买了灵位2020年 他退休 2024年 他再次在桌前提起画笔 画起了他这半辈子都没再画的漫画好像只有这个人生结尾时 他提笔在纸上作画时 我才看到了他年少时的影子 但时光飞逝 曾经意气风发的漫画少年 早已满鬓斑白 不见当年少年意气这个人生里的阿信 让我觉得很像现在的社会环境 尤其是大陆地区的电影 一碗水端平 谁也不得罪 想着不出错 但也丧失了电影最本真的东西:想象力 这是一切影像力量的源泉 人一旦没了想象力和创作动力 就成了行尸走肉 未来也不会有任何希望 而现在看来 很多事情 似乎都是这样发展的黑社会的人生 银河舒适区 汹涌澎湃 美满结局(有点太美满了)黑社会是银河映像的舒适区 但这部剧里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一切似乎都太过工整 也是让我觉得有些失望的点阿信从学校追林海琪出来后 遇到阿龙 也是三个人生里都会在1981年去世的好兄弟 那台贯穿全剧的摩托车 便是阿龙的寄托 以及阿信对阿龙的怀念阿信因为误杀人 帮阿龙顶罪 做了几年牢 1981年出来后 阿龙为了感谢阿信 给了他一间酒吧经营 自此踏入黑社会1987年杀了天久翅 坐稳黑社会地位 同时也遇到了林海琪办画展 因其故意抬高其画的价格 被林海琪怒斥 与其决裂 其后再未相见 只在2003年的一起新闻报道中被提及91年开始 阿信投资房地产 97时已经是一方大佬 后因想得知政府规划认识地政署郭爱瑜 随发展为情人关系 但母亲因为他从事的工作整日心神不宁 遂搬至寺庙居住 自此再未相见在这一人生里 好友阿勤 就是上学时那个戴眼镜的小胖子 其他人生里也都在 只是在这个人生里 因为与阿信观念不合 想去加拿大移民 阿信不让 追逐的路上被车撞伤 瘫痪一生 也让后来的阿信开始收心养性2008年 天桥事件使得他得知郭爱瑜受贿 但因为两人感情 他主动担责 再次入狱 出狱后两人结婚 生活美满黑社会人生 说实话美满的有点过分 让我感觉稍有失真 但反过来想象 也有点超现实的感觉这个人生在97之前还处于打打杀杀的环境 97回归后 黑社会渗入商界 资金与机遇相逢 有的人因此家财万贯 有的人跌入谷底 这里有个小设计 阿信让手下阿春去上海发展 说看好浦东 他是怎么看好的呢 是有人给他透露风声 还是他的眼光长远 无从得知 我只知道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 他的人生 早已和其他人拉开了一个巨大的鸿沟 信息差 在现在也是巨大的财富来源正如漫画家和公务员人生里的好友阿勤 因为炒股 一个被揍 一个跑路去加拿大再来聊聊演技部分演技方面 因为要饰演不同年龄段的阿信 不算第一集开头的儿童段 共有少年 青年 老年三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吴泽峰 苏家乐 陈国邦这三人里 我个人觉得只有吴泽峰饰演的最好 有冲劲 有灵气 和那股盛气凌人的气质苏家乐和陈国邦戏份最多 但两者都有我觉得不满意的地方苏家乐的缺点在于他那张脸太平 好多需要他表现情绪的地方 他都像个面瘫一样 一点情绪都看不出 缺乏表现力 而且他的眼睛小 五官不算立体 如果演技上不来 人物塑造就会单薄很多 不过苏家乐有一场戏让我很惊喜漫画家人生里 1981年 他和卢仔争夺主编 因为大雨 他的画被冲坏 差点跟卢仔打起来 不过这里也有bug 你明知道下大雨 漏雨 走之前还不把画收好那一晚 他将摩托车灯作为光源 在室外直接重新开画 那一段 搭配他的黑眼圈 极具武侠范的音乐 让他显得戾气十足 画漫画变成了练功走火入魔 对照着他画的那张画 一个人举起另外一个人 眼里全是对胜利和厮杀的快感 这也导致他输给卢仔 因为他的画太过激进 纵使画功一流 但极易走偏第一眼看见陈国邦总觉得眼熟 后来查了下 也是TVB的常客 当时上学时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一些TVB的港台剧 对他有些印象 但也不深 直到我看到力王的演员表后 我才想起来 他就是《力王》里的那个小哑巴 唏嘘啊 都这么多年了他的问题在于气质稍显薄弱 他那张脸立体感不强 镜头加持后更会凸显脸部线条不明显的缺点 让我看他和周秀娜的吻戏时有点出戏 漫画家和公务员还好 黑社会的戏份就有些顶不住此外 周秀娜的演技是我觉得惊喜的地方 上次对她有印象 记得是《西游降魔篇》里的四煞 以及《叶问外传:张天志》里的娜娜 但是都感觉演技平平直到看见《三命》里 她克制 清冷的演技后 我觉得非常高兴 尤其是她的哭戏和那种没安全感的人物气质 很打动人心 同时因为她在剧里的身份 也给这个人物叠加了一层滤镜最后想吐槽的 就是人物妆造 剧里时间线极多 尤其是97之后 人物造型似乎一点没变化最严重的 是黑社会人生里 2020年和2024年周秀娜的妆造 从2008年一直用到2024年 这是整整16年的时间 人物一没有白头发 二没有皱纹 三没有在造型上做改变 哪怕是换个演员 赶上长生不老了这就造成了很严重的人物失真 如果是杜琪峰指导 这些问题不会如此明显 阿信在97后的人物妆造基本也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相比郭爱瑜 没那么离谱罢了而在结尾最后 三命之外 似乎还有一命 便是无命 阿信从出生就死亡了 对于这一处理 我是觉得有些残忍 但也足够真实 一切都是幻梦 一切都未发生 我们所经历的 触摸的 感受的 思考的 或许都是一场梦 这么去想的话 整部剧甚至产生了一丝诗意回顾全剧 我能感受到杜琪峰及银河映像对于当下时代的思考 忧思 坚持当王家卫拍起了《繁华》而杜琪峰还在坚守香港 拍出了《三命》 是命 也是运 这也正和银河映像的一贯作风相符 一切皆是命 但如何在这个命运之中 做出一些突破和改变 则是我们能去做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 有时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最后 感谢杜琪峰及银河映像 带来了这部《三命》如今杜琪峰已经年过七十 香港电影也始终不见好转 曾经的辉煌早已是过往云烟 我们经历过 感受过 就足矣时间无法停止 只有朝前看 方有一丝希望 希望这充满想象的世界 能再次绽放光彩 本文动笔后稍有动情 结束时发现已近4000字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 万分感谢
斗胆为《三命》写篇观后感。
杜琪峰很多年没有新作品了,但是杜大炮的嘴是没停过,去年还出过大公报和霍启刚说他不爱香港的新闻,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荒谬,只要看看杜琪峰的电影都没人敢说这句话的,但是他们说了。
我也是主创为三命做宣传的时候才知道这部剧,非常的期待,网盘出一集存一集,结果那天在B站追踪主创做客爆谷一周看到B站会上,简直欢呼雀跃。
本来想养养弹幕,最后还是忍不住直接肝了。
关于宿命:了解银河映像和杜琪峰的都知道,宿命是银河的母题,杜琪峰也在宣传的时候反复提及这个词。
在电影中,阿信在每个命运的转角都有那只风筝,还有那句“天注定”,让人不得不想起银河二代郑保瑞导演的九龙城寨之围城中的龙卷风。
电视剧中段,我感觉得这哪里是宿命,分明是孤独,不管怎么选择,和谁在一起,都是一个人的孤独生活。
可是看到结尾,忽然就悟了,宿命不是一定会发生什么,而是人生就是这样。
关于拍摄方式:我并不懂拍摄方式,之所以要聊,是因为漫画那条线。
漫画线的导演在采访中说,非常难拍,因为怎么用镜头展现漫画创作很难搞。
但是他完成的很好,他用了武侠的方式去拍,如同一个追求武功的的武痴,在疯癫中创作。
关于天下一:三命中用了很多天下一的演员,后期制作和配音也是天下一做的,在宣传期天下一的INS也在积极宣传。
古天乐做为银河的四大男主之一,银河后期的唯一大男主,和杜琪峰关系匪浅。
这一次合作很有质感,希望天下一和银河的合作继续,尤其是九龙城寨的续集。
也希望信一传能上B站。
关于未来:今天看杜琪峰说黑社会3很乐观,还会在日本拍一部黑帮片,被他晃了多年,也不在乎这一下,任然抱有期待,家祭无忘告乃翁!
3.5 个人猜测《树大招风》那个结尾是一个雏形,这么多年银河是在怀念也在原地打转,用标志性事物作引线延伸命运故事分支线,从另一方面讲目前港影依然走不出某种宿命论,要怪就怪时代不断向前计算着时间,见证者是平凡的你我,剧中所解答的不过是几种可能,后半段略显拖沓,气质太不足了~
我们也许已经活过了三生三世,也许从未出生。一切不过一场虚妄的自我拉扯。
三段人生各有各的跌宕起伏,但每个时间节点的大背景和几时生几时死都是不变的,虽然靠的是略显强行的设定,但在宿命论的框架下编织出扣人心弦的故事仍然是属于银河映像的核心。反复出现的标题动画中,尺规蓝图的那一横最窄,所对应的故事也相对最无波澜,主角放弃了所有生活中的岔路,几乎在惯性中度过一生;中间的一横是画笔写意,主角画漫画好似大侠练功,时而走火入魔时而被瓶颈阻塞,最终成为“江湖”上的传说;由黑白网格组成的最后一横也最宽,对应的是银河映像影迷最熟悉也是故事发展可能性最多的黑社会发家史,然而最终为了剧情完整性不得不将这种可能性收束至家庭。“今日不知明日事”,无法料到杜sir会pro川普,也无法估计银河映像和香港电影的未来,我们只能在被命运捉弄以后,以一种不知道是妥协还是豁达的口吻说一句“都是注定的”。
★★★☆ 作為銀河映像出品的首部劇集,結構有亮點,但是每一條故事線亦均有槽點,8-10集可能會使更合適的篇幅。韋家輝已經多年未掛名參與銀河映像作品,劇集中仍處處都能看到他的痕跡,宿命論的禪意貫穿始終,無論如何選擇,有些命運終究無法避過。部分情節上也均能看到以往銀河映像作品的影子,黑幫線尤為明顯,但是各種場面的調度又滿是杜琪峰的痕跡,在視聽層面和一般港劇拉開了不小的距離。整體而言,對青年時期最滿意,蘇家樂對於對於青年阿信的詮釋令人印象頗深,尤其是夢想線、責任線完成得可圈可點,但是黑幫線則有些太僵硬和表面,而表現最好的則是胡子彤,即便戲份只集中在前3集,但是阿龍堪稱是整部劇最有魅力的角色。
虚高,多少有点捧臭脚嫌疑
银河第一部剧 《一个字头的诞生》升级版漫画线还能看到了黄玉郎和马荣成的人物四命让我想起了蝴蝶效应🤔
青年骆泽信演技太强了,以至于中年和老年我觉得落差好大。
命
人生的三种可能,现实题材,超现实叙事。
谭家明演职员表藏哪惹 选角辅导(?#选择还是宿命 选择就是宿命
我们期待杜氏独特的美学与想象力,这样平凡的作品似乎是不够满足胃口的。但如今还有几个创作者会想着用一次抢过红灯的囧迫、一口叉烧带给小狗的快乐、一张被淋湿的漫画来打动你。生命中每个细微的选择都会带来如此天差地别的果,阿信的每一次挣扎都是如此真实,我们心痛他失去的,那是我们错过的,我们庆幸他拥有的,那是我们仅剩的。这是一个人生到尾段的人真诚的感悟与智慧,无论如何,我看完是有所得着的。
综合年龄适配度和表演稳定度97年后换陈国邦演还不如找朱柏康
比较喜欢陈国邦那一part,后面都还蛮感人的,他和周秀娜既然有点好嗑。苏家乐的演技总觉得太僵硬了,欣赏不来。btw胡子彤不错,要是角色戏份多点就好了。挂名杜sir确实挺吸引人的,总体值三星吧。
人生有很多选择,但终点只有一个;仿佛在几天之内看完了自己的一生…
對這種關於時間的故事沒有抵抗力,無論如何都總有動人的地方。許多評論都在講銀河映像從一個字頭的誕生就建立起來的宿命觀,但這是屬於韋家輝的,不是銀河映像所有人都能做到,別說這些新導演,恐怕連杜琪峰也無法複製。所以,只得其形。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 绝不后悔
追完。劇本有些單場戲的寫法確實還是能秒殺過往港劇的,但idea真的太舊了,主要同樣的概念裡沒看到什麼新鮮的東西,全在意料之內。值得吐槽的地方其實不少,製作層面預算捉襟見肘的部分就不提了,幾個新導演在戲劇部分常常處理得很糙(杜導補戲的部分又出彩得過於明顯)。蘇家樂不算差,但西口西面扮黑社會老大像小朋友玩過家家,很出戲⋯⋯反倒是胡子彤還不錯。ps:李麗麗走之前原來也演出了,一種紀念。
换演员实在太突兀了,还有莫名其妙的悲剧宿命论,以及编不好反手必须写死的龙哥…可惜了很好的前篇与整部剧的创意。
莫名其妙的,男主角也一般
不能说不好看 只能说是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