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曾说,他最失败的作品是《红猪》,因为《红猪》不符合他动画电影低龄化的定位人群。
《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偶尔也会在宣传中提及它的全年龄向属性,但个人认为它最成功的根本还是在于,锁定了低幼儿年龄群。
自2005年6月面世至今,“喜羊羊”经历了现象级、普及、模范化等不同的阶段,取得了刷新国产动画收视记录,动画收视率最高达到17.3%;大电影综合票房超过7亿多;不仅仅成就了一个动画项目和品牌,更为中国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等出色成绩。
经过十年的积累,“喜羊羊”品牌无论是制作水平、后期团队、营销市场水平,都已经具备了国产动画的最高水准。
然而,《喜羊羊与灰太狼》最初的水准并非如此。
为何同样是国产动画电影,追求制作品质的《魁拨》宣传停止制作,预告片极为出色的《大鱼海棠》制作过程命运多舛,而众多成年人看不上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却能够一路以小博大,过关斩将,成为笑傲至今的佼佼者。
中国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日本动画发展之初,也曾经历制作粗糙等情况,这并未影响其后期动画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产业。
我们拿到一个陌生的玩偶形象,第一印象会觉得萌或者丑,但是当通过动画赋予其意义,回头再看玩偶,感情就会大为改观,这便是故事的力量。
比起制作,内容才是动画的绝对根本。
《喜羊羊与灰太狼》发展之处,中国动画市场环境并不乐观,“巨大的制作投入与有限、缓慢的资金回笼之间的矛盾,迫使动画制作不得不千方百计压低成本”。
在基本满足故事简单生动,适合自己最终目标群体的前提下,《喜羊羊与灰太狼》甚至大量使用了Flash技术。
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喜羊羊与灰太狼》不断提高自身品质,“喜羊羊”品牌也逐渐深入人心,进入发展的成熟期。
电视台动画片、银幕大电影、少儿图书、衍生品等覆盖市场的内容遍地开花。
早些年有数据显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赢利主要靠出售播映权,约占40%,图书音像约占10%,衍生产品授权约占20%,其他约占30%。
精心设计的卡通造型、老少咸宜的创作风格、长期打造的品牌效应、颇具创意的营销策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对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曾有论调称,《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模式是可以模仿的。
个人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然而,近年来国产动画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国产动画形象,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都模仿“喜羊羊”的成功模式,但是都没有像“喜羊羊”一样获得如此深入人心的强烈影响力。
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模仿者只是单纯的模仿,而未能从对品牌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位、随机应变的能力、内容为王的根本、团队协作的模式与热情等方面深入领悟,从未将模仿流于表面,未能取得预想的成绩。
虽然我是一名中学生,但羊羊们带给我的是永不变的美好回忆:喜羊羊的聪明,美羊羊的娇气,懒羊羊的天真……这些足以对我产生吸引力。
这部动画电影以幽默的形式展现给我们,有足够创意:一个宏大精致的远古奇幻世界。
新颖的剧情,全新的故事构架,看点十足!
《喜羊羊》这不段的成功,吸引来了更多热爱它的人!
因为喜羊羊在这十年间被不断地转手和压榨,即便请回了黄伟明,人才的空缺也无法让这一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于是这一部的剧本被阻断在了一篇三年级学生作文提纲的水平。
毕竟电影的核心是故事,一切人物关系、感情线、烘托、升华,都依托于故事这个主体脉络,欠缺一个好故事必将导致这部电影的结构崩塌,再多的感情注入都显得支离破碎,也难怪本片IMDb只有3.9分,几乎全差评。
啰嗦些细节的东西。
场景建模和光影什么的非常用心,恶龙的3D建模和魔法特效绝对要好评,还有人物的神态动作很细致很灵性,比前六部都要好。
喜懒cp真的打动我了,他们这种淳朴的友情完全有和同期熊二和团子的可比性。
没有雪岭熊风那样冗长的蒙太奇煽情,似乎一时半会无法触及观众们的泪点,但不同于雪岭熊风猛戳泪点戳到观众观后无感的是,看完羊年喜羊羊以后,每每想到这几个场景都会哭。
尤其是懒羊羊使劲把喜羊羊拽上来的那一段,那个尽全力帮朋友脱险的表情画到我心底去了,台词里只有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切,没有掺杂任何的其他利益。
还有懒羊羊对石化喜羊羊哭的那一段也很催泪,把懒羊羊的心如刀绞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友情长大了是几乎感受不到的,亦是长大了的孩子们包括创作者自己所追求的。
你不在了,谁来做我的好兄弟啊
懒羊羊,你是我真正的勇士我以前很幼稚地想,还差五个生肖就被熊出没打败了,我不甘心,我以后也想学动画学电影,拍质量超级好的喜羊羊大电影,把熊出没干下去,把十二生肖补齐。
现在想想,如果真的补齐了十二生肖,当我们粉丝的梦想以圆满告终,喜羊羊似乎也渐渐地被淡忘掉。
保持一种不完美,也就是保持着我们对美好童年的记忆,也就是保持着青青草原独一无二的活力。
就像俄罗斯方块一样,总是不完美的那一层留下,填满的那一层最终会消失。
可原创动力的狼羊们坚持到了2015年,运气很好,这一年既是本命年也是十周年,也是最后一部大电影,作为喜羊羊粉丝值得好好纪念。
可惜上映初期我才五年级,并没有感情这个概念,也渐渐地把看动画重心转移到了别的地方,直到现在才明白它有那么大的纪念意义。
有时候真的很想回到2015年去看它的首映,或许还能领到他们的纪念奖章。
最后……
祝喜羊羊与灰太狼十岁生日快乐
记住这几位灵魂画师的功劳
飞马奇遇记和羊年喜羊羊两部大电影自我觉得是挺好的。
动画受众主要还是孩子,不是大人,所以说什么幼稚,什么低级趣味,可以停下来了。
喜灰在没经历烤羊事件时火的一批,还被颁于最高动画奖项。
然后嘞,烤羊事件发生,各大媒体,家长呼吁禁播喜灰,还各种抵制言论,什么“举报动画,救救孩子”,跟风人数数不胜数。
再者,烤羊事件真相有多少人知道?制作方是好心给钱80万,不是媒体报道的赔偿。
更没有所谓的全网禁播事件,只是TV没播。
喜灰在我童年回忆中占很大比重,我发自内心的觉得这部电影很好,当然有人黑它也是必然的,毕竟我的想法不能代表所有人。
建议去看一下再来写评论,不要跟风黑⊙∀⊙!
(言辞不当,请多包容)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是一部以搞笑和寓教于乐为主旨的动画电影,这部影片在继承喜羊羊系列一贯风格的同时,加入了许多新鲜元素和有趣的剧情。
从剧情上看,这部电影以羊年为主题,讲述了喜羊羊等羊们与灰太狼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搞笑故事。
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充满了教育意义,让观众在欢笑中领悟到许多人生的道理。
同时,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性格各异,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
在导演方面,这部电影延续了喜羊羊系列一贯的轻松幽默风格,导演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电影的乐趣。
同时,电影中的视觉效果也非常出色,色彩鲜艳,画面流畅,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观影体验。
演员方面,这部电影的配音演员表现出色,他们生动地诠释了角色的性格特点,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特别是喜羊羊、灰太狼等角色的配音,既保留了原作中的经典声音,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音乐方面,电影的原声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与电影的主题相得益彰。
同时,电影中的音效也非常出色,为观众带来了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是一部充满欢笑和智慧的动画电影,适合全家观看。
无论是剧情、导演、演员还是音乐,这部电影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的动画魅力。
(输入法帮俺写的)
2018-4-2个人自用 非影评懒洋洋小时候救过喜洋洋一次 喜羊羊称它为自己的英雄 并且给它一块铜盘座位奖励 懒洋洋一直保留 它俩是兄弟 懒洋洋为证明自己 偷了村长的装备去抓灰太狼 灰太狼用村长的魔毯与懒洋洋互换了身体 懒羊羊启动时空照相机 它们来到的远古 红太狼找不到灰太狼找到村长 众动物们来到远古羊族被石龙侵袭 石龙吐射线能变成石头 懒羊羊成为狼群首领 后来灰太狼用魔毯互换了回来懒洋洋一心想成为英雄 自己去找屠龙武器 不听喜洋洋劝告开始恨喜羊羊 喜羊羊结识一只鸟 众动物们找到一个地点 摞起来协助懒羊羊拿武器 可是没有武器 石龙到 喜羊羊变成石头 村长用融石枪把它变回来 最后懒羊羊用铜镜反射给石龙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备受喜爱的中国动画系列,它的剧情生动有趣,角色形象鲜明,深受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
·🎬从剧情来看,这部作品充满了幽默和惊喜,每一集都有新的情节和笑点,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乐趣。
同时,作品也融入了教育元素,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了友谊、团结和智慧等重要的价值观。
·🎬在角色塑造方面,喜羊羊、灰太狼等角色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都让观众们喜爱有加。
这些角色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还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让观众们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
·🎬此外,这部作品的音乐也非常出色,旋律优美动听,与剧情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愉悦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作品,它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角色形象和优美的音乐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无论是孩子们还是家长们,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乐趣和启发。
今年的预告来的很晚,但是导演黄伟明的消息却胜过了所有的预告——期待着“喜羊羊之父”给我难忘的喜羊羊十周年纪念。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喜羊羊不觉间已陪我走过十载春秋,回首过往的岁月,它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的是那颗不变的童真的印记。
当友谊的醇酿随着时间不断发酵,他会愈发甘甜,变化,升华为一种近乎“手足之情”的“兄弟之情”。
而这次的电影就攫取了这个珍贵的题材,通过对喜羊羊与懒羊羊十年前的回忆,与十年后他们的经历,向我们诠释了真正的“兄弟情深”。
而这次的作品,由喜羊羊的创作人黄伟明导演,也有着前三部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里我将和大家一一分享。
1.【剧情丰富,选材独特】。
作为一部连载式贺岁档的动画电影,既要遵循一贯的传统:向孩子们传递快乐与正能量,又要别出心裁不断创新,实在是非常考验制作人的能力。
而喜羊羊7却很好的规避了那些陈旧的题材,或者是在旧的题材上创新,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友谊——它不是单方面的给予与获取,而是要互相反馈。
通过通篇对懒羊羊的心理活动的刻画,反映出他不想一直被喜羊羊保护,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像十年前一样成为喜羊羊的勇士。
将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学会与朋友交之法,我想是必要的。
而选材的优势必然会在剧情上有所体现,整部电影的内容分支多,后统一,从每个角色的形象塑造上又表现出不同的意义,使剧情更加丰满,在欢笑之余不乏反省与思考。
2.【主次分明,有张有弛】。
想塑造的多了,想表现的广了,自然在布局上就会有矛盾了,如何分配和安排好这95分钟,这就要看其重点所在。
前几部电影都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而这次却做得很好,它巧妙的运用分支的方法,既使情节丰富,又能够让主次分明——在不同的分支安排不同的时长。
例如,在通往古代的过程中,通过时间的先后,和空间的不同,先后分为三条线:喜懒灰主角线,众羊配角线和红太狼配角线。
这三条线以主角线推进剧情发展,其他的线条简单勾勒,在主角线难以推进时,插入其他的融合进来,这不得不说是种高明的手法。
而在情节上,则做到了有张有弛。
动画电影的观众主要是孩子们,而孩子们所接受的元素主要是两方面——紧张和幽默,其他的感动,教育等等都是次要,因此结合好这互相矛盾的两点,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次电影在这点上是成功的:在战斗的情节上刻画的仔细,让观众也在为与恶龙战斗喜羊羊捏一把汗;在轻松的剧情发展中及时添加笑料,诙谐的“老佛爷”引起观众的捧怀大笑。
3.【物尽所用,伏笔丛生】。
在电影中出现的每个场景,每个人物都是有意义的。
电影在其进行的过程中所留下的东西都在以后的情节中发挥了作用,也可以这样说,在其开始所埋下的伏笔,都会被一一挖掘出来。
这样的例子在影中数不胜数:开头的“恶龙传说”描述了穿越后的时代背景也暗示着懒羊羊打败恶龙的结局;十年前的信物贯穿全片,既是友情的象征,也是战胜敌人的法宝;村长的溶石枪、拯救的小青虫、族长的巨象和他女儿的猩猩都是最后情节的钥匙。
如此多的伏笔与再现,不会让观众有“唱戏不够,神仙来救”的突兀感,就像《风雪山神庙》林冲的解腕尖刀一样。
如此安排,看完后不禁让人拍案叫绝,只叫得“妙!
”4.【敢于继承,勇于创新】。
喜羊羊电影历年都会推出不同的插曲,无论合适与否,认为这要宝新音乐插进去,就叫做“创新”,这就是喜羊羊6的诟病所在,白白浪费的好的音乐。
而这次的喜羊羊7大胆的使用了去年的插曲《和梦想飞翔》但是却没有全套照搬,而是找到了去年出现的种种问题,更换了演唱,使用场景等方面,使旧的曲子焕发新的活力。
于此同时,为了纪念喜羊羊10周年,采用了将经典主题曲变调改唱,让观众在新的体会中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取得更好的效果。
而在该创新的方面,对人物形象,开场模式,插曲都做了大的变革和更新,同时没有加入该生肖的新人物作为主角,打破了”每年一新人“的套板模式,不得不说是非常勇敢而成功的。
以上的四点,是喜羊羊7转变的体现,从5开始的下坡路终究没有走到底,而是在”父亲“回归后再次崛起,但我相信 这并不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制作团队意识的转变。
喜羊羊本来就是小孩子们最纯净的东西,切不可掺入过多的杂质。
只有拥有像动画一样质朴的心,才能做出真正好的动画电影。
十年,是足以让一个孩童成长的时间。
许多人在前进的路上,忽视了许多重要的东西。
其实成熟永远都不是失去童心的原因,其实你从未泯灭过童心,只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刻意的隐藏罢了——害怕被带上”幼稚“的帽子。
其实在成长的路上,带着那颗”明察秋毫“的童心,才能好好欣赏路途上的”物外之趣“ ,从现在起,丢掉别人的偏见,再一次去寻找自己的童趣吧!
感谢这一路上有你——喜羊羊与灰太狼
网上有许多人把喜羊羊和熊出没相提并论,个人表示不认同,《羊年喜羊羊》没有给我留下多深刻的映象,也没有想看第二次的冲动,《雪岭熊风》正好相反,给予了我心灵的震撼,看了好几尽遍还想看,它们还是同时上映的,不要再拿给小孩子看的当借口了。
《熊出没》也经常在网上被黑,但它的质量是不可否认的,为什么15年之后没有《喜羊羊》,不就是因为竞争不过《熊出没》吗?
不就是质量不如别人吗?
文/麦克疯《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每年都会承载着唯一国产动画贺岁片的重任如约而至,今年也不例外,何况2015年是羊年,又恰逢《喜羊羊》系列诞生10周年,因此这部《羊年喜羊羊》基本是以一种庆贺的形式与喜欢它的粉丝们共享的,除了保留故事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外,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抛开了以往陈旧的俗套而做出了一些革新,如加入了一些穿越回远古的主线冒险故事,甚至还加入了一些友情爱情的元素,对于喜欢《哆啦A梦》的观众来说,这种延续生命的创新模式应该不会陌生。
换了前几部的导演简耀宗和赵崇邦,这部《羊年喜羊羊》由“喜羊羊之父“黄伟明亲自上阵操刀,足以证明他对这部贺岁电影的重视程度,其实《喜羊羊》系列在十年间面对了太多争议,这些争议主要也是目前国产动画片大环境下的争议——到底是应该低龄化还是成人化?
通过《羊年喜羊羊》,黄伟明告诉我们的则是另一种答案——通过动画片简单易懂的表达复杂的社会与人性学。
其实《羊年喜羊羊》已经不是单纯的复制它最初被孩童们所接受的标志性风格,一些感情元素和社会学元素也逐渐被加入进来,如片中喜羊羊和懒羊羊之间由产生矛盾误会到同仇敌忾的友情变奏就是情,如从懦弱到英勇抗击恶龙的心理蜕变则是人性学,如古代羊群和狼群生活习性的颠覆性反讽等等正是社会学,这些复杂的人生哲学和社会学在动画片中以不加掩饰、最直接的角度和方式展现出来,对于成人观众和低龄观众都是最佳也是最不费脑的诠释方式。
娱乐性上,作为一部”双贺岁“作品,这部《羊年喜羊羊》比起前作多了更多诙谐和趣味性,如灰太狼与喜羊羊互换身体,如懒羊羊阴差阳错成为英雄,还有时间穿越重新认识自己的经典桥段等直接师承香港娱乐电影,然而与许多国产动画片将对于电影元素的借鉴仅是用于丰富旁枝末节相比,《羊年喜羊羊》更多的是将这些桥段进行合理的改动并照顾渴望寓教于乐的观众群体,《喜羊羊》十年间经历了太多的市场和观众反馈的磨砺,原作者黄伟明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喜羊羊》在用一个儿童化的符号逐渐丰满着血肉和灵魂,让它成为国产动画系列片的标杆之作。
毫无疑问,”喜羊羊“和”灰太狼“都已成为国产动画片中最重要的符号之一,这与系列大荧幕小荧幕联合主攻不无关系,然而作为系列第七部大荧幕作品,《羊年喜羊羊》突破意味也呼之欲出,这表现在主角被刻意淡化,配角也开始成为闪闪发光的明星,其实论影片中其实最让人深刻的是懒羊羊的形象,在原作中它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一直是个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形象,然而它的个性和细节在这部电影中逐渐丰富了起来,这样一个渴望被认同,希望体现自己的价值感的诙谐形象成长为严肃的个人英雄,其实与好莱坞动画电影的主流意识如出一辙,然而黄伟明将中国观众最习惯于接受的”个人成长“精神放在了影片当中,而”屌丝逆袭“的意识也与目前中国主流电影形态充分结合起来,证明《喜羊羊与灰太狼》MADE IN CHINA的魅力。
我现在开始怀念它们了,我曾经期待出完十二生肖的
熊大,熊二,光头强又来砍树啦
可以,有的细节很搞笑
哦我不敢相信我居然去看了。
十周年作品喜懒/喜灰/灰红都挺好嗑的…其他都是工具反派工具羊狼
今年终于取不出名字了233
懒洋洋才是主角
蓝蓝天空有着我和你,青青草原结伴的知己
这片有编剧和故事板吗?节奏松松垮垮,各种角色没用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毫无交代,有用时也不管剧情任性出现,人设一如既往难看,打算怎么卖周边?以毫无立体感的老佛爷为最。提前十分钟退场能给到4~5分,因为片名中的两个主角全变成石头死掉啦!十周年大结局大快人心!给两星是为给熊出没留空间
打卡6,羊年真的不行,虽然是本命年
喜懒友谊万岁!
靠,小学二年级一直等着这个!
童年的回忆-假期的回忆,555
动画制作技术有长进,剧情还应进步,对国产动画要报宽容的心态
到了羊的本命了!
抖音上刷到觉得还挺感动,顺手点开看了一部,只能说不如早收手。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2466533?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XZ9DB3A94B3BC3864DED513E46CBA69D59D25&ts=1550628590168
过年看有点气氛
刚看了功夫兔,就见到这种货,煞眼
喜羊羊居然都十年了。片尾彩蛋居然让人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