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部电影的力度,不过分搞笑,不过分煽情,一切都刚刚好。
所有相亲的题材相关的都会把相亲对象写的很夸张,但这里的例子都可以接受也带着幽默,遥远,失忆,卖坟地……个人觉得炒股的话说的挺有道理的,现实的人眼中的婚姻观可能就是这样的,算利益算风险,现代社会现实的人多的人们都觉得是常态,可又有几人深思何谓爱情。
还是喜欢犯傻的爱情,还是喜欢不计代价痴痴的爱着一个人,可以很美好也可以很痛,但这一生,痛过才懂得珍惜,爱过才知道幸福。
当然最好不要因为任何人放弃自己的生命,世界是个圆,没有绝境,要自己努力找出口。
谢谢葛优和舒淇的表演,很有味道。
秦奋,一个所谓海归,用一个看似荒唐不切实际的网络征婚开始了一场感情试验!
也许真是一切皆可解决。
同性恋、墓地推销员、空姐、少数民族、健忘症、性冷淡、未婚先孕、炒股者,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幕幕看似滑稽可笑的游戏,也印证了情感需求与利益的冲突。
而就在众多征婚者中,空姐成为唯一的主角,引领秦奋走入情爱的迷魂阵。
也许这就是缘份,不要认为那是电影刻意安排,人生的好多时候,远比电影还具戏剧性。
为再见做一个铺垫,就得让彼此更通透些,隐私在酒精的麻醉下暴露出男、女主角的真性情来!
如果酒真能消愁的话,人就不会有痛苦、有迷茫。
无意中窃听的电话验证了痴情女的哀怨,原来并非一见钟情,气味相投都是美妙与思念。
飞机的引擎声预示着另一段非比寻常的情感航程,而秦奋那一句耐人寻味的忠告:系好安全带,是为笑笑,也是为自己。
在一个个征婚的桥段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秦奋之间的对白反映了征婚者的不同心态,用车代替秦奋的内心感受-合情,用性引喻情感-合理,用炒底、观望、停盘之类的股市用语,更是直截了当的反映当代人对婚姻的真实意图。
影片中秦奋作为笑笑的真正意义的男朋友,是因为直接介入笑笑的情感世界,面对有妇之夫,秦奋用旁观者的清喜欢上傻到不会逢场作戏的笑笑,真是一种勇气。
而笑笑的条件近似苛刻:允许心中有别人的存在,这是失意者的筹码,或者说麻木的接受秦奋,而秦奋甘冒此风险。
我在想爱原本不存在平等,更多的是一厢情愿。
看似调侃的接受,秦奋用拜佛、忏悔的方式表达出对笑笑的珍视,婚姻不是看杂志,不是走秀,漂亮的是形式,真诚才是本质。
北海道之行,笑笑原以为用重温旧地来结束情感纠葛,缅怀逝去的恋情,可在不断对比的爱人的回答中以及来自心底的拷问时,爱与挣扎中做出了结,笑笑奋身一跳,用绝望书写一个女子的痴情,可导演用死亡开始一段新生。
影片沿袭了冯氏电影贯有的平民幽默,葛优——御用男主角将一个中年男子的五味杂陈演绎出真实的味道,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大笑与无奈左右着观众的情绪,因为这是现代人情感纠葛的真实再现。
非诚勿扰就象一本有声杂志,演绎都市人的情感错位与回归。
海归秦奋(葛优 饰)的天才发明“分歧终端机”因能公平和平地解决人类分歧,被风投者以200万英镑高价买走。
秦奋也开始踏上网上征婚的路途,一路笑话不断,不是重遇Gay友,就是遇到推销客,秦奋颇有点心灰意冷,以致遇到清冷女子梁笑笑(舒淇 饰)时便开门见山请求对方说明来意。
这次更为棘手,笑笑爱上有妇之夫,陷于苦恋中不停挣扎,这次纯属听从家里人安排才出来与秦奋见上一面。
不再打算再见的二人尽情地分享了生命中最隐秘的秘密。
然而不久,打算和旧爱分手的笑笑找到秦奋,说要嫁给他,但想与他先去北海道一趟。
因她与旧爱的爱情是在那里开始的,如今想在那里结束。
秦奋答应了。
二人踏上北海道之旅,秦奋在北海道的老友对他们盛情招待,三人游遍北海道各处,秦奋知道自己得不到笑笑的心,却不知道笑笑心中抑郁难解的结正冲向海底的漩涡
《非诚勿扰》没有想象中差,但也毫无突破,葛优和对白,还是冯小刚电影的核心力量,缺一不可,这个电影情节老套但对白好玩儿,葛优的闷骚演技也一如既往的发挥到淋漓尽致,风靡之后,似乎作为相亲宣传片,昭示相亲时代的悄悄来临--电影雄辩的证明:相亲也可以很浪漫的。
但歪解一下也许更有意思。
从我的理解来看,它是一个讲述女人宿命的故事:一个温柔美丽青春无敌的年轻女子,如何辛苦的走出一个老男人的阴影,又甜蜜的掉进另一个老男人的圈套。
大家有没发现,当男人三好几快要四十或者四十好几尚未五十,见遍美女、阅尽沧桑,头顶微秃,钱包涨鼓,会自然的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老男人味道,这种味道对年轻女孩有着致命的吸引,就像动物界的猫薄荷,女人的一生,恐怕都难逃爱上老男人这一劫,就像几乎所有男人悲惨的前二十年中,总难免爱上一个『爱上老男人』的女孩,搞得遍体鳞伤,上下求索,严重怀疑人生,感叹福薄命浅桃花不开,然后,蹉跎岁月之中,步入老男人之列,开始吸引过去对自己视如空气的年轻女孩,人间的无奈就是如此,夕阳总是记错落山的地点,男女总是发生如此的错位。
一个男人年少的失恋像出疹子一样,出的越多,免疫力越强,杀伤力也越大---谁不喜欢一个有故事的老男人呢?
当他摸着微微隆起的肚腩,不温不火的说着自己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或者讲述传奇的革命家史,身边刹那间形成巨大的磁场,他充满无尽沧桑的眼光也会变得电力惊人,轻松的击败你们班上几乎令你动心的那个激情澎湃的辩论队最佳辩手。
所以,小男生们会听着『走吧,走吧,男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心碎那是爱的代价』,然后就长大了,成为老男人之一员,香的好像一枝花。
而女生往往聪明一时,糊涂一生,才出虎口又入狼窝,除非打定主意,不再指望有人把长发盘起,就此拿掉戒指,扎起马尾,过一个人的精彩。
我对女生并无成见,事实的确如此,男人在失恋中越来越老,也越来越老练,女人却相反,看《非诚勿扰》时,我老想起《乱世佳人》,作为一部史诗型的小说+电影,乱世佳人是一部女人的成长史,但我尤喜欢看『自以为聪明绝顶美丽绝伦可以玩弄任何男人于鼓掌之间的高傲的像公主和白天鹅一样的』斯佳丽小姐在成熟老练的白瑞德注视下,玩一个又一个底儿掉的小花招还自以为得计,也许老男人真的喜欢这样的貌似聪明实则傻的可爱的女孩吧,白瑞德也像秦奋一样无法解释的爱上了在自己眼前玩鬼吹灯的小女生,并且居然还勇敢的加入游戏,陪她们玩到底了,历尽一番劫数变化,也许战争和乱世都施加了力量,斯佳丽终于成长成熟,发现自己的荒唐可笑,选择了独自坚强面对强大的现实力量。
而《非诚勿扰》则有个圆满的结局,笑笑拒绝成长,从一个老男人成功的过度到另一个老男人,她天真如初,丝毫不会想到,一个可以把『分歧终端机』卖两百万英镑的老男人有多么可怕,把他的手机抛入大海并不能解决问题。
这部电影虽短小,但在男女情感角力方面拍的很到位,节奏拿捏的也好,从一开始相见,到北海道旅行,二人同时出现的每一场戏都是笑笑和秦奋的角力,冯小刚也挺大胆的,竟然敢将情节推到自杀的程度,然后又合理的收回来,解决了一个巨大的爱情难题--就像《我的野蛮女友》解决的那个问题一样:你要是让女主角爱上男主角,观众朋友们会觉得她水性杨花,感情不够深厚,你要让她一直抱着前一段感情独守空床,观众朋友们也不答应,造成资源浪费不说,对男主角也太不公平,整部电影的最后包袱,就是解开这个难题,我觉得《我的野蛮女友》的答案更完美一些(导演让男主角和死去的男朋友扯上一层亲戚关系,并且制造了像死亡一样的一场长久的别离),《非诚勿扰》的答案却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艰难的经过一个轮回之后,女主角又跳圈儿里了。
最后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老男人的泡妞大法吧,首先无情的岁月已经赋予了老男人沧桑感、幽默感、闷骚感这几只强大的武器装备,武装到牙齿的老男人在对女孩一见钟情之后,居然能引而不发,正所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那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呀,跟着老男人一路使出了,痛说感情历史计,醉酒忏悔计、招行信用卡计、假装买春计、假装发火计、海边披衣服计,他说起小白的故事掉了眼泪但又不是痛哭流涕,他一直默默的关心爱护笑笑,像拉着风筝的线头,既不让她察觉他的沦陷,又不让她感到负担。
最主要的是,他还有一个必杀技---完美的电灯泡乌桑,有个发小儿级的电灯泡,间或真挚诚恳貌似公正客观的以第三者的身份照一下,可令被照者更加神秘充满诱惑力,年轻的女孩儿绝防不了这一手,你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美丽的爱情结局,是靠无私伟大的电灯泡照亮的,作为一个曾经的旅行社总经理,秦奋的灯泡绝对遍天下,焉有美事不成之理。
大家想想看,一个年纪轻轻,经历单纯的空姐,哪架得住这样的连环计和尖端武器?
所以迅速就被瓦解了,还很幸福呢,综合的看起来,瓦解女人其实也不难啊,你只要记得看海时多穿件衣服用来给她披,记得吃完饭买单,记得去风月场所但不要叫特殊服务,他就觉得是个绝世好男人了,马上放入小心灵,变成她生命之传奇,今生的唯一。
当我终于一只脚踏入老男人之列,我才明白为何年少时会有种种的伤感和无奈,老男人吸引年轻女孩儿是岁月对过去那些伤心往事的偿还,也是命运捉弄人类的巨大玩笑。
但是,可爱的女人们该怎么办呢?
我在考虑要不要把这部电影放到和1984一样的高度。
这原来是一部如此准确的政治预言。
故事的主要人物如下:一个奸诈且关系铁硬的商人。
(葛优 饰)他假称科学家,东拼西凑搞了个什么发明。
号称可以解决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实际上这发明一文不值。
除了买家,这是全世界都清楚的事实。
一个弱智且身居高位的决策者。
(范伟 饰)他约见了这位科学家。
甚至觉得这科学家的发明如此伟大。
如此的英明。
他决定买下这发明,然后在整个社会推广,促进和谐。
他觉得有了这个发明,世界,就在他的掌控之中。
故事很简单:两个家伙在背地里一拍即和,在完全没有外界参与的情况下决定大价钱推出脑残发明。
后来商人靠这笔钱吃香喝辣,出国旅游,在日本泡香港妹妹。
决策者,则试着四处推行高级发明,被人嗤之以鼻,得到的劝诫是:把那破玩意扔到海里去吧!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意味深远:穿过这破烂玩意,才能看清未来。
发明的名字?
电影里当然隐晦的用了“争端解决机”。
而在被预言的现实中,这发明叫做绿坝。
昨天才看的《非诚勿扰》。
是对冯小刚的片子报了太大的希望么?
总觉得不太喜欢,当然也说不上“余味很糟”。
简单说来,拍《非诚勿扰》就是冯小刚在古装大片和战争题材“主旋律”之后,希望证明自己也能讲爱情故事。
当然这个意思不是说冯氏之前的片子就没有“爱情”,恰恰相反,几乎每一部里面都获多或少的有着“爱情”的成分。
甲方乙方里的青梅竹马(要不叫做哥们儿?
),不见不散里的欢喜冤家,没完没了里婚姻之外的感情,天下无贼里的鸳鸯大盗,嗯,夜宴我是没看啦,不过就算是集结号里也有“她对死人都能这么好,对活人还能差了?
”(其实这句话根本不成逻辑,但这是爱情和婚姻观的问题……)。
但是这一回,冯小刚想要彻头彻尾的讲一个爱情故事,于是影片里充满了冯氏幽默的段子反倒成了插科打诨,退居二线了。
不过,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像我室友一样公映第一周就跑去电影院看了vip专场,回来之后大发不满之辞。
的确,我们都在期待着冯氏又一次可以拍出个轻松舒服的喜剧爱情故事,但是导演却执拗的想要弄得感人肺腑同时又不心甘情愿的放下自己的轻车熟路的讽刺幽默,于是,就拍出了这么个《非诚勿扰》。
看过之后一直在想,感觉十分的别扭。
嗯,用别扭这个词形容最合适了吧?
电影的节奏很别扭。
导演基本上算是抛弃了一贯保持的紧凑的结构,整部片子的节奏时而舒缓异常,配合着北海道杭州海口的美丽景致,而又时不时的突然紧一下,打乱了观者的节奏也让故事有的时候显得有点莫名其妙。
打个比方来说,有点像是用了多年的松紧带,已经老化了,有的地方松得像是块普通的布条,有的地方却仍然禁的如同新的一般,只不过好的坏的一段一段的相隔而置,没法用还不说,总还让人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当然这个比方是夸张了,我还没有要全盘的否定这部电影。
电影故事的核,其实特别的简单,也可以说是有那么点“俗套”。
只是故事里的人物都是那么的可爱。
秦奋的征婚条件怎么看都是在找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外在时尚,内里保守。
生存能力极强的现实主义外壳,包裹着理想主义浪漫的核。
笑笑顶着个“第三者”的“不道德”的名,却只是傻得只懂得一根筋的去爱。
看在可爱的男女主角的份上,原谅情节和节奏上的不尽人意?
昨天去看了非诚勿扰,心满意足的回来了。
之前什么剧情介绍和评论都没看,就知道有葛优和舒淇。
总归是葛优一如既往的为了俏妞当冤大头,多少年了这路数跟范伟被忽悠一样还是这么受欢迎。
这两段路数的结合挺英明,贺岁就贺岁吧,不在情节多好,就看包袱多少。
每年冯葛的电影我都去影院高高兴兴的看,冯导演要是去搞文艺片了,真是商业电影相当大的损失,他应该不会想不开吧。
一个我记不清名字的很知名的摄影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一个整天嚷嚷搞艺术的,也许拍出来的艺术不如一个商业摄影师,后者明明白白给自己定位在那,首先态度就是端庄朴实的。
冯导演一向觉悟高活得明白,不就贺岁吗,不就娱乐吗,不就票房吗,那就结结实实的找乐,理直气壮的挣钱。
以他和葛优的双拼,想逗笑了观众,要比赵本山和宋丹丹在固定时间固定场地固定的俩人现场对着互相掰扯容易得多太多了。
这回子除了搞美女,再搞搞风景名胜养养眼睛,时不时的抖个包袱,而葛大爷,不说话就已经是包袱了。
加上在冯氏电影业已成为标志的一众著名品牌,每回杀青都能这么有信心叫好叫座的导演,真是不多了。
冯小刚自己写的这个剧本,就是一堆段子,技术含量不太高,过节了,就图个乐吧,偌大的影院,放一整宿的伯格曼没人觉得你有格调,放一晚上奥特曼,不是挺好挺应景吗。
虽然吧北海道如此美景,没在公路上一甩头搞个大长镜头我总觉得有点失落,可我又一琢磨,这几辆车上镜的时间已经快赶上舒淇了.....有时候看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就像听相声,相声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归根结底就是为了逗乐,王小峰说没有讽刺不为相声,逗乐的功能电视连续剧也有。
我总觉得,要相声针砭时弊也行,但是做不好不如不做。
只娱乐不讽刺,只好看不艺术,能做到一样,做好了,掌声就该响起来,不能两头不靠岸吧。
全体醉生梦死没有半点娱乐精神,那场面是不是有点太深刻了。
最后字幕抛出一个分歧终端机由彭浩翔先生发明,这又是个包袱,全场都乐了。
听说是彭导演在《AV》里发明了这个东西,这些好玩的导演,希望他们长寿点儿吧。
小时候看不懂只记得很好玩,搞笑,现在重新看,整个影片最有感触的是相亲,现在90后都是青年了,都要30岁的人了,而很多更是因为工作压力,很多还是单身狗,学历越来越高了,对象却越来越难找了,父母开始着急了,在外人的眼里你是个大龄单身青年了,再过两年就剩下了,而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再去和另个人相处,那么相亲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相亲可以免去很多麻烦条件看得上出来见见,能聊的下去就继续,只是这个相亲对象真的是命由天定,十分随机,而能找到称心如意的真的很难,可能最后自己把条件降低就凑合着过吧,迫于压力也就妥协了,最后祝所有单身男女都能找到合适的人。
爱情的终结,需要一种仪式。
《非诚勿扰》里面笑笑跳海了,她以最古老而愚蠢的仪式——自杀,来结束与前男友的婚外恋情。
在她跳下悬崖,坠入深蓝色的海水时,一切宣告结束。
正如秦奋的朋友说:她这一跳,算是对他死了心了。
或许她并非真的想死,只是她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段没有未来的苦恋。
庆幸的是,这次她又活过来了。
一切重新开始,开始投入与秦奋的幸福恋情。
笑笑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秦奋,遇到了一个真心爱他而又有能力负担起她的未来的男人,一个愿意等待她回心转意的男人。
笑笑是幸运的,在她跳下去以后,还能遇到一个船夫把她救起。
典型的圆满大结局,幸运得有点让人觉得不真实。
现实中,我们能有多少幸运?
其实仪式,还有很多种。
1月7日,“失恋博物馆”在M1新加坡艺穗节上展出。
博物馆创始人是艺术家情侣Drazen Grubisic和Olinka Vistica。
二人在分手后复合的爱情境遇催生了“失恋博物馆”。
两人邀请人们提供恋爱纪念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希望用此方式让失恋者们释怀和疗伤,得到众多人士的热烈回应。
借鉴这个意念,开设了这个豆瓣失恋博物馆。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处理失恋后令人伤心的爱情信物,现在可以将它们捐给“失恋博物馆”。
过去的记忆和物品,不再是负累,它们将拥有新的价值。
而释放了的自己,也可重新开始。
欢迎各位拍下你们的失恋纪念品,捐赠出你曾经的爱情故事。
让我们放开过去,拥抱未来,寻找更幸福的爱情。
豆瓣失恋博物馆:http://www.douban.com/group/162752/
葛优和舒淇在小酒馆喝酒,还有结尾舒淇跳海,这两段用的都是尚雯婕自己作词并演唱的法语歌Quand je me regarde ,曲子来自苏格兰民谣THE WATER IS WIDE . 尚雯婕自己还写了一版中文歌词,不过电影里只用了她作词的法语版本 原稿: (法文词)Quand je me regarde Quand je me regarde Dans un miroir, Mon coeur s’évade. Le tien, revoir. Au loin dans l’azur, Vole une hirondelle. Songe-t-elle aussi à son amour ? Las ! Le temps passe. Ton visage s’efface. Je t’en prie, reviens ! Qu’à nouveau l’oiseau chante!
L’arc-en-ciel est proche, Mais pourrais-je le voir ? Aveuglée, mon âme, Trop mouillée de larmes. (法文大意)对镜思 我对镜 独望, 心却已远去。
与你心重逢。
远方湛蓝色天空里, 一抹飞燕。
是否她 也正思念爱人?
啊!
时光飞逝。
你的容颜消逝。
愿你归来吧!
愿鸟儿再次歌唱吧!
彩虹近在咫尺, 然而我是否能看见?
我的灵魂已盲, 因为浸透泪水。
(中文词)一瞬间 挥手一瞬间, 时间停歇。
容颜初见, 叹息千遍。
想问时间, 是否有明天。
欲言又止, 对你的眷恋。
失去的某天, 你在我身边。
只剩想念, 止不住倾泻。
任凭这世界, 如何变迁。
也无法忘却, 那最初的誓言。
——尚
"钱不是问题,真正缺的是朋友。最近这些年我经常感到非常孤独,那个时刻就很想念你们。"心有戚戚焉。
后端太正经了。只喜欢前端。我真是受不了葛大爷一本正经。。。
有那么点意思 可现在这样的人还真是多啊。。。
频繁小小的笑料。
钻石王老五和纯情小三。竟然没标记过。
其实就是一次心灵救赎的旅行。
前幾天終於看了『非誠勿擾』。其中,我最感動葛優的一句話,當舒淇跳海自殺獲救後,他說:『甭管摔成什麼樣,我都接著。』我頓時飆淚。有時女人在愛情中的傻,不是真傻,而是生命中的難關,遍體鱗傷之後,再也沒有跨越的力氣。葛優的話,是理解,是心疼,更是包容,讓被接住的她,跨過愛情,重獲新生。
导演老了,票房不好卖了。
没有舒淇就好了
如果要写婚姻时代的困窘和茫然,又何必要做出文艺清高的语调。
文艺的调调里掺了葛大爷怎么看都不对味啊..
当葛优说“我是真爱上你了”,当舒淇跳下去,当邬桑开车开着开着哭了……我深深地靠了。难道这不是一部一盆散沙的电影吗?
不管怎样,这片当年我还是会打五星的,日本的风景可还真美
记得舒淇跳到海里那段还不错
那时的电影还是很有感触的,那时的导演也是用心的。
精致吗?超长版的小品吧... ....
很冯小刚。
秦奋就像十年前的刘元...如果不是葛优演的话,大概也不会继续看下去这部有点矫情的“爱情喜剧”了。最好笑的部分是前面那些各自来征婚的--炒股的胡可、一如既往神叨叨的罗海琼还有扮gay的冯远征--虽然他们都十分的“刻板印象”。
好吧,我本来以为这片还是有些意思的,结果所谓的“分歧终端机”还是抄的彭浩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