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是奔着演员阵容去看的。
但是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感受:1.不要抱有太高预期;2.这种片没什么可分析的,台词、剧情有点低智,但图一乐放松一下去看看还是可以的;3.和黄渤、范伟老师等关系不大,不明白黄渤老师为什么会接这种片,可能是国内电影市场确实惨淡,无戏可拍;4.女主这个小孩的部分更拉低了整部片,本身的出现对于剧情推动没有太大作用,像是导演硬塞进去的,但是念在年龄不大,剧情拉胯,也情有可原;5.这部片要是能爆,那国内民众审美水平还有待提高,爆不了也实属意料之中,陈导圈钱的意图太明显,或者说他只会拍这种片,说他有才华对不起我实在没看出来;6.看完其实你不太清楚导演真正想表达什么,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
抱歉,每一项都浮于表面,看不到任何有深度的内容;7.可能对于从小学乐器的小孩来说或许有些许共鸣,我也是从小学乐器,而且特别不喜欢,父母也是逼着我学,但是现在25岁的我却特别感谢父母当初的做法,这部片从头到尾就是批判父亲这种做法令我厌恶,导演编剧可能真的从小没有这种经历,然后意淫出来的剧情;8.特效不错,带小孩去看看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善美”也是挺好的一种引导。
补充一下:由于此片实在难看,本人在放映1个小时的时候写完了这篇回答,在还剩半个多小时的时候离开了影院,以上内容我写的很收敛,纯粹是因为黄渤和范伟两位我尊敬的老师。
我觉得挺好看的,不知道你们在苛责什么,一个喜剧加科幻题材,是哪里不对?
搞笑的地方不少啊,我在自己电脑上看的,没去电影院,我感觉效果也可以,我本来不想评论,我看舆论一边倒,我感觉不对劲,大家不要跟风,不要人云亦云,我看着挺开心的,有笑点,也有泪点,于是我就来说两句,,,没有华丽的点评词藻,见谅!
看到现在50分钟,怎么可以烂成这样。
没剧情,没故事,不知道想表达啥。
整个影院20人左右,鸦雀无声……大家应该都无语凝噎了吧。
所有演员都在硬演,黄渤和范伟,你俩不尴尬吗?
他怎么可以这么烂,赔我电影票。
以下凑字数,因为没得写了。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赔我电影票。
诈骗!
诈骗!!
诈骗!!!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是个儿童片,但宣发的时候完全可以往儿童向宣发,这样就不会误导我们这些成年人去看了再来打差评了!!
如果一开始讲是个儿童片,那么我就不会走进电影院了!!
首先,大规模的宣传荣梓杉和黄渤,还有范伟姚晨客串,谁能想到是个儿童片??
荣梓杉也没演过儿童片吧,出道就是朱朝阳(这里吐槽一句,荣梓杉能不能不要演谁都像朱朝阳??
那个惊恐的表情,真的戏路很局限),怎么看这个卡司都是一个成人可以观看的电影。
你打可以大大方方告诉我,没必要骗我进电影院吧其次,黄渤接戏现在不看本子的吗?
车轱辘话来回说,我以为是鬼打墙了。
就开头那一段,弹琴弹琴弹琴土耳其,我都被墨迹烦了,絮絮叨叨,祥林嫂附体了???
黄渤这两年资源到底怎么了,是没戏接了吗,那么好的演技带入这么一个角色,编剧和导演你们良心不会痛吗??
第三,几个小演员,我真的,演儿童片下次请参考同年龄段演员,请7-10岁的演员即可了!!
但是荣梓杉你已经16岁了你知道吗??
还在演这种片子,你觉得你的未来还有出路吗??
能感受出来,编剧和导演很努力的营造一种“哆啦A梦和大熊”的感觉了,有那么一两个镜头确实,但导演和编剧有没有想到,为什么哆啦A梦看完没人说降智???
成年人看了仍旧会感动???
为什么到你这就成了降智??
如坐针毡!!
如芒刺背!!!
如鲠在喉!!!!
最后说一句,中国观众只是烂片看多了麻木了,中国观众不是死了,什么屎都往嘴里喂吗??
我陪着初中生在电影院…笑点满满,被槽点逗笑了。
1.从演技上讲真的不过关啊,有几幕能看出编剧努力,想制造开心麻花式笑点,可是演技撑不住啊,也不知道是导演还是演员问题,比如耗子看到小丑熊活的那一刻,马原后来考99那一刻,我出门跟别人解释他们都勉强知道这是笑点。
总之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会搞喜剧所以笑点都搞砸了。
2.做喜剧不成功,讲故事也不成功,故事这么简单,就一个视角,爹和儿子,怎么讲起来这么费力,爹:我为你好,儿子:我不想弹;爹:给你做红烧肉,儿子:摔门属于我知道你要讲什么但你没讲出来,那小学生就更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了。
3.故事推动非常生硬,最明显的是三个人爬上高塔,突然姑娘就展开心扉了?
wdnmd,你想一想几个人在一起,一个人突然惆怅讲述故事,那个人还是一个刚认识两周的冷艳美女,哪怕你问一句:你问什么想到这里看?
这句话很难么4.我去之前不知道陈思诚演的,看到他那一刻我就知道这部片子来恶心人了。
黄渤跟前妻摆阔也是恶臭,你简单一点真诚一点你老婆会跟你离婚?
你不跟你媳妇商量一下就把所有积蓄买钢琴你老婆会离婚?
哪怕生活中多一点商量多一点尊重故事不会这样吧?
结果前妻变成了拜金傍富的恶人角色。
哦,我忘了,陈思诚的前妻已经成为拜金傍富恶人角色了。
4.那个初中生的声音咋回事啊,变声器我理解,怎么嘴里像含着东西咬不清字,说句子唔哝唔哝的字都混在一起了,我真的听起来很绝望。
5.统一叫做把观看者的智商踩在地上碾压了。
弦理论解释的如此清新脱俗,他们世界的艺术是能量搁地球就能克服重力了?
八十年就可以从不知道外星文明的存在–发现外星文明–接触外星文明–学会他们语言–共建一个星球重建一个星球的难度是另一个层级了,两个星球之间共建一个星球啊,还得达到外星人和地球人都能生存的程度,建模都得炸掉。
还有,北京三环限飞,咱也不知道咋飞的。
小仙女两个星期转北京户口,两个星期转广州户口…我也不知道咋操作,我等小镇做题家不懂…姚晨当年呼吁给女性演员机会不多,不知现在接到这个角色满意么
年度十大烂片之一!
剧本烂,表演烂,配音烂,特效烂,剪辑烂!
最大的问题是导演,摆烂!
小演员表演生硬,说好听叫“幼稚”,说难听叫“弱智”!
“莫扎特”造型配音之恶心,令人叹为观止!
导演对“萌”有什么误会吧!
其他演员也不及格,黄渤之油腻,姚晨之做作,对观众是一场降智打击!
为什么呢?
不明白!
看彩蛋还要拍“太空三部曲”,投资四个亿,就这?
以后谁再说《图兰朵》《堡垒》是烂片,罚他去看《莫扎特》!
首先,看文章之前别给我说什么“爆米花电影就图个开心,要求那么高干嘛“这种鬼话,你对电影质量没要求,你乐意看这种没有任何营养含量的东西是你的事,但是在我看来中国电影市场着实不需要这种东西。
我发誓我本来就对陈导没有很大信心,但是这电影海报风格做的都实在太让我喜欢了,于是我还是花了80块钱来看。
但是吧,陈导,能退钱吗?
我想到了这个片烂,但我没想到它可以烂的这么彻底。
到电影中间部分的时候,我基本已经被尬得抠出了三层地下室了,正好可以用那三个词,“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然后就在不停的跟朋友发微信吐槽。
同时一不小心点开豆瓣,又看到了,《外太空的肖邦》,《外太空的莫奈》。
陈导,求您了,放过中国电影吧好吗?
演员来说黄渤真的真的很好,范伟老师也很好,别的老师们也都好,甚至客串的郎朗老师虽然被迫自黑一波,但也起码本色出演了。
反观各位小演员,陈导,你要是不会指导,就别耽误人家小孩儿了行吗?
演的一个比一个尬,演自己年龄段的东西生生看不出任何小孩儿的天真活泼。
还有,是不是每一部被打上陈思诚导演作品必须要有一次男扮丑女装的低级“笑料”,唐探几乎每一部都有,现在这一部按理来说是给孩子们看的电影也有,抖音有那么多好看的正能量的Cos,为什么要用这种梗污人眼球呢?
同时,作为学习电影的人,如果我对一部好电影理解没有错误,在很多主题的取舍上,一部好电影可以做好一到两个主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追求自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救人水火的英雄大义(我知道这个片跟他们没有可比性,只是个例子)。
但在《外太空的莫扎特》里,父子情,母子情,友情,模糊的爱情,外星人,音乐,喜剧,狗血煽情,正儿八经说四川话的看起来贼聪明实际上二了吧唧的搞传销和诈骗的反派设定(仅吐槽角色设定,无关演员),再加上尬死人的特效和一只二傻子一样的熊猫。
整个故事线,又乱,又没逻辑,又尬,把人都特效抠掉以后,当2008年奥运会《北京欢迎你》的MV都可以。
为什么要这样呢?
好好的讲好一个故事,不好吗?
还有我今年在电影院看过的最尬的梗,“你们是哪个星系的?
”“物理系,化学系,表演系,没关系。
”好家伙,电影院空调已经很冷了,听完这几句话我更冷了。
最后故事要结束了,要么非得安排一段初二小孩儿和成人打斗的动作戏。。。
不能跑吗!!!
不能躲吗!!!
不着急救熊猫吗!!!
要么就是必定出现的狗血和解,熊猫不救了,同伴不见了,当着反派的面来一段父子情深煽情一波。
不由给编剧点个赞,也为导演能拍出来这么把观众当二傻子一样的故事点个赞。
最后的最后,熊猫玩具扔进火里没烧着,着实像个浴火重生的熊猫。
给下一部铺垫还要融入一些恐怖片元素,陈导着实是将各种风格玩的融会贯通啊。
希望后面两部可以被扼杀在摇篮里,谢谢。
咱就是说,一整个大无语。
开场五分钟就感觉有些不妙,荣梓杉的演技在黄渤的对比下真的是一言难尽,父子俩人吵架台词吐字不清感情生硬也就算了,随时要笑场的表情也是可以在电影院播的吗…这剧情,上学时候写出来估计都会被编剧老师当成足球一样踢出教室。
某些部分真的是又像长江七号又像美人鱼…要不咱就叫它四不像吧。
天文理论扯了一大堆,那个阿尔法18星球距离地球多远?
过来使用哪种能量和载体?
他们咋就能实时监测地球?
既然能做书桥为啥不直接坐着书飞??
不是抹掉记忆了吗为什么姚晨演的那个公主最后还能记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大家掏书包的时候耗子带了快板,家里还有德艺双馨的扇子,原本以为后面有能用上的地方,结果爬完长城莫扎特没能量了,手机没电了全员歇菜…为啥不来段相声快板???
相声快板不算艺术吗???????
从德胜门走到广电大厦,乐高飞船傍晚起飞时速撑死50迈天黑就到八达岭…唯一经验的地方也就是星空特效了不过 七大奇迹可能是外星人盖的这事,好像在小学时候看的未解之谜里吧…?
这种烂片赶紧下映吧,今天如果还有票房,那就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上映前找了那么多明星站台,给我们呈现的就是这坨屎?之前唐探抄袭融梗缝合赚的盆满钵满,这次抄的不及格,终于暴露自己的能力看了不到半小时就走了,后排小孩都觉得剧情弱智。
猫👀开画9.1分,花了不少钱吧。
豆瓣这里开画如果超过5分,就是大家所有人的责任
从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炸裂的三观开始,虚伪,自大,又当又立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实不懂为什么要捧,导演编剧不同于演员,其作品多多少少是人品的投射,这种电影能上映实属行业咎由自取。
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在一个部分电影甚至批评不得的时代,不知道还有什么魔幻的作品横空出世。
好在这部还可以被骂,可能哪不到位?
也有可能真的是,太次了。
很简单也很温馨的一场梦,在曾经折磨过我无数次的土耳其进行曲中回想曾经没有发现的生活之美,还有每次响起的moon river都很震撼人心。
陈思诚在阿尔法十八星球算残疾吗?我接受智商受到侮辱,但是莫扎特招谁惹谁了啊……什么乱七八糟的大杂烩,能好好讲个故事吗,用这么多特效真他妈浪费
笑过之后就是满满的泪点,谁还没有个“我爸”式的父母,但我们却遇不到来自外太空的莫扎特啊
其实没有评论的那么垮,如果有一颗童心,真的是很惊喜了!
还行吧,可以看看,但结尾也太搞笑了。其他外星人救出去那个公主是什么鬼?在天上飞没人管?给小孩子看看吧。除了黄渤其他人演技略拙劣
在电影院,半个小时了,终于进入正题。人物浮夸,小孩演技不行,外星人配音可怕…………提前一周不到二十块买的票,知道99%会烂,就来看看究竟会多烂……看看结束后,我会不会改成三星吧……(对不起,我没坚持到电影结束……就这样吧。别看。。。)
作为儿童片,但有两点立意很高。其一本片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片中动态化的情景设定让我身临其境明白了超弦定理。同时科学的存在伴随着对伪科学诈骗的辨伪存真,科学不是枯燥的定理,是通过接地气的发明创造造福社会。另一方面每个少年心怀梦想,渴望自由的天性释放。但是追求自由不意味对之前人生的全面否定,在现实和梦想的选择之间也要量力而行。很喜欢片中对钢琴比赛一段情节的诠释,梦想不是空想,也要以现实为基础加以考量。全片几位老戏骨黄渤、黄觉、范伟虽然戏份不多但将中年工薪阶层的愁苦、青春期亲子关系的相处展现的细致入微。年轻演员演技在线,很喜欢扮演薛喜昊的京片子小演员,收放自如,前途可期。
其实可以叫《疯狂的00后和更疯狂的家长》,主要还是以奇幻的外壳讲代际矛盾,我的艺术家父亲和怨种天文梦儿子,拍法有点类似《霹雳贝贝》的复古味儿,国产片里久违的儿童类型,包括受众群也是00后,爸爸骂儿子的时候我身后的小孩笑得嘎嘎叫:完了芭比Q了,该吃席了。就有种非常魔幻的互文感。与奇幻线相比,现实议题更值得玩味,00后这群后浪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但鸡娃和内卷同时跟随,精神压力难以想象。小天们所在的潞河中学在我住的通州附近,有时能看见成群结队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像疲倦的打工人,但又带着少年人与生俱来的朝气,或许就像小天在片尾所言,我感觉自己老了。如此一看,此中真意,欲辩默然。
陈思诚是有一些拍恶搞B级片的潜质在的,但他总觉得自己是拍大片的人才,即使在人畜无害的儿童片里,他也抑制不住要装一些恶心的东西,比如让男人穿女装然后当做笑料这样低级的性别梗(他真的好爱这个桥段),所以不管多高级的演员,到了陈思诚手里都变得油腻无比,简直是荣梓杉演艺生涯最大黑历史,弟弟快逃吧!!!
其实应该被划为儿童片。可能被4分无限拉低预期,自己看过后发现还行,虽然确实很多笑点比较恶趣味,小主人公的校园生活只是平行时空。说到底,就是一部关于亲子教育的片子,望子成龙这件事现在更多地被叫做鸡娃,而且已经很久没有人批判这件事了,对片头每层楼家里的孩子在家练特长印象深刻,很形象的表现内卷。莫扎特确实就是照着陈思诚设计的,嗯,导演开心就好。不过还是得说,电影把北京的秋天拍得很美。
看出来了,陈思诚内心是真的住着一位艺术家了,这次不仅化身外星人教地球人搞艺术,最后还致敬起杨德昌了,行吧。这故事吧,咋说呢,前半小时能让你双脚抠出魔仙堡。之后观感稍微好一点,但是整体看下来还是超级割裂。讲父子关系讲拒绝内卷讲不要鸡娃,什么都想讲一点,什么都没有讲好,人物动机转变突兀,而且整体的气质又是很低幼的。孩子们的演技都非常灾难,跟成年人的表演是完全不在一个体系的,荣梓杉完全接不住黄渤,所以感情部分也很难入戏。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被打动到,比如天上开船那场戏,我在想这个角度的北京还是好看的,有多少人抬头时,梦想就像这艘船一样,漂在北京的上空,随即又淹没在北京的黑夜里。但很快,回到剧情中,观感又非常拧巴了。以至于最后看完还在想,导演到底是来给你造个梦呢?还是要来给你上一课呢?
看看通稿,从官宣的“科幻”变成现在的“奇幻”,就知道陈思诚自己有多少底气了!
在儿童的世界里,是可以充满美好希望和幻想的。
开始还会担心这电影会不很幼稚,但是看完之后感触很多,现实总是会磨平人的棱角,能坚持追梦的人不多了
咱们本土做这种超现实类型片技术还是提高不少的,制作审美也是。当然,很多地方还是能看到借鉴好莱坞的痕迹,比如那个自恋油腻校园王子的言行方式和人物设定,还有乐高船升空和空中书路的桥段,以及画面构图和色调什么的。但难得的也是这里,不尬,还比较能让人入戏。要知道,我们这些年最会也最难的就是抄和抄得好这两件事了。所以更显得这部片子难得,值得鼓励。
当作儿童片看尚可,过于低幼,应该在春节档作为合家欢电影上映呀。
唐探系列一路追过来的,导演拍喜剧还是很有看头的,这次走亲情路线,惊喜满满。看黄渤老师演戏,也很过瘾,太爱了
马元和他爸俩演员确定不是真父子吗…长得就像一个模子里导出来的,除了型号大小不同哈哈哈
莫扎特不仅仅是个外星人,更代表的是成长过程中孩子对于逃脱父母束缚的一种渴求和意象,换句话说,也许每个人都能遇到属于自己的莫扎特吧
虽然这片剧情节奏割裂,人物也刻板,但莫扎特实在是太对我们家的口味了,很难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