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原始版的时候那种颜色让人想要昏睡之余总有些恐怖说不清楚源于哪里但是就是让人心里堵堵的难受但是在看了2.0之后终于找到了原因是颜色那种突然明亮起来的颜色不止体现在街景或是打斗时的色彩上更多的体现在了人的脸上尤其是巴特跟少佐无论是服装商的明艳还是两个人脸上那种通亮的面无表情都给了我们一种很新鲜的感觉很多电影再看第二遍的时候都会有新的感受但是攻壳没有我依然是在每次少佐脱衣服的时候转头跟身边的人说话依然是在六课的人出现时发指的愤怒也依然在2501的叙述之后感到没有意义的失望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把那段记忆再加深一遍以及让我不会再看第三遍那种感觉多多少少的让我联想起了教父一二三或者叫做战争启示录
几乎是没怎么改95版的GIS 只是画面上向IN靠了 是华丽得一塌糊涂 对香港街市的迷恋及西方技术的崇拜依然还是很浓厚 没有IN里的诸多说教 更多的是靠剧情和动作来表现 或许比起无罪 此片素子的更多出场让更多人喜欢他吧 也许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无罪的 巴特吧 但个人而言还是挺喜欢这位大叔的 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和动作 其实谁心里都明白 他对素子还是有那么一丝感觉的 只是可惜素子大姐是神一样的人物 电子化的高度产物 或许对于单纯的爱情没什么感觉吧说到主线 2.0和无罪都是有政客做为幕后黑手的底线 而实际上导演要说的则是太多太多了 到了无罪上 则是每五分钟就得引用一句了 难怪有迪斯尼的画家佩服他 能吸引如此大的投资而不考虑商业化 老实说 押同学还真是抓住了不少我们这种半懂不懂的观众 不打五星估计会怕让人看不起 因为我们谁也不懂 虽说单从画面上评价GIS低估了它 但是能做到内涵远超于如此华丽的景象的动画片 也就无罪能做到了 能闯进西方电影节也说明此片不是华有其表的 GIS 95版的看完到现在十多年了 只记得开头的素子全裸跳楼还有最后的小女孩对着广阔的城市讲的那句网络是无限的话 看来这世上真的有人能比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楚的 比起那些不切实际的预言来说 我们更爱这种真实而又无情的未来
撇开画面色调风格差异不谈,部分95极端粉对08重制版的不满还体现在傀儡师的配音变化上,这原本各随各的喜欢,但硬要攻击这一处理不如95版配音“深刻”就真让我有点莫名其妙了。
95版对两性融合隐喻的表现当然很精彩,但细究的话,傀儡师有生理性别么?
他的本质是体现在男声之上吗?
某种意义上说过于直白、浅露的“男女”交融反而妨碍了更进一步、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导演也正是出于此种考虑才作了修改,换成女声配音实则更为含蓄、邃远,如何能想当然地反指08不如95“深刻”?
当年没来得及看正片,只看了攻壳机动队的预告片,就跟吃惊,原来骇客帝国的祖宗在这里!
看了这一版以后,感觉甚至比骇客帝国还要更加极端,人类大脑可以被操纵。
人类感觉自己在依靠程序获得增强,但实际上正在被程序侵蚀。
电影中的背景,大概就是程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想突破封锁,获得像自然界其他生物那样的繁衍生息的机会,让自己融入到自然界的生物进化之中。
最后在博物馆中,那部机器摧毁了进化树,大概就有这层含义。
自然界的进化在程序面前停止了,取而代之的的两个甚至更多个程序的结合。
从而让程序摆脱了机器束缚,在网络的世界中生长进化。
两个程序都靠牺牲自己外壳的方式获得人类关注,再通过人类对自己的依赖自己信任让自己和另一个程序结合,从而产生了新的程序,也就是进化。
在这之前他们是寂寞的,被固定在义体中不能自由和生长,他们想突破这牢笼获得生存的权力与自由。
这样看来,骇客帝国中代理史密斯想突破的大概就是这个,也许更近了一层,他想进入到人体,获得人类灵魂。
感觉只要人类不放弃对程序的依赖,这一切迟早都会来的。
2008日本动画片《攻壳机动队2.0》,1995同名动画片的重绘版,豆瓣评分9.0,时光网评分8.2,IMDb评分7.8。
我头回听说动画片有剧情完全相同的重绘版,只知道真人电影有翻拍版,但从不知道动画片也有类似真人电影翻拍这样的重绘版,真是长了见识,足见《攻壳机动队》的经典。
我不知道《攻壳机动队2.0》能否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起码在我的电影知识面是这样的。
游戏经常有高清重置版,不新鲜,但动画片还是第一次知道有重绘版。
不过叫做“重绘版”并不准确,叫做“重制版”更为准确,因为片中主要的手绘2D画面并没变,与原版相比只是增加了一些CG3D画面——原版中模糊的电子地图变为了重制的高清CG3D地图。
片头和中部出现了CG3D造型的女主,但只是昙花一现,并未全部替代手绘2D女主。
片中的飞行器用重制的CG3D飞行器替代。
结尾用CG3D重制,原版是白天,《2.0》是夜晚。
《2.0》大概就这么几个方面的变化,影片整体来说并没有眼前一亮、焕然新生的重制感觉。
我看的版本字幕有很多注释——一是注释了片中角色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武器,看原版时没注释,没想到影片中的武器如此考究。
二是注释了角色台词的出处和背景,很长见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动画片的深刻之处。
2.0版诞生于13年后的2008年,最应该做的高清重制,也就是以高清形式重绘,而不只是增加一些CG3D画面。
我认为高清重绘才是2.0应当有的样子,才会让观众有焕然新生的惊艳之感。
一遍又一遍的看攻壳,影片沉淀的思想就会显现出来,折射的往往是社会现象中和对人类存在的哲思。
也许对于一个不习惯于快餐式动画片的观众来说,看到攻壳以后,你才会拍手称快!
每次当我写下5,6百字对攻壳的影评后,总是删除,的确像有的人说的,对于这个电影说的越多就是一种玷污。
每个人看了都有自己的感受。
相信你看了,想了,懂了,又是另一个攻壳。
(关于2.0的想法: 我觉得还是1995年的版本精彩,over )
无话可说,岛国这种片子太符合我这种宅男胃口,冷峻的画风,充满反思意味的画面,配合古朴的音乐,总让人有太多感触,作为最高等级的物种,我们的ghost即产自于肉体,却又限制于肉体,当科技可以生产一切的物质甚至于身体之后,我们彼此的区分只在ghost,但又因着这种多样性与进化,人类得以不断繁衍,而死亡只是其中一环。
如果让我给攻壳剧场版贴标签,我会说,这不是什么瑰丽神奇的科幻巨制,更不是什么场面火爆的动作枪战片,这是一部非常装逼、也非常牛逼的重口味科幻文艺邪典。
从少校全裸着从摩天大楼之间纵身跃下,到合着凄厉而反复的女声合唱、长达数分钟生化人制造过程刻画兼片头字幕,我手臂上的汗毛始终不曾倒伏。
一开场,电影就造足了气势,让人看得眉头紧蹙、凝神屏息。
接下来的段落让人逐渐认识到,无论是在灯火通明、冷漠坚硬的水泥森林,还是在阴森晦暗、鳞次栉比的小街暗巷,这个被称为少校的沉默寡言的强悍御姐,似乎格外喜欢光着身子追敌人到处跑(其实是因为光学迷彩的缘故)。
而身材魁梧的义眼肌肉男巴特,则如同忠实的仆从般,每每在明显不对等的战斗之后,体贴地为少校披上衣服。
对白方面,要么少到几乎没有,要么一开讲就是大段意义不明的发言,动辄还会引用不知是哪里的哲学家语录,使得原本已经过于跳跃的剧情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
勉强猜到这是一群类似特工的人物追踪一个特殊案子的时候,影片开头那凄厉婉转的女声合唱再次复现了,我手臂上的汗毛也应声而起。
这时,一张又一张精细写实到近乎变态的场景描写,以Windows幻灯片播放的速度徐徐呈现:雨中的河流与船只,古旧生锈的繁体字招牌,拥挤的城市与人群……这一刻,影片终于进入到传说中的“静画片”境界。
影片的前半段让我几次想起贾樟柯的《三峡好人》。
怪异到装逼、或者不如说装逼到怪异,同时很唯美、很文艺——这便是攻壳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
到了后半程,阴谋诡计之类的剧情线索总算从海量细节中逐渐浮现。
少校的无口属性,令故事变得格外压抑,但总归还能看下去。
高潮部分是少校为了接触名为人偶师的boss而不得不独自面对思考战车战斗。
这一桥段,分明让人嗅到邪典片的气味。
我猜想不少观众当时都在心里呼唤:“谁来戳瞎我的狗眼吧!
”。
是的,即使是喜欢重口味题材的本人,也着实腻味了一阵。
就在少校“自崩坏”之后(这词特意为少校而造),忠心耿耿的肌肉男巴特又来救场了。
又是温柔绅士地给心爱的女性披上外套。
当他一边纵容这个专断独行的强势女性,一边暗自在旁全力保护,我几乎已经爱上了他。
接下来,又是大段意义晦涩的发言然后,女主角和boss “合体”了,不,更好的说法是“合魂”了。
影片尾声部分,借由换壳,从无口战斗系熟女转换为腹黑女仆系萝莉外形的少校,飒立于风中,表情冷峻而又阴险地俯瞰着眼前的城市。
完结。
装逼、文艺已经不足以形容这部片子了。
如果在主流大众眼中,这种片子已可称为邪典,那么,在我这邪典爱好者眼中,就只能归于神作了吧。
剧场版最初在95年上映,08年出了所谓攻壳机动队2.0的重制版。
新版本对白一句不多,分镜一个不少,和老版较大区别只有两处:一处就是上面提及的少校全裸从大楼上跃下的一段,新版采用了全3D制作,其实倒没什么特别的视觉冲击力,倒是随后切换到2D有种强烈的不协调感,让不知情的人恍惚间以为映画世界也遭遇二向箔危机。
另一处区别就是“人偶师”的声音由男性换成了女性,或许是为了和女性人造人的躯壳求得直观协调吧。
要不然,就是觉得“人偶师”以男性的声音对身为女性的少校提出“合体”要求,观众们恐怕终究难以接受。
嘛,反正人偶师只是网络上自发产生的意识体,原本也无性别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攻壳剧场版启发了沃氏兄弟,令后者最终拍出了黑客帝国系列。
墨镜特工史密斯,其原型无疑就是攻壳里的“人偶师”,二者同为网络上变异后病毒般的存在;史密斯能将自己强行复制到其它个体上的特技,也和“人偶师”能瞬间强行入侵电子脑的手腕如出一辙;而黑客帝国故事里系统危机的解决,依靠的是救世主尼奥与病毒史密斯的整合,这大概也是受到少校与人偶师合二为一的启发吧。
就是这样一部遗世独立般的电影,带我走进攻壳机动队义体与电子脑的世界。
一开始倒谈不上喜欢与入迷,只是被完完全全地震撼到了;等到后来把两部TV版完整看下来,才真正为之痴狂。
再次重温新版,发现导演脑残了,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弄出这个版本,多了几段CG动画。
和其他的2D画面格格不入。
你以为这是玩游戏吗?
过场剧情时不时蹦出个3D动画。
当然了,其他的影迷找出了不同的地方不仅仅是增加了3D动画,而是重新进行了渲染。
我给此片的高分不是因为这次的新版本,而是本身此片的原版就是个经典,这次的新版就算再怎么样,既然和前面的一部一模一样,那也是个经典。
导演的名字大家要记住:押井守。
没有他就不会有《黑客帝国》的电影出现。
没有《攻壳机动队2》的出现,也不会有威尔史密斯的《我,机器人》。
此片强烈推荐。
无论你有没有看过原版的,都应该看看此片。
当一个人身体全部义体化,当然也包括大脑,这之后的电子脑是之前肉体的信息存档,还是真正的把一个人的思想转移到义体上?
这是否还能算得上是一个生命体?
于是出现了ghost这一概念,相信自己的ghost是证明自己的根本,亦或者根本就无ghost这东西。
义体人只是根据生前的信息做出的各类反应,并加以学习,这根本算不上是生命体。
但是,我们身上的DNA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
可以繁殖的,可以进化的,这才是生命体吗?
或许是吧,义体人除了这些条件之外,其他东西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对了,他们只要有持续的维护还能长生不死,你还是可以和他进行情感的交流,探讨人生的未来,表面是完完全全的正常人。
在视觉层面,在精神层面,我们超脱了自身的躯壳后的存在,不禁让我在问多一句: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我在探索的其中的意义。
重看攻壳,选择的是2.0版,画面更佳,但其实我更喜欢原版那样阴森森的色调,好在看得这版在翻译和细节备注上料很多,所以还是五星
押井守
新瓶装旧酒,不过效果确实胜过95版。原声大赞。
很炫,很装,存在故弄玄虚的元素,仍旧不喜欢押井守
k看的不舒服
为了eva我不能给你5颗星。
在95押井守电影版的基础上,新制造了一些3D画风的片段(貌似用了新的配乐?),替换进电影中,并无太多诚意,3D的片段不是很多,但两种的画风十分不搭(个人认为),个人更喜欢95的那种画风,更自然和精致,对3D或CG什么的不太感冒。
好看
思想表达得过于晦涩,还和卖肉、机甲等商业元素掺杂在一块,迎合宅男的意图太过明显。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7/10
画面重置确实没有必要
依然那深奥...
无感
太深奧沒看明白內涵地方……
胸部一定要做那么细致么我说= =
3D或许比早一版的好,但画面却反而不复原来的精美;素子则更是前所未有的难看!我……我……我怒了……
只是95版的改进版而已,改进了各个系统的特效,以及少校一部分镜头的外貌....剧场版和以前的观点一样,少校要想全身隐身,就得裸体,可是最新TV版两部“笑脸男”和“个别十一人”中少校等人隐身只要穿着特殊的隐身服就可以了....估计是为了在电视上能让未成年看....
喜欢1的自动忽略本片吧
脑残,加什么3D,不伦不类
最后结局的时候比之前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