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猛片了,Gerard Butler硬汉形象一点不比那些经典老牌硬汉影星差,从头打到尾,怎一个猛字了得。
设定也很猛,真人互动杀人网游,虽说出现得不太合理,但这个创意是要打五星的,脑域无线网络控制,只能说这个想法很牛比。
影片真实与虚拟结合的场景,让每一个人沉浸在猎杀与生存的环境中,看得人肾上腺素蹭蹭往上飙。
当然了,后面真人社区游戏也很猛,在这样的纵欲合欢的场所里,男男女女尽情享受着感官世界里的盛宴。
(画面还不失时宜的切到屏幕前方,看到的尽是萎缩又恶心的老男人,也就只有这个游戏才能满足他们扭曲心理需要吧。
)摄影很猛,我感觉本片已经把平面电影的视觉效果做到了极致,虽不是3D电影,但感觉到的真实性却不差。
开始杀人游戏里面晃动的镜头,快速的剪切,很好的把这个气氛烘托出来,还有真人世界与游戏互动从视觉这个角度来说展现得非常出色,时不时出现在屏幕上的参数数据字符提醒我们,这其实只是游戏,控制者与现实中的人物之间有LED屏幕的区别,被控制者被动的接受动作,行尸走肉一般。
配乐也很猛,换面转到那个社交网游时,很应景的出现了电子味浓重的带粗口饶舌音乐提醒你,这是个重口味的不良场合。
当然,本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家的情绪是被慢慢的调动起来了,可期待中的高潮却令人有点失望。
结局得太开太草率,我能理解大家心中那种怅然若失,也许应该拍个2个小时,像阿凡达一样弄得有模有样,可能我们心里会好受很多吧。
总结,本片不像是电影更像是一个通关游戏,本片出彩很多,诟病也有,观众口味不同,各有所爱,这无话可说,不过豆瓣上平均只得了6分,这似乎也太低了,再怎么说从立意制作演技来说,都完全可以涵盖过里面的瑕疵的,所以我义无反顾打了4星,在豆瓣上混的久,看了太多含情脉脉扭扭捏捏的文艺片,我想说的是,这部很黄很暴力的电影其实还不错!
GAMER的字幕吸引了人,看了后发现导演的创意是很不错的,但是就毁灭在了编辑的手里面,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味道,可怜了我的CNY130.节哀,节哀!
这个影片的新意就在导演的创意之中,当真实的人被放置于实战的游戏中,真实的血与肉。
但是,自己的命却是在虚拟的游戏中的掌控中,仿佛间就像现实的人一样,网络虚拟木偶戏,木偶摆脱提线后自己在唱Jingle Bells ,Jingle Bells !换个角度,人的残忍极限就在嗜好血中,为什么而狂热,应为他是KABEL.......我个人感觉这个故事可以朝着更进一步的话题讨论,比如人性的深度。。。。
不用急于给一个结果,BOSS死了,故事完了,恢复自由了。
加一句:电影的音乐还可以。。。。
情结逻辑性一般,但题材还是不错的。
人类能够制造病毒的实验成功的那一天的掌声,可能也是人类Game Over落幕时另一群看客的掌声。
digging your own grave...
本片若不是制作精良,剧情其实仅到B级片级别,一个游戏极客,很容易判断电影里的游戏是否有存在必要。
主角参与的杀人游戏大受欢迎是很有可能的,这类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一直经久不衰的,更何况这是真刀真枪毫无表演成分的血腥节目。
但世界上最有道德底限的国家莫非美国了,各类的卫道团体不可能容忍这样的节目存在的,无论千万年后。
好莱坞编剧很可怜,他们总妖魔化美国的未来,实际上,这是一个最不可能崩塌的国家,这让故事编纂的时候就建立于一个不可信的基础。
所以这样的游戏在美利坚是不可能能存活的。
排除了美利坚的国情,从极客角度再分析下这个游戏。
真人虚拟射击,就是升级版的CS,数十年后若还流行射击游戏,非是HALFLIFE的20.0引擎了。
纳米技术既然能控制人的行为动作,反向的对大脑输出感官刺激定然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那样的年头360度屏幕根本毫无意义,家里的无线路由器就能直接跟大脑连线,与计算机进行的互动连眼睛都无需睁开,控制一个真人的半老徐娘进行情色体验完全多此一举,计算机演算出来的体验效果,人物反应百分百能达到玩家的需求。
控制真人进行血腥射击体验亦是同理,何况没有加入体感互动。
十年前的科幻,现在看竟然毫无违和感,看来科技的进步比想象的来的慢啊。
思路特别新颖,题材非常好,但是被美国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烂了尾,落于俗套的科幻片了。
就这思路我国最好用,就把这帮人都放在中国足球队,每场换人淘汰,体不好拉出去毙了,绝逼每次世界冠军,真是给中国主教练带来新思路,呼吁体育总局看下。
现在,就是我写这篇评论的现在,豆瓣给这部作品的评分只有5.3分,我只能说,这个些中国欣赏水平最高的网友对这部电影太苛刻了。
在我看来画面剪切得已经足够漂亮,战争场境虽然有点儿游戏视角的味道,但是却符合情节,一些静止画面干净清洁,虽然很难让人相信这样的公司能够能过美国的法律审核或是取得公民的同意,但是总体来讲情节发展还是大致合理的,最后一下虽然我没看明白直播是怎样接通的,但是这样的结局总比主人公死了好。
其实死了也没什么,这样的电影,在结局的时候是喜剧是正剧还是悲剧,不过是编剧或导演的笔动一下而已,他们就像电影里的游戏远家西蒙。
对人类命运的关怀都要在一个极端的环境里在能得到体现,其实也不一定,是在现代社会里没有这样背景的电影或书籍是不卖座的。
不管怎么说,科幻体裁的电影中国大概永远也出不了这样的作品了。
听说前段时间《科幻世界》的主编换了,新来的瞎折腾刚来又被撤了?
中国的科幻体裁啊————写小说不能全靠马克思主义,你要真的去想——“如果那样”——“则会怎样”。
阿门,救救中国的电影和文学,也救救中国作家的思想吧,谁能带他们逃出限制区域,让他们独立思考??????
现在越来越搞不懂中国引进电影的策略了,3月的电影市场好比上世纪90年代的录像厅,世界各地,五味俱全,荤素搭配什么类型的都有,鱼龙混杂。
并不是说《天地逃生》不好,而是这样血肉横飞、粗口露点比比皆是的电影是否对谢绝分级的中国电影市场口味过重?
严肃的来说,《天地逃生》这样的买断电影,尤其是在3月五花八门电影扎堆的档期来说,是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的,更何况电影在一个新颖立意的基础上最终没能逃脱好莱坞流水线产品的命运。
首先电影的角度很棒,未来网络游戏真人化的观点颇为新颖。
故事讲述了在了不太遥远的未来,被囚禁在死囚区的关押犯Kabel,无意中成为了那个时代里流行文化的英雄人物。
因为每周,全数世界数以万计双眼睛正通过网上的一款名为《凶手》(Slayers)的极端暴力的多人在线游戏,收看他同其他数百名罪犯的生死拼杀,这款游戏是由科技天才 Ken Castle发明的。
在这位能操控游戏人物一举一动的年轻富有的玩家眼里,Kable只是一个虚拟角色。
而对这款带有高科技奴役色彩游戏持反对态度的人们来说,Kable成为了在战斗中崩解发明者Castle的关键因素。
乍一看这个剧情是不是相当眼熟,不错,如果你看过州长的《过关斩将》、斯坦森的《死亡赛车》、甚至是去年的《杀人锦标赛》和吴宇森旧作《终极标靶》,你都可以从本片中找到其他前辈们的影子。
而《天地逃生》把一个老套的故事框架套上了一个新鲜的马甲,就好比一个造型别致的房子颇为引人瞩目,但开门一看家里面还是旧家具。
电影中新点子就是将网络游戏真人化,一个个玩偶一样的血肉之躯充当游戏中的人物接受玩家操控。
片中出现了两种风格的游戏,喜欢玩游戏的玩家对此应该毫不陌生,一种是主角参与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另一种是模拟类游戏(SLG)。
二者看似关系不大,但是其中都包含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信息,那就是一个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游戏中接受他人的操控,人性的自由与意志被强制的抹去,变成了一具具行尸走肉,而隐藏在现实中的则是操纵者狰狞的面貌和被操纵者哭泣的灵魂。
这也许是对现实网络世界的一种讽刺,此举无疑在电影中和乃至游戏世界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要比片中血腥的战斗场面和鲜亮的裸体MM更加引人瞩目。
但是《天地逃生》并没有在讨论人性方面大做文章,反而一味的进入到了狗血的剧情和视觉上的狂轰乱炸。
电影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一句话:剧本太差。
要说本片前半部分确实犹如游戏一般,不光是动作部分,连剧情也一样。
本片把一个《肖申克救赎》般的故事照搬过来,大刀一挥,砍掉了其中的精华,把只剩下一个只有电子游戏程度的故事包入其中,为了给大量的动作戏让路。
情节发展之快令人咋舌,主别说人物塑造和台词演绎,连最基本的剧情都缺乏创意灵感和精心布局。
一切都是平铺直叙,没看开头也知道结尾,一个小学生能编出这样的剧本也不难。
再说动作部分,华丽的特效和火爆的枪战比较精彩,毕竟在平时在游戏中出现的东西在电影里由真人演绎的场面并不多见。
摇滚乐和连场的激烈枪战在电影里融合的不错,显得动感十足。
血腥场面也比比皆是,本片的导演似乎对血浆和肢体有着强烈的厚爱,夸张的血腥镜头让人感受到除了视觉震撼,还有真人游戏的残酷。
可惜电影后半段明显动作戏份降价,只是一些简单的阴谋揭穿和逃生部分,几乎与前半部分形同两部电影,结尾也十分无力,一个千古不变的正邪大战的结局竟然如此简单的结束,不免有些偷工减料之嫌。
本片的导演不得不提,马克·耐沃尔代和布莱恩·泰勒个人风格很重,cult电影《怒火攻心》系列就出自其手。
所以在片中看到华丽的场景变换和镜头的快速切换并不感到意外,电影风格很像MV,除了金属风格极为浓重的战斗场面,就是在模拟游戏中色彩斑斓鲜亮的画面了。
可惜电影不像《怒火攻心》那样cult味道浓重,所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在此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
杰拉德·巴特勒还是一如既往的硬汉形象,而女主角也像其扮演的角色一般,就是一个游戏花瓶。
虽说《天地逃生》有着很新颖的点子,但是本片并没有像《黑客帝国》那般深邃和具有时代意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虎头蛇尾的情节设置,这一切都淹没在夸张的视觉风格中,使得电影最终没有成为一部里程碑似的作品而最终沦为商业流水线的过眼云烟。
十年前的科幻,现在看竟然毫无违和感,看来科技的进步比想象的来的慢啊。
思路特别新颖,题材非常好,但是被美国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烂了尾,落于俗套的科幻片了。
就这思路我国最好用,就把这帮人都放在中国足球队,每场换人淘汰,体不好拉出去毙了,绝逼每次世界冠军,真是给中国主教练带来新思路,呼吁体育总局看下。
又是一个美国人爱搞的剧情,棋子最终摆脱棋子命运,以超人的勇气,运气,人气,大气,空气。。。。。。
打败终极boss,最终大团圆结局鸟
说真的,我不习惯写影评,这可能是我这么多年来养成的一个不良习惯吧,看了这部极限游戏,当看完的的那一刻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电影怎么这么不合逻辑,反面人物的boss是个疯子,不但亲身范险,还直播出来,简直脑残,反角的手下也是,看到老板被人家啥也不上去帮一下,结局也不清不楚,枪战也不算太激烈,唯一出彩的是在社会中对人性的诠释,控制他人身体的人,在不用负任何法律责任的情况下,为所欲为,五光十色将社会最黑暗的一面,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赤裸裸的展现了出来,还有就是频繁的切镜头和信号不好时的扭曲,我没看明白为什么,总的评价来说,平平无奇吧。
若人生变成被操控的游戏,游戏者和被操控者都不过是傀儡
作为一部超有想象力的影片··出发点很好··就是剧情斟酌不到位···虎头蛇尾···有点牵强··音乐不错
好题材被浪费了,结尾真狗血……
和Surrogate想到一块了,不过远不如后者。德版蓝光。二星半。已删。
看不懂可怎么办呀。那就换吧。
故事讲得没头没脑的,很多事情交代得不清楚,科幻类的故事是比较难演绎得让你理解,可是这片很多情节处理得太草率。
本来题材是很好的,怎么就拍成这种样子啦
CS加楚门世界加全职猎人,结局三口团聚,纳米皮层关闭,游戏结束,还算干净。曼森的歌配一个寻求自由的勇士挽歌。
被剪的来~不成样子了~中国以后提倡要剪的片子一律不上~看的支离破碎~简直就是对电影的侮辱!
明明不错的创意因为想演太多东西最终成为一个煮熟了的杯具。PSMilo你快去演一个正式的角色吧别浪费了你那张脸你看你和杰拉德还是多般配的尤其那身材【你快滚
让人很纳闷的片子 要好好想想
探寻人类本我的一部电影,打着枪战和动作片的旗帜,其实要问观众,你是希望被别人控制不用负责任也不会受到良心谴责,还是愿意做一个真实的自我
無論故事、拍攝、題材、意念,以陳舊為新潮……Come on,除了Gerard Butler的死力演出外,一星都嫌多。
为了片中某个细节 我决定给满分 纯属个人口味给的 电竞的设定有点让我无语 画面算不错
我喜欢啊,超喜欢啊。sweet dreams牛逼啊。
居然有Milo客串,而且居然还不写到列表,桑心!
又是一部被编剧毁掉的烂片,idea也就这样... 见过类似的
作为简单动作片,枪战效果还是相当不错滴
开篇非常惊艳,各种镜头转换、故事设定、背景架构……各种精彩,曼森的音乐出来的时候简直绝了。可惜后半段有点虎头蛇尾了,最后的决战应该还有个高潮才对嘛,居然草草就收场了。
对于看多了像《大逃杀》、《死亡飞车》等一些拿死囚和自相残杀来说事的片子的观众,这种电影的立意不算新。唯一比较不同的的是,这次是玩家来控制死囚,像是在玩真人CS,而且是真枪实弹,比较科幻。但最终结局注定是死囚逃出这种死亡游戏,而幕后的游戏开发者或管理者,也是反面BOSS会被主角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