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什么年代了。
说起纯爱,很多人难免一脸嫌弃。
就像文艺青年、网红、奇葩等标签,很多词汇的属性随着时代变化和发展被扭转了本意。
那些有幸在最适合纯爱年纪时恰逢经典纯爱作品的人都已经长大,人生轨迹也或多或少留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充满传统风格的烙印。
现在的年轻人还谈论纯爱么。
单说日剧中的纯爱作品。
无论是东京爱情故事,还是悠长假期,无论是求婚大作战,还是交响情人梦,每个日剧饭都不难说出一款甚至几款放置在内心深处殿堂级位置的纯爱代表作。
若是将日剧纯爱作品再追加上“校园”标签的限定条件,也就意味着选定范围直奔纯爱主题而去,能做出这种选择的主创,简直是必须要具有直奔“正中我心”和“什么玩意儿”两种极端评价的勇气和决心。
比如曾经一无所有的学生时代。
曾经的学生很少有手机,却能将某日上课传递纸条的内容铭记一辈子。
曾经的家庭很少有汽车,绝大多数城市没有地铁,公共交通稀烂。
骑单车上下学的过程,无论是经历内容还是耗费时长,在整个学生时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倘若和心仪的同学顺路,是不是要一边哀叹时间短暂,一边期盼自家住的再远些更好呢。
曾经的学校很少有像样的食堂,更不会有各种外卖送餐上门。
和中午同样不回家的死党跑出校门吃几块钱一份的各种小吃,说好了吃过回教室复习,结果又把时间浪费在闲聊游戏攻略或者明星八卦上。
时过多年,也许那时的死党早已形同陌路,也许不久前,你刚刚不远万里赶去参加死党的婚礼,你可能还记得当时日益亲密的契机是多么小的一件事,或者翻脸绝交的理由是多么幼稚的一句话,你却永远无法说清,究竟是命运的选择让你们忘记想要回家,还是偶然的决定留下才有机会参与彼此的人生。
村上春树和岩井俊二则通常以另一种形式丰富我们关于纯爱的认知。
在没有机会随时微博、聊天、王者荣耀的时代,很多人在十五岁之前就对《挪威的森林》和《情书》的情节烂熟于心。
倘若将范围放开些,十几二十年前将痞子蔡视为知心哥哥将轻舞飞扬看作梦中情人的行为,现在想想,其实也挺害臊的。
对了,还要加上二次元世界初出茅庐的新海诚,说谁整个青春都没在河边湿过鞋,简直是要比恐龙还要稀有。
“拜托,大叔,醒醒吧。
”“这是哪个时代的校园纯爱啊。
”好吧。
【二】图书馆的情节很难不令人联想到岩井俊二的《情书》。
事实证明,剧情至尾,在角落藏匿若干年的秘密重见天日的情节,真的无法复刻《情书》最后的惊喜。
值得欣慰的是,仿的并不算差。
之所以说配得上校园纯爱剧百科全书的称号,在于你能想到的校园纯爱元素和场景,就像恋爱养成游戏的企划一般无一遗漏。
大庭广众如教室就像平行线,四下无人如图书馆就像同心圆,天台、校门外、神社都是经典的剧情发生地,校外约会、外宿旅行就像一席料理中的主菜,更不用说父母不在家的擦边球情节。
再加入前任的纠缠不清元素,啧啧。
【三】本就时日无多的樱良被突然夺走了生命。
而志贺的表现扎的人心疼不已。
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也没有自暴自弃的颓丧。
只是安静的花了一个月时间整理好自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去面对那本遗留下的《共病文库》。
将观众的情绪铺垫到如此地步,再回过头去,在日记内容的牵引下,用樱良的女生视角回顾一直以来发生的一切,将已然成型的模样打碎后再度粘合,用物件的伏笔来带出影片情绪最高点的手法至少显得比场景和事件驱动的设定显得要高级一些。
再加上星星点点的温馨和默契,整部影片的节奏拿捏的刚好。
青春和生命都是一种轮回。
樱良的生前和身后是,志贺的师生身份转变也是。
总是不会挑男人的恭子是,十年如一日钟爱口香糖的丈夫也是。
【四】有一种偏见,认为所有的纯爱经典都已经演完了。
我也有过这种偏见。
再激烈的青春放纵能有爱情动作片激烈么。
再残酷的生离死别能有医疗命案剧残酷么。
也不能说长得丑的人没有青春,这不过是一句调侃。
当然了,如果把身患绝症的女主换成凤姐,哪怕心灵美到世界小姐级别,恐怕也刮不起和风细雨,只会是腥风血雨。
大多数错误做法的本质,是把纯爱本身打包成一个时代的符号,搁置在历史长河中某个一去不复返的角落。
这样做自然有充足的理由,那些步入中年的身体和灵魂,别说看见过听说过,也许所有的爱恨情仇都亲身经历个遍,早已身经百战,即便回头看到的最高级别大师的编排,也难免觉得不过如此。
艺术是高于生活,但不如生活刺激啊。
你清楚知道纯爱剧的每一步套路,无非是从互不相识到私定终生的过程描写,将命运作用在某一件极为细小的事情上,演绎出力量最大化的效果。
即便如此还嫌料不够猛,那就再加入不良、堕落成分,吸个毒、打个胎,误入一切歧途,甚至最后只能安排出人命了。
少年的悔恨和少女的眼泪,不过是剧情需要的廉价设计,这一个动作之后的下一句台词,你都能脱口而出一百种可能。
可是,一旦决定沉下心去看,在长达一百五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哪怕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眸眼神、一段旋律、一处场景、一副画面,刚好不小心戳中你内心尘封多年最柔软的部分,何不就顺其自然地接受极难得的,仿佛从骨缝中蒸发出来的情愫,将自己推入影片中极度理想化的梦境,老泪纵横一把算了呢。
前半段我觉得比较真实。
面临死亡无处倾诉时被人发现了自己的秘密,不是家人不是闺蜜,是一个不和外界有牵挂的人。
春树就是能在最后的时间里,解救樱良的最佳人选。
而樱良的性格,也同样注定了自己是改变春树的最佳人选。
我们是靠自己的意愿相遇的,一切的偶然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必然。
就好像我们的相遇,只是因为我们本就是被分开的一体。
我的一天,和你的一天是一样的。
要能够珍惜这转瞬的每一天,就需要我们在一起,互相补充。
我不想死,但如果我一定要离开这个世界,我希望可以有我存在过的证据。
我想把我的记忆和我的阳光都交给你,把我的胰脏交给你。
命运的难以把握,让樱良因为胰脏之外的原因离开,也让春树继续保持自己的状态。
也许活着会有更好的结局吧,既然故事一定要有结局的话。
但正是因为难以把握,才让故事更接近生活的原貌。
我把本可以直接说出来的话写到共病文库里,因为当时我说不出口。
我没法改变自己,因为我失去了那个,我想成为的你。
最后一切都串了起来,让一切完美地继续。
似乎有些理想化,但就是没法抗拒这样的结局,这样把爱延续扩大的设定。
樱良和樱花一样,凋谢了,但又重新苏醒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但这样的惊喜,是基于樱良的坚强,对世界的热爱。
而这样的惊喜能被发觉,也是因为她收获了一颗了解她的心。
你是我眼中坚强的人,你也是 我想变成你,我也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我也是。
我要真正地留在了你的记忆里,和你一起活着,让你更好地活下去。
就像栗山因为春树和樱良的故事,而主动和森下说话一样。
也许下一个故事,下一个偶然相遇的必然,就不需要夹杂生离死别的痛了。
这都是故事里的人没有办法预料到的,也是必然收获的东西。
是通过和这个世界分享,沟通而获得的。
故事里的人相互补充,而这个故事本身也是尝试填补我们的心缺失的那一部分, 让我们勇敢地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去拥抱这个世界,热爱自己的生活。
去接受那些故事的影响,继而成为影响别人的故事里的主人公。
青春,绝症,纯纯的爱,真是很老套的故事。
故事很纯,主角很纯,外加超级柔光滤镜,纯得却有点假了。
节奏缓慢,中间有几段叫人昏昏欲睡。
不喜欢女主的人设,莫非得了绝症就有又作又矫情的资本,撩男级别也是一套一套的很厉害啊。
笑容觉得生硬,反正我看着尴尬。
倒是小男主在女生去世后去她家祭奠哭泣那场戏,还挺感人的。
日本纯爱片对樱花雨真是执念,虽然俗套,确实美。
图书馆的情节叫人想起《情书》,是致敬?
有两点细节不能忍:一是《小王子》那么热门的图书会在学校图书馆里12年不被发现?
二是那么俊俏的小男生,居然说是班里最不起眼的男同学,当咱们是瞎子吗。。。?
平平淡淡古天乐?
唉,一把年纪看纯爱片,可能有点苛刻了。
——2018.09.06 成都峨影1958影城
治愈系佳作!
在和女主的一段奇妙难忘的经历后,内向男生最后终于成长了起来。
开始学会真正用心去接纳别人,勇敢的走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并学会向他们袒露自己的心声。
努力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做一个有担当,融入社会的男人。
我想吃掉你胰脏,我想变成你的模样!
其实你不知道,我一直很羡慕你。
像我这样的人没有朋友,在同学眼里应该是属于没什么存在感的人吧。
————————————————————-从更多元的角度看,其实两人是相互羡慕对方,男主羡慕女主的开朗率真,而女主又羡慕男主的独立淡然。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是两个人都想给对方说的。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8.4住野夜 / 2017 / 悅知文化
念念手纪 (2017)6.62017 / 日本 / 剧情 爱情 / 月川翔 / 滨边美波 北村匠海“深情如若是一桩悲剧,必定以死来句读” ——简媜 无论是暖色调的郁然明朗,还是极蕴代入感的配乐,抑或是北村和滨边还有小栗旬的分寸拿捏、细腻呈现,这都对现在的我来说是一部值得回味、沉湎并共情的电影。
每每从配乐《门扉的那一侧》的琴键牵动起不尽的悱恻和难纾,到《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 》的释然与隽永,都仿佛在眼前闪掠而过樱良的楚楚可怜,春树的念念不忘,让人喟叹青春也教我珍视眼前人。
樱良传达的"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 ”是花落时的深情告白,春树传达的"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 ”是姗姗来迟的深情回应。
纵然这份真情最后突兀地被他人扼杀(我在此不愿诟病其间作者想要传达的对社会的斥责、隐喻),但既然珍惜过,认定过,拥有过并依然珍惜着,认定着,花落春犹在一般地拥有着。
那么,我相信,彼此的情谊,就赓续着,隽永着,在你我的心中眷挂,一次又一次盛放。
樱逝树影蔼,花落春犹在。
是为纪。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话在樱良说给春树听的时候,我蛮惊讶的,感觉有点吓人。
樱良说人缺啥就得补啥,她的胰脏出了问题就需要补胰脏。
后来春树也对樱良说过这句话,是想带走樱良的病根,让她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总之,这话在这部电影里成了一句情话,还带有“我喜欢你,想成为你”的意味。
这是一部表述高中生间纯爱的电影,是初恋的故事。
樱良的生命只剩下一年,她靠近春树,做这个全班最沉默男生的朋友,用阳光灿烂的笑容执着地照耀着春树。
她的笑让我想起莉香的,是同类型的女孩,而春树与丸治也有几分相似。
樱良说这一切都不是偶然,人的一生没有偶然,于是我认定那本记录了她绝症的手纪是被刻意掉在春树面前的,因为生命所剩无几,樱良想完成自己的遗愿清单。
她说之前就注意过春树,俩人的视线曾在人群与人群外交汇,她欣赏春树的独立,而春树认为她是班上第三好看的女生是班上的红人。
因了死亡的即将到来,而把固守一隅的春树拖进来,我始终觉得樱良太过自私。
善良的春树一点一点沦陷,陪伴着樱良度过所谓的最后时光,特别是樱良死后,春树的状态,他拿着那本手纪放声大哭的样子,我心里有很多不忍,没法不埋怨樱良。
若干年后的春树,依然郁郁寡欢,与樱良相处的记忆影响到了他的生活,那时候,我对樱良的曾经更加嫌弃,直到,那份藏在图书馆里的信件被发现。
那就是爱。
樱良用笑容来掩饰自己的脆弱,期望能像春树那样从容地直面一切,爱,总是始于好奇,忍不住的想要去靠近,希望对方能像自己一样心怀喜欢,又担心一旦喜欢了等到生命结束时太过伤感。
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藏不住心底隐隐的渴望与喜欢,撩拨了人又忧心人家。
她把手纪留给春树,让春树带着她的爱好好地生活;她要春树和恭子交朋友,是不希望春树再缩回到角落孤单;她甚至都预测到了春树不会参加她的丧礼。
短短的几个月,她和他走进了彼此的心里,站住了。
换一个角度来说,樱良把这份青春期最美好最纯粹的情感留给了春树,温暖了春树,也让春树有了笑容,有了朋友,真正学会面对生活。
得与失从来都是相对的,所以,很难来评说樱良的对与错,更加没法讨论对春树的实际影响。
那只是一段爱情故事,在生命的最初,喜欢与被喜欢,爱与被爱,都特别简单。
许多年后,春树站在图书馆前提醒他的学生时,眼睛是闪亮的,整个人有了精神气,完全不同于少年时缄默的样子,浑身充满了能量,像极了那年的樱良,带着股子干劲。
这样的春树,才是樱良最期望的未来。
影片中的樱良并非死于绝症,反倒命丧于一场意外。
这样的安排很让我意外,也让春树准备的北海道赏樱之旅成了遗憾。
但樱良能在瞬间死去,对得了绝症的她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她再坚强也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不止一次说过自己会怕。
还有口香糖君,每次都主动递给春树一枚口香糖,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他紧张的时候会嚼口香糖。
所以,于少男少女而言,靠近对方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樱良很勇敢。
爱的意义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
樱良与春树的互补都在成就对方。
樱良的笑容会在岁月里始终如初的温暖着春树。
春树说要吃掉樱良的胰脏,是让樱良活在自己身体的意思。
爱,可抵岁月漫长,一路相伴……2020年12月14日于福州
这不是恐怖片。
电影主要围绕着高中时期的春树与樱良相处的短暂时光。
两人是同班同学,内向的春树是一个没什么人缘的小男生。
第一次与樱良的相遇,是在冰冷的医院里,他捡到樱良的日记 “共病文库”。
因此得知樱良得了绝症即将离开人世的秘密,两人也由于共同保守这秘密而成为了知己。
樱良是人见人爱的可爱姑娘,身边从来不缺朋友。
得知自己只剩下两三年的寿命后,她不想周遭的人知道后每次跟她相处都会沉浸在悲伤的气氛里,所以除了家人外,她连最好的朋友恭子也没说。
在春树意外得知她的病情后,他平静的样子让樱良觉得跟他相处可以很轻松,会感觉生活一切都还正常。
而且,没有朋友的春树肯定会保守秘密。
樱良有个死前一定要做的愿望清单。
剧情就由着她主动找各种机会接近男主,并邀请他一起完成这些愿望而展开。
春树性格安静,只对书本与独处感兴趣。
他不想与人来往,也不怎么想交朋友。
当嚼着口香糖的男配角一晴第一次喊他的名字的时候,他很惊讶!
有人居然注意到他的全名。
就是这样一个阴郁不爱说话的男生吸引了万人迷女主的注意,与他一起分享她最后在世的时间。
电影的结局是,春树12年后才知道高中时代的他们互相珍惜,互相需要,可是并不知道其实也是互相欣赏与羡慕对方的。
大多数人可能忽略了其他几位也很棒的配角。
比如没事爱嚼口香糖的一晴,其实一直暗恋并时刻关注恭子。
因为关注她,一晴看到她没事就怒瞪着男主春树。
因为在乎她,他开始关注被她仇视的他。
最后一晴成功修成正果,与恭子结婚,并在结婚前看到恭子因为女主的遗书而跟男主从陌路人变成了朋友。
还有女主的前男友班委。
那个谁都觉得不重要,连导演也不屑给个名字的家伙。
长得又高又帅,学习又好。
最受欢迎的女生,不是应该跟学习最好最帅的男生在一起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信都是万人迷女主的合适对象吧。
连挑剔的女主的闺蜜恭子,也觉得女主的交往对象应该是这样的男生。
可是女主对春树说了她对班委的真实看法。
她说,你知道吗,恭子其实不怎么会看人。
她居然觉得这个男生适合我。
他既小气,又有占有欲。
分手后的班委还是放不下女主,经常在女主家附近徘徊,只是没有进屋。
当有天看到男主从女主家里出来的时候,他嫉妒地一拳打倒男主。
女主闻声跑了出来,在雨中把男主扶起来一起进屋子。
留下班委一个人在大雨中凌乱。
班委可能很委屈。
他接近女主的闺蜜恭子,让她给说好话。
又因为还在乎女主,分手后还是继续关心她的一颦一笑。
就这样的一个人,居然都比不上另外一个什么都不做,也不主动,安安静静自顾自地活着的人。
春树的一小句对生活的感言,可以换来女主的热烈回应与鼓励。
而班委想分享的生活上的点点滴滴,人家既不想看也不想过问,更不想理他。
你是否也跟班委一样碰到过这样的情况?
没有主角光环的你,一直处于备胎状态。
可是既然爱上了,深情如你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啊。
所有的付出没有回报,没关系,只要她开心就好。
可是你多关心她的生活吧,人家觉得你这人好烦。
你问她最近过得好不好吧,人家觉得你怎么这么啰里八嗦。
你使劲地讨好她吧,她又会说你这人可能就是个 “中央空调”, 对什么人都好。
那么,对她的好也就对她没什么意义。
甚至,你对她的好会变成她的负担,沉沉的爱让她想逃走。
如果你真的真的喜欢很喜欢她,那更糟!
因为她也只会觉得, 你的喜欢怎么这么不克制。
反正无论你做什么, 都比不上什么都不做的他。
归根究底,人家真的没那么喜欢你,也不在乎你。
也可能她并不需要你这样的人当她的男朋友。
影片中,女主跟男主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就是坚决不要他当男朋友。
可能对于即将离世的她来说,她只想要一段轻松相处的关系,而不是沉重的爱情。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句话,影片中指的是如果你吃了我身体的一部分,那么我就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即使我离开人世,我的灵魂也将留在你的身体里继续存在。
男主在女主被刺前有写过一条很长很长的短信,可是最后还是全部删掉,就只写了一句话:我想吃掉你的胰脏。
女主的遗书,男主事过十二年后才读到。
女主也在里面说了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这句话。
这两个本来性格南辕北辙, 生命轨迹如果不是因为医院的巧遇可能就是完全无关的两个人, 其实都想进入对方的世界,一直活在对方的心里。
可是,他们两个都爱得很克制。
没有牵手,没有接吻。
这种不像朋友也不像恋人的感情,非常纯净。
也是他们两个都憧憬的。
深情的你,并不会也恰好碰上深情的她或他。
当你开始一段感情的时候,记得不要一下子all in。
先搞清楚对方要什么样的爱情。
如果你给的不是她想要的,做什么都是徒然。
最美好的爱情,应是彼此两看不厌,静静地陪伴对方,又有各自独处的时间。
不用多做,也不用少做。
就像晚风轻吹你的脸,春雨打在叶芽上,一切都那么自然,无拘无束。
喜欢这篇的朋友可以去我的简书看看。
笔名也是 坏脾气的猪http://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5554330/notes/20713721
电影里面男主讲说:“等你不在了,我就会又变成一个人。
” “大家也会很快就忘了我的。
” 然后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觉得挺悲伤的,也许我们这些小小的人物,只适合有些时候,我们去怀念别人吧。
每一次我们都是在无人的角落里面怀念着别人,然后我们也是最先被遗忘掉的那一个,自己一个人站在原地...望着未知的风景,望着来路,望着归途...就是这样一个人站在原地,静静地站着。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看到二十多分钟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我是有看过动漫版的这部电影的,但是我不知道其实这部电影还有真人版的,今天看到了之后,我觉得好开心的呀。
最终女主虽然要离开人世了,但是女主每天的心态..每天微笑的模样,真的让我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地美好着。
但是其实在这种美好背后,是多么令人难过的伤痛事件啊。
其实果然还是这种少年少女时候的这种纯真的感情,最让人觉得欣慰和感动,最让人能够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之处。
一.不管发生了什么,都要微笑着对待的呀 女主即使是在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样的华语的时候,也是在笑着讲出来的。
这样微微笑着地诉说出自己剩余活着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时候的反差感,真的给我很大的震撼。
女主表情甜美地对男主说:“自己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的时候”,我的内心深处原本想要隐隐作痛,最终看到女主的笑容,我又觉得:似乎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熬?
所以说,不给身边的人增添痛苦,其实就是女主最终的温柔了吧。
女主也一直在鼓励男主。
如果不是女主的话,男主可能始终都是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没有一个朋友。
但是在女主生命即将走到最后的时候,男主陪伴着女主,两个人相依相偎...有时候,这大概也是一种幸福吧。
但是女主即使一直重病,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女主还是始终始终微笑着,即使女主十分害怕这样的生活,女主还是始终始终微笑着,她的笑容是如此甜美,如此治愈,如此让我觉得幸福愉快,生命灿烂,她让我觉得每一天里面,生命都能够像花儿一样美好地开放着。
这样的话,即使有天大的事情发生,每天看着自己的笑容的时候,都会觉得“我真的好开心的呀,我可以度过所有的苦难。
”这样一想事情的时候,好像自己也变得强大了起来。
从今以后,我也要像女主一样坚强独立地生活下去呀。
二.你有多久没有去过图书馆了呢?
我有多久没有去过图书馆了呢?
我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去过图书馆了,我这样一个嗜书如命的人,为了生活也开始妥协了。
我也已经有好长的时间没有读过书了,现在书本对于我来说,其实挺遥远的。
有时候去到班级里面的时候,我会在班级的图书架上面找一些课外书去读,但是这些课外书就是...真的就是说是小孩子读的书本,全部都是删减版,对于我这样的大人来说,我对于这些书本简直没有一点点的兴趣,可是没办法我还是得去读,不然我还真的就是没书可读的状态。
记得疫情期间,我在网上买了很多的书本。
虽然有些还没有拆封,我还没有时间去仔细阅读,但是毕竟书本我已经买回来了,我不知道说我既然不想读这些书我为什么又要买回来呢?
而且我喜欢读完书之后再还回去的那种感觉,我觉得我每读一次书的时候,我的生命好像得到了涤荡一般,我就是会从内心深处觉得说:“哇,今天我有读书哦,我觉得读书的今天里面,我的血液好像都得到净化了呢!
”但是没有书读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整个人好像都脏了好几个度但是有无能为力。
我看到电影里面男主女主整天在图书馆里面呆着的时候,我真的羡慕的不得了,我喜欢这样的图书馆,也喜欢这样的场景,也喜欢这样在图书馆里面静静地坐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景象,这样真的让我感觉非常好。
但是我有多久没有去图书馆了呢?
这真的是我生命的一大遗憾。
三.有些人走了,其实还活着 女主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女主永永远远都活在男主和自己朋友的心目当中,一直一直活在他们的心目当中。
我有一个姑姥姥,六年前我姑姥姥因为食道癌症离开了人世。
但是当时的我实在是不怎么懂事,我没有给我的姑姥姥讲讲故事说说话,也没有给我的姑姥姥做点好吃的,即使最后我姑姥姥住院的时候,我妈给我说让我烧点汤给我姑姥姥送过去的时候,我都没有去送...如果换做是现在的我,我一定会去给我姑姥姥送的,我会天天守护在她的身边。
因为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姥姥帮不上什么忙的时候。
我妈妈坐月子,就是我姑姥姥帮的忙,伺候的我妈妈。
然后每次去我姑姥姥家里面的时候,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给我们吃,什么好玩的也都拿出来给我们玩。
其实我姑姥姥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然后每次地里面收麦子的时候,也是她过来家里面帮忙,从来不喊苦喊累;我妈妈年轻的时候,家里面条件不好,需要用钱的时候,也是去找我的姑姥姥拿钱,她简直就是家里面的顶梁柱。
对于这样好的一个人,却因为癌症离开人世;对于这样一个一辈子都这么好的人,最终却因为癌症...那么悲惨的离开人世。
这样一想的话,你说命运是公平的吗?
我从来没没有觉得命运是公平的,有些人注定凄惨,有些人注定光鲜亮丽,这些,终究是谁都决定不了的一件事情吧。
我姥姥虽然走了,但是她永永远远在我心里面,形象光辉灿烂。
光对石说:“我想和你交朋友。
”石不解“你闪亮又合群,我平庸且孤僻,为何选择我来作朋友?
”光以临终遗愿为借口,走进了石的世界,也迫使石来走进她。
石的心乱了,世界再也不是曾经那个世界,而是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有了想保护的人,有了想做的事。
他不再沉溺与自己的世界,而是对世界敞开了怀抱。
本以为,一切努力都会有好结果的,可是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到。
于是,时间停滞。
远处灿烂的樱花开了,融融的日光暖了整个世界,新的一天,希望又再度升起,可那个与我心意相通的人呢?
指尖的温度还在,怀中的温软并未消弭,我的世界刚刚点亮,为何又要陷入昏暗?
我不解,如果结局是遗憾,为何要有懵懂的相遇?
两条线选择相交,可那相交之后,是愈来愈远的诀别。
Sakura,这个词已经两次击溃了我心的防线,两次都是日记,都是生活琐事。
伊人已逝,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忽略的一个个细节会在某一个瞬间汹涌袭来,躲不掉,忘不了,如大梦初醒,如残阳西落。
你后悔,你悲痛,你想改过,可一切已然发生,无可更改,你所剩下的,只有满心伤痕。
石在偶然间发现了光的痕迹,明白了光选择自己并非偶然,而是小心翼翼的靠近,她用游戏伪装了自己的胆小,用灿烂的微笑掩饰了心中的恐惧。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看到喧闹人群中的那个眼神啊,原来那个女孩一直在注视着我啊。
我曾以为她是我的解药,却不曾明白我也是她的解药,她想要的回馈我没有给。
恍惚间,光影错落,我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才发现你是人间星火。
君の膵臓をたべたい想想还是痛彻心扉。
少年已成人忘却了诗人和牧笛心中偶尔渴望原野只是当年的风已不在
(首发于“桃桃淘电影”)说起“日系纯爱”,大概每个人脑中都能立刻蹦出好几部代表作,像是以人像为焦点,通过日常片段、错位或巧合拉开故事内幕,旨在还原青春期细微情绪的《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前路漫漫》。
或以物品或事件为契机,让时空交错、不同世界的两位主角走进彼此眼中的《情书》《东京少女》《只有你听见》。
还有一类纯爱片,主角之一往往主动或被动地发觉自己身患某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怀揣着对死亡的沉重感低调或张扬地游离在人群之外,《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恋爱写真》《恋空》是其代表。
“纯爱”,顾名思义,是指“纯洁的爱”,“纯粹的爱”。
既然纯洁,便能不受任何污染,既然纯粹,便能跨越任何障碍,体现在电影里,便是故事的主人公们打破时间、空间、身份、地位、年龄乃至性别的差距,义无反顾地走向彼此。
而在一切障碍之中,生与死是唯一无法逾越的距离。
突如其来的意外、注定无法长寿的疾病都是力不可抗拒的灾难。
而在死亡降临前,二人携手度过仅剩的时光,建立纯真美好的青涩之爱,便是很多纯爱片旨在呈现的内容。
观众通过电影收获了悸动,付出了感动,也得到了某种启示。
虽如此,绝症类纯爱片的量产渐渐让这份感动打了折扣,熟悉的套路也不再能轻易拨动人心。
或许是为了打破纯爱片固有的“柔软美好”,影片《我想吃掉你的胰脏》用标题独辟蹊径,紧接着又把人拉回校园恋爱的标配场景:满开的樱花、制服男女、走近彼此的契机、封存在图书馆的回忆。
高中生志贺偶然在医院捡到一本命名为“共病文库”的日记,不由自主翻开第一页,发现里面赫然写着“我的胰脏患病,再过几年就会死”的字句。
惊讶之际,身后传来一句“那是我的”。
说话人竟然是同班颇受欢迎的女生,山内樱良。
踏着纯爱片固有的节奏,志贺以秘密知情人的身份成了樱良的同盟,被她称为“仲良し君”,即关系还不错的人——不算朋友,也不是恋人。
两人对彼此的称呼十分有趣,不是礼貌地称姓氏“志贺君”“山内同学”,也不是亲昵地呼名,而是略去姓名直接“你”“你”地展开对话。
熟悉日语的人大概都知道,日语中很少使用第二人称称呼他人。
同等级或辈分的两人相对聊天,提到对方通常是使用“姓氏+桑(さん)/酱(ちゃん)”,或直呼其名、爱称,恋人乃至夫妻之间也很少以“你”(きみ/あなた)相称,只有上级对下级,或是长辈对小辈才偶尔使用。
简言之,同辈之间称“你”(きみ)是相当粗鲁和失礼的由此也能看出,志贺和樱良彼此交谈的口吻不同于普通的同学、朋友或恋人,像是一个人不由分说地踏进另一个人心里,带点莽撞的小心翼翼。
志贺内向自卑,在班里并不引人注目。
日记事件之后,他在校园里偶遇樱良,不敢回应她的招手,只能视而不见地低头走开;第一次约会,樱良问起他过往的经历,却被他敷衍的态度而伤了心;班级里传出两人的流言,志贺放在置物柜里的室内拖鞋无故消失,他不敢向周边人询问,直到爱吃口香糖的某君好心提醒,才知道拖鞋被人恶作剧丢进了厕所垃圾桶。
这样的他,在樱良主动接近的一开始感到十分困惑。
第一次约会,樱良问他曾经喜欢过什么样的女孩,志贺说,那是个对任何事物的名称都加以拟人化的少女,当然,自己没能鼓起勇气告白,女孩很快被班里最受欢迎的男生追到手。
让樱良感到意外的不是志贺的失恋,而是他喜欢对方的原因,多么具体入微、纯粹可爱。
第一次出远门旅行,坐在长途列车上的樱良摸出包里的笔记本,兴奋地向志贺宣布自己余生最想做的事件清单,后知后觉的志贺这才意识到,他们即将在陌生的地方共度一晚。
一路吃着美食,看着风景,还阴差阳错住进了当地高档酒店的顶级套房,用真心话大冒险试探彼此的心。
樱良因病情有变而入院,夜里打电话给志贺,半开玩笑地怂恿他和自己一起再出门远游一次,哪怕死在路上也没关系,结果当然被拒绝。
樱良想在天气转凉的季节里看满开的樱花,说即便过了春天,樱花也并没有真正凋谢,只是装作凋谢的样子躲起来抽芽,为了在下一个温暖的日子来临时一口气绽放。
樱良的读音是“Sakura”,跟“樱”同音,樱良对樱花的寄望或许也是对自己命运的解读:疾病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死亡,而是某种带着死亡面具的新生的契机。
最后一次真心话大冒险,终于赢回一局的志贺脱口而出想问自己对樱良而言意味着什么,但话到嘴边却改成了“对你而言,活着意味着什么”。
樱良的回答是:“和某个人推心置腹,认同他,喜欢他,偶尔也讨厌他。
和他牵手、拥抱,擦肩而过。
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活着吧。
独自一人是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的。
明明喜欢却会讨厌,明明开心却又感觉厌烦,这种焦躁感,与人产生的羁绊,就是我活着的证据。
” 由于影片是采用志贺的视角,绝症女主的形象便如他所见,永远乐观活泼,积极向上,在志贺自我怀疑、游移不定时给他温柔的力量。
她说两人的靠近“不是偶然,也不是命运,是各自的选择一步步指引我们相遇。
”针对志贺的不善言谈,说他“就是这样才会被误会呀,不愿跟人交流,让大家怎么了解真实的你?
”看到这,你是不是要高呼“这就是青春!
”了呢?
哪怕在这个纯爱片量产如流水,绝症设定屡见不鲜的时代,打动人心的主题依然存在。
两个人推心置腹的交流与沟通推倒了志贺心里的高墙,也让樱良体会到“活着”的美好感觉。
而当少年终于拿到那本写满少女心事的“共病文库”后才发现,乐观活泼的樱良原来也有很多恐惧和胆怯藏在心底。
与以往纯爱片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的男女主角从始至终没有在一起,也没有正经说过一句喜欢,因为“我喜欢你”太过寻常,所以用“想吃掉你的胰脏”替代。
在被志贺问到短暂余生中最想做的事情时,樱良反问,如果是你先遭遇意外死掉怎么办?
人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影片的结局仿佛也验证了这个flag,让人欲吐槽而不能。
巨大的flag此外,在现实与回忆穿插的时空中,不善言谈的图书委员少年与主动接近而不得其法的女生也与曾经的志贺樱良遥相呼应,让人感叹个体年华易逝,青春却是永恒不朽的主题。
说回标题。
“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其实不过是樱良从电视节目里获知,从前的人身体某个地方不舒服就会吃别的动物身上相同的部位,以形补形,祈祷疾病痊愈。
又有一次,她玩笑般说在自己死后,可以让志贺吃掉自己的胰脏,因为听说这样就能永远活在对方的心上。
也许成年后的我们早已不再热衷校园恋爱童话,明白现实中的爱远比电影复杂,很多东西可能成为恋人之间难以跨越的阻碍。
但那有什么关系,纯爱永远是少年少女们的憧憬,那些让人夜不能寐的细碎心绪就像不断传递的火炬,总会在适当的时刻点燃某颗跳动的心。
【东瀛文艺通信】 微信订阅号:dywytx 前沿的日本文艺资讯,深度的日本文化解读。
观察・阅读・领略东瀛文艺万象,从这里开始。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