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哺乳期的女人

哺乳期的女人,Feed Me

主演:余男,陶泽如,林浩,邬君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哺乳期的女人》剧照

《哺乳期的女人》剧情介绍

哺乳期的女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因为母亲外出打工,旺旺(林浩 饰)自幼就与爷爷(陶泽如 饰)在断桥镇上相依为命。每当油菜花开的时候,旺爷都要带着旺旺接妈妈,但始终没有接到。这一年,一个临产的女人(余男 饰)意想不到地上了旺爷的船。看着女人给婴儿哺乳,从来没吃过母乳的旺旺萌发出对母爱深深的渴望,他狠狠咬了女人的乳房,而这在民风淳朴的小镇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三个处于特殊生理周期的人,因此演绎出一段旷世真情。 电影改编自作家毕飞宇的同名短篇小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伏虎武松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我的恋人有点迷手卷烟耶稣指引你上高速公媳闹牛顶楼第三季梦想情景艾伦·德杰尼勒斯:请你许可圣诞老人征婚麻雀王DC超级英雄美少女:亚特兰蒂斯传奇犯罪现场调查:维加斯第二季刺心切骨豹子头林冲之白虎堂局外人我的少男时代老冯日记淘金朋友恋爱好滋味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血路狂飙悠久持有者:魔法老师涅吉2塔斯马尼亚恶魔名侦探柯南工藤新一的挑战书不是孤单一人意外边缘灌篮高手的契约

《哺乳期的女人》长篇影评

 1 ) 余男挑片的眼光确实有点上头

《哺乳期的女人》。

5分。

毕飞宇编剧、杨亚洲导演,余男、陶泽如、邬君梅主演作品。

这个创作团队的阵容,理论上应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好片,很遗憾,这部片完全失去了故事内核,导演可能醉奶了。

陶泽如饰演的老爷子独自带着孙子旺旺生活在船上,旺旺的妈妈外出打工,多年未回,而爷爷年岁已高,眼看即将进入老年痴呆症行列。

一晚,余男饰演的即将临产的孕妇莫名闯入船内,产下孩子。

这给原本平淡无聊的爷孙生活瞬间制造了许多麻烦和乐趣,兴奋与烦恼——老爷子一心惦记着邬君梅饰演的老人院院长情人,而旺旺始终惦记着哺乳期的奶。

故事的设置是巧妙的,但当它发展到与小镇淳朴的民风相碰撞时,这个本子就失去了演绎的意义。

几个那么好的演员,在片中只能干着急的沿着自己,和角色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

 2 ) 只能说这个电影的选题很好

1、这是一个关于三留问题的电影,也就是留守儿童,留守父女,留守老人,选择这个题材,很好,真的很好。

在中国,三留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这种现象就尤其普遍。

怎么样去化解这个矛盾或者叫问题,应该是大家都需要去关注,去解决的。

我只能说,这个电影的选题很好,仅此而已。

2、尽管选题很好,但电影演得并不好,余男还是坚持她的那种演法,玩深沉,玩慢节奏,但这也限制了故事所能够选取的题材。

电影也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情节推进的又这么缓慢,所能够容纳的东西就有限。

当然慢也有慢的好处,慢可以把细节放大了,但到底能放多大,而且这些放大的细节是否能够让大家都吸收了,明白了,这就成了另外的一个问题了。

所以就很考验一个人的演技,表情,肢体语言,语调,语速,等等,就得都跟上去。

3、也许影片是为了展现一种真实吧,调子定得很低,确实比较低,很灰色,这种灰色当中,出现的那个哺乳期的女人,增添了另外的一种颜色,也就调动了灰色当中的人的欲望。

是的,欲望,对母爱的渴望,是孩子的欲望;对爱情的渴望,是女人的欲望;对完整家庭的渴望,是男人的欲望。

大家都有欲望,大家一下子就陷进了欲望的陷阱里。

一个女人嘴里出来的“咬我”,让男人或者男孩的内心充满了骚动,处于女性缺失的家庭,处于女性关怀缺失的环境,这样的词汇充满了诱惑。

这是一种真实么?

一种普遍的真实么?

需要拷问。

 3 ) 肉体是一部圣经

只能说,这部电影是聚焦于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但没那么简单。

这是一部艺术化的片子,也许很多人觉得,隐隐绰绰的表现方式,有点过于文艺,过于含混不清,但这并不影响它是一部极好的电影这个事实。

影片光影效果用的非常好,大多数时间是晚上,白天主要镜头就是诗一般的油菜花。

大多数时间,船上是暗的,昏黄的灯,并不清晰的玻璃,在哺乳或者在洗澡的女人。

这一切,以偷窥般的镜头呈现,展现出了旺旺内心对母亲,对女人的好奇、痴迷和渴望。

跟母亲的亲情,是距离爱情最近的感情,和其他亲情都不一样。

肉体是一部圣经,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对女人好奇。

也许五六岁的孩子,就开始对母亲,或者身边的其他女人的乳房,甚至那永远被裤子包裹着的私处充满好奇。

如果不小心看到用过的姨妈巾,他们也许更好奇。

这是人性,不是变态,也不是流氓。

所以当戴着红头巾的女人们像魔鬼一样,在成熟了的麦地里,追赶着、嘲笑着、戏谑着爷孙俩,她们自以为是道德的审判者,清清白白,实际上她们是最远离人性的行尸走肉。

他们是会往圣母身上扔鸡蛋的畜生,但这不怪她们。

小主人公旺旺手里一直抱着一只母鸡。

我觉得那只母鸡相当于《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面那盆盆栽。

那只鸡不会陪他说话,但却是他的精神寄托,是他除了跟爷爷的二人世界之外,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面的精神寄托。

所以为了鸡他可以对爷爷吼“是我的!”可以跟学校里面的同学打架。

影片最后,旺旺跑着跑着,不小心被一个稻草人撞倒了。

那个稻草人就像他一样,穿着深色的衣服,一直戴着帽子,在麦田里守望着。

旺旺就是这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这稻草人,他只有跟爷爷相依为命,他的铠甲就是能裹住整个脑袋的帽子,他必须把自己遮起来才觉得安全。

就像稻草人一样,不管风吹雨打,他也只有那一顶帽子。

所以他对稻草人笑了,他很少笑。

余男跟陶泽如的演技炉火纯青自不必说,林浩的演技也可以说是大放异彩。

所以我只想说,没有留守过的孩子,不知道那种孤独的感觉。

这真的是一部好电影。

 4 ) 《哺乳期的女人》:关照现实的心性表达

无论地拍摄通俗易懂的电视剧集,还是执导偏重艺术性的文艺电影,杨亚洲的作品总是把镜头瞄准平民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以他们命运的阴晴圆缺、情感的悲欢离合,旁敲侧击现实社会问题,给边缘群体送上深挚的暖流。

这部《哺乳期的女人》也不例外。

片子虽然略微晦涩,但静下心来仔细观赏,还是能被故事里蕴含的人文关怀所打动。

影片改编自毕飞宇的同名短片小说。

忠实于原著,却又不拘泥于原著,在文字转化为影像的过程中,有效地增添了不少内容。

故事讲述旺旺与旺爷这对祖孙相依为命,老船是他们的居所,一个临盆的女人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平静却乏味的生活。

后者偷偷来到船上诞下孩子,随后与这对祖孙产生情感纠葛。

影片采用心灵叙事的方式,缓缓地展现人物情感的交流,又用特有的温情,缓缓地收拢人们的感动。

片中的台词少得可怜,完全是以人物内心戏作为剧情推进的主导,自始至终都笼罩着一种朦胧的状态,演绎着温馨壮美的人性故事,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情感共鸣和艺术享受。

整个影片展现了当代中国农村,在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落寞之态。

当年轻人纷纷前往富庶城市淘金之时,村落里只剩下鳏寡孤独的老人与孩子,他们在品尝着孤寂,冷暖无人问。

虽然电影把江南水乡拍得如梦如幻,那断桥小镇看似美丽、古老、安详,但斑驳的老船透出苍瑟之感,河流的静水也孕着忧伤。

片子里的老人、孩子、女人,各自带有不同的群体符号。

旺爷代言空巢老人的孤独,旺旺显露着留守儿童的忧伤,那个不知其名的女人是哺乳期妇女烦恼的象征。

而这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处于人生拐点和生理特殊周期,他们拼命地守护的东西,代表着他们内心潜藏的渴望,却也体现出内心同一种恐惧——害怕孤独。

旺旺全力保护下蛋母鸡,证明留守儿童对母性和母爱的渴求;旺爷痴呆后四处找寻戒指,显现空巢老人希冀着情有所依;女人把守护皮包里情人的骨灰带在身边,流露出情感的失落,而她将骨灰抛洒的举动,昭示对逝去情感的释然。

故事里旺旺与女人的情感互动是核心内容。

由于母爱的缺失,旺旺从降生后便没喝到过老妈的母乳。

而处于哺乳期的女人散发出来的母爱的光辉与味道深深地勾起了旺旺的企盼和忧伤。

因为刚刚当了娘的缘故,女人以一位母亲的心情体味着旺旺的忧伤,她用无私的母爱去关注、疼爱旺旺,不但挤出一杯乳汁供旺旺喝下,还让旺旺咬自己的乳房来喝奶。

这咬奶之事,本是博大的母爱、美好的心灵、富有爱心的人性之美,但却为世俗的愚昧所不容。

旺爷读不懂旺旺的心和成长的变化,对女人下达逐客令。

而镇上的一干人也对女人进行着侮辱的狂欢。

那群带着红头巾的女人们显示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劣根性,卑劣而迂腐、保守且狭隘。

最终,旺旺那享受“母爱”的快乐,只能在冰冷的现实中戛然而止,那遗留在女人乳房上的咬痕,成为刻在他心中的甜蜜阵痛。

但不管怎样,这亲情错位中的母爱出现,还是寄寓了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期待之情。

三个演员各自都有精彩发挥。

陶醉如刻画出一个即将痴呆的老人,在劳作与看护孙儿中抚平孤独的内心戏。

余男也演绎出一个身处哺乳期女人的善良与包容,显示出母爱的博大。

而抗震小英雄林浩将一个留守儿童对母爱的强烈显示的颇为到位。

影片以人性的视角来号召人们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哺乳期女人的身心健康,是个有厚度和份量的电影。

而那城乡之间贫富的悬殊差距,物质丰富与母爱缺失的二元对立,人性中的美与恶的弹性较量,更使得观众看完后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

 5 ) 老人,孩子,女人,性

如果说这年头看了太多文艺片,或是晦涩难懂片,开始对电影产生某种抵触情绪的话,那么《哺乳期的女人》毫无疑问是个解药,这是人性与欲望的完美结合,超现实且无可挑剔的一部杰作!

杨亚洲导演再一次用朴实、温情的镜头,深深的感动了我,绝对不会让人有一点腻味,可以说看完全片之后,我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但我的的确确领会了导演所要表达的一切,这是一部值得让人玩味的影片。

《哺乳期的女人》根据毕飞宇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原著曾经获得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说到毕飞宇不得不提的便是那部被改编数次,在荧屏、银幕上都引起了强大反响的《推拿》,那是一部艺术感非常强的影视作品。

而《哺乳期的女人》虽然只是一部短篇小说,但在艺术水准上是可以和《推拿》相媲美的,只不过是改编起来更具有挑战性。

小说本身讲述的是一个男孩与一个少妇之间的性意识,而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导演换了一个角度,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关爱的故事,但我却看到了小说的精髓。

影片虽然一直都打着剧情片的旗号,但实际上这就是一部文艺片,在片中对于性的表达很隐晦,但在朦胧中我还是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性的存在。

导演在性的处理上处理的很好,非常的巧妙,叙事角度虽然与小说不同,但还是通过镜头将其表达出来了。

比如全片中最重要的角色,哺乳期中的女人,她只是一个女人,我们从头至尾不知道她叫什么,而片尾字幕也只打着女人,这个人名的隐晦处理的非常精妙,女人这个词汇不是泛指女性,而是小说精髓的另一种表达,让我们有着无限的想象。

对于性的表达,虽然不是火花四溅,但是无懈可击。

比如孩子目睹了女人在船上生孩子,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的孩子来讲,让他对这个女人充满了好奇,而这种好奇是从对母亲好奇开始,孩子从小没有吃过母乳的他来说,对女人的奶水充满了欲望,然而当他喝到了女人的奶水之后,对女人便不再是对母亲的好奇,而是对女人的好奇。

对于这种好奇,导演用了多组镜头进行了表达,比如女人在镜子前画着红红的嘴唇,说她喜欢的人喜欢,孩子将自己的嘴唇涂红,问女人喜欢吗?

比如孩子拿着老人的求婚戒指,带在女人的手上,说是老人给情人买的,但孩子会说她的手没有女人的好看,又比如孩子趴在甲板上,镜头从脚摇到臀部,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女人的美臀时,而镜头摇上去却是孩子安逸的睡着,此处所有人都笑了,而在我看来这便是对于孩子的早熟的表达。

孩子对女人的好奇实属正常,而老人与女人的故事更是隐晦,老人为女人接生,亲自剪断了脐带,从这表明老人与女人之间已经没有什么私密可谈了,但老人一直在照顾着女人和她的孩子,并没有对女人有过多的想法,而当孩子与女人嬉笑打闹的过程中,老人的心也活动了,至于老人与女人有没有发生关系我不得而知,但导演及其聪明的用隐晦的镜头传达出了老人的心态。

在吃饭时,老人在催促孩子去上学,随后与女人谈话的时候,将手伸了过去,但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又将手收了回来。

当女人为孩子挤出了奶水后,奶水放在桌子上,并没有说是给谁喝的,而镜头一转,奶水被喝光了,而杯子上却是有血手印,这时老人正在收拾鱼,满手的都是血,镜头首先是给老人的,随后镜头才转给孩子,孩子用舌头舔了一下嘴角的奶,这证明老人也喝了奶水,老人和孩子相比,与这个女人更有故事的便是老人。

全片中最精彩的便是,女人在沙帐后喂奶的镜头,朦胧中透着美,也充满了性的诱惑。

当女人说咬我的时候,孩子咬上去很自然,并不胆怯也不羞涩,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画面是那么的祥和,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其实,全片除了吃奶之外,我们不知道老人、孩子、女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肯定是与性有关。

因为导演最后用道德的约束进行了诠释,老人和孩子被女人们追逐奔跑在田间,他们同样被扒光了衣服,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特别是得了老年痴呆之后的老人,再见到女人时说出咬我咬我时,我是恍然大悟,不知道你是否懂了,反正我是懂了。

有些人看到是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的故事,而我看到的却是男人与女人故事。

 6 ) 《哺乳期的女人》:意会终结者

文/满囤儿如果你看完《哺乳期的女人》后有些地方没看懂,千万别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本片正应了那句老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并且本片达到了意会的至高境界,堪称意会领域的终结者,解读专家的噩梦。

大量非写实的镜头,在本片中都有着很深的意会空间。

每个人看过这些镜头,意会出的层次和角度可能也都有一定的偏差。

因此,《哺乳期的女人》其实是一部很好的交流契机。

大家看过后,可以把自己意会到的东西进行分享,一起来拼凑出主创们的倾诉。

还记得当初《见龙卸甲》上映后,无论是故事讲述还是角色塑造,都饱受诟病。

可是当时一个朋友却力挺李仁港,他的理由是“李仁港的片子不是好电影,但是却非常电影。

”他的意思是李仁港运用了大量的场面戏、动作戏、特效戏,并对造型、道具、武器进行了专门的设计,从而实现了视觉上强劲的冲击力,以至于观众即便不喜欢故事和人物,也会因为视觉上的新奇而想着“随便看一眼”。

不过,这其实是对“电影化”的一个商业误解。

《见龙卸甲》只是商业上的“非常电影”。

谈到电影的定义、电影语言的历史形成,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其实《哺乳期的女人》可比李仁港的作品电影多了。

杨亚洲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学导演的。

他曾做过4年外科医生,后来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

之后他才从做黄建新的副手开始转导演。

也许是外来的身份,使得他对镜头语言的运用有着很清醒的认识。

我们刚刚在荧屏上看了他导演的《嘿,老头!

》,紧接着就在银幕上看到了他导演的这部《哺乳期的女人》。

对比两部作品,我们会发现,他对电视语言和电影语言,都有着熟练的掌握,并且认知明确。

在他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大都是直白的电视语言,即便是我丈母娘这样的观众都能捕捉每一处信息,绝不会滥用电影语言来装逼。

同时,在他的电影中,我们看到的大都是意会的电影语言,即便是每年要看300多部电影的影迷和电影从业者,也无法捕捉100%的准确信息,绝不会用电视语言的狗血来敷衍了事。

这是从电影以艺术为本性诞生之初所流传下来的语言,是尚未被金钱和娱乐所污染的电影语言。

为了不破坏读者在观看本片时的意会体验,我不想介绍本片的故事梗概。

同时也为了增加读者的意会体验,我却不得不介绍下本片的改编原著。

原著是《推拿》作者毕飞宇的短篇小说,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小说叙述了一个男孩与一个少妇之间的性意识潜在的原生状态,说不清道不明。

毕飞宇自始至终都不点破这种朦胧的境界,才为改编电影留下了如此多的意会空间。

毕飞宇的“心灵叙事”结合杨亚洲的电影语言,《哺乳期的女人》看来又将是一位拿奖专业户哈。

 7 ) 油菜花海都填补不了的缺失

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半人多高,随风轻舞,置身其中,感受花田里的芬芳,就像和恋人初次拥抱一样,让人砰然心动。

关于油菜花海这件事一直心生向往,上一次看到它出现是在电影《我在路上最爱你》里面,美人美景,故事浪漫,油菜花海与爱情这个主题很相配,就像巧克力和雨天一样。

这次看到它是在《哺乳期的女人》中,但感觉则全然不同,当那一片黄绿的油菜花海伴随着微风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没有浪漫的感觉,也没有美人与之相配,望着大银幕置身其中却怅然若失,它仿佛是把一大片心灵上的留白赤裸裸展现在你的面前,你都不知道要拿什么来填补。

《哺乳期的女人》根据作家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一个残缺的故事,一个空巢老人,一个留守儿童,还有一个单身妈妈。

空巢老人渴望能有一个伴侣,留守儿童渴望母爱,单身妈妈渴望新的生活方向。

油菜花海则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三个人的一种缺失,对亲情的缺失,对爱情的缺失,还有一种对自我的迷失,都深深的被淹没在这片油菜花海中。

需要大量的情感去填补。

儿童、妇女和老人,三个年龄层次实际上代表了人的一生三个不同阶段。

儿童时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被呵护被爱护被引领,但片中的留守儿童旺旺父母不在身边,在这方面是残缺的;余男饰演的女人代表着人的青壮年时期,身体和精力都处于旺盛期,一老一小一条船这样的日子让她身心都无处安放,所以也就发生了她一次又一次拎着箱子出逃的情景,女人最后让旺旺咬了自己,或许只有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她才能得到存在感,知道自己还活着;片中的爷爷代表着人的老年阶段,亲人的逐渐离开让老人备感孤独,老人努力攒钱买钻戒给关系暧昧的女人与其说是追求爱情不如说是追求一种陪伴,这种陪伴不会像是青壮年时期那么激烈动荡,而是一种稳稳的幸福,从早期到入睡,形影不离。

一直到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这种情感的需求还是根深蒂固的,一直要摸着别人戴着戒指的手才能安静下来。

电影其实要表达的东西很多,可惜电影的时长有限,承载力也远不如文字。

相对于小说而言,电影的采用了片段的表现形式,导演杨亚洲用了大量的留白镜头,用全景展现一个细节,然后把想象空间留给观众。

比如在油菜花地里爷爷和旺旺追回了丢下孩子的女人,没有对白,只有肢体上的冲突,平整的油菜花海远远望去有三个格格不入的人形……导演把这样一个沉重的社会现实题材影片用镜头展现得很唯美,小镇上的宁静和谐,城市的灯红酒绿,包括旺旺所上的那所欢声笑语的小学校……但这与爷孙二人的生活现状是背道而驰的,周遭的一切看似美好却无法融入,只有回到那艘年久失修斑驳的老渔船上,才能让爷孙二人感觉到安全,感觉到被保护。

最后科普一下小演员林浩的背景资料。

他是5.12汶川大地震年龄最小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与姚明共同率领中国代表队步入鸟巢的国旗手。

2008年9月,入选环球时报《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2011年1月,亮相《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参演影视作品有《我的特一营》《满山打鬼子》等。

个人感觉,小演员的演技不错,有着同龄孩子没有的成熟。

但在本片中,他的表现有点用力过猛,少了些孩子该有的自然和纯真。

或许让这样一个正处于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心并不断探寻的年龄段的孩子去背负这样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有点为时过早。

就像旺旺一边用力的擦女人肩上的纹身一边问“怎么擦不掉啊”!

是啊,在片中旺旺这样的留守儿童心里,他们在他们应该享受父母关爱的年龄所经历的缺失是永远无法弥补回来的。

 8 ) 哺乳期的女人

#哺乳期的女人# 作为电视剧导演的作品算是成功的 90分钟的时长没有太多台词 但是承载的社会意义超过负荷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单身母亲 哪一个都是舆论的焦点 三者冲撞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感觉 电影改编润色了短篇小说的单薄 但是有增添过多无意义的闲笔 文艺性有了保证 连贯性的失败削弱了观感

 9 ) 哺乳期的女人

我喜欢里边罗博替尼演唱的,意大利语《妈妈》,内涵。

寓意都很丰富。

少年对母亲的四年,对爷爷的热爱,都转换成对余男,一个陌生女子的莫名的爱意中,类似于《神雕侠侣》里武三通对何沅君的感情,类似于《洛丽塔》里女儿对养父的感情,只不过这里,换成了小男孩对陌生女子的情愫。

有点超现实,但很真实。

 10 ) 用小角色的“离奇”故事反应中国的社会问题

用小角色的“离奇”故事反应中国的社会问题,林浩的表现还算不错,余男的迷离眼神和本片有点格格不入!

本片看完第一印象是导演对光的运用很讲究,但相对目前国内主流欣赏水准过于先锋了。

初看觉得不咋地,仔细回味还是有点意思了。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展现的是城镇化给农村带来的阵痛。

也许中国的农村问题的多样性会成为社会的一个矛盾焦点!

《哺乳期的女人》短评

立意新奇可惜意识流看不太懂…

6分钟前
  • 温和蜕变
  • 还行

2015-8-28

7分钟前
  • vana
  • 推荐

这片子纯要的意境不要人物啊,这种处理方式做话剧似乎比电影要适宜的多。

10分钟前
  • 庄心
  • 很差

观众不喜欢,我想大概是因为电影很压抑的原因。其实这部电影的镜头语言还是值得分析一下的,大量的近景和特写,造成一种逼仄压抑的效果,朦胧的玻璃和雨水,也暗示人物的扭曲心理。油菜花很美,这样的纯环境,很有特色。当然,电影也有很多不足,大概是人物形象不够饱满。

13分钟前
  • 季轩
  • 推荐

哺乳期,青春期,更年期

15分钟前
  • Administrator
  • 推荐

留守儿童和老人,现实题材。表达手法小众,有些点看不太懂。

18分钟前
  • samin
  • 推荐

至少关注到了这些少数群体

20分钟前
  • 自燃,风月同天
  • 推荐

已有资源,已经收盘

23分钟前
  • 李小龙
  • 力荐

余男演的不错

27分钟前
  • 张小豆
  • 还行

陶泽如一如既往的用力过猛。杨亚洲拍得东西忒实诚,儿子怎么也不能再走这个路数,九斤老太说啥来着。。。

30分钟前
  • 江边一只鸟
  • 还行

看不懂。这电影把油菜花糟蹋美了。从哪里找的这小男孩,小男孩出演时内心深处没有受到伤害吧?不推荐!

34分钟前
  • 巴乔的背影
  • 较差

内地電影用這種表現手法也是夠罕見的。

38分钟前
  • 勱兜兜
  • 推荐

演得好 拍得诡异

40分钟前
  • 推荐

慢鏡的氾濫加上對母乳的過分審美實在惡俗。余男和鄔君梅基本沒有任何表演空間。

42分钟前
  • 介意
  • 较差

我觉得的电影放映出一些东西!!安静得看,不适合去电影院

43分钟前
  • fighting大鹏
  • 推荐

故事有点散,这种文艺片点太多不太合适,不如紧扣一点钻进去深入。话说限制级的东西又不能拍,那些道不明的情感是不大好表达啊。这片可打四星也可只给两星,看从哪个角度去看了。另外,最近怎么啥片都有闭不拢嘴的余男呢?居然和我的男神陶泽如搭戏55555

48分钟前
  • 傻B骆驼
  • 推荐

余男不错

53分钟前
  • hc9910
  • 较差

真丑啊余男,看不懂啊看不懂

56分钟前
  • 豆友108693709
  • 较差

老戏骨原始性吸引力软文。用力过猛,暗示太明,寓意太多。

58分钟前
  • wzdsszm
  • 很差

一定要这样过度表现才决定这是艺术,是在探讨母性吸引和性启蒙等禁忌欲望的话题么?还是紧紧为了吸引眼球存活于市场?第一次觉得余男的角色如此难接受

1小时前
  • 阿果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