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换了个脸,就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自信和优越感。
丑陋的才累拥有的,突出的执念。
想变成完全不同的自己的执念,是她的秘密武器。
好像演戏这种东西有的人就是演的出来,有的人就不能。
演技都是慢慢学的嘛。
妮娜就是,没有代入感,很轻浮地用表情在“作”角色,与其说演的是角色,不如说是凹既定的台词在矫揉自己。
这个导演好装逼啊。
看得出来有时候没有什么好严肃的他还是一副紧绷的脸。
以前我代入角色模仿的就是这种人吗?
qio得马得。
这种人完全支撑不起来,是虚伪的人好吗?
代入一个角色的方法不是通过他说的话假装是自己说的去揣测。
必须站在第三人角度旁观,观察这个人去揣度为什么这样说,动机是什么,这种硬干货才能真正让我们认识到他是怎样的人。
毫不动脑仅想凭感性去“模拟”一个人,偷工减料,像鹿先森乐队想用过剩的情感去超越音乐理性层面的东西一样,做出来的东西。
算是走捷径强行掩盖掉自己的短板,而且是必须的技能,偷工减料。
情感也打动不了人。
“现在的你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着什么的神秘感”这个导演耍女朋友要求还真的是高呢。
终于懂了那个经纪人的意思“你知道最令观众动容的时刻吗?
赝品超越真品的时候。
”以假乱真,仅仅五个月的时间,足以发展新的人生了,真正的妮娜成了冒牌货。
累的母亲,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吧。
渊这个名字,也不是她真正的名字,是继承的别人的吧。
看着舞台上那个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人的人生,意识到她的人生已经被剥夺了。
累也从开始纯洁的姑娘,变得有心机。
莎乐美。
感觉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哦。
“被对渴望之物的异常执念所支配”,虽然没有体会过,但生活中,对爱情,一些不甘心,留恋,稍微加强一点,就是所说的,对渴望之物的异常执念。
演员,这是个好严苛的职业。
“给我再入戏点。
”莎乐美为了得到心爱的男人不惜将其杀死,这样的故事也必须像自己使其发生的一样入戏。
真的是。。
工作上,被导演狂骂一顿后,其他人下班的下班,也没有人来关心。
这是现实的,职场吗。
太可怕了,职场。
她自己也知道,不是自己脸,的虚假吧。
她这么反抗,是讨厌被虚假包裹的自己吗。
自信与优越感。
我用一夏的眼睛,完全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仅仅是,换了一张脸。
物理上的脸。
就能带来这些,不同的感受。
人真是脆弱。
原来刀伤不是天生的,是反抗嘲笑自己的同学时被割的。
她也就是生下来,不漂亮而已。
不到丑的地步。
现在人对自己要求都这么高吗?
成为莎乐美的同时,激发了她所谓对渴望之物异常的执念,爱和疯狂。
“你抱着的,是不惜杀死也要得到的爱人的头颅,多一点爱和疯狂。
”下一秒就是她体验所谓“不惜杀死也要得到的爱人的头颅”的感觉,抱着妮娜的头颅。
太可怕了!
这就是电影有趣的感觉吗?
终于get到了,好开心!
妮娜懂得,只要能做自己,能和父母在一起,拥有自己的人生,即使面相丑陋也毫不在意。
天台上两女主的对峙,真是,我见过得真的撕逼。
太激烈太热烈了。
是武勇的男生没经历过的场面。
而累,则选择彻底背离自己。
她拒绝和母亲牵手,其实她是对她这样无法直面真实自己,逃避,选而夺走她人人生的自己非常不愿妥协吧。
她仍然上台前回望了她一下,可见不到她,此时的她显得有些孤独,也有那么点理解的惺惺相惜。
可是自卑给她的压力太大了,自信和优越感对她的吸引太大了。
这一幕换的真好。
把莎乐美亲吻约翰的头颅,一下子换成累亲吻妮娜的脸。
这种异剧呼应,真的是,双重打击。
一遍遍充满爱与疯狂地叫“我吻到你的嘴唇了哦,约翰”,然后抱紧他(她),就像一遍遍爬也要爬回去,也要亲吻那个躺在卧室里,可以给她美丽容颜,一天虚假自信的女孩。
这个舞台华光下的背面,跟她的母亲如出一辙。
虽然她看不起母亲那样用卑鄙营生,靠夺取她人人生生活的人,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步步,也走到同样的,境地。
这是个悲剧故事。
不能做自己,自己的人生被别人操控,真正的妮娜在尚有奄奄一息的时候,轻声但绝望又恳切地连续,强烈要求:殺了我!
就是个被强大的自卑,和自己不认可自己操控的女主,通过操控别人的人生,来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操控。
也是一个被操控的,可怜的肉体呢。
可惜后半段剧情反转得也不多,和前半段交代的,我们预想的差不多。
本以为后半段会有什么另外的含义和惊喜推出呢,可惜没有呢。
片尾曲好听。
其实总体,始终觉得,渊累在给妮娜下药后的那五个月,享尽美貌带来的一切之后,整个人都变得很开朗,很甜,很少会有之前的自卑感。
其实看到这,我以为电影会开始着重讲述当她们各自得到自己原本的脸后的心理变化。
对于渊累的变化,如同我刚才提到的,是实质上的一些积极的心理变化,因为在妮娜几次搞砸排练的对比下,她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她其实只要克服脸上的疤痕,会是一个多棒的演员。
其实讲得现实一些,她完全可以通过化妆来解决自己在舞台上的尴尬。
而由于自己在舞台上祭奠下来的自信,相对于之前,她可以更好地面对自己内心里自卑。
而对于妮娜,一个只是空有外表的女演员,我想在她明白过来,渊累比她更会演戏的时候,我觉得她才是那个更加自卑的,电影里也有给一些镜头去描述她的内心变化,只是我觉得对比还是不够明显。
所以就总让我觉得,这片子对我的震撼并没有评价中的那么大。
以上只是我对这部片子的另一个遐想。
有一个场景是当渊累正式上场表演到一半的时候,她和妮娜两个人在屋顶对峙的那里,渊累想要挟妮娜如果不接吻,就要划破那张脸。
妮娜却说她宁愿这样,也不想这样活得不像自己。
这一刻都差点让我以为妮娜真的明白了徒有其表并不代表什么的道理。
我差点以为,她明白了。。
美貌是妮娜的武器,而想要成为别人(好像是这个吧)的念想,是渊累成功的武器。
史铁生写过『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存在即合理,好坏不过在对比中才会产生,与其为了不幸的命运自暴自弃,不如坦然接受命运,不妄自菲薄。
道理都懂,但丑女与美人实在不适合放在这里面。
愚氓、懦夫也好,众生也罢,不过是人性,说白了就是人格、心理层面。
但丑女与美人的对比却仅为外貌层面,这意味着什么呢?
丑女除了外貌本身与普通人并无二致,但因为外貌可能自小就要接收来自他人的各种无端的恶意。
一直被恶意侵袭的她们,如果和累一样选择成为莎乐美,只会得到“相由心生,丑人多作怪”的风评(当然,芳根京子的无效扮丑并没有太多的代入感,建议想象以前看过的那些又丑又坏的小配角)。
如果她们守住了底线,很有可能就只是和丑陋的外貌正负相抵,不仅如此,她们所坚持的善良也并不能消除那些恶意。
这就是她们的宿命,黑也be,白也be…那么这时候史铁生的那句话就显得很刺耳了,以第一视角来说。
“我既不为愚氓,也不为懦夫,不过是因为面容丑陋,却只能有和愚氓懦夫般的选择,残忍的是,愚氓懦夫难自省,他们又哪里需要做这个选择。
而对我来说,释然就是我若要成为好人的唯一的道路。
我要拥有无视他人恶意的勇气,我要比普通人坚强,我要坚守人类的底线,我要尽量不产生像嫉妒这样的负面心理,即使我也只是众生中普通的一员…”当然,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恶意。
只能无奈地说,恶性循环罢了…
因为是漫画改编的电影,所以设定上还是很魔幻的。
只要涂了这只口红,亲个嘴就能换脸了。
故事剧情几乎没啥亮点,有bug,俗套路,开头部分是毁容的京子比较出挑,但是看完之后会发现,其实更好的那个是土屋。
尤其是最后那场,京子母亲的成名作,土屋演得很棒,跳舞那段已经惊艳,最后的solo部分更是“走火入魔”。
两位小花的演技还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想说的就是日本男人怎么感觉都是变态那,那个喜欢京子妈妈的男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利用了京子和土屋,家里还搞得像人家变态跟踪狂一样,哈哈。
我觉得最后京子的黑化程度还不够,应该跟她妈一样,直接将土屋锁起来。
既然已经看穿了土屋的行为,而且已经有黑化的苗头了,为啥不做得更绝?
演戏的人生不断践踏底线——《深红累之渊》
今天聊聊电影《深红累之渊》。
片名累-かさね- / Kasane (2018)。
本片根据日本漫画家松浦达磨的漫画《累》改编。
影片用充满奇幻的方式讨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外貌对于一个人的生存究竟有多重要。
换句话说,一个人为了美貌可以将自己的行为底线降到什么程度。
《深红累之渊》的核心道具是一只金光闪闪的口红。
别看口红有一个浮夸的造型,功能却更加令人咋舌。
使用者只要涂抹口红后,就可以通过接吻的方式和对方交换容貌。
交换容貌的有效时间是12小时,过了12小时双方就会自动换回原貌。
或者在12小时之内,两人再次接吻就能换回容貌。
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渊累的妹子。
她右脸蛋上有一条长长的刀疤,半张脸就像小丑一样。
因为容貌的缘故,她本人时常感到自卑,极度缺乏自信,经常被人欺负,总感觉在别人眼前抬不起头。
而同时渊累又是著名美女话剧演员渊透世的女儿,渊累继承了母亲的优秀演技,渴望能够登上舞台表演,收获大家的关注和掌声。
渊透世死前将一只神秘口红交给女儿,并将口红的秘密传给了女儿。
并告诉她,只要她愿意,就可以成为任何人。
渊累起初并没有改变自己唯唯诺诺的性格,经过几次并不甚成功的使用口红经历后,更加不希望利用口红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就这样渊累顶着一脸刀疤苦兮兮的生活着。
渊累长大成人后,当初母亲的经纪人羽生田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提供登上话剧舞台的机会,让渊累可以一圆话剧舞台梦。
羽生田还介绍了手下一个面容姣好、演技稀烂的女演员丹泽妮娜给渊累。
口红的秘密成了三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渊累利用丹泽妮娜的美貌和自己的演技,在话剧舞台上大放异彩,彻彻底底圆了舞台梦。
她接连和各大导演合作,成功登上各种报纸杂志,丹泽妮娜的名字渐渐变得家喻户晓。
而丹泽妮娜则献出自己的美貌,借助渊累的演技,在幕后接受各种虚名带来的快感。
羽生田也从中获利颇丰,带着对渊透世的思念,算是给自己和故人一个交代。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人人都会说美是由内而外的,心灵美最重要,可在实际操作中,每个人都难逃外貌协会的限制。
容貌成了每个人最为重要的点,面对长得好看的人,大家总会不自觉的产生亲近感,认为长得好看的人也好。
可实际上呢,容貌和秉性并没有关联。
尽管这些道理说起来都懂,可是没有办法,大家还是喜欢长得好看的。
《深红累之渊》用超现实的手法表现当今现实社会,人类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从来没有变过。
甚至对美貌的一些偏见都成了俗语,比如大家只会关注长得好看的人,不管长得丑的死活,才有了“红颜薄命”。
当拥有了口红的能力后,一个人可以为了美貌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
渊透世用自己的行为给出了答案,为了美貌不惜践踏人世间的一切法律。
而在尝试过美貌带来的各种好处后,渊累食髓知味,也开始步母亲的后尘。
《深红累之渊》中有两部戏中戏,影片通过片中话剧的形式,比较直白的迎合演员们的心路历程。
第一部话剧是《海鸥》。
话剧《海鸥》的作者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著名剧作家。
《海鸥》创作于1896年,剧中主人公大都从事文学艺术活动。
青年作家特里勃列夫痛感“现代戏剧全是俗套和偏见”,写了个形式新颖的剧本,由他的一心想当演员的恋人妮娜来主演,但这次演出因遭特里勃列夫的母亲、名演员阿尔卡基娜的挑剔而中断。
妮娜受不住荣誉的诱惑,投入了名作家特里果林的怀抱。
很快妮娜被这位名作家遗弃,不久孩子又夭折。
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把妮娜压垮,经过艰苦奋斗她终于成为一个好演员。
两年之后,面对事业成功的妮娜,一事无成的特里勃列夫在绝望中开枪自杀。
《海鸥》是渊累刚出道的作品,剧中妮娜的遭遇和渊累的起步经历颇为相似。
第二部话剧是《莎乐美》。
《莎乐美》是英国才情横溢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
《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
《莎乐美》是全片高潮,话剧中因爱生恨的过程,与渊累和丹泽妮娜相互利用又产生隔阂,最终鱼死网破的经历十分吻合。
《深红累之渊》就像是日本版的《黑天鹅》,妮娜·赛耶斯在压力和诱惑下不断黑化,渊累同样在诱惑下不断践踏做人底线。
渊累用错误的方式迎合错误的世俗,在歪风邪气的指引下,一个个邪恶事物被催生出来。
错误的价值导向只能结出畸形恶果,渊累在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同时,也成了牺牲品。
为了表现出两位女主角容貌的差别,《深红累之渊》在妆容上做文章。
她俩美与丑的区别仅仅是脸蛋上的一道刀疤。
可说是在的,两位女主角都是青春可人的美女,除了妆容的区别,还真是看不出这俩人有何美丑之分。
两位都是颇有回头率的美女,刻意扮丑的结果也是丝毫不丑。
演戏的人生不断践踏底线,美貌的代价不能承受之重。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起源来自一只神奇的口红💄,只要涂上它和别人接吻,就能和对方互换长相。
两位女主角一个有演戏的天赋,一个只有美貌而没有做女演员的实力。
为了相互满足欲望,她们开始了交易,
深红累之渊 (2018)7.42018 / 日本 / 剧情 悬疑 奇幻 / 佐藤祐市 / 土屋太凤 芳根京子然而有美貌的女生发现依靠这种方式得到的地位自己却守不住,连心爱的人面对同一张脸的她都缺乏兴趣,事业,人生通通都被替代。
有实力的女生即使再优秀,一旦被发现真实长相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会失去,她没办法离开对方独立得到想要的。
各自带着自己渴望,迈上夺回容貌之战。
没法单纯靠自己发挥的天赋没法单纯靠美貌实现的梦想不愿就这样认命的挣扎和痛苦到最后美貌的女生即使放弃梦想也要夺回自己的人生,但是对方尝到了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甜果后,不愿轻易放过她。
即使那是要牺牲他人的一切才能去到的乐园,也要踩着他人往前走。
因为不愿意再回到黑暗的生活,宁愿成为他人。
这多像生活在红尘中的你和我。
为了生活能好过一点,为了能多赚钱,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职场好呆一点哪怕只是为了在人群生活不要总是遍体鳞伤,都需要我们隐藏真正的自我,披上一个大众眼中的优秀人类皮囊,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表情,做出的每一个行为,都要合乎要求。
即使这样做,生活也不一定就放过你。
但是不做,就要一个人呆在黑暗中。
即无可奈何,又可悲可恨或许悲凉原本就是人生的底色,只有爬到屋顶的烟囱,才能窥见那璀璨的辽阔星空
一开始这电影名字,这封面,我一点都没想看的,结果看了一段tao酱的舞蹈,这电影可以找来看看。
一开始的剧情真的心疼小累,很早妈妈去世,一直在姨妈家寄人篱下,钱也被姨妈卷走,还一直遭受着姨妈的嫌弃,我的天,累能活到现在真的很坚强了。
在这样的精神打击下,自卑真的是根深蒂固。
而另外一个妮娜,美貌自信,因为即使她顶着累的脸还是自信的走在大街上,购物,生活,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只是有点气愤罢了。
但是有些事情一旦开始,人性的欲望就萌芽了,从累开始说谎要跟乌和导演约会开始,她尝到了万人瞩目,尝到了爱,开始想要更多更多。
而妮娜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在一点点被剥夺。
魔鬼开始释放,因为妈妈开始出现,加上还有羽生田的推波助澜。
累决定成为莎乐美。
羽生田也是个奇怪的人物,她知道累妈妈的秘密,妈妈也是换脸的人,那么被换脸的是谁,还活着吗?t她妈妈是怎么死的?
他一遍遍欣赏着她妈妈演的沙雷美,是对艺术的追求?
电影最后戏剧和电影情节融合在了一起,在最后一场换脸之后,累进行了一场完美的演出,那种病态的渴望很好的表达出来,最后在话剧结束,电影也结束了。
但是在最后的出场前,她没有接受妈妈,而是甩开了,魔鬼应该没有赢,妮娜被推下楼,累用手去拉的时候,累应该还是那个累,只是想完成演出。
希望她能攒够钱之后去医院看看,脸的疤是不是能弄掉,而妮娜也可以回到自己的生活里。
魔鬼有时候就在耳边回响,为什么他会对着你说话,因为久处黑暗,不想舍弃光明吧。
电影还可以,tao酱演技越来越好啦,开心`
全剧看完,眼泪打转,三十多的男人按说不该看这种题材的电影了,可忍不住还是要一吐胸中块垒。
多年前半夜写材料,煎熬痛苦中看了原作漫画,惊叹于作者的犀利和深刻,此后历经坎坷,心态本已麻木,不成想看到原作改编成电影,勾起多年前的回忆。
剧情完美无缺,演员发挥出色,最让人心痛的还是小累坎坷的命运,说句偏激的话,一个有才华又努力的女孩,怎么就不能站在舞台中央?
怎么就不能光芒万丈?
怎么就非得顶着别人的脸才能获得尊重和仰慕,是世俗的偏见,社会的不公夺走了小累的一切,怎么就不能靠努力把失去的一切夺回来?
要知道,是小累赋予了丹泽妮娜这张脸意义,根本不是这张脸成就了她,妮娜自己演海鸥能怎样,结果还不是被轰了出去。
天台对峙一段,看的我一个男人都激动得浑身发抖,小累简直帅爆了,管你耍什么阴谋诡计,管你拿什么刀子,就算从天台摔下去又怎样?
该把脸拿过来还得给我拿过来,谁也不能阻止她夺回一切,最后重回舞台的一刹那,简直比爷们都爷们!
我们受够了这社会无休止的傲慢和偏见,看厌了别人拿家境,相貌,出身这些跟自己无关的标签说事时的嘴脸,时代需要小累这样的勇士,哪怕是赝品也要有超过真品的瞬间,这是意志的胜利,无关心灵的美丑,我绝不认可结尾小累堕入深渊的说法,她只是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好了,大龄偏执男的偏激言语,不认同的略过吧。
看了电影《深红累之渊》,这个荒诞的故事令人深思。
长相丑恶的女主小累,利用一支神奇的口红,通过接吻,能拥有对方的脸,时限12个小时。
在经济人羽生田的安排怂恿下,她借由话剧演员尼娜的美丽脸庞,开始了自己的舞台剧生涯。
凭着她的演绎天分,开始崭露头角。
然而正牌美脸拥有者尼娜,最初还想利用小累来成就自己的声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不甘了,不愿承认自己不如小累,特别是小累用着自己的脸和她欣赏的年轻导演乌合恋爱了。
她和小累爆发了最大的矛盾,不愿再换脸,并要自己替代小累和乌合约会。
小累也决定不再换脸,她无法忍受尼娜和乌合在一起。
然后,一切还是照旧,因为尼娜得了一种罕见的病症,睡美人病,会无缘无故晕倒,这也是尼娜的演绎事业进入瓶颈,想利用小累的真相。
她和小累大吵一架后,就发病了。
这一睡就是5个月。
而在这5个月了里,小累的事业可以说一飞冲天。
她从此不再自卑,变得自信,还拥有过了爱情,现在名利双收,成为话剧界的新星,正准备演出知名导演排演的话剧《莎乐美》,她变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总是长发遮面,佝偻着背自卑胆怯的小可怜。
尼娜醒来后的迟钝懵然,小累对她关还备至,照顾有加这一段互动和电影之初,尼娜对小累在演技方面的教导,运动饮食方面的安排,强烈的对比出了充满自信的上位者角色互换。
她们,真的不一样了。
外在的丑陋和内在的残缺,都使人自卑。
在小累排演《莎乐美》时,尼娜顶着小累的脸来到了她的家乡。
知道了她是话剧女明星的女儿,还在她母亲残破的旧居地下室里发现了囚禁她人的痕迹。
以及小累在小时候就和一女同学换脸,最后还造成她死亡的这一系列真相,决定不再换脸。
与此同时,小累在排演室,也在羽生田的诉说下,知道了她母亲也是利用口红用她人的脸成就自己的明星梦。
(当我发现小累小时候脸还没有破相时,就很在意美丑,并以此换脸,代替同学上台表演,她感慨哭泣,美貌使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其实这表明她的认知从小就是错误的,美丽才能带来自信。
)如果说,换脸之初,小累是在羽生田的诱惑怂恿下勉强行事(也许),那么当她迷晕尼娜打算步上她母亲后尘时,她已经成为了美的奴隶,抛弃善,愿为美行凶。
就像她表演《莎乐美》最后一幕时,砍下爱人的头颅,以便亲吻。
镜头这时把这颗头颅换成了尼娜的头颅,隐喻小累爱上的,想亲吻拥有的只有——美貌,以及它带来的成功。
这不经让我想起了另一部日本电影《狼狈》,同样的以美为主题,肥胖女主莉莉子全身整容,变得纤瘦漂亮,成为名模,拥有英俊的未婚夫。
但同时,她又用年轻的身体换取电影的角色,用美丽的外表诱惑经济人的男朋友,外在光鲜亮丽,内里空洞肤浅。
然后,在手术的后遗症下,失去一切,爱情,事业。
在美丽的房子里默默腐烂,她终于表里如一。
莉莉子还有电影——《霓虹恶魔》其实导演是想暗讽时尚界就是个人吃人的社会,但我想就单从几位女演员的角度,去分析她们病态的追求美的心理。
不谙世事的女主杰茜,来到大城市,缘模特梦,然后她成功了。
穿梭在浮华迷离的圈子,她渐渐的远离单纯,变得充满野心又肤浅虚荣。
而其他几位女主的同行,对她可是羡慕嫉妒恨,于是她们杀了她,吃了她,只为变得像她一样漂亮。
本应亮丽光鲜充满朝气的年轻躯体们,以血腥残忍收场。
——原罪是美貌。
杰茜上述电影基本都表达了,拥有了外在的美丽,就能使人更自信,自信带来更远大的利益:爱情,事业,能成为人生赢家,走上人生巅峰。
她们相信这样的真理,并以身试法,最后或许成功,身心却驻进恶魔。
但现实中,我们为了美丽,节食,吃药,对手术打针成瘾,付出健康的代价。
与上诉电影的女人们没有区别——为美行凶,对自己而已。
只要活在文明社会,世人懂得欣赏美,追求美,芸芸众生就会受到美丑的约束衡量,不可避免。
漂亮的人拥有更多的机会,被众多人喜爱,更容易获得成功,就是这样的不公平。
没办法,这是社会的写照,但也只是一面。
外在美也许能带来成功,但美貌敌不过时间。
不要太依靠它,凡是过犹不及,别对美成瘾。
小累,莉莉子,杰茜和她的同行们,她们也许是电影夸张渲染出的角色,但电影也是艺术,而艺术源于生活。
日漫改编的2018日本电影年度大作《深红累之渊》,剧情寓意深刻,演员演技精湛,舞美大气磅礴,看得过瘾👍故事讲述了外貌丑陋的少女累因为继承了已故著名演员母亲的神奇口红,而获得了与他人亲吻后与之易容的超能力。
在认识了外貌出众但演技平庸的演员莉娜后,累借助莉娜的面容,加上自己超凡的演技,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两位少女面对名与利以及情感追求方面的矛盾,欲壑难平的累渐渐迷失,最终,在《莎乐美》的表演舞台上,累幻化成欲望之魔,与莉娜一道走向深渊。
土屋太凤与芳根京子,两位95后天才演员之间的飙戏,精彩纷呈!
最后那段《莎乐美》的独舞与独白,土屋太凤刻画得淋漓精致。
麻雀与凤凰互换题材的艺术作品本不陌生,马克吐温的《王子与贫儿》就是一例,但童话式的故事情节最终走向的是真善美的回归,而《深红累之渊》则是彻彻底底的暗黑,人性丑陋阴暗面的揭示。
如果你拥有获得他人超越于你的外表、力量或是情智方面的机会,你会选择取而代之还是物归原主,这是拷问人心善恶的命题。
从窗台掉出去,竟然毫发未损。为了表现女主就像莎乐美一样,舞台上还切换到伤疤脸…🙄🙄
这就结束了?全片最好是渊透世在录像带表演的那两句。
自去年12月末代皇帝以后19年第一部看到郁闷悲伤令人沉思的电影。我真是说不出观感。感情被欲望吞噬,交错复杂的感情。我爱你到底是皮囊还是爱我自己?你能满足我的欲望,而我的欲望是你。多想像你一样变得漂亮,受人关注
两个女演员无缝链接彼此的情绪,演的真好。最后一场正式的舞台剧里,效果好棒。设定很牛逼,过程很牛逼,结尾很合情理,两个女主真牛逼。每个人演三个角色,真厉害。
对tao酱彻底改观
片名听起来像《孙红雷之渊》,但其实和孙红雷没有半毛钱关系。观影过程中联想到《千钧一发》,同样是“借”走了他人的身份,成为一个山寨的对方。《千钧一发》的主题是励志,《深红累之渊》则偏向黑暗。导演说,丹泽妮娜没了那种神秘感,失去了最迷人的地方,甚至质疑她是不是丹泽妮娜。渊累换上丹泽妮娜的脸,成为了丹泽妮娜,而丹泽妮娜反而变成了冒牌货。正如《影》,没有影子,也可以有真身。渊累凭借丹泽妮娜的脸体验到了自信和成功的滋味,再也不愿意变回自卑和失败的自己。于是,她走上一条不归之路,无法自拔。当你尝到了邪恶的甜头,就再也无法重回光明。毕竟,美好的虚幻比沉重的现实诱人多了。PS:一支口红,妈妈没用完还可以给女儿用,这也太良心了吧,值得所有化妆品公司学习。
虽然两个女孩子有点辛苦,感觉要演“两个人的两种状态”合计每个人都要演“四种人”.但不是很稀奇的技法。
非常一般。芳根妹子即使脸上画一条大疤也一点都不难看好吗?
剧情和表演马马虎虎,探讨的主题却十分深刻。赝品超越真品的时刻,就是抵达艺术本质的时刻。
很一般,剧情bug太多,土屋太凤演技撑不住,前面莎乐美整段表演不如芳根京子最后一个眼神。真心觉得土屋太凤应该和芳根京子换一个角色。
终于get到土屋妹子的好了!跳舞那段简直可以跪舔一百遍orz...求以后快别再接傻白甜的戏了太限制发挥了=_=
所以说最后女主的脸永远都不会变回来了吗?
永远涂不完的口红。#谷阿莫
我永远爱莎乐美 但我永远无法接受东亚幼态审美体系下被规训出来的小姑凉。。。
毫无兴趣,惊悚悬疑恐怖都不沾,cultB级也不像,看都犯困,人也不美
没什么意思。美术不错。
土屋太凤颜值最能打的一作,真的需要对比才有伤害值。双女主演技炸裂,最后一幕想起黑天鹅来。
某种程度上对《影武者》的化解 对互换身份高概念的阐释 但讨论的深度不够 表现力也不够 多少拉胯
要换的不是脸,而是你的人生。拍得那么橘还能指望我不当百合片看??同样是替换梗,《千钧一发》就是好基友互相成全,咋这俩好姬友就是互相残杀勒隔壁替换只需要留个指纹血清什么的,你俩还天天亲勒,就只顾打架了233333表白一下芳根妹子,眼神戏非常好,尤其是演自己的时候,非常迷离蛊惑人心还带着迷死人的阴郁气息。刀疤妆又让我想到小丑了。
又是一部漫改作品 戏中话剧那段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