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真正的女人该是什么样的?
这问题真要较真起来,争论的口水若喷到造物主上帝老爷子的脸上,估计老家伙也是一楞一楞的:女人?
想当初造人很简单的,直接从亚当身上卸了根肋骨捣鼓了几下就成了夏娃。
然后再把他俩放逐在伊甸园里自生自灭,几千年连个座谈会茶话会什么的都没开过,现在一下子要追问女人你是谁?
谁还记得你是谁?
这几年来, 关于变性人的报道层出不穷。
不过报道的角度和深度总让人觉得不对劲,似有歧视歧义。
记得两年前,在南京某个咖啡馆里邂逅苏皖第一例变性人陈LILI小姐。
当时有人要求跟她合影。
陈小姐人很温柔友好,落落大方地摆POSE逐一与之合影。
之前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她肯定洞悉到接近她的一些人仅仅是猎奇好奇作祟,甚至不够善意,但她仍没有任何的不悦形色,隐忍坚强。
待她一离开咖啡店,可不得了!
店里的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挪在一起摆起龙门阵,畅所欲言。
关于“何为女人”的话题炸开了锅。
陈LL给我们的触动真的很大。
有人现场用手提电脑显示刚才拍的数码照片。
没错,她的外形还不是明显的女人形像。
皮肤不够白,有点粗砺,喉结隐约。
手的指节粗大,涂了丹寇的扁平指甲非单没有一丝的女人味,而且笨拙滑稽。
但没有谁能忽略她的眼神,无论男人女人都很快被吸引和感染。
那种眼神,平静温柔,饱含希望。
有个男人声音高八度地宣告:“今天才知道什么叫做女人味。
陈LL比我们公司里的女人有味道多了。
现在的女人都不知道成啥了……。
”MM们自知理亏,没人搭理。
任由汉子们圈圈一起唾沫横飞,指桑骂槐。
如果说一个变性人集中代表了女性的气质和男人对女人的渴望和要求,未免太不厚道太刻薄。
女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朋友某天神气活现地对我说,推荐一部电影给你。
看看别人是怎么做女人的。
我一听这样的说辞,忒烦。
大喝一声,丫少来这套,无聊!
丰胸广告说女人要挺起来,纤体广告又说女人要瘦下去,玫琳凯小姐吓唬说我脸上有斑有痘不够美,美容院的老板威胁我说皮肤快有褶子了,早已被各路美的使者美的代言人,实则是刮我油水掏我荷包的商家修理得神经疲劳神智不清了,现在竟然有人籍由一电影来灭我残留的自尊自信心,怎不怒目相向?
不过我在查了《穿越美国》的剧情后,还是安静地看完了这部关于变性人情感的电影。
霍夫曼在《绝望主妇》里漂亮绝伦,艳丽性感,在《穿》剧里摇却身一变,成为一个拖着男根抹着厚粉的中年人,他攒了点钱,准备去医院割掉小尾巴做真正的女人,他的梦想跟别的男人很不一样。
别的男人梦想是要拥有好多好多的女人,而他的梦想则是自己要亲身实践做一回女人。
在手术将要进行,梦想快要成真前的几天,却意外得知自己在17岁时,不小心在大学女友肚里播的种子已先后发育成了小人儿,并且长成了大人儿。
小家伙现在捣了乱关在局子里等他去处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保释了自己的儿子,带着他出行。
他是他生理意义上不折不扣的父亲,但外在气质和心理上早已蜕变成了一个女人,并且女性气质浓郁不俗,充满了吸引力。
他无从对儿子开口,也解释不清。
以至于闹出了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
可是无论他的性别怎么变,作为一个中年人,他对儿子的感情和责任不会因性别的变化而有任何的变动。
插点题外话。
也许有人说这是典型的美国电影。
美国人天马行空,想象丰富,不禁忌任何题材。
而且美国的文化多元,啥都接受包容,放在东方似乎失去了土壤和环境,有噱头之嫌。
其实MALE和FEMALE的话题是全球性的话题,现在医学发达,性别换位很容易,生理范畴的MALE,FEMALE很容易判别,但真正的男性,女性特征和标准在哪呢?
我抓着头皮,找不到答案。
〈穿越美国〉不但塑造了一个极力想成为女人的男人,也塑造了一个很MAN的汉子,他无疑是衬托斯坦利的女性魅力的配角,作为一个西部牛仔,他粗犷,侠义心肠。
在酒馆里看见饥肠辘辘落魄不堪的斯坦利,风度坦然地代他买单并且用车捎他一程。
他无疑被他的女性魅力吸引了,临分别时清晰地道明自己的身份,一个曾坐过牢的男人。
历史和现在都透明公开,把选择权让给斯坦利。
坦荡潇洒,用风流才子志摩的话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从现实里我见过的陈LL小姐和电影里的斯坦利身上,他们身上之所以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气质,是因为他们的内心真的渴望成为女人,并且觉得那是最大的幸福。
而大部分上帝派生出来的女人从不会琢磨女人到底该怎样。
反正吃饱睡好,逍遥快活。
费那劲干嘛?
例如本人。
斯坦利最终还是借助手术心想事成,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
中年女演员霍夫曼凭借此角色好象拿了个奥斯卡奖。
有人说,她不但塑造了一个横空出世的变性人屏幕形象,也激活人们关注现实里变性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1世纪的社会犹如斯坦利这个变性者一样复杂模糊,充满了不确定感。
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变性等新鲜人、事粉墨登场,各领风骚,。
尤其中性潮流更是洪水猛兽,垄断全球。
而支撑农业社会牧歌式生活的儒家文化则受到剧烈的冲击,当超级女生里男装女扮的假小子都是头发甩甩,大步走开的形象,再也没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古典之美了,多少男士瞠目结舌,哀叹人心不古,美人不再。
真正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穿越美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余地。
那就是不管你是天生的女人还是“人造”的女人,只有当你的内心强烈地涌动着一种想成为女人的激情时,并且珍惜做女人的身份和权利。
你,才是无可挑剔的女性。
对不起我用了万能句式,只是对于这部片子,我真的被感动到了。
看到最后变性父亲和黄片儿子坐在一起喝啤酒,感觉心里暖暖的。
毫不吝啬的,我准备明天早起给个超五星,我喜欢他,不过我不确定我有信心可以把他推荐给一些人,包括他。
因为我不晓得男妓,变性人,父子变母子这些场景和关系要怎么样好好演绎,也因为我一介绍我就紧张的想要逃避。
不过倒是,我可以说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西部片,是我现在开始要研究的方向。
其实我一开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下的不好嘛?
我根本不会知道这是一部多么争议的片子和这样的好看感人。
我认为的高潮发生在男妓儿子说要娶准备去变性的父亲那里。
真的很戏剧化,也直接把剧情推向了高潮,也为接下来的发展做了一个很好的衔接,让我们不觉得他的坦诚布公有什么唐突。
一开始我还在一直在揣测会把坦白安排在哪里,看着看着还剩下一小半了还是没有搞清楚明白,直到儿子魅惑的出现想要做他擅长的事情的事情剧情突然的爆发偏离了一贯温情诙谐的调调。
儿子说我觉得你很性感,我很喜欢你,不知道怎么的我觉得我很了解你你也很了解我。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会心一笑。
神秘的half犹太血统啊不过说实在的,还是有不足的地方的。
像是其他评论讲的,本是一个可以很深入的话题。
起码很招眼球也很争议,应该可以是一部非常棒的片子的。
可惜导演大概只是发挥了他80%的才能,所以就只能是一部好片子而不是能是一部伟大的片子了。
如果不是驴子上面的偶尔瞄到和鬼使神差的下下来,我也许会错过他一辈子的。
总体来说,值得推荐。
晚安。
1:09am。
删除《穿越美国》,准备去买碟收藏着。
2008-10-09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一直以为主演是位男演员,并憋着等电影结束再看看这位出色的演员是谁。
当出现绝望主妇的名字时候,我还在想这剧集里有个男主演吗?
Felicity Huffman,出色的表演,brilliant!
53
看剧情简介,抱着猎奇心态找来看,结果原来是细腻纠结的伦理片,变性手术前夕的父亲和街头贩毒梦想拍av的儿子的重逢本来已经够独特,他们之间复杂、多次反转的情感关系也是各种刷新三观。
他们在公路之旅上经历各种矛盾,升温,又遭遇困境,彼此了解了对方的真相后别离,又在最终在完成了各自的心愿后重逢。
这是一部各有隐情的父子在公路之旅上寻找自我认同的伦理片,但个人觉得,最后彼此的自我认同表现的还不够彻底,总有意犹未尽之感。
尽管剧情看起来奇葩,电影叙述的口吻都是平和、温润而又情感丰富的。
女主角演技也让人信服,把那种非常在意别人看法因而略显做作的表现女性气质的形态演绎的十分逼真,让我一直以为真的是男演员在演。
獨個兒到影藝看Transamerica, 很高興, 在奧斯卡前夕知道入圍名單就覺得Felicity Huffman會贏定了, 說實在點, 是想她贏, 這個想法在看前看後有所改變。
想和贏定了不盡相同, 在我看來, 贏定了是有一份:「係你啦, 仲唔係你仲有邊個, 玩曬啦。
」是放棄, 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意識, 是不上心的。
而想就是:「如果你拿就好了, 如果你贏真係就真的太好了。
」帶有不安全, 不是百份之百, 更不是老定的冀望。
說白點就是一種你係我杯茶, 你贏我真的會在家大叫好野, 為你喝采, 你輸我又會大大聲問點解點解的一種感覺。
沒錯在金球獎前她已奪得最佳女主角, 她還不是贏定了那一種嗎? 對不起, , 一開始我便對Walk the Line的 Reese Witherspoon毫無好感可言, 因為她才是贏定了那一類。
Walk the Line 個人自傳式電影向來都不是我杯茶, 所以更不用問我喜不喜歡 Ray。
說不出, 就是片種的問題, 我對她提不起丁點的好感。
Felicity Huffman 的演技令我對她贏不了的不值, 在戲院內她哭我也差點哭的情感, 都不白費了(係呀. 我差d喊左啦, 係呀, 話係笑片, 但有d我好sensitive既位)。
對, 她是那種由贏定了到想她贏的轉變已教我滿足。
毫無疑問, 輸了獎, 贏盡口碑。
我希望她快樂做戲就好了。
假如Felicity Huffman是如妃的話, 那Reese Witherspoon就是黎姿了。
看過就會明白。
註: 奧斯卡紅地毯上, 她的Desperate Housewife老友們在遠方送上祝福, 而她的妝也被眼淚弄化了, 她卻對主持說: 謝謝你令我的妝弄髒了, 多得體 :)
刻意追求美,而不得美,因为美的反面是刻意,唯美是不懂美的本质,水草要在水里才会好看,做成标本并不好看……追求深刻就更荒谬了……总是误判自己的最珍贵之物,然后在追求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宝藏,那种你一见,就什么都失去光彩的宝贝。
请真诚、善良。
要超过140字呀……几个小细节:祖母表面上决不妥协,强势而烦人,但孩子受到伤害时,还是给予最大的宽容和安慰,这就是母亲……父亲最后把牛仔帽给Toby,Toby戴上,他珍视这顶帽子,珍视与父亲的感情……哪个年轻人不是嘴上逞强,心里滚烫呢^_^
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冲着Lynette看这部片子的。
一直觉得Felicity Huffman是几个主妇里面演技最好的,看完Transamerica,更确定了这点,能把戏演成这样的,不多。
现在记得最深的一个画面就是她做完手术之后痛不欲生,眼泪口水鼻涕满面的样子。
那种伤心,即使是隔着几层屏幕也都真真地戳在你心里,生疼。
看的过程中以及看完以后的一段时间都处在totally shock的状态。
跟看Brokeback Mountain的感觉有点类似,对于这样的所谓边缘敏感题材,只能到理解的程度。
每个人选择一种执著都有自己的理由吧,不管在我们普通人看来有多不可思议,喜欢同性也好,想自己变成异性也罢。
但若周围出现这样一个人,想必也是一件挺让人崩溃的事儿。
会不会所有之前对自然规律、社会惯例的认识,甚至整个世界都upside down了?
我想我不够坚强,接受不了这些。
一直在想片儿里的Toby,这是个很悲剧色彩的孩子。
如果他有正常的家庭,那他可能也就只是像普通的teenager那样吸吸大麻,玩儿玩儿姑娘而已。。。
过一个还算阳光帅气的美国男孩儿的简单生活。
至少不会沦落街头变成gay prostitute。
后爹“欺辱”,亲娘自杀,眼前他差点要hook的老变性女人居然是亲爹。
对一个17岁已经够复杂的孩子来说,这是怎样的打击?
知道真相之后的他脑子里会浮现什么?
“我是从他/她那来的?
他/她是一直幻想着的爸爸?
我想跟爸爸结婚?。。。
”俺能想到的只有崩溃。
除了开头说的那个画面,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就是不断出现的公路场景了。
空旷开阔,周围的乡村,落下去的夕阳,伴着一点点乡村轻音乐,完全创造出一份横越整个大洲的意境。
但对情节发展的节奏并不是很看好。
比如Toby向爸那次“求婚”就显得很唐突,这是他故意激bree说出实情吗?
难道真的大脑发热要娶他/她?
结尾还算温暖,想了半天,还是用了温暖这个词。
toby离家出走拍了部A片之后就衣锦还乡搬的姿态回到Bree处,并不是原谅爸爸?
妈妈,只是问是不是真的做了手术。
但我喜欢最后透过窗的镜头,看到两人坐在沙发上,爸爸?
妈妈帮儿子打开酒瓶儿。
就这么结束了,大家应该都很愿意这样想象:之后的日子他们都很好,bree可以做个快乐的新女人,toby通过A片和自己的姿色终于进军好莱坞,“母子俩”不算甜蜜但也还算和平的相处着。。。
说句实话,我很心疼男女主,女主生来是一个性别错置者,这是天生的让人遗憾的事情,可是家人和社会的不理解,让她陷入尴尬的境地,正当她可以做手术带去生理上和女性的不同时,命运告诉她你有一个儿子。
而这个儿子也很惨,被继父侵犯,或许这才是造成他去当男妓的原因,当有一个人对他好,他也因此喜欢上她时,却告诉他这是他的父亲。
就是这样的两人踏上了旅程,在旅程中,他们逐渐互相了解,都有对彼此的新认知,也有对生命不一样的理解,有了更好的人生,祝福他们吧!
2015.12.23出的电影——transamerica其实故事就一条线。
人物也不多,场景也基本在公路上。
公路电影总给你很放松的感觉,但同时也很单调。
但是整整100分钟也没有让我有多余时间走神,很舒适地欣赏女主的表演——女主是一位性别倒错者,她不仅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一位女性,而且在外表、行为、生理上都希望自己是一位女性。
她反复提到自己有“性别焦虑”,也确确实实用演技在表现自己对于自己生理性别的焦虑,最典型的就是一个女孩问她是男的女的以后,她躲到电话亭里和自己的心理医生奔溃痛哭。
同时,女主实际上是一位非常博学、灵魂十分有追求的人,她大学读了十年,涉猎了方方面面。
她很优雅,在颠簸的路上也不停地寻找妆容间。
片子特意将她的脸化得有些奇怪,但是到最后,你会发出个托比一样的感觉——她真的很美。
电影中的性别倒错者面对了许多不易,现实中未曾接触过,但影片中的困难可见一斑——大学多年未毕业,应该是因为自我认知的挣扎以及家庭的缘故;在外面谎称父母双亡,就是因为性别倒错让家人蒙羞;工作的不顺利,以及当别人知道以后的那种羞辱,让她想要在生理上真正成为女人。
结局虽温馨,但现实却未必是这样的吧。
最后提一下男主——肉体让我无法自拔啊!
勾引女主的时候简直了!
至于他的人生,我想我和女主一样,认为他不是肮脏的小子,是一个善良、神圣的灵魂,他的人生该怎么走,完全可以自己决定。
如片尾唱到I am just traveling traveling traveling through .
不知道《穿越美国》的温情和沿途的风景怎么勾起了对《中央车站》的回忆。
都是男孩,都是回家,女主角也都散发着母性的光辉,也都是在回到原来家是面对一场空。
一个是被父亲的抛弃,一个是被父亲强暴。
但路程中同样的是美丽的风景。
穿越,有痛苦、有甜蜜。
总是感觉《穿越美国》在《中央车站》基础上加了些戏剧冲突,剩下的同样是偶然的遇到,冥冥之中的注定。
一个女人在车站给别人写信,一个女人是给过去增添回忆,但同样在穿行的路上学会评价自己的生活。
没有黄丝带的守候,没有重逢的喜悦。
最后《穿越美国》女主角手术成功,最后儿子回归,最后喝起啤酒,最后我们回想起儿子连夜离家后,奶奶、小姨、女主角三人在卫生间的谈话。
如果想成为女人就成为吧,我们是我们,如果会给别人造成影响,失去很多也是必然。
成为女人的原因,也许有先天的,也许更有后天性格的缺陷:不能把什么坚持完,从一个母亲嘴里说出,这背后有爱。
女性比男性坚强,一刀下去你可以感觉是,但女性很多的东西你还是没有。
女性评价一个女性反而更直接和清醒。
女主角在参加变性人聚会的时的局促,让人感觉到他正渐渐成为女人,隐忍很多东西。
坚强是一个女人最大的财富,不管境遇怎样,我们总能看到身边无数女性把自己的子女抚养长大。
也许这部电影的缺点是把孩子原来意义上的妈妈自杀搞的那么神秘,没有说明理由,还有那个父亲为什么会对强暴自己的儿子。
相像的空间,我宁愿添加对那位自杀母亲的敬意。
这个孩子需要的是父亲还是母亲,现在某种意义上他都有了。
最后想到寻找的主题还有《关于我的母亲的一切》,似乎儿子要找父亲的主题也很多了。
母亲带着儿子的愿望行走找到那个变性的父亲,莫多瓦在这个主题里赋予的是儿子的一份朝气。
什么是亲子之爱,血缘之爱,那就是无私的爱。
这爱是最珍贵的。
也许不能寄予他生命,但能抚养这个生命。
这份爱是超越性别的。
喜欢貌似没有结局的结局,即不见得是好的结果也不见得坏,最后儿子貌似原谅爸爸(汗……妈妈)了,但也没做什么好事嘛。。。拍AV哈。。。
政治正确不需要
整部电影都引起我的不适…题材…氛围…调性….
驚喜之作!電影開場20分鐘,已經有預感會喜歡這部電影了!節奏明快,搞笑之餘又不失温情, Felicity Huffman演出引人入勝,令這個變性人的角色充滿魅力
after "Desperate Housewives", this is Felicity Huffman's big step, hope to see more of her movies.
最后20分钟逆天了~现在强烈想看<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绝望主妇里的lynette经典演绎着这个尴尬的角色,轻缓而淡淡的说着故事,是个好电影。
非典型人生片。味道比较淡。表演可圈可点。但是编剧总有一种“未完成”的感觉
Lynette果然长的像男人!!!
http://www.qq500.com/inc/search.asp
故事是个好故事,小帅哥也很不错。但总感觉要表达的东西没讲透。
冲着Felicity去看的这个电影,强忍着看完,看完很纠结。
还是蛮开放了
Felicity Huffman的演技高峰。
正在攒钱准备做变性手术的布莉突然接到一通电话,一个17岁男孩声称自己是她的儿子。布莉决定隐瞒身份将男孩送回家,于是两人开车上路,穿越美国。在相处过程中,男孩对布莉暗生情愫,布莉则一直在纠结如何告诉男孩自己是他父亲的事实……只能说,编剧真的很大胆啊!
我覺得是我期望太高, 結果變得太普通. 哦還有其實我不大懂演技這回事不過女主角很棒.
剧情很没意思,激情戏来的莫名其妙,虚情假意的感化不良少年。没劲
女主是DH的lynette 其实你只要试想一下 就会想到她真的适合这个角色 配乐不错 片尾曲好听
性别的错位带来误解和隔阂,有一个光明的美式大团圆结局……
题材很吸引人,没什么大毛病,可惜就是不够深入,少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