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以为这是杀手版《爱乐之城》,等到第7集才发觉它是现代版《麦克白》。
杀戮会导致更多的杀戮。
第6集Barry拿下藏毒室之后,车臣老大Goran去现场验收成果,死去的玻利维亚人横七竖八倒在地上,车臣人穿梭在尸体中间,好像倒在地上的不是尸体,而是路上的随便什么障碍物。
这个场景给我的感觉很像《亨利四世》,为了巩固政权,亨利四世下令杀了很多人,他的手下砍下他们的头作为凭证。
造反者们的头颅被倾倒在王宫的大厅,正好在王座的前方,几十颗头同时像足球那样在地上滚来滚去。
权力通常伴随着大量的流血事件。
但Barry并不渴望权力,或者金钱,这也是他跟麦克白不一样的地方。
他渴望的是上表演课,找回真正的自我。
但杀戮引发的可怕后果让他无法全身而退,他被迫卷入其中,滑向深渊,奔赴无法遏制的命运。
我在别的电影里不断地寻找像麦克白那场戏中戏一样的效果,当我看到《巴瑞》第7集(Barry不断地想象别人通知Chris的妻子她丈夫被射死的消息,想象-现实-想象-激化现实-出演戏剧),我的惊喜程度就相当于一个人在逛街的时候突然遇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
年初看《飞驰人生》,开头有一段是沈腾回忆他以前的赛车生涯,我当时就在想,不会吧,回忆不会真的只是回忆吧,除了发挥人物介绍功能之外,沈腾的回忆不会真的只是对过去的如实反映吧?
结果还真的是......我以为我看到的会是一个生活失意的人的一个关于过去的白日梦,或者不一定要是关于过去,但一定得是白日梦,一段反应他精神状态的白日梦。
巴瑞第7集不仅做到了,而且还让这个“白日梦”激化了主角的情绪推动形成了第7集的高潮。
编剧牛逼。
其实我无意写长评,只是短评容纳不了我这字数,所以这可能是你们看过字数最短的“长评”了,sorry~晚安💤
说起杀手,我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我让叔。
圆顶小黑帽、黑超、黑风衣,手捧一小盆植物,反差萌让我死很多年的少女心分分钟复生。
但最近,杀手萌这个队伍,可能要再加一名成员了。
他就是美剧《巴瑞》的主角,巴瑞。
作为一名海军陆战队退役人员,巴瑞很迷茫,他不知道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走。
这时,他遇到了父亲的朋友福克斯,福克斯告诉他,他在海军陆战队学到的技能,回来后一样可以用。
于是,两人开始合作,福克斯负责接活儿,巴瑞负责干掉目标。
直到他遇到接下来的这个活儿。
车臣组织成员戈伦委托他去杀了自己老婆……的健身教练瑞恩。
原因,你懂的。
一路跟踪瑞恩来到一处类似旧厂房的地方。
刚走到楼梯旁的巴瑞,听到楼梯上有个女的语气激动,像在吵架。
当他转到楼梯正面,发现是只有那女的一个人,她正努力背下手上那张纸上的内容。
很明显,巴瑞的出现,打扰了对方酝酿台词的情绪。
姑娘没好气地怼了巴瑞一句,转身上楼了。
巴瑞跟着姑娘走了进去。
那是一个不大的剧场,刚怼过他的姑娘正和一男生在台上对戏。
可姑娘怎么都进入不了情绪。
台下坐着的老师,一脸怒气地站起身,张口就是一连串打击否定,姑娘情绪突然爆发,激动地反驳老师。
老师:“对,就是这样。
演下去。
”这次姑娘果然很顺畅地融入剧情,完成了一次高质量的表演。
这一幕,看呆了站在门口的巴瑞。
还没反应过来,他就被马上要表演的瑞恩拉到台上,临时替补瑞恩没来的对手戏搭档。
傻呆呆地站在聚光灯下,稀里糊涂完成表演的巴瑞,还不清楚这次误闯的表演课将会怎样影响他的人生。
下课后,他被同学们拽去喝酒聊天。
他知道那个怼了自己的姑娘叫萨丽。
表演班的同学非常热情,他们压根儿没当他是newcomer。
他们兴奋地邀请他一起准备下次表演课的独白。
生活单一残酷(虽然巴瑞并不觉得)的巴瑞,看着他们兴味盎然地从嘴里蹦出一个又一个离他生活很远的影片名、影星,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不属于他的世界。
他数度想走,但又好像没那么想走。
散摊儿后,萨丽请巴瑞送瑞恩回家。
直到到了瑞恩家门口,巴瑞都还懵逼——杀手送自己的目标物回家?
WTF?!
更懵逼的是,目标物还邀请他做拍档,临下车还抱了抱他!
活儿当然是做不了了,因为巴瑞发现他好像哪里变得不一样了。
他开始认真考虑做演员的可能性,他有点喜欢上站在舞台上体验他人人生的感觉了。
虽然,直到此刻,他对表演还是一脑袋浆糊,但他很确定自己喜欢这行。
车臣雇主戈伦表示很震怒,他们派了自己组织内最牛逼的杀手来干掉了瑞恩。
本来他们也想顺便做掉晚一步赶到现场的巴瑞的,可惜最“牛逼”的杀手见到了巴瑞后,被迫永远“退休”了。
巴瑞不知道的是,对方车里的针孔摄像机记录下了刚才发生的一切。
更糟的是,这个针孔摄像机被警方拿到了。
虽然事发是在夜晚,但很不幸的,警方有个相当敏锐的女警,查出凶手只是早晚的事。
而傻白萌男主巴瑞此时却忙于在“工作”和“感情”间摇摆。
戈伦命手下抓了福克斯,威胁巴瑞,帮他们做一单暗杀生意,谁让他弄死了他们车臣“第一”杀手。
刚刚才下定决心金盆洗手,跟福克斯讨论“晚上杀杀人,白天上上表演课”可能性的巴瑞,为了福克斯,只好再做一单。
同时呢,萨丽正因为被同期出道,现在已经一飞冲天的女演员摆了一道,而愤怒苦闷着。
于是,在巴瑞举枪瞄准目标物时,不得不分神听着电话那头萨丽的控诉。
那个碧池是如何瞒着自己请制片人邀自己去试镜,并在试镜现场各种秀优越感。
碧池如何不如自己,等等。
“来陪我,我不想一个人。
”萨丽这句话让彻底巴瑞缴械。
去NM的等待目标出现,直接翻窗进屋,勒死完事。
搞定后,马不停蹄飞奔去萨丽家。
(千里送炮,了解下)第二天一早,旖旎窝还没凉下,萨丽已经一脸为难“我等下还有个试镜……so……”巴瑞以为萨丽这是要请自己再帮她对词儿,然鹅……“意思是我该走了?
”在看到萨丽的表情后,呆瑞终于领悟。
身为一个便利贴男孩,巴瑞当然不介意自己第N次被萨丽利用。
即使对方总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找他。
对词儿的时候,找他。
试镜时,不顾他有工作,要他送。
试镜失败,要求他跷班陪自己嗨。
难过时,要他来全陪安慰。
而在他需要帮忙时,萨丽总是以“我还有事啊”直拒。
可怜的便利贴男孩以为既然有同床之谊,那理所当然就是情侣了。
结局只能是当他拿着送萨丽的昂贵礼物,在表演班同学的生日party上,当场被“绿”,被拒。
萨丽说:“你以为拿个贵贵儿的笔记本就能买下我了吗?
”然后,义无反顾地领着新认识的小男森走了。
这就是巴瑞目前的生活,他是个杀手,一个需要隐姓埋名的“工种”。
但他却偏偏喜欢上了表演,一个需要时时出现在公众前的行当。
他试图要在这两个矛盾的职业间,找个平衡。
所以,他近乎天真地对福克斯说“我可以晚上杀杀人,白天上课”。
福克斯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幻想,这不可能。
巴瑞不死心,依旧去上表演课。
说实话,巴瑞没什么表演天分,又或者说,至少目前他还没对表演开窍。
他的表演在老师眼里,毫无评论的价值。
老师认为他顺从惯了,也习惯了压抑自己的需求。
他这样无法做好表演。
听了老师的话,这个一直绵软好说话的巴瑞怒气冲冲地跑到福克斯面前一通大骂!
凭什么你TM接一堆我不愿意去做的活儿,我都得去做。
凭什么你接活儿的时候,从不看战力悬殊,竟然让我TM去单挑车臣一窝人?!
滚犊子吧!
劳资不伺候了!
为了珍爱的事物,他第一次学会了反抗。
剧情没交代巴瑞他服役时的情况,但他表现出的呆蠢(无贬义),说明他的生活圈不会复杂,接触的人事物也很单一。
导致他开始真正接触人群时,总透着股子纯真。
当然,他不是傻,他只是懒得去计较太多,反正也没有值得自己去格外争取的事,过得去就行。
但那是在他遇到表演之前,遇到表演后,这一切开始不一样了。
表演不仅让他看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还给他带来了一段感情。
虽然看样子,他是第一次恋爱。
跌跌撞撞的样子很蠢,却也很勇敢。
可以预料,巴瑞往后的日子会更加矛盾重重、惊险万分。
他的梦想和赖以谋生的“职业”之间的激烈冲突、警察随时会识破他的身份、把金盆洗手想得很简单,福克斯却没那么轻易会放开他这棵摇钱树……这么看来,生活简直就是piece of shit!
但换成巴瑞的角度来看,生活从封闭的杀人、回家打电动、睡觉、杀人、回家打电动……这样的死循环中跳出来,有了更多色彩。
我找到了梦想、遇到了爱情(至少他认为是)……还TM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事。
即使危机重重……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
生活是坨屎,就不过日子了吗?
拌点chess,照样还得填饱肚子,不是吗?
如果谋生和梦想冲突,那我就辞职啊!
多大代价,我付啊!
如果女票不喜欢我,我就努力让她喜欢我啊!
遇到渣女,我认啊!
既然已经看到彩色的世界,休想我再回去黑白的框框里!
最后说说这剧的定调,探讨人生的意义、自我存在的价值……这么严肃的事情,当然得用喜剧来表现。
车臣雇主戈伦对巴瑞的表现相当不满,即使让他去替“第一杀手”完成任务,也还是打算让组织派来的号称一人团灭一支军队的杀手界的传说,来结果巴瑞和福克斯。
肉票福克斯颤抖着等待“杀手传说”的到来。
“传说”来了,长这样。
粉丝合影后,“传说”给福克斯科普了他人生……的头两句之后,就……
吞枪自杀了。
深谙观众心理的编剧,基本按照严肃几分钟,必须抛个梗的节奏在讲故事。
而且剧集长度也相当符合我们厌长的口味,半小时一集,无尿点好评。
作为观众,我非常喜欢这种尊重观众智商,严肃看待观剧心理的剧集。
希望有更多人和我一起关注男主逐梦演艺圈的坎坷之路。
并为他送上祝福。
首发公号“夏道道”,拒绝无趣,一个致力于把叨逼叨做得有意思的公众号。
成名于 SNL 的 Bill Hader联手 HBO 推出了自导自编自演、横跨剧情和喜剧两大电视类别的《巴瑞》。
剧情设置和《这个杀手将有难》类似,但整体调性和 Bill 的表演风格,又有着浓重的 Martin McDonagh 的影子。
究竟 Martin McDonagh 对 Bill Hader 的影响有多深,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一个确切答案;但《巴瑞》真的很难不让人想到前者的《杀手没有假期》和《七个神经病》,所以我想先说说这位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英国导演。
杀手没有假期 (2008)8.12008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喜剧 犯罪 / 马丁·麦克唐纳 / 科林·法瑞尔 布莱丹·格里森大部分观众对 Martin McDonagh 的认识可能是从新近贡献了奥斯卡最佳女主和最佳男配的《三块广告牌》开始,但这部好莱坞色彩浓重、竞奖意图过于明显的作品,并不完全是那个将暴力和幽默完美结合的 Martin 的最好作品。
从来没有人可以像 Martin这样如此认真、积极地将爱尔兰口音作为一个重要的电影元素融入到拍摄当中,似乎这种让人怀疑自己英语能力的口音天然就和爱尔兰少年特有的 OFF 属性联结在一起。
他们那种生活思考重点永远不在普通人理解的正常域值之内所带来的反差萌,被 Martin 打造和包装得异常地可爱。
关于爱尔兰的逗逼属性,一部《少年犯》【又名《爱尔兰社会摇》】可以让你了解一个大概。
杀手是 Martin 最喜爱的一种角色设定。
他甚至为整个电影历史创造了一个新的杀手形象:智障型杀手。
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总有一个或两个这样的角色,有些是主角有些是配角,有些正常一点,有些很变态,但好像无论怎么样的设定,在Martin的镜头之下,这些迥异的杀手好像从来就没有认真地好好操持自己的专业。
大概对 Martin 来说,这种看似残暴的职业在揉入正常人生活之后,所带来的反差本身就自带相当程度的幽默。
普通人智障最多也就是生活不便朋友侧目,杀手犯了傻,可是分分钟是脑浆崩裂的事情。
《杀手没有假期》里,科林叔扮演的新人杀手在比利时古城 Bruges 忏悔之余还谈了个恋爱,在《七个神经病》里,Sam Rockwell 扮演的蒙面杀手,其实都是为了帮身为编剧的好友(又是科林叔)多制造一点写作素材而已。
七个神经病 (2012)7.72012 / 英国 美国 / 喜剧 犯罪 / 马丁·麦克唐纳 / 科林·法瑞尔 山姆·洛克威尔在前面说这么多关于 Martin 的电影的原因,主要是希望大家可以以一个更开放和包容的眼光和角度来看评判《巴瑞》这部潜力、亮点和缺点都过于明显的作品。
将这种杀手不务正业、甚至有少少智障和中二的题材拍得成功和极具特色,我相信《巴瑞》是有这个潜力的。
前驻伊军人、现合约杀手 Barry Berkman 生活并不好过,别以为他会有着类似 007 那样奉旨杀人之余还能泡妞的光鲜生活。
即使是稀有如杀手的这个行业,也还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而 Barry 很明显就属于三等更偏下的那个阶层,只能在一个小城镇里接些零星小活、还时不时借接活的借口在那些 fancy 的酒店里多住几天。
他并没有退役军人常有的PTSD(至少目前还看不出来),也没有什么特大的济世救国的愿景,只是一个对生活很迷茫的杀手,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
即使如此,他的经纪人 Fuches 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杀手寻找自我的方向是要走上演艺之路。
Seriously...很明显地导演 Bill Hader 并不打算让《巴瑞》走上披着暴力外衣的假暴力真滑稽纯喜剧路线,而是希望在真暴力和真幽默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尝试在电视剧领域开始一种新型的(暴力)喜剧(暴力和搞笑结合度可参考《死侍》),为那些被漫天铺地的生活喜剧麻痹了的观众提供一种捧腹大笑的新的可能性。
那些暴力镜头和逐集递增的死亡人数可以印证这一点,更别说在杀手这条线上不断扩展的新增角色和冲突,比如车臣分子的帮派纷争、警察线、还有第四集自己强行加戏的前战友的光头酒友。
整个剧的笑梗甚至都没有放在Barry的杀手身份和演艺学徒之间的冲突和反差上,单是面部表情控制力为0的Barry置身于一群戏精里面,就已经足够有喜剧效果了。
之所以会认为《巴瑞》有着 Martin 杀手系列(我自己编的)的内核,是因为 Bill Hader 避开了常规的“人生轨迹突变的反差”的套路,而是分别着重强化“智障型杀手”和“毫无天分的表演插班生”这两条线的同时,又能够比较自然地将这两条线整合到一个风格一致的大环境之下。
杀手由主业变成副业并没有让 Barry 更轻松,不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神助攻”的经纪人永远都让他在杀人之路忙个不停,这让他的新主业【AKA 演艺事业】,一直停滞不前。
但实际上,一直毫无进展(甚至表演水平常常开倒车)的表演事业,可不能将责任全怪在杀手这个副业上,完全没有演戏天分才是我们呆萌Barry 的最大障碍,这从导师时不时翻上天的白眼大致可以猜出个所以然。
表演班里的同学们为了锻炼自己的演技,将他们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都看做是与生死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操办,以期引起自己更“深层次”的情绪波动去达到一个更好的表演水平。
但这些戏精对“生与死”根本一点概念都没有,被顾客反算计追杀、经纪人被磨牙、被逼刺杀线人,这些才是生与死;每天都在经历着这些理应引起情绪波动的 Barry,反而常常在舞台上一脸懵逼,成为整个表演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
这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这样的风格和剧情走向设定,加之角色不功不过的表演,基本上为《巴瑞》锁定在 8 分线之上。
但如在前面所说的,《巴瑞》的缺点和它的亮点一样明显,按目前几集的质量来说,要上 9 分,Bill Hader 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Bill Hader 对自己这种风格走向,坚持得还不够彻底。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Bill 非常努力地从各个细节去营造这种反差萌,比如 Barry 在阳台接个电话的功夫,室内的经纪人就差点被车臣黑帮打个半死;刺杀短信最后还发了个有 typo 的“谢谢”thanks you……
但戏精本精 Sally 被未来经纪人潜规则未果在车上偷哭的桥段又让人觉得整个剧走的是温情路线,这样的安排与整个剧的调性格格不入,略显突兀。
导演想要兼顾的东西太多,反而极有可能让整个剧沦为四不像。
不仅基调上带有浓重的 Martin风格,这种截然双重身份的设定又让人看到《绝命毒师》和《嗜血法医》的影子,更别提Bill 长得真的很像 Michael C. Hall,特别是杀人时很容易让人有 Dexter 来串场的感觉。
在这里额外赞一下 Anthony Carrigan 演的 Noho Hank,完全抓住了暴力喜剧的中二精粹,之前在《哥谭》中已经惊艳登场了一回,这次在《巴瑞》真的是完全把智障型恶霸(打手)演出花来了,真是好一个可爱的变态啊!
在情节设置和角色塑造上都可以往极端方向再推一把,把这种暴力与智障的冲突结合得更纯粹一些,别被生活喜剧的调性拉回到所谓“正常”的水平。
当然了,这都必须在严谨的叙事逻辑下进行,没有一种成功的夸张和疯狂是建于毫无逻辑的脚本逻辑之上的。
这也是大部分国内所谓喜剧的最大误区,只看到了那些成功喜剧外衣上的天马行空,但却没有办法识别出这些张扬表演和剧情下的严谨脚本结构和逻辑关系。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全能侦探社》,在那些浮夸得不行的角色设定和表演、中二得不要不要的二次元交叉剧情、层出不穷的神奇武器背后,更令人惊奇和佩服的是,编剧那缜密和扎实的说故事功力。
这个剧是基于小说改编,有着原著小说的故事框架加持,但要把原著里那些脑洞大开的情节改编成电视剧,这也不是简单的一块蛋糕啊
全能侦探社 第二季 (2017)8.92017 / 美国 英国 / 喜剧 科幻 / 道格拉斯·麦金农 迈克尔·帕特里克·詹恩 马克斯·兰迪斯 迪恩·帕里索 / 塞缪尔·巴奈特 伊利亚·伍德
第一集 (决定表演;没杀掉目标,反而杀掉黑帮的人)男主是个杀手,但他每次杀完人都很空虚。
他接到新任务,去杀一个黑帮老大的妻子的情人。
男主跟踪情人,来到一个表演课上,被迫参与表演,认识了演员们。
他站在舞台上,萌生演戏的想法,情人教他演习,他们成为朋友,说好男主参加下次表演课。
黑帮的人看到了,通过上司逼迫他行动。
上司来找他,他说想演戏,上司不让,要他杀人,说否则黑帮的人要杀他。
他决定放弃,没参加表演课,遇到表演课老师,向老师如实诉说自己的杀人经验,而老师以为他在演习,说他有天赋。
他决定要表演。
他想起自己还有杀人的任务,去找情人,却发现他已经被黑帮的人杀死了。
黑帮的人也要杀他,他却把他们都反杀了。
警察开始查案。
男主决定正式开始他的演员职业生涯。
第二集 (被黑帮威胁,必须杀第二个目标赎罪)杀人线:黑帮的人有一个还没死,逃掉了。
黑帮派人把男主和上司抓起来,要男主去帮他们杀人赎罪。
男主本不同意,看到他们折磨上司,同意了。
表演线:目标被黑帮杀死,表演课的人举行表演活动缅怀他。
男主本来参与表演,可是看到死者父亲上台发表演讲,男主承受不住,演不了了。
男主送女课友回家,黑帮的人跟踪了他们,拍下女课友的照片和住址。
警察线:警察在黑帮的车里找到了录像机,里面记录了杀人的过程,但是解不开密码。
第三集 (杀掉第二个目标;警察第一次审问他,没问出来)杀人线:黑帮增加了他的杀人难度,要他先等目标收到消息,再杀他。
他们找到了新的杀手,不需要男主了,可能杀掉他。
但是杀手自杀了,所以他们还是需要男主。
男主奉命去杀目标。
警察线:警察知道了黑帮为什么要杀情人,因为他和黑帮老大的老婆好上了。
然后,他们要找出是谁杀了黑帮的人,他们认为这个人是要保护情人,所以从情人在体育馆和表演课的同学里开始找。
表演线:表演课上,警察找过来了。
他们采访男主,但男主没有透露。
男主送女课友试镜,结果女课友遇到了以前的朋友,现在很成功,开始大哭,要男主陪她。
男主正在杀人,但是女课友打电话要他过去,所以他入室勒死了他。
杀完人之后他和女课友做爱,后悔了杀人,觉得自己没必要再杀人。
第四集 (被迫准备帮黑帮杀第三个目标;警察拿到了模糊视频,尚未辨认出是男主)杀人线:为了让黑帮放了自己,上司告诉黑帮,男主可以帮他们去杀他们要杀的一群外国人,抢来毒品。
黑帮的人果然放了上司。
上司要求男主帮黑帮杀人,这样自己就可以跟着黑帮赚钱。
男主在表演课上学到了拒绝,拒绝再帮上司杀人。
男主去参加表演课的聚会,却发现上司带着黑帮的人跟过来了,威胁要当着他的表演课朋友的面揭穿他的身份,他只好同意去帮他杀人。
黑帮里一个新人要求和他一起去杀人,赚钱。
警察线:警察请了fbi的警员来解锁他们一开始在黑帮车上找到的摄像机,拿到了男主的模糊影像。
表演线:表演课老师为了勾搭女警员,谎称自己有被杀的学生的重要信息,约她出来吃饭。
女警员到了,老师说不出什么信息,女警员收到案件进展后就走了。
女演员正在准备试镜,但因为她没有睡经纪人,经纪人不让她试镜了。
女课友主动勾搭有名演员,结果被男主搞砸了,她恨上了男主,跟经纪人睡觉。
第五集 (杀掉第三个目标;将新人引进杀人活动)杀人线:男主准备去杀新的目标了,上司告诉他,和黑帮新人一起杀人,杀完之后,把新人也杀掉。
男主和新人一起去杀人,结果自己退却了,不想再杀人,好在新人很厉害,把目标全杀光了。
男主被新人救了,无法动手杀他,带他一起见上司。
警察线:女警员把模糊照片拿到表演课上,要求大家辨认情人死亡案里的凶手。
她知道凶手是个很高的男的,找到男主和其他两个男的。
她要男主的不在场证明,男主把上司的电话给她,她打过去,上司熟练地装作男主的同事,帮他瞒过了调查。
但是,女警员认为这件事没完,凶手就在他们中间。
女警员睡了表演课老师。
表演线:男主在表演课上演麦克白,同学们说麦克白是凶手,是坏人,男主生气了,因为想到了自己,坚持认为麦克白只是遵守了命令,他自己并不想杀人,吵起来。
第六集 (去杀第四个目标,差点被杀;警察发现线索,锁定杀第一个目标的人在表演课)杀人线:男主希望说服新人代替他,给老板做事,自己就不用杀人了。
新人听到老板一直在压榨他,试图说服他杀了老板。
有个黑帮的人,因为一开始男主杀了他的兄弟,一直在跟踪他,知道了男主的女课友,跟踪她,要杀她报仇。
男主要去杀第四个目标了,新人又来跟他一起,不仅自己来,还带了一群表演课上的兄弟。
结果,第四个目标准备充分,把新人和他带的兄弟都杀了。
表演线:全班人都原谅了男主,只有女课友仍然生男主的气。
男主错把杀人赚来的钱带进了表演课,只好藏进卫生间。
女课友决定,她不想演麦克白夫人,她想演麦克白,因为她被经纪人拒绝,她要大胆寻求突破。
警察线:女警员决定不继续查表演课了。
但是,她来找表演课的老师上床的时候,刚好遇到了跟踪女课友的黑帮。
她想问黑帮事,结果黑帮开始逃跑,她追,黑帮和她火拼,结果她打死了黑帮。
在表演课的厕所里,她找到了男主藏的钱,认为这是死掉的情人藏的,情人不仅和黑帮老大的老婆上床,还在和他们交易。
总之,警察锁定了表演课,认为杀掉黑帮的人一定在这些人里面。
第七集 (杀掉可能报警的课友;演出成功)杀人线:只有男主和另一表演课友逃出来了。
第四个目标知道是黑帮派人来杀他,和黑帮宣战了。
第四个目标的人差点杀了男主,男主说服另一个逃出来的人杀了他。
这个课友第一次杀人,想要去自首,男主说服他不要去,但他还不放弃,男主只好杀了他。
表演线:女课友告诉男主,警察查过来了。
女课友现在在演麦克白,但是演得很烂。
但他们还是公演了。
本来女课友演得很差,但是因为男主跟她搭戏,搭得很好,女课友也演好了,被经纪人赏识,女课友终于原谅了男主。
男主却因为演麦克白,被激起了一些童年的创伤性回忆。
女课友说他是个真正的演员,他总算高兴了。
警察线:警察监听了第四个目标和黑帮老大的通话,听到黑帮老大说,是一个军队出来的人奉命去杀他,但这个人也杀过自己人。
警察于是确定了,上一起案件中杀人的是个军队服过役的,觉得是男主。
但是,尸体查出来了,男主不在里面。
警察发现死的其中一个人上过表演课,觉得这就是他和死掉的情人的联系。
第八集 (决定继续表演;警察查出是男主,男主为了开始新生活,杀了她)杀人线:男主把老板打了一顿,拿钱走人,说再也不干了。
老板去向黑帮求助,试图告诉他们男主的去向,换取自己和黑帮长期合作,可是黑帮拒绝了他,要杀他。
黑帮老大亲自去表演课堵男主。
但男主找到黑帮的老窝,不仅救出老板,还把黑帮的人都杀死了。
警察线:警察认为,是黑帮得罪的外国人动手把他们都杀了,所以这个案子就此了结了。
表演线:男主决定再也不演戏了,但是女课友说他那个晚上演得超级好,所以他决定继续表演。
他和女课友住进表演课老师的家里,一起排演一出新剧,表演课老师把女警察邀请来做客。
众人一起吃饭时,表演课老师当着警察的面提起,刚开始男主来上课,说过自己以前是杀手,杀过人,男主怕警察发现是他杀了情人,但好在警察没有发现。
女课友想演警察,主动提出要去警局体验生活。
然而,女警员只是装作没认出,其实她敏锐地发现了,是男主杀的人,并且拿到了证据。
这时,男主找到她,说自己已经改过自新了,想要新的生活。
女警员不愿意放过他,他只好杀了她。
很久没追新剧,想着睡前看一集,结果一口气看完7集,然后开始忧伤,看完下一集就要再等一年了。
很奇特的一部剧,现实的情绪、荒诞的剧情、幽默的细节,符合HBO惯有的黑色底调,但又与过往看过的各种片子有所不同。
在相似点上让我想到了《冰血暴》《绝命毒师》《硅谷》还有一部有些老的电影《老大靠边站》,但在主人公的塑造上又有所突破。
本质上Barry性格敏感、内向、遵循传统价值又想要取悦所有人,但偏偏这样一个人掌握了强悍的杀人技能。
退伍后被老爹不靠谱的朋友拉入伙成了杀手,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心中却还保持着某种底线,我杀的都是坏人。
直到洛杉矶的一趟工作,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表演班,近距离接触目标人物,当然最重要的是一个女孩,为什么说是女孩,不是女人,因为这时的Barry心理层面上的确像是个孩子,从军队到杀手生涯永远在接受安排,未曾想过自己想要什么,也未曾做过什么决定,很难把他看成一个成熟的个体。
一个男孩找到梦想,总是因为一个女孩。
在这里他开始怀疑,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要杀的可能不是什么坏人,第一次看到目标人物的父亲失声痛哭的样子。
到了最新的第7集,终于明确的,在自己的意志驱使下,突破了那条底线,为了自己的安全,他杀了战友,不只是战友,还是刚刚救了自己一命的人,是Barry梦想生活的模板,典型意义上的好人,帮助退伍军人融入社会,待人谦和,好丈夫,好父亲。
剧中表现了Barry濒临崩溃的情绪,但当演技受到女神的肯定后,独自站在舞台上,脸上露出了茫然又仿佛若有所悟的神情。
您是想台上情绪全靠台下杀人来补给吗,不知道下一集是什么走向。
对于他会杀死战友是出乎我意料的,没想到会让主人公走到这个境地,在老白任由杰西卡琼斯死去时,就预料到老白难有善终,在看到Barry开枪时,也袭来了同样的感觉,很难想象如何让这样的主人公有一个happy ending。
也很想知道大家对这段剧情的看法。
Bill是我最喜欢的snl卡司之一,他在那个小舞台上留下了无数另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但在大银幕上塑造过的角色就没有史小芳那么灵性了。
Barry这个角色完全无法说服我,怎么就想去当演员了,动机在哪,完全没有足够的情节来交代这事,一笔带过的就像bill也没想好怎么编合适。
水形物语里的怪物逃出来就去看电影,这明显是陀螺为了讨好电影人安排的情节,陀螺好歹有点实力,你Barry不想杀人了就要去当演员,bill是不是编的有点一厢情愿了。
本剧的一些配角反而很出彩,比如那个戏剧教师,演过《真探》第一季反派的车臣黑帮小头目,脑残的陆战队员,婊里婊气的女主都很好,都是一些反类型的角色,都很有戏,甚至那些路人同学也都个性鲜明。
唯独Barry,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出bill对这个角色没什么办法去表现,其实这个现象不是第一次出现在snl的优秀毕业生上了。
高潮姐和bill2014年合作的《失魂姐弟》也有同样的问题,他俩在里面演了一对面对失望人生选择自杀然后未遂的姐弟,电影很无聊,角色毫无可信性,打动不了我。
那么多年的搭档了,在电影里却感觉不到有什么默契。
高潮姐离开snl前拍了伴娘大获成功,还拿了奥斯卡,离开snl后反而积极转型,抛弃屎尿屁去接了不少正剧,像《火星救援》、《爱恨一线牵》 、《母亲》什么的,好不容易有个重启的《捉鬼敢死队》也扑街了,里面高潮姐和snl新的台柱子kate完全不在线。
感觉高潮姐正迫不及待的想要摆脱她在snl小段子里留给大家的印象,但一到她出场的时候我就出戏,分分钟感觉要戴上假发给大家来段finger lake。
目前她出演的电影角色都能找到snl里的影子,好在高潮姐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就要在《神奇女侠2》这种大制作里出演反派豹女了,实在想不出来会是怎样的效果,还挺期待的,毕竟超英电影想要成功百分之八十要靠反派的塑造。
说回Barry,其实就是bill面对这种角色不知道怎么演,看看《纪录进行时》和《太坏了》里的bill,他在里面多神啊。
《太坏了》里bill和seth在便利店盘问mclovin那段我不知道来来回回看了多少遍。
bill对这种角色就是信手拈来,估计都是一条就过。
希望他以后别学高潮姐了,少接点假正经,多来点屎尿屁,给就喜欢俗的的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欢声笑语。
我最喜欢,也是bill自己最满意的一次表演
跟一切喜剧一样,搞笑得有一个前提。
Barry 的前提就是一个杀手职业倦怠了,想去当演员。
这真是一个太妙的前提了,里面充满了冲突。
秘密身份与演员想出名的冲突;杀手冷酷无情和演员情绪饱满的冲突。
这些冲突让主角Barry不断地陷入困境,又不断的解决困境。
节奏紧凑,笑料百出。
说到笑料,不得不说说演员的表演功力。
主演Bill Hader是周六夜现场的常驻卡斯,以夸张、搞怪著称(哪个snl演员不是)。
但是他在剧中的表演是180转弯,非常的冷静和克制,没有一个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正如一个低调沉稳的杀手。
Barry 身上的笑点全在剧情,比如他被逼无奈讲出自己是杀手,确被夸故事编的很新颖。
另外,本剧大部分笑点是由配角贡献的,比如车臣黑帮,女警官,戏剧老师,和戏剧班同学,各各特点鲜明。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车臣黑帮noho hank.这个人身为黑帮,却是讨好型人格,拍起马屁来不分敌我。
还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名堂,结果弄巧成拙,引火上身。
演员是一个有罕见病的新人,前途无量。
既然是黑色幽默,就要说说黑色在哪里。
杀人不眨眼,一枪一条命的黑色是显然的。
可远不止如此。
片中对职业倦怠的刻画相当准确,日复一日的重复一件事,虽然擅长,可是枯燥。
没错,杀人也会枯燥。
对生活毫无期待,同时也极为孤独。
这些情绪表现的非常真实,没有喜剧化处理,让观众感受到沉重。
另外,片中也体现了小演员的挣扎,一个演员,演一辈子戏,到70岁,还得为争取一个一句话的角色,费尽心机。
也让人觉得唏嘘。
这部剧节奏快,故事精彩,表演准确。
总之,绝对值得一看。
幸福的家庭往往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可是,大多数的不幸福也是相似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Barry很好的诠释这两点他从迷茫中到慢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为了这一份他难以得到的目标而挣扎,眼看触手可及时,一个接一个到前因后果出现,然后一次又一次的造成下一个前因后果。
此片太过致郁做得越多错得越多而后果也越严重,离安宁也越遥远
Not a traditional type comedy with those punchlines but maybe that’s what makes it so special and worth watching. And finally our assassin is not someone so good looking that you can recognize him instantly from the crowds which makes the whole scenario’s logic seems too weak. This one is sad and funny. We can feel how desperate Barry was and every time he had to kill a guy for his bright future we feel awful too.
首先要承认,这部剧剑走偏锋。
巴里,职业杀手,厌倦了现在的工作,转而想当演员,典型的黑色幽默片。
然而黑色幽默的尺度是最难把握的,太黑色则压抑,会成为严肃正剧。
太幽默又会导致癫狂,成为无厘头闹剧。
昆汀的《低俗小说》,诺亚.霍利的《冰血暴》,黑色幽默的代表作,骨子里透着让人欲罢不能的神经质的感觉。
没错,神经质。
好的黑色幽默,都要有恰到好处的神经质。
可是剧集过半,主角除了突然想改行从杀手变成演员外,其他行为都表现得太过正常。
唯一有点神经质的,居然是作为反派势力的黑帮,他们会像小孩子一样,炫耀自己的偷拍手段,也会被洗脑,上一秒还穷凶极恶地想弄死别人,下一秒又坐在一起吃大餐,成为本剧唯一的笑点担当。
黑色幽默学不来,正像结巴,学不会别人的侃侃而谈。
《巴里》有一个好的起始创意,可惜具体制作出来显得太正经,是编剧和导演的天赋不够,有点可惜。
而作为HBO的剧集,《巴里》的制作水准显得更加尴尬,更别提同时段更新的还有《硅谷》第五季和《西部世界》第二季。
百炼钢
高中时在租碟房看的,剧情早都忘了,只记得女生唱的这首片尾曲。原来真的是突然的自我,数不完相逢,等不完守候。
情节没什么新意,偶尔会想看看这种电影
看了几遍,觉得还可以。女主角的气质,迷恋中。
唯一看点是2000年的深圳,散发部分太刻意摆了。
三线叙事,可惜没玩好
去掉功夫的花里胡哨就是散打长见识了
徐克低谷期的一部冷门作品,剧情和动作戏都没有太多的亮点,倒是主题曲突然的自我让人记忆深刻!
会打的不会演戏,会演戏的不会打。
徐克对武术和搏击没什么感情,为什么还天天拍,这满天乱飞和摆拍剪辑,把香港动作片都给带沟里了
打的还可以,没有什么特效,比较舒服
直来直去的电影。打法也是直来直去,情节也是直来直去。
剧情是老套了点,不错片子还是不错的嘛,叫个练虎鹤双形拳的跟散打的人打一下看,假的东西就该摧毁,别再骗自己了
忘掉过去,从零开始,这是突然的自我。三星半
看完了
勉強還行囉
印象中不是徐克导演的么….
只有擂台上的打戏稍微能看,擂台外的文戏非常干瘪。演员找的是专业散打运动员,但演技着实不行,全员后期配音,尽可能地让演员在画外说话,看着很别扭。散打总共三场,实际都是在一个棚搭内景里拍摄,连专业场馆都没租用,感觉很小气。比赛解说员只在声音里演出,都没找个演员来上镜出演。每次打擂台总要没完没了地插入回忆画面。麦子善是剪辑师出身,在导演水平上欠缺了些。
突然的自我,躁动的青春
打斗的戏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