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德惠翁主

덕혜옹주,末代公主(台),The Last Princess

主演:孙艺珍,朴海日,罗美兰,郑尚勋,金所泫,朴珠美,安内相,尹宰文,金材昱,白润植,高洙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日语年份:2016

《德惠翁主》剧照

德惠翁主 剧照 NO.1德惠翁主 剧照 NO.2德惠翁主 剧照 NO.3德惠翁主 剧照 NO.4德惠翁主 剧照 NO.5德惠翁主 剧照 NO.6德惠翁主 剧照 NO.13德惠翁主 剧照 NO.14德惠翁主 剧照 NO.15德惠翁主 剧照 NO.16德惠翁主 剧照 NO.17德惠翁主 剧照 NO.18德惠翁主 剧照 NO.19德惠翁主 剧照 NO.20

《德惠翁主》长篇影评

 1 ) 记德惠公主

一缕忧思永远缠住她的灵魂,这是没落的人不可解脱的结局。

—《宫女谈往录》朝鲜翁主德惠,通过韩国演员孙艺珍的演绎重新鲜活了起来,若没有此电影,或许,朝鲜翁主德惠真的就像是在被遗忘日本的那些年一样继续被世人遗忘,被历史的尘埃淹没了。

感谢导演,制片人,还有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能够将此片上映。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不禁想起川岛芳子,她们俩都是末代王女,又都从小在日本读书,和日本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同之处造就了他们两个的不同结局。

川岛一心想要封建复辟,根本不把寻常百姓看在眼中,只有她的满洲国了,却斗不过日本,终于沦为被日本愚弄的下场,还伤害了广大中国人民。

而德惠呢,我想她心中本无这些民族大义,对待朝鲜王室亲情大于政治意义,只是一心想要归国,她没法抗争,也无力抗争,没有川岛的心机,更不会川岛那般圆滑世故。

她恪守着翁主的脸面,是一个可怜又可悲的被时代推着走的女人。

只身在日本,在日本方面的安排下嫁给了陌生人,生了女儿,女儿又自杀,归国不成,被自己国家抛弃。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翁主是孤独而高傲的,在日本投降朝鲜建立民主之后,被遗弃在日本的德惠,在身份的骤跌下,自尊中掺杂着自卑,在精神病院将李姓改为梁姓就足以证实这一点。

影片中对于德惠来说,除了父母之外,最亲近的人莫过于金章汉和乳母了。

当这俩个人也被剥夺时,留给她的只剩下无尽的痛苦而已,而能选择的或许只有放弃生命这一条没有折磨的路了。

当暮年引渡回国,不知是否仍会感到欣慰。

生在帝王家,又适逢乱世,无力承担亦无力抗争,这注定是一场悲剧,一场旷日持久的悲剧。

 2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日本吞并朝鲜后,因为末代大王高宗不合作的态度,日本方面毒杀了他。

他去世之后,更为软弱的李王上任,完全丧失了对王室事务的话语权。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末代王族从来都是新生政权的眼中钉,一方面仍然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政治地位以满足统治需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防范他们东山再起。

乱世的平民谋生都很不容易,锦衣玉食的生活似乎看起来不错。

但是别忘了,没有日本人,这些人也是锦衣玉食,现在反而要寄人篱下,这种滋味最不好受。

没有父亲的呵护,李德惠开始了风雨飘摇的一生。

首先,不顾她的剧烈反对,强行安排她离开母亲,赴日读书生活。

到了日本之后,寄居在异母兄家里,兄嫂对她还是很不错的。

她生活中最大的期盼是回到朝鲜,回到母亲身边。

而直接造成她痛苦的,就是王室长官韩泽秀。

韩泽秀各种钳制李德惠的自由,强迫她发表违背内心意愿的演说、强迫她嫁给日本贵族宗武志...李德惠的重要帮手罗美兰因为多次顶撞韩泽秀,首先被遣送回国。

另一个帮手就是幼年时高宗给李德惠安排的朝鲜人夫君金章汉,金是出色的军人,一度深得韩泽秀的信任,暗中帮李德惠做了不少事情。

同宗武志相亲现场,李王一家展开大逃亡,失败。

德惠被捉回,被迫嫁给了宗武志。

金章汉被打伤,从此成为了跛子。

其实这些地方bug满满,全是槽点。

韩泽秀是暗杀现场的幸存者,居然一点事没有。

之后的追击中,他身先士卒,第一个进了地道。

街头的枪战中,又中了金章汉一枪。

但是一点事没有,继续生龙活虎地投入了追击工作。

第二天的伏击战中,那么远的距离,一枪就将金章汉打成了瘸子。

金章汉曾经奉承韩泽秀,如果他也有机会上陆士,肯定是首席毕业。

从韩泽秀后面展现的军事素质来看,果然是大实话。

另外,金章汉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活下来的?

难道是李德惠做了什么交易,比如饶金章汉一命他就嫁给宗武志什么的。

她有这么重的份量吗?

金可是暗杀高阶军官在内的重大恐袭事件的骨干成员,这样的人恐怕李德惠、韩泽秀都没有能力庇护。

他是怎么活下来的,无法自圆其说。

之后,李德惠嫁给了宗武志。

二战结束后,她试图带着女儿回国,遭到了拒绝。

此后,就魔怔了。

五十年代跟宗武志离婚后,住进了二院。

金章汉多年来一直试图寻找德惠的下落,韩日关系逐渐正常以后,他说服朴正熙,李氏王族滞日成员终于归国。

李德惠此后在他的呵护下安度晚年,落叶归根,又有机会跟少女时期的恋人长相厮守,算得上是happy ending.

 3 )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观电影《德惠翁主》

前言:“视尔不臧,我思不閟”语出《诗经·鄘风·载驰》,为我国春秋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许穆夫人所作。

意为看到你们行事不善,而我对故国的思念却不能停止。

大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是我喜欢的一个主题,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艺术,相关故事都会引起我的极大兴趣。

因此,历史人物传记片常常是我的热爱,特别是那些在波云诡谲的历史时代里奋力抗争的弱势人物,虽然经历波折,命运不由自己主宰,比起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缺乏振臂高呼的力量,但那些呐喊和挣扎,为生命之哀流下的眼泪都更能震撼我心,更真实更有力。

韩国八月上映的电影《德惠翁主》完全符合我对这一题材的偏好,更让我在熟悉的年代感里看到了不熟悉的人生。

我历来对韩国历史兴趣贫乏,自然也就了解不多。

可以说,在电影开篇时,我是抱着好奇和一无所知的心态进入剧情的。

当李氏国王穿着中国明制服饰坐在高位上,面对底下清一色燕尾服的朝臣,服饰的强烈反差让我有种时空错位的错觉,总觉得这两种服饰所代表的历史在衔接上出了问题,中间似被生生减掉一节。

然而,对朝鲜历史的无知并不能妨碍我观影的热望,剧情流畅的发展,朝鲜日据时代与中华民国的时代重叠让我很快抛掉了陌生感,完全融入。

尽管德惠翁主仍旧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熟悉的年代,中韩两国曾共同经历过的屈辱遭遇并不会给中国观众太多隔膜,相反,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回顾历史的视角。

德惠翁主是李氏王朝的末代皇女。

按照李氏宫规,嫡出称公主,庶出称翁主,德惠是侧室梁贵人所生,因而称翁主。

她出生时,李氏王朝衰微,变成了日本人的傀儡。

德惠的哥哥十一岁就被送往日本,名为读书,实则成为人质。

德惠虽为翁主,依然未能幸免,尽管父亲对她千般宠爱,也曾为避免她走哥哥的路而做过努力,但他终究未能拗过历史赋予德惠的命运,在他被毒死后,女儿被送往日本读书。

历史上的德惠境遇悲惨,在日本患上早发性痴呆症,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憔悴支离。

她没有恋爱过,被迫与番主的儿子结婚,最终又被迫离婚。

常年被关在疯人院里,被人遗忘了。

直到1961年朴正熙访美路过东京时才从她嫂子口中听说她的其人其事,并安排为她办理归国手续。

德惠翁主离开故国三十八年,最美好的青春做了政治的牺牲品,她的身体曾享有锦衣玉食,但她的灵魂却任人欺凌。

在动荡的历史中,德惠的名字那么渺小,小得唯有亲人才记得她的存在。

如果后人不时常提起,知道她的人会越来越少,她的名字就像照片上苍白的面容,人生像一张纸片,随风飘零。

但电影给了这个女人新的生命,不但还原了她一生的遭遇,更丰满了她的灵魂——对故国的爱与思念,无论命运如何捉弄,无论历史怎样变迁,她对祖国的深情都不能磨灭。

三十八年的囚禁也无法改变她生命的血缘,她就是韩国的女儿,富贵不能改变她的心,蹂躏也不能摧残她的家国情怀。

历史无温情,我们常常为被其抛弃揉碎的弱者而叹息。

但电影和文学却可以为历史的冷漠填补空白,发挥合理的想像,让人物拥有灵魂,让情感得到慰藉。

电影中的虚构人物金章汉是整个故事的推动者,他的出现让德惠翁主悲惨空洞的人生增添了脉脉温情。

历史上,德惠的父亲为了阻止女儿有朝一日被迫嫁给日本人,曾打算将她嫁给一个大臣的侄子,并已择定了最佳人选。

然而,正如电影中表现的那样,此事被日本人破坏,那个择定的驸马也不知去向。

但电影抓住了这一历史细节,让这位消失的驸马留在了德惠的身边。

当她被迫前往日本后,他也前往日本入读军校,并成为了一名军人。

以侍卫的身份再次回到德惠的身边,以自己所能保护她的同时为在日的朝鲜抵抗组织提供一切援助。

金章汉,这位历史上消失的驸马,不但给了德惠生的希望,并参与了德惠与兄长流亡上海的计划。

然而,事情被韩奸破坏,最后关头终成泡影。

金章汉重伤流放,而德惠被嫁给番主之子,生下一个女儿。

两人本应是夫妻,但历史破坏了这段姻缘。

他们本可以拥有爱情,但叛国者却将爱的岩浆冷却。

逃跑的最后关头,两人在静岗地下抵抗基地遭遇日本兵的伏击,金章汉要德惠从地道先走,给他十分钟的时间与日本兵周旋,他一定会追上她,在海边会合。

德惠答应了,但当她跑到海边时,面对的是苍茫的大海和荒凉的沙滩。

海的那边是上海,此刻却看不到一艘可以渡她到达彼岸的船。

当金章汉设计炸死日本兵后匆匆赶到,他们等待的小船终于到来,然而这条船早已被韩奸操控,成了劈开两人的利刃。

金章汉再也没有见过德惠,而德惠被迫结婚又被迫离婚,当日本终于投降,她兴匆匆带着女儿赶回祖国时,却在海关被拦下,她已被韩国政府列为禁止回国人员之一,李承晚担忧王室成员归国后会夺取政权,对他们永远关闭了归国的大门。

几十年后,金章汉已成为韩国某报刊的主要负责人,但他始终不能忘记德惠翁主,终于在日本的疯人院里找到了她。

她已苍老、疯癫、身体佝偻,风华不再。

电影没有表现爱情,我们只看到一段岁月的流逝,一场历史的沧桑变幻。

但爱情却并未消匿,德惠的记忆又回到海边,金章汉说要她等自己十分钟,他一定会找到她。

今天他又坐在自己对面,她问他,十分钟都已经过了,你怎么还不来?

海边目睹金章汉被叛国者打伤的一幕一定是她脑海中最深的创伤,这些年她以为金章汉已经死了,她亲眼看到他身中数枪倒地。

此刻,两人白首相对,爱情好似未曾来过,爱情早已与家国相融。

它不是单薄的情思,而是厚重的思念,思念中承载太多的期许和绝望,人如炼狱中煎熬,而家国却在遥远的彼岸,永不可触。

韩泽秀,剧中的韩奸,卖主求荣的投降派,不比我们熟悉的汉奸更显善良。

丑恶的嘴脸和一次次对同胞的欺压令人恨入骨髓。

然而,电影却以非常客观冷酷的手法展示这一人物的结局,他并没有被抵抗组织暗杀,也没有遭受历史的审判,而是摇身一变又成了韩国新政府中的大人物,在海关巧遇不能回国的德惠翁主时得意洋洋地笑道,我早就说过,你这辈子都别想回国去。

那丑恶的嘴脸转而得到美国人友善的接待,而试图抗争的德惠则如风中残叶,跌倒在地,只能任风雪摧残。

叛国者的丑恶是爱国者心灵上的毒药,却毒不死一颗思念祖国的心。

就算被抛弃被践踏,被阻拦被磨折,对家国的思念不可磨灭,也许这是德惠活下来的全部支撑,直到金章汉终于找到她的这一天。

十分钟已过,故人姗姗归来,回家的路已然铺开,路之彼端是儿时的记忆,年迈的亲朋,是新的人生。

德惠翁主的一生没有传奇,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更没有参与到政治势力的角逐中去。

她是一个因出身而被胁迫和蹂躏的普通人。

如果她生在平凡人家,也许一生就不会这样悲惨,也许历史少一则故事就是多福惠一人。

她是历史中的小人物,像那些一同为抗日而牺牲的同胞,临终前不忘掏出怀中浸透鲜血的国旗盖在身上,却无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感动我们的不是凯歌,不是口号,不是主义也不是理想,只是最质朴的情感,是一个人对他出生成长的国家怀有的最原始的依恋。

国人重利,为利益格局而将家国情怀玩弄于鼓掌之中,其结果是糟蹋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种。

我们的历史复杂而曲折,面对同样的敌人遭受过同样的伤害,为什么我们却以爱国为笑谈,演绎历史如儿戏,难道不值得思索么?

 4 ) 她的一生

趁着电影还没有火,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由孙艺珍主演的历史电影《德惠翁主》,虽然很多情节不符合历史原型,就冲孙艺珍,也值得一看。

当然,还有罗美兰,豹子女士。

罗美兰在《请回答1988》里活得最是自在,在家里可以大声吆喝,丈夫总讨她开心,不像其他两个妈妈活得隐忍,凭着自己的真性情过着日子。

而在这里,她是德惠的贴身婢女。

感同身受这个词,多半是说给相同经历的人听的。

历史早已过去很多年,如今我们再看,多半是怜惜和伤感,历史里的他们,也许比我们看到的,更难。

做为大韩民国的最后公主,她也曾是一个幸福的女孩。

有爱她的父皇,疼她的母亲,尽心的女佣。

她无忧无虑地在这皇宫里乱跑。

宫女们整天追在屁股后面,生怕她有什么闪失。

她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笑容渐渐消失了。

也许是父皇的突然离世,也许是坏人的要挟,也许是母亲的离世,也许是……她忘记了,笑着是什么样子,她不知道她笑起来有多么治愈。

故事采取的倒叙方式,并将过去与现在穿插进行,时间跨度也长达几十年。

忙绿的报社里,走进来一个腿脚不好的男人,别人称他为部长。

我们不禁要想为什么这个人腿不好,是什么原因呢,带着这个问号,电影即将拉开序幕。

当然这个男人,贯穿了德惠的一生。

他是德惠命运的见证者,同时也给德惠灰暗的生活带来了一丝甘甜和希望。

一张老旧的少女的照片,从黑白色渐渐变成彩色,我们回到了德惠小时候。

那时候的她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而章汉是父皇为她选定的驸马,印章的章,汉水的汉。

章汉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投入到独立运动中而拒绝了陛下。

然而高宗的逃亡没能实现,他就死在了自己的宫殿里。

章汉记住了老皇帝的遗言,他想守护住德惠。

只有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是开心的吧。

对于日本人来说,翁主始终是个麻烦,于是,他们开始谋划把她送去日本。

假意称她出国深造,实际上是控制。

只是德惠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是38年。

一个人能有几个38年?

临走前的那个晚上,德惠给自己的母亲洗了脚,母亲没有叫她名字,只是她没有想到,她再也见不到她了。

母亲递给德惠一个保温瓶,因为她知道女儿此去敌国,必是凶险万分,连喝水都要小心。

从此,她的眉头更加紧锁。

镜头又回到了现在,瘸腿的章汉来到了日本 ,开启了寻找翁主之旅。

过去的英亲王府邸变成了饭店……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过去他就这样静静站着,看着德惠弹钢琴的。

另外一群韩国有志青年在策划着逃亡计划,祭元典礼是最好的时机,充足的炸弹足以使日本人慌乱。

逃亡计划当然需要翁主和英亲王的参与,她做梦都想回到韩国看望自己的母亲,自从那天见了留学生,她觉得王室颜面无存了。

英亲王有些犹豫,他的老婆是个日本人。

日本人假意要送德惠回国,条件是她必须在韩国人面前发表演说,当然了,演说肯定是利于日本人的。

只是她这样演说之后,将不利于流亡计划。

面对一瘸一拐的工人,断了指头的小女孩,体弱多病的老人,德惠讲不下去了。

她摘下帽子,“我们还有要回去的故乡。

”在这一刻,遥远的地方,有一些人正盼望着他们的归来,打起精神,鼓起勇气,一定可以回去的。

但是,韩泽秀开始变本加厉监控德惠。

幸好,福顺陪在她的身边。

可是这个可恶的韩泽秀,连她最后的依靠都要送走。

她不愿走,遭到了毒打,她只能命令她离开。

死死抓住栏杆的双手,被拉拽着松开。

她,无能为力。

从此,她都要一个人面对。

听闻母亲离开的消息,行李箱都给她作对,怎么也合不上。

除了哭,她什么也做不了。

既不能马上回去,也不能找谁理论,如此憋屈着,压抑着。

然而他们的逃亡计划并没有成功,白白牺牲了很多人。

多希望那条船上只有一个人,是来接章汉和德惠离开的。

一望无际的大海边,再多的挣扎都显得渺小而无力。

章汉倒在血泊中,德惠被押回去成亲……德惠靠在门边,目光呆滞地望向远方,她已经没有什么期待。

直到听到那个消息,日本投降了!

日本人投降了,韩泽秀这样的坏人,却依然可以逍遥自在,自由进出韩国。

德惠却不行,她的回国要求被拒绝了。

她的所有的希望在那一刻崩塌,也许本就只有一根弦,一根羽毛的力量都能扯断。

她崩溃了,全世界都抛弃了她。

历史上的德惠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病了,导演把爆发点放在了这里,也是很仁慈的。

我们都期待春天,她的春天却迟到了38年。

说好的十分钟,你怎么现在才来,我等了你好久了,我都快等不下去了。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独自盛开的小花,即使艰难,也要绽放,即使孤芳自赏,也别灰心,总有人值得等待和被爱。

《末代皇帝》最后有这样一个镜头,故宫成了旅游景点,年老的溥仪进去还要买票,很多地方也不开放了,栏上了红绳子,那个时代宣告结束。

回到韩国的德惠与金章汉坐在台阶上,宫殿里被栏上了红绳,章汉去给她买汽水,她看着空荡荡的宫殿,放佛看到了自己的父皇和母亲。

她走了过去,依偎在母亲身边,母亲喊了她的名字。

这是导演给她的一场美梦,梦里,一切都那么美好。

可是,现实依然残酷。

(图文并茂见公众号:电影和羁旅)

 5 ) 谈点不一样的感受

正义为什么总要迟到令我感受最深的并不是德惠的爱国之情,而是那些加之在她身上的痛苦。

不知为何,想起神话故事中的美杜莎。

她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却遭受这样的诅咒,永不得解脱。

德惠翁主三次崩溃瞬间,我认为,一是在朋友侍女福顺的离开,二是在得知母亲的离世,三是章汉受伤不知生死。

她一次次想要逃离,却又一次次被现实击溃。

德惠的一生并不是传奇,只是极具悲惨的。

在异国他乡,奴隶一般的活着,影片中说她多次想要自杀,是啊,没有灵魂的活着有什么意义。

直到章汉的到来, 她说,他等了他好久。

她不止在等他,也在等回到故国啊,这是她的执念。

晚年的德惠,精神已经失常。

如果生逢其时,她…时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如同蝼蚁,我们真的有的选择吗

如果要喷,对不起,是我格局小了。

仅代表个人观点。

 6 ) 没有什么比历史剧更能触及家国情怀!

每每那种国破家亡心犹在壮士为国捐躯的情节上演,总是反复告诉我:一个国家独立自强有多么重要‼️先辈们淌出的路是多么鲜红‼️单纯本电影就艺术表现力而言:或许是靠女主一人撑起全场的情节比较累,死之咏赞男女主双线给我的打动力会比这部强很多(不否认有爱情加分的可能)当然女主那种丧国凌辱隐忍的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朝鲜政府对翁主和朝奸韩泽秀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纳入拒签名单,后者保镖护送回朝)真的很现实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界的齿轮在转,为了得到现实的利益,光靠浓烈爱国心是远远不够的,得跟上时代进步实质上去为自己创造出条件,否则只会将自己蚕食在无限的苦痛之中。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中年金章汉那句轻轻描绘却意味深长的话“她的痛苦有谁能够明白”,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位末代翁主。

对金章汉而言,从精神养护所接走德惠在监护人那一栏签下的“金章汉”三个端端正正的大字,既是写下了高宗皇帝交给他任务的答卷,更是写下了对德惠翁主一生的誓言!

说到她的日本丈夫宗武志,但从电影看来却也是个被国家利用的工具人,身上带着一丝可悲,但从结婚之时表达德惠在我眼里不是朝鲜人或日本人,只是我的妻子来看,或许他曾经也只是个卑微的祈求拥有一个幸福的家的好男人。

而意料之外让人最好的哭的,竟然是回国之后机场等待的人群里最前排那几位身着翡翠绿和嫩芽黄传统服装的曾经服侍着她长大现头发已花白的嬷嬷们,更是呼应了送小德惠去日本时的场景。

如果前面说德惠的痛没有人能懂得,看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她的痛还有这些嬷嬷们懂得。

ps 就冲孙艺珍演老年德惠历尽沧桑的双眼无神、年迈体弱的瘦骨嶙峋、重见故人的欲哭无泪、重游故地佝偻背影,难道不值得一座小金人吗!

 7 ) 从《德惠翁主》重新认识演员孙艺珍

2021.02.07据说今天是孙艺珍演员出道20周年,祝孙演员20周年快乐啦。

初印象如果要说最早看的孙演员作品,大概是在中学看的《脑海中的橡皮擦》吧,印象中看完电影哭的稀里哗啦的,那些绝症的桥段总能催生出我无穷无尽的泪水。

那时候的孙艺珍年纪虽小,表演功底确实不差,表演细腻,感情到位,眼神深邃,哭戏令人动容,笑起来不可方物,清纯稚嫩的样子真是令人生起一份喜爱之情。

最近在朋友的安利下去看了《德惠翁主》,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也让我我对孙艺珍演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电影中出场是坐在钢琴前弹琴的背影,随之一个回眸,带着点忧郁和疑惑,偏爱侧脸的我觉得这一幕是很美的。

1、内心戏张弛有度。

电影中有一段德惠是要在朝鲜子民发表亲日演说。

从一开始拒绝演说的坚决,到答应以回国为条件发表演说,再到演说的那天中途更改亲日演说。

每一个起承转合都恰到好处,要在个人亲情和国家之间进行抉择,内心是要经历多大的斗争,德惠的内心是有多大的纠结,她很渴望回到朝鲜,回到病危的母亲身边,可是同时她又是这个国家的希望,是王室最后的尊严,所以当她听到孩子的咳嗽声以及望着那些可怜,被压迫,被欺凌的子民时,她又是多么的不忍,我认为这种内心抉择戏是很难演的,但是孙艺珍的表演能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并且让人理解角色每一次的选择,以及她的眼神是很真挚,是不同于可以借助肢体或者语言台词来诠释的,更能让人相信这一段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让人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悲剧性。

2、感染力爆发力兼具这部电影是压抑的,印象深刻的场景太多了,孙艺珍的演绎我称之为绝佳。

贴身婢女福顺被迫和德惠分离。

我觉得两位姐姐在这一段演的都太好了,德惠怜惜福顺、不舍福顺,福顺担心德惠一人身处异国险境,尤其是下跪告别那段,两位优秀的演员呐,真的很抓人心。

得知母亲去世。

一开始是在收拾衣物,前面一列系列的动作看似平静,突然得知母亲去世,开始触动,然而并没有大爆发而是缓缓询问什么时候去世,临终有没有人在身边,最后才崩溃大哭,世上最难过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更难过的是见不到至亲最后一面。

海边男主被枪杀,德惠被抓,回国梦碎。

当亲眼看见自己喜欢的人在自己面前被杀,是多么的痛苦的一件事,可是她无论怎么挣扎、大喊,奋力反抗,想要冲到男主身边,她都只能眼睁睁被迫与他分离,看着他在远处死去。

被拒绝回国。

真的太经典了,这场戏我认为是最佳场景,从不相信自己被拒绝回到祖国,到无法接受自己永远无法回到祖国,再到看到卖国贼顺利通关回国,眼神迷离躺在地上冷笑,那种无奈、心灰意冷,还含着泪甚至有点疯癫的意味。

都说最悲伤最崩溃的时刻,往往不是大哭的时候,而是大笑。

孙艺珍的表演真的触动我内心深处,令我为之动容。

年迈回国,抵达故土机场。

老年的德惠,首先在妆容、服化道真的是和原型相差无几,当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其次是孙艺珍当时才30几岁,要表演出老年人肢体动作、形态和神态,最后最重要的是那时候德惠的精神状态是处于痴痴呆呆的。

最后和福顺相认那里,直愣愣的走到福顺跟前,眼神的神态从看似空洞、存疑到确认是福顺,抚摸她的脸时眼神微微有神又泛点泪。

谁看了不得说一句真牛。

她是演员孙艺珍她的表演自然流畅,情绪到位,眼睛会说话,該感情热烈时是热烈,是忧郁时是忧郁,是空洞时又是空洞的,该收时收的住,該放时放的开,这就一个好演员的自我修养吧。

年轻的时候看电影主要是想看电影的故事情节,如果是一个好的故事,便能打动我的心;长大了逐渐喜欢看好演员演的戏,因为他们的演绎能由内到外的打动人,直击你的内心。

《德惠翁主》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看完之后,它值得你去细细回味。

写完似乎又看了一遍这一部电影似的,很多画面都还在我的脑海里,因为演的太好太喜欢了。

最后希望孙演员能拍出更好的电影,真是天生的好演员。

 8 ) 韩国人之殇

看到我看这部电影,我的韩国朋友评价了下:啊,这都什么时代了还皇帝公主的,愚昧又土气,真是的,再说他们也没有为朝鲜人民做什么啊朝鲜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烈的民族,远比中国人更敏感,比如之前大火的日漫辱华事件,实际上很多辱华辱亚都是韩国人在声讨。

毕竟不是自己独立的,自己一辈子也逃不出日本手心,提起这事就没那么硬气。

朝鲜王室几次派密使求援于国际,恰像胡适大师和抗日前期的蒋介石,自己任人宰割毫无反抗勇气,全部押宝国际反应。

这里面深深的屈辱与无奈,朝鲜体会的更深一点。

王室举事,对独立一点用处都没有,胖臂挡车。

是美国中国苏联重塑了半岛格局,时至今日在半岛说话有用的还不是两个孩子,而是两个大人。

很多韩国人说即使中国不再支持朝鲜,半岛的大事还是要看中国眼色需要中国点头的,轻举妄动的坟头草都一米五了。

更不用说更强大存在的美国了。

作为一个GDP高达三万美元左右的发达国家,民众内心充满着不安焦虑,异常敏感的民族自尊心支配着他们躁动和极端,没有大国崛起,没有国家地位,民众的权利就是放屁

 9 ) 抱着短暂的忍耐,等待却是一生

13三岁被迫去日本,从仆人安慰说"一定能回去的,忍耐一下",一忍就忍了38年。

知道日本投降后,都因曾是皇族人士的身份而被拒绝,精神极度崩溃之下最终发疯。

不得不说韩国人拍的真好哭😭。

"印章的章,汉水的汉""十分钟我就来了"这一段爆哭,十分钟,一眼万年,为了孩童时"岳父"的嘱托,青春时的萌动,青年时的爱慕,男主坚守了一生,守护了一生。

 10 ) 德善翁主

这部电影是全家人一起看在家里看的,但家人要么喝茶聊天要么看一半外出,只有我全程跟着影片看,两三处的地方差点眼泪都要掉下来 ,一次在顺贵?

被拉走的时候,看到仆人忠心与翁主的感情 第二在章汉跑向德善被韩奸一枪两抢打趴下的时候 第三是德善翁主不得返回国的时候 整个影片下来眼眶都是红红的,但是最后的镜头还是神似末代皇帝的,两个影片都是重叠的看的样子,最后女主老了的妆感觉不太老

《德惠翁主》短评

3.5 其实去查背景史实,整个朝鲜皇室是很窝囊的。但还是忍不住被豹子女士和孙仙的演技深深打动,她们痛苦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一抽一抽的😭能等来🇯🇵投降的一天真不容易啊

8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当德惠被拒回国 倒在地上又哭又笑的时候 我知道了什么叫演员 孙艺珍太牛逼了

9分钟前
  • 精神病院院长
  • 力荐

前半段還不錯,爆炸事件完結後就不知道在拖什麼了。90分鐘時快看不下去了。可是演技很讚還是不覺看哭了。金材昱簡直是韓國演員中的日本人候補,演過n個說日語的角色了。可以理解想講述「一個人生」但接回國+故地重游這種情節非要拍出來嗎?許導演還去拍愛情片吧。0924晚 at青島黃島

13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还行

我觉得如果不是能设身处地的把自己当做国破家亡的一方看待这个电影真的也就那么回事。。。而我一想到朝鲜那些真实的历史又没办法同情他们。。。

18分钟前
  • cissy
  • 较差

了解韩国历史,反一号韩泽秀还可以,其它化妆、表演都没设么好表扬的,做戏的感觉太重,尤其是对工人的演讲,一些场景明显是戏场拍的。

23分钟前
  • 高山流水
  • 还行

公主平淡的一生,孙艺珍苦情女主的脸,所炫很美,我可爱的美兰女士啊,看着好亲切!

27分钟前
  • rhea丶小鱼
  • 推荐

作为电影来说拍的挺不错,但了解了真实历史之后,就全是狗血了。演员们演得倒是真不错,尤其是孙艺珍带着女儿回国在机场被拒那场戏,很牛。

28分钟前
  • 川者
  • 还行

和正史关系几乎不大了,在美学的伤感上可以一遣悲怀,命运、时代、最后的王室……但说到底王室的命运和平民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关系,千万种不幸也好过太多人了

29分钟前
  • 恩培多克勒之死
  • 较差

韩国主旋律片,戏说大大大于历史(比如翁主13岁就到日本了)。孙艺珍真漂亮,并且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演技(。)其实近代东亚历史里面的女人们每一个都值得大书特书啊,比如溥杰的妻子嵯峨(爱新觉罗)浩,再比如德惠翁主哥哥李垠的妻子方子女王。

33分钟前
  • Abe
  • 还行

比《末代皇帝》差在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可能也是因为朝鲜公主这个政治筹码比溥仪小太多,经历复杂性完全没法比。但是还挺好看的,关注爱情与守护,不过多渲染苦难,孙艺珍的确演的很好。

34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推荐

韩国各种类型片都能驾驭,唯独历史题材感觉总拍不出味道。

39分钟前
  • alien81
  • 较差

十六七岁时偶然点进这个片子拉进度条粗粗看过,当时莫名其妙很喜欢宗武志走来坐在德惠身边向她倾诉心声那一段。前几天找出来从头细看了一遍,其实情节桥段的编织略显粗糙,且有过分夸大落入个人英雄主义窠臼之嫌。另外就是把李鍝这个历史上为日军服务一生的朝鲜王孙编成独立运动斗士是否太离谱了些??不能因为他是朝鲜王族第一美男就肆意把其父“麻衣太子”义亲王李堈的事迹挪给他赋魅吧??

42分钟前
  • 虎虎生刺
  • 还行

全篇最精彩的就是在海关被拒的那场戏,好人回不了国,坏人仍然大摇大摆回去,真是没有天理,被祖国抛弃测底摧毁了这么多年的坚持,什么都没了,直接疯掉,演员演的真好,真好

45分钟前
  • nana橙
  • 力荐

时代的悲剧,现实一定比电影更惨烈,漫长岁月中的无尽痛苦不是一部两小时的电影可以完全表达的。时间与痛苦的双重剑,让苦难在心中沉积,逐渐将人的意志压垮。生于大变革时期的人,后来人看来觉得他们的一生波澜壮阔,但当事人又如何想呢?

49分钟前
  • Paradox
  • 还行

孙艺珍将有信仰韧劲、痛苦被动的公主诠释得老辣生动,朴海日则默默守候的护花使者。

51分钟前
  • 离离塬上草
  • 推荐

韩国的历史剧还是没有我们国家的厚重,感觉一点小事就大惊小怪。不过孙艺珍还是美美的。 ❤️

55分钟前
  • 薄荷绿
  • 较差

末代公主,从小高宗指婚的热血骑士章汉爱她,傻白甜大暖男水做的伯爵宗武志爱她,如果玛丽苏,也只能是痴呆症专业户疯了也好看的孙艺珍;朴珠美阿姨也好美好古典;我国拍革命,是成功的革命,那不成功的革命呢?一样可以讨论,就凭这一点已经很有分量了,这个题材不容易,我再也不说他们认美国爸爸了

60分钟前
  • 碧落旁宁
  • 推荐

7分。出身王族却身在乱世,从小便送去日本做人质,身不由己的悲情女子。多少有点溥仪末代皇帝的感觉。孙艺珍表演的还不错。罗美兰演福顺年纪太大了、演员表竟然没提高修!金材昱的出场好少。去年全智贤暗杀,今年孙艺珍德惠翁主,韩国真是不忘国耻啊,一年一部抗战电影。

1小时前
  • 瑶瑶
  • 推荐

历史同人剧,有煽情无力度。

1小时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宏大的历史架构,沉重民族疮痍,半戏说的2小时其实很难陈情,如果再加入爱情戏,则更加摊薄了历史的唏嘘。

1小时前
  • vivivinon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