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幸运,我算是个没怎么看过抗日神剧的人。
至于勇敢的心1,76集的长度就能把我劝退了。
但,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感谢电视给了我一个欣赏神剧的机会,我要在这里感谢编剧,感谢导演,感谢杨志刚,顺便祭奠一下我浪费在这部剧上的宝贵时间。
以前看过杨志刚主演的剧,但不多,印象里也就《火蓝刀锋》和《打狗棍》——后者的剧情如今已经被我忘得一干二净,而火蓝刀锋则是我最喜欢的军旅剧之一。
然而这次杨志刚的造型就雷了我一脸。
酷似戴了个假头套,每天身穿大褂,在194X年的上海,在其他人都短衫西装的上海,就差把“我是国文先生”这六个大字写脸上了。
当然,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您念台词的时候能不能稍微有点表情变化?
一个大义凛然的英雄角色,被演绎得像是个投机倒把的怂包。
演员在角色塑造方面有问题,编剧在设计角色方面也很有问题。
佟这个角色,编剧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大义凛然、有民族气节的英雄。
然而却给人一种伪善、迂腐、自以为是的感觉。
在很多情况下,他都更像是个小人,而不是英雄。
还有许多人诟病的三妻四妾,我不理解,为什么所有女性角色都要喜欢这样一个伪善的“君子”。
况且,最后和沈童的结合,难道不违背他一直遵守的所谓“师道”吗?
然后其他角色,像是周瑜、杨逍,都是愚勇。
所有人脑子里好像都只有报仇和跟着主角走这两种想法。
百姓们听风就是雨,一点质疑都没有,就像游戏最简单等级的NPC。
主角光环开到满,反正死是死不了的,你特高课算个啥啊,小鬼子算个啥啊,最后不还是我主角最强?
这剧全员都没有智商,如果观众也不带脑子看,或许能好一点。
看着玩挺不错,想了解一下,当时的特高课查案到底是什么样子,是草菅人命还是真的需要搜集证据,真不知道哪一种类型的剧本更像是历史真实的样子?
好像大部分的抗日题材都是日本人想杀就杀,想打就打。
而这个片子里面虽然偶尔也有这种状态,但是里面的东村课长又这么讲证据,实在是不明白。
是以前的剧本写的真实,还是这个剧本写得更真实?
放假在家跟着老爸看的,看得无语凝噎。
bug一堆,从此又多了一部抗战神剧。
表面上多热血,实际上就是送死+仗着鬼子傻。
欧阳公瑾一少年英雄,死得是真轻巧🤧;丰三江死的那段,小日本有炸弹不早扔,非得等自己被杀掉一波才扔😅;引诱东村调虎离山那里,无语住了,四十几集东村还是“老实”得离谱,是tjr引诱得还不明显吗,屋子里那红色的机关,求你隐蔽一点好不好🙇把tjr过于神化了,没tjr都活不下去了呗,以及为什么非得加上沈童对tjr的爱情,实在不理解……太多了说不过来,更多零零碎碎的槽点无法细说,总之就是一部抗战浮于表面的剧。
噢还有演员的演技,主演总是给我一种一口气没吐出来的感觉,看得真难受,人设可能是低调内敛,但演出来就是一憨批ws样🤢配角们也有点一板一眼的。
塑造一个角色,我觉得有反差感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疯批类的角色,反差感是最重要的。
东村我倾向于他是个被日本帝国主义洗脑的可怜人。
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说过自己曾经是一个警察,后来才成为一名军人的。
所以很多时候,他骨子里的正义感是压制不住的。
比如说在欧阳正德骂自己二百五的时候,他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凡事都是需要证据的。
这里真的算是我爱上东村的开始了,真正喜欢这个人设,因为如果换作其他任何一个高层军官甚至是正常人,都会生气。
但东村没有,反而是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想要的东西。
这里算是我真正了解东村的开始,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东村从小是在医院长大的,还是警察出身,可以说是非常出众了。
所以在东村穿着白色大褂,加之演员本身的气质加成,活脱脱的就是一个翩翩公子,温润如玉的医者。
这里是不是就形成了反差感呢?
有了这两层buff叠加,东村在剧中成了一个“讲礼貌”的小日子。
但是,别忘了他被所谓的日本帝国主义洗脑了!
所以关于东村,很多时候他是个伪善的人,他总是善于利用自己的儒雅随和的外表,说:我是个讲礼貌的人。
但实际上呢?
他又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就是我们常说的伪善者。
比如他在盘问栀子,盘问大表哥的时候。
他对栀子说:我不会对你像外面的人那样的,你的名字很像日本姑娘的名字,我叫起来很顺口。
大表哥也曾经对东村说过:“你倒是挺讲礼貌的。
”不过反观后来他被佟家儒逼得恼羞成怒,从一开始的自以为是用儒雅正直伪装自己,到后面的可以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这中间其实有个本质未变,他从始至终的残忍无情冷血,为了实现日本帝国主义视人命如草芥。
我喜欢过很多疯批,就是那种多在韩国影视剧中的,一出场就是个反社会人格杀人不眨眼。
比如说《他人即地狱》中的牙医徐文祖。
演员的外形也同样是一个斯斯文文的医生,可背地里是个变态,他将自己称之为神,他说过:“有想杀的人就杀,想救的人就救,不觉得自己成为神了吗?
”影片对于徐文祖的经历没有过多赘述,很多时候,看着他这样目空一切站在食物链顶端,我会真的觉得徐文祖真的是神,他的残忍不属于人世间。
而东村呢?
他也是个疯子,他也残忍,他也冷漠,可为什么就喜欢这个角色呢?
他的身份还是一个日本人。
原因就是编剧给他设定了警察这个前提身份,促使这个人物有了人情味儿,更加立体。
故而我又倾向于东村骨子里的正义甚至是善良,不是伪装,而是不经意的流露出的。
这是他的本性,也是他伪装自己最有力的武器。
他伪善又不伪善,时常给人一种克制隐忍又极度疯狂,薄情寡义的感觉。
必须夸夸演员,在演员的诠释下,东村的外形首先就很符合一个医生一个正义之人的模样,尤其是眼神特别深情,时常会蓄满了泪水,叫人看着真有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
反差感这不又来了!
明明内心霸道自负又冷漠,把佟家儒当成猎物,可偏偏人家就是一脸深情。
可在诸多时候,东村常常上一秒还在想念先生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下一秒就把人抓紧特高课盘问。
表情又由一湾春水变换成了电闪雷鸣了。
可在质问佟家儒的时候,他却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伪善。
(除了后期的暴走村村哈哈哈哈哈。ò ∀ ó。)很多时候你看着他被佟家儒玩脑壳的时候,你都会忍不住心疼一下,尤其是大结局前篇,东村很生气但是眼睛又含着泪说道:“我曾经相信过你很多次!
可是你的每一次求情都是在演文明戏,你的每一次示弱都是在酝酿阴谋。
”不知道的还以为被哪个坏女人骗感情了呢。
(─‿─)还有东村在邱凯伟老师的饰演下,真的是太有举手投足都有矜贵渣苏那味儿了。
朝着许仙勾勾手指,眯着眼睛端详神情后又不屑一笑,还有歪头杀指示赤本捉住佟家儒,真的有很多很多地方很难让人不爱。
演员本人也为这个角色赋予了自己的独特魅力。
他的湾湾腔以及声音富有磁性台词清晰伶俐,日语也是本人自己配的。
刚开始看到时候我以为演员真的是日本人,首先长相就比较日系,留着小胡子梳着大背头,口音更是奇奇怪怪的。
后来才知道还真是湾湾那边的艺人。
综上所述,有很多反差感多面性塑造了东村敏郎这个人物,也在演员的诠释下让这个角色锦上添花,可以说,邱凯伟真的把东村演活了。
不管换哪个演员,都演不出极度疯狂又儒雅正直的特高课课长东村敏郎。
————一点唠叨:🤨不过就是邱叔为啥都不演主角,他好像不是科班毕业,演员也只是副业,人家本业干设计的。
但是演技真的很不错。
配角戏份有些都是少得可怜。
这样的好演员还是多多拍戏,都四十六了,不然过几年退圈了咋整🤷🏻♀️
看《勇敢的心2》这么久,我才意识到了演员的重要性。
关于男主佟家儒佟老师。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在与男二东村相识后,两个人都用自己的智慧与对方周旋。
佟是一个对现实低头对侵略者反抗的人物,可是迫于侵略者已经占领上海的情况下,他明着对东村示弱,暗着却在玩东村的脑壳。
而东村呢,作为警察出身的特高课课长,凡事都讲究证据,他极其优秀极度自负。
表面儒雅随和讲礼貌,可一旦抓住把柄,他就会让对手生不如死。
东村敏郎真是用全身上下诠释了“残忍、虚伪、自负”三个词。
他总想体面地完胜佟老师。
而这一点就被数次利用,让他失去体面尊严,以至于彻底打了败仗。
反观佟是最不需要的就是尊严,他甚至可以跪在东村面前说:“日本万岁!
日本万岁!
”这就是佟赢的原因。
但是在演员的演绎下,他对东村的示弱,低头哈腰谄媚歪嘴笑,一步一个赔笑。
造成了与在讲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形象真的是极度分裂。
看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感觉,这佟老师怎么这么真的像一个汉奸,然后清醒过来又回反应:啊他是为了生存下去。
反而是东村,他从一开场就是一个温柔至极的形象,嘴角永远都挂着笑容。
可以及其有耐心的管佟家儒叫先生,说我来保护你之类的话。
但他的眼神自始自终都盯着对方,上下打量。
就像一条伺机而动的毒舌,只要对方露出一点破绽,他就会死死抓住。
这其实就足以说明他对佟并不是真情。
我对表演没有什么研究。
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你选择演绎一个角色时候,不管是什么戏份,你都要记住你的内在性格。
因为这是一个人物的核心。
当演员从编剧手里接下这个人物的时候,你先是要知道内在性格是什么。
再了解其人物背景、生长环境从而造就人物外在性格是什么样的?
身份是如何的?
如果他是一个从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生存下去不顾一切,长大之后在别人口中是冷漠无情的。
而其实他的内心却是善良向往光明的。
那么,在演员选择塑造时,我想应该就要用细节表情来告诉观众:我其实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也就使得人物立体起来。
杨老师的表演我觉得有点没有层次感,这个人设我觉得其实很符合那时候的战争生活背景。
可杨志刚老师所塑造的佟家儒,显得反而有点狗贼不是吗?
我看过觉醒年代,里面的教书先生文人骚客哪个不是气质出众,出口成章令人赞叹。
同为教书先生,佟老师给人的印象却并非这样。
日常生活台词就有些许拖拖拉拉,加之语气的诠释,面对着哪个人物,似乎都有了“讨好”的感觉。
若去掉在讲台上那些激情澎湃的台词,是否真的就如同一个小人的角色一般?
然而佟家儒真的是这样吗?
他只是为了活下去,才不得已而为之。
其次,我不知道为什么编剧总爱写这样的筹码。
男主身边总是有着一群女人围着转,帮他结尾。
我看的时候就忍不住说一句:主角光环太重了吧。
其中关于和人物栀子这条感情线我觉得略微不严谨。
栀子在帮助了男主的情况下,就自然而然地爱上了他。
而反观编剧在写佟家儒面对栀子的时候,就显得有点渣男。
想要栀子帮忙时候,就找到她。
不想要栀子时候,就说,咱们俩不合适,你赶紧走吧。
我说的没有错吧?
我在认真思考后,觉得编剧是想要塑造得佟家儒高大伟岸的,对吧?
可是通过这样剧情设定,两个人物栀子和佟家儒之间的碰撞,是不是过于无情了呢?
或许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诠释。
说到原本,它其实还是一本大男主的抗日神剧。
只不过在男主身份的选择上,让人觉得不那么“神剧化”了。
————————对了,东村演的真的很好,演员也是很帅。
我还没有看完这部剧。
希望第三部拍的话让邱老师当男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别当小日本了。
这么好的人设鬼子配不上呜呜呜呜。
等我哪天写一下东村敏郎的人物分析。
我太爱了这个人设。
你可以不看勇敢的心2,但你不可以错过邱凯伟扮演的东村敏郎。
💪😘
你说他不好吧,毕竟人家主旋律拍了多少部了,有那个功底。
你说他好吧,又是个又臭又长的剧,其中大部分镜头都是杨志刚在慢速念台词以及其他配角在等他念完台词。
还是更喜欢他们团队的刘智扬。
形象好,还不老,又能演 。。。。。。。。。。。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晚上的追剧时间属于父亲。
看到这是第二部,还以为它会延续第一部的故事。
没想到是重开。
剧中的群演演技不错,渲染出了上海弄堂里热闹的邻里氛围。
青红的扮演者演技不错,热闹又聪明,没有文化但也知道孝道。
但是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丢掉了生命。
我会设想,如果她当时从了狗日的洋鬼子,她的生命会不会不会戛然而止呢?
杨志刚还是万年不变的歪嘴演技客观来说,中规中矩
这是个中年男路人面瘫脸的自编自导自演的YY抗日小作品故事,男主用他那十几年不变的演技和台词语速,演技和颜值真的一点都不需要,但是剧中的美女都会爱上男一,奋不顾身的为男一献身甚至献出生命,然而男主还是不是很喜欢的样子,只是利用完了利用到死掉了一个喜欢自己的女人才知道后悔,然后继续利用起下一个,终于男主用他那幼稚而又脑残的计谋战胜了弱智而脑残的侵略者日本鬼子。
如题,我已经不知道咋形容了。
乡下来的黄花大闺女喜欢他,国外归来的大家闺秀喜欢他,同事一场的高知教师喜欢他女生担心他安危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师道尊严”日本人来了,靠一个又一个女人顶在前方有困难了就找人家,办完事了就撇开关系我特么吃苦受累,受苦受难人家来,啥福利都是你的这剧比《娘道》恶心多了
一颗星不能再多了,杨志刚演的太假了,跟背台词似的。
刚看到他的学生要sha许仙,他竟然极力劝阻,那说的我都想大嘴巴抽他。
一颗星不能再多了,杨志刚演的太假了,跟背台词似的。
刚看到他的学生要sha许仙,他竟然极力劝阻,那说的我都想大嘴巴抽他。
丰爷竟然想认佟嘉茹为干儿子,这俩人看着不就是哥俩嘛?
看猕猴桃平台上都是一顿夸的,我觉得可能是我的问题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
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暧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好细腻的表达,两个短发女人都太有魅力啦,精彩!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3.0。
夏日戏剧节的吊桥效应。草莓酒、亚美尼亚婚礼、蛋糕上的巧克力面具、海边偷吻、“你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不要放生五千块买来的生蚝啊😭
我想啊想……想年上女演员长得像谁,播到十分钟才想到Julie Andrews.
😭
克制又勇敢。主创们很厉害~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俄语好催眠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能够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为假期和夏天的流逝而哭泣,我们永远拥有这个夏天的回忆。她把生蚝放生回大海里,而她摘下蛋糕顶上的两张巧克力面具。经历了一无所获的戏剧节,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剧作。「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草莓酒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这个夏天会成长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心跳共振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