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希特勒回来了

Er ist wieder da,希魔回来了(港),吸特乐回来了(台),元首在现代,Look Who's Back

主演:奥利弗·马苏奇,法比安·布施,克里斯托夫·玛丽亚·赫布斯特,卡蒂娅·里曼,弗郎西斯卡·沃芙,拉尔斯·鲁道夫,米夏埃尔·克斯勒,罗伯托·布兰科,施特凡·格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5

《希特勒回来了》剧照

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2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3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4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5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6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3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4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5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6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7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8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9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20

《希特勒回来了》剧情介绍

希特勒回来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战结束70年后,沉睡的希特勒(奥利佛·马萨奇 Oliver Masucci 饰)竟然苏醒了。再度走上德国柏林的街头,眼前的一切已经和当年大相径庭,而他的一帮拥趸也早已经不再身边,希特勒陷入了迷惘之中。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网络时代里,自己因为“长得太像希特勒”而一跃成为了网红,接踵而至的聚光灯和赞誉令希特勒内心里建造帝国的梦想死灰复燃。 于是,希特勒决定利用新时代的高科技产物——网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希特勒的计划在刚开始似乎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渐渐的,分歧产生了,他无法掌控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不完美恋人喜剧天王世界上最难的恋爱黑带午夜出租沼泽之地迪拜的女孩麻木不仁第一季恋爱要在世界征服后温暖的皇妃宇宙战队球连者将婚姻进行到底超级英雄医院第一季捍战2超狗任务大圣无双魔法禁书目录3东方卡萨布兰卡吸引法则假面骑士WBanGDream!电影演唱会2节上生枝第二季嘿店Kamikaze青之驱魔师OVA:小黑出走记刘易斯探案第一季猫和老鼠:绿野仙踪极道鲜师3上古情歌蜘蛛

《希特勒回来了》长篇影评

 1 ) 《希特勒又回来啦》 影评

今天需要谈论的电影是一部德国的一部电影《Er ist wieder da》,《希特勒又回来了》则是他的中文名,也算是在2015年的一部划时代有意义的代表作啦。

本篇讲述的是作为在二战当中所向披靡但是最后失败的元首穿越回了现代的德国然后在现代德国当上一名演员,你没有听错,元首已经转行做演员了!故事一开头就描述了元首希特勒穿越回了现代

我在哪?

你看元首的表情一看就是很懵逼的,要知道前一秒还在考虑如何和斯大林“搞基”(不不不,是如何与斯大林大决战,这部分决战内容可以在另外一部巨作《帝国的毁灭》得到体现),后一秒就来到了这21世纪。

二货!

画面一转,你可以看到这些小青年看到希特勒也是一脸懵逼的,这个傻X是谁来着,怎么会来到这。

元首来到了柏林的四驾马车大门(现在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类似于现在的中国天安门,以前有幸去过柏林四驾马车那,到处都是来世界各地的游客),然后被一群人拍照,有一群人要和元首一起拍照,在人们眼中阿道夫只是作为一个演员的存在,之后的剧情我们的主角就在演员路上越走越远。

元首之后来到了报纸小摊,当浏览了新闻才知道自己居然来到啦2014年(其实这是电影开拍的时间),自己居然真的穿越到了未来,激动的心情你懂的啦,然后就开始一个标准的“碰瓷摔”啦,报纸店老板就惨了,就这样被元首骗吃,骗喝!

在报摊的这几天,可以说是再给元首进行全方位的知识补充,毕竟那么多的报纸可以白看,他对现代的认知可以说是上升了一个新的程度。

不过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相当腹黑的电影,通过元首获取知识这一个契机,导演可以说把德国各个当都黑了一个遍啦。

默大妈明显就是被黑的料,作为一个执政都16年的老司机,又是一个坚定的左派,大力鼓励外来种族的移民(中东穆斯林,土耳其等),反正2016以后大规模动乱都是和 不稳定的移民政策有关,不过这是后话啦!

除了黑德国自己的政党,关于社会环境问题,导演还是要黑一下的,不过电影里面都用了好些中国环境问题的影视图片,就比如如下的一张,这张敢问是北京的景象吗?

充满了那仙雾缭绕的雾霾,小男孩一如既往的戴上了口罩,虽然戴口罩有损拍照形象,但是保命要紧啊,乖乖带上口罩哦(⊙o⊙)哦!

通过这些写照,其实也客观说明了,老外对我们的环境问题充满了怀疑的态度,堵车,雾霾,大量垃圾问题可以说是对我们中国人挥之不去的问题。

看完电影的亲,以后记得多做地铁啊,垃圾记得别乱扔啊,毕竟我们要向德国,这个全欧洲最环保的国家,学习啊!

本文有一个男二,萨瓦茨基,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你看他的样子这就是一个《哆啦A梦》里面的大雄的德国翻版,额间写了一个大大的惨!

作为一个新闻小记者的男二还真是倒霉,毕竟能力不咋地,主要长得也不帅啊,刚好那天自己的上司公司副总编没能选上总编的位置,最后只能悲剧地被扔出公司啦,到底这社会到哪里,只要穷矮矬加霉运都是被鄙视的啊(心累>.<)。

救命啊!

顺便一提,这个男二是有女朋友的,众多单身狗花式吃狗粮吧,人家妹子是一个淑女。。。。。

好吧,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德国朋克一族,也就是我们中国的杀马特一族。

不过导演为什么让女生用这样子的造型,我想可能是借机黑一下,德国这一代杀马特一族。

回去以后的男二很是伤心,无聊的陶醉于自己的拍摄作品,可能在想,我那么优秀,为什么就把我开除了呢?

感觉真是人艰不拆啊!

忽然间,自己的拍摄视频拍摄到了一个奇怪的人物,这个人怎么忽然间出现在自己的摄影机里面啦,这个人不是阿道夫希特勒吗?

顺着这个线索,男二于是就去寻找了希特勒,不得不说,世界是如此的小,可能这个电影的世界就一个庆丰村那么大吧,两位重要人物就顺利的遇到啦!

PS:报店老板也是老实人,居然知道问大大要钱,:“元首大大这几天你吃吃喝喝钱还是要给的啦(>_<)”元首说:“给钱是不可能给钱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给钱的,生意又不会做,只能厚着脸皮骗吃骗喝,小伙子我是元首,记得打钱,以后打下江山,封你个将军当当,^_^”

100块都不给我,好坏好坏的!

现在可以开始2个人的旅程了!

不过一路旅途的路上,元首无聊的去找狗狗玩。

被咬啦!

心疼元首这么不受小动物的喜欢直接被小动物咬了一口,

不过接下来就要心疼这倒霉的狗狗,接受来自大德意志的制裁吧!

毕竟元首还是带枪的咯。

这只狗杀了也为后面剧情留下铺垫。

PS:不过这里面有一个bug,电影里面没有处理好,作为德意志这个严格控枪的国家,一般人都是带不了抢的,我在德国就没看到有人带过枪,就算是警察,也就是那种特警才有可能携带枪支弹药。

电影里面看元首开枪的人真是如此淡定,这要多么淡定才做得到这样子啊,一般直接报警啦,接下来都可以直接拍《监狱风云之元首在柏林》拉!

下面的内容就进入到了纪录片模式,你可以理解为是中央焦点访谈新闻去看下面的内容。

下面这个动作千万不要做啊,谁做谁死啊,这真的是只是个电影啊,中国就有人在柏林做这个手势被抓进去啦!

不要盲目啊,重要的话要说三遍,千万别学这手势,千万别学这手势,千万别学这手势!

这一档路边访谈,走秀节目发布在网上就一下子火了起来,上百万的点击率就那么来了,毕竟希特勒是这么一个敏感而又有熟悉的话题,一般人不免要凑凑热闹!

男二靠着这部片子,让原来的公司副总编surprise啦,就这样子男二又可以回到公司上班去啦,这也真是难为男二啦!

看着笑容就感到,这总编是不是直接迷上了元首啦,这么一看以为要吻上去了呢(=@__@=),不过这才第一次见面好嘛!

甜蜜的笑容 好像元首大大对这Lady也是充满了好感的说,毕竟这电影要是没个男女搭配都让人怀疑是不是断背山剧情了!

女总编很看好希特勒同志啊,也许是很看好自己未来的老公哦,\(≧▽≦)/啦啦,在女总编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其他同事对元首感兴趣下,元首终于有机会开始上电视将节目啦,这对于一个鼓动8000万德国人发动二战,意图统一世界的元首来说真是小Case!

PS:这部电影的名称就是下面那一句Er ist wieder da!

(他又回来了!

)下面元首的演讲的内容,可以说是现在德国出现的基本问题,当然现在中国这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老龄化加剧,生育率基本和日本有一拼啦。

值得称赞的是导演能把现代的问题,借助电影里面的希特勒很自然的表达出来,除了这一次,影片其他地方也运用这类手法的表达。

SPEECH 希特勒的节目很受欢迎哦,尤其是年轻人在Facebook,YouTube纷纷收看这类节目并且对此表示大为赞赏。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下面做小板凳划重点,网上居然有关于希特勒的鬼畜的视频,由此可见鬼畜是属于全世界的,连这类古板严谨的德国人都开始搞鬼畜啦,壮哉我大B站!

鬼畜 下面剧情又进入焦点访谈的阶段,还是街头和人聊天,房间里和人聊天,通过这可以看出本片很喜欢通过这类形式来表达德国的政治与群众的个人态度。

当然基本都是黑色幽默的,幽默中带着腹黑,把这些党都黑了个遍。

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拿出了希特勒杀狗的视频,然后这引起了轩然轰动,许多人看到这个视频之后全都留下了眼泪,然后希特勒就被开除了,连带着还让女总编也降职啦。

前面的杀狗为后面这一段风波做了铺垫,然而区区一直会咬人的狗居然引起了那么多的风波(在中国基本都把狗当食物来吃的),其实也是表现了导演对欧洲那种白莲花思想的讽刺,对于像希特勒这种十恶不赦的杀人狂魔人民居然可以容忍,但是容不下一个杀狗的人,难道在欧洲左派眼中狗权是最重要的吗?

在欧洲,狗是被当中人类的朋友看待,而且有事没事就谴责中国人吃狗肉,如果真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心思,何不去关心一下非洲小朋友的吃住问题,何必就站在道德高点说些有的没的。

其实看到这我会陷入沉思,人类那么多年文明发展过来,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虽然人类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的动物,本身就是主宰这个世界的,虽然爱护小动物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表现,但是如果把爱好小动物当成是最高的权限,这似乎是对我们人类文明的讽刺,想到国内有些人也是这种风气,不免感到悲哀。

去死吧!

可怜啊,我的孩子 此时,副总编莞尔一笑,自己的春天终于来了!

自己终于可以掌舵这个公司啦!

嘻嘻 下岗的男二和希特勒开始了自助创业的道路,自己写作品,自己做活动,生活上还是美滋滋,积极学习,棒棒哒!

写书啊 与他另一面的是现在掌舵的男总编,由于少了公司的灵魂人物希特勒,电视台人气直线下滑。

然后总编开始元首的咆哮啦!

看过《帝国的毁灭》或者哔哩哔哩鬼畜视频的都应该知道,下面这张图是干什么的吧!

你猜的没错,玩梗时间到了!

没事就带上眼镜,然后摘下来,开始我到河北省来(und doch habe ich allein)!

(不知道梗的朋友百度哦(⊙o⊙)哦)

开始元首的愤怒 里面吃瓜群众总要有人来哭/(ㄒoㄒ)/的,记得《帝国的毁灭》里哭的是女孩子,这次换成男的啦。

可怕!

不得不承认这个B站玩坏的鬼畜梗,德国人也玩的不亦乐乎,很多美剧也同样在玩元首的甩笔骂比利梗!

走投无路的男总编不得不去找希特勒寻求帮助啦,毕竟公司都快倒闭啦!

现在看看男二和男总编的样子和一开始刚刚反了过了,男二一脸嫌弃的看这这个前上司,给你一个王之歧视的小眼神!

(不得不佩服这部电影里面演员的演技,一个眼神已经把想要表达的那种不屑都表达了出来)

呵呵!

男二带着希特勒来女朋友家做客,从二战中还活到现在的奶奶,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就是那个杀人恶魔希特勒了,一个软弱的老人在看到希特勒以后奋力击打着希特勒,要把它赶出家去,在她眼中这边不是一个人,倒像是邪神撒旦。

她惊恐的言行举止让男二意识到自己合作的伙伴希特勒也许不是一个演员那么简单,他可能真的是恶魔阿道夫!

这是希特勒啊!

男二开始去找希特勒,他知道自己合作的人是恶魔,他要除掉他,最后他在天台开枪杀了希特勒!

杀了你,恶魔!

你们以为这样子就结束了吗,真是太naïve啦,too young too simple!

男二望了望楼下,楼下什么有没有,他的尸体哪里去了?

忽然希特勒出现在他背后,然后说道:“我是你的一部分,来自你们所有人!

”对于这话的解读,其实就是坦白了,这部电影一开始放到最后,希特勒想说的,其实也是现在的老百姓想要表达的。

就好比二战不可能不发生,只要有德意志人,那么没有希特勒也会有东特勒!

接下来剧情反转,其实这一幕男二杀希特勒的剧情都是希特勒自导自演的电影,而演戏的男二其实是替身演员,真正的男二(萨瓦茨基)被关到疯人院里面去啦。

这是替身演员

可怜啊 最后希特勒和女总编在一起啦,可喜可贺,也为男二感到遗憾,毕竟都被关起来了!

后记:这部片子实际上是一部纪录片和科幻题材相结合的作品,可以说是一部很新颖的一种风格,通过本片也是反映了欧洲对现代发展的一种担忧,种族问题以及现代人对于过去历史的一种态度,最后结尾是穿插了欧洲对于难民与恐怖分子的报道来结束的,12星旗作为欧盟的象征被愤怒的群众所烧毁,实际也是表示影片制作人对于欧洲未来的担忧,是否欧洲真的会这样子最终走向灭亡。

本电影是2015年上映的,在一年后的2016年,作为3大欧盟国的英国率先表示脱欧,整个欧洲也一度弥漫着欧洲难民暴力的恐怖中,2016-2017年,数不清的欧洲暴力案件不断发生,过去的和平已经不复存在。

2017年川普上台,美国人抛弃了作为白莲花的希拉里,而是选择不怎么靠谱的生意人川普,如果看了本片的话,也能多多少少明白,其中的缘由。

12星的陨灭!

作为对电影的赏析,实际上也是对于人生以及历史的认知。

如果对一部电影观看,只停留在表现优美的特效上,那就是在满足自我的多巴胺,不断刺激大脑神经,也许睡一觉也就不知道这片子在讲些什么啦,所谓的收获也就是在观看之中对人生的感悟与梳理。

这片子主要面向对象是德国民众,其实也是想通过这片子来警示德国人,要认真理性思考德国的现状。

当年阿道夫为什么可以发起二战,也正是当时的德国人不理智的思想体现,是人民选择阿道夫作为代言人发起战争,这正如电影中的子电影诉说的一样,“我是你的一部分,来自你们所有人”。

影片其实是用悲剧结尾的,毕竟这嵌入到德国人日常生活的暴动与恐怖袭击是不会让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有多开心的,这一点,可能作为一个中国的观众可能无法体会这种悲痛的心情。

不过,由于这是一部喜剧电影,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观众去欣赏,倒是很充满乐趣的,毕竟这里边全程都是笑点,当然里面一些隐藏的历史梗和欧洲日常体现的内容就只能略去啦,毕竟这需要一定的阅历才能去感悟过来。

友情建议,如果有时间可以多看几遍,第一遍就是图个乐,过个1年,2年再去看,也许能看到一些对社会与历史的认知。

也许一部好电影就像太史公的《史记》一样,每一次观看都能有不同的体验!

 2 ) 希特勒穿越到现代的荒诞剧

《希特勒回来了》,2015年德国电影。

原本以为这是一部喜剧片,但是却慢慢变得严肃起来。

本片讲述2015年,希特勒突然从天而降,显然他没有在最后狼穴里自杀成功,反而穿越到了现代。

他发现电视是个好东西,于是利用电视重新开始他的政治抱负。

欧洲电影不像好莱坞电影,喜欢10分钟一个小高潮,30分钟一个大高潮,然后高潮到顶点大结局,反而是喜欢平铺直叙,剧情的推进比较舒缓。

片中涉及希特勒和大量现代德国人的对话, 居然还不可思议地产生共鸣。

希特勒不愧是一个鼓动民意的好手。

本片虽然是一个好题材,但是总体话题展开还是浅尝辄止,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也略微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也许就是欧式幽默电影吧。

 3 ) 高举右臂,元首归来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个希特勒模样的男子在大街上行走。

有人过来与之寒暄,甚至有人实话告诉他,希望他可以回来重新领导德意志。

而这个希特勒模样的人并非真正的元首,而是一位叫做“奥利弗·马祖奇”的演员,而他正在拍摄一部影片——《他回来了》。

这部影片在元首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异时空的恐惧中正式开始,这个死于1945年的恶魔回到了69年后的德国,他闹出了不少笑话。

他向路人询问总理府在哪里,并急切地宣称德国人民危在旦夕时,被对方不耐烦地轰走;他向一个让他找到认同感的德国母亲询问今夕是何年时,被对方认为是图谋不轨喷了一脸的辣椒水;他去干洗店时,把身上的所有服饰从外到内全部脱下要对方为之洗净……这一幕又一幕的荒诞场景让人忍俊不禁。

就连影片里那个收留他的报摊老头以及那个倒霉的男主角也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本以为这部片子会在滑稽幽默的氛围中推进,收场。

但是影片却并没有以这样的步调中继续下去。

相反,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欢乐表象下的阴暗面。

·主义不要紧,只要利益真当元首在报亭里阅览当下的报纸之时,他丝毫没有受到政治光谱与意识形态的拘泥。

相反,他不仅咒骂持右翼立场的默克尔是一个形容粗野,百无一长的女流;说什么她是在为那些嗜酒如命的基督徒工作(纳粹当初对教会的反感程度与对德共的反感程度相当,有一幅海报就表现了纳粹大棒对他们两者奋力一击的场面。

);同时还毫不客气地指责她就是一个山寨版的国社主义者。

然而谈到自己的宿敌——左翼的社民党时,他更是咬牙切齿,先把那些曾经的社民党政敌点名咒骂一遍,说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然后把现任的社民党主席的形容成与默克尔半斤八两的肥猪。

而他非常看好的竟然是与社民党同为左翼的德国绿党,虽然他对绿党的反核言行颇具微词。

由此可见,对元首而言,只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意识形态,政治光谱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只不过是谁的想法真的与他一拍即合,至于照不照做根本无所谓——正如元首与男主在郊区感叹这里风景优美,甚至大谈要与绿党联盟保护环境时,却毫不犹豫地把一个空瓶子随地一扔,然后扬长而去。

这一言行背离的举动让人想起了1924年列宁逝世之时,戈培尔在报纸上留下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列宁是这个世界上仅次于希特勒的最伟大的政治人物。

”因为正如影片表现的那样,理念很多时候就如鸡肋一样,没有多少普通民众能真正乐意听那些学院派政治人物枯燥乏味的说教,他们或许也不会愿意成为元首的冲锋队,但是元首那些接地气的大白话却让他们心有戚戚焉。

这些大白话就如同电视机里那些颇受欢迎的烹饪节目一样亲切,但是相较于那些没有新意的烹饪节目更加让他们眼前一亮。

相反的,那些过于专业的政治人物们,有的让元首昏昏欲睡,有的更是直接与元首发生激烈冲突,哪怕他们的政治立场非常接近;在面对政治人物滔滔不绝的政见发表会时,元首这个政治狂热分子尚且如此,普通民众如何可想而知……这些看似荒诞的场景更进一步向我们证明,民众并没有真正在意那些抽象的主义,他们在乎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政治参与有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满足,他们其实也和元首一样,不会在意政治人物怎么做,而是真正为他们做了什么。

就如元首的另一位宿敌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所言,“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们只有永远的利益。

”没错,只要谁上台执政可以满足民众的利益,谁在乎他是叫希特勒还是昂纳克呢?

·元首不要紧,只要受欢迎正是在此种利益驱动下,从男主到那个炒了他鱿鱼的电视台的主管都想利用这个看起来像元首的男子为自己谋求私利。

这些各怀鬼胎的人们,分别用各自的方式从元首身上换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如果说男主利用元首只是为了捧一个饭碗,并赢得那些不把他放在眼里的主管们的尊敬。

那么影片里那两个勾心斗角的高层,则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为达目不择手段的残忍与阴暗。

影片里那个发现元首的元首特质的女高管贝里尼小姐,以元首作为赌注,为其制作了大量专题节目,元首的大红大紫为其电视台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而那个一直想吾可取而代之的辛辛布林克先生,则时刻都在找寻机会让元首激起民愤,以便自己顺利飞升。

整个过程中,不论是贝里尼小姐还是辛辛布林克先生,他们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善恶观念。

不论是举报还是指责,只要没有危害到自己的利益,贝里尼小姐从没有任何放弃的意思。

这个女强人只看到了元首为电视台以及她的职位做出的巨大贡献,根本不曾思索过元首说过的每一句极富煽动性的话。

相反的,在面对那个对节目组忍无可忍而仗义执言的节目主持人时,她命令两个彪形大汉把他当众拖走;当得知那封对电视台的匿名举报会被撤销之时,她立马决定继续在这条不归路上全速前进;当听到那个不愿同流合污,为纳粹背书的下属苦口婆心的劝告之时,她直接给对方一记响亮的耳光作为回敬……这些疯狂的举动,表现出了贝里尼小姐那已然利令智昏的,不可理喻的丑恶嘴脸。

然而那个一直想要元首真情流露以激发民愤的辛辛布林克先生又如何呢?

我想这一切已然不言自明,这个野心勃勃的副手从来不甘于自己副手的位置,想要反客为主。

所以在元首不能保证自己利益之时,他一直在从中作梗,或明或暗地鼓动元首凶相毕露。

而当自己黄袍加身之后,为了赤裸裸的利益,甚至不惜和昔日的对手化敌为友,与对方一起共享元首这个炙手可热的摇钱树。

真个是,“同一个元首,同一种利益。

”正是在这种一切向钱看的,可怕的利益分赃之中,元首得以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当代的德国把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重蹈覆辙。

·时代不要紧,只要愚民多对于这些靠收视率吃饭的,高高在上的传媒大亨们来说,他们的衣食父母正是那些对现实感到绝望,却又缺乏理性的民众。

正是因为有他们存在,元首才可以在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美丽新世界”里迅速地脱颖而出。

正如当初元首在酒店里对那些愚蠢的烹饪节目的抨击一般——它们大同小异却山头林立;尽管它们滚动播出的地方据说还是一个人人家里至少一本哲学读物的,人民文化素养颇高的国度。

正是因为有如此荒诞的现实,元首才得以在这个一个再世的冲锋队队员都没有的世界里,再一次成为民众中的焦点。

当同样的元首,相似的经历遭遇不同的时代之时,并没有导向不同的结果。

它反倒以一种荒诞的方式重演,正如黑格尔所言,“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现,只不过第一次是正史,第二次是闹剧。

”记得那段元首开枪打死那条小狗的视频曝光后,在民众的悲痛与愤懑中,他的人气曾经一度低迷,那个把所有赌注押到他身上的贝里尼小姐也因此斯文扫地。

但是就像他当年啤酒馆暴动后入狱,在狱中撰成《我的奋斗》并在10年后东山再起一样。

这一次,他又根据这跌宕起伏的经历写出了一本新版的“我的奋斗”——《我已回归》。

很快,他的新作便荣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他同时作为由该书改编的电影的男一号在大银幕上粉墨登场。

究其原因,是因为影片里那个电视台在没有了元首之后,收视率居然极度下降,所以他们才再一次对观众们投其所好地炒作元首。

似乎这些狂热的观众们都希望元首回来,尽管不久前他们看到元首的杀狗视频以及元首在演播现场口不择言地咆哮过后愤怒不已。

就在这样的疯狂的氛围中,清醒者们终于如《第六病室》里那些不堪忍受黑暗现实的知识人一样被活活逼疯,而逼疯他们的,正是大众的盲目与狂热。

正如元首在脱口秀里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当这些无助的民众需要帮助时,他们打开电视寻求慰藉,但他们得到的却只是“民以食为天”的娱乐至死的烹饪大合唱;他们只能靠这愚蠢的大合唱暂时止痛。

正是如此,元首的表现才如同强心剂一样让他们精神焕发,至于眼前的这个人究竟是谁;他们的困境又该如何;全在这激情演说中烟消云散。

就在他们的推动下,元首成了娱乐圈里的天字第一号,连他的小胡子都被民众拿来模仿。

而只有少数人,如影片里那个已经痴呆的犹太老婆婆一样,在看到元首之时以罕有的清醒对其破口大骂。

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黑色幽默,虽然电影一路上充满了让人捧腹的笑料,但当影片到最后只有老年痴呆症患者和疯子会对元首表达愤怒之时,相信我们大家早已哑然失笑。

因为我们比谁都清楚地知道,眼前的元首,并不是一个依靠恶搞吃饭的,太过入戏的娱乐明星,他那些让人哈哈大笑的疯言疯语全都是其内心的真实写照。

正如马克·吐温所言,“幽默的内在根源不是欢乐,而是悲哀。

”·真相不要紧,只要眼不见最后,当听到眼前那个元首模样的男子满嘴的反犹言论以后,男主知道了那个可怕的真相。

很快,在对贝里尼小姐歇斯底里地呐喊中,他被送进了一个如同“第六病室”一样的地方。

那里就如同《五百年后》里那个底色惨白的极权主义世界一样,是个连奥威尔所说的“透气孔”都没有的把义人当成疯子来关押的监狱。

讽刺的是,一部由元首与男主的替身领衔的,抨击新纳粹主义复活的哲理片拍摄完毕;元首更是由于拍片时触怒了新纳粹主义分子被打而成为了民主的英雄。

这还不算,比之更加讽刺的是,在影片开始时,元首曾经向一位行为学家抱怨的这个人人都不再行纳粹礼的世界。

如今在不经意间就能看到热爱元首的民众们,向坐在敞篷车上的元首抬起右臂示意……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那么不可思议,而只要回首当初,便可以轻易发现,当元首第一次登台以后,这一切悲剧早已注定要发生。

因为,在传媒大亨们的推动之下,普通民众早已对这位言语犀利的小胡子充满了热爱。

只要与他有关的视频全部都是热门视频,而那些关于他的丑闻,比如那段杀狗视频反倒成为了瑕不掩瑜的配角。

面对此一局面,那些太过于聪明的传媒大亨们根本不在乎任何真相与良知。

人们喜欢什么,什么就是真相,什么就是良知。

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与民众合伙将那些真正的良知者边缘化甚至剥夺掉他们的自由。

在他们的合力推动下,元首才相信,在目前愤怒战胜了理性的欧洲,自己可以重新复活。

不仅仅是做一个让人们献上廉价的掌声的喜剧演员,更是做一个让众人拥戴的,伟大领袖。

影片虽然在轻松的民谣中画上句号,但是他却难以给人真正的轻松自如感。

正如影片里一再表现的,民众们的愤懑与无助;大亨们的世故与无耻;以及政客们的投机与无能;都没有让元首离我们越来越远,反倒早已触手可及。

此刻,仿佛民众只需们高举右臂,元首就会呼之欲出。

而面对这一切,似乎谁都束手无策,无法解决这一棘手的困局。

因为正是每一个人,用自己的双手,成就了元首的春秋大梦。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当影片里元首的扮演者奥利弗·马祖奇一身元首的打扮在德国大街上信步之时。

他受到了一些在现实中绝望的民众发自内心的欢迎。

他们多希望能有一个如元首一样的强人出现并带领他们冲出眼下的困境。

对此,奥利弗·马祖奇表现得既无可奈何,又深感后怕。

也许他和我们都明白,元首早已归来了。

就像电影里元首的自白所言,“我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4 ) 并不幽默而后怕

希特勒穿越到现代的故事,尽管打着喜剧和讽刺的旗号,但一点也不幽默,说得都是大实话,看得我都想追随元首了。

政治很重的影片,里面收纳了好多纳粹历史和希特勒的梗,希特勒这个杀人狂是人民选出来,是人民把这个恶魔推上顶端,“因为其实我的性格就存在每个普通人身上”,反观中国国内其实民族主义浓厚,“杀遍所有日本人”“杀到日本本土”口号从来都不少,尽管好多人都哈哈一笑当中二病处理,但要是真有那么一个神经病走上中国权力核心处呢?

法西斯思想要占据人民思想到底要多久?

影片“浪潮”已经给出答案了,这样的理论真的好荒诞,不过也正如影片的一句话“人们起初也是嘲笑他”。

 5 ) 杀猪刀

<图片3>

 6 ) 【Er ist wider da】这哪是喜剧片、讽刺片,这明明是预言片!

<图片1>他的确存在每个人心中,但是为什么以前都看不到他,现在却到处可见呢?

历史又在重演,脱离了群众的精英阶层就像当年的贵族一样,自以为代表了全民,代表了正义,把底层那些不符合政治正确的诉求斥为错误,这样从舆论上把问题掩盖住了。

身临其境不只是一个比喻,不真正的身临其境,是没法完全感受“其境”里面的人的想法的。

所以他们难以理解:文化多元化多好啊,可以欣赏不同文化的魅力;那文化差异的冲突呢?

反正他们交往的都是其他文化里面的文明人。

少数族群在社会上是弱势,需要纠枉过正的弥补;那些被你慷他人之慨的主体族群里面的弱势群体呢?

反正不是他们。

移民也是好事啊,上为国家增加了多元人才,下为企业降低了人工成本;那些被抢了工作的人呢?

反正精英是不怕下岗的。

底层因此而来的怨念和恐惧,就一步步导向了一个声音:非我族裔,其心必异。

外人的文化带来了困扰,赶走他们就好了。

少数族群特殊待遇不公,赶走他们就好了。

外来移民抢走我们工作,赶走他们就好了。

当精英提不出其他解决方案,反而一味站在外人一方道德批判自己时,这群人只能找到这最直截了当的答案了。

看看现在的欧洲,看着现在的美国,看看现在的中国吧。

这时候,如果有这么一个有魅力、有煽动力,最主要是为他们说话,说出他们不敢说的道德错误的心声的时候。

Er ist wieder da。

 7 ) 细思极恐…

这是一部让人“哭笑不得”的电影,开始觉得荒谬,穿插电视台的勾心斗角(这两条叙事线互相融合的很好),以及伪纪录片的拍法;然后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些疑惑,仿佛背后有什么东西让人发冷;最可怕的是最后希特勒跳楼的一幕前,他说:你没有仔细想想人们为什么会支持我?

因为我的思想就代表了你们的真实想法,我来源于你们真实的需求……结尾又伪纪录片地穿插了一系列电视纪录素材,引人深思,其中惊现刚刚法国大选败下阵来的勒庞!

要知道,极右的她和中右的马克隆的“战役”,选票最小差距时只有7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这个推崇“自由、民主、博爱”的法兰西共和国差一点就被一个极右分子控制~而她上台后第一个口号就是极端排外。

而我,竟然还在内心悄悄地支持过她,为什么?

因为法国需要闭关锁国、专心复兴经济,需要强有力的铁腕制止伊斯兰国的恐怖袭击,我们受够了整天担惊受怕的不安全感!

(真的是每天都做好了遭遇不幸事件甚至死掉的心理建设);我们对深陷欧洲难民泥潭而经济低迷的社会无助和无奈;每个在巴黎被抢劫、被殴打过、被暴力对待过的人一定都恨透了阿人及东欧小偷们(曾经被小阿当街暴力抢手机以及被罗母女孩要钱不成就吐口水的我 打心眼里讨厌他们,真想一手一个掐巴死俩 刨坑埋了)……她说出了我们非常想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法国变“清洁”,但我我们忘了极端右翼分子一定有非比寻常的“痛恨”和“铁血”,而这种“恨”就是潜在的风险,曾经的德国也不知道最终希特勒会实行种族屠杀…就像片中男主人公说的:天哪,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利用你心底最深的渴望却又懦弱的行为,说出你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做了你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你把他当成“勇敢的你”、“强大的引领者”,带领你去夺取“胜利”!

影片的最后,街上的人看到他是笑、是接纳、是无关痛痒的玩笑、是毫不认真的中指,因为他们内心多多少少都有那种“认同”…只有真正被他迫害过的犹太奶奶一看到他就想掐死他……昨日有希特勒这样的YouTube 英雄,今天有差一点成功的勒庞,明天又会有什么样利用你内心的痛恨和渴望去实施极端行为的幺蛾子呢?

极右,随时可能将这个世界拖入深渊的黑手…

 8 ) 元首从河北省回来了

刚刚在b站看完《希特勒回来了》,这次元首真的从河北省回来了。

作为一个在b站看过元首鬼畜视频无数的人来说得知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托b站up主的福这么快就能看到高清版,虽然说那些黄纳弹幕着实让人无语,看来德国的肥皂业形式一片大好。

原著小说写于2012年,那时被公知一直吹到现在的阿拉伯之春刚刚结束,让欧洲领导人头痛不已的难民问题还不算突出,因此电影反映的更多是穆斯林移民在德国定居后对原有德国文化的影响,电影也通过一种伪纪录片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般德国国民在被各种政治正确包围后不吐不快的心情,这时候蹦出来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人正好成了倾诉对象,另一部分人则是年轻人,对于希特勒只是一个符号化的印象,或者说觉得很酷,当年的那段历史并没有深入了解,在看到这位留小胡子的人后马上自拍合约留念,发到推特上炫耀一番,时间长了也许会对这位元首有一个盲目崇拜,可惜电影在这方面没有细拍,不过可以看看类似的电影《浪潮》。

作为一个政治讽刺电影来说《希特勒回来了》还是漫成功的,黒完左派黑右派黒完绿绿黑新纳粹,对德国现有的制度也批判一番,就像那位电视台老板说的那样“我之所以反对是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是老板。

”他也为我们带来一段山寨版元首的愤怒,不得不说气场没有冈茨老爷子强啊。

作为这部电影的真正男主角这位小哥无奈被元首的气场所压基本上全程酱油,但他也算是整部电影的起源之一,就是他把希特勒带上了段子手之路,亦是本片少有的三观正的人,最后就是他发现了这个元首是真正的希特勒,在向女老板报告后却被当成精神病关了起来,而希特勒恐怕早就把这个当初的苦兄弟抛之脑后,就像希特勒在上台后为了迎合国防军和容克贵族对昔日的冲锋队进行长刀之夜的清洗,小哥就像是被干掉的罗姆,女上司则象征希特勒上台的幕后推手容克资本家。

这位女上司在最后恐怕也已经知道这个希特勒是真的,但她却依旧选择与希特勒谈笑风生,其一恐怕是就像当年那样希特勒能维护住统治阶级的利益并蒙骗底层人民其二就像之前她的下属说的那样“戈培尔夫人”,也许她被希特勒所迷住愿在这条路上走到黑,就像71年前杀死孩子为小胡子陪葬的小黄夫人一样。

萌萌哒的犹太人秘书是片子里为数不多的治愈点,看着她提高元首的姿势水平那一段着实有趣,在希特勒还不知道她是犹太人时对她赞赏一番直到见了女秘书的祖母才知道她是犹太人瞬间懵逼,把种族主义的可笑与荒缪讽刺的淋漓尽致,作为经历过那段恐怖时期的祖母显然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对于希特勒那些蛊惑人心的把心历历在目“一开始所有人都把你当小丑,没有人相信你会杀掉那么多人。

”有的时候不是说要记住仇恨但不能忘记历史。

最后我想说看来不光是中国全世界对元首的愤怒都充满了爱,电影不光来了一段元首的愤怒(钢铁苍穹也有这么一段)甚至还有来自官方的元首鬼畜,一瞬间我以为来到了b站的鬼畜区,歪果仁也挺会玩。

《希特勒回来了》作为政治讽刺电影无疑很成功,比老美的《大独裁者》和《刺杀金正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对于不过是德国整个西欧都很头疼的穆斯林难民问题和极右翼势力的抬头确实要好好想想别再白左圣母心到底了,朋友们还是赶快去b站看看吧,说不定过几天就被和谐了。

<图片1>

 9 ) 民主就是让人民背锅吗?——《希特勒回来了》观后感

今天终于一口气把《希特勒回来了》看完了。

前面的部分还是挺欢乐的,比如元首在田野间的那句“大好河山”,比如注册邮箱时ID已被占用2333333只是全片看完我却直觉得后背发凉。

其一是老太太怒斥“我认得你!

”“滚!

”的时候,仿佛我自己也亲身体会似的。

老太太从战争屠杀噩梦中幸存下来,却在暮年又遇到彼时的人间恶魔,一个归来的恶魔——他难道是不死的吗?!

“要做点什么!

”“快做点什么!

”“快杀了这个恶魔啊!!

”实在令人触动。

第二处让我不寒而栗的地方是结尾的部分,一直妄图翻身的小记者终于发现那个是真的希特勒,于是拿枪指向他。

希特勒说,我也许是怪物,但是是人民推选出了怪物做元首,我代表了人民。

因此你也不会开枪干掉我。

小记者最终开枪了,元首从楼上坠落,却没有看到尸体。

此时身后一句声音,“你摆脱不了我,我就是你其中一部分。

”真是漂亮的戏中戏,却也着实恐怖。

给了你民主,你自己选出了怪物——那能怪谁?

不聪明的,看着一出出戏欢天喜地;聪明的,在地牢与真相一同囚禁起来。

这不就是我们的现实吗?

Part 2我觉得问题该这么想:我们政坛之外的人,始终只是小白玩家,而那些政客们个个是高玩,套路策略玩的风生水起。

他们说给你民主,其实也只是错觉。

人民终究只是棋盘上的棋子,棋子做决策,是不可能的。

而政客为何煞费苦心,也许就是争取那份选择权。

民主就是让人民背锅吗?

我觉得这理解有问题。

 10 ) 又是有生之年系列

2015年,喜剧细思恐极电影《希特勒回来了 | Er ist wieder da》也是有生之年电影,就是你也许看不到天朝会出同样的电影了,不得不服德国人真敢拍啊。。

很是羡慕!

吐槽一下希特勒变成网红了。。

电影也自带鬼畜,自带经典电影片段,还有各种知名主播也客串了一下,而且黑的也好,虽然我GET不到点,不过身在其中的德国人才能体会到吧。

还有结尾曲挺好听的。

这个电影充满恶搞,讽刺,但是又能让你深思,这个电影给大家上了深刻的一课,虽然历史都是胜利的一方书写的,但是希特勒我不否认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领导人,注定是一个非凡的人。

电影里的那句话非常发人深省,“不是希特勒选择了德国,而是德国人选择了希特勒”对于历史的反思德国人做的非常好,他们并没有把错误都推给了一个人,一个时代,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裁者”,人们总是想向前走向前看,但是到头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个怪圈总也走不出去。

说说我们自己,一大堆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解决,很多矛盾也在慢慢的化成死结,但是人民的声音却没人听,人们没有宣泄的出路,这样的负能量冲击着人与人之间仅有的善意,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吐槽,医生治不好中国人,这点鲁迅先生早就看出来了。

再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自己?

其实我们依旧生活在一个荒唐的时代,你以为走出来了,其实你已深陷其中。

我是沉默的分界线---推荐指数:★★★★☆(9/10分),虽然是喜剧电影却发人深思,不得不说是一部好电影。

《希特勒回来了》短评

还以为是喜剧,结果是个故事片,没什么笑点,到有些批判意义在里面.结局他的跟班还把自己弄进疯人院了.

3分钟前
  • Freebird
  • 还行

真的挺有意思的。

5分钟前
  • 竹箐
  • 还行

非常喜欢。不仅把政治目的表达清楚了,还没有丢掉电影作为媒介的人物和戏剧冲突。和《浪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浪潮》更贴近当代。看完只觉得两年德国电影没白学,感恩。

8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推荐

像是网络大电影。最近好多人批判&amp;lt;十年&amp;gt;的艺术性,真的要看看这个吧...除了政治梗可以惹人发笑外,一无是处。

9分钟前
  • 徐若风
  • 较差

解说很有意思,片子节奏有点差

13分钟前
  • 半吊子厨师
  • 还行

希特勒,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Hi-t-ler:舌尖向上,分三步,从牙齿往上轻轻抵住上颚。Hi。t。ler。

14分钟前
  • 巳注销
  • 推荐

每一个关于失业,上班困难的电影都给我不好的印象。。压抑。

18分钟前
  • momo
  • 较差

有点荒唐,以后我不要轻易碰德国喜剧。。

22分钟前
  • 再见中路49号
  • 较差

他真的回来了。今年看过的最棒的喜剧,前面的轻松与后面的沉重形成强烈反差,笑点也好,讽刺也好,全部针针见血,佩服德国自嘲的勇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希特勒只是个符号,重要的是推选他的人。「他们难道要因为推选我而被谴责为怪物吗?不,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25分钟前
  • 国王KING
  • 力荐

结尾吓住我了

27分钟前
  • 翟墨子
  • 推荐

不仅仅是简单的喜剧电影 穿越回来的希特勒借助现代传媒 抨击当代德国政治最终深得民心 控制大众思想. 对民粹主义盛行、法西斯主义根源、现代传媒营造意识形态等现象分析得鞭辟入里 只是看着一环套一环 风格太多变 吃不消

32分钟前
  • 😊
  • 力荐

结构松散,立意不明确,若是当做喜剧看它,它并不有趣,若是当做讽刺题材电影来看它,作者的立场又并不明确,你们究竟是在嘲讽和丑化希特勒,还是在嘲讽盲目跟风的群众,而是在嘲讽这个时代的一切?若是作者想讽刺一切,我不免觉得作者有些可笑,身处这个时代,你又不是圣人,如何免俗?

37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并不太喜欢。。。

42分钟前
  • kusicat
  • 还行

举重若轻

46分钟前
  • 虚清
  • 推荐

喜剧

48分钟前
  • Bean
  • 还行

就这种片子都能上八分,豆瓣药丸。反思不深刻,一点不好笑。也就cos《帝国的毁灭》一段还行。

52分钟前
  • tiiiiin
  • 还行

并不是希特勒愚弄了人民,而是人们选择了希特勒。

55分钟前
  • 慕容复
  • 力荐

4.5低端政治讽刺

60分钟前
  • 東郷柏
  • 较差

不喜欢

1小时前
  • 爱谁谁
  • 较差

除了时常理解不了一些德国人的说话逻辑之外都挺好~挺讽刺的电影。奶奶一眼就认出了希特勒,而她的孙女却还能和希特勒开玩笑谈笑风生……老人都还记得,而年轻人却早已抛去了战争的伤痛。

1小时前
  • 安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