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首映新版731有种被诈骗了的感觉,实在看不下去了。
新版没有拍出鬼子的变态,残忍和犯罪。
倒是拍出国人的耍小聪明,软弱,任人宰割,这么严肃的题材给拍成惊悚悬疑轻喜剧越狱片了。
导演演员剧情服化道,都有意淡化日军对中国的残暴,其心可诛,怪不得上映前被抵制。
想缅怀先烈,勿忘国耻的朋友们先去看看老版731吧。
我是89年学校组织看的《黑太阳731》,那个时候没人讨论这样的电影会不会引发仇恨敌对,更不会讨论会不会吓着孩子,都觉得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还直面的民族记忆,三十多年没有出类似的电影,间隔时间太长了,长到很多没看过类似电影家长害怕把孩子吓着,再过几十年,这段历史是不是也就选择性淡忘了,再有这样民族危机到来,他们怎么面对,没有任何血性没有任何担当了,而不是看新版731,消费国人的爱国心,举着爱国旗号圈钱。
老版731还原的更真实。
爱国题材脱离惨烈就是美化小日本。
你去过731纪念馆吗?
这种爱国抗日题材怎么拍都用应该过审。
说血腥暴力不过审的领导你想想都是什么样的人,不是汉奸就是间谍。
不要以“勿忘国耻”和“爱国情怀”来绑架观众,更不要以纪念历史来为导演拍的烂片开脱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但凡拍成里斯本丸那种纪录片都好,既然要拍成电影,就要遵守电影的规矩,而不是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你还想搞艺术,你有那能力吗,没有就老老实实呆着,这么严肃的题材你给我说你多用功多努力,说的我都动容了,10年考察研究结果就交了这样的考卷?
结果会证明一切,拍的是一坨,要什么没什么。
很多人说了,带着沉重的心去看,看完心情也很沉重,对,那是你脑海里对731这个事件本身有认识有了解,是你心里本身就沉重,而不是这个电影传达出来的沉重,单从电影里我真看不出有什么沉重可言。
鱿鱼游戏?
太招笑了导演编剧。。。
还有前期大肆渲染,预告片只放十来秒,各种苦肉计,谁一天闲的阻碍你上映,去年就拿到龙标了,非要钓足观众胃口,这种烂片确实应该限制上映,简直是对历史的亵渎,对得起先烈们吗?
真踏马可笑,结果来这么一出[摊手]还要全球上映,在自己国家丢人还不够还要丢国外去?
所以指望外国人看了电影后能感受到731的残酷反人类,能体会到当时先烈们的绝望?
我看未必。
只会更加看不起你。
别给我说什么历史意义大于电影价值,不差你这个烂片来科普谢谢。
我们的教育就不可能没有人知道731,除非有cs不考历史。
铭记历史有很多方式,我看过有关731的电影纪录片有很多,爱国不是为一个这种垃圾电影买单[摊手]不是搁这儿道德绑架,说句实话就骂人是汉奸,到底谁在亵渎历史,自己想想谁是汉奸
看完啦,我是抱着极低的预期,发现还能勉强看得下去,只能给两个星星,尺度也就那样,出电影院边上人好多都在骂电影难看,我不想说电影制作的技术水平问题,就剧本都是灾难(编剧也是导演赵林山本人),感觉导演是想到什么就拍什么,一堆不连贯的情节,一堆瞎扯瞎拍的故事。
票根看过证明瞎拍1:刚开始第一幕讲硫磺岛,搞得我一脸懵,然后来了一个关系户女演员,扮演不知道从那里来的日本女军官,说着一口蹩脚的地方口音日本话,说一两句就算了,还总说,一开口我就想笑。
瞎拍2:日本731部队的守卫军人是不配枪的,他们的武器就是类似擀面杖的小木棍,最后人们快逃出去了,就拿出了一个高压水枪。
瞎拍3:日本军官收养中国小孩,而且还让小孩上中文课,学中医,背草药。
这总剧情还是放在2分钟短剧里吧,别给日本鬼子整自豪了。
瞎拍4:电影里的中医拿火药撒在空中,点燃放烟花,治疗鼠疫,还在病床周围倒上一圈不知道什么粉末,感觉像是什么招魂仪式一样,然后日本人就开始夸中医好,多领先什么的,这一段把我看笑出声了,导演不去卖中医保健品可惜了。
瞎拍5:快到结尾处主角带领一帮人跑出去,不确定走哪条路安全,怀疑右边有机枪把守,他竟然自己带着孕妇,两个人走左边,然后叫小孩带着其他所有人走右边,其他人就傻愣愣的跟着小孩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被抓回来了。
怎么着?
小孩和其他人的命不值钱?
让小孩带着怨种们去试机枪?
结尾小孩确实被他坑死了。
瞎拍6:结尾死人坑里一堆人没死,日本人就开始洒灰,然后一堆人竟然叠罗汉把小孩顶出去,结果小孩中枪被坑死了,主角乘机跑出洞。
我想问导演你会拍东西吗?
你想升华情绪,为什么不让主角来帮小孩挡枪,不是应该救小孩吗?
塑造主角的英勇行为,结果小孩死了,主角你跑了。
😂😂😂还有一堆问题,不想吐槽了,这电影请了一堆明星演了个网大剧,就不应该上映到院线,感觉导演赵林山要被喷惨罗。
😂😂🤣🤣🤣这部电影阵容十分强大,大牌的演员,甚至连音乐制作的成员都是做过《流浪地球》《哪吒》《我和我的祖国》。
我瞎猜大家是不是看到《731》这个题材,都争着想参与,结果发现这个电影是个灾难。
全程隔壁臭脚陪伴,也是恶心了,素质有待提高呀😭😭😭
如题所示。
从今天上映开始到现在,大量差评消失了。
然后出现了不少风格内容统一的好评,基本只谈立场和情绪,不讨论作为一部电影的好坏。
这么严肃的题材,拍成这个样子,消费大家的拳拳之心,还利用资方力量到处删评控评,简直可耻。
豆瓣用户是活人评论还是收钱通稿,大家是看得出来的。
就这种粗制滥造的电影居然能赚这么多,那接下来几年大家有更多屎吃。
题材不是免死金牌,重要题材更应该拿出诚意用心制作,而不是在宣发层面各种诈骗造势,消费大家的爱国心。
相信大家有目共睹,想说的跟大家都一样场景、人物塑造,这么严肃的作品,这么玩是吧,尊重历史吗,你们是在玩皇帝的新衣吗。
我就一个问题,这种电影还要拿到国外放,呸,我都替导演害臊。
一把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做个导演吃穿不愁的,咋还干这么羞耻的事呢,要天天拿着喇叭喊大家快来看。
在世界面前丢人。
昨晚刚看完,一堆不明所以的剧情根本经不起推敲,首先那个年代主角小孩发型你给搞得像现代流量明星的那种纹理烫发型的感觉,很干净,但是小演员演技还行,还有想象一堆人逃跑的时候小孩居然在天上飞这种典型文艺片的镜头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么严肃的电影里,其次731镜头仅占整部影片最多20%左右,甚至可以说你导演不拍731拍别的主题都丝毫不影响剧情,还有全程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略显严重,一个冒充抗日英雄王子阳的一个人怎么就能带着全监狱越狱、一把钥匙开所有监狱牢门的、开门之后大伙慢悠悠从门口出来的、监狱没几个拿枪的全是木棍的看守、日本演员哪些学生一个比一个明星脸、没有多少外景镜头而且基本都是合成的外景镜头。
最后尤其是最后,强行煽情我看的尴尬的不行,在一个大坑里帮助主角和小孩往上爬的剧情,甚至最后坑里一堆一眼假的那种商场人体模特凑数作为尸体摆放在坑内是真出戏!
烂片,不推荐,消费国人爱国情怀,还全球上映,真是丢人。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也要擦亮眼睛!
拒绝打着爱国名义圈钱的烂片!
内娱明星上前就算了吧,我不看不代表历史。
这片的粉丝拿这种情怀去营销只会害人害己。
另外一说,况且明星带来的红利影响更不用多说了,如果是家长举报的话,好好想想看,看这片子大概率是什么受众吧。
这还是小孩的问题嘛?
无非就是营销上的另类炒作。
把正牌的演员姜文送去当日本兵(这脸你看他像吗??
)姜武他来也救不了啊。
识别度比娘炮都高。
还出现了素昧蒙面的女兵??
设计师把滤镜调在预告片,白色实验服变红色,不尊重历史。
就那德行,还在评论区下面夸她那设计好处在哪呢呵呵。
把流量明星挂在采访上,那三字,这无管演出,他的出现就是恶心。
而且此导演曾经的作品《铜雀台》请汪海林这么大个编剧还请流量明星,评分能输个5.3?
就这么说吧。
这类电影我勉强会去看看。
情怀这个东西,給过去的老电影黑太阳吧!
…这导演他不配!
说句不恰当的事实,2025年731电影,无需拼命,从剧本角度来说,这个拍片子使命的幕后,你可以表现的真实,但我不会对这类导演产生同情。
因为你做的这事要命,和剧本有什么关系。
喔,他自己当上编剧又兼任导演。
写过剧本的,但你要这个真实感为啥,拍东西和剧本是冲突啊。
这导演不就是在日本那边旅游了一趟么有什么好炫耀的。
既然你带剧组过去了,人家小日本又没拒绝,搞得很要命一样。
这居然还需要台词?
什么乐〇色?
都快赶上尸〇时怎么可能喊的出来!
别的电影这段可是连台词都没有啊!
文艺片和剧情片都不能这么写啊!
这种无用台词,不能用啊!
还有,演员阵容又改变了,真真假假,后面又延期,全球上映,不懂这电影的背后团队是在想什么!
观众是很好欺骗的吗?
对你的电影300万播放,这已经足以说明简中互联网对你个导演的期待了。
这种装文艺的导演,拍不好两头堵。
哎,赵林山要不你还是不要自己写剧本了吧,题材是很好的题材,结果只是很赚了一波中国人的期待,国人对于这种题材本来就有一种“不看不是中国人”的情结,加上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的高关注度,结果拍出来效果真的是对不起中国人。
本来说觉得影片剪的乱就算了,故事本身逻辑也很混乱,如果不是靠演员的表演和题材撑着,完全就是清汤寡水、啰哩巴嗦连主旋律都讲不好的烂片,看完想拉出来编剧看看到底是谁,结果一看还是赵林山,悬着的心终于是死了,合理了,理解了,原谅吧,还能怎么样……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的行动完全没有自驱力,每次觉得某一个地方某个角色行为可以升华一下的时候,就可以感到导演生硬的打断,然后再自己认为应该有英雄时刻的地方无限慢放,整个观影过程难受无比。
我很遗憾,在918的第二天,看了这样一部没有配得上这段历史的影片,也许背后的投资者赚到了钱,我恭喜他们,作为消费者和中国人,我为我们花钱去看了一段没有完整叙事逻辑的历史影片感到悲伤,这既不能算是主旋律电影,也不能算是商业电影,我认为此片这二者皆不达标。
这么沉重的历史拍的这么保守,首先就是场景服饰演员之类的,我认为这个片根本不需要凸显主演,人人都是主演!
老是给那几个特意的搞笑镜头有毛病?
一个多小时不知道在铺垫什么,完全体现不出这种沉重的历史事件,看完满分十分我认为打不到5分。
就几个血腥镜头不知道拍着干嘛,完全就是一步打着爱国情怀圈钱的电影!
不如《黑太阳731》一根!
我当然希望拍得好,但目前来看希望渺茫。
豆瓣已经有不少人质疑也有不少证据,我讲点别的,对导演。
央视亲自公布公映时间,导演你应该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阵仗吧。
在最近几个月,互联网声势浩大,你的电影热度已经站在历史上中国电影映前热度的顶端,同时也站在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巨渊边缘。
显然,这种情况不可能没有你们的推波助澜,但事态的失控一定超乎你的想象。
你尝试拖延时间,结果本就闹的沸沸扬扬的舆论彻底走向疯狂。
你一定知道,即使你的电影拍的可能还算不错,都将会迎来大规模的口诛笔伐。
因为预期太高,更是因为观看这部电影一段时间仿佛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义务,就像是一位农民发觉自己一直交的农业税早在十几年前就没了,他的愤怒可想而知。
我相信在那天公映结束之后,走出来的观众不会像那名农民冷静,冷静的人在当今时代早已濒危。
某些电影人,一遍遍消耗国内观众的耐心,一遍遍让国人疲于与那个他们可能一辈子都见不到接触不到的群体的对立或者无关痛痒的事情的纠结,一遍遍瓦解老百姓对自己朴素爱国情怀。
当然我不希望你是这种人。
你最好不是这种人。
【釜山电影节】3.5🌟。套着度假类型片的外壳,不动声色地渗入怪异而阴郁的暗示,往往透过摄影运镜与声音辅助实现,让平淡的剧本潜伏着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与暴力暗示,最突出的是两个男人间的暴力行为(拳击比赛、公路上故意超车、打斗比试)。相比起男性暴力倾向与大男子主义,女性的温柔力量与独立自主的精神才是焦点所在。两姐妹分别失去自己的丈夫后,勇敢地肩负家庭责任,养育子女,克服伤痛而重回人生轨道。
这种欧洲片看多了给人一种随便哪个eu citizen都能拿到投资拍电影的感觉
作为长片还是太干瘪了
HKIFF49# 看一场意外被如何重组,但一些桥段重复剪进去不明白什么意思;家内外的关系更心理事故,很敏感的氛围但是太微小了浅浅而知。
[49th HKIFF]不能说是精妙,但是非常有效的结构!将家庭问题(男人问题)与情节事故并置成一体的悬念,迟滞展示或是提前透露,逃不开的结局,更彰显问题过程中的观察性价值。手法很简单,镜内节奏很好,拍得很写实,群像的状态也非常真实,几处Zoom用得很好。别出心裁的女性/家庭议题切入点,“雄竞下的悲剧”。
斷_的維納斯
@HKIFF 剪辑太混乱了,故事其实是个好故事
在传统社会规训下,两个男人比拼“男性气概”(比汽车、比拳击、比收入、比救人...),但两人最后都没有得到好下场。姐姐最后找了一个温柔、善良,在传统规训中更“女性化”的男朋友...
于无声处听惊雷,是这位立陶宛八五后导演的拿手绝活。前作《故地重访》就是如此,表面讲女孩、发小回到男友被杀之地,重历其死亡一日。但在遍访过程里,在漫不经心的交谈、偶遇之中,一整片土地的蛮荒与对这种蛮荒的习以为常,渐渐显露。这部新作依然关于死亡,关于疗伤;剪辑的误导性信息重组,也让观感较之前作更具张力。可在还原事件的过程里,埋伏于边角的幽灵,逐渐显形。那是开场的格斗画面,是高速公路上开车斗气,是聚会上的拳脚比划,是救人时还不忘争英雄…这最终成了一部相当隐蔽的性别主题电影。但也正因隐蔽,使“议题味儿”荡然无存。#HKIFF49# 01
子戈老师在播客《赶场》的072期有详细分析这部。#HKIFF49
四点五,有种当初看马特尔沼泽的惊喜。非线性,但氛围与情绪一以贯之,一切关乎厄兆和余波,讲究的留白助力细微瞬间的刻画,角色塑造与表演甚为娴熟却同时漫不经心,在苦难面前nonchalant的从容源自女性的坚韧和超越,以及姐妹情深。这种不动声色的女性主义叙事令一切榨取眼泪的“走心片”相形见绌。
HKIFF:本届看过唯一有剧情的电影 但胜在剪辑
HKIFF49长镜头跟交叉叙事真的要人命,不太喜欢。
其实是可以的🉑 只是始终不是我的那盘菜气质 叙述方式 内容密度 闷闷的氛围 等等😴(生活流的感觉还是有做出来的)
欧洲人真高级。明明有大量空镜,却又不觉冗长沉闷;明明暗潮汹涌,却又步步轻描淡写;明明是简单的普通人日常,却又营造得充满悬念。
HKIFF49 No. 9 @ AC|2.5,这么平庸无趣的东西不仅别拿来电影节放,根本就不要拍出来好吗谢谢滚
3.5 家庭的事就是无奈😮💨
很棒,自然动人的节奏
3.5
hkiff 超级无聊,这种剪辑方式也不算很新奇吧。中间倒带那里我还激动了一下以为终于有点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