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迈克尔
I Am Michael,我叫迈克尔,曾经是同志(港),麦可-我的直男前男友(台),Michael
导演:贾斯汀·凯利
主演:詹姆斯·弗兰科,艾玛·罗伯茨,扎克瑞·昆图,克里斯·泽尔卡,阿万·乔贾,查尔斯·卡维尔,达丽尔·汉纳,莱文·兰宾,莱斯莉·安·华伦,德文·格拉耶,埃薇·汤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简介:著名导演格斯·范·桑特和弗兰兰继“米尔克”后再次合作,拍摄一位非常有争议的前同性恋人物:迈克尔·格莱茨。他曾是美国重要同志活动家,本人也是同志,创办了青少年同性恋杂志《YGA》。却在2004年因一场心脏病,突然转变为保守基督徒,告别同性身份和娶妻,鼓吹“去同志化”和声称同性恋毒害青少年。格斯·范·桑特担任监制,弗..详细 >
引用:不能正视或者正确认知自身性倾向都是很痛苦的事情,他们需要给自己多一点时间,终有一天会豁然开朗。性倾向远比想像的更多元,无论何时,都不应该为了不同的选择而相互为敌。
腐兰兰已经成为我的‘尽量远离该人主演的片’list前三的演员了
这种能弯能直又纯属精神不大正常的猥琐的角色,我们宇宙第一直男腐兰兰简直是本色出演!电影打着范桑特监制的旗号也无法抵消它的太差劲 #表妹电影#
后半段到底在干嘛啊 宗教植入
電影去到中段在可笑與驚悚之間變得微妙,ZQ的演出很細膩好看
兰兰全程丧脸演了个兰兰= =电影本身也很烂,到底这导演怎么存活下来的
讲真,看腐兰兰不能看认真脸。
呃...通篇流水账,毫无趣味,剪辑什么鬼,人物塑造稀烂。兰兰跟张庆毫无!毫无!毫无!西皮感,可见目前主流大片几对受欢迎西皮的选角导演是何等犀利。张庆倒是演得不错,没有任何出戏到大副,眼神有戏。
从恐同的角度来讲人面对恐惧的故事,很有趣。面对恐惧,信仰教条的指导我们不要,其实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改变。真正的改变是从接受自己本就如此开始的。不论是兰兰的男友,还是那个佛教徒,他们都在走自己的路,片中信息量很大,只想说真正的慈悲是允许价值观不同,也能祝福对方走他的路。
要不是兰兰真看不下去
太无聊了。。。腐兰兰入柜成功。。
不知道故事原型现在如何,仅从电影里没有看迈克尔得到了他所谓的上帝的救赎,反而彻底迷失了自我。
1.这电影似乎是反基督教——像“钢锯岭”反战,它就是让你看看宗教能怎么扭曲一个人。2.对宗教和同志群体的展现都难得地客观冷静,连多边恋这么难写的戏都展开和结束得很平稳,颇有范桑特风范(虽然他只是制片人)。4.Charlie Carver,第一次没有同双胞胎兄弟共演?开始独当一面了,喜欢他的角色。
其实还行 gay的中年危机 但是快结婚了 恐慌症又犯了
看完觉得有不明所以 整部电影断断续续被拆分成了很多部分
三星給我一直喜愛的三個主演,腐兰兰难得一次演个腐片,竟然是如此纠结认真的角色,作为曾经去过中港英基督教会和摩门教会的腐女,从全片的台词找到满满的共鸣
前几天看我的冠军男友的时候就在想,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不能把出柜当做唯一正确的选择(虽然目前影视剧里的政治正确几乎全部如此),即便性向由基因决定,人也还是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所谓平权不应该是说因为性向由基因决定,小众性向是天生的,他们没有选择,为了可怜他们才给他们以平权,而应该是人生而自由,当然可以通过自由意志来选择性向,任何选择都无关道德,这才是真正的平权。就这部片的主角本身的选择来说,也没什么不能理解的,对死亡的恐惧难道不是最大的恐惧吗?何况他男票虽然说得好听,但说搬家就搬家,吵架时嫌弃他没收入,更带人回来长期三人行,他时不时恐慌发作,最终投向宗教和传统家庭的庇护,有什么不能理解吗?当然我也能理解大家不接受这个变直的故事,因为同志群体还是太弱势了,离真平权还有很长的路。
[4-]
?
看完后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部电影和这样的真实故事。也不知道迈克尔到底能找到他的真我吗?特别是在现在很多国家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前提下,还能怎样坚守信念?或者是这样的信念到底是不是对的?(ps: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我真的觉得世界好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