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曲》最大的价值是用动画手段复现了夜晚的趣味与诗意。
《夜曲》中夜晚完全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精灵和动物各司其职,用有些笨拙的手工方式维持着夜晚的正常运行:蹩脚梦想的书写员、保护孩子们安睡的猫咪、常驻路灯里的灯泡精灵、奏响夜的奏鸣曲的乐团、帮睡梦中的人们打理新发型的三姐妹,当然还包括美丽的星星们……主人公小蒂姆骑在气球一般的“猫人”身上,穿过熟睡的城市,他们要去拯救不断消失的星星。
最终,蒂姆发现消灭光明的恶魔“阴影”正是自己内心恐惧的产物,他最终战胜了恐惧,拯救了夜和星星的世界。
影片的主要角色之一:猫人,它的形态和体量都令人联想到宫崎骏的经典“龙猫”。
日本龙猫在乡间,憨态可掬,是个好朋友,伴着小河、森林与天地,一副夏天的恬静感受;西班牙龙猫在城里,领导着城里的所有猫,但奇怪的是,“猫人”自己并不是一只猫,他跟猫们说西班牙文,但猫只会喵喵回应。
西班牙猫人身手矫健,劲头十足,但缺了一点儿可爱劲儿。
日本龙猫的基础是“现实”,妈妈的病、父亲的工作,只有小朋友才能见到龙猫;宫崎骏曾描述说:“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
但是普通人是看不到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他们的形迹。
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声里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
” 西班牙的呢,小孩儿无意间闯入梦幻世界,按“爱丽丝”的路子走的,城堡啊、工作人员啊,有点像宫崎骏《千与千寻》里建造的小世界思路。
龙猫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安静,而欧洲大概不会生产出这样的角色。
《夜曲》的母题是孩子和他的自我恐惧,追逐、发现……最终转化为一个人的战斗。
不过,依据如此这样的剧情,要求其中的主要角色更有个性,但《夜曲》在这点儿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蒂姆、猫人、夜晚负责人摩卡等都缺少有趣的性格特征,真正的剧情冲突也就始终没有实现。
电影依靠的是配角灯泡等小小桥段来支撑趣味,主体张力不够。
摩卡是个无能的领导者,但他除了喝咖啡,缺乏外在动作。
他派出助手让孩子们尿床的做法也让人费解,最后在全体大会上宣布阴影是由一个叫做蒂姆的小孩儿造成的——这种做法也缺少感染力。
或许,摩卡本来可以充当精神导师的角色,他可以故意让蒂姆小孩儿去锻炼自我,关键时刻指点,蒂姆突破自我化险为夷更好。
又或者,星星守护者本来也可以是蒂姆自己,睡梦中守护星星,然而恐惧却让他忘记了……开场和末尾部分的呼应:幼儿园场景非常生动,很有意思,但在剧情上的,跟中段的连接力度有些不足。
其他孩子们跟星星的故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蒂姆痴迷于他的星星(这里明显借用了《小王子》)其他人呢?
嘲讽?
不屑?
还是什么?
本片获得戈雅电影节的最佳动画片奖,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西欧手绘动画的水准。
近年来,西班牙政府正在推进动画产业的发展。
作为出现了戈雅、毕加索、达利、高迪等视觉大师的国度,作为闪耀《堂吉诃德》幻想之光的国度,西班牙理应具备更高的起点,期待更大胆、更具幻想色彩的动画片的诞生!
记得3岁左右的时候,我被第一次带到了天文馆,四周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新奇。
妈妈说,穹顶上的天幕会使放出来的影像更加接近真实,富于立体感。
我想我大约应是满怀期待的,但当光亮逐渐隐没,画外音不知从何处传出时,放映厅里只听到我响亮的哭声。
孩童时期,黑暗或许就像未知的禁区一样,你不知道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怪物、妖精、抑或奇怪的声响。
心里强烈的探索欲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方消失殆尽,那一刻,我们是如此渴望光明的来临。
蒂姆,孤儿院中的异类,当别的孩子成群结伴去踢球、跳皮筋、追跑打闹的时候,他喜欢独自在屋顶上一点儿一点儿完成庞大的星群图。
夜幕降临,所有的人都入睡以后,他将床挪移至窗旁,望着弧矢七星,安然入睡。
他的妈妈说,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守护星,陪伴自己度过余生,弧矢七星,那是蒂姆命定的守护神,他看到它,仿若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一个人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蒂姆悠然自得地在手工课上剪星星,骑着小车在长长的走廊上穿行。
直到某天,他不小心将皮球踢进了地下室,黑暗是蒂姆逃不开的魔障,那渐渐被隐去的台阶,像是张开血盆大口的怪兽要将人吞食,他寸步难行,只得匆匆逃回房间。
同伴们藏起他的窗户把手,他打不开窗,唯有爬上屋顶观望,却发现守护自己的星星瞬间消失不见。
在猫人的帮助下,蒂姆踏上了找寻星星的旅程。
《夜曲》的中心主旨其实并不复杂,即小孩子如何摆脱对黑暗的恐惧。
因此为了吸引少年观众,故事讲述起来虽然简单却富有创意。
夜晚的世界宛如另一个井井有条的社会,由摩卡大人掌管大权。
他的手下各司其职,为迎接清晨的到来忙碌奔波。
为什么早晨起床睡眼惺忪时发现头发总是乱糟糟的?
因为有三个梳头精灵为你设计发型,她们甚至会激烈地讨论谁的点子更加新奇。
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袜子?
是因为有拣袜精灵将它们悄悄地收走。
窗户砰砰作响、管道发出嘭嘭的声音,吓得你不敢入睡?
那是精灵们的交响音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读梦精灵在你耳边诵读梦境,尿床精灵念着咒语令第二天的城市中充斥着大人们的呵斥声和挂起的“地图”。
还有窗上的雾气、枝杈上的露珠、掉路的树叶……也都有负责它们的精灵对应。
此外,街道上星罗棋布的路灯中住着“灯花”,每一只猫都管理一个小朋友的睡眠。
而蒂姆为什么没有入睡,正是因为照顾他的那只猫懒散到自己先去睡了。
于是,世界变得如此奇妙,黑夜并不是枯燥无味的。
我们在睡梦中错过的,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绮丽幻境。
黑暗慢慢吞噬夜晚中的所有光明——路灯、星星甚至月亮。
它有着迅猛的速度和无比强大的力量,城市中的光亮遭遇危机,只剩明亮的北极星指引方向。
摩卡以“不能让我掌控的黑夜出现差错”而拒绝听从蒂姆的建议,查找光亮消失的根源。
他就好似现实生活中某些骄傲自大、推脱责任的领导,讽刺般令我们审视自己所处的社会。
而蒂姆,这个惧怕黑暗的弱势者,只能依靠自己打败敌人。
幸好有善良的猫人在他身旁陪他前行。
但蒂姆依旧是胆怯的,不敢面对一个人的情境。
甚至在最后的决战中,他都只能蜷缩在一旁。
可一味地逃跑,终究无法成长。
直到猫人为了保护蒂姆死去时,他才醒悟,恐惧其实源自内心的退缩,如若不能够战胜自己,便永远都走不出困境。
这便是《夜曲》想告诉孩子们的浅显道理,如何克服怕黑的心理,唯有坚定自己的信念。
小孩子总是很容易被教授,所以蒂姆击退了黑暗,将城市重新带回光明。
结尾处,蒂姆从地下室中取回了皮球,愉快地加入踢球的人群。
他终于不需在屋顶独自作画,而是和伙伴们度过快乐的童年。
成人世界远比童年复杂,我们对黑暗的恐惧,多半来自于强烈的孤独感。
寂寞令到我们渴望关爱却又害怕它的不真实。
所谓心心相通,只不过是一场误会。
我们希冀于拥有一个无话不说、分享彼此秘密的好友,但生活方式的迥异让我们的渴求终成奢望。
所以,我们只得寻求并不熟悉的人,只倾诉,不求被理解。
于是,依旧一个人,依旧孤独,依旧惧怕夜晚的来临。
心是孤独的猎手,我的孤独与你无关,正如你的孤独与我无关。
没有人能带我们逃出去,那片黑暗的深渊,将久久地存留于心中。
成长的孤独让我们寄希望于未来,但未来总有一天会来到眼前。
成长是否必须付出丧失单纯心灵的代价,也是否只有坚韧的心脏才能对抗贫瘠的内在世界,从孤独走向群体是一种必须的进化还是选择性的妥协?
孤独是人与人之间不能消亡的隔阂,如影随形。
你知道,它已经在你的身体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即使死去,它也永不退场。
<图片1><图片2><图片3>看这个片子时,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误入奇幻世界的爱丽丝。
作者有着非同常人的脑洞,整个片子的人物长得都挺奇特(小孩矮胖的像一个个小倭瓜)却意外的可爱,很像各种各样的小精灵。
片子的基调非常的梦幻,她不是五光十色,却有些光怪陆离,灯泡士兵,温柔的星星,长尾巴催人入梦的猫和牧猫人; 树枝轻轻拂过窗户的沙沙声;蟋蟀窸窣的响声;风吹开门窗的吱呀声都由私语者指挥,人们各种奇思妙想的梦以及第二天起来“焕然一新”的发型和羞于见人的床单地图,莫名消失一只的臭袜子原来夜晚发生的事并不是偶然,它们构成了夜曲世界。
但生活并不总是美好的,有光的地方就有影。
小男孩蒂姆对夜深深的恐惧化作黑影吃掉了他的守护星星并危及到整个夜曲,当还剩最后一颗星星时蒂姆终于挺身而出直面黑影,从而战胜它挽回了自己心爱的星星和夜曲;艺术源于生活,所以影片和我们的人生也那么相似——我们首先得直面恐惧才能战胜它,不战胜恐惧我们连心爱的东西都守护不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看这个片子除了有像发现宝藏一样激动的心情外还夹带着丝惭愧,这是一个很纯粹很美好的的电影,可是我却以成年人的思维和最深度的怀疑来揣测她,在一些过程中,只想着谁是幕后黑手,并没有欣赏电影展示的本质。
当莫卡说是蒂姆是这一切问题的制造者时,我甚至还有些得意——看我猜对了吧。
我们不应该总是以一种事故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这样会错过很多美,而当我知道最终结局的时候,我只能重新开始审视自己。
祝你看的愉快。
纯粹的童话,讲述了一个孩子如何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当然其中要经历一次奇异的冒险。
这是一部西班牙动画,造型设置有独特的风格,但比较丑。
夜晚拥有很多秘密…
怕黑的我在昨天晚上一个人睡的时候看完了这个怕黑的孩子的故事。
为什么总要牺牲重要的人,醒悟的人才会醒悟。
蒂姆躲在柱子后面的时候我恨不得把他揪出来,猫人会死掉的啊笨蛋!
你躲在后面是想把北极星也害死么。
奇幻可爱的画风和蒂姆的两颗歪歪大门牙,星星们的存在方式其实是有点恐怖的,摩卡的名字还是让我会阵阵恶心,这要感谢星巴克前一阵子的新品叫做海盐焦糖摩卡的家伙,以至于我在本能上对摩卡没有什么好感。
但摩卡却是个有存在意义的大人物,他撒播的话表面看起来是谣言,让蒂姆难以接受,但这却是事实。
每个孩子都有猫在守护,可能我已经成年了便没有猫的守护了啪,不过依然能够睡的安稳。
(芷宁写于2008年5月22日)这部又名《暗夜》的西班牙手绘动画,曾获得过2008年戈雅奖、2007年巴塞罗那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其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整体结构也简捷明朗,叙事方式又十分舒缓,并无出人意表之举,然而,其手绘动画的风格清新自然,画面色彩迷人丰饶,不论渐变的天光还是城市的夜景,动画角色的外型设计更是充满了纯真的童趣,如孤儿院里小孩的模样不见得有多漂亮,但被绘制得十分卡通有趣,有点丑丑的可爱,大多是大脑袋小手脚,身体仿佛布袋子,而手脚又似扎口,收于末端。
再如,主人公小Tim出场时是在对镜刷牙,大门牙不齐的特写,透露出一种说不出的可爱。
这类童话的内容原本不算新鲜,讲的是小男孩Tim如何获得勇气,克服对黑暗恐惧的故事,但其呈现方式令人欣喜,仿佛打开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夜世界,营造出新鲜可人的童话氛围,司职不同工作黑夜精灵们的个性也被塑造得颇有想象力,如专门负责人们做梦内容的精灵,爱摆弄熟睡中小孩头发的“发型姑娘”,还有喜欢恶作剧的Pee,该小屁孩专门负责诱使梦中的小孩尿床……在片中,每个小孩都有他们的睡眠守候猫,每当入夜,猫咪们通过叫声哄孩子们安然入眠,小男孩Tim的守护猫咪是一只超级瞌睡虫,而Tim却是个失眠大王,真是一对奇妙的组合!
每当夜深人静,Tim喜欢独自仰望天空中的星星,并对各个星座了如指掌,俨然小小天文学家,且将各星座画在孤儿院的楼顶上。
一日,Tim因害怕黑暗,无法把被自己踢入地下室的皮球捡回来,而被其他小孩孤立,入夜,他来到顶楼平台上,遇到了一群猫咪和他们中的教父级人物“猫大大”(这个译法十分有趣)。
猫大大的职责是监督猫咪们的工作,即让所有的小孩乖乖入眠,Tim因发现夜空中的星星在不断的消失,而拒绝入睡,这让猫大大十分抓狂。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猫大大同意将Tim送到夜世界的头儿摩卡那里去寻个究竟,殊不知星星消失之谜居然和Tim的胆识有关,而这段寻找谜底之旅还伴随着不间断的“新麻烦”,最终,Tim克服了心理阴影,战胜了可怕的黑雾,让所有的街灯再次点亮,星星再度发光……该动画片的一大特点是,对每个角色形象的生动描绘,如肥硕的猫大大看上去笨笨,身体庞大四肢短小,实则动如脱兔,攀爬跳跃、飞檐走壁无所不能,长途奔袭更不在话下;而街灯灯泡的卡通形象又似改良版的萤火虫,只是比萤火虫笨重一些,只见他们各个头戴头盔,屁股会发光,还十分团结;星星们的造型则轻灵小巧,背后有一个类似挂钩的东西,可以让它们悬挂在天际闪烁……该片的另一特点是,角色性格构成饱满而丰富,如猫大大的尽忠职守、勇敢顽强、坦诚待人,再如所有灯泡中资质最弱的那个,因先天不足,他的屁股时亮时不亮,然而“天生我才必有用”,它的这份先天不足,却在最危难的时候成为了救命优势,而它于关键时刻的贫嘴又有着搞笑的元素。
具有“小恶魔”潜质的Pee,其破坏夜世界宁静的恶作剧,也使得Tim的解谜之旅多了些波折,美中不足的是夜之主人摩卡被塑造得较为潦草。
该动画还有一个亮点,那便是其中的配乐,特别是夜间精灵们的“器乐合奏”,只见入夜的城市里,精灵们或立在烟囱边上,或站在窗户旁,在指挥的统一引领下,或以吹烟囱为发声方式,或以树枝敲击窗户玻璃为节奏,更有以自身为乐器的,一时间,空气里充斥着美妙的音乐,欢快流畅而节奏清晰,和静谧的夜景相映成趣。
另外,角色对白被设计的既风趣幽默又浅显易懂,让这些可爱形象愈发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可以说,这部气息新鲜的手绘动画获得戈雅大奖等奖项,属实至名归,只是最后猫大大的牺牲有点没必要,或许主创们这样做是为了告知孩子们,不懈努力战胜黑暗的过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各个小人物在关键时刻都有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了他人的安危,宁可让自己涉险,而每个看似有缺点的角色,都会有他闪光的一面,如天分不足的灯泡,再如那只大懒猫……所有这些在孩童们的成长教育中是很关键的环节。
由此想起了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在危难之际所表现出的坚强和坚持,大人们往往低估了孩子性格中坚毅的一面,而在关键时刻,孩子们的勇气并不输于任何人……在此,再次为灾区的孩子们祈福。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9397612_d.html)
每一隻貓負責用呢喃的叫聲使孩子們進入夢鄉;語夢的精靈將編寫好的夢譜念誦給熟睡的人們;會在睡夢中長個,是因剪裁的精靈將被單剪短;朝露是負責灑水的精靈背著水珠灑向花間枝椏;起床的時候蓬頭垢面,那是悅容妖精們的傑作;會尿床,是有搗鬼的小妖——皮,在耳邊嘶嘶作祟;夜的每一味聲響,都出自精靈樂隊巧妙和諧的奏演;晝夜交替,瀰漫街邊閃爍的路燈中藏匿霧的燈精靈;千年的星妖懸掛夜空中,圍繞在北極星小姐的周圍;……夜竝不祇是萬物深沉入眠,夜處處充滿著搏動的生機。
……可是有人要毀滅這一切,那就是幽靈般的“黑影”。
祇要我們對“夜”心存恐懼,那就會助長“黑影”的魔力,它會吞噬一切美好的光亮,最終將“夜”徹底淪為一潭死寂的深淵,而退治它的方法祇有一箇,那就是克服對黑暗的恐懼,戰勝懼怕,戰勝自己。
影片沒有迪斯尼動畫般跌宕起伏的劇情,結局往往是邪不勝正,世界恢復平靜,主人公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那樣。
主角蒂姆最終還是回到了孤兒院的日常生活中,祇是變得更加堅強,不再害怕黑暗。
也沒有爾虞我詐正邪反轉的反面人物。
起初以為夜曲星球的最高管理者摩卡會是一箇大反派最終被貓倌一行人推翻取代,其實並非如此,一切都是那麼平淡地進行著,就像命中注定的那樣。
配樂悠揚婉轉,富有詩意般的抒情,隨著情節緩緩地漸入佳境。
總之是一部充滿想像與奇思的片子,在舒緩的節奏中教人學會如何克服自我,戰勝內心的恐懼。
就是小孩子的电影。
画面干净,故事干净。
用简单擦亮蒙尘的眼。
喜欢这样的动画片。
⊙《夜曲》的看点: 《夜之曲》,2008年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动画长片、2007年度巴塞罗那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竞赛作品,近年少有的欧洲手绘动画大片、西班牙魔幻动画,由西班牙动画工作室Filmax animation制作,其风格与传统欧美动画截然不同,氛围神秘而优美,诡谲而尊贵,有如童年的梦境般美妙难忘。
月夜下的城堡,精灵们的大舞台。
太阳的光辉收起,夜曲的大幕拉开。
白昼在人类的规则中运行,夜晚遵从着MOKA的秩序。
当夜晚不再同黑暗划等号,精灵们隐藏在角落里窃窃私语,他们守护宁静,他们驱赶孤独,他们勤奋的工作,他们也时常恶作剧。
每天清晨醒来时孩子们发现的“怪事情”,它们其实都颇有根据。
孩子们的心灵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宰,他们做梦,他们被惊醒,他们有温暖的床,他们的内心也存在恐惧。
世界在他们的睡梦中充满恬静,世界在他们的恐惧下分崩离析。
爱喝咖啡的MOKA操控着夜晚,他讨厌孩子不睡觉时的无序和吵闹,喜欢星星的TIM害怕黑暗,这一切都源于自己内心的孤独。
事实证明,孤独的力量是压倒性的,MOKA的秩序在它面前弱不禁风。
阴暗肆虐着夜幕下的城堡,吞噬希望,毁灭温暖的光。
失去星星的陪伴,当黑暗侵入心灵,当孤独在失控中弥漫,夜晚就彻底演变成黑暗的代名词。
月光消失,星星死去,精灵们四散,夜晚的宁静沦为死寂。
这样的情形很要命,我们不希望却无法阻止它的发生。
当我们从孩子渐渐长大,也许MOKA的秩序早已经被自己一手摧毁。
我宁愿相信阴影和星星的战争从未停息。
好在只要有一颗星星不熄灭,好在只要有勇气去面对黑暗,所有的一切都会瞬间恢复如初。
我们还能在安睡中,享受夜曲。
继续寻找失踪的袜子,继续奇怪被子总不够长,继续感慨梦境的精巧,继续惊叹于清晨镜中的发型。。。
饭要吃,觉要睡,我们会这样继续着我们的人生。
我在家看了这部电影为什么早上会有露珠,那是因为有辛勤的搬运工人在夜里默默的工作。。
为什么在寂静的夜里会有沙沙的美妙动静,那因为有一支庞大的乐队,在有秩序的演奏,还有指挥家呢。。。
为什么早上起来之后你的发型会变,那是因为有三个木偶阿姨超级喜欢争先恐后的给孩子做头发,谁也不想让为什么会有雾呢?
那是因为晚上有雾精灵晚上在夜里飞舞 就让我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吧2010年04月27日 17:48
故事挺简单,很纯粹,一个纯真善良的童话。手绘线条灵动飘逸,把黑暗具象化如雾似云,对夜晚人们入睡后的世界的想象奇幻美好。角色都不太好看但很有趣,感觉魔卡这个角色有点拧巴,坏也不算太坏,变好的理由又有点牵强。能战胜黑暗不止有光明,还有勇气。
这个电影,给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可以觉得童言无忌,但不要轻易去否定小孩的观察和想法。这个里面蕴含他的宇宙和空间。
好无聊的故事,萌也是分层级的,这种属于故意卖萌,而且还用猫的元素。为了讨喜吧,但对此无感。且挂在钩子上的星星,反而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屠宰场挂在钩子上的猪牛羊。。。
比不了日本动画呀
欧洲的动画片和好莱坞比起来艺术感就是要强得多,电影的画风朴实,故事简单,一个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的童话故事,在西班牙人的镜头下就变得有了名画的质感,制造出的感觉也就有别于平时看得动画,如同童谣一般,适合于睡前观看,集结了幽默、寓言和童趣,时光和思绪也被拉回了美好的童年时光。
夜的工作精灵本来很趣味诗意的设定,怎么就被小屁孩儿给搅混了呢……
因为迟到了十多分钟= =,所以不是五星吗。好吧我喜欢有猫的电影。
黑暗面前,光明如此脆弱
细线条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并没有遵循传统的人头比例,更像把人物简化为符号式的形象,滑稽萌系又怪异,与奇幻想象的基调相对应。猫大大这样圆滚滚的大肚子就是代表的画风应该是cg动画的画风简洁梦幻,很多创意的点让人眼前一亮。挂在挂钩上的星星,路灯灯丝小人,夜曲的造梦厂,不免让人想起头脑特工队等等动画的整体世界观,将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以奇幻的想象力开启天空中的另一个世界分镜非常流畅,多角度环绕夜曲,展现提姆的内心世界和孤独时刻的群星物语,美好又绚丽,想象力丰富的一批很感动。孤儿院的孩子孤僻胆小,不合人群,却在漆黑的夜晚完成了拯救星星这一壮举,孤独的孩子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星,夜晚无法安然入睡的我们也会找到那只陪伴我们的猫咪。内心的黑暗阴影组成庞然的混沌,克服内心的恐惧,寻找勇气是一生的命题
送给怕黑小孩的礼物!画风我喜欢,都是胖娃娃,充满想象力,但是故事不太爆满。结尾的转变有点没撑住。
关于夜间的描写太妙了。其实情节联系不好。但是就是挺喜欢。
...关于夜的幻想还不错
印象最深的就是孤儿院这么多小孩,每个都穿一样的衣服,每一个识别度都很高完全不呆板
很不一样的画风,很不一样的故事。提姆自己害怕黑夜,制造出了怪物。他喜欢星星,那个怪物却把星星全吃了。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战胜了恐惧。还不错的电影。
喜欢故事里夜的场景,城市,楼房,云,雾,但不太喜欢里面的人
画风很治愈,剧情很童话梦幻风。缺点就是人物不够美型,画面扁平化元素居多。
很有幻想力的动画,描述了夜~~夜晚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工作中,猫大大和灯泡还有星星的幻想好神奇,配乐也是美妙,只是结尾收的不够清晰啊~
外国的童话- -!真不来感
不和口味.看了想睡.
¡Qué imaginación! Sobre todo las estrellas y las faro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