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名字就是诈骗。
当初以为是射雕、神雕、倚天、笑傲等各部书分别浓缩成一个个单元,结果原来就是射雕这一部。
金庸剧从小看到大,小说也看了不少,但射雕这部其实不怎么喜欢,所以各个版本都观感一般,只有几个角色是特别喜欢的。
老实说第一集就很劝退,导演这个赶进度的节奏和生硬任性的插叙实在很影响观看感受,但是家里人在追,就跟着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了点儿,于是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槽点。
这一部的选角其实还可以,配角大都不错,但主角群就古偶风很重。
一开始对黄蓉郭靖穆念慈都没啥看法,就是杨康出场感觉不对,可能苗三哥的版本太印象深刻,觉得杨康应该是个贵公子而不是看起来像个纨绔子弟。
整部剧看到现在唯一有get到杨康颜值的地方是他娘死后他从灵堂出来靠在树下(好像是吧)那段,头发凌乱有种破碎感,其他地方感觉都很一般,不是说长得不好看,就是感觉上不太对。
郭靖反而是后面越看越有点不像,时而好像还透出股精明劲儿,对此沙还是蛮有好感的,所以就还行。
穆念慈也是开始觉得行越看越普通,黄蓉不予评价,这个角色本身我也不怎么喜欢所以不做讨论。
最让人想吐槽的是裘千丈、黄药师和梅超风。
看过射雕的都知道前面出来的裘千仞是假冒的,但是他毕竟骗过了包括黄蓉在内的一众高手,应该是一开始出来很像真的然后反转其实是假的才对吧,不能直接演成个骗子啊。
这个“裘千仞”的腔调不知道是故意设计还是演员自身特色,一开口就十足十像个大忽悠,故意搞笑似的,但是并不好笑,只觉着难受。
后面演真裘千仞的时候不错,说明演员演技没问题,所以前面是故意设计的。
另一个很让人受不了的就是黄药师,先声明我对演员本身没什么看法,也不熟,就单纯觉得外型气质不适配这个角色,摘下面具那一刻瞬间垮掉,完全不是黄老邪的感觉。
不止没有那个气场,脸还很出戏,网上一些评论说苦大仇深、油腻,就不说这些,退一万步哪怕给贴点儿胡子呢,但凡有胡子都能好很多。
不明白造型师怎么想的,黄药师练的是九阴真经又不是葵花宝典,同辈人都有胡子就他脸上光溜溜的,难不成是为了跟梅超风有CP感?
再说梅超风,关于这一版的妆容之前有看到在吵,个人感觉就是古偶风,以往版本里夸张的妆容往往是为了突出走火入魔,这一版就是纯美,美妆博主的感觉。
不过既然当古偶剧看那我可以忽略这个烈焰红唇,但是演技没办法忽略,不得不说孟子义真的很不会演盲人,偶尔一两次也就算了,可总是时不时就给人一种双目炯炯有神甚至直视对方的感觉,打架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忘了用听的改用看的,太让人出戏了。
夸演技的是认真的吗,难道是跟几个主角对比得出的结论?
这样说的话主角粉丝们又要炸了。
相较之下对洪七公欧阳锋都没啥看法了,反正就是主角群各方面都很古偶,导演编剧不会讲故事,说烂吧比起大把大把的烂剧好像还行,说好吧又方方面面都有问题,难评。
————找段皇爷救命是真顺利啊,啥阻碍也没有,出发就找到了,找到就见到了,见到就治好了。
还有一灯出场听声音好像时日无多比黄蓉伤得更重……确定了黄药师就是来搞笑的。
感觉这个黄蓉长得挺可爱但是不太灵,破庙里对峙几乎只有嘴在动,跟欧阳锋说话甚至莫名地语重心长……————发现这个导演真的很喜欢不合时宜地搞笑,裘千丈、黄药师、连欧阳锋都不放过……————看完铁血丹心,如果只是杂乱的删减插叙和个别角色的出戏还是值三星的,但一路陪看下来槽点越来越多,尤其莫名其妙地搞笑不能忍,尊重下角色人设行不行?
想拍正经武侠就别乱加现代烂梗,搞得画风诡异瞬间出戏。
看完六七集要弃,雷剧的尾巴露出来了。
人物台词瞎改乱改也就罢了,还不停给杨康、完颜洪烈加戏,这是要往死里整啊。
原著本意就是批判锦衣玉食、认贼作父的败类,杨康人设高富帅,但突出一个品性差,平衡了。
真敢顶风作案, 整场戏整场戏地给杨康翻案。
洪烈爱一个人没错,恶就恶在阴谋篡夺,害人妻离子散,这是宋元鼎革多少家庭家破人亡的血泪教训。
剧中提都不提,赵铮是不是带资进组啊?
感觉他不是大BOSS,就是幕后总制片人。
完全忍不了,滑铁卢式地崩坏。
还请个大帅哥明道来演老乞丐,好家伙,这是给郭靖找一个情敌吗?
不得不佩服83版选角之精到。
刘丹把洪七的豪迈恢谐演得淋漓尽致。
四绝人人有戏,但绝不会喧宾夺主。
人手一把白胡子,那是在戏剧人物关系塑造过程中经过严密考量的。
四绝是射雕的四根台柱子,四绝的位置没摆对,整台戏就塌了。
真不敢想像黄药师要毁成啥样。
此沙伽位又小,根本没有发挥空间。
看着明道跟蓉儿打情骂俏,简直尬出天际。
任何人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个动作都有丰富的世故阅历,哪由得你任着性子胡编乱造?
这部分都吃不透,对人性的了解压根不在一个层次上,还好意思改?
不看也罢,留点胃口给徐老怪的《射雕》吧。
别画虎不成反类犬。
中国人善于“毁灭式竞争”,不但毁灭了自己,连带着整个市场都毁了。
呸呸呸, 积点德吧, 要毁毁你一家,别耽误了别人。
什么,孟子义演梅超风?
这样的话,小乔一定要看!
印象里的孟姐就是漂漂亮亮的笨蛋美女而印象里的梅超风却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恐怖老太不知道她们能撞出什么火花?
今天小乔要看的是《金庸武侠世界》分了四个板块,其实还是大家熟悉的“射雕英雄传”演员阵容更是“群星璀璨”,都是老熟人
这版的郭靖和黄蓉也蛮配的,一个憨憨的,一个古灵精怪真的是天生一对,郭靖真的捡了大便宜
但是整个画面偏黄,像是一直在吹沙尘暴绿植覆盖面积太低了吧,森林都变成沙漠了打戏更是一如既往的不行,完全感受不到武侠,倒像是仙侠了最近影视剧打戏比较好的《庆余年2》和《九龙城寨》,可以看一下
徐兵邓科曹盾臧溪川杨磊联合导演徐兵 李海蜀黄彦威等联合编剧(原作者金庸)此沙 包上恩 王弘毅孟子义 周一围等领衔主演豆瓣尚未开分,推荐指数三星播放平台:腾讯
其实小乔没看过原著,也不是金庸的粉丝连《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之类的经典影视剧,其实也没看过几次内容也忘得七七八八所以小乔此次只评价这一版的故事与人物
此沙饰演的郭靖,从小跟着江南七怪长大虽然七位师父是真心对他好,但郭靖有点笨,七个师父也不太会教但郭靖作为大男主,自然会有很多师父传授武功也会有奇遇同样还会收获爱情
包上恩饰演的黄蓉,她的聪明都让人嫉妒不过,最让人嫉妒的还是郭靖
假扮成叫花子的黄蓉,因为偷了两个馒头,在大街上被追逐郭靖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从天而降的出现给她付钱,带她吃饭,送她貂皮大衣和汗血宝马无论她的要求多么过分,难以置信,郭靖都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她请问,为什么小乔出来“闯荡江湖”就没遇到这样“有钱朋友”
郭靖也是属于傻人有傻福了,误打误撞就这样得到了黄蓉的芳心还喝了蛇宝,变得百毒不侵,功力猛增最最最厉害的是,捡到了蓉儿这块宝用美食诱惑洪七公教他降龙十八掌,这可是丐帮帮主才有资格学习的啊
明道饰演的洪七公,不知道算不算是最帅的丐帮帮主啊武功高强,就是嘴馋这教郭靖一个月,不知道长胖了多少斤啊
小乔看到第七集了,真的是一边嫉妒郭靖,一边心疼完颜康王弘毅饰演的完颜康,他一直以为自己叫完颜康,是金人小王爷上街有钱还有小弟,整条街我就是最靓的仔没事儿就调戏下江湖卖艺的
可是妈妈突然带着一个陌生男人,说这是我亲生爸爸看这个男人穿的破破烂烂,莫不是我妈妈被下降头了放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要,竟然要和他私奔我那富二代的生活和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要破碎了吗
我的家我自己来守护,我的父王我来爱可是我的妈妈却跟着那个男人殉情了,她一句话都没有对我说我不是她的亲儿子吗,为什么那个男人出现后她的眼里只有他我的父王对我们明明那么好啊他们太过分了,还要骂我认贼作父,可是我一出生就叫完颜康啊你们连杨铁心都没提过,凭什么?
我有两个师父,一个是满口仁义道德,擅长道德绑架的丘机处也不正了八经教我武功,惯会糊弄我
所以我更喜欢另一个师父孟子义饰演的梅超风,她是黄药师的弟子天赋也算是极高,靠着半本秘籍就能练成九阴白骨爪就是修炼方式太残忍了,走火入魔让她眼瞎了腿也瘫了孟姐是继雷纯后,又一个美强惨的角色但,梅超风依旧是武林败类
目前小乔只看到了第七集,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差演员演技都在线,尤其是黄蓉哪里劝退了,多古灵精怪啊打戏还是不行啊,但金庸真的厉害构架的这个武侠世界,里面的角色都鲜活饱满有机会一定抽时间拜读一下
鉴定结果:整体看下来还是OK的,节奏也比较快,可以追!
看图片猜电影无奖竞猜游戏开始了下面图片出自哪部电影或者电视剧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在1957年至1959年连载在《香港商报》的小说。
这是金庸的第三部小说,在完成了略显青涩的《书剑恩仇录》,和调子有些晦暗的《碧血剑》之后,金庸开始写《射雕英雄传》,在这部小说开始,金庸尝试摒弃了传统中国小说中的群像视角,而采用了更西式的个人视角,也就是郭靖的视角来完成整部故事,再通过他的经历,引出了黄蓉,引出了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也为了《神雕侠侣》和 《倚天屠龙记》两部后续作品,创造出了一个坚实武侠宇宙。
如果问金庸的粉丝,他们最喜欢哪部作品,可能你会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但是问他们喜不喜欢《射雕英雄传》,相信绝大多数都会坚定的点头承认。
射雕的故事从1958年开始,到曾经经历了11次影视化过程,见证了香港电影和电视剧的崛起,也拉开了国产影视剧走向商业化的转型。
而最近的这一次的《金庸武侠世界》的则是把整部《射雕英雄传》拆解成了5个单元,其中目前正在播放的《铁血丹心》是最吃重的单元。
剧集由腾讯版《三体》的导演,杨磊掌镜,我这两天刷了几集,质感相当不错。
整个30集显然是花了心思做了调整,开篇不是从牛家村开始,而是直接从在大漠中成长的少年郭靖开始,目前剧情进展到一半,不少人物粉墨登场,而这一版的杨康的却特别引人注意。
杨康在原著中的作用在原著中,金庸对杨康的描写并不算多,他的最重要意义是作为郭靖的对比形象出现。
郭靖敦厚,杨康则傲慢;郭靖有国之大义,杨康却认贼作父。
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个相对扁平的人物设定,在原有的情节里,仍然展现出了复杂的线索。
比如,杨康曾和穆念慈前往牛家村生活过一段时间。
在杨康和穆念慈私定终身之前,本有裘千仞提供的迷药,但杨康却当着穆念慈的面坦诚自己得到了药,但并不会使用。
而最让人动容的,则是杨康在死之前的表现。
当时他因为黄蓉向欧阳锋揭露了自己杀死欧阳克并想拜入欧阳锋门下的奸计,自觉败露,悔愧交加,便偷袭黄蓉。
没想到劈出的一掌被黄蓉身上的软猬甲挡住,还沾染上了软猬甲上的剧毒。
中毒后,他神志不清。
当完颜洪烈想派人上前带走“小王爷”时,他对着完颜洪烈竟叫道:“你又不是我爹爹,你害死我妈,又想来害我!
”杨康的悲剧浓缩在他死前的这句话中。
这份悲剧始于其父母一代:杨铁心、包惜弱和完颜洪烈之间的爱情悲剧,再加上宋金对峙的时代背景,让杨康不仅面临生养两份恩情的矛盾,还面临国之大义的选择,陷入了更大的身份危机。
杨康不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但正是因为他身上巨大的戏剧张力,因此,在影视化过程中,他的角色有了巨大的改编空间。
“杨康”在剧中的复杂化说到杨康,我们这一代的80后都会不自觉地想到83版苗侨伟的演绎。
如果说苗侨伟版的小王爷以风流气韵见长,那么这一版的杨康则将其悲剧性一再放大,反而变得更为出彩。
两伤生父在杨康初登场时,他是去江南遇到了杨铁心和穆念慈父女比武招亲。
原著的情节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无非是小王爷轻薄狂妄,赢了比武招亲之后,不履行诺言,反而一走了之。
在这一版本里,杨康赢了比武招亲后,又多了一场戏。
杨铁心见杨康的行为辱没了自己女儿,便愤怒上前与他动手。
在两人比武过程中,杨康使出了九阴白骨爪的功夫,暴露了自己的师承不止有全真派功夫,同时也抓伤了杨铁心。
剧中特意安排了一个杨康双手沾血的镜头,这让已经对二人关系了然于胸的观众仿佛看到了父子二人骨肉相残的前兆。
而在不久后,杨铁心和包惜弱相认,怕被杨康撞破,杨铁心便藏身于木柜之中。
本以为自己发现母亲秘密的杨康,抄起了手边的杨家铁枪,刺伤了杨铁心后,剧组又给了占满杨铁心鲜血的枪头的特写。
这一幕无疑在呼应前情,更引入了杨家铁枪这样的家族象征,也预示着本是父子二人的悲剧,变成了包括包惜弱在内的杨家的悲剧。
二陈身份杨铁心带着包惜弱出逃王府,杨康此时的反应是跟随完颜洪烈一起,带着大队人马去追回王妃。
在他的叙事逻辑里,杨铁心是闯入王府的奸细,而母亲则是被奸细掳走。
因此这个时候,他选择站在完颜洪烈一边。
一路上,杨铁心被马钰所救,而随后赶到的丘处机,见到徒弟正追杀自己的亲生父亲,便气不打一处来,质问杨康为何认贼作父。
杨康的回答,不近人情,但确实是实话:“让我放弃大金国小王爷的身份,认一个我只见过两次的江湖卖艺的男人做父亲,恐怕有些太难了。
”杨康说这话的时候,镜头给的是杨铁心,他的眼神里有一丝不屑,有一些怒其不争,甚至有点悲哀,并没有气血上涌的愤怒。
这种处理方式,无疑让悲剧色彩更加内敛又深沉。
在祭拜包惜弱灵堂的一场戏里,杨康仍然受到了师友的质问,问其为何认贼作父。
编剧将杨康的内心世界转化为台词,使观众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悲剧性人物。
两受折辱在原著中,杨康和穆念慈在牛家村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
然而,为了隐瞒身份,杨康不得不应对官兵的骚扰和侮辱。
在这次的改编里,官兵折辱的戏份被拆成了两段。
其一是杨康和穆念慈在街头卖艺,获得赏钱后无端被官兵勒索,导致辛苦赚来的钱打了水漂。
在教训了官兵之后,两人本以为事情了解,没想到对方几天后又上门滋事。
为了加强戏剧冲突,剧中安排了杨康用王府旧物为穆念慈买下一根发簪的情节。
这个情节也暗示了杨康曾经一度想要放下小王爷的身份,安心做回杨康。
然而,代表新身份的发簪,却被滋事的官兵轻易踩烂。
杨康捧着被踩烂的簪子,眼中满是悲伤。
这些细节,给了杨康回到完颜洪烈身边更充分的理由,同时也让杨康最后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
毕竟,一个曾经真心向善,但尊严被践踏的反派,比一个单纯想做坏事的反派,更让观众念念不忘。
目前这部剧的更新进度已经过半,除了杨康,这部剧的武打设计也非常出色。
据说海外版权已经开卖,作为中国观众,我觉得这非常好。
毕竟这两年Chinese Drama在东南亚非常火热。
这类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武侠作品,也更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
首先说说选角,这个郭靖我看了这个演员发的微博,说了一些他看了原著之后对角色的一些了解以及自己想法,我只能说一言难尽,你是那郭靖的料吗你演上郭靖了,微博上说的好听一点没演出来,而且应该是配音吧,真的很出戏,还有这个应该是编剧或者台词的锅,搞得郭靖一会呆呆的一会聪明的,前面自己都知道赵王府的人收了药了后面又装上傻了。
再说这里面的女演员怎么看得下去的,这梅超风……我滴妈,为了形象连瞎都不舍得瞎吗?
目前只对黄蓉有点好感,其他的装造啥的都不想吐槽了,这朱聪给你整成大叔了。
还有这部剧第一个小高潮丘处机大战江南七怪给你吃了啊,这么精彩,怕你家哥哥姐姐这个前面没出场机会啊还是咋滴,后面又整个倒叙才道出前因后果。
郭靖的蒙古支线说实话没有能理解,也行,但是马钰这个遇郭靖着实……,连高山这个设定也删除了,可能有加快剧情推进的想法,也勉强能接受,但你后面为了推剧情,居然在一个场景就把师徒误会和赶走梅超风拍了,我滴妈且不说这一边打架一边搁着解除误会看着难受,你这里不吓走梅超风后面全都得改,是彻底不想让梅超风“洗白”了?
这里她已经练功出现问题了,试探了郭靖知道他得心法了后面在赵王府才有伏笔(看到后面才知道编剧连这都改了,改成桃花岛心法了,我滴妈你简直倒反天罡了,她学的是九阴真经,全真教内功是所谓了“正家”功夫,其实和九阴真经是有渊源的,所以才能解决问题,这黄药师都没练过真经真的无力吐槽)而且这里改的,真的看不懂,原著这里编排的多好多有意思。
接下来我就好好吐槽一下这赵王府这一段,真快吐了,还有前面一个大槽点就是黄蓉和郭靖游湖,真的我知道你很急,你很想展现这美好的一幕,那家伙咔咔就是一顿拍啊,各种角度又是光又是近又是远的,咔咔的进度条一半都给你整没了,抵得过朱茵的黄蓉在船上嫣然一笑吗???
你自己对比一下这两段,我只能说高下立判,尬到不行。
还有王处一和郭靖闯赵王府,也给你删了,多精彩啊,几个配角展现自己的武功,王处一的谈吐应对和一股倔强劲儿,又耽误哥哥出场了还是啥啊,这么帅的桥段你给删了。
我觉得金庸先生真的很会在一个场景里安排,各种人物的相遇,有巧合有情理,几个地方人物的剧情同时展开,回收伏笔,埋下线索,然后迎来高潮。
你改的是个啥我想请问了???
郭靖和黄蓉自己跳井里?
而且原著里她俩也没遇一起呢这时候,郭靖驮着梅超风大战你整的是个啥,这一段多有意思多精彩啊,你整个啥姿势啊这是,她勒着不疼啊?
是是是又是得为了演员形象。
脸都不要了,这里黄蓉再出现,才有意思啊。
她那句桃花岛心法一出来,就把我气的不想看了。
说一个我觉得拍的好的地方,就是郭靖请黄蓉吃饭这里,不错,挺好的。
但是展现黄蓉对郭靖的感情这里,真不好评价了就,以及所有的带感情的戏,改编的烂,前面没铺垫,导致真的很难感动,,反观了嗷94版有时候眼泪真的情不自禁
书接上回在赵王府里杨铁心包惜弱相认,一开始还以为“犁头坏了”的那段对白要删呢,但实际上原样保留下来了,两个演员对戏效果非常好,牛家村第一次说这句话是以回忆形式出现的,和当下王府里的这句语气、情绪差别很抓人,但我还是一样的看法,如果第一集先讲风雪惊变中间插一句“补犁头”的日常对白,王府重见的时候再闪回效果会更震撼,现在的这种影视呈现有点后期打补丁的观感,当然了还是一样原著党不受影响。
杨康得知身世真相这里入戏偏慢,父母情绪都很足,自己有点木了。
其实原著里是包惜弱先述说身世再开柜门见杨铁心,杨康得知真相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剧里就继续节奏起飞。
郭靖黄蓉遇梅超风也是一样剧情飞快直接表露身份(我其实特别期待那声“梅若华”叫出来,但这里包上恩黄蓉给我的感觉不够临危不乱和成竹在胸,也少了一些愠怒,情绪太平了,后面几句台词那个自信劲儿对味儿多了)。
黄蓉倚仗软猬甲逗侯通海挺可爱的。
此沙武打基本功比孟子义强多了但是这里按设定梅超风又远比郭靖强,所以打戏看着挺割裂的哈哈哈哈。
杨铁心包惜弱夫妇林中相拥逝去的部分给杨康加了点戏,不过也在合理范畴无伤大雅,主线情节和前三集一样基本还原原著。
(雪花有点假道具组扣钱bushi)黄蓉见江南七怪的场景很诙谐,这个场景卖萌发嗲超级可爱,其实师父们也挺高兴的是吧哈哈哈哈哈。
黄蓉借撒娇麻痹七怪然后捞着郭靖就跑,挺有意思也算是体现了一些机敏的特点,这段互动真的是看得我嘎嘎乐,属于原著党完全不会感到不适的合理改编。
靖蓉两小只骑在马上跑互动很有爱很自然,“很好很好的姑娘”原样复刻了,好评。
原来后面是有七怪丘处机赌约前因的,也是回忆形式,我还是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剪这么稀碎,不过从另一个层面上,这么大的信息量几分钟都讲到其实也是剧组的能力。
杨康穆念慈线回头再说吧,目前看来这俩人的故事情节应该是会有调整的。
第五集这就已经邂逅洪七公了,按这速度10集以后应该神雕侠侣直接开始。
今天先这样,明天再继续追更
多年金庸粉,14部小说的原著都看过,简评一下《金庸武侠世界》的《铁血丹心》单元。
《金庸武侠世界》根据《射雕英雄传》的故事改编,分为五个单元。
其中《铁血丹心》就是射雕故事的主线,以郭靖、黄蓉为主角,其他几个单元可能就以原创内容居多。
金老的射雕被改编了那么多版,如果还是按照忠于原著的方式去拍,《金庸武侠世界》肯定难以超越以往的版本,所以用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等人为主角,去拓展一下原著中着墨较少的角色,反而让我多了一分期待。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剧版射雕是94年张智霖、朱茵版。
这次《金庸武侠世界》以单元剧的形式改编,以郭靖、黄蓉为主角的《铁血丹心》单元只占前30集,剧情进度难免有些加快,前几集看起来比较赶,但往后追下去会发现,其实像大漠、牛家村之类的剧情并没有被删掉,而是以回忆或倒序的方式呈现。
浓缩版的《铁血丹心》与之前经典版的《射雕》相比,当然有一些差距,但这版也有一些亮点,那就是对杨康&穆念慈故事线的改编,让我觉得超过了前面几版,甚至超过了原著。
原著粉都是挑剔的,先来摘一段原著对杨康放走完颜洪烈的描写:杨康当郭靖与金兵相斗之际,黑暗中已看出了完颜洪烈的身形,这时虽然已知自己非他亲生,但受他养育十余载,一直当他父亲,眼见郭靖杀散金兵,完颜洪烈只要被他瞧见,哪里还有性命?
情势紧急,不暇多想,纵身出去要设法相救。
……(杨康)想到此处,不禁热血沸腾,伸手握住了完颜洪烈的手,说道:“爹,孩儿必当辅你以成大业。
”完颜洪烈觉得他手掌发热,心中大喜,道:“我做李渊,你做李世民罢。
”金老的原著中,无论是修订版还是新修版,杨康看到完颜洪烈后都是立马就想放走他,没有太多的心理斗争。
后面两个人在祠堂后院里交谈,被穆念慈无意听到,内容也是完颜洪烈用“灭宋、篡位”等功名利禄来诱惑杨康,杨康很快就决定重新认完颜洪烈为父。
这样的刻画,导致杨康就是一个很脸谱化的贪图富贵、利欲熏心的小人。
本剧对这段剧情的改编就丰富多了,杨康一开始并没有放跑完颜洪烈的计划,还朝他刺了一刀,但又一时手软没有刺向要害,表现了杨康内心的挣扎。
而完颜洪烈看到杨康没有下狠手之后,才开始以父子亲情劝诱杨康,最终让杨康心软放他逃命。
此后穆念慈与杨康对峙,质问他为何放跑杀父仇人,杨康的自白也很有说服力:如果我真心狠手辣杀了养育自己长大的人,你还敢嫁给我吗?
杨康这个角色的身世和立场是十分矛盾纠结的。
然而以往历代版本的射雕,甚至是金老爷子的原著,对杨康的塑造都是比较刻板的反派、小人,以至于每次看到杨康的戏份,我都会有一种不真实感,或者说难以理解。
就因为杨康形象的这种单薄,连带着让读者/观众也会觉得穆念慈有些愚蠢。
而本剧把杨康的立场的摇摆、内心的挣扎,以及黑化的过程,刻画得就比较丰满,让观众能更理解这个角色的心理斗争和行为逻辑。
金庸写《射雕》,以及过往各版改编《射雕》的时候,多半还是基于传统的孝道理念,认为杨铁心是杨康的生父,杨康追随完颜洪烈就是认贼作父。
然而现在人们更认可的理念是“养大于亲”,社会上有很多例子,讲弃婴被养父母带大,然后不认亲生父母。
更典型的还有中国弃婴被美国人养大,后来成为奥运冠军的例子。
杨铁心虽然不是故意要抛弃杨康,但站在杨康的立场上,他确实和杨铁心没有半点父子感情,反倒是完颜洪烈对他视如己出,再加上杨康自己从小锦衣玉食,没有得到很好到价值观引导,他的这种挣扎和摇摆,才是一个合理的反应。
而杨康之所以价值观扭曲、身份认同扭曲,本剧也借杨康之口质问了丘处机、江南七怪等正道人士:这些年来,可有一人告诉我真相?
本剧的杨康并非一个单纯贪图富贵、利欲熏心的小人,他确实锦衣玉食、内心阴暗,但他和穆念慈流浪江湖的时候,也愿意舍下脸面,和穆念慈一起卖艺。
他黑化的过程,也不是原著那种没来由的,一下子就彻底投向了完颜洪烈,而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累积,包括完颜洪烈的养育之恩,包括黄蓉一直以来对他的猜忌(黄蓉后来也是这么猜忌杨过的),包括他对郭靖的嫉妒,也包括他和穆念慈卖艺时被宋兵侮辱等等。
原著和以前版本中,杨康只是反派配角之一,很多细节交代得并不清晰,而本剧杨康的戏份比重明显增多,角色刻画更加丰满。
正因如此,连带着穆念慈这个角色也丰满了起来。
原著中,杨康一直用“嫁给我可以做金国王妃”这样的话来劝诱穆念慈,而以穆念慈的性格和价值观,显然是不可能被这种话说动的,这就导致她最后和杨康在一起的选择很突兀。
(原著连载版中,是杨康强暴秦南琴生下的杨过,后来修订版、新修版秦南琴这个角色被删了,戏份融合到了穆念慈身上,所以会有一些突兀。
)本剧中的穆念慈依然有些恋爱脑(更多为杨康考虑,站在他的立场上想问题),但并非以往版本的那么拎不清,杨康也没有用“当王妃”一类的话来劝诱她。
穆念慈时常会怀疑杨康的立场,但她明白杨康的痛苦和纠结,同情杨康的身世,才会选择继续留在杨康身边。
另外,本版黄羿饰演的穆念慈算是历代颜值最高了,增强了杨康作为小王爷倾心于她的合理性。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或者说有魅力的反派,不能仅仅是陪衬主角的工具人,他也要有自己合理的行为逻辑。
比如说金老笔下的林平之,他也是一个类似杨康的,用来和主角作对比的反派,但是当读者站在林平之的立场,就会发现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一点毛病也没有。
原著中,我觉得对杨康的逻辑塑造是不如林平之的,但本剧的改编就填充了这种逻辑,对杨康&穆念慈这条线的处理更合理了,希望后续其他章节的原创改编也能保持这个水准。
(1)黄蓉是咋选的?
(2)多看一分钟都是遭罪(3)当今武侠电影就不能弄点风云雄霸天下这种吗?
(4)足球不行,影视剧也越来越垃圾(5)青年演员需要机会,但是也不能浪费在啥也不是的演员身上呀(6)真的是感觉娱乐圈越来越垃圾,不仅演技退步,颜值也退步!
(7)真的是没意思,感觉应该弄一些新颖的剧本
刚看到更新,对这部电视剧做个初步判断,希望观众别让一分差评给误导了。
剧情:走的应该是忠于原著风格,这点好评,希望后续别有太狗血的改编,因为之前各种射雕版本,总有编剧觉得自己比金庸牛;拍摄:画面很不错,但插叙和倒叙的风格不成功,理解创新的想法,但影响观看节奏,建议适当滑动进度条;男主:郭靖应该是本剧亮点,演员演的好,文戏和武戏都下了功夫,单纯和善良不等于傻,这点把握准确,可以竞争郭靖“历史第一”;女主:无法超过黄蓉巅峰李一桐,但也非常出色了,妆容和年龄符合原著,人物性格演员把握准确,可以竞争黄蓉“历史第二”;梅超风:属于颜值担当了,估计后面剧情不少,截至目前效果不错;其他出场人物:中规中矩,没有哪个是明显拉跨的,一些“网红脸”的问题,属于当下的共性问题。
总结:值得一看
请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创新,要么就想想怎么能不魔改的程度下去创新武侠的内涵!
金庸先生的小说最起码大家公认的是江湖感是武侠而不是情爱,而反观现在近些年翻拍的金庸武侠剧或者电影基本都不知道怎么塑造江湖啦,武打不是缺乏力度就是慢动作,侠义精神就是被改的七零八落,这剧里郭靖怎么看怎么都没有还有的侠义感,黄蓉更缺乏灵气,虽然故事还没演完,但是从种种放出来的信息看后面还会拍王重阳、黄药师、欧阳锋、洪七公、段王爷等人的爱情戏但是90年代TVB拍过一系列的射雕同人,比如以陈玄风与梅超风为主角有兼有黄药师和欧阳锋爱情故事的《九阴真经》,讲述王重阳与林朝英的《中神通王重阳》,还有讲洪七公和一灯大师的《南帝北丐》!
而这些同人剧的故事都是编剧自己编的,就像这烂剧金庸武侠世界,我敢说这剧里很多剧情都不是射雕原著的啦,会由编剧们自己编,而论及现在国产剧编剧的水准来说我觉得肯定没有TVB当年的同人剧编的好看
so so
郭靖是金庸对大宋的遗憾
以为是旧书新解,结果是《射雕》极速版,极速到雕都没好好射一次,还把渔樵耕读之类的小情节都删了;若是压缩体量能让新一辈年轻观众借此了解金庸武侠,也算是美事一桩。
草原戏全棚拍你真这么缺钱还是实景拍摄犯法 这粗制滥造的东西不配和金庸和武侠发生任何联系 失望透顶 尬吹得想死
挑着看了点,蛮有新意,东邪像个太监,西毒像个模特,南帝像个救生员,北丐像个县太爷。
干巴巴的,像一个纪录片。
黄沙滤镜,回忆贼多
每一版金庸武侠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这版节奏快但内核稳,主线也行云流水很不错。追平更新原来是以插叙手法来写前情,有意思
直接叫杨康传或完颜康传算了
反正查老想反对也反对不了
这是拍着玩的吧,完全没有武侠味
这版黄蓉不错的
黄药师拿下面具那一刻,我瞬间触发骂街技能,骂娘词汇量瞬间扩容。
第一集郭靖出来的时候我跪了,黄蓉出来的时候我吐了,我妈问我为啥跪着吐,那两货完全没有演出郭靖的憨,黄蓉的精,怎么能把选角和演技都选的如此差的,射雕要是这两个灵魂人物选不好,其他角色就没必要看了。求求内娱别在祸害射雕了好吗,这可是我看了无数遍的小说
plus版一口气看完金庸系列
9!挺认可这剧的。品质上乘,演员各个出彩。略过大量情节,算是缩水版吧可惜跳过了不少情节,要是完整展现大部分主要情节的话,将是不亚于83版的经典。包上恩是惊喜!除了邪性展现稍弱一点外,美貌、可爱、聪慧、小女儿形态,都是活灵活现的,长江后浪胜前浪啊!包上恩的黄蓉是目前为止最符合少女时期黄蓉的。身高,还有身形的不胖也不瘦,还有一点儿婴儿肥,肉嘟嘟的脸蛋,白皙的皮肤。实际年龄也许这时候的黄蓉相匹配。翁美玲不够美,朱茵年纪大,周迅太有派头了显得她不够爱她的靖哥哥,而且周迅的声音不好听。李一桐太瘦了,黄蓉不应该那样干瘪瘦弱。所以包上恩的黄蓉才是目前外形上最完美的黄蓉。
历届郭靖多相似,全真七子很有戏。
经典翻拍里比较有诚意的了,也适合年轻人看,插叙很讨巧更适合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的观众。客串的演员阵容还不错,也没有网红脸。杨康真帅啊,但他娘不够美。(布景那些差一些,但是想想老版就忍了(._.)
作为老金庸粉 我是认可的 每个时代需要自己的金庸 我们也有了该有开放的视角接受更多可能 制作很精良 我觉得真的挺好的 才看了两集 还有点脸生
这一版的射雕,美术,服装,化妆,氛围都很好,但是人物角色实在令人失望,选角毁誉参半,跳戏的厉害,比角色更差的是全片的叙事,好似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吞枣,避重就轻,为了打斗而打斗,毫无戏份质感,真是可惜。#金庸武侠世界 #铁血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