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卡夫卡

Kafka

主演:乔尔·巴斯曼,大卫·克劳斯,Konstantin Frank

类型:电视地区:奥地利,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24

《卡夫卡》剧照

卡夫卡 剧照 NO.1卡夫卡 剧照 NO.2卡夫卡 剧照 NO.3卡夫卡 剧照 NO.4卡夫卡 剧照 NO.5卡夫卡 剧照 NO.6卡夫卡 剧照 NO.13卡夫卡 剧照 NO.14卡夫卡 剧照 NO.15卡夫卡 剧照 NO.16卡夫卡 剧照 NO.17卡夫卡 剧照 NO.18卡夫卡 剧照 NO.19卡夫卡 剧照 NO.20

《卡夫卡》长篇影评

《卡夫卡》短评

看预告就很难想象这张脸是卡夫卡~看了三集,男主还是极其相当令人生理不适~大半夜的还特么总是给到特写啊啊啊啊~~但会咬牙坚持追完~

5分钟前
  • 西北偏北
  • 还行

对于卡夫卡爱好者来说,是一份用心的礼物,实验的视角,表达的不是弗兰兹•卡夫卡,而是“卡夫卡式”的弗兰兹•K

8分钟前
  • 魚の香
  • 力荐

今年正好是卡夫卡逝世100周年,这部剧拍得兼具文学性和舞台剧效果,除了演员身高是一个瑕疵(卡夫卡182cm)总体还是很优秀!读了很多卡夫卡的作品后,再看这部剧感受更深刻,应该说他的痛苦反而成就了他!卡夫卡厌恶官僚社会这部大机器,但自己又不得不成为这部机器的一枚零件,家庭中父亲带给他的压迫感,失眠,多方位的力量撕扯着他,最后生病那段时期看着真难过啊!剧里面好像没有提到,实际上安全帽的发明也有卡夫卡博士的一份功劳!

9分钟前
  • Eika
  • 推荐

起码是个正常的传记剧集,从现在更新到第三集看来,是好看的。以剧定的卡夫卡“最好的朋友”勃洛德视角(有点 天才的编辑 以珀金斯视角展开伍尔夫人生的感觉),从老年时面对采访“为啥违背卡夫卡要求焚毁手稿作品的遗嘱”到二战逃难时急匆匆地只带了稿件箱子,两个卡夫卡死后的时间段穿插回忆,展开卡夫卡的人生,也许卡夫卡也不是一开始就是我们所了解熟悉的阴郁悲观绝望模样,是剧集里年轻时活泼话多逻辑性极强的模样,后续几集如果能刨去导演编剧的先入为主的自我主观臆断,能带我们追寻探索卡夫卡自造的无解的困境的由来,文学性会增添许多,毕竟,没有人看卡夫卡只是为了看个故事。

11分钟前
  • 穿球鞋的白鸽
  • 力荐

2.5 很难评价,既不够好也没那么差,很不喜欢那种马卡龙色调

12分钟前
  • 枯藤和老虎
  • 还行

终于看完

16分钟前
  • 404
  • 力荐

一些地方出人意料得好,比如勃洛德幻听军官说类法的门前鞑靼人句子,酒馆读诗之后卡夫卡和妓女,上街时幻视到审判里两个戴帽子的人以及邮局办公室无穷镜子都让我觉得是这样,就该是这个场景。一些部分又太主观,导演好像倾向于构建好恶,用“你们看到的是作品,但那是我们的生活”,“我是他最好的朋友”之类的话向观众植入勃洛德的顾虑和对他行为的解释,有点落俗套。第一集展开不多,但是作为背景了解挺全,还有卡夫卡如果让年轻时候的萨米弗雷演就更好了,巴斯曼某些角度下和阴影一起挺像,但是总没有那个感觉。卡夫卡的气质和写作表达出来的绝望与阴郁暂时没有看到,有点失落,不过我确定现实中他就该这样,幽默,充满魅力,逻辑分明,只是一个人的时候重新绝望,重新孤僻,重新忧郁。

17分钟前
  • raw
  • 推荐

给卡夫卡以轻盈。

20分钟前
  • 补特伽罗
  • 推荐

首先选角有问题,卡夫卡身高一米八,比布罗德高两个头不止。第二,卡夫卡的怪诞中有非常危险和疼痛的基调,剧集中过于活泼了,虽然不德国,但也很不波西米亚。第三,尴尬没有拍出来。

25分钟前
  • 苏美
  • 还行

卡夫卡被传统观念所伤害,虽然渴望挣脱,却又是一个Selbstverkleinerer,自卑而软弱。从友情到亲情到爱情,每集都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并以不断变化的风格呈现,巧妙的时空转换与运镜,反复打破第四面墙。可惜结尾部分太想借助《城堡》展开阐释,却在叙事技巧上失去创新,显得头重脚轻。

27分钟前
  • Orbiu
  • 推荐

m2485:第三集成为虫子;第二集书信之厚,他终究未能得到;第五集怀揣火车时刻表草地相拥;第六集城堡的催命铃走向结束。

28分钟前
  • Timing
  • 推荐

完整 克制

29分钟前
  • Moritz
  • 力荐

判决和变形记的表现手法很喜欢,触目惊心,给原作更多了形象化的表达,对卡夫卡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天正好在歌德学院听了读书沙龙,多彩的卡夫卡,让人更想亲近了!

32分钟前
  • 不学无术的无
  • 推荐

男主长的毫无文学气质 就差把逗比写脸上了😅

35分钟前
  • 北极堕落小狗
  • 较差

卡夫卡是灵动的。但他并不是快乐的。他是愉悦的。但他并不是幸福的。他是喧嚣的。但他是孤独的。这只是剧。中规中矩。卡夫卡的字,是他最后的面目。这个剧离真实的卡夫卡还是很远。首先,卡夫卡是一个一天到黑读叔本华的人。他对叔本华的书,他自己说的,一遍一遍的 读下去。我不认为 卡夫卡这样的人,是可以用来交流的。至少不是这样交流。我觉得,这个剧把卡夫卡 拍成了 那种有点灵性的小精灵一样的人。别搞。他是天才。叔本华 说过,天才都是静思默想的。这个剧,真有本事,就应该拍出那些静思默想。而不是 表现一个古灵精怪的卡夫卡。

40分钟前
  • 字与影1900
  • 还行

期待的卡夫卡气质几乎没有。卡夫卡首先应该是高高瘦瘦,神情严肃忧虑的。演员个子偏矮很敦实,演的过于滑稽,看着好出戏。对稍微了解他生平的人来说,这剧太浅显普通,对于不了解他的人,应该也难以get到有意思的点。

43分钟前
  • 手心䴙䴘
  • 还行

被二人林中漫步所打动,过程中的配乐一直没找到,希望有人分享

46分钟前
  • 也矢
  • 推荐

卡夫卡在生活中如果是这样一个怪诞又絮叨的人,我实在不敢相信他说自己最希望在一个地窖里写作,只有一盏灯陪伴。把卡夫卡日记和书信等文字记录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呈现出来,感觉稀释和扭曲了卡夫卡的形象。导演把卡夫卡拍得也太像个怪人了,还非孜孜不倦的突出他吃东西要咀嚼四十下这个特点…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不显眼的普通人啊。然后卡夫卡在周围同事和朋友中的形象有点过于光辉了,大家都很崇拜和捧他,感觉有点以后世之眼看前世之人。

47分钟前
  • 烬余
  • 还行

选角确实不太成功,卡夫卡的照片比演员更“邪魅”,个头也更高。整体感觉非常符合一战前后中欧的格调,有些让人惊叹的镜头和安排(比如办公室的无限分身和越来越多的保险核查人员)。不过打破了对卡夫卡的一些先入之见(比如对游泳的热爱在一战爆发的下午也没有停止,一边抱怨一遍认真工作,以及回到耶路撒冷的执念)

50分钟前
  • 知止
  • 推荐

无尽邮局,背影迷宫,“被绊倒这事我最为擅长”;作家面对跳桥者的唯一职责是仔细观察记录死亡;远方而来婚约者和藏身听众里尔克;一个自贬自损却决不妥协的最软弱者唯一信仰只能是火车时刻表;巴勒斯坦是存在的,但到达巴勒斯坦的路并不存在;盖世太保档案馆中的隐藏作品……第一集友人视觉似乎有点喜剧过头,后面渐入佳境,家族饭局工厂压力一战梦魇和保险业内文艺论文交流都挺有意思,和米莱娜整整一集的林间长谈也何其浪漫

5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