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PTU2:同胞,因为网上一直误认为PTU:警例是同胞,可是本片并不尽人意,我甚至觉得这部片就是古惑仔的警察版,故事大概可以这样说:同在一个队伍中的两个队长一个为了升职一个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弄到大家的不合,在一次的行动中他们各为了自己的前途而行动为自家的兄弟拼义气,不顾大局的行为使得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境,而最后却碰上了死耗子,大家一起把对方干掉悍匪完成任务的故事。
同胞是PTU(机动部队)5部曲里面最后的一部,在网上也听说是最PTU的一部,可是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就像是香港的快餐的电影,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思考和印象,就像是在快餐店吃完饭那样。
片中没有第一步寻枪中耐人寻味的故事剧情,为帮兄弟上刀山下火海的情节,紧凑的时间,还有华美的枪火片段。
没有第三部绝路中小人物悲惨的命运故事。
更没有第四部警例中警队上下级之间相互的理解和包容,更多的是警察局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帮助和对社会犯罪案件的有效打击!
影片里面任达华(森哥)的暴躁,拼义气的风格还是和前几部一样,只不过由打罪犯改为了打兄弟。
邵美雪(May姐)还是那样冷静,按部就班的处理问题,可是这次却为了荣升警察署长和自己队友吵架,翻脸,还和高级督察玩暧昧关系。
林雪(肥棠)这个角色是个“龟头”角色,他很怕事,喜欢偷懒,喜欢讨长官的喜欢,自私,怕死。
机动部队:同胞我觉得是跑题跑得最严重的一部,按我的理解PTU系列电影就是告诫我们朋友兄弟的感情是多么的重要(无论是在警例和寻枪中),无论他们多困难我们都要尽全力去帮,无论这件事是否正确和错误!
小小的PS一下:说到底就是拼义气,不过不推荐这样做!
而同胞中,为了升官发财而为自己的兄弟翻脸难道这也叫PTU精神?
虽然最后大家都能合作的干掉悍匪,最后may姐和森哥的和好如初的喝水片段,我觉得这些并不能很好的解析清楚这段不好的关系,甚至有些牵强。
难道导演是想说明中国人窝里斗的劣根性品质吗?
机动部队系列的虎头蛇尾不值得啊,可能续作肩负的使命太多要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却异常的艰难。
连我最喜欢的《无间道》也不过如此``````再次PS:中国人窝里斗具体指:有事一致对外,没事就自己人搞死自己人。
内容简介:一群警察和几个贼玩躲猫猫,一开始警察很废柴,到最后警察终于聪明,继而抓住了贼。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中规中矩的电影。
话说回来,任达华演警察比演贼更能吸引我一些。
恩,怎么说呢,还是感触多多。。
和第一部相较感觉两种风格啊,虽然编剧都是一样的。。
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郁闷,因为画质貌似不太好的样子,像看一土片。。
发现邵美琪胖了很多,任达华一脸的憔悴,还换了跟班们,满不习惯的。
况且还闹什么内部矛盾,很粪慨啊很粪慨,看一的时候一直以为邵任两人是有点默契的说。
在树林里搜索的时候还是很有看头的,中间鬼打墙的时候tm的还有点害怕,真担心拨开树叶,又tmd谁的头出来了。。。
不太明白那个谁谁的佛珠断掉的意思,本来说是大凶的,怎么成了HE了?
本来以为会死点人的而上到小村子开始总是觉得有点突兀,结束的时候突然大家都变好了,和睦相处,唱着再与天比高,然后就和平散伙了?
增是不习惯。
疑问madame May为什么得到何警司的提携呢?
是因为巴结的关系吗?
一的时候觉得madame还是很有能力的说,二了就像弱鸡了。。
诶。。
感觉想法好多, 怎么说呢?
还是喜欢一多点,从头到尾都喜欢,虽然那些个广告。。
明显了点。。
【1】寻人启示首先播报一出寻人启示,现在寻找4月21号晚上20点场《pTU之同袍》坐最后一排我隔壁即N排07号的一位长发长腿讲惠州话和普通话的靓女n我隔壁的隔壁的三位靓婶,你们在哪里?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有缘的话,素不相识的我们还会能同座看电影吗?
能跟你们排排坐看电影是我的lucky也是我的荣幸,这边厢是唯有淡淡的若有若无暗香来使我鼻塞顿开深深沉醉,那边厢三位靓婶聊发少女轻狂,看到彭敬慈扮演的狗roy腹部被插一刀后看上去就来不行之际掏出家书请求同袍转交,一位靓婶说“不是入党申请书吧”,看到结尾枪战后一帮PTU唱着《PTU之歌》凯旋下山,一位靓婶说“为什么不唱《打靶归来》的‘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当电影沉闷的时候,多得有你和你们,让我减轻了一个人看电影的落寞。
劳烦各位广播一下,也请靓女靓婶见到帖子请跟帖,feeel到我的脑电波请反射,收到我的乳鸽传书请回鸽……【2】一句话影评:更像一部电视电影。
理由:电视电影就是无x线电视翡翠台有时候会拍的那种剧场版电视:一来一蟹不如一蟹,因为《PTU》实在是很x型印象深刻很黑夜街头feel;二来因为难过影城的3号厅由于设计所限,大柱子遮挡之下屏幕只能是4:3,而不是通常的16:9宽荧幕,所以个feel很像在家里看电视。
【3】打分:★★★★★为满分,这部《pTU之同袍》值★★★只能用小写的p,《PTU》★★★★。
当然,影片还是有银河映像的印记和味道,不过珠玉在前,它不幸沦为山寨版。
当然,这个版本又好过其他几部不在电影院公映而只推出DVD的《pTU》系列片。
【4】让我深深地评一评:a、它着重描写森团队vs May团队之间,由人争一口气的冲突矛盾到精诚合作一天光晒大团圆结局,是编剧导演想着力突出的卖点。
它表现了全副武装的警察的脆弱无助,例如引发全场最多笑声的废柴林雪穷困潦倒吃叉鸡饭都唔得闲PTU警队上司给下属窒也没法,两个持枪PTU被持刀人蛇刀捅伤,PTU迷路时候的疑神疑鬼等等。
b、它表现了去香港自助游的内地F4(有一个留长发的有点像吴建豪)的脆弱无助,F4想去带齐家伙落香港吃大一顿茶饭,结果老大先吃了一车胎留下胎记差点成为青面兽杨志or男版钟无艳,之后给人围殴围住来砌生猪肉,被十几把长枪短枪左轮雷鸣登M16打到四个人躺在地上求饶,堪称银河枪战片里最丢人现眼的匪徒。
还有一个偷渡客(香港传媒称为“人蛇”),他无厘头的出现真系有点不知所谓,钱白白吃了一粒枪子,只是为了一点港币,老哥,如今是人民币的天下了,港币跌了。
d、编剧和导演的手法前抑后扬,渲染气氛,发散式思维让几条线索交叉,最后收拢到一个地方引爆,实行一锅熟。
在山中,内地F4vs废柴林雪、人蛇vs牛佬n狗roy、森团队vsMay团队、更加无厘头出现的斗鸡眼傻佬vs坐车上山的PTU警队上司,然后这几队落草or剪径的好汉,互相自由组合,像碰碰车or弹子球游戏一样你碰一下我碰一下他,推进剧情和引发变化,结尾自然是学梁山好汉那样在山中聚义开片对射火拼。
最终这一场勃火枪战的场面好弱,这是最大的失落,第二大失落是任达华穿起PTU制服怎么没有第一集咁英咁型了。
【5】致歉:如果未看过电影,请不要点击本帖,本帖有剧情透露。
【6】水鱼:公映版本删减的部分这么多,传媒采访时候说一刀不剪,该死的剪刀手,该死的撒谎者。
http://www.douban.com/review/1970936/关于 机动部队:同袍 的删减部分。
任达华率领的团队一出场就低邵美琪团队一个头;黄智贤身为二人的顶头上司,对手下的处理不公;肥佬林雪被一降再降,肚子越来越大,被上司骂成废柴,在party上来个“灌夫骂座”,痛揭职场潜规则。
警察也是人,给英女皇打工的,不是经验丰富就行。
香港也是华人社会,想升官也得给领导张腿。
香港警匪片最人性的一点就是告诉你,维护世界和平,天下太平的警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得小心同僚倾轧,也得被岳母骂。
至于匪徒,完全就是《西游记》里的师徒们,往西天走一圈,被利用来给天宫的权力布局来一次重新洗牌罢了。
于是,这部片子就成了“同袍”间的割裂与重新缝合。
进山剿匪那段线索铺得挺开,任达华和邵美琪的手下为抢攻,先各自走散一个,两人一起应对偷渡客那条线;接着送餐的肥佬林雪又被枪贩劫持,和黄智贤失去联系;然后是邵美琪肚子跌下山崖,任达华独自寻找同袍的下落。
原本4-4-2的阵型变成了2-2-2-1-1-1-1,PTU的警员被两拨歹徒分散,同袍被扯裂了。
扯裂之后是重组,肥佬林雪利用他的机灵逃出魔抓,和任达华们汇合,而任达华也在芦苇丛中发现了邵美琪,这一段很有杜琪峰的风格,相互不知道对方位置,也不知道敌我关系的人同时举枪,然而概念化也从这里开始,是一束光!
哦,天主的光照到芦苇中,让他们认清了是同袍。
然后他们又顺利成章地来到天主堂,听到荒山野岭村民歌颂圣母的歌声,巧合的是林雪,邵美琪的两个手下,黄智贤,两帮不认识的匪徒,神经兮兮的写字大爷也陆续进来。
我就奇了怪了,明明都在山里迷路,指南针,烧纸钱都没有用,难道都是听到了圣母的召唤?
总之接下来的情节很简单了,警员合力把匪徒消灭掉,不,是圣母借警员的手感化了匪徒,让匪徒缴械投降。
然后警员一起在夕阳中下山,响起了肥佬林雪改编的《天蚕变》。。。
前的警匪片通常是我们普通人在警察的帮助下消灭了坏人;现在警察降格为普通人了,还有谁能剿匪?
导演想了半天,想到了圣母。
这样的逻辑实在有些牵强,要不是有林雪的胖肚子,和写字爷爷对世界和平,天下太平的执着和那个偷渡客对身份证的执着,这片子真是闷了。
去影院看的时候才发现导演换成了罗永昌,而不是杜琪峰。
整个就一职场政治的警匪版,没什么好说的。
失去了原来PTU的味道,冠名而已,表达有点做作的隐晦,再被有关部门几剪刀,就阉割成我看到的样子。
好在林雪的表演依旧很本色,比他人更能保持自己的水准,有点喜欢。
早就听说出来ptu2了,最近才心血来潮的想看,从同学那里拷贝来的,(幸好不是删节版,庆幸)。
从开始的格调就感觉不是很爽,到了丛林追捕,居然还玩出了惊悚的味道,哎,看得我是在很压抑。
到了最后的教堂枪战,才感到了些许的 杜琪峰式的风格,各种人物都汇集到了一个类似宿命的小圈子里。
有些的失望,但还是希望导演多努力
一班废柴最终都算争气。
开头真是郁闷,感情好差,没点团队。
几个差人几个贼在小山区里追追打打,矛盾,分化,最终都被天主带到小村庄集合,四队夹击捉到犯。
果真是要经历过生死才能成为好兄弟,谓之同袍情谊。
不似友情温暖,也不似爱情甜蜜,却彼此信任,生死相托。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记得好像是60年代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是为了证明挫折感能带来攻击行为的。
随机在夏令营中选择两组小朋友,分别给他们组成两个小队并取了名字,例如叫雄狮队,猛虎队。
然后在下面的活动中,故意安排如下的事件:在开饭前,把一半的盒饭做的十分的槽糕,另外一半正常。
可是当放饭前,先让一队小朋友去吃,正常情况下,先吃的小朋友就会把正常的盒饭尽数吃光,留下的全是糟糕的盒饭。
就这样,两个小队的梁子就结下了。
并在后面的所有活动中,两个小组成员开始从语言的冲突逐渐发展到肢体的冲突。
在实验结束前,为了抵消实验的负面效果,研究人员用了个简单的方法就把两队的敌意彻底消除。
把两个小组放在一辆车上驶向山顶。
半路车抛锚了,现在需要两个小组的成员全部下车一起合力才能把车拉向山顶。
好了,当他们从山顶下来的时候,敌意开始消减。
等到了营地,突然发现停水了,需要大家一起动手,才能吃到水。
到了晚上大家都喝到水的时候,两队的小朋友已经好的跟一家人似的。
如果心理学的实验都能换个名字换个地点拍成胶片的话,可拍摄的话题和人性且长了呢。
关于罗永昌的同袍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都看了,就往好了说吧。
简单的老实验,如今回锅作了盘新菜,味道很一般。
看到这部受到的批评比较多我只想说电影的音乐一直都很赞的很喜欢不知何时就会响起 给我很温暖的感觉
很经典的励志喜剧题材 笑点还挺多的 顺顺的看完了
传统师生电影
飞机上看的西语电影,励志女教师vs问题学生,轻松愉快,比想象的好看